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认为健康教育后保健医生对口腔保健基本知识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3保健医生希望获得口腔保健基本知识的途径前4位的是网络、视频教育、文字教育(报刊、书籍、杂志等)、讲座,约占85%以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托幼机构保健医生对许多口腔卫生保健基本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药物防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什么、竖式刷牙法的正确操作方法、牙刷不宜使用过久,多长时间即应更新等题目,答对率都比较高。

由此可见,妇幼保健工作者通过多种途经,进行的口腔卫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已产生出一定的效果,但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某些基本知识还了解得不够深入,甚至还掺杂着一些错误的认识,答对率还不高。如防龋工作的重点人群是幼儿园儿童、保持乳牙健康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儿童从几岁开始就应该自己早晚刷牙等。通过健康教育,保健医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明显提高。

对于龋齿的预防,有些保健医生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我们对他们进行口腔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更多托幼机构工作人员认识到龋齿对健康的严重危害,从而帮助幼儿及家长树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并认识到自我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自我口腔保健是当前口腔卫生发展的大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增强口腔自我保健能力,进而促进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及龋齿、牙周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前保健医生对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很重要、乳牙迟早要换,乳牙龋病关系不大、为预防龋齿愿改变自己的行为等问题的正向态度率相对较高,说明部分保健医生对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一些不健康的行为都有一定正确认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如认为预防龋齿有些措施很麻烦,难以坚持、不认为乳牙健康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等。健康教育后这些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得到提高,教育前后差异性明显[4]。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辖区内居民,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0-6岁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二、健康教育干预内容

1.开展合理膳食、合理使用抗生素、减盐防控高血压、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控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2.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手足口病、艾滋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3.开展食品安全、职业病、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4.开展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干预。

5、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提供健康教育材料

1、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

2、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放置在服务中心门诊或观察室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显眼处,距地面1.5-1.6米高的位置。专栏应标有机构名称,应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2个月更新一次。

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在各种卫生宣传日、健康主题日,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不少于9次。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2)大力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干预、评估活动,进一步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推广“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组织城乡居民自测健康素养水平。采取多种形式,传播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营造支持性的环境,改变居民不良的卫生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开展“爱国卫生月”、“健康教育宣传月”、“全国高血压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卫生主题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和发动社区、辖区单位,利用闻媒体、宣传版面、宣传栏、上街咨询、专题讲座、市民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健康教育宣传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各社区出宣传栏不少于6次,各种文娱宣传活动不少于4次。

(4)督促辖区内中小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继续贯彻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学习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估方案》的要求,督促学校确保每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城乡九年义务制学校应100%开设健康教育课。高中、职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普通高校都应开设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次。加强师生的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口腔保健、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和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计划、教学计划,重点抓好健康教育课“五有”(课本、课时、教案、教师、考核)的落实。

(5)积极组织落实爱国卫生月各项活动,参加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举办的图版展览、健康知识宣传、义诊咨询一条街宣传活动。

(6)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开展送医咨询活动,组织辖区医疗卫生单位对社区开展常见病义诊和预防疾病常识宣传活动。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从入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跟踪评价。

结果: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达92%以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降低了重复住院率,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并且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增强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监控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重复住院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全程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31-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必须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甚至药物治疗,还要进行血糖的检测,非常痛苦,不仅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糖尿病的控制受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探讨护理工作者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后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过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对2011年3月~2012年4月入住我科的已确诊或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以上患者本次住院前均未接受过系统化的糖尿病知识教育。

1.2方法。

1.2.1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院内健康教育,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接受的健康教育。①入院评估: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查阅病例及相关资料,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用药、血糖的自我监测,对疾病各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社会需求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逐一记录在健康教育单上。②入院教育:通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床边演示技巧训练、录像、录音带、讲座、个别辅导等方式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入院知识、住院环境、特殊检查的意义、血糖检查的配合、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自我监控的重要性、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治疗药物的性能、个体的治疗方案、与医务人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并发症的预防、低血糖发生的是自救措施等。③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阅读出院指导手册,列出出院后自我监控计划,出院后继续用药治疗的同的及意义,介绍必须及时就诊的症状,指导患者正确护理双足,告知患者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

1.2.2评价方法。①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评价方法: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自行设计,糖尿病专科医生审定。患者自行填写,定时收回。②遵医行为,评价方法:遵医行为,指患者服药行为与医嘱相符合的程度[1]。利用重复演示评价患者自我监控行为与技巧。能重复行为训练内容为及格。其中包括填写糖尿病日记,胰岛素笔的使用,运动及饮食控制,低血糖的预防及自救措施等。③糖尿病患者主要生代指标的评价;记录患者住院当天,出院前1天和满1年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重要的生化指标。

2评价分析

2.1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患者住院后期及患者出院1年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平均及格率达92.4%和99.3%。

2.2患者的遵医行为显示,完全遵从医嘱,定时用药,严格运动控制及饮食控制者达90%。

2.3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患者的空腹血糖由入院时(11.38±5.61)mmol/L下降到出院时(7.36±1.82)mmol/L,出院3个月为(8.42±2.71)mmol/L,出院6个月为(7.33±2.36)mmol/L,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重复住院率及医疗费用。

