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工程施工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oad& bridge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actively taking the road of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a new and changeable method in the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course is adopted. Combing the market need and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a set of theory and course reform scheme of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are made. An excellent teaching effect is achieved which promotes thecultivat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道路桥梁施工;课程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work-integrated learning;road bridge construction;course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85-01
1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模式
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科学选择。一直以来主导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体系。研究者们常按照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进行研究,而不是按照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进行研究,这就导致学科的发展往往与生产、生活的发展有所脱节,其培养的目标也是以学术型专门人才为主,而这已不符合当今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针对此种情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就是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根据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分析高职学生职业岗位素质要求,调查路桥专业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参照交通部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交通土建企业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的三个工作岗位中完成某一具体的施工工作任务时所需遵守的程序工作过程分别采取了问卷法、座谈会法、直接观察法、某工程项目跟踪法进行了调查,形成了职业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
2道路桥梁施工项目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道路桥梁施工》课程知识选择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按基于工程施工过程的工作岗位对知识、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内容进行选择,初步形成了《道路桥梁施工》课程的知识内容。②《道路桥梁施工》课程技能培养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开发步骤,确定施工工作过程施工能力和素质。在施工技能培养时采取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等要求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体现《道路桥梁施工》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3道路桥梁施工项目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根据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所必需的施工应用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确定了《道路桥梁施工》课程的培养目标。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岗位的具体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区情况,通过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施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职业素质、知识结构关系,确定了《道路桥梁施工》课程内容。
考虑到《道路桥梁施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该课程设置为项目(任务)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时采用模拟教学法、项目(任务)驱动法、工程案例法、现场操练法等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选择时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交通行业测量中级工的行业规范的目标来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最终实现并达到《道路桥梁施工》课程培养目标。
4道路桥梁施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4.1 教学内容选取针对性
《道路桥梁施工》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的要求,按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进行选择。
4.2 教学内容选取适用性
《道路桥梁施工》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考虑“工学结合”的课程观,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构建了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目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5总结
《道路桥梁施工》课程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本项目课程的教学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教学方法先进灵活,知识和能力吸收掌握较好。经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检查、听课,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施工职业技能为目的,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改革力度大,教学效果好,得到院督导的肯定。
道路桥梁施工课程在依托“2+1”教学模式的同时,通过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道路桥梁施工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在新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很好的融合,这更好的促进我院高素质应用型路桥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优势资源,避免了学校资源的浪费,更节约了学校设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李丽娅.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2]邹林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探析[J].教育研究,2004(6).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68-73.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建设单位对道路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城市道路既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又能美化市容环境,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1 工程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制约。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没有高质量的设计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工程。一个项目由一个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主持负责,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从而做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中使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结构方案不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必然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1.2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工艺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交监理单位进行审核,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另外,市政道路经常受到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还要根据施工实际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动态计划。
1.3 工程参与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最终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工程情况、设计意图和要求、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向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反映情况,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畅进行。
1.4 确定合理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目前,工程招投标已经在建设工程领域广泛推广,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但是由于评标方法和建设单位对低报价的热衷,造成中标价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价。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盈利,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限价,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1.5 工程材料的选择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检验合格,运输、保管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 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多为政府财政筹集资金,在确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电力、燃气及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和管线布置冲突等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管线单位间的关系,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2.2 提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更是质量的创造者。因此,要提高施工质量就要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另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岗位职责且责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考核办法。对交付监理签认的工程,施工单位要建立质量责任和大型结构物施工档案以明确质量责任。
