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的方式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研究孕期健康教育知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正常产妇的产后调查,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孕期接受的知识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产妇接受孕期知识比较(P

【关键词】 课程设计;健康教育;分娩方式

近年国内剖宫产率持续增高,引起专家的高度重视,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各家医院开展孕期健康教育,陪产分娩等服务。我们医院在开展以助产士管理为主导的“正常产房”[1]中,对孕期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安排,经过实践,发现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对产妇分娩方式会产生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3月至8月在我院分娩,年龄21岁至34岁,孕37~41周,孕期无异常产科情况和内外科合并症的正常初产妇409人,按随机的原则填写调查表,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组236人,其中正常产房分娩120人,普通产房分娩116人,年龄21至34岁,平均(25.5±2.45)岁,孕37至41周。剖宫分娩组172人,年龄22~34岁,平均(26.3±3.25)岁,孕37至41周。两组资料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调查表设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共15个。内容涉及一般资料: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参加孕妇学校课程的内容、没有参加的原因、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等等。

1.3 统计方法

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

1.4 观察指标

(1)两组分娩方式分别在有或无孕期知识的产妇中的差异性。“无孕期知识”指产妇在孕期没有经过“日常知识”、“孕期营养”、“正常产房”三项课程的教育,“有孕期知识”指产妇在孕期均经过上述三项课程的教育。(2)两组分娩方式分别在有或无分娩知识的产妇中的差异性。“无分娩知识”指产妇在孕期没有经过“分娩减痛”、“拉玛择呼吸法”、“姿势待产”三项课程的教育,“有分娩知识”指产妇在孕期均经过上述三项课程的教育。(3)社会因素剖宫产与孕期知识的关系。(4)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排序。

2 结果

(1)两组教育内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见表1。(2)社会因素剖宫产与孕期知识的关系见表2。(3)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排序依次为:婴儿安全、医生推荐、担心难产、怕痛、朋友推荐、保持体形、父母支持、选择日期和担心性生活。 表1 两组教育内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略)表2 社会因素剖宫产与孕期知识的关系(略)

3 讨论

目前,国内剖宫产率持续增高,其原因:(1)产科监测、干扰技术广泛应用,如连续胎心监护,B超等增加了胎儿窘迫、脐带绕颈诊断率,早期发现剖宫产指征。(2)产科医生规避阴道分娩的风险和产科纠纷,放宽剖宫产医学指征。(3)认知误区,产妇认为剖宫产安全,孩子聪明;怕影响产后性生活;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怕疼痛,怕难产。(4)文化误区,迷信生辰八字等等[23]。其中认知和文化的误区,需要通过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对怀孕身体在孕期、分娩、产后的变化以及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状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正确的认知,能帮助孕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为分娩做好心理的、知识的、行为的准备。早期确立“意向的分娩方式”,即形成目标,孕妇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知识需求增加,健康教育产生成效。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只有建立在自愿、客观的科学评估上,才能形成不易改变的“意向分娩方式”。孕期建立“意向的分娩方式”后,孕妇受教育的主动性增加,使孕期健康教育更有效。接受过孕期和分娩知识教育的产妇更愿意选择自然分娩方式,从而有效降低社会原因的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Cheung NF,Mander R,Wang X,et al.Chinese midwives’views on a proposed midwifeled normal birth unit.Midwifery,2008.

健康教育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门诊;健康教育;方式;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508-0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因此对门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影响面大,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然而门诊患者的特殊性如背景复杂,停留时间短,涉及多个专科等等,导致门诊健康教育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因此,对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方法与技巧上与病房有许多不同之处[1,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门诊就诊患者反应最好、效果最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门诊患者由于职业、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各异,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做好这部分患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护士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职责所在,使他们把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疾病,指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视为本职业务的一部分[3],就会积极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同时不断加强和培养护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的形式

2.1 健康教育处方:患者一进入医院,在导医台即可免费取得健康教育处方,各个诊室也备有各专科疾病的防治手册,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患者,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2.2 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各候诊厅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3 个别指导:针对患者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其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

2.4 电化教育:是用现代化设备将口头、文字等宣传形式与文学、音乐 、艺术相结合,制作成影视资料播放。我院在门诊大厅设滚动屏、候诊区配置大屏幕彩电,全天候播放有关健康保健知识的录像;介绍就诊流程、专家信息、收费标准等等,同时也是我院形象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

2.5 组织专题讲座:每周双休日上午开设健康教育课堂,组织糖尿病、冠心病等专题知识讲座及孕妈妈课堂,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自我保健、注意事项等内容。我院妇产科还每年举办一次孕味妈咪大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展现孕妈妈风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3.1 就诊前教育: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健康宣教便可进行。内容包括:挂号、分诊处仔细了解病情,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挂号质量;导医护士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在患者候诊期间,分诊护士要为患者提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信息,主动介绍坐诊医师、专家情况,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专家,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维持良好的候诊秩序。并通过电视、录像、宣传栏等,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3.2 就诊中教育:患者诊病结束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对这些方面应系统教育,并帮助患者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如: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要教会其进行胰岛素自我注射、手指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卧床者,指导正确的拍背、有效咳痰方法等。