2.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影响患者从入院及出院后接受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督促患者坚持治疗。

3讨论

3.1实施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认为,尽可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是控制糖尿病最理想的治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患者除需要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外,还需要拳握出院后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的技巧,例如如何判断血糖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如何联合应用降糖类药物,了解胰岛素抵抗的知识,如何应对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了解脑梗死的先兆与预防等,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本组患者由50%不是首次住院,61%不是首次就诊,但从本组患者住院初期的调查结果看,除对糖尿病病因有所认识外,其他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尽满意。在自我监控方面有95.9%的患者不能完全遵医嘱正常应用药物和实施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措施。对胰岛素注射、血糖监测等操作更不熟练。对此,我们详细对患者介绍了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问题,建设患者监测的时间可以是三餐及睡前4次测定,或者是早上空腹加上三餐2h后的4次测定。

3.2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健康教育方法可以多样化,发个别指导、床边教育、个体教育、群体教育、讲座、看录像、阅读手册等。本文虽然未对教育方法做过多的调查对比,但从患者的访谈中得知,大多数患者倾向于个别指导。这种教育的优点是有针对性,能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收获大,觖点是占用施教者的时间过长。对于本组患者,我们主要采取了根据患者特点和需要,因人施教即入院教育以阅读入院须知为主:住院教育以个别指导和床边训练,边做边教育为主。从出院1年后的调查结果看,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都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很大,说明健康教育的收获显著。值得指出的是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伙伴关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前提。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休养,丰富知识层面,提高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以探讨糖尿病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糖尿病;遵医行为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也超过1 500万人,并且将以1%的速度增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据报道约有60%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不了解糖尿病治疗措施及其预后,致使患病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影响[1]。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88例均系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住院次数均≥2次,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8岁,小学文化及以下12例,初中23例,高中38例,大专及以上15例。8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

1.2 方法

1.2.1 患者情况调查 入院时两组患者均由接诊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糖尿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院次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及并发症、用药情况,是否有烟酒嗜好和一些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采用深入访谈法,对病人进行评估,作为今后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据。

1.2.2 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 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在住院期间分5个阶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第一阶段:了解病史及其个性特征,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帮助病人建立健康信念模式,即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认知,对遵医行为的必要性的认知。第二阶段:健康相关行为的益处和对疾病影响的认知。第三阶段:正确用药知识和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向病人详细讲解口服降糖药种类、作用、不良反应及其服药剂量和时间,如磺脲类药物应餐前30 min口服,双胍类药物在餐中或餐后口服。Ⅰ型糖尿病患者应向其讲解胰岛素的保管方法,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胰岛素的抽吸法,注意药量准确、时间精确和注射部位的选择,并指导患者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如应用诺和灵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笔芯针头的更换方法。第四阶段: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及运动疗法。让患者了解在长期饮食治疗中合理选择食物种类和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饮食的定时定量对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护士和患者一起制定具体方案,对患者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方式、方法、时间,生活习惯重新调整和安排,使患者自觉遵守治疗、饮食的要求,根据每天所需热量安排每餐食谱,保持足够的热量和相对健康的体质量。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和糖的代谢,对血糖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餐后90 min运动,不仅运动后即刻血糖较运动前下降显著,而且运动后30 min、60 min、90 min的血糖较运动前也显著降低[2]。因此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力、自我感觉,合理安排每天的运动内容、运动量及运动次数,患者基本可以长期坚持。第五阶段:患者出院前首先向患者介绍血糖检测方法及正常范围,低血糖的症状,如疲乏、饥饿感、出汗、心悸、烦躁、震颤、虚脱,即为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应立即进食糖类食物,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备急需时用。其次详细讲解遵医服药与疾病的预后和维持治疗的关系,以及定期检测血糖和尿糖的重要意义,从而减轻患者对药物带来不良反应的担心及降低疾病的复发。

1.2.3 评价标准 根据遵医行为概念,即病人在求医以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3],定出标准。病人完全理解医嘱内容,知道用药的名称、剂量、时间,知道合理休息、饮食、锻炼、保持情绪稳定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不吸烟、不饮酒,知道复诊时间,能按时复诊,为完全依从;否则为不依从。

1.3 统计学方法 配对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见表1。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遵医情况进行随访,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疾病复发率也有所降低,见表2。

3 讨论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3]。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有利于患者康复,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4]。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5],而健康教育也是改善和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从表1可见,入院时实验组知晓率为27.3%,对照组为25.0%,两组患者的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异;而出院时实验组的知晓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各组出院时的知晓率分别与入院时相比也有明显提高,说明通过对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改变不良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6]。

遵医行为不仅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间按医嘱执行,更重要的是出院后是否能坚持。因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出院后的定期血糖、尿糖监测及用药、饮食、运动更需长期坚持。从表2结果可见,对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后,其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

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体系,护士必须掌握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7]。患者对医嘱的遵从是减少糖尿病复发,有效控制血糖的关键。

以上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梁荩忠.糖尿病自我保健问答.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11.

2 戴筱英.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运动的降糖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36.

3 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

4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5 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多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52.

6 黄敬亭.健康教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