2.3 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以材料的使用应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质检员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监管工程师也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以保证用于施工的材料的质量。
2.4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在市政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规范施工行为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和责任,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按图监理。除此以外,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规范施工行为时,必须及时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书。
2.5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合适的工艺
2.5.1 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对于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反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要进行监控,并做好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5.2 施工工艺
(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在开工前必须进行填方试验,得出技术参数作为该种填料施工的依据。施工方在填方路基前需先将地面上的杂物清除干净,用平地机整平,再用压路机进行填前压实,严格控制松铺厚度。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是保证整个路基质量的重点,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必须严格按国家规范实施,每层碾压完成后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
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2)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为保证水泥混凝土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和掺用外加剂等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严格掌握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时间,一般在抗压强度达到10MPa左右方可切割,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浇水养护。
3 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3.1 常见的路基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可能出现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超挖、扰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密实、不均匀下沉等现场。为防范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并对软基进行处理;横坡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积水井内;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
3.2 常见的路面面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会减少水泥等的用量,从而导致结构强度低,回弹模量小,承载能力低;另外,施工时压实控制不好,水稳压实不及时,在水泥终凝后还进行压实,破坏已形成的结构强度,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为避免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合适的施工工艺控制路面和路基结构质量。对于沥青面层,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需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0引言
软土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软土路基施工不到位,市政道路工程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由此可见,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软土地基概述
1.1软土地基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具有各向异性、抗剪度低、塑性体积应变等特点。各向异性:软土的结构是长时间沉淀而成的,所以软土路基的黏土部分存在分层现象,不同层次的土质其结构也是不同的,所以沉淀的土层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条件,这就是软土地基的各向异性特点。抗剪程度低:在软土路基中,土质结构较为疏松,这种结构特征使得地基无法承受路面较大的荷载,受到荷载力的影响,软土路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这种现象就会导致路基裂缝的产生[1]。塑性体积应变:软土路基受到自身结构的影响,其内部经常会出现一定的空隙。为了应对塑性体积应变,就需要进行软土空隙的处理工作,对软土中的空隙进行压缩,调整软土中的颗粒,使软土结构变得更加紧密,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变形问题;在压缩完成后,软土地基就不会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很难进行二次更改,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及流程进行施工,否则二次调整会影响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
1.2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2.1工程案例概况
新圩十年一贯制学校周边排洪沟改造及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为:排水箱涵及混凝土路面结构,造价约1500万元,其中排洪箱涵部分为新建一座长455m、结构尺寸为4.5m×4.5m的排水箱涵。根据地勘钻孔资料,该地段长期过水,淤泥深约6~11m,设计为梅花状布置水泥含量16%的水泥搅拌桩处理基础,达到箱涵地基应力160kPa。道路路基部分为局部路基土方换填,小鱼塘位置采取抛石挤淤处理。
1.2.2软土路基强度较低
由于软土的土质松散,在外力的作用下,软土路基极易出现变形及沉降问题,从而对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及耐久性造成影响。为了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对软土路基的土样展开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针对不同的土质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从而将软土路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进一步提高[2]。
1.2.3软土路基的边坡稳定性较差
在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雨水的冲刷就会破坏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导致边坡失稳的现象发生,所以需要对路基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软土路基边坡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路基施工工艺,从而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加固效果。
1.2.4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软土地段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难以保证其稳定性与强度。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软土路基的结构特点,对软土路基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常见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置换作用
在置换作用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有两种,即回填土施工技术和抛石挤淤法施工技术。回填土施工技术是将原路基中的软土挖除,替换成砂石、一般土、矿渣等,在采用换填法进行施工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进行分层回填操作,通常在铺筑的过程中,土层厚度小于40cm才可以对路面进行碾压,当压实度大于90%时,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压力机碾压要重复8次,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压实度满足施工要求[3]。抛石挤淤法施工技术具有无污染、价格低、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厚度在3.5m左右、表面薄弱的软土层,如积水河塘地基、小湖地基等;将这些淤泥土质挤压出去之后,利用碾压器进行压实工作,以此来对土体进行置换。
2.2挤密作用
挤密作用中包括加筋法施工技术和强夯法施工技术。加筋法施工技术又包括锚固法、加筋图法等多种类型,在加筋法中涉及到的材料有柳条、竹片、尼龙、不锈钢带、混凝土等;加筋施工主要是将土工格栅与砂垫层进行合层,从而增加软基的强度。强夯法施工技术也被称为动力固结法,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物展开相应的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软基的紧密度,将软基的荷载力进一步提高;在采用这种技术时,需要对夯实的位置、间隔、顺序、次数等进行确定,从而提高软土路基的饱和度[4]。
2.3胶接固结作用
粉喷桩固结法与排水固结法都具有胶接固结作用。在进行粉喷桩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粉喷桩的图纸进行设计,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机械运作的顺利展开,可以在路面上铺设砂石、碎砾等,从而确保路面的平坦性,保障机械的正常运作[5]。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在市政道路建造之前,对地基进行加荷预压,利用地基排水的固结性能来将抗剪强度进一步提高;排水固结法的应用可以排出土质中的水分,当土质中水分含量下降后,承载力就会相应地增强。
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主要有表层施工技术、开挖换填技术、碎桩加固技术、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改变土质情况,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变形、不均匀沉降、裂缝等一系列问题,有效地延长了软土地基的使用寿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6]。
