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文化特征

商业文化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文化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文化特征

商业文化特征范文第1篇

一、新蒙商企业文化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新蒙商的内涵,本研究选择了改革开放之后在内蒙古创业和发展的典型企业30家,其中有28家企业属于六大优势产业,占93.3%。分别是:伊泰集团有限公司、霍林河煤业集团公司、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塞飞亚集团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万正投资集团、蒙牛酒业公司、内蒙古牛妈妈乳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兆君羊绒集团、包头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达蒙古王集团、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套酒业、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集团)公司、内蒙古奈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家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乌兰水泥集团、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集团、内蒙古蒙牛集团、鄂尔多斯集团、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

所选择的30家企业的特征是:1.所选企业分布在11个产业。其中:煤炭企业2家、水泥企业2家、酒业企业3家、城市建设企业1家、乳业企业3家、羊绒企业4家、制药企业2家、餐饮业企业2家、车辆制造企业1家、食品加工企业5家、化工企业5家;2.所选企业以大中型规模为主。其中:特大型企业8家、大型企业15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1家;3.所选企业发展时间以20年以下为主。其中:10年(含10年)以下企业有13家,10~20年(含20年)的企业有11家,20~30年(含30年)的企业有4家,30年以上的企业2家;4.分布在9个盟市,并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地区为多数。其中:呼和浩特市8家企业、包头市7家企业、鄂尔多斯市6家企业、通辽市3家、乌兰察布市2家、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各1家。

二、新蒙商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通过对以上30家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原始素材进行分析,可提炼出新蒙商企业文化的13个构成要素,分别是:1.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包括冒风险、创业意识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2.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精神;3.拼搏、进取精神(包括远大的战略目标、博大的市场观念、整合资源发展的理念);4.创新理念;5.绿色的经营理念;6.市场合作共赢的竟合理念;7.团队精神;8.和谐理念;9.诚信理念;10.以人为本的理念;11.社会责任的理念;12.学习精神;13.务实精神。

进一步对新蒙商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在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以人为本理念、诚信理念、拼搏进取精神、创新理念的企业最多,分别达到了25家、23家、22家与21家,反映了新蒙商在管理实践中,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把诚信、拼搏进取和创新作为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不竭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诚信、拼搏进取和创新成为新蒙商企业文化的核心。2.强调团队精神、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精神、社会责任的理念、务实精神、市场合作共赢的竞合理念的企业也较多,分别是19家、18家、15家、14家、10家。3.具备企业家精神、学习精神、追求和谐理念的企业均为9家。4.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到了绿色的经营理念的企业有8家。

三、新蒙商企业文化的形成

新蒙商企业文化特征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背景的,可以归结如下:

(一)艰苦的创业环境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创业条件艰苦:交通落后,资金短缺,人才少,市场小。新蒙商的创业历史是一部艰苦的创业历史,企业文化精神和要素与这种艰苦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伊利公司的前身是当时濒临倒闭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当时的奶食品厂一片凄凉,两间布满蜘蛛网的车间,一个狭小的门面和八十几个无精打采的工人,仅此而已。而伊利要发展,面临的是呼市狭小的市场、落后的技术和僵化的体制。这是伊利改革和发展的起点,也是孕育伊利新文化的基本条件。而蒙牛成立之时,也只有一间租用的53平米的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乌兰水泥成长初期也是人才少、债务负担过重、地处偏僻,面临着“投产之时,便是下马之时”的危机。正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企业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获得了发展,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也随之孕育、发展、形成。而“狮子和羚羊的故事”、“水泥精神”很早就被这些企业提倡、传颂和发扬,成为企业成长的动力。

(二)艰苦产业特征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内蒙古优势产业中的冶金、煤炭、水泥等非再生资源型产业的企业,其工作环境艰苦,常常是噪音、尘土、高温相伴,甚至与大自然做斗争。这样艰苦的产业特征造就了员工抗争拼搏的精神。

新蒙商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源型企业,在实施资源外取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外派管理人员和员工,他们长期两地生活,忍受物质生活和精神压力的痛苦,长期奔波,待遇相对差,家里老小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合家敬业的“奉献”精神也成为这些产业员工的真实写照。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形成了艰苦奋斗、抗争拼搏和敬业奉献精神的企业文化。

(三)发展传统产业对企业文化形成的作用

大部分新蒙商所从事的产业为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电力、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一是需要创新精神,突破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瓶颈以适应时展潮流。无论是“草原兴发”.还