3.3 就诊后教育: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有关锻炼方法;继续用药的用量、服法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及方法以及同医院联络的办法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择医行为非常强烈的患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的专家、教授诊治,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证其病情诊治的连续性,为此,我们提前为患者预约好下次复诊的医师,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患者满意离去。

4 评估

为了解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门诊部及护理部联合,每月向患者发放调查表,听取病人的意见及建议,使这项工作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问卷调查满意度达到91.6%。

5 体会

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4~6]。而作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雷红丽,王伟洁.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45-46

[2] 钱雪芳.如何开展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1246

[3] 邓英,沈雯霞,罗旭.健康教育在特需门诊中的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7:12

[4] 彭雅君.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7:651

健康教育的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的相对滞后,患糖尿病的人数和潜在高危人群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以每年0.1%速度递增。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刻不容缓。瑞典糖尿病教育家阿索教授在第十六届国际糖尿病大会上指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病人教育”[1]。如何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已成为目前糖尿病防治的首要问题。糖尿病是慢性、终生性疾病,病人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医院外度过的,对糖尿病病人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医院内的治疗与护理,而要通过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和家属掌握防治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加强自我护理变得十分重要。我科通过对两组II型糖尿病病人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对其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对比,旨在观察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其效果的不同,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4月期间在我科疗养,且病史少于10年的Ⅱ型糖尿病病人95例,均末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年龄45~70岁,生活完全能自理。根据休养员的入院日期分组:上半月入院者为对照组,共38人,男20人,女18人;下半月入院者为实验组,共57人,男25人,女32人。

1.2 方法

1.2.1 首先护理人员设计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的具体内容包括:①病人的详细资料,包括病人姓名、诊断、地址、联系电话、咨询电话。②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如病因、表现、治疗、护理、转归。③出院指导的内容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自我保健、自我监测外周血糖和尿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胰岛素的自我注射法及注意事项、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高血糖及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血糖控制指标及随诊指征和时间等。

1.2.2两组病人入院后1天内均由护士进行内容相同的入院介绍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方式为责任护士进疗养房间一对一讲解,内容为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并发放健康处方。

1.2.3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对照组病人采取以自学健康教育处方内容为主的教育方法,并可随时向医护人员咨询获得指导;实验组病人采取由护士在护理活动中根据健康教育处方内容随时给予指导,以示范式健康教育及手把手参与式健康教育为主,提供机会使病人练习健康教育处方中的技术操作知识。

1.2.4 在出院1周后分别对两组病人掌握健康教育的情况及病人自我护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表内容包括:糖尿病饮食知识10分,降糖药物知识10分,并发症的预防知识10分,运动疗法10分,低血糖反应处理10分,心理疗法10分,血糖、尿糖监测10分等,共100分。将各项分值累计,70分以上为健康教育合格,少于70分则为健康教育不合格。

2 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门诊随访的方式。共发放问卷95份,收回问卷90份,对照组35份,实验组55份。详细资料见两组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合格情况调查(表1)。

3 讨论

3.1 实验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 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部分尤为突出,如饮食、药物、监测。对照组注重于病人的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实践和理论教育相结合,不具体、不形象;实验组病人则注重于理论结合实践,其优点是具有直观性、连续性、实践性。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护士指导病人直接参与到自己的护理活动中来,使病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了理解,学会了自我护理的技能,同时也激发了病人的主动学习的热情。有关资料提示,基础和理论知识切忌灌输过多,要让患者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远比掌握理论更重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虽然可以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但对患者自我保健行为影响较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有的病人对在短时间内突然接受大量的教育知识显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以文化水平低者最为显著。其教育效果不如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践者。

3.2 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糖尿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患者不同知识水平高低、性格差异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健康教育方式、内容的多样性。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治疗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常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这五项内容在不同机制、不同环节上相互调节血糖,缺一不可。另外,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对疾病也有重要作用。要做好这些内容,都与病人健康知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可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讲课、讨论与交流、咨询、示范、图片、随诊等综合应用、因人而异,理论联系实践,从简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对掌握不好者,应反复讲解、多次指导、随时示范,直到掌握正确实施为止。

3.3 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能,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糖尿病教育特指针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教给糖尿病病人有关的自我护理、控制急慢性并发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过程[2]。目前,全世界有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3.6%,比10年前提高3~4倍。预计到2010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将高达14%[3]。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糖尿病治疗费用可占到全部卫生费用的0.6%~1.4%,中国2000年治疗糖尿病的费用高达1 700亿元,且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费用的3倍以上[4]。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及时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大力提高病人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减缓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还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医药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蔡伟红,郭艳芹.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335

