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初语文教学衔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的衔接是一个非常具有教育普遍性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解决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点;调整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要点,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之一。《语文教学大纲》在教材的编排和要求上都注意到小学到初中的衔接与过渡。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搞好这一过渡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听说能力。九年义务教育,使小学教育得到减负,却给初中教育的过渡与衔接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和难度。初中生面临升学、就业、失学等问题,家长、社会给教师、学生很大压力。在此,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引导,促进教育教学顺利推进。
(一)抓好入学思想教育,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准备。初一年级学生还带有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小学的生活习惯,为了使其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我们应该从入班第一天起,就进行入学思想教育。以学习《中学生守则》为中心,让学生明白自己已是中学生而不再是小学生,要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在学习课程上,也有别于小学,课程增加,课时也增加了。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不能像在小学那样贪玩了。在生活纪律上,生活要自理,做事要自觉,能担当得起班级或是家庭的主任,更多的是自己管理自己,要求也比小学要严格。
(二)建立家长委员会,求得家长配合。在开学一、二周内就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明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适应工作。比如让家长帮助掌握作息时间,避免学生睡眠不足。要求家长向教师们介绍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尤其是顽皮孩子的优缺点,以便教师尽快熟悉学生,因材施教。还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家庭教育方法和要求,我制定了《家庭教育须知》、《家教误区》等印发给家长,以提高家教质量。
二、根据语文的理论性结合,如何研究“衔接”问题。
(一)认真研究初中新课程标准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我们知道语文不如数理化之清晰,因而语文教学往往陷入了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赞美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是不可许的。那如何做好这理念的认可与改变就尤其重要了。语文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低年级应着重于工具性,而高年级再侧重人文性也不迟,那问题就是要如何做好这阶段过程的衔接工作。如初一年级在小学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字,更加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书写,并引导学生去认识书法家练字的经过;还有背诵默写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松开。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他在起始年段也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某一方面给予大胆的出其不意的肯定,从而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是从小学到中学“衔接”的典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坛一个佳话。这样才能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才能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二)如何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1.备好教材是老师的任务,明确教法学法,处理好衔接。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很清楚的认识到,小学生上到中学后,各方面还存在着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老师上的课和小学的课的上法就有区别,他们很不适应,就是觉得在小学老师教过的课文,到了初中还在学这些课文,他们就没有耐心。我们弄清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的重复性,为什么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小学与初中等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
2.要抓好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我们应该从思想、教学课程、作业和测试上,去消除他们恐惧的心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这次新课程标准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具有文学性和戏剧性;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教学侧重有所分清,不会再出现以往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言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
3.从阅读要求看,小学: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僧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根据不同学段提出的不同的质和量的要求,就是不同学段的衔接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初中Z文 教学衔接
初一新生的特点是充满好奇,做好小学至初中的过渡衔接,让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孩子们顺利走过“新生期”,把好奇因素转化为学习动力,是初一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衔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激趣
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的道理,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新生对新环境、新老师都有新鲜感(哪怕较差的学生也会这样),教师可利用其新鲜感大做文章。面对新生,要抓住开学第一课的关键环节①。如果在第一节课上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后面的教学就轻松得多。