市政工程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政府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水平而进行的无偿性建设工程,对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地域涉及广泛、资金成本高,施工过程易受到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工艺复杂、涉及环节繁多、工期紧迫,且易与外界环境互相干扰。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不仅要严把质量关,还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价,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的理念产生于本世纪初,现代企业应用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够使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得以最有效地利用,具有标准化、系统化、定量化和最优化的特点。工程质量是指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于经济、安全、美观、适用耐用等性能指标的要求,有着其特定的内涵。随着《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等规范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对施工质量管理的要求。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道路建设的流动性使得工程质量的波动较大,且存在着一定的隐蔽性。以计划和目标控制为基础,引入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在施工前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不受影响。施工过程中,对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逐项控制,对施工作业的状态和结果进行有效管理,严把工程核心阶段的质量关。由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特殊性,受到来自于外界诸多影响因素的干扰,施工作业间断较多,一次性完工的可能性较小。对于每一阶段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出现较大偏差时分析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保证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二、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而人永远是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企业的负责人、技术人员、基层安全管理人员都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逐层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根据法律法规、工程规模、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建设部规定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安全资质后方可上岗工作。合理配置不同人员的类别、数量和比例,最大程度的发挥团队优势。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力度。加大对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的检查力度,确保用于安全投入的资金必须落实到位。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加强风险控制,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在开工前全面、及时地做好安全交底,对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好防范措施;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指导文件,保障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对于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施工,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于机械设备和原材料,从采购、验收、存储,到运输、运行、报废等环节,都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核准颁发,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
三、科学控制施工成本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探究
Abstract: the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must be true in accordance with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peration, to avoid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with minimal investment, get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各地市政不断加大基础工程建设投入,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任务也日益增加。虽然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同时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前准备
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各项指标,根据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检查多专业管线的位置是否正确,尤其应注意各专业图纸之间的标高是否一致,尺寸位置等是否一致,并尽可能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根据市政工程的具体情况,贯彻国家各项技术规范,政策和法令,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措施和施工方案,重点阐明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力组织、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以利于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及时编制施工预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种费用,材料、劳动力等,有效指导进度计划、劳动力安排、竣工决算和经济分析等工作的开展;认真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准备,编制各项材料计划,对多种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和出库,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时加强防盗和防火管理。
2路基防护施工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然后进行基础开挖,施工中挖基采用人工配和机械挖基,挡土墙砌筑采用挤浆法砌筑,以平行作业法施工为主。
2.1浆砌排水沟
浆砌片石排水沟时,用于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方正,尺寸较大的片石,浆砌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交接。安砌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敲除尖锐突出部分,把较大的砌块放在下层,竖缝较宽时,用中石块塞在砂浆中,不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在石块的下面。砌缝宽度一般不大于4cm。
2.2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
浆砌片石护面墙、挡土墙时,石块平砌,根据墙高进行分层配料,每层石料高度大致齐平,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浆砌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砌缝宽度不超过1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不在丁石的上下方布设竖缝。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大于3cm,竖缝宽度不大于4cm。
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在开工前,对所需原材料进行检验,在正式路面施工前,先铺筑一段试验段,以验证配合比组成设计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取得施工所需的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松铺厚度等技术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以指导下一步路面的施工。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在拌和场集中拌制,用拌和机拌和,再用汽车分运至施工现场由人工摊铺。为确保基层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着重抓好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三个环节。
3.1施工放样: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记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边缘的设计高,调节松铺厚度,以便平时拉线施工。
3.2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合比控制:提前1个月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试验方法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1天,将试验取得的配合比,水泥剂量,最佳含水量提供给现场施工。
3.3拌和:水泥稳定砂砾拌制,拌和时将砂砾与水泥在搅拌机内先干拌,后洒水湿拌,保证水泥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中;水泥的最佳剂量具体由试验确定;为保证混合料的配合比的准确性,水泥和砂砾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进料;一般含水量控制在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1.5%左右,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摊铺时水分的散失。
3.4运输:混合料的运输,用自卸车连续不停留地运到施工现场。
3.5摊铺,整型:采用立模施工,人工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整型后基层顶面应达到设计规定的路拱横坡,并进行对角线检查平整度及横坡度。
3.6碾压:碾压应控制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采用YZ-16B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在最佳含水量下遵循先静压后振压,碾压方向与路中心平行,直线段由边到中碾压,超高段由内到外碾压,保证轮迹重叠1/2的原则,并及时找平控制标高,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顶面标高。
3.7接头缝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的处理。在当天基层结束时,将接头压实,等第二天施工时,做成竖直缝,这样可以做到接头平顺。
3.8养生及交通管制:成型的基层在7天内洒水保湿养护,并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施工机械在基层上通行。在养生期结束后,立即铺设1cm沥青下封层。
4填方路基施工
4.1检测标准
路基设计压实度及强度(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路槽下0~80cm范围内不低于93%,80cm以下不低于90%。
通过对土样击实试验取得各种填土压实所需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通过压实试验路段得到的各种土样作业方法、施工机械,每层松土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试验数据,用以指导大规模填方路基施工。施工时,掌握好每种土的含水量非常重要,要采取均匀加水或摊开晾干等方法,使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并满足压实次数,才能保证压实质量。
4.2填方施工
土层摊铺采用自卸汽车定点卸土,推土机初平,平地机复平。(上层精平)边角,障碍点人工配合(控制边线标高)的方式,按照试验所给松铺厚度进行摊铺。应自中向两边设置3%横坡,每层碾压前应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边线、中线,合格方可碾压。碾压采用14t振动压路机进行。第―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到强,应由边部到中央,由低处到高处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重叠0.4M,相邻区段纵向重叠12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4.3检验压实度
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现场大规模施工,检测压实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验。
4.4零断面施工
零断面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施工时首先检查该处土质情况,发现不良地基及时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共同解决。当地基土质良好时则把原地面挖成内倾2~4%,宽不小于1.0m、高0.5m的台阶进填至距路面结构底面30cm,然后把表面翻松与填土一起压实。当土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则按设计宽度、厚度换填合格石渣,并碾压成型达到设计要求。
小结
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还需要建设单位工作要深入有效。设计深度要确保,施工企业自控要到位,监理检查要把关,检测结果要客观,政府主管部门要确立沥青砼路面设计。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发现施工上存在的不足与漏洞,然后据此制定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雪真,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