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此,在新形势下,在合作互助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我们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真正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在情感教育和兴趣方面,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
1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我们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同时充分与现实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我们充分利用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让学生充分了解世界各地的城市位置和风土人情,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加强了对世界的了解。再如利用四川大地震,让同学们去领悟地震的原因和震区的分布,进而掌握世界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系灾区,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这样学习肯定会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欢声笑语和高涨的热情,同时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2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3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一、必要性与紧迫性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城市有一定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地理学科教师与城市相比,差距就更大,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非常堪忧。据安徽省天长市对全市33所农村初中学校78名地理教师的调查,本科学历占6.4%,专科学历占79.5%,民办或临时教师占14.1%,其中本专科学历是地理专业的占47.4%;高级职称占5.1%,中级职称占25.6%,初级职称占35.9%,未评职称占19.2%;20~30岁占43.6%,30~45岁占33.4%,45~60岁占23%;地理教师90%以上兼带其它主科。笔者所在学校是西部一所农村中学,虽然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但地理教师队伍仍然非常薄弱。全校共有初高中地理教师12名,高中7名为专职,初中5名全部为兼职;其中地理专业(本专科)毕业只有5名,初中地理教师没有任何1名毕业于地理专业;目前高级职称只有1名,中级职称只有4名,初级职称占8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本科学历少、地理专业少、高中职称少、中青骨干少、专职教师少。
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农村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是“三农问题”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地理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这些目标上又显现出巨大优势,这就迫切需要使农村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提高其地理科学素养,以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农村中学学生主要是农村孩子,他们是农村的未来,其接受地理教育的状况一方面反映教育统筹城乡和科学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乃至“中国梦”的实现。上述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现状,无疑是不能胜任农村中学地理教育使命的。由此可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通过走专业发展之路,提升农村中学地理教育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艺术更是需要得到及时更新和提高。已实施三年的“国培计划”有专门针对农村初中地理骨干教师的培训安排,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设计。虽然有这样针对性的措施,但整个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亟待相关部门重视和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自身的努力。
二、强制性与自主性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强制性。一是《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这是从法律层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强制性要求,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而有任何特殊的对待。二是《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要保证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到符合规定标准的义务教育,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尤需努力,尤其需要通过专业发展以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努力工作以提高和保证地理教学质量。三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育相关活动提出要求,规定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是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地理课程的基础。地理课程标准没有区分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对初中阶段的内容要求和高中阶段必修模块内容要求的规定是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的。所以,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要以胜任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为基本要求,不能因为地处农村就有所降低。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强自主性。一是要给自己提出专业发展的要求,主动寻求发展。学生要做发展的主体,教师更要做发展的主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理念,既是教师自身发展所需,也是给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所需。二是要根据自身职业生涯阶段,确立阶段性专业发展目标。显然,新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由于处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专业发展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应该有不同的专业发展任务和要求。新教师、青年教师主要应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多下功夫,中年教师应在教学艺术层次上追求提升,老教师宜在地理知识和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更新方面加强学习。当然,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也应在学历提高、论文论著、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学历、职称等方面达到应有水准,以更好地检验阶段性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智能,选准专业发展方向。在广博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与教学风格。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较大的优势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农村的区域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发展自身和开展教学,在这个方面多下功夫,当会受益匪浅。
三、思想性与专业性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要突出思想性。一是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敬业思想。当今世界,城市化仍是主流趋势。地理在中学各门课程中,是研究城市化最系统的学科,地理教师要以更专业的水平来看待城市化潮流,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未来新型农村公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清醒看到农村是当代中国教育最需要发展的地方,充分认识到投身农村教育的人生价值。地理教师还要以更专业的水平看到逆城市化趋势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大都市的普遍存在,看到未来发展“乡村生活城市化,城市生活乡村化”的趋势。要以服务农村、奉献农村的思想感染学生,帮助其树立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理想信念。二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地理教师主要工作看似是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授,但不能不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在课程性质里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思想性,所以农村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地理知识传授为载体,结合农村地域特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胸怀世界、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农村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要突出专业性。一是热爱地理、献身地理的专业热情。中学阶段,地理是惟一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学习领域的课程,既具有社会科学的丰富与深刻,又具有自然科学的严密与简洁。地理学科的学习无论是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还是对学生的现实成长、终身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且其它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地理学科独特的区域性、综合性特点,地图、图表思维模式蕴含着审美情趣与学科魅力。目前地理学科初高中教学时段安排不连续,初中与高中理科均未纳入升学考试学科。所以,初中和高一、高二理科班学生普遍存在“厌地症”,高中文科班学生普遍存在“恐地症”。