(一)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1.自我介绍
第一节课,首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说到名字,里面挺有学问,包含许多语文知识。好的名字很讲究音、形、意,而这正是汉语词语的特点。如:圆圆/冰冰/由重叠的两个字组成叠音词,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又有一股亲密亲切的味道。如:毕梦成,梦是梦想的梦,成是成功的成,毕有“全、都”的含义,这个名字表达了所有梦想都能成真的意思,寄托了父母对他人生的美好祝愿和无限期待。再比如:苏轼这个名字。“轼”,就是古代车上的横栏杆,扶着栏杆可以望远。足见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个志向远大的人。
2.明确语文的四大天王――听、说、读、写
语文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母语。对汉族同学来说,汉语就是母语。对于少数民族同学来说,汉语是民族通用语,也可以算作母语。目前,同学们运用母语都已经挺熟练了,但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呢?为了能够更好地听说读写。
第一,听。人有“五官”,指的是“眼耳口鼻舌”。人有一对耳朵,却只有一条舌头,而且常常被嘴皮关在嘴巴里。这是什么道理?――听比说更重要,但并不是有耳朵就会“听”。《三国演义》里“曹操吃鸡肋”的故事(可以安排学生讲)。“鸡肋”两个字,其他人听到的只是一个口令,杨修听到的却是曹操心里的犹豫不决,听到军队退兵的信号。杨修的过人之处,当然不仅仅是聪明,还在于他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习得语文知识,注意训练“听”的能力,我们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出更深层的含义,能从各种听觉信息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有用的东西。
第二,说。先讲一个故事《最好的与最坏的东西》:从前有一位国王,吃厌了宫中的各种美食,于是让随从带着他到民间去寻找美食。这天他来到一位有名的厨师家里,要求厨师为他准备两顿饭,第一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好的,第二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坏的。做得好,厨师就能得到重赏,如果做不好,厨师的性命就难保。不一会儿,厨师做完了第一顿饭。只见盘子里是一些可口的蔬菜和切成薄片的牛舌头。厨师解释说:“舌头是人类最好的东西之一。舌头能说出真理,能表达真情,让人类充满智慧和感情。”国王听了非常满意。过了几天,国王又来了,他准备吃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却发现厨师给他做的食物跟上次是一样的。国王正要发怒,厨师说话了:“舌头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也是最坏的东西。它能说出愚蠢和恶毒的话语,让人类充满绝望和仇恨。”国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个行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但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我们不能断定语文学得不好的人,话就一定说得不好。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语文学得好的人,他所说的话一定会吸引人,会带给人智慧和美的感受。
第三,读。凡是识字的人都可以阅读。但是长期阅读学习的人,读书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家,或者亲戚朋友的家。凡是家里有读书人的,特别是有喜爱语文的人,就会有不少书籍。相反,如果没有读书人,没有喜欢语文的人,那么家里顶多只有几张报纸、几本杂志。
第四,写。不少同学把“写作”当成是一道题目,一道作文题,其实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理解。“写”其实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前通讯不发达,离得远的人要相互写信,有急事要发电报,这都需要我们写作。现在通信工具很多,但还是离不开写――发短信,需要写。我们编短信给家人朋友,作用跟写信或者写留言条是差不多的。社会上有人把编短信当做主要工作,节假日的时候,那些很有文采、很有趣味的短信,都出于专门的“短信”(可以进行短信的举例欣赏)。据统计,春节期间,一个好的“短信”至少赚钱10万元。有的人上网聊天、上网开博客,不管写得好坏、不管字数多少,都以写作为基本方式。现实生活中,读书时、写检查、写保证、写申请;以后大学毕业找工作,写自我推荐、写求职报告;工作以后,要写计划、写总结、写发言稿、写汇报材料;遇到不公正、不公平的事,要写申诉材料、写举报材料;自己在生活中,要写日记、写书信(用纸笔或网络);如果当了作家、记者、编辑,更是必须依靠“写”生活。
所以,“写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爱不爱语文,不管你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你只要想过正常的现代文明生活,就必须去“写”。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容易一点、更轻松一点、更富有情趣一点,我们当然要努力写得更好一点。因此,我们需要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二)必备的学习用具及要求
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任务有了变化,因此应对他们提出相应的学习辅助要求:(1)一个笔记本、一个读书笔记本、一个软抄本、一个练字本、一个听写本。笔记本用来记录课堂学习内容;读书笔记本用来摘抄美文佳句写出感悟;软抄本用来写随笔和周记;练字本用来练正楷字,听写本用来听写字词等。(2)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3)课外书籍:《汤姆・索亚历险记》、《伊索寓言》。(4)每天要交的作业:字词整理。(5)每周要交的作业(周一):读书笔记、随笔各两篇。
这节课让他们悟到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英语一样重要,一样充满情趣;让他们消除了因诸多原因而产生的厌学语文、怕学语文的心理。使他们明白了:要使自己聪明起来,不学语文是不行的。这样,或许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为进入中学主动地学语文迈出理想的第一步。
二、а
在激趣的基础上,老师要精心准备好不同课型的授课技术,以强化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一)课文的学习
1.现代文
小学课本中的文章一般浅显易懂,老师对学生强调基础要求,重视字词的掌握和积累。而初中则对文本的研读提高了一层,在加强基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学生要深入文本,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有自己的阅读感悟,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做好示范引导,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2.文言文
小学语文课本里难得见到文言文,就算有,也只是几首古诗罢了。初中每个单元都有文言文,或长或短。刚接触文言文,学生会认为它既难读又难背,更别说理解和运用了。所以我们在学习《童趣》和《论语》时要放慢速度,耐心指导学生文言文的朗读,并注意节奏和停顿,对如何翻译文言文,做好细节的辅导,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写作的指导
