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字]:新课标 高中语文 教学

新课标排除了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培养作家、培养专业精英等不切实际的提法,提出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任务;规定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功能应当是“促进学生发展”,具体说,就是“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要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标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要开展好合作学习,人际交往智能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新课标强调自主性。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首先就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这需要学生对自己有良好的认知,即是自知自省智能,利用学生的这种智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探究性。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二、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现象仍然严重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用测试的方法来替代教学,用各种各样的测试题来替代课文赏析与领悟,课文被废置一旁,或者在一些拙劣的设计者手下被切割成零乱的碎块。结果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正常程序和流程被割断、破坏了,留在学生头脑里的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片断。这暴露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利益旋涡中的高中语文教育,千疮百孔,沦落为一块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2.混淆了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如果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缺乏清醒的认识,要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但语文教学不等于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看作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指导学生进行的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所有活动,那么就应当承认,语文教学的范围要比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大得多。其实,扩展开来说,语文的学习既不限于语文课堂,也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和课外练笔。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扩大到采访、演讲、辩论等语文课外实践活动,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3互动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理解新课标出现偏差,追求形式,在有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简单地将几个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各自嗡嗡片刻,而自己却成了旁观者。像这样任学生自我探讨、自我分析、自我回答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反而会让学生走入误区。这都是教师自身能力有限,不能适应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才使得互动成为形式。

4教学模式化

现在,上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使用多媒体。其实,真正的新课程改革是凸显教师的个人风采,突出文本特色,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的探究过程。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教师使用各种教育手段的熟练程度,那就事与愿违了。多媒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对观念、过程、方法及师生角色等诸多深层面赋予了新的含义。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建议

1.贯彻真正的素质教育

语文考试制度不改,语文教改将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师和学生的近期直接目的全是为了考试成绩(分数),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这是不可改变的。因此,高考命题对教学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前面讲了,高中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素质。此三者也确实代表了整个语文能力。要使教学朝这个目标去努力,那么考试内容就必须是这几方面的能力检测。这样才会使考试成绩真正与语文能力相一致,就可真正避免高分低能。

2.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缩减课堂教学时间,把语言教学、作文指导和讲评作为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如果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的转移和授课内容的转向,课堂教学课时就可大幅度减少,可由原来的每周5~6节减至3节。课时减少并非对语文的削弱,而主要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读、写,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评阅学生的习作,有更多的时间作讲评准备,这样,教师的工作量不仅没有减轻,相反将会加重。

3.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标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要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收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更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和教师发生共鸣。在学生讨论、合作学习中应该做到控制现场,教师除了应该组织好合作交流外,自己还应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组织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而不是象征性的表演。

4.改革教学方式

摒弃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以学生阅读、自学、写作、练习、演讲、辩论等活动为主,教师指导、讲评为辅的教学模式。高中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自学能力,凡教师在课堂内要讲的知识,可尽量让学生去阅读资料自学掌握,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图书馆、阅览室博览群书,丰富自己;同时也要使其有较多的精力进行写作练习。写作应以自由作文为主,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观察所得,写自己的所思所想。还可以通过自办报刊、开展各种有写作内容的活动,增加写作实践机会。在口头表达方面,可定期组织演讲、辩论、对话活动,锻炼说话的胆量,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闫景丽.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2]王再军.新课标下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2)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培养兴趣 教学方式 文言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4-01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很多文言经典篇目,这些文言文承载着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不仅关系到思想的传承,也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而且,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是高考试题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基于以上原因,一线语文教师都非常注重文言文的教学。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语文教师探讨的热点。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笔者认为培养文言兴趣,变革教学方式,夯实文言基础是实现文言文高效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培养文言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教学来说,若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乐之’就难免走向失败。只有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有效率。那么,我们如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诵读法。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尤其是文言散文和赋等文学性比较强的文言文如《赤壁赋》、《阿房宫赋》更要多读。有了诵读,课堂上便少了沉闷,多了热闹,多了情趣,多了活力。

