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考核指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11-01
绩效考核属于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采用系统的方式与理论去评估工作行为的方式。笔者在文中综述了构建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当遵守的原则,同时提出了护理绩效考核的指标,包括团队绩效考核指标、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从而提升各个职位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进而实现改善绩效、提升护理品质的目标。1构建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
护理工作相对较为繁杂且琐碎,所以应当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将绩效考核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何红燕[1]等提出,绩效考核必须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公开与公平相结合、直接与分级考评相结合以及可操作性与客观性相结合,从而让绩效考核更为科学。周建[2]等则认为护理绩效考核应当与效益和质量挂钩,从而展现护理工作的责任、风险、技术,而原则应当偏重于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应当拉开差距,公平公正,多劳多得,同时要把绩效考核量化到每个护理岗位上,从而体现各个级别岗位之间考核的不同,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孙燕[3]等提出护理绩效考核的评价应当构建护理效益、品质以及效率的综合评价体系,把之间封闭式的考试改为开放式的考试,解决传统护理考核体系可比性差、系统封闭以及指标单一的缺点。2护理绩效考核的指标
2.1团队绩效考核指标饶艳等构建了内科方面的细化考核指标体系,其中包含工作量、纪律性、科研贡献、护理能力以及护理品质等几个类型,但是没有包括疾病严重程度的区别致使的工作量的不同以及各个科室在护理风险方面的差异等相关指标,所以,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还需要继续完善[4]。评价护理团队的绩效指标不仅要包含护理科教、品质以及效益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必须将不同病区成本指标以及职业风险等相关方面考虑进去。张秀华等所提出的护理单元薪酬考核指标在上述的基础之上还加入了护理单元中每个护士护理专业的岗位层级[5]。而这种绩效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能够让评价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得到保障。
2.2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2.2.1护士绩效考核指标[7-9]①专业能力: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评价主要包含:与病人的沟通水平、健康教育能力、工作执行力、病房管理水平、抢救配合的水平、观察与处理病情的能力、制定护理计划的能力等,当中护理技能、知识以及理论方面的掌握情况是考核指标的核心。②工作质量: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对护理人员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部分,其主要包含病人满意程度、过错事情、健康教育的成效、护理记录的合格率以及护理措施的准确率等相关指标。③教学和科研:关于教学方面的指标应当包含自身学历、参与教学具体情况以及继续教育完成情况;而科研绩效方面的指标应当包含参与科研课题的具体情况以及的水平与数量。④专业素质:应当考核护士工作的态度,其是否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仪表仪容与服务态度以及劳动纪律等相关指标。
2.2.2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10]①管理能力:针对护士长的考核应将管理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针对护士长管理能力方面的评价主要包含:科室的质量管理,比如科室中患者的满意程度、护理品质检查情况、不良时间报告以及差错事件的发生率等;对财务与护士的管理,比如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组织与培养、奖惩的执行、病房秩序管理以及药品管理等;组织协调能力,包含与其他科室以及科内工作人员的协调水平、科室工作的计划性以及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的组织工作;科室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比如临床带教的安排组织、科室情况以及继续教育达标情况等。②业务水平:针对护士长业务能力的评价指标应当包含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专业技术水平,比如参与开展新护理、新技术以及护理查房等方面;护理教学能力,比如参与医院或者科室的继续教育授课或者临床带教等;科研能力包含科研课题的组织、论文的发表等。③专业素质:针对护士长的专业素质评价指标应当从团队面貌、考勤、责任心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来开展。3讨论
综上所述,构建公平公开、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与反馈制度,提升各个护士的工作主动性,让护士各尽其才,从而达到提升绩效与护理品质的目标。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应当将个人指标与科室目标相结合,在员工层面以及组织层面构建公开公正、全面且系统的团队以及个人考核指标体系是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仍需继续探索的课题。参考文献
[1]何红燕,毛春,张继勤,吴富常,余志运,杨志敏,陈嘉丽,李季,张晓红.运用关键业绩指标法构建护士绩效考核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04):81-82.
[2]周健,倪彬.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医院,2010(07):60-61.
[3]孙燕,张玲娟,曹洁,叶文琴.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绩效评价指标的定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09):46-48.
[4]饶艳,冯志仙,邵荣雅,徐红,沈丽娜,邵乐文,黄丽华.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06):26-27.
[5]张秀华,杜萍,丁牧原.公立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的实施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0(22):94-95.
[6]张翠萍,李笃武,胡善菊.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1):69-70.
[7]吴欣娟,谢瑶洁,马丽莉,曹晶,贾朝霞.医院护士长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10):86-87.
[8]陈琼芳,廖玉联,黎月英.新时期护理人员系统性工作激励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效果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07):70-71.
