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学校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66-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的语文教学不再只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在不断的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上,进一步的创新教育模式,以此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而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而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采用一定的情境教学可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1 渗入生活,创设想象情境
初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就应不断的创设想象情境的教学模式,进而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此外,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初中的语文教学较小学不同,不再是简单的认字和读音,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领会到平淡文字下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仅仅对课文子句的分析就难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因此,老师就应及时跳出课堂,进而不断地加强课本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不断的促进学生能够快速的领悟文章的写作含义。
例如,在学朱自清的《春》这一节课时,老师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而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与体会,进而老师可挑出文章中较为经典的段落,然后让学生进行细读,进而老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描述自己心中春的模样,然后与作者笔下“春”的模样相比较,通过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作者笔下“春”的魅力。此外,老师还可让学生讲述生活中春天的情境,然后与作者笔下春天的情境相对比,进而不断的促进学生能够及时的抓住课文的主体以及有效的理解课文的切入点。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已成为了当前初中教学的主流。因此,在初中的Z文教学课堂中,老师就应紧跟这一潮流,不断的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中,进而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以此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利用多媒体将课本中的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进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有效的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的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而可通过采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形式来不断地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知,进而不断的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一定的外部刺激,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就应不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而不断的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春》这一节课时,老师就可运用一定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一定的图片、动画以及声音等形式来将朱自清笔下春的场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老师还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春》这节课的读音,此外再配上相应的音乐和文字,此外图片可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进行自动切换,进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较为真实的春的场景,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效地领略到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以此来有效的揭示出作者文章的写作目的。
3 培养兴趣,创设写作情境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还应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在文章的写作中。因此,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老师就应不断地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因此,老师就应积极地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进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写作主动性。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安排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而直接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事物的认知,以此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此外,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应养成热爱观察的习惯,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此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阅读,是第一位的
北大教授温儒敏先生说过:“读”最重要。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首先是朗读。从语文版教材单元目标看,几乎每个文学作品单元都提到朗读。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其次是阅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素:一是阅读鉴赏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阅读鉴赏的主体。二是学生必须激活原有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和文学知识以及相关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感受。三是要求学生掌握阅读鉴赏的策略并且具有适应阅读鉴赏条件的能力。
再就是读出兴趣。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一定要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费了很大功夫,教了多少年,可是你的学生对阅读仍然缺乏兴趣,何谈能力。语文课本来应该是能养成阅读兴趣的,人文的、感性的、审美的内容,都会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但现在连课外阅读也全都纳入考试的目标,那就容易扼杀了兴趣。
还有调整阅读姿态。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深刻指出:不存在笼而统之的“阅读”和“阅读能力”,当我们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追问一个前提:我们要培养的是怎样一种阅读姿态下的阅读能力?有时候,我们的确培养出了某种“阅读能力”,但它既不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的兴趣,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也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就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或力所能及的某一方面进行品读或就文本所想到的感兴趣的某一话题作分析,发表见解。结果发现,学生有的分析文本的语言、有的分析人物的精神思想、有的分析地区环境历史与人物特点的联系、有的对标题的内涵及文本的主题作分析、有的分析文本的结构、有的联系到了相关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得不亦乐乎。阅读不是做广播操,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才能达到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共享、共鸣、共识、共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当然,个性化阅读,强调的不仅仅是个性,共性的理解是绝对不能丢弃的,只有阅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才能真正“我心知他心”,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文本。
三、广泛涉猎散文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散文所占比重之大,重要性之重,我们在广泛学习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的课内与课外资源组合,学生的课上与课下的资源搜索。全面广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写作笔记。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大量广泛地引用相关课内外课程资源,知道阅读和写作。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引起教育观念、方法、手段、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学生的主体性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将有全新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掌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形式、把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原则。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根据需要选择校外课程资源。
2、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进度选择校外课程资源,数量要适当,课程资源要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
3、易用性(包括经济性)和可行性原则:校外课程资源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摘 要】语文是一门开发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才能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成体验中来,进而全面认知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本文站在一线教学的角度优选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三个提高课堂效率的环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合作学习;问题启发
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肯定听学生抱怨过语文知识不好捉摸,短时间内不好提高,甚至会对学习方法产生怀疑。确实,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需要我们长久坚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也分享了很多高效教育心得,但是我们能在课堂上随手拿来用吗?肯定不能,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知识生成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总结一线教学工作和学习经验,归纳三个比较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环节,以期抛砖引玉:
一、阅读环节
作为信息的输入手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一方面我们通过阅读初步认知生词的用法,掌握基本的表达句式;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味语言到情感的微妙表达,从而熟能生巧产生语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语文学习上升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下面我们以教学苏教版选录的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为例来分析如何展开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体味语感。
师:大家结合预习对课文的初步掌握,思考一下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阅读《春》这篇散文呢?然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生1:这篇课文以欢快的语气表达春天的朝气蓬勃,阅读的时候要节奏明快、愉悦。
生2:我认为该文写的非常优美,需要我们以舒缓的节奏边阅读边感受,所以应该轻轻地、柔和地饱含感情地朗读,如此方能读出春的柔和美。
……
师:同学们说都的非常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对本文的理解和感触,确实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以明快的节奏来读,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样的优美描写要以舒缓的语气边读边“享受”春的气息。
生齐读,完毕。
师:大家读完后,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呢?
生3: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4:分别从视觉、感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来引导我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师:非常好,作者不惜运用这么多方式和方法来谱写春天的美,让我们学到什么呢?
