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资本矛盾 经济全球化 根本动力
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世界市场的出现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的结果。
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生产力是社会变化发展的最终动力。人们的经贸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固然能满足人们一定的利益,但各种利益的最终满足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是世界市场产生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找到其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分工。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的出现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分工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发了生产工具的革新,都使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这种分工,一开始是民族内部的分工。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度现代化的生产力不仅使以往一个民族国家内部范围的分工,扩展为国家之间的分工,甚至使同一专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成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呈现出不断升级和越来越精细化的态势。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客观上要求各民族进行普遍的国际交往。
人类几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全球化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交通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不仅使生产社会化达到了生产的国际化规模,使社会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迅速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从而使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迅捷方便的程度,使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整体。正如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发言中说:“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直接产物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原动力。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也要看到,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只是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通过人们的生产组织活动来实现。只有追求最大限度利益的人的活动才能不断的创造财富,才能不断的开拓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出现,最终催生了全球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生产力的发展是与资本的对外扩张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资本把社会生产力作为自身不断增殖的目的和手段,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凭借,不断向外扩张实现自身无限增殖的需要。全球化的直接动力来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律,是资本对外扩张的直接产物,其进程与资本对外扩张的历程是同步的。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就是不断增殖。为了能够不断增殖,它就必然要向外不断扩张。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资本只有通过不停顿地运动,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扩大剥削范围,不断地扩张,才能生存下去。资本的本质及其积累的规律,决定了资本积累和资本活动范围具有向全世界各地扩张的必然趋势。资本按其本性来说,是天生的国际派。资本对外扩张的本性必将使其突破国内市场的狭隘界限,不断地开拓世界市场,使其活跃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
当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是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蔓延,使整个世界范围资本主义化的新进程。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家为追逐更大的剩余价值则为全球化奠定了内在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然而,我们要看到,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是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也随之全球化了,并最终成为全球化发展阻力的根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市场前景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林业经济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我国林业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林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较为平稳,林业经济总量较高。但是也存在地区差异以及产能过剩问题,如何在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中强化林业经济改革,成为了关系到林业经济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基于对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了解,林业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应立足林业经济改革实际,探讨供给侧改革的动力以及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
二、供给侧改革对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影响
从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来看,主要是改善产业结构及供需关系,并降低产能过剩造成的负面影响,达到调节供需平衡的目的。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在新常态下对林业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给侧改革改善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环境
通过开展供给侧改革,林业经济在整体发展环境上得到了改善,林业市场低迷的现状有望得到缓解,林业经济在发展模式上将会取得一定的突破,对提高林业经济发展质量和促进林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供给侧改革调整了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为了达到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林业经济需要对现有的林业产业结构做出较大的调整,不但要改善现有的产业结构,还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使其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所以,供给侧改革对调整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3.供给侧改革增加了林业经济的活跃程度
林业经济特点突出,可开发价值高,要想改变低迷的发展现状,就要根据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增加其活跃程度。而供给侧改革恰恰赋予了林业经济以新的发展机遇,保证了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积极因素的支撑。
三、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力
从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发展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林业经济的内在需要,推动了供给侧改革
林业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其发展的繁荣程度受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林业经济的内在发展需求,使得林业经济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来推动其整体发展。而供给侧改革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对推动林业经济改革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2.林业经济的市场形势,催生了供给侧改革
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产业经济状况和整体效益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且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使得林业经济不得不进行积极转型。所以,林业经济的市场形势,催生了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林业经济的产业变化,促进了供给侧改革
随着封山育林政策的推出,林业经济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林业经济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予以支撑。而供给侧改革正好提供了相应的支持,使得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依托,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
四、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分析
在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了必由之路,对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将会得到持续的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势上将更加突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有所增加,产业经济将会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
2.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将更加多元化
经历过供给侧改革之后,林业经济在发展中将会从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方面转变,将立足现有经济形式,积极开发多元化的增长方式,使得林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
3.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将更加理想
受到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林业经济的产能将有所降低,产业发展质量将会更加提高,对林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推动了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新常态下林业经济进行供给侧改革,既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的安排,同时也是推动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实际,以及林业经济的产业现状,要想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就要认真分析供给侧改革对林业经济的影响,并找出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动力,把握新常态下林业经济的市场前景,探索出一条林业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所以,正确分析新常态下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动力和市场前景,对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余斌,陈昌盛.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变化趋势[J].中国发展观察,2014,02.
[2]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3]刘伟.经济新常态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05.