但深信随着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教考分离,让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权,有学习方式的自,这样的教育理想定会实现。二是学生主体、探究合作的专业理念。主要指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注重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来发展学生,经历过程来发展学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正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弱项与短板,找到薄弱之处,就要痛下决心改进和迎头赶上。一是地理学科未得到足够重视,还有更多自主发挥空间,可以更加灵活地实施教学。二是唯独地理学科,农村学校的可用资源往往不比城市学校少,反而更多。这是因为地理学科的内容除有关城市的以外,还包含很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村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泉、一山一岭、一村一户、一店一铺、一镇一场都是地理教学的资源,农村更有丰富的民间故事、民风民俗、俚语谚语,也都是地理教学的宝贵资源。另外,在乡土地理的教学中,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也是具有同等优势的,都是学习自己比较熟悉的区域。另外,农村师生偶尔还能进城,在电视、网络上也更多的是关于城市的信息,农村师生都可利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 有效管理 探讨 策略 构建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地理教学是整体初中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以基础内容形式产生,地理课程是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与此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限制因素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受到极大阻碍,针对此种情况,地理教师应该对此类教学现存问题予以重视,筛选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对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方法和策略的详细阐述:
一、地理课堂管理现存问题要点分析
1.教师管理能力弱
教师不仅是教学引导者,其更是教学组织者,课堂各个环节中教师都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现存地理教材资源与教师本体需求不相衬,所以在此过程中通常会滋生诸多管理问题。现下教学阶段,部分地理教师均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研究方面,实际教学深度相对较浅,教学形式较为单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教学研究内容少,资源相对匮乏,无法给予教师准确指示。教育培训方面,培训实践性相对较低,不能够与教学实情相互结合,以至最终培训效果不甚理想。上述要素均是造成初中地理教师管理知识匮乏的核心成因。
2.教师管理观念旧
尊师重道观念自古深入人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之上,学生只能是“洗耳恭听”,教师对学生发号施令。不仅如此,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一直存在于学生心中,教师掌控课堂局面由此形成。此种管理现象出现,实际上是由于教师管理观念落后和陈旧所造成,以至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正常表达自身观点和意见,有时会被教师忽视,师生交流效率不断下降,因为学生会惧怕师威,不善于也不敢于和教师交流,此种状况产生会对学生未来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等造成消极影响。
3.教师管理方法单一
基于应试背景的初中课程教育,教师会将学生成绩好坏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判标准,显然这是不公平的。旨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在课堂中针对不规范学生行为予以严厉批评,之后在此基础上限制了学生后续发展。在此种管理模式下学习,学生仅仅能够学习地理教材中表面知识,无法体会到地理魅力和地理知识实际含义,不能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教师若做不到以人为本教学,学生便不能够健康发展。
二、地理课堂有效管理方法探讨与策略构建
1.教学模式创新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地理教师需要颠覆以往教学观念,逐步的进行开放式教育结构体系构建。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环节,作为地理教师,需要遵循以人文本教学原则,深刻认识到学生主体重要性,达成开放课堂创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以此种形式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上地理这门学科。
相关地理知识讲解时,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地理插图和地域性小故事等,以此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种模式归属于生活化教学范畴内,使得地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达成关联,促进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应该将知识要素和实践要素二者实现有力衔接。
2.师生感情融洽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将学生视为教学核心和学习主体,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管理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具备较为强劲的课堂沟通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老旧式教学中,师生交流融洽交流很难达成,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不能勇敢的发表个人观点和相关意见建议。
现代教育管理模式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将学生看作是身边的朋友,随之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之间构建起友谊的桥梁,只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日渐融洽、友好,那么良好沟通才能得以实现,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按照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和发展现状等实施差异化沟通和针对性了解,随之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班级,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3.生生学习交流
地理教学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透彻掌握地理知识内容,但是传统教学观念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未被提到教学日程之上。当前社会,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和学生之间达成合作与探究,此时师生关系也应平等,教师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生会从被动学习地位转变到主动学习地位之上,思维活跃度会显著攀升,与此同时,学生个人能力可以在班级集体中得以彰显。
广义之上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和研究,并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合作教学方法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信心,不仅如此,也可提升基础性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程度,在此背景下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合作学习模式一旦开展,学生个性和学生性格会日渐完善和健全,自我沟通能力和生生合作能力会得到双向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所处位置相对尴尬,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中,生活化因素较多,趣味性特点尤为明显,但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初中地理教学本体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学生学习侧重点已经确立。当前存在教师管理能力低问题和教师管理观念旧问题以及教师管理方法差问题,所以应从实际角度出发,坚持生本教学理念,要做到教学模式创新、师生感情融洽、生生学习交流,以此种形式从根本上提升地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先梅,张莉,张志刚.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浅谈[J].地理教学.2016(16)
[2]周军.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5(35)
[3]李文仙.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教育.2015(32)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79-01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搞好乡镇中学地理教育是提高我国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教育中,虽然教学计划明确地规定了地理教育的学科地位,然而,在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做一些分析。
一、地理教学现状
(一)地理学科师资队伍不稳定,主导作用难以发挥。专业地理老师奇缺,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绝大部分是其它学科教师转教或兼教,他们中的很多人地理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且缺乏科学的教法, 他们认为教地理把一本书念完就了事,故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系统、广泛地认知地理知识。
师范院校的一些地理专业毕业生认为农村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脱产进修不行、在职培训不便、向专家名师学习机会难,使得毕业生毕业分配时千方百计“跳槽”,同时也承受不了城乡之间的强烈反差,都不愿回到农村学校。
(二)教学设施配置差。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农村中学无法添置齐全的教学仪器设备,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更不要说配备完整的图书室、实验室。教师备课手头上也只有课本和教参,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教师本身在这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也较低,能运用多媒体、电化设备上课的极少。
