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危机的表现

金融危机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危机的表现

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属性;过度繁荣

中图分类号:F83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2-0117-03

如果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现实经济中,“房地产对基本面背离”的种种异象又超出了传统经济学所能解释的范畴。现以美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为例,表明种种“异象”。实则是房地产金融属性增强并被过度利用的表现。

一、房地产天然具有金融属性

所谓金融属性,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但从其本质含义而言,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产品说,即具备金融产品的特性,包括流动性、收益性和价格波动性:二是金融功能说,即进行人群、地域以及期限上的资源再配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角度不同而已。

房产的特殊性,在于与它相联的不可分割的土地的特殊性。而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在于:一是短期供给弹性小;二是对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性。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全成功解决其成员的住房问题,即便是地广人稀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开发并建立起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土地资源(熟地)也较为稀缺。因此,房地产自古以来就是价值储备的一种手段,有类似黄金的功能。由此,土地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土地价格波动幅度比房屋大的多。从这个意义而言,土地的金融属性又是房产金融属性的根源。

二、美国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的主要表现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自由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为房地产金融属性的增强提供了极大的制度便利。例如,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杠杆交易,降低了进入门槛;同时,二级市场的发展,使房地产融资不再受地区性银行资本的限制,使得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平滑了区域间的房地产周期等。在此条件下,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而异质性则被逐渐抹平,渐趋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

(一)全球房价波动的同步性显著增强

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异质性商品,受所在位置、房型、内部装修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对满足居住的效用来说。几乎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对这种不可移动的居住效用进行估值,显然更多将受本地经济影响。例如,1983―1990年,美国经历了一轮最长的经济扩张期,但各地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依然迥异。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1978―1980年两年内暴涨250%之后,1980―1986年六年累计下跌46%,产油区房地产市场转入萧条,部分地区名义房价跌幅高达40%以上,同时伴随失业率大幅攀升、人口大量外迁等(FDIC,2005)。与此同时,新英格兰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地区却得益于国防开支的巨幅增加,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相继进入繁荣状态,实际房价涨幅在三年内超过30%,被FDIC(2005)界定为泡沫。90年代中期的情况则刚好与此相反。由于冷战结束,国防开支急剧下降对加利福尼亚和新英格兰地区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随之转为萧条,五年内实际房价下跌超过30%。而除加利福尼亚以外的部分西部地区,却由于旅游业或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当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进入一轮新的扩张期。

但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区房价上涨幅度却开始明显趋同。无论是中部西南、中部西北,还是沿海地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房价均开始大幅攀升,名义年均涨幅都在5%以上。与以往更多受当地经济影响相比,房价开始脱离各地实体经济约束,而更多受共同的货币、预期因素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房地产市场涨幅也前所未有得趋同,成为此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非贸易品,与一般贸易品相比,房价更多由本国生产要素决定,但这种非贸易品属性正被金融属性抹平,而成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据统计,在OECD(2005)所监测的17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实际房价在5年内涨幅超过25%。换言之,除了德国和日本外,只有3个国家的房价涨幅未及OECD界定的“过度繁荣”的标准。其中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等的房价涨幅甚至还远在美国之上。此外,就观察到的情况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

(二)房地产二级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大

美国房地产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渐趋成熟,每年新房增加基本上在100万单元以下,2000年以后随着房价上升,供应才上升至150万单元,但也仅为存量房的1.2%左右。考虑到房地产折旧,每年新增的量仅相当于折旧替换,整个房地产市场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存量。在存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房地产交易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存量房的交易。如果用换手率(交易量/存量)来代表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该比例于2005年达到5.8%的历史高点,较2000年上升1.4个百分点。换手率的上升,一方面,可能表明以非居住为目的的房地产交易日趋上升;另一方面,也表明房地产的投资工具属性开始增强。

(三)房价波动性增大,但仍介于普通商品和股票之间

随着房地产流动性的增强,美国房价波动性逐渐上升。但与证券类金融资产相比,房价的波动性仍要小的多。金融资产价格可能暴涨暴跌,甚至有可能降到零而失去持有的价值,例如各种权证。而房地产虽具有金融属性,但同时仍是一种用于实际生产和消费的实物资产,房价波动始终受消费属性制约。例如。房价不会无限低,这也是人们认为房地产保值的原因;而购房和租房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也使得房价上涨存在一定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价格直接受未来预期影响,而预期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因而其波动性远大于普通商品。