2.拓展法。开发文言教学资源,开拓文言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文学习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熏陶和养成的过程。教材是一个根据地,但是仅靠这个根据地还是远为不够的,应尽力拓展教材空间,就是尽力扩大文言学习的根据地。由此让学生走向历史,走向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探索,开设了《说文解字》、《中华成语典故》等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拓展了文言文教学的空间,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的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

二、变革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享。

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帮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课堂不应只用讲述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知识抢答、我来做老师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都会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文言文学习。例如在学习一些故事性比较强,难度相对小的文言文时,可以尝试着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可以先招募试讲者,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然后放开手让他去发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乐于去尝试,听得更认真,而且记忆深刻。

三、夯实文言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还要从基础做起,登高自卑,高中的语文教学要落到实处。

在落实文言知识时,一定要注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特点。高中文言文的字词讲解,侧重点不只在于积累,字词无需多讲,学生完全有能力看课下注释,并根据已有知识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重点字词知识强调落实即可。

高中文言文的字词讲解应该侧重在辨析,包括字形、字义、词性等方面的辨析,每节课只需重点落实几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即可。 以《张衡传》为例。本文出现的表示举荐、任用、提拔某人做官的字特别多,包括“举”、“辟”、“召”、“征”、“拜”、“除”、“迁”等字,这些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就是鲜活的文化常识,需要教师的特别指点。对于重点字词还要让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这也是在为高考夯实基础,更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文言文句式的解读,除了传统教学中更注重倒装句的讲解之外,常见的省略句也不要忽视。因为它是出现频率极高、影响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句式的讲解切忌零打碎敲,要在学生积累到一定量后,一次讲解明白、讲解透彻,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特殊句式形成的原因。这样会增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深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需不断探索。只有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谭颖.高中新课程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8)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研究;教学设计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应用在了教学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微课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据了解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程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微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作为教师开展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应用分析

对于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笔者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针对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对语文微课程的认识情况学生学习微课程的情况笔者对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

青年教师对新兴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乐于在语文教学应用微课程ꎻ中年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有效地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对微课程教学的实质性认识不够微课程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省去传统教学重复的环节以直接简练的方式完成教学的每个环节在线的微课程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很少不同学校教学情况的不同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情况也不相同微课程的应用情况取决于高中学校教学层次的实际情况教师一般对微课程认识不明确缺乏相应的微课程技术一些普通高中教师对微课程的教学模式了解太少

(二)学生调查及问题反馈

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高中学生对微课程教学模式接受能力强他们大部分对语文微课程教学比较感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尽管网络上的语文微课程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学生上网学习的时间有限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也局限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语文微课程教学的认识不足

我国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起步较晚有关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程应用的研究更少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忽视了微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这样造成微课程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际的教学作用学生也无法通过微课程进行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得少学生接触得也少对微课程的认识不足

(二)微课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无法进行是因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较多而教师又对语文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这使得教学内容无法确定并且微课程教学缺少系统的教学设计规则教师对微课程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设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这些都是造成微课程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高中语文微课程制作技术欠缺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语文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不够这就为语文微课程的制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其中困扰教师最大的难题就是缺少有效的微课程制作技术在网络上语文微课程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这些资源应用得比较少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网络微课程资源的环境学校的教学设备得不到充分的使用而教师本身对微课程制作技术不了解不能完成微课程的设计这导致微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应用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语文微课程教学的认识

1.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及理念微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明确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其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微课程教学的实际意义教师要加深对微课程教学实际意义的理解把微课程教学应用到实际的语文课程教学中

2.加强专业素养

教师在学习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设计内容更加丰富的微课程ꎻ提高对语文教学知识结构的认识更好地把语文知识整合到一起设计出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微课程

3.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微课程是新兴的教学形式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辅助微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不同因此教师要以创新的理念去面对微课程教学形式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多学习新鲜事物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培养语文教学创新意识

(二)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要以微课程的特点为基础设计出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满足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需要

1.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教学目标稳定、准确和精练是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微课程教学的设计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注意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微课程要给人直观感觉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说明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字词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在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梳理课堂上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微课程复习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学习到教师总结问题的方法提升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微课程进行再次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微课程的内容要根据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制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益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要以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对语文教学学习的实际情况紧扣语文教学的主旨

3.教学过程设计原则

传统教学和微课程教学都需要导入微课程在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导入时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语言的简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洁、精练讲清楚重点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讲解保证语文教学质量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要做好课后总结时间一般在40秒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也是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总结这对学生课堂上学习内容的掌握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微课程教学总结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根据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要简洁精练、明确集中与传统教学区分开体现微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语文课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中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适应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小荣.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3(9).

