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景景观设计 灯光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02-02

“公共艺术既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在整体上又是一种蕴涵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它是艺术与整体的纽带,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艺术的开放性平台,也是当代政府公众社会和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与对话的重要性领域”。公共艺术属于城市美学的研究范畴,具有多元性、艺术性、文化性和生态性。

1 现代城市景观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现状

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起源于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起源。由于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大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再满足于遮风避雨和简单的衣食住行。于是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人与环境的纽带,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集中展示,同时还承载着人们从私密空间走向开放空间的心理需求。解决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功能设计与设计功能的问题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是更重要的问题。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的密切联系,具备着展示与陈设的功能与作用。它体现着城市的生活价值取向及文化内涵,凸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形象、发展艺术文化、美化城市环境、传承地方传统,与城市景观的其他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本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往往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等多重功能。

2 灯光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

景观照明的发展建设在我国起步的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城市在景观照明发面形成先驱,认识到开发城市景观照明的重要性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进入21世纪,灯光景观早已超出了单独的泛光照明的范围,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夜生活的时间也会随之拉长,各种照明设施延续了白天的时间,夜晚所呈现出美丽的灯光景观作为一种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展现在市民面前,开发城市夜晚景观对于凸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形象、发展艺术文化、美化城市环境就显得越来越必要。如北京长安大街及王府井景观照明的工程;重庆“光彩”工程等等。这些成功之作,对以后的景观照明工程起到了启示的作用。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发展成为包括听觉、视觉、动感甚至味觉等全方位的感受体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城市繁荣的特征之一就是美丽的灯光夜景。设计者是依据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科技知识而创作,灯光的调度设计也应随环境及意境而变化设计,它不仅注重周围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及由此对人们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因此城市照明由理念跨入艺术领域,一切居住、娱乐、社交场所的灯光环境均应满足主题的表现和视觉的舒适性要求,使人们在现代都市中照明技术与艺术相交融中体验到高品位视觉享受。

灯光景观设计体系包括两部分:灯光体系和景观体系。以笔者居住的城市的安徽六安皋城广场的景观灯光设计为例:皋城广场是六安人民社会活动的中心,用于休闲、聚会集散、交通、商贸交流等。同时也是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展示着城市的人文景观环境空间,在进行广场的景观设计时应从形象、功能、环境等综合考虑。广场以各种灯光为主要媒介,既要考虑细部的照明也要考虑结合街区的大环境,与周边的各种建筑物融合、互相渗透,共同来体现夜景的氛围效果,以塑造六安这个中等城市的公共空间的夜间形象,也是六安城市景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景观中灯光的设计,可以达到与外界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提高城市的风貌及艺术的内涵。皋城广场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具有连续性,有道路、建筑、庭院、小品等,它们与皋城广场共同存在,在设计时进行了整体的考虑,同时灯光是作为引导人们进入广场空间的指示性存在而设计的,利用灯光的不同颜色、色性,突出光色影效果与主景观火炬融合的综合体现。并在广场里重要节点设置灯光,用以延续行人步行空间及广场空间。作为市民主要休息与休闲的夜晚,一个舒适的灯光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限定广场空间的形状及空间序列以加强景观中灯光设计的效果。灯光类型的选择和景观设计中所运用的布灯方式,以一种艺术性来达到景观中的灯光装饰效果。体现了皋城广场的空间风格特征,增加整体环境的美感和意境,符合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灯光景观设计不仅体现艺术上的审美性,更重要的是包括实用上的功能性,景观,无论是硬质景观还是软质景观都是灯光景观设计所创造的空间以及其表现的依托。硬质景观主要是指能够体现城市的休闲、娱乐、购物、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机能,主要是人为的构筑物;而软质景观主要包括河流、城市绿地、自然山体、湖泊等自然景观。另外,景观还具有人文特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所能构成不同的城市人文景观。从城市艺术审美设计的角度来说,灯光体系包括灯光的色彩和亮度则是由灯光的光色系统及观赏空间组成。在设计时要做到主次分明,体现主光源的同时,也要兼顾好辅光的效果。创造整个公共空间的灯光气氛时,需要既能显示出视觉焦点的中心,又能够更好的突出了景观设计的主题和主体,因此先确定主题的景观色相设计,光色设计时应根据整体空间的特征、形态与性质等的要求,再来确定整体的氛围,同时其运用也要考虑起伏的变化,全面考虑色调的运用做到冷暖、明暗、繁简,来配合烘托景观空间的体现,通过不同的色彩层次组合,获得一种立体的空间光感。和谐的搭配是使空间的氛围渲染、景观的艺术形象更有感染力,又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而如果使人产生眼花缭乱、头昏目眩的感觉,这就失去了最初的灯光带来的意义。