初一新生怕写作文的大有人在,一到写作文,有的抓耳挠腮,找不到“下锅之米”;有的绞尽脑汁却只能写出干巴巴的文章;有的干脆套用小学写过的老掉牙材料。在初一第一次作文课上,笔者组织了《找朋友》的作文游戏活动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难题,学生对作文课充满了期待。
在《找朋友》的快乐歌声中导入作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认真讲解要求:(1)每个学生用100―150字左右写一幅“自画像”:只许写脸部,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如果觉得脸部刻画不好,就可以描写自己的头发。描写要逼真详细,独特处更不能忽略:如一颗痣、一块斑,鼻子特别大,眉毛特别细等。不写衣服,不要署名,不注性别。时间10分钟。(2)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自画像”完成后,甲乙两组交换“自画像”,每个同学都可拿到另一组某个同学的“自画像”。(3)甲组端坐不动,由乙组按图索人――通过这份描写有自己面貌特征的短文,找到自己的朋友,并进行4分钟的采访。完成后,各自坐回座位。接着,乙组端坐不动,甲组根据“自画像”认领自己的新朋友,同样进行4分钟的采访。(4)拟定采访提纲:(可由学生自定)你的名字是什么,家在哪里?父母做什么?你有什么爱好?对于新学校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理想?(5)采访完成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写采访记。
采访记要求:(1)自己拟大标题,如:一个多才多艺的男孩――XX同学采访记。(2)不少于500字。(3)书写工整、美观。
在这节找朋友的作文游戏课上,学生表现得都很活跃。在他们的印象中,老师直接进行作文指导,接下来学生进行写作,课堂显得很安静。这节课,让学生感受了不一样的课堂,每位同学都是参与者。(如果班上的学生人数是奇数,就需要老师加入)。写作内容直接与活动内容结合,材料来得直接,来得新鲜,来得及时,学生既找到了好朋友,又完成了写作,可谓一举多得。学生的作文都能按照要求来做,同时对这样的作文课很期待。
只要是每一单元结束,就要重视单元综合性活动,通过富有趣味的课件,老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三、培养习惯
兴趣是关键,而良好的习惯则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预习习惯
现在的教学都安排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但要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并不仅仅是老师的一句“好好预习”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怎样读课文,怎样对待字词,怎样理解预习提纲,阅读课文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课堂上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知道了怎样预习,就为语文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样体现的。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引导学生课堂上专注听讲,并积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懂得讲礼貌。
(二)培养质疑习惯
培养学生质疑文本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阅读的时间,给他们交流的时间。
(三)培养自评习惯
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选出那些责任心强、习惯好、威信高的学生,赋予他们组长的权力,开展组内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四)培养复习习惯
指导学生学完后及时复习,再做作业。
(五)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初一新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有限,阅读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模仿力强。初一功课少,可利用这黄金时期恰到好处地引导他们好读书、读好书。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鲁滨孙漂流记》,读背更多的古诗词……在不断地阅读中,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视野,在有意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品位。
引导阅读时,可适时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写读书心得比赛等。通过阅读,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文章精彩之处的描写,努力使文章生动起来。
(六)培养查工具书习惯
开学第一课应强调学生准备好必备的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及时查阅解决阅读方面的障碍。对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要求学生整理出意思,做到会拼、会读、会写、会用,养成重视工具书的习惯。
(七)培养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
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平时要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如果你是一个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就可以把随笔、日记作为了解班级工作的一个平台。在工作中,笔者经常安排学生记录下班级活动的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活动感悟,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和学生的交流就不是谈话这唯一的方式了。
(八)培养书写习惯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让学生多练字。先让学生准备好与课文同步的正楷字帖本,学生握笔的姿势、坐姿都要严格到位,并随时注意纠正学生的姿势。鼓励学生每天15分钟描红,及时上交,批阅后及时反馈,指导学生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到第二学期,鼓励学生对照字帖,在练字纸上进行仿写,每天规定练习内容,强化练字效果。同时,把优秀作品张贴上墙,进行加分鼓励,让学生在这种期待成功、享受成功的心态中进行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初一新生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你希望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为了让他们的初中生活画卷更美,更多彩,我们要教给他们“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初一新生的语文衔接教学是多样化的,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
注释: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目的的载体,中小学两个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既紧密相联,又各有侧重。初中和小学教材相比,《牛津初中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容量篇幅过大、过快,使得不少初一新生不适应,学习起来一定难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音方面