[4]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5]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 后奥运 中国经济 平稳较快增长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人认为奥运会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从加速转向减速的拐点;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平稳发展。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后奥运”现象
根据以往各届的奥运会经验,由于对基础建设和体育设施增加投资和游客消费给主办城市带来收入,大多数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过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则经历过经济快速回落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奥运后滑坡现象”,也被称之为“后奥运低谷效应”。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即出现GDP增长率小幅下滑、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业衰退等迹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各国“后奥运”经济现象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是否也会表现出“后奥运”放缓的特征呢?我认为有这种可能,但即使放缓,其幅度也会相对较小。
首先,为了办好奥运会,我国确实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不少的经济资源,从绝对数看,北京奥运的投资规模创下了历史纪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964年东京奥运会,该国的投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1988年汉城奥运会,该国的投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5%,中国的比重为多少?中国2007年的GDP为24.66万亿元,假设2008年保持10%的增长为27.13万亿元,5200亿元的投入占其比重为1.9%。如果用奥运会投入和举办国的经济实力相比,北京奥运的投入还比不上20年前的韩国和40年前的日本,以此看,所谓的“后奥运低谷效应”,发生在中国的概率也并不高。
其次,即使对举办城市北京而言,也不会因为奥运会后的投资规模剧减而大幅放缓经济增速。以投资规模来看待经济增长,北京市在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可能会略有下降,但如果考虑到北京前期为改善交通和环保等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奥运会后难以估量的旅游市场,以及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这些都有可能弥补北京投资规模减少的问题。既然中国没有出现奥运会前投资贡献度大幅上涨的情况,那也就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在奥运会后会出现由于投资增速放缓而引起的经济增长放缓现象。
二、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进入后奥运时期,尽管前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以及奥运举办期国内外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但过去30年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发生变化,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不会改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势,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1.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过去7年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较高,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潜力巨大,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及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发生变化。
2.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受奥运经济的影响较小。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虽然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所以,“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3.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交通网络化水平,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奥运会结束不会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不会出现“后奥运衰退”。
4.中国正在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将有效避免经济大的起落,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三、结论
从短期看,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的减速阶段,减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连续几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到2007年已呈“过热”,为了应对“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推出的调控政策。另一方面,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触发因的世界经济调整也对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中国的PPI上涨幅度继续加大,CPI上涨幅度的回落并不是很大,全面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机并未到来,况且调控政策还会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奥运会后中国经济运行在既往轨迹上有着全新的动力基础,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将一如既往地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罗时铭著:奥运来到中国――奥运文化丛书[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任海著:奥林匹克简明百科全书[J].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同实现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也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保证。
20*年抗击*的斗争,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最基本的动力,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不仅要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要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各种服务部门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括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且包括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特别是医疗卫生、全民健身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仍然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同时有必要也有条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要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要在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振兴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眼见中国经济增长率逐渐走低,对中国经济前景随之出现了截然不同的预测。有不少人持悲观态度,甚至有人发表文章说要坐等中国经济崩溃,但从境外资金涌入中国比流出中国的钱要多的对比中可知,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的还是主流。我的基本看法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依然能保持7%以上的持续快速发展。而盲目极端悲观的预测,既误判了中国经济现实和经济前景,也误判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笔者这样的估计,依据的是对我国特殊国情因素的基本判断。
其一,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大开发,需要大量公路、铁路、机场的交通网建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基本设施建设与改造。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交通网建设程度,现在还处于农业化社会,或者说仅仅是初级工业城镇化阶段向现代城镇化转化的阶段,远远落后于未来的现代城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交通网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基本设施建设,以及大量的居民用房要建造要改善,这些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就是推动经济能够而且必须保持7%以上速度的基本动力之一。
其二,中国的城市改造与现代城镇化进程,至少还需要几十年以上的时间。城市改造与现代城镇化建设工程,将产生数百亿的经济联动和产业链效应,这将为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现代城镇化不是重复过去的简单式城镇化,而是要把诸如现代交通、现代物流、现代信息交流、现代贸易方式、现代文化交流、现代家庭电器化、现代社会电子化、现代金融普及化等各种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融入未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宏大的建设工程。这项宏大工程的建设过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工程建设投入,大量的金融服务业投入,大量技术工程人员的投入,这都是促进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动力。
其三,当下中国大多数地区已初步脱离贫困阶段,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确实已富了起来。但中国有些地区还没有完全脱困,在有些中西部地区,即使是一些东部沿海地区,还处于并不富裕的状态。只能说中国社会初步进入了温饱阶段。未来十年,中国要通过努力,把社会经济从高速发展过渡到稳定的持续快速发展状态,进入全面摆脱彻底贫困的阶段。未来十年,中国人的生活需要,将为进入大多数人富裕阶起来的更高段打下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蓝图、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进程,将为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保持7%以上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一大批新型科技型企业,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保持7%以上的快速发展新的巨大动力。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科学技术性企业,过去没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绝大多数的企业,很少投入大资金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什么赚钱快,就做什么,是中国企业长久以来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有相当多的企业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赚了不少钱,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至今尚未见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科技型大企业。现在的很多企业,只是外资的代加工企业,或者是贴牌企业,或者是技术模仿性企业。这样的企业做得再大,挣的钱再多,也是二三流企业,甚至是不入流的企业。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间中国一大批高新技术型公司已经成长起来,像百度、腾讯、人民网、新华网、百视通等大批现代信息网络公司;京东、阿里巴巴等现代网络贸易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现代网络通信公司已强势崛起。更有一批技术领先世界的航天航空公司,一批人才济济的软件企业,一批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型材料科技公司,一批资金强大设备先进智力高超的新型金融公司,一批技术先进独享专利权的生物医药公司,一批竞争力强大潜力无限的物联网公司等各个新兴领域的新型高新科技企业,正在登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大舞台,将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将在未来长期引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超过5.6亿,为云计算信息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创新前景。云计算产业链在两年后将达到10000亿以上的规模。新兴的物联网行业潜藏着几十万亿的经济潜力。中国社科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计,十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其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三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