在城市景观中展现空间中对象的变化特点,要求灯光设计通过光的亮度变化、色彩的变化来表现,设计时需要结合具体对象的使用功能、风格特点、材料、周边环境等情况来综合考虑,还要考虑其景观的整体性、层次感以及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力使整体公共环境设计有良好的积极的氛围。德国专家卡博士曾指出优良照明需要遵循的八条基本指导方针,对景观照明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城市景观中的灯光设计不仅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协调,还可以创造出健康、美丽、舒适夜晚环境。

同时还对整个公共空间的光污染进行净化,减少甚至消除光污染与光干扰,从而使人们有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创建和谐社会。建筑物的外观在夜间利用灯光的投射加以表现,其取得的效果与白天的感觉会有相当的差异,所以在灯光的设计上我们不一定需要取得和白天一样的效果,重要的是将建筑物的特色表现出来。人是灯光景观设计中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为提升品位,首先注重“以人为本”,并且灯光景观设计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学习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首先需满足“以人为本”。 现代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灯光的集中管理,激光艺术等装置照明科技和产业的不断发展,为灯光设计的不断发展提供更高技术支持,都为城市的光环境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如何做到广场景观中灯光的协调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融为一体的,首先景观灯光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展现公共空间中的人文魅力,展现出人类发展的历史和智慧。为体现现照明技术在灯光和人文上的进步,应尽量运用绿色照明技术。我们应该在设计中倡导一种运用最少的光,创造出最精彩空间的思想。尽量选择使用节能环保的灯具及绿色生态的能源,从而推进灯光景观设计的和谐、生态发展,使人们养成自觉的意识,使节能成为景观设计中亮度的一种属性。

景观设计中灯光的审美既是光色的传达,在公共环境中,也离不开艺术灯具的造型设计。景观中灯具类型主要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两者兼具的类型,要纳入一定区域,融合在整个大环境之下,与景观环境的布局相协调,以表现不同区域的空间特点,要通过灯具的装饰艺术性的功能体现,既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及功能上的需求,又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在景观的表达方面,不同的灯具种类、不同的布灯方式,可以起到空间限定的作用,不仅对不同的区域性质进行划分,还对人们的行为加以限定和引导。

目前灯光景观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观照明的目的就是让城市亮起来,但过度则导致亮度失衡,认为“城市越亮越好就越现代”,结果是城市亮度过高和能源的浪费,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目前我国各地电力不均现状,亮度失衡容易引起视知觉的心理影响和能源的损耗。过高的亮度不仅达不到景观审美的需求,还会造成光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并导致视觉中心和亮度的层次缺失。避免盲目的照抄照搬,我们应认识到,灯光设计表现的载体是以城市景观设计本身为载体,我国许多城市的灯光景观处于发展个性与特色建设阶段。设计者应如何把特色放在第一位,不滥用彩色光,以灯光的自身表现为要素魅力,目前的发展阶段,缺乏必要的规划和设计,与公共环境中整体的风格设计特征不协调,很多设计均采用各种各样的彩色光,景观设计的效果极其混乱,只重视唯美,缺乏对人性合理化的需求。

随着城市景观“亮化”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夜景观也亮如白昼,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成排的灯箱广告及各种灯光标志,商业区的霓虹灯、灯箱广告越来越多,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一味的要求“亮”、“光”而忽视了景观中作为主体“人”的感受。

现代城市的景观建设是城市形象重要的外层表现,公共艺术的作用尤为突出,能够凸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形象。灯光设计是城市景观公共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艺术化的灯光设计是现代化设计中灯光运用的必然趋势,是体现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也是人们文化素养和审美心理越来越高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居民在与夜晚城市景观灯光中相互影响,形成人们心理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基金项目: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强省战略下安徽省城市形象塑造研究―以城市景观公共艺术为视角”,项目编号:AHSK09-10D190。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安徽省城市景观中公共艺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0sk392)

参考文献:

[1] 王燕.城市夜景观规划与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9.