小学教材中已出现了40个音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在语音学习上主要依靠机械性的模仿,缺少归纳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对语音的认识停留在无意记忆阶段。
(2)词汇方面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词汇较少,他们学习词汇主要依靠机械识记和形象识记等手段,一部分小学的英语只要求达到三会。
(3)语法方面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的概念系统性不是很强。大多数学生有较好的口头表达习惯,敢说、愿说,但在读写方面,小学英语教学还不到位。
2.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上课节奏慢,学生只要课堂上听、说即可,基本上不必花时间在课后巩固。而中学英语是以带有明确目的“任务型”应试教育兼素质教育为目的,教学要求高,节奏快,课堂教学容量大,学生不仅课内要认真听、说、读、写,课后也要及时巩固。加之,中学学科总数增多,时间明显紧张,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显然不能适应中学教学要求。
3.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灵活、手段多样。相对而言,初中英语教学形式较单一,多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结果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语言教学的交际性也无法得到体现,致使初一新生不能很快适应,甚至产生不喜欢英语课的现象。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
1.帮助学生度过音标、单词难关
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就向我反映初中牛津版教材生词太多,和小学相比翻了几翻,根本记不住,对于生词的记忆,有些学生甚至用“可怕”一词来形容。深入了解后,笔者发现,由于小学阶段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同,相当一部分学生音标还不会读,更不用谈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仍然是沿用小学的办法,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这样就容易造成忘了再记,记了又忘的被动局面。这一现象很容易令学生产生“望词兴叹”的惧怕心理,最后导致放弃不学。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初一入学初的英语课上,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15分钟左右)给学生重温48个因素的发音要领,并进行发音比较,让学生掌握好发音规律。根据笔者的了解,小学对发音教学均不是十分严格。这样,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元音字母的组合,元音和辅音字母的组合,以及多音节单词的划分等一系列读音基础知识的辅导。但是,纯粹的理论讲解和反复操练对于初一新生而言,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就必须考虑如何迎合这些个性活泼的学生来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在笔者的具体实践中,认为选取一些与音素相关的绕口令及小短文在课上进行练习,是一项不错的尝试。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所学音标和读音规则,为牢固掌握单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初一学生刚进中学校门,对初中高强度、大容量的英语学习一下子不会十分适应。在英语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将会面临许多困难,而能否保持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则是能否成功地进行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入初中之后,许多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成绩的量化,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教师一般都较重视句型和单词的机械记忆,从而忽视了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在实践方面,教师较注重语法教学,重视句型、中译英等方面的操练,教法往往单调,显得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一学生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对教师的教法无法适应,渐渐地失去了原来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另外,随着学习的深入,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等等现实的困难都会出现。如不及时引导,学生的兴趣会渐渐减弱;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教师授课时要讲究趣味性,做到生动活泼;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
4.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一、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点
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技校数学在内容更多的是变量和连续量,而初中数学学习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常量和离散量。其次,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技校数学的难度更大一点,其教学问题的探究难度较大。此外,技校出数学教学内容及方式较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复杂。结合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技校数学教师应更积极的帮助学生转换学习理念及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校数学的教学效率,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深入分析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的探究,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对于培养技校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明确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差别、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等有效策略,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学习数学知识。