三、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经济含义:容易被过度利用而导致过度繁荣

由于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房地产金融属性被过度利用,同样可以导致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房价上涨的幅度已很难用基本面因素解释;二是与房价直接相关的房地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越来越弱。

(一)房价上涨的幅度难以用基本面因素解释

OECD(2005)认为,在历史上,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商业周期基本吻合或稍微滞后,但此轮房地产周期与商业周期完全背离(countercyclieal)。90年代中后期以来,OECD经济体产出持续负缺口,而房价却创出历史新高。OECD认为产出负缺口的持续存在倒是能

解释CPI何以一直压力不大。

研究房地产基本面大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计算基础价值,但这需要大量信息,并需要花费大量篇幅来说明所选用的参数或者模型。例如,要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曲线,需求方面包括可支配收入、真实利率、税收、金融便利、其他资产收益率等,长期因素还要加上人口变化;供给方面则包括建筑成本、房价变化等,长期因素还要包括土地规划等。

因此,本文不拟采取完整的基本面模型,仅从供给方面对房价进行一个粗略的说明,结论是供给因素无法解释房价上涨。一是供给持续增加。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房地产投资持续上升,从1990年占GDP的4.1%,持续攀升至2005年的6.1%。显然,并非是供给约束导致房价上升压力。二是房价与建筑成本长期背离。20世纪,1980年代以来,建筑成本甚至呈下跌走势。显然,房价的上升也无法用成本推动因素来解释。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比率估值法,例如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房价一租金比等,也是市场上更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这些指标显然也很难解释房价的持续上涨。一是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创下历史新低。虽然利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房价大幅攀升,2002年起,全美房地产同业公会的“房屋购买力指数”(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HAI)仍大幅走低。2002―2005年,采用固定利率贷款抵押的房屋购买力指数从131下降至114;采用可调息抵押贷款的房屋购买力指数则从147下降至120,均创下历史新低。表明房价已严重偏离其长期趋势。二是房价一租金比(Priee/Rent Earnings,P/E)创新高。根据IMF的计算,2004年,美国该指标比前三十年的最高点(1979年)高出10%,表明从房租收益角度已很难解释房价的涨幅。

(二)房地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

一是住房抵押贷款/GDP加速上升。随着经济资本化的深入,住房抵押贷款/GDP逐年上升,但2000年以来,这种上升趋势明显偏离历史均值开始加速。从2000年的48.2%上升至2007年的75%,7年时间上升近27个百分点;而从开始金融自由化的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也才上升15个百分点。如果以GDP代表实体经济规模,抵押贷款的这种加速增长趋势,表明房地产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实体经济背离。

二是房贷衍生品爆发式增长。首先,房贷衍生品数量过大,与实体经济相去甚远。以CDS(credit de-fault swap)为例,2004―2007年3年间,CDS账面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从0.9攀至5.2倍;即使是CDS市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也从近乎零增长到0.5倍。如此庞大的、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金融资产及其交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投机性市场,被部分学者直接称之为赌场(Susan Strange,2000、2007)。其次,过于复杂的衍生品设计和交易,对实体经济的套保功能不强,甚至成为投机的工具。如分享式增殖抵押、累进付,款抵押、分层抵押担保贷款(CMOs),以及CDS的平方和立方等,沦为金融机构之间“对赌”的工具。从此后情况来看,由于衍生品领域大大加深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而被广为诟病。

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货币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55-02

一、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分析

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影响。

1.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1]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1]这样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不可能有危机的,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为现实;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地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有危机。”[2]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危机的爆发就有其可能性了。

2.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特别是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因为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金。”这时,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4]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5]。

3.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融系统特别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4]金融危机就这样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了[6]。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了。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

按照金融危机理论,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这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大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性,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大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7]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论述,恰恰说明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

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埋下了危机的隐患,而2005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使房贷者无力还款,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3.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是虚拟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但它通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发展。

三、总结

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防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还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84.

[3]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01.

[5]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第3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比如尼古拉斯?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2003)。更有《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Kaminsky&Reinhart,1998),从实证方面研究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历史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

参考文献:

[1]Demirg-Kunt,AsliandDetragiache,Enrica.“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FinancialFragility”,1998.