[2] 黄艳,吴爱莉.环艺照明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78.

[3] MINKAVE城市灯光环境规划研究所. 21世纪城市灯光环境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秦汉.灯光的艺术设计[J].光源与照明,2004(1):34.

[5]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81.

[6] 王莉.论城市夜景照明的景观特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4.4.

[7] 唐铮铮.城市夜景观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6.11.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念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和环境,它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同时,人类的文明进步又促进了城市景观的创新发展,在城市景观之中,涵括有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它们共同影响和渗透,成为了衔接人类与自然、城市与人类之间的媒介,在研究西方景观设计与中国城市园林景观的互动关系的同时,我们寻找到全球化与地域文脉的契合点,在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以生态多元为原则,融合民族传统内涵与西方设计理念,探索适合于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新时期西方城市景观设计思潮的借鉴性分析

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席卷全球,为人类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全球化的审美旨趣,对面临城市环境和社会变革的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模板,在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能一味排斥西方设计思潮,而要寻找其中与本土城市景观接轨的渠道,从而立足于我国国情,将生态理念与人文理念相融合、中国传统元素与国外先进园林设计理念相融合,寻求我国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的景观发展路径。

(一)工艺美术运动思潮

它倡导朴实无华的设计风格,抑制哗众取宠式的矫饰和伪造,渴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其设计风格向抽象简洁的方向发展,注重城市风景园林的实用功能,追求现代设计效果。例如:杰基尔园艺家创作的花园设计,显现出简洁高雅、有限尺度的空间、自然材料的选用特点,用规则式布局与自然植物景观相映衬的方式,协调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二)新艺术运动思潮

它较工艺美术运动更为积极,在工业化进程中,新艺术运动思潮注重运用自然界的独有线条,显现出自然的缠绕、牵扯、韵律,例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采用了富于自然风味的花卉图案和阿拉伯图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躁动不安的空间效果,极具梦幻情趣。

由上可知,西方城市景观设计正在深入探索景观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现出景观设计与艺术规划、生态、地理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为传统园林的变革提供了契机,西方优秀的三位景观设计师罗伯特.马尔克斯、路易斯.巴拉甘、伊萨姆.努古奇,深受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感染和影响,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空间功能特性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成功地运用了艺术、雕塑、景观之间的联系,在景观设计造型中抽取基本元素,表达出简洁有序的时代美感,使城市景观设计和极简主义艺术家在艺术上达到了同样的高度。

他们的景观园林改革产生了二个方面的重大影响:其一,直接影响了城市景观的艺术思维。在西方城市景观的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语言的转化,看到现代抽象、简洁的景观设计思维,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改造和繁琐的矫饰,替之以彻底的创新和功能性设计,寻求思维上的艺术与生态的融合。其二,传递了更多交流空间和精神层面的内涵,从建筑、生活用品等方面,产生了审美艺术追求和态度的根本转变。

二、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观理念阐释

中国城市古典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观,博大精深,它可以将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山水、植物、建筑,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人足不出户即可领略自然风情,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愉悦感受和体验,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味。在自然观的理念之下,我国的城市合肥的景观设计采用了如下设计理念:

(一)空间的立体延伸和拓展

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包括有若干空间层次和多种景物构成元素,诸如:山石、流水、植物、光线、气味等,这些元素将景观空间分割和延伸,并与景观的其他内容相融,体现出浑然雄伟之规模,如:苏州拙政园中的小飞虹,由一道长廊将池水分割,犹如透明的屏风,掩映另一侧的风景,产生富于层次的景深。这种高超的景观设计手法,使简单的结构桥成为了唯美的情感体验,在方寸天地之间体现出空间的丰富变幻,构成了立体空间与景观和谐的共生关系。

(二)空间的含蓄设计

景观空间有限,为了达到视觉效果,需要追求合肥城市景观空间层次的深度变化,如:曲折蜿蜒的路径、婉转回荡的小桥、回旋盘错的堤岸、迂回幽静的回廊,这些参差变幻的建筑环境可谓精彩荟萃,让观众借景生情,流连忘返,景观在运动中被欣赏,使人在动态的观赏中看到如画的景观,给人以引导、诱发、屏蔽、开合、隐含的意境,带来了连绵不尽和深远的享受。