(一)帮助学生明确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差别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差别,是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由于技校数学学习与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知识衔接问题,技校数学教师只用充分了解到这一点,并积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将初中数学知识与技校数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技校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差别,是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教学问题。
(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
在技校数学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也是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态度,应及时的进行指导,使之可以通过努力,改正不良学习态度,积极、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技校数学教学中,通过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性,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知识衔接问题。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不断的教学活动表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也是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在探究解决技校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之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在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教师进行沟通,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1.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偏x大纲目标
初中教师通常对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不是特别了解,他们比较注重学生对于英语语法以及词汇的掌握,但是对于一些其他的英语运用比如说对于学生口语的练习和锻炼特别少。这就会导致初中学生在英语的写作和翻译上表现较优,但是在英语口语方面能力较差,出现不平衡的现象。
1.2 疏于内容统整
小学英语中,通常都只是涉及到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但是,到了初中词汇变得多而复杂,句子的结构也变得复杂了,并且要学习很多语法知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很多偏远地区英语还没有完全普及,有些孩子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这使得初一教师的教学内容很难统一起来,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这样会让课堂变得无序。
1.3忽视学生心理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盲目地对他们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达不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兴趣。
2. 解决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2.1注重教材内容的衔接
在小学与初中的教材上,很多内容的重复的,在小学教材上出现的内容又再次出现在初中的教材。如果教师又将重复的内容仔细讲一遍,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很多学生由于已经很熟悉这部分内容了,那么对于教师再讲的内容便会失去兴趣,造成他们不认真听讲的后果。反之,如果教师把这些在小学教材中出现过的内容完全跳过不讲,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由于有些学生小学的英语基础不好,所以对于小学的内容掌握得还不够,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地区偏远,根本就没有上过英语课,因此这些知识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等等。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班上学生的英语基础,了解他们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再做好全面的备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注重词汇教学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英语的词汇量特别少,而且词汇相对简单,学生可以很好地将它们掌握。然而,进入初中后,词汇量开始加大,词汇的难度也加大了,学生对于词汇的背诵和掌握就变得很难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一定要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比如,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传授一些如何背诵词汇的方法,让学生踏踏实实背诵和记忆单词。在初中阶段,词汇量的积累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他们将来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初一的英语教师要重视对教材中反复出现的单词的复习巩固,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都出现过的词汇,同时也要重视新单词的讲解。
2.3注重语法教学的衔接
对语法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和理解句子的前提准备,在小学英语中学习到的语法主要是单复数名词,人称代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辨别,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还学到了时态方面的语法,比如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等。而在初一的英语上册中并没有涉及到时态的语法讲解,在初一的下册才出现了这些内容,所以说,初一上学期的语法内容几乎都是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因此,在教师进行语法教学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让他们巩固练习。比如说在讲解This is a pen. These are pens. What are these? They are pens.这组句子时,就要充分让学生理解单复数的用法和形式,告诉他们什么情况下该用单数形式,什么情况下该用复数形式。还可以通过做课堂小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生动有趣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使小学和初中的英语语法联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