2000多年前,古人就明确提出了考核的个重要方面――导向性。绩效考核的导向应当指向明确的目标,为特定的集体目标服务。这思想至今仍被使用。医疗服务行业,同样适用这思想。医院首先应当把设定的发展目标分解下去,以此确定考核的主体框架,再衍生出各个职位、各个级别的医务人员的具体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要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共同成长。如果不能把医院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强有力地推行下去,就容易让医院逐渐偏离发展航道,失去绩效考核的根本意义。
翻开各家医院的考核指标,几乎涵盖到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希望所有医生做“五好生”,这符合绩效考核的基础思想和通行做法。然而,如果分析这些指标,每项分值占比同时都被稀释,考核指标没有分出层次,重要指标没有突出出来。
考核指标是医务人员在定时期内其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行为的指南针,目标指引行为,是个人努力奋斗、自我引导的准绳,当然也是考核的依据。目标的指引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很大程度上决定行为的方法、性质和行为主体的努力程度。因此,考核指标的内容设计应当体现医院的价值取向和对医务工作的期望与要求。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每家医院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如同教育机构的定位,医疗机构是选择做研究型机构,还是定位为区域医疗中心,正在由口头落实到行动。因此,研究型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就可以侧重学术成果,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偏重于疑难杂症的诊治和医疗质量,基层医疗机构应该侧重慢病管理。常见病的治疗、健康教育等。只有确立了导向性,绩效考核才具有价值。
1•1资料:整体护理开展病区1998年11月14日~11月21日的在院病人62名,占同期这些病区住院病人总数的20%左右。年龄17~74岁,住院时间7天以上。神志清楚,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2方法:采用中华护理学会健康世纪行下发的关于医院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由病人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表、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3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10个问题。调查者逐条询问病人并与之交谈,根据回答情况打勾或打叉,患者未碰到的情况放弃不作回答。问卷回收率100%。
2结果
3部分内容中,病人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表的满意率最高,为95%;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的肯定率85%;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的肯定率最低,为70%。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中,涉及有关入院、出院、手术前后健康教育的调查项目,肯定回答占90%,表明这些环节的健康教育基本落实。但是,护士能否主动给您讲解您的病情,护士能否经常与您交谈的肯定率较低,仅63%。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知晓情况调查表的肯定率最低,约40%的病人不能回答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服用药物的名称,手术或检查的目的以及所患疾病的预防或康复要点,内科病人对这些问题的掌握情况比外科病人差,可能与内科病人病情较复杂,用药较多且治疗机理复杂有一定关系。
3现状分析
3•1护理人员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观念,但普遍缺少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近几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护士接受,各级护理人员逐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观念。由于目前医院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占80%左右,其知识构成远远不能满足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的需求,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难以对患者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3•2病区有健康教育的形式,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效果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改进、提高。调查表明,整体护理病区都建立有健康教育形式,制定了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等环节应有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但是,目前病区开展的健康教育存在以下的问题:(1)教育内容程式化,缺少个性特点,难以满足一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的需求。(2)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少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护士不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程序为框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缺少对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4)部分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凡事相信医生的解释,影响了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并未做到知行合一。
4对策
4•1普及对各层次护士现代护理理论的教育,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目前的临床护士多数接受的是中专教育,且教育内容偏重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加之长期在传统医学模式下工作,对现代护理观认识不足。有调查表明,护士对护理观认识的整体水平差距很大,仅8•66%的护理人员认识水平较好,而50•4%的人认识水平在较差以下[2]。这一结果提示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已相对滞后于护理模式的变革,严重地制约了整体护理模式的推进。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护理管理者要自觉地学习现代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教育,采取短期培训、业余自学、定期考核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
4•2加强对护士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功能的护理骨干队伍。通过院内举办培训班、各种讲座、外送参加短期学习班的形式,重点对护师以上人员,本科和大专毕业的护士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她们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临床实践中以她们为骨干,通过组织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查房等,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80-01
开展医院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病人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将患者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护理实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内容往往不到位,即使进行,也只限于向病人介绍一些住院知识与一般疾病常识,或者照本宣读一些注意事项,根本不管病人能否掌握与满足。笔者就此进行分析,以寻得对策,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
1 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
1.1 护理方面的因素
1.1.1 护理观念滞后 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识不足,转变观念较慢,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相当多的人员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分级护理要求,观念未能更新,接受新知识能力偏低,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认知偏差,给开展教育活带来了困难。
1.1.2 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内涵不清楚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工作。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护士把它和卫生宣教、出入院指导等工作等同起来,没有针对病人和健康人群开展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
1.1.3 缺乏实施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它不仅包含医学、护理学知识,还包括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同时,目前状况下,护理队伍学历相对偏低,接受新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不能及时掌握一些先进且和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心理、伦理、社会、公共关系等方面知识的内容,致使其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较慢,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1.1.4 人员编制不足,缺乏实施健康教育的时间 在经济体制的冲击下,许多医院都对护理编制进行了压缩。护理人力缺乏,在完成其治疗、护理工作量的同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施健康教育。
1.2 环境因素
1.2.1 支持系统不完善 非护理工作的劳动占据了护士一定比例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仪器设备维修、取送药品及化验、陪伴病人检查等等。同时,健康教育中的一些辅助器材也需要投资,如宣传手册、电视、光盘等物品。有些医院对这方面的投资不够,限制了健康教育的实施。
1.2.2 缺少明确的质量控制办法 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实施过程中,由于其没有一种科学的量化的考核标准,在质量控制中缺乏明确的、具体的考评指标,从而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评价。
1.3 患者方面的因素
1.3.1 缺乏对护理人员应有的信任度 由于社会观念及传统思想,病人认为护士只能打针、输液、伺候人,没有知识性,所以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从性远远低于医生。
1.3.2 病人自身素质差别较大 患者文化、职业、环境、素养等各不相同,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对健康教育的渴求程度、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护理人员不能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会较严重的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2 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是健康教育实施的前提,作为医院管理者有责任与使命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还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与学术会,使每个在职护士都能真正的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护士的根本任务,真正适应新模式下护士角色的多元化。