(三)空间的虚实设计

虚实是对立关系,它应用于合肥城市景观设计之中,具有更深内容的审美趣味,它抽象而概括,概括了诗词、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显现出相应的空间力,生成迥然各异的情境和氛围。如:山石的凝重而幽静渲染出空间虚实相互相生的关系;建筑的地势起伏烘托出景观的立体虚实结构等,还有廊、亭、阁的透空,可以获得近景实、远景虚的空间对比,从而创设出空间的意境之美,富于观赏特性,可以成为观赏者情感寄托之所。

三、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人文性理念阐释

在城市景观设计发展历程中,由我国著名的敦煌壁画到西方的埃及金字塔,从古代宫廷乐舞到西方的芭蕾歌。都展示出中西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在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人文艺术性是赋予城市景观以丰富内涵和精湛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它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重点对于“人文”的把握,如:中国古建筑符号―斗拱重檐,可以将这一符号进行全新的组合和诠释,用景观设计人文理念,对景观、空间、环境进行剖析和理解。还有: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国际机场,就将建筑与人文环境密切相融,用“机场中的森林,森林中的机场”的设计理念,展示出其“绿色文化”的内涵。

我国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保护,从建筑组群、公共建设、绿色设计等方面,融入传统特色文化内容的高层次文化特征,提升城市景观设计的精神功能,使人们在欣赏城市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可以依恋的人文环境。要采用暗喻、隐喻的手法,表达中国城市景观之中的文化意向和环境,给欣赏者以场所感、归属感。

四、中西城市景观设计的交融与互动

我国在物质文明大幅提升的环境下,景观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开展了城市街道亮化工程、城市景观大道设计、商业MALL广场景观设计、旅游景区景观设计等。在突破不同地域的文化隔阂的背景下,西方景观设计思潮为中国的景观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借鉴比较机遇,西方新锐的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景观的精华,激发出设计师新颖的设计思维和创新的景观类型。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从以下元素和表现手法上,给予我国的城市合肥的景观设计以推动作用:

(一)空间多功能拓展

园林景观设计之中,皇家园林景观庄严而肃穆,是整体中轴对称的形式,虽然不是“景到随机”的自然式布局,然而它采用欲扬先抑的对比手法,进行空间组织的序列排列,也有小中见大的观赏价值,例如:南京的瞻园、苏州的留园。随着时g的推移,景观设计的主体由皇家转变为了普通民众,现代景观设计则开始了更为开放的价值观念,其空间营造采用了实用、多元而丰富的功能化设计模式,并以几何形体设计占据了景观设计理念,以生态性、舒适性、人文性为结构布局原则,对城市广场、商业区、工业园的大尺寸空间,进行整体的设计,尤其是在对城市大空间尺寸上,注重整体的气势、穿插简约、特色迥异的小空间,在虚实变化的空间结构界定中,展示出多元的空间艺术效果。

(二)推崇生态保护的城市景观设计

工业化社会下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产生了生态主义艺术思维,在这个艺术思维理念下,迅速融合进入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带来了城市景观构成和评价的巨大变革。与西方同样面临环境恶化威胁的中国,也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上,考虑如何评价、保护和开发丰富的自然将源和旅游将源,并以此转化为合肥城市景观设计的动力,在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处于与景观空间功能和表现状态同等地位的内容,在尊重自然和场地、遵循能源再生利用的理念,引入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思想,并贯穿始终。

(三)注重点线面的形态美感设计

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要素可以从几何美学的角度来理解,即点、线、面,这三个部分应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之中,形成了最基本的设计语言和元素:点、线、面、色彩、肌理。其中:1、点是空间应用最多的元素。它直接牵引我们的视觉注目焦点,如:城市景观中的广场雕塑、置石、建筑等。2、线。它可以用于空间的连接、交叉、包围和支撑,在景观设计之中,轴线、路网、道路交通、边界线、交界线等,都在相互穿插中产生变换和动感,给人以丰富变化的感觉。3、面。城市景观空间有地面、顶面、竖向平面,而地面被誉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其质感、密度、色彩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它与行道树、景墙、绿篱等形成立体的联系,展示出得体的曲面视觉效果。