是“小肥羊”都在这方面有突出业绩。“草原兴发”在肉鸡饲养模式、肉牛羊的出栏模式方面,打破了农牧民历史悠久的传统观念,成功解决了农牧民致富与环境资源之间尖锐的矛盾,突破了企业规模发展与资源条件限制的瓶颈,为其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铺平了道路。而“小肥羊”则立足于火锅餐饮业,打破了延续至今的蘸小料吃涮羊肉的餐饮习惯,开创了不蘸小料吃涮羊肉的先河,顺应了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造就了“小肥羊”高速成长的不凡业绩。二是需要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博大的市场观念。由于当地区域市场小,传统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小,所以这些企业具有强烈的生存和发展意识,“走出去”的思想非常强烈。它们以全国甚至世界为目标市场,不屈不挠,不畏强劲的竞争对手;追求卓越,加强技术创新;重视实施名牌战略,积极维护产品信誉,努力提高品牌知名度;走出西部地区,在更广阔的市场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新蒙商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面对“大市场”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

(四)脱胎于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生态文化。草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把人当作“天”(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把“天”(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惜自然。这一特点直接导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草原文化天然地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变为行动的准则,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到极致。草原文化是英雄文化。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不难看出,草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草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新蒙商的经营理念、宗旨受草原文化的熏染和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意识、建设资源基地的意识强烈。大部分企业均利用“公司+农户+示范基地”的方式,对资源条件进行改良或提供相关服务,保证绿色产业资源,追求与坚持“纯天然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产品形象。例如,以养殖加工为主业的塞飞亚集团“天然大草原、健康草原鸭、九十九道安检”的品牌优势;小尾羊“煮沸绿色梦想,涮出营养健康”的追求。

2.勇于进取、胸怀博大、敢于争先。新蒙商在创业时期就立志做行业领导者,甚至敢于逐鹿国际市场。例如,鄂尔多斯敢于“温暖全世界”,伊利争作“全球乳业的领先者”,蒙牛“强乳兴农”要成为“世界牛”。

3.具有敢于并善于用大思维、大手笔、大运动、冒大风险来做大企业的特征。立足于产业做市场,具有竟合意识,共赢的胸怀。例如“两牛”、“两羊”对市场的开拓;营销大手笔,目标市场的运作、广告、服务等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点。

4.学习进取性更加突出。崇拜英雄、效仿英雄。树立标杆,不断学习。万正集团的“建设学习型企业”、蒙牛的“学习沟通,自我超越”、霍煤集团的“学习观:学习会了学习,就学会了生存”。

新蒙商脱胎于草原文化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形成了――绿色的经营理念,建设区域品牌的理念、共赢的利益分配理念、培养市场合作共赢的竞合理念、争当英雄和学习英雄的标兵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强大对手拼搏的精神和学习进取精神。

(五)融合西部文化

我国的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1.西部文化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6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和谐相处。所以西部文化具有融合性强、包容性强的特点。2.珍重自然、崇尚科学的文化观念。例如,西北回族穆斯林在《古兰经》的启示下,正确地认识自然。他们仔细观察自然,总结出一些自然规律,并运用于社会生产。回族人民十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如要求讲究清洁卫生,不允许污染环境,对动物不可以任意乱捕滥杀。在这种生态道德观的影响下,回族群众积极开发自然,努力生产,创造社会财富。3.集体文化观念。这是同我国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各民族生存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分不开的,也是同社会长期运作于传统的自然经济和统一的计划经济环境相联系的。在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存群体的利益具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种社会生存法则,决定着个体在文化认同上必须以群体存在为价值本位。这种选择是西部少数民族生存经历中锤炼出来的民族文化自认。4.西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道、朴实、勤劳、厚实、凝重的传统文化。新蒙商的企业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上述西部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构成要素的形成上:

1.追求“和谐”的理念。新蒙商中的各民族员工聚集在一起,彼此包容,团结协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例如,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雕塑是一座由三只巨臂托举的巨大结晶体。三只巨臂代表着蒙、汉、回等多民族团结奋斗、共同托举起吉兰泰盐湖银色的事业。伊利集团着力推进内部的多元文化发展,并强调多元文化的通力合作。内蒙古家园食品公司努力营造出“进入家园门,就是一家人”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对和谐理念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内的和谐上,也体现在对外的和谐。西部珍重自然的文化观念,也使得新蒙商注重企业与消费者、公众、社会、自然等的和谐。奈伦集团经营理念为:正德、利用、厚生,厚生者,即善待生命与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拼搏进取的精神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国西部各民族主要居住地区多为大川、大山、戈壁、沙漠和草原,自然条件恶劣。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为自己、为本民族创造一片生活空间的责任感。体现在新蒙商的文化建设中即为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被科学家钱学森亲笔赞誉为“你们从事着一项伟大事业”的鄂尔多斯企业家赵勇亮,在羊绒制品、路桥建设、沙产业草产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96年,东达蒙古王集团在鄂尔多斯地区投资24300万元,建设规模300万亩的沙柳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处鄂尔多斯市的亿利资源集团十年内先后修筑了三条横穿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并在几年间陆续整合了300亩荒漠土地。真正实现了“沙漠绿了,环境好了,农民富了,企业强了”的多赢目标。

3.团队精神。集体文化观念的西部文化有助于形成新蒙商强调团队精神,例如,小尾羊的“鹰一样的个体,雁一样的团队”,鄂尔多斯集团的“众人划桨开大船”,科尔沁牛业公司的“团队精神高于个人利益”。

4.务实的工作作风与诚信经营理念。西部“朴实”、“厚道”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新蒙商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和诚信经营理念。如,提升拓荒奔牛“脚踏实地,勤奋耕耘”的素质与品格,是蒙牛酒业倡导的企业作风;市场化的绩效意识,是东达蒙古王的市场血统注入到每位员工身上的东达基因;“以业绩论功过,以成败论英雄”,是鄂尔多斯集团用人的基本准则。乌兰水泥的“实事求是”,小肥羊的“品质为本,诚信至尚”,包头华资实业的“以诚信为宗旨赢得市场信任”,都反映了企业对诚信经营的不竭追求。

商业文化特征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胡瑜佳(1981-),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钟虹滨(1966-),女(汉族),湖南常德人,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一般项目“城市形象品牌研究――长株潭一体化城市形象战略研究”课题编号:教社政司函[2005]217号

摘要:近年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塑造步行街的个性特色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影响商业步行街个性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其中根本因素是它所处环境场所各因素的物质特征,本文先分析环境场所的特异性,联系商业步行街的自身因素,并结合实例来探讨商业步行街的个性设计。

关键词:环境场所;特异性;个性;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45-03

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城市商业活动发展下形成的特殊的街道形式。国外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与建造上历史悠久,并且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步行街。美国第五大道的现代与时尚,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浪漫情调与金碧辉煌(图1),日本东京都新宿大街的活力与繁华,奥地利维也纳克恩顿大街历史建筑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的特殊环境魅力,这些商业步行街不仅是城市的形象代表和名片,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商业步行街景观的个性特色对城市经济、环境与文化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业步行街也成为了各个城市设计与建造的热点。这其中虽然也不乏有特色突出的步行街出现,但是与国外相比,在步行街景观整体环境特色的塑造与个性的设计上还有一定差距,所以需要积极探索商业步行街景观个性设计的方法。

1 环境场所的特异性

任何人为事物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场所中。这个环境场所由多种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具有各自的性质特征,特异性就是每个物质要素自身所独具的且相互间区别的本质特征。由于环境场所特异性的客观存在,人为事物的设计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其本质规律不会改变。研究环境场所的特异性就是通过分析设计物之所以形成变化的深层原因和条件来寻找本质规律,只有把握了本质规律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发展要求的人为事物。

影响商业步行街景观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景观的内部因素,包括结构、材料、色彩、功能等因素;另一方面是景观的外部因素,即景观所处的环境场所中的人、时、地、事等关系因素。依据郝伯特・A・西蒙的理论,一个设计问题可以表述为“通过内部的组织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就发生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关系”中,设计活动是在两者之间寻找相互适应,“左右逢源”:了解外部需要与限定并组织内部结构,然后接受外部的评价、反馈、最后再修改,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人的意识与目的。所以步行街景观个性的设计应在明确外部各因素的特征与人们的需求后再对景观的内因进行个性化的组合与创造。这样才能使商业步行街景观发展更符合社会与人性化的要求。

2 商业步行街环境场所的特异性

2.1外环境的特异性

商业步行街景观是城市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开放空间,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城市是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外环境。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性质差异是影响它个性特征的外部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2.1.1自然条件