[2]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字】金融危机 演进 冲击

一、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作为对实体经济具有严重破坏力的经济活动,长期为政府部门、实业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IMF(1998)根据金融危机的根源、影响范围与程度,将金融危机划分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四个类别。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出现了第一代至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和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是针对墨西哥、阿根廷货币危机等的分析。第一代危机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危机的演进是政府政策失败的结果。强调的是制度性缺陷与政策不协调性导致货币金融危机,尤其是市场投机中的制度性缺陷(Flood,1984)。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货币危机,尤其是英镑和意大利里拉危机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危机。Obstfeld (1994、1996)扩展了Gordon(1983)的规范性政策选择模型,讨论了开放经济体中的货币政策选择问题。

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及其模型,通过兼顾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分析,尤其是以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的金融危机模型将微观变量(金融中介)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可以较好地解释金融危机。

很多学者(Krugman,1999)引入了国家资产负债分析,强调一个经济体(包括企业、部门、国家等)所面临的内外失衡、期限错配、货币错配、资产结构错配和偿付能力问题等在金融风险累积和金融危机爆发蔓延中的作用,从而建立起相应的金融风险和危机分析框架,这就是第四代金融危机模型。

二、金融危机的演进

金融危机通常被认为是对经济体系中不健全的部分进行的“自残式”的自我矫正,尤其是对市场和制度失灵的“清算”,触发金融危机的因素有内部、外部和内外结合之别。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全部或者部分金融指标(比如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都发生了急剧的恶化甚至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困顿,并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巨大的冲击(IMF,1998)。

第一,金融危C孕育阶段。很多研究认为,政府政策过失和制度缺陷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土壤。在Minsky和金德尔伯格看来,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错位”,包括政策与制度之间的错位、政府与市场的错位等。Valencia (2008)通过分析1970~2007年共计42次系统性银行危机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往往是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巨额的贸易逆差、债务)、过度的信用扩张和外部冲击等的产物。金融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和经济萧条之后的扩张相联系的,与经济扩张相伴随的信用扩张一般是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银行危机,大部分与信用过度扩张直接相关。Mendoza (2008)对1960~2006年49次信用扩张(工业化国家27次,新兴经济体22次)的研究表明,经济扩张过程中信用急剧扩张带来了公司、银行业和整体经济的潜在脆弱性,总之大部分金融危机都和信用扩张紧密相关。

第二,金融危机引发阶段(这个阶段被Minsky称为“财务困难”阶段)。随着投机性繁荣的继续,利率、货币流通速度和资产价格等都大幅上升,整个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大大增加。此时市场预期已经发生变化,大幅上升的资产价格使得市场预期未来资产的价格将更高,市场预期和信用扩张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从而产生泡沫,危机的爆发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第三,金融危机爆发阶段。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如果金融机构是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那么市场下跌仅仅会影响到机构自身。但金融中介超乎“中介”的职能,而成为一个市场投资者,往往以高杠杆率举债投资,且具有内在传染性。传染性使得财务困难并不是问题的终结,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短缺,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发生逆转,市场开始出现巨量的恐慌性卖出,资产价格急剧下挫,投资者纷纷溃逃,大量金融机构破产,最后演化为金融危机。

第四,金融危机深化阶段。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资产价格大幅下挫,金融机构大量破产,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功能受到重创,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部门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即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深化的另一个表现是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由于金融机构的多国经营造成不同市场的溢出效应(IMF,1998)、蝴蝶效应和羊群效应,通过贸易和金融等渠道的金融危机可能在区域(如东亚金融危机)甚至全球范围内(如美国次贷危机)传导,进而对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三、金融危机的冲击

政府失败的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各种“理性”行为可能导致整体的非理性,即出现所谓的“囚徒困境”, 实际上是丧失了对现实的理性感觉,甚至是某种近似于集体的歇斯底里或疯狂(金德尔伯格,2007)。这些崩溃性的金融动荡,不仅导致资产价格下挫、金融机构破产和金融行业危机,而且冲击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甚至破坏全球经济的基本面。

金融危机还可能引发经济衰退。银行危机爆发之后,对挤兑的担忧导致存款人大规模提前提取存款,各国金融危机主管机构不得不因此提高准备金率,银行也必须增加流动性强的资产(Aricciaetal,2005)。

金融危机爆发还将影响金融稳定性。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化和高杠杆操作,容易使得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被数倍放大或缩小。总体上看,金融危机使得货币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央银行的控制,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支配(比如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而严重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