(四)现代艺术的融合

城市景观设计将重要的艺术审美信息融入其中,以西方为主的现代主义艺术要素,使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考虑到与艺术相联的巨大潜能,现代城市景观的艺术性是以国际化的近现代艺术审美为主流,用有形的空间展示出艺术关系中的比例、尺寸的平衡、对称、对比等;用无形的空间显现出艺术关系中的协调、自然、流畅,在有形与无形空间相融的境界之下,表达出审美的完美境界。例如:装置艺术、大地艺术、波普艺术等。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我国城市景观设计与生态、艺术相联系,在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借鉴西方景观设计思潮中的优秀内容,实现生态学、美学、文化、艺术的全面融合。

参考文献:

[1] 罗文艳. 象征特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3

[2] 张昕哲. 慢城主义引领下的当代城市景观设计[D].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3] 石晓梅. 数字多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 2012

[4] 鲁苗. 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艺术元素研究[D]. 青岛科技大学 2011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自由与制约

    玛丽莲?梦露大厦Fig.1AbsoluteTower艺术家需要自由地创作,自由地想象,没有艺术的自由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艺术的诞生。而城市景观、设计艺术不可能像画家那样完全感性地、随心所欲地直抒胸臆,设计的对象首先是物,它是有使用价值的;其次,设计的艺术无论是建筑景观还是室内设计等,都要受到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经济、地形、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结构技术与材料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可以将设计活动理解为有条件的实用艺术创作。一方面,设计艺术的主观意图即设计思想与理念是自由的;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本身也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需要遵循。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使得设计的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由平面的计算机绘图到三维数字化平台的开发,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即使复杂的自由曲面形态,也可以将其内在的结构形态同时在计算机三维模型中得到直观的反映[2]。例如,由中国青年建筑师马岩松领衔的建筑事务所MAD设计的加拿大米西索加市(Mississauga)170m高的“AbsoluteTower”公寓,俗称“玛丽莲?梦露大厦”(图1),大厦椭圆形标准层平面随着楼层升高,逐层旋转着不同的角度,最终形成了三维扭曲的曲面。如果没有现代材料、结构与施工科学技术的支撑及计算机设计手段的进步,要将其艺术创意变为现实建筑作品,在30年以前将会面临结构技术与材料上的重重困难[3]。从审美体验的角度而言,当代高科技手段可以实现人机交流,满足了人们平等对话、彼此互动的心理诉求。以建筑为例,传统的建筑是以“凝固”的方式被动地等待着人们去欣赏,体验方式只限于视觉元素,而当代的高科技手段实现了建筑与人的互动对话,体验方式向视觉、听觉、触觉多元融合的方向发展[4]。在此,设计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造型理念,而进入多维的综合艺术互动与体验的时代。

    个性与包融

    前面谈到在理论上任何一座城市都应是不同的,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必然。巴塞罗那、巴黎、罗马等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世界城市景观中的灿烂明星,与其城市建筑景观、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艺术特性密不可分。巴黎可以有卢浮宫,也可以有艾菲尔铁塔、拉德方斯和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些当时标新立异代表设计艺术最前沿理念的作品,看似与巴黎古典的艺术风格迥然不同,但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些正好体现了法兰西民族追求艺术自由、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浪漫情怀和民族性格。北京的鸟巢奥体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等诸多当代标志性建筑的国际方案竞赛,也显示了中国当代在设计艺术方面已经进入了开放的时代。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可以同台竞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随之空前活跃。设计思想的开放与包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千百年来56个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其基本特性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兼收并蓄”的开放、融合是其文化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源泉之一[5]。另一方面,追求艺术个性与创新是设计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创新贵在坚持人与自然的对话,贵在地域文化精神的传承,贵在全球化视野与对人及其生活方式的尊重;艺术个性是特色,而不同文化的包融则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设计文化领域,近代中国落后了,但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与世界交流的日益广泛,以及设计艺术作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受到重视,设计艺术作为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在21世纪涌现出世界级设计大师是完全有可能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论也必然会尽快形成。