塑造商业步行街景观个性的根本要素之一是其自然条件。城市面貌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特定地域的地理位置、天气气候、自然地貌、山石水土、植物种群等自然条件不仅影响城市的环境基调,还深深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心理的形成。

2.1.2历史文脉

历史记录城市发展的历程,刻画城市的形象,它展示着城市不同时期的面貌。从中可以总结出城市发展的规律,并且发现城市在某个特定时期中突出的形态特征。通过挖掘城市历史文脉中的历史性建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特色塑造商业步行街的主题个性形象。

2.1.3社会状况

城市的社会状况也是影响商业步行街景观个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状况主要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以及人民生活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商业步行街可以反映城市的社会状况,而社会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步行街的规模和功能形式特点。

2.1.4文化传统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物质生产时间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的物质形式,城市文化共同基因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地改造、扩大、深化,从而形成了有特色的框架”。挖掘与运用城市文化特色是成功塑造商业步行街景观个性的关键。

2.2内环境的特异性

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内环境主要指与步行街自身相关的因素,内环境的特异性体现在因人们心理与行为要求的不同而形成的商业步行街内环境要素特征上。

2.2.1形成原因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特殊街区形式。它的特殊性主要与其形成有很大关系。古代人因生活需要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相约交换各自生产的生活用品由此形成了“集市”。中国史书有所谓“日中为市”、“前朝后市”,即指集市交易的商业区;这是早期步行商业区的雏形。

现代商业步行街始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城市的发展造成车辆交通、环境与居民活动的矛盾设置了限制车辆通行商业活动集中的步行街区。

2.2.2功能形式

商业步行街与普通街区相比功能特征有其独特性,其最大的特征是多功能性。

①商业功能。商业步行街是以购物消费为主的环境场所。商业性是最基本的功能特征,主要是由人们的消费需求决定的。其他功能形式都是由这一特征衍生发展而来。

②休闲功能。为满足人们消费后休息放松的需要。步行街中一般都具备供人们休息观赏的设施及景观以及餐饮服务等功能场所。

③娱乐功能。由步行街本身的商业性和游人的需求决定,所以一般步行街内都会建立一些娱乐的功能设施,如小型游戏场、小型影剧院等。

④展示功能。商业步行街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担当着体现城市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以展示出城市的历史人文特色风貌。

3 商业步行街景观的个性设计

3.1设计原则

所谓个性设计的关键就是抓住环境场所中最具特色的因素特征。通过合适的设计方法把这些特征强调突出表现即可达到个性设计的目的。因此,应先充分研究外环境特异性后,再进行个性设计,而不是对步行街内部相关因素的简单个性化处理。

3.2设计方法

商业步行街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结构、材料、色彩与功能等方面,商业步行街景观个性可以根据内部要素中一个要素或多个要素的特色为主通过设计景观设施来具体表现。

3.2.1空间形式的个性化

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形式上可以分为空中步行街、地下步行街、室内步行街等。对空间形式进行个性化处理时应考虑商业步行街所在城市的自然条件特征和社会状况,设计上可以充分强调这种特征,以达到个性化目的。如加拿大蒙特特利尔市,2月的时候气温会下降到-34℃,一年的积雪量多达2.5m。到七月气温升高到32℃,湿度100%,夏天天气非常闷热。这个长方形的,大约12km2的区域恰恰被卡在两个重要的地理景观中间。北面是皇家山(MONT-ROYAL),南面是圣劳伦斯河。为了避免上面的恶劣天气,每天有50万人从地下进入到相互连接的60座大厦中。因为这个城市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以地下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为特色的蒙特利尔地下商业步行街(图2)。

3.2.2建筑风格的个性化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产生出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商业步行街景观构成因素中最能体现个性的是标志建筑。因此建筑风格的个性化是每条步行街都必须考虑的。在风格选择上也应遵循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征。从中寻找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或者设计――系列突出城市特色的景观小品作为步行街标志进行塑造。如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突出和保持了大量17和18世纪的历史原有建筑,如波旁宫、图勒里公园、卢浮宫、凯旋门等。对于街道及沿街建筑立面的装饰、色调、高度等,基本保持了老城原有的历史建筑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特色。国内的商业步行街大部分是传统的商业步行街改造而成。因此很多城市以代表性的传统建筑风格塑造步行街整体特色,如苏州玄妙观、上海豫园(图3)、南京夫子庙、无锡崇安寺、开封大相国寺的广场等。