2伍晓玲.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文选,2003,22(3):395

3程韶,吴懿玲.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对血糖控制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2,8(11):847

健康教育的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带状疱疹;效果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病毒性的皮肤病。在临床上,大多是对患者的感觉神经造成侵犯。主要特征为神经痛和群集疱疹现象。这种疾病和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带状疱疹不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给患者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使得患者极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治疗,取得效果显著,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都是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患者为带状疱疹。其中男性为76例,女性为44例;患者的年龄在19~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5.1)岁。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这些患者都没有禁忌的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抗病毒、止痛等全身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在患者皮肤皮损处,采用阿基洛韦软膏外涂以及使用氦-氖激光照射来进行。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

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如告诉患者如何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加营养,合理搭配饮食等饮食护理知识。利用宣传册、视频、黑板报、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要定期地进行[2]。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生活、心理、疾病等护理。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时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要为患者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3]。给患者关心、鼓励、支持和帮助。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的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平缓。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充满信心,积极地配合护士进行治疗。

行为方式指导: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适当控制和调配,同时让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生活,能够增加患者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让患者多吃一些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以及一些刺激小的食物,增加豆制品,鱼、蛋、瘦肉等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通过电话、宣传册子等方式给患者讲解饮食的合理选择与营养搭配[4]。

1.3 疗效判断 痊愈标准: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完全消失,能够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显效标准: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基本消失,能够开展一定的功能活动。有效标准: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正常的功能活动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效标准: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或加重,不能开展任何的功能活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并发症

治疗组:抑郁患者1例,占1.7%;对照组:抑郁患者15例,占25.0%;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在对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之后。试验组:痊愈患者52例,占86.7%;有效患者为7例,占11.7%;无效患者有1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痊愈患者50例,占83.3%;有效患者为3例,占5.0%;无效患者有5例,占11.7%;总有效率为88.3%。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对皮肤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不足。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的约束和控制,进而使得病情出现不稳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患者的心理非常焦虑和恐惧,进行使得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症。

对皮肤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在治疗和控制患者感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的积极能动性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 浦建芬.皮肤病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J].医院管理论坛,2010,03:54-57.

[2] 张忠珍.妊娠期瘙痒性皮肤病的特点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150-152.

健康教育的方式范文第5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轻度78例,中度12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会议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145例,女55例,年龄15~65岁,平均39.7岁±14.2岁。

方法:⑴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及主要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具体条目:1饮食符合要求;2良好的休息;3合理适当的活动或运动;4家属照顾,即能接受到家属亲友良好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照顾与关爱;5不嗜烟酒。所有条目分为符合(是)、基本符合、不符合(不是)3个层次。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调查对象讲明填写内容和要求,由患者自行填写,30分钟回收,专业人员查阅后对遗漏的条目由患者自行补正。于入院初期(入院2~3天内)及时行健康知识宣教后发放。共回收入院初调查表200份,知识宣教后调查表192份。最后以“符合(是)”及“基本符合”为计数记分。⑵知识宣教方法:1书面宣教:所有对象在收集第一份调查表后,即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评估、汇总,同时给患者发放《慢性乙肝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处方》,介绍疾病不同时期乙肝患者的饮食、休息和运动方式及意义,强调吸烟、饮酒对肝脏的危害性。2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沟通:如讲解家属对患者关照的重要性,使家属理解身心关爱是患者康复的有效保障,以取得其配合与支持。3加强对生活方式薄弱群体的宣教:对首次回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生活方式中存在的缺陷较多的薄弱群体,在进行宣教时对其作为重点对象,注重针对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理解程度,反复耐心进行指导,例如饮食指导中,从饮食种类到烹调方式、钠盐的摄入量等等,并注意观察其效果。

结果

健康知识宣教前后慢性乙肝患者生活方式比较,见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见表2。

讨论

慢性乙肝患者生活方式存在着缺陷:据估计,10%~20%的慢性乙肝最终将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在本次调查中,大专以上组高于小学、中学组,干部、职工组高于农民组。说明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和干部、职工人员接受医师饮食指导的依从性较好,饮食指导应强调个性化,家属是患者饮食的协调者,也是健康知识指导与监督的对象之一。合理的活动与运动对于增强机体免疫、调节情绪都十分有利。对于慢性肝炎,如病情较稳定可逐渐增加活动,包括气功、太极拳等。部分患者对于此项目坚持不足。农民组高于学生组;农民高于干部、职工组及其他组。而如何使患者正确地掌握活动时间,活动方式以及活动量,使之成为慢性乙肝康复的有效措施,仍然是医务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知识宣教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针对调查对象存在的生活方式缺陷,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并注意了解其对健康指导的依从情况,注意对生活方式薄弱的群体重点进行讲解和宣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