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还表现在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1930~1933年是美国历史上金融体系最艰难、最混沌的时期。1933年3月,银行破产达到,银行体系瘫痪,违约和破产程度严重,影响了除联邦政府之外的几乎所有借款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基本上丧失了再融资功能,使得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大幅萎缩(即信用骤停),进而产生流动性危机。

参考文献:

[1]恩格尔曼等(2008):《剑桥美国经济史》(中译本,第三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

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第5篇

摘 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已得到缓解,但其引起的经济萎靡仍一直影响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中的生产过剩则表现出一个新特点,它不仅涉及实物经济或物质生产的过剩,而且涉及并首先表现为虚拟经济或金融产品的过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虚拟企业 资金运营

一、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资金运营结果即收益的影响

这次美国危机就最先由金融危机而来,金融产品因生产过剩而贬值,金融机构亏损倒闭,虚拟经济泡沫破灭都证明了这一点。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资金运营结果即收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收入和费用。

(一)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收入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销售收入和销售渠道两方面。2009年WTO出台的第一份《危机监控报告》中指出:“2008年下半年,世界贸易增长率骤降,11月出现负增长。”由此可见,金融危机放慢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而对于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虚拟企业的兴起与发展,顾客、销售商、生产商之间的信息沟通会越来越顺畅,产品销售风险亦随之下降,加上企业承载的相关经济业务的开展,虚拟企业必将会取得一定量的收入。但是,虚拟企业经营的一般都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相对于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品而言,知识密集型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也更容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企业的销售渠道便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虚拟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特性,更是不可避免。企业为了加快产品流动,就必然要加大一定的赊销程度,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放宽客户信用政策,从而招致恶意商户,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费用方面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费用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销售费用和筹资费用的增加。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消费市场动力不足,这就极易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此时就必须改变销售策略,极力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这就必然会导致销售费用的增加。爆发金融危机后,政府一般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与实体经济脱钩,产生泡沫经济,最终结果是一旦遭遇到外界或者内部的冲击就会崩溃。而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往往面临经营和盈利能力下降,银行信贷资质下降的困境。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信用危机,银行出于自身的困境以及信贷风险的考虑,会对申请信贷的企业的运营和盈利能力进行严格地审核,并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此时必将增加虚拟企业的筹资费用。

二、对虚拟企业资金链运营的影响

企业是经济市场运行的细胞,而资金又是企业的血液,作为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资金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反之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资金链的运行模式一般是: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耗用―资金的控制―资金的回笼―资金的分配。资金链的本质就是一个循环的增值过程,它是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是企业能否正常经营的关键。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破产、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以及自2008年上半年,中国至少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这些都与其资金链的断裂密切相关。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虚拟企业资金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的筹集与资金回笼这两个环节。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增大了虚拟企业融资的难度

虚拟企业融资主要包括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主要包括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和应付账款等,权益性融资主要是指股票融资。第一,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后退的形势下,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对信贷业务也采取谨慎和保守政策,特别是这场经济危机本身就是由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发展而造成的。在金融危机的逼迫下,银行会寻求最为安全的投资对象,而由于虚拟企业自身组织的分散性和流动性特点,以及其成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因而很难取得银行的信任。第二,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将会变得异常艰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股票市场遭受重创,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数增加,人们奉行保守的消费与投资政策,这使得虚拟企业要通过内部职工进行融资的可能性降低,也加大了获得外部投资的难度。第三,虚拟企业大多为跨国性企业,其生产基地往往遍布各地,受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民币的屡屡升值造成输入型成本上升,出口产品利润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进一步导致企业资金链陷入危机。

(二)金融危机延长了资金回笼的周期,降低了资金回笼率

第一,虚拟企业一般生产知识密集型产品,当爆发金融危机时,企业迫于融资压力以及对最低现金流的保证,往往会适度减少或延期对新产品开发的投入,这样就会延长新产品开发及生产周期,新产品因时间延误而将面对更多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投资回收期被迫拉长,进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第二,在金融危机的笼罩下,经济处于低迷期,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积压了大量库存产品。为了加速产品的流通,企业必定会增加对客户的赊销额度,与此同时还极易招致恶意客户,从而导致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进而导致坏账损失和流动负债相应地增加,在此作用下企业的银行信用降低,最后将导致整个资金链的断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