3.2.3材料色彩的个性化

材料与色彩是城市景观构成的重要因素,它们是最能直接表现商业步行街的视觉形象个性的要素,对体现步行街的个性有重要的影响。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因为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特殊的、并为本地居民所喜爱的色彩和材料。因此在色彩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充分利用所在城市中独有的材料和色彩来塑造商业步行街的个性。如北京红墙黄瓦的宫廷建筑色彩和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民居色彩构成北京的城市特色;青岛红瓦屋顶、米黄色的墙面、碧海白浪等色彩构成了海滨城市特色。绍兴(图4)粉墙黛瓦、特色的石板材料和倒影灵动的水色组成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把这些城市的特彩和材料融入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中不止突出了城市特色而且也达到了塑造步行街个性的目的。

3.2.4功能设施的个性化

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居民对生活消费要求的不同对功能设施的要求也有所差别。功能设施的个性设计应突出体现城市的社会状况特点。在历史悠久的古城中,人们生活方式比较传统和悠闲,因此功能设施可以以传统休闲观赏类型为主,现代都市中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步行街的功能设施可以在商业性与娱乐性方面个性化。如美国纽约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城市,它的第五大道步行街的商店因货品丰富、品牌齐全、高档优质而闻名。街内商店橱窗设计精致新颖个性突出。同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都市,街内的功能设施文化个性也非常突出,从42街往北直至11O街,在第五大道两边,有一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而最南端的华盛顿广场(图5)是纽约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纽约的作家、画家、演员、艺术家都喜欢住在这里。这里有纽约最古老的剧场,散布的餐馆更是各种文化圈子聚会的首选。

商业文化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空间,地域性,文化,渗透,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商业空间作为一座城市进行商业活动和举办各种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城市生活的中心场所。它可以被作为一个城市社会文化的传达基质,有效地展现整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貌。商业空间中景观的设计已经成为完善城市职能、传达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在历史的不断行进过程中,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并经过积累、延续和发扬所形成的物质与文化上的成果。地域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一定的文化发展脉络,并主要依托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得以体现,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文化基础上的稳固、文化形态上的延续以及文化认同上的一致。商业环境在布局、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层次地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社会经济背景,将地域文化有效地渗入到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去,展现城市所特有的形象特征,树立鲜明的景观形象。

对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渗入

人们在进行商业消费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引人入胜的文化体验,文化是精神层面最丰富的内容,文化概念和文化因素的引入,能够使人们在进行购物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故事,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能够给一个城市带来其独特的更个韵味,具有文化魅力的商业空间也是一样。商业空间的设计想要通过当地的地域文化来获得创作灵感,就要对当地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深入的理解,了解当地的人们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完全地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而文化内容的渗入也使得商业空间不再是简单的盈利场所,更成为的一个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文化涵养。福州“三坊七巷”就是一个地域文化渗入商业空间中的典型例子,它主要是通过对福州当地传统文化的重现与挖掘,在建筑的设计中突出唐宋建筑特色,整体布局凸显江南小镇的古典韵味,并利用青砖灰瓦等古典建筑建筑材料进行现代化的建筑筑造,将古代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现代的商业空间之中,对当地的古典文化进行的新的诠释。这种文化内涵的融入,为商业空间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对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回应

伴随着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社会中有关于非物质设计的提出,挪威建筑师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精神”理论: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里重点强调了现状的地形地貌以及现状土地上的存在物。《园冶》也曾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所指的就是要合理地利用基地的现状特征,因地制宜,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空间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诸多要素。对于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回应,不仅能够使原有场地的自然特质得到保持和加强,还能够所处空间上的人们得到更强的归属感。在进行商业空间的项目设计时可以从保持原有基地环境特色为切入点,将商业空间的功能布局与原始环境形成有机的结合,强化地理环境特征,充分将基地内的现有的植被、水流、坡地等自然环境元素融入到新的商业空间中去,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形成富有基地特色的景观小品或景观空间。在对于商业建筑及周边景观小品进行设计时,无论在外观、体量、质感还是颜色上都应保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坚持自然至上的原则,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整体空间设计保持与周边景观植被的协调尊重,使空间与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原有地貌的冲击。