生5: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描写景物要从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生6: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
这样引导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有思考地进行阅读,有效消除了滥竽充数的消极现象,同时让大家通过思考和感受,真正学习到经典的描物达情的手法,它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
二、合作环节
开放性的话题离不开合作探究,只有通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互动交流,知识才能得到发扬和扩散,这正契合了语文开放的学科性质,所以语文高效课堂一定离不开合作探究。通常我们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成3-5人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明确分工实现有限时间内通过互助交流和交叉体验实现学习内容扩大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就根据文言文知识密度大,许多同学理解困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预习基础设置合作学习来谋求高效课堂。
1.布置小组任务:(1)通过工具书理解基本的文言词汇含义,然后朗读全文。(2)能复述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3)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合作事项。(1)组长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任务分工;(2)合作学习过程中先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再换角色进行交叉体验,然后进行相互辅导与启发;(3)笔记员记录学习成果。
3.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动评价。
合作学习非常适合课堂知识密度大, 难度高的教学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体验知识生成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题启发环节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原理的准绳。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能抓住知识衔接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转化知识,生成能力。
比如我们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学大纲给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和学习描物状景的写作技巧,笔者就设置下面三个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启发学生迁移知识: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济南的冬天?2.济南冬天有怎样典型的特点?3.反复体味作者的写作手法,尝试写“家乡的某个季节”的话题习作,以“描红”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此设问启发,同学们通过再次深入阅读和学习,对文本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懂得景物描写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表达,从而连贯了基础学习到表达运用的知识生成过程。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和学习经验对初中语文三个环节的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教学环节,我们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认知来整合教学内容,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非但不能达成高效课堂,还要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之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三维目标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正视乃至珍惜学生的富有生命价值的语文学习活动,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以极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构建完美的人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的状态。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在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着心灵的转换,不断创造着的自我,展现着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的课堂,有谁会说不是充满快乐呢?
一、三维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语文学习目标设计的原则
作为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文的学习目标设计理当从整体入手,遵循如下设计原则:①三维目标统一的原则。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的三个向度,它们不仅各自具有独立的本体意义与价值,三者之间还互为手段、互为目标,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最终指向人的整体发展,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大量一线教学实践证明,三维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分开的,尤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只有将三维目标完美融合,整体加以推进,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真正落到实处。②目标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统一的原则。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关注整体,关注全局。应该看到,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语文教学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属不同的层次,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因此,设计学习目标,必须以总目标、学段目标为准绳,以单元目标做最重要的参考。③行为性目标、体验新目标统一的原则。在学习目标设计与编制中,不同理论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行为主义认为目标设计应当精准,可以观察、测量,他们主张以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作为学习结果变化的依据,后来的研究者提出abcd模式,即行为、条件、标准、教学对象四个基本要素。④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统一的原则。对学习活动而言,预设学习目标是必需的,但预设与生成并不矛盾。教学是动态变化的,预设只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完整的教学是在动态的课堂中走向活动终点的,因而目标的生成是必然的;课堂是开放延展的,现代教学讲究开放教育,包括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方法、开放学习活动、开放学习评价等,这些都决定了教学预设仅仅是预设,它不可能阻碍在开放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生成,包括学习目标的生成等。
二、对三维目标陈述的思考
相对于认知领域的精细研究,迄今为止人们对动作技能学习和情感态度学习的研究仍然相当薄弱。三维目标属于内在反应,无法测量或评价,无法测量或评价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承认,三维目标确实具有一定的隐形性、不确定性、随机生成性,平时较难用十分准确的指标加以呈现,这并不能说它不从陈述或者无需陈述。
(1)体现三维目标统一的原则。采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融合的叙述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全部内涵。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比较目前十分流行的将三维目标加以分设的陈述形式,我们更提倡将三维目标统合起来一并加以叙述,如此,设定的目标中便既有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要求,又渗透了相关的语文学法指导,三个方面相互借力,相互促进,体现出了促进学习整体素养发展的思想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81―01
“备写三维导学案,开展两段式教学”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三维两段”式教学)是我校针对“教师讲得多,学生无兴趣”等课堂低效行为,不断探索、实践,提炼出的教学模式。
“三维导学案”是指预习案、学习案和反馈案。“预习案”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教学目标和学生已具备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编写的学案,主要以问题或练习的形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学习案”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设计编写,供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案。“反馈案”是学生在完成预习案、学习案之后,供学生尝试练习,生成能力、检测学习效果的题组。
“两段式教学”是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第一段是在课前学生自主完成预习案,做到“先学”; 第二段是在课堂教师按照学习案、反馈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完成学习案、反馈案,做到“后教”。
一、基本模式
第一段:课前预习――前置自学、问题助学。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上的问题,同时生成整理新问题。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能归纳的规律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寻求解决。鼓励学生通过圈点标记深入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指导自学。
第二段:课堂――学生借助学习案、反馈案,合作学习;教师解疑答惑,诊断点拨。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生先依照导学案开展探究性学习,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展示,稍难的问题在组间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适时点拨讲解,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所谓的“讲”,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点拨,择机指导。
交流反馈,诊断提升:学生依照反馈案的设计,进行巩固训练或拓展提高。达标检测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
二、主要特点
1. 可操作性。三维导学案的编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学概念、尝试练习、合作探究来完成导学案。预习案是学生自主能完成的内容,是基础;学习案是预习案的发展,是探究新知的主要载体;反馈案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工具。
2. 灵活性。三维两段式教学模式,环节上从课前自学到课上共学,形式上学、导、练熔于一炉,方法上包容许多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内容上把知识板块有机分解、有梯度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学习有内容可依、有方法可用、有师生可靠、有成果可见。此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3. 高效性。两段式教学多练少讲,着眼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教师在课前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新知识的学习台阶,给学生搭建展示发展收获的舞台。而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以练为主,深入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整个课堂真实、有序、紧张、高效。教师真教,学生真学,师生共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三、注意事项
“三维两段”式教学模式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