    城市管理与设计艺术

    一座城市要在个性和艺术性方面形成特色,需要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这不单单是设计师的责任,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及管理者的智慧也至关重要。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发起人是1893年时任市长的里卡多?塞瓦提,一百多年来,艺术双年展、国际建筑双年展等与艺术相关的系列展览和艺术节,已经成为威尼斯的支柱产业,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城市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文化的构建、艺术特色的凝练与提高是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吸引力所在。为此,可以成立诸如“城市景观艺术指导委员会”的顾问机构作为专家层面对重大的规划、标志性建筑、城市色彩等进行专业的咨询。另外,重大项目增加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也是体现民主管理、大众审美取向的有效途径。2011年7月17日杭州《都市快报》根据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敢接住坠楼女孩的故事,发起请市民一起来参与“天使之手”雕塑的设计,艺术大师韩美林也参与了雕塑的创作,最后经过广大市民的踊跃投票确定了雕塑的造型[6]。这件事反映出杭州市政府关注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态度和公众参与城市艺术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城市文化的积淀还需要城市管理者对于城市传统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既需要创意设计新构筑物,也需要保护既往优秀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在几年以前,北京曾经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具有活力的12个城市之一,理由是北京有798艺术区。798艺术区原为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老厂区,为具有包豪斯风格的现代建筑,这些既是中国现代化见证的历史遗物,也是新时代社会转型的象征,是城市后工业时代改造成功的例子之一[7]。在国内,类似的还有上海新天地、杭州新天地等。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层面上,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满足行为的需求:

户外休息,娱乐,邻里交往等,这些不同的活动需要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来满足对环境景观的功能性要求.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人车分行将形成新的景观,考虑到老龄化,残疾人的需求,设施必须安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满足心理的需求: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私密性,舒适型和归属性,环境设计要提供相应的环境气氛,可以通过形式,色彩,质感等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居住环境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对环境各要素的组合时,不光要注重形式产生的自然美,还有注重深层之美,让人在景观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

贴近自然环境:

居住环境景观设施在满足功能和美观要求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水体,绿化等自然生态条件.如在多山的地方,就应随坡气势,筑台逐层,重叠跌落,创造山地居住环境,在滨水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的特色,布局形成对水的向心性,增加水的亲和力.

一、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要素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要素一种是物质的构成,一种是精神文化的构成.这两大构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文化意境提供了居住环境最理想的模式.居住小区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有的小区没考虑到儿童,老人的特有需要导致设施不足,有的小区过于追求形式,设计大面积纯观赏性绿化而忽视人的参与,有的小区景观风格缺少协调,,照搬外来文化等.建造一个居住小区就等于建造一个包括建筑物,道路,水道,设施,树木和花草等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小世界.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为了给居民创造休闲和活动的空间,进行整体设计时需要把握人们视觉感受的对象与方式.由于人的视觉活动不同,所感受的环境对象也不同.一般居民很少有机会区领略居住小区的全貌,环境的秩序继承多年积累具有历史特点的场所特征,充分注意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地区感的营造,强调具体地点的个性化特征,建立社区个性感的景观点。

把单个的设计元素联系在一起使人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它可以是对线条,形体,质地或颜色的重复.把一组相似的元素连接成一个线性排列的整体时,这种方法最为有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形状,尺度,质地,颜色的元素以及变换方向,运动轨迹,声音,光质等手段来产生趣味性. 物体或空间大小接近或小于人自身的尺寸时,使人感觉比较亲切,巨型尺寸的物体或者空间超出人身体尺寸的数倍时,则令人不易理解,但能引起新奇之感,在这两种尺寸之间就是适合人体的比例.静止的观景点,如平台,座椅或一片开敞的空间是重要的间隔点,在外部空间设计时可精心布置一个起始点,连接各种空间和重要节点,并以一个主要的展示强烈位置感的间歇点来结束.设计的顺序应当要使游人能不断的产生新发现,如一开始景致掩藏,一条缝隙能使远处若隐若现,一个拐角隐藏连接的空间和重要的景点等,不断的新发现能够增加游园的乐趣。

二、居住区景观的艺术设计趋向自然之美

小区总体环境景观的设计应当尊重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内容,并依据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设计,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多种手法,使内外环境协调. 小区景观设计应当充分注意光环境的营造,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的独特景观.小区的休闲空间应具备良好的采光环境.夜间室外照明也应营造出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