对材料的地域性选择

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在实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同时,还应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材料对于当地空间环境的设计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不同的建筑形式上,很容易看出地方材料、自然资源对建筑造成的重大影响。材料尤其是自然材料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很容易地将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交融在一起,体现出地域特征来。例如,在重要的商业廊道空间内选择富有当地特色的植物作为行道树种,或是用特色花卉植物点缀景观小品,都能够够在美化空间环境的同时使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样,在上海新天地商业街区的改造设计中,传统上海石库门的传统建筑材料——清水砖墙被再次利用,在融入现代商业业态的同时也保留了其原有的历史感和老上海底蕴。

对活动空间的地域性展开

商业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当地人的行为习惯而展开的,通过多元化及具有地域性的功能区块的设计,丰富人们的活动体验。在主要步行空间,通过研究当地传统街市的模式及人的行为习惯设计既具有当地特色,且长度适中,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同时在街道的景观营造中融入当地传统园林元素,如在进行江南传统园林城市的商业空间设计时可在商业街道中加入景观水渠的设计,再现江南水乡特色,并在街道上加入若干个景观节点的设计,将当地的历史人物,民间故事等元素融入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使其在成为商业步行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展现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个场所。在商业空间的总体布置上也应结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功能组团,努力在整体空间布置上做到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在符合当地人行为模式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为人们创造一片集商业、休闲、活动、聚会于一体的商业活动空间。将“以人为本”的地域性设计理念贯穿入活动空间的设计中去,最终实现人与商业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

小结

城市的可识别性以及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归属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而商业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凸显城市特色。结合地域特征所进行下的建筑环境布局、空间设计、将会更为深入地反应城市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商业空间塑造城市形象,成为人们评价一座城市的重要参照物。通过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商业空间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实现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播,使商业空间在设计上既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充满当地人文精神的场地吸引力,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心灵感觉,进而引发人们的思考、联想和回忆。

参考文献

[1]乔峰,孙艳.商业景观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对周庄“钱龙盛世"景观环境的设计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杨婷,季菲菲,吉文丽,王诚吉,樊俊喜,唐胜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

[3]刘廷杰. 后现代的商业空间——体验一种非"短暂"的时尚[J]. 时代建筑. 2005(2)

[4]. 浅析复合型商业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J].山西建筑,2010(25) .

[5]屠苏莉.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苏州太湖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景观环境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

[6]范建红.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学发展思考[J].高等教育,2010,19(2).

商业文化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胜任力 国有商业银行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一、胜任力模型的内涵

胜任力应用起源于21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合格外交官的选拔和任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是指在特定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某个工作岗位上绩效优秀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特征结构包括行为特征、工作的情景条件、程序导向、绩效关联等四个特征。

胜任力模型是指要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胜任力模型为特定的组织水平、工作或者角色提供了一个成功模型,反映了某既定工作岗位中影响个体成功的所有重要的行为、技能和知识,因而被当作工作场所使用的工具。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观念问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停留在落后的人事管理思维。人事管理属于一种粗放型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人事档案管理、工资发放上,管理过程强调事而忽视人,忽略个人的需要和个性,甚至将员工等同于资金和设备管理,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后的人事管理目标游离于组织目标之外,没有将银行组织内的人才招聘、个人职业发展谋划、绩效评价和组织文化建设与提高员工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发展格局有机统一起来。

2.用人机制问题。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瓶颈现象,仍以官本位、论资排辈为主要特点,忽视员工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由于未实行公平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员工进退不畅,责任心、危机感、紧迫感不强;用人方面的激励机制不灵活,不注重员工发展,员工发展机会不多,晋升渠道狭窄,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从业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冗员过多,人力成本巨大。

3.考核机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对经营单位、对员工业绩执行是目标考核方式。这种考核观念不科学,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仅作为员工工资发放和晋升依据,忽视了考核作为提高员工个人绩效水平手段的更为重要的功能,在晋升上也容易出现“彼得现象”,即不能达到晋升后的岗位能力要求;考核标准制定不明确、变动频繁,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调整不灵活,缺乏科学的考核依据与实施办法,考核结果与奖惩兑现联系脱节。

三、建立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思考

1.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培育基于能力开发的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精髓。它要求以人为中心,关注员工需要,注重人的潜能开发和创造力的发挥,视员工为价值的重要源泉,满足员工自我发展需要,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银行组织目标的协同,变命令为沟通、变控制为合作,保障组织长远利益的实现。