(三)地理教学水平低。大多数地理教师上课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图文不能有机地结合,偏重知识的传授,欠缺能力的培养,无法挖掘思想教育的因子,方法比较呆板,在启迪学生的智能、发展个性方面都显得很薄弱,特别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很不够。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出现知识性错误、口误、笔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上课抓不到重点,不能化解难点,把握不准教材的深度,广度,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四)对地理学科价值认识不够,导致重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对现代地理学的教育价值还缺乏应有认识。许多人认为地理只是知识的“大拼盘”,只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城市等的学科,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也不能用于种地、发家致富,因而有的学校地理开课不足,平时都上数理课,到年末统测时,抽出几节课勾画考试重点应付考试,在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地理学科教育上都进行着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育,这极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的正常进行。
(五)教学教研活动较少,教师水平难以提高。地理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人数少使得学校无法开展地理教研活动,基本上是讨论公开课,而教师评议公开课时,一般都是无意义空谈几句,吹棒一番散场,对教改诸问题提不出什么建议性的意见,而且校际之间信息交流极少。时间长了,地理课堂失去活力,教师没有新鲜知识输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理越来越难学。
二、建议及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地理教学中除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外,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地理知识有针对性的故事化、音乐化和诗化。还可以通过地理拼图、编制地理谜语、吟唱顺口溜等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之中,以地理科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培养他们对地理科学的热情,使学生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综合性、广博性、趣味性、实用性。地理科学的魅力还在于有不少未解之谜,这是吸引学生的素材。
(二)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促进观念的改变,以适应开放式地理课程。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选送教师进行地理函授、进修,鼓励教师在职业余进修和脱产进修,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不为时代落伍;不断拓宽、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地理调查、实践与教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地理教育理论水平、方法与技术手段及地理教学科学研究水平。
(三)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研工作,靠学科教研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承传型”角色转变为“研究型”的角色,将教学与科研熔为一炉,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这样既推进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学期初在听课中要求教师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要求学科教研组共同参与学科听评课。听课后认真评课,对教案设计、上课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切磋,听评课活动必将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地理学科 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基础,把知识的传授、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的地理教学活动在教学有效性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落后的教育理念、单一的教学形式、应试化的教学目标导致很多地理教学活动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呢?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就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这里所说的进步和发展并不是单纯地指知识量的增加,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要想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效的地理教学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一、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有目共睹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那么教学活动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学生而言,有了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一些内容有趣、形式多样的导入环节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因此,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多媒体工具等多种途径进行导入,导入得好,就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巴西》这课的内容时,一开始就和学生做了一个猜谜游戏,让学生根据笔者所说的名词猜地名。听说猜谜,学生立刻来了兴趣,笔者先说出几个名词:咖啡、热带雨林、葡萄牙语,让学生猜一猜由几个名词能够想到的地方。班中只有零星几个学生说了几个不同的答案,接下来笔者继续补充:足球、卡卡,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大声说道:巴西。就这样,把课堂要学习的内容《巴西》给引了出来。这个简单的猜谜游戏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几个名词把本节课有关“巴西”的内容给引了出来,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两大主角,缺一不可,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却常常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多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环节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一些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与教师之间形成更积极有效的互动,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三、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图文结合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学好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不仅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一张看似简单的地图却蕴含非常大的信息量,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善用地图,努力做到图文结合。教师要教学生如何看图、读图、绘图、用图,学会从地图中找到切入点,读出信息,这样会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文字信息相比,地图往往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很多时候,地图承载的信息是文字所无法表达的信息。例如,讲“地形分布”时,笔者就让学生先把我国地形中的一些重要的山脉找出来并在纸上画出来,重要的山脉一出来,我国的地形“骨架”就基本上出来了,再慢慢往骨架中添加东西,整个地形分布图就画出来了。比起一大段的文字讲解,用一张图简单地把信息量大而复杂的内容给概括出来,并且利用地图这种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大大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四、注意有效课后作业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而课后作业则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提高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而且可以及时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作业的反馈信息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计划进行调控,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以往,教师设计的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这种作业设计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摒弃以往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尽量多地帮助学生设计一些新颖的、实用的、形式多样的作业,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操作类的作业,如小实验、社会调查、观察作业等,让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下更好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有效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前提条件,对于教师而言,追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目标。初中地理教师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有效教学的含义,另一方面要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征,实施真正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洪丽芸.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