[2]吴玉祥.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4(10).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一、新课标对于人文素养培养提出的要求

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发现其对于人文素养培养提出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健康的情感,对于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实现高尚情操的不断培养和锻炼;其二,积极的人生态度,尊重人格,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具备坦荡的胸怀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其三,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人类文明,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去面对。

二、高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1.有利于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当然也包括人的人文素养。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后者可以说是关键部分。借助高中语文教学去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妥善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以高中语文课程《鸿门宴》教学为例,其中闪耀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惊人智慧,此处可以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开,带领学生去领略人物性格的精髓,从而使学生对于古文人物形成敬佩之情,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古文学习中去。

2.有利于高中生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要明确的阶段,心理生理都在经历着极大的变化,很可能存在复杂的心理问题。如果在此时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可能对于高中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高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成为他们的精神引导,使其感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关怀,由此保证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此处就要求在高中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适当地开展类似于心灵鸡汤的教师讲座,由此去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而采取对应的疏导策略。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知识与技能,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的综合体。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高中语文学科内容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由此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琳.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探究式教学 教学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方兴未艾。具体而言,探究式教学是指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对语文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语文教师务必树立强烈的探究意识,并在教学中努力实施和操作,推动课堂改革向前发展。

1.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愉快教学是强调教师的乐教,学生的乐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师生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实现此目标,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刻不容缓。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尤其是成绩不好又调皮的学生,他们从心底里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甚至有点“不识好歹”,师生关系比较敏感。此时,教师的作用更关键,教师唯有以一颗父母之心对待他们,多鼓励引导切忌批评训斥。一些教师面对后进生总是恨铁不成钢,对他们怒斥,叫家长来校更是家常便饭,用这样的冷暴力解决问题,看似学生服了,实际上师生关系越来越糟糕,师生之情日渐淡薄,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自然会产生抵制情绪,压根就不想学。因而,新形势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教学相长原则,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深挖学生的潜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问题的精髓在于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重视学生个体体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个体感受体会文章深意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开放性问题,以学生自我学习体会为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独特的感受。例如:教学《鸿门宴》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项羽不把握机会在席间杀死刘邦,致使让刘邦夺得江山,有人说项羽是‘妇人之仁’,还有人说这是项羽‘君人大度’,对这两者说法你有什么意见?”在这样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中,学生就会反复阅读所学文章,并联系自己课外查到的一些资料及对项羽和刘邦的主观感受,给出多种答案。设置开放性课堂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独特的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有重要作用。

3.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的生成是无处不在的,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预设,导致课堂变得沉闷、乏味和程序化,更谈不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生成导航,预设要想学生之所想。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给生成留空,预设要留有学生发挥的余地。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空间;让发展做主,打破预设与生成的固定标准。让生成逢源,多给自己加“钙“。

4.多元化评价学生

多元化评价学生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探究式教学中,评价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应该涵盖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比如课堂表现、学习情况等,采取正面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评价方法。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不同,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成果时,必须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性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认可,通过肯定他们帮助他们重建自信,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将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提高教学宽广性

高中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信息容量大与表现方式灵活。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旁征博引,知识面大,那么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以多媒体手段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的信息补充,有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宽广性。例如在教学《长江三峡》内容时,为了强化学生对三峡特点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可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播放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等三处主要景观的影音资料,通过生动的风景短片介绍,使学生对于教材中所描绘的瞿塘峡之“雄”、巫峡之“秀”、西陵峡之“险”的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情感的升华,促进探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祝耀安.高中语文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珠江教育论坛,2011,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