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地融入组织文化建设中,创造基于能力开发的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文化。领导者要善于利用远景规划培养员工个人能力,用通过不断努力可以实现的远景规划激励员工,向员工展示最终目标,激发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自我期望,充分发挥所有潜能,鼓励他们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完善自我,取得事业的成功。这种组织文化要求,培育具有激励性的成长环境,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为优秀人才提供职业发展条件与机会,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方式,提供平等的人才竞争机会,做到人尽其才。基于能力的持续学习的现代商业银行组织文化会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培训需求与动力。

2.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聪明才智。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基于胜任力的招聘选拔、在岗测评选拔,主要用行为导向的结构化面试来考察候选人,银行的主考官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该工作岗位的优异表现/绩效标准,分析被挑选的人员是否具备取得此优异绩效的胜任特征和行为。人――职匹配不仅体现在知识、技能匹配上,更应重视内隐特征匹配。处于胜任力模型特征结构表层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易于改进和发展;而处于核心层的人格特质、动机等,则难于改进,依据核心特质而挑选出的合适人才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最具有选拔价值。

国有商业银行在具体用人工作中,可以大力推行竞聘上岗的用人办法,再配以科学的绩效考核、薪酬与晋升机制,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保证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通过双向选择,人事匹配,个人潜能得到全面开发与充分展示;银行则通过保持人才激励性有序流动来调整人才结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采用目标管理法,建立有充分激励效果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以胜任力模型为参照,研发一套较为科学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能有效激励优秀人才绩效评价考核管理体系。

目标管理法正是一种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的绩效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的绩效评估,要求从目标的完成、绩效的改进和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来进行。这种绩效考核设计对员工的贡献和胜任力潜能、目前的价值和对组织长远发展需要的重要性、短期绩效和长期目标做出综合平衡。国有商业银行运用这种考核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励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绩效。

4.创新员工胜任力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基于胜任力的国有商业银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对员工胜任力潜能进行科学评价,分析员工个人特质与工作行为特征需要的差距,帮助员工设计、实施符合个人特征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国有商业银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基于胜任力分析设计的培训,培养员工进行特定职位的关键胜任力特征,目的在于增强员工高绩效的工作能力、适应未来环境的胜任力发展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在每个职业阶段的工作和情感需求,为金融员工个人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持。

商业文化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入口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日常消费环境而是希望有多元化的购物体验空间,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使人们的这一想法得到满足,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消费者,人们在这里购物、工作、娱乐,大量人口的汇集导致综合体外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作为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入口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的结合将更加密切,在组织城市交通,改善外部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为前来游玩以及生活在周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互动、交流、休闲的场所。商业综合体往往位于城市的集中地带,首先这些地方的地块规模相对受限制,需要在比较小的空间内设置比较复杂以及体量巨大的建筑,对地块的使用要求较高,其次,商业综合体又因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周围交通流量较大等因素,需要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处理好商业综合体内外的关系。在这些条件限制下的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商业综合体的之间过渡空间,是商业人流进出综合体的集散场所,也是突出商业综合体的窗口。一个好的商业入口空间设计,既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整体风格,又要满足人们对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不仅要引导人流的疏散,还要考虑入口空间的形象展示、商业主题、交通组织、气候等一些因素。

1严寒地区建筑的环境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分布广阔,多数地区处于不同的纬度,这就造成了各个地区存在气候上的差异,尤其在冬季严寒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温差最大能达到40度以上,这就使相关的设计理论不能套用。严寒地区最为明显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冬季寒冷,气温低下,日照时间短,受西北冷空气流的影响控制,并伴有降雪。因此严寒地区的入口空间特点主要体现在冬季防寒避雪、保温、争取日照等方面。建筑外部体现为简洁规整的体量组合以及厚实的墙体并采用色彩鲜艳的纹理和装饰风格。鉴于商业综合体对严寒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较好的呈现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地域文化性与环境特征,是塑造城市文化品质、加强人们心灵归属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设计