三、居住区实用设施景观艺术设计方案

依据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不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它是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场所+景观"的环境特征为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道路景观应有连续性,在适当的地方外部空间布局形式可有一定的变化,局部形式小的开放空间.或者路面材质上有变化,形成重复的节奏感,可以打破道路空间的单调感.步行道从景观上讲步行路宜曲不宜直,这样可以在连续的道路上,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住宅沿道路有规律的布置,可以形成良好的围合感和居住氛围.步行道一般宽4米左右,空间的尺寸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绿化,景观小品来控制并取得较强的领域感.人车共行道,必须结合步行与车行两种道路景观,在路面设置各种减速岛,通过地面铺砖的不同,形成安全美观的街道景观.

保持艺术性是完美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必备的特性。居住区中的景观应重点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在强调景观环境形象时首先需要的是鲜明而优美的视觉感受,突出建筑与外部空间的有机联系,以多种处理手法,塑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外部空间。再加以植物丰富的色彩季相变化和外形的不确定性,这些是其他装饰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我们的居住区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发挥其功能性。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参考文献

[1]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 科技 .1998(10)

[2]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

[3] 姚永正,中国园林景观.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城市景观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理解园林设计的理念,将其很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营造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对城市的规划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城市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建设城市,使其具有合理的功能布局的同时,建设更好的观赏性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城市规划中要融入园林设计就是更必要的了。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城市环境变成人们平衡、自由的生活空间,有效减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破坏环境的问题,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

二、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规划的方法

1、设计宽厚的绿化网络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的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在这其中就要融入更多的园林设计理念。园林设计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具有相应的绿化植物,并且绿化植物的覆盖率要达到30%左右。由此可见,在景观规划中要保证绿化带的绝对宽度,至少是占街道宽度的35 %,这一街道绿化带应该贯穿到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并且应该与郊外的防护林体系进行衔接,进而提高绿化带的生态效应。

2、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

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中,应该注重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大量收集、培育和利用野生的植物,并且积极的引进具有观赏价值和净化城市空气的树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扩大园林植物的资源,进而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3、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融人园林设计的理念,主要是为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因此,应该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城市公园主要以绿地建设为主,绿地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改善城市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制造氧气,改善城市的控制质量。同时,植物还能够涵养水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应不断的对城市公园进行建设,使之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主力军。

4、控制建筑用地,增加绿地的面积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用地在不断的扩大,农田等农耕用地也在不断的缩小,进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温室效应在不断的增加,空气质量严重的下降,进而出现了很多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建筑用地进行有效的控制,增加绿地的面积。应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应该坚持绿地的规划和城市总体的规划进行同步的实施,这是进行城市园林规划的关键所在。

5、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的规划应该充分的考虑其观赏性,因此,应该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造景,利用植物的季相色彩以及层次建立具有观赏性的园林景观。另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不应以设计建筑为主,应该要结合当地的城市特点,应该主要以自然景观设计为主,以当地的特色树种以及古老的树木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实现观赏性和绿化城市的目的。

二、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1、 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1)多样化原则

在多样性原则上,保证结构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具有更好的观赏性。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2)综合性原则

景观在城市中即既可说是绿化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城市文化的一种体现,它是生活和自然的一种融合,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 景观个性化原则

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景观。

2、强化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科学布置植物

1)强化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是为了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的目标;适当增加城市内空气的湿度,制造天然氧气,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质与浮尘,有效抵御风沙侵袭,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养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2)科学配置植物

城市内性质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需要从用地的性质、景观营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出发,选取绿地设计的整体风格加以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实现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

3、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好原有自然地貌与植被

1)适当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通过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地。

2)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有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构建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所以,需要建立丰富的园林景观,开展科学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以及植物层次来构建观赏性的园林景观。此外,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突出设计建筑,还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设计大量的自然景观,将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物种、古老树木作为设计主元素,真正实现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

5、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从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出发,园林工作人员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功能标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功能进行评价;(2)循环和再生标准。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3)经济和高效标准。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

结束语

总之,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具有提升城市的美观性以及有效改善城市内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的发展的作用,为此,将园林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内,需要明确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构建丰富园林景观,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强化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科学配置植物等措施,提升城市景观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

[2] 王军强,汪漾.水景在园林中的艺术表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