2.2 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技能 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是健康教育实施的保障,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保证目标实现;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掌握护患交流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和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护理工作者要加强自修、自学,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2.3 支持系统逐步完善,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首先,要把护理人员从非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其次,要合理安排班次。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保证护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健康教育,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另外,医院还要投资一些方便健康教育实施的器材和用品,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2.4 护理人员要“因人而宜” 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有的放矢,方式恰当、灵活,因人、因时、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达到理想目的。
2.5 加强考核标准制定工作 细化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及时评价。
2.6 运用“激励”理论,调动护理队伍的积极性 对在健康教育质量考评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3对于实施健康教育中好的方法和技巧与以宣传和推广,相互交流,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其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健康教育的发展。
同时,医院应消除分工差别,着眼角度不同造成的认识差异,加强医护工作的协调,并促进后勤工作的社会化,加强保障供给,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支持系统。配合临床工作,全方位服务患者。
3 结论
3.1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病人依从性、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3.2 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3.3 在法制日益健全、新型护患关系的今天,不能保证质量的健康教育也容易引起纠纷。我们护理人员还应提高法律意识,做到自强、自尊、自爱、自护。
3.4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内容应用于临床,还需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自己的特色与经验。
参考文献
[1]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问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79.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工作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
指标值
该指标有望逐步淡化。目前全国各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以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作为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75%;健康档案使用率≥60%。
注:建档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
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与患者的医疗记录相关联和(或)有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二、健康教育
工作指标
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2.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3.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指标值
1.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每个机构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咨询活动。
4.每个机构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注: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疾病流行、重点健康问题不一样,各地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形式以及侧重点不同,对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播放音像资料的内容、种类没有作统一要求,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对于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作具体要求。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2.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妇出院后28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指标值
早孕建册率≥85%,产后访视率≥85%
四、儿童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2.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儿童数×100%
指标值
新生儿访视率≥85%,儿童健康管理率≥85%
五、预防接种
工作指标
1.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已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2.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应接种人数×100%
指标值
1.建证率达到100%
2.某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0%
注: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来源于免疫规划工作年报中应建证儿童数量,已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来源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某种疫苗接种率一般指的是在金苗助手中查看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二剂次接种情况。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指标值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9%
注:接受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体检表填写完整。
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依据评价县市区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年鉴》等官方印制刊物确定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数。
七、慢病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2.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3.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4.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指标值
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0%;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0%
2.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45%;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35%
注:最近一次随访血压指的是按照规范要求最近一次随访的血压,若失访则判断为未达标,血压控制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65岁及以上患者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工作指标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
指标值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80%。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人口数量×4‰
九、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老年人中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含疑似患者)推介转诊率=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到的双向转诊单数/年度体检老年人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含疑似患者)×100%
2.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介转诊率=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收到的双向转诊单数/糖尿病患者筛查中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00%
3.肺结核患者管理率=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辖区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
4.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按照要求规则服药的肺结核患者人数/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00%
5.在整个疗程中,患者在规定的服药时间实际服药次数占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
指标值
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0%,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90%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工作指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
指标值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45%;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45%
注: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
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工作指标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指标值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到100%,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报告率达到100%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工作指标
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
2.协助开展的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计划生育实地巡查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