2.1良好的识别性

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作为人与建筑接触的第一空间,其不仅表明了商业建筑内部的基调与风格,还参与构成外部整体空间的秩序,因此入口空间应在满足建筑整体体量的前提下,表现出附和和差异,入口的差异化创造有利于城市特色空间的营造以及人们的识别,个性化的入口空间创造还应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当今城市现有的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出现了断层,现有的建设和使用与历史文化和记忆断裂,导致很多城市的区域没有很好的整体性,看上去非常生硬、格格不入,这些区域未能很好的纳入城市的建设秩序中去,主要是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衔接问题。因此作为城市过度空间的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识别性,也要结合周围地域环境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商业空间。商业入口空间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是指通过分析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建筑相关区域的整体人文环境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挖掘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与环境特征的现代商业入口空间。沈阳皇城恒隆广场位于沈阳商业和文化中心的中街地区并与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相毗邻。在入口空间设计时考虑严寒地区因为冬季气候的原因,人们无法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所以人们需要快速找到入口空间进入建筑内部,因此严寒地区商业入口空间应该有良好的识别性让人们易于发现,又考虑了所处沈阳故宫周边这一特定的人文环境,将现代商业建筑与人文环境及传统地域文化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有益的设计尝试。入口空间采用的凹出的形式,形成双层大门,两道门之间的空间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人们从室内到室外时有个过渡的空间,同时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入口处还通过装饰“沈阳故宫大门的样式”来吸引和引导人们的出行,红色大门的装饰样式在从远距离上增强识别性,使人们在冬季能够轻易的找到入口,同时与故宫相呼应,极具识别性的人文环境与地域文化特色。

2.2高度的商业标识性

一个好的商业综合体不仅仅具有良好的商业业态,同时其建筑也应该具有良好的商业意向,因此作为商业综合体窗口的入口空间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商业氛围吸引人们,把人们引入到建筑的内部,激发人们的购物消费欲望。严寒地区冬季气温低下并伴有降雪,无法像南方地区一样四季如春,因此严寒地区冬季人们在室外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而且严寒地区冬季室外空间暗淡无趣,无法吸引人们,这就使严寒地区冬季更加枯燥无趣。因此,严寒地区的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设计应结合灯光、雕塑、色彩、装饰等丰富入口空间,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入口空间。沈阳华润万象城位于沈阳青年大街,金廊工程核心区域,包括地下一层,地上6层楼面。其南侧主入口空间采用双首层的感念,充分发挥其商业的价值,双首层空间可以减少冬季因为天冷人们快速进入室内空间而在入口处聚集造成的拥堵,同时还可以增加人流量,增加商业面积的可达性,为万象城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其外部的下沉广场包括水景观、植物、雕塑等,水景观在楼梯的一侧与楼梯相结合,夏季可以供人们戏水游戏,冬季在没水的情况下也不妨碍人们的行走,植物景观在水景观的上部,采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植物,装扮入口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冬季通过植物的高低组合还可以减弱寒风的侵袭,增加人们的舒适度,入口处还通过不同的装饰和灯光组合配合万象城不同节日的主题,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彩色的灯光和雕塑可以为严寒地区冬季夜晚暗淡的室外空间环境增加动感的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愿意前来休闲娱乐。

2.3顺畅的导入性

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最基本的属性就是交通属性,供人们交通行走。严寒地区因为冬季气候的原因,建筑外部体现为简洁规整的体量组合以及厚实的墙体,又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们无法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所以人们前往商业综合体时需要快速找到入口空间进入建筑内部,因此入口空间还承担着人们的聚集、分散、过渡功能,所以入口空间还需要保证顺畅的导入性,防止人们大量的汇集造成的拥堵,要根据建筑的体量和客流量的多少,来确定入口空间的大小和形式。哈尔滨永泰城位于哈尔滨香坊区,是香坊区目前唯一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其外立面采用石材和玻璃相结合,主体为石材材料,部分为玻璃材料,大面积的石材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入口处部分采用突出的大小不同四边形玻璃造型,有别于建筑的整体,透明的玻璃可以增加建筑内部的采光,减少建筑内部的压抑感,同时满足人们对室外环境的了解。永泰城还通过不同的装饰标识不同的入口,分流人群,减轻入口大量人流的压力,同时入口空间处还有宽敞的空间可以防止人流拥堵造成的压力,防止冬季路滑造成入口处聚集大量人流。这种做法既提高了严寒地区商业建筑的入口空间的识别性,又保证了入孔空间的畅通性。

3结语

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是人们进入内部的重要一环,入口空间的设计对于商业综合体来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严寒地区商业综合体的入口空间设计应该使人们自然顺畅的经过商业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同时又必须立足严寒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气候环境特征,创造出既具有现代特征,又包含地域文化与自然人文环境特征的现代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

作者:徐强 蔡浩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