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规划;景观方案;设计

1总体说明

1.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庐阳区大杨镇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占地约17000m2。该项目地上为公园,地下部分拟建大于200辆停车位停车场、2500m2的农贸市场。

1.2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庐阳区大杨镇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交叉口西南角,基地周边环绕大量的居民区,处于居民生活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好的可达性。

1.3现状分析

基地基地呈“L”型,北至固镇路,东至森景大道,南、西方向与利港.四季华庭小区相邻。基地内部地势平坦。

2建筑设计说明

2.1功能布局

拟建的公园地下功能主要包括241辆停车位的社会停车场和一座2557.4m2的农贸市场及起附属场地。本方案将农贸市场安排在古镇路与森景大道交叉口的位置,农贸市场入口处设置下沉式广场,解决农贸市场的进入的问题,方便周围小区人流的到达;同时也减少农贸市场对周边小区的影响。社会停车场结合地形灵活布置,同时注重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停车场总建筑面积7954.4m2,设置两个防火分区,停车位241辆,分别在固镇路和森景大道上设置双车道出入口。

2.2剖面设计

本方案考虑公园、车库与农贸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使用的便利性与合理性,将农贸市场地面标高降低到相对周边道路路标高的-2.1m处,顶部结构标高2.1m;通过下沉式的广场及台阶联系周边道路与农贸市场,半地下形式的农贸市场既能满足农贸市场通风、采光、方便进入等使用需求,又可以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美化周边环境,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活动场所。结合上部公园景观的设计,车库地面标高降低到-2.7m处,顶部结构标高0.9m,上部同样结合景观设计成供居民活动使用的公园。

2.3交通组织及消防设计

地下车库设置2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均设置2个以上通向上部公园及农贸市场的通道,分别在固镇路和森景大道设置双车道车库出入口。沿农贸市场西侧和南侧设置消防通道,通道通过两个坡道与城市道路相连,同时结合消防通道解决农贸市场的停车及卸货问题。

2.4地下车库

设计充分考虑人防设计要求,可满足后期人防设计。

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筑面积:10511.8m2。其中,车库部分:7954.4m2;停车位:241位;农贸市场:2557.4m2。

3景观设计说明

3.1设计原则

(1)生态景观原则。营造地域性生态景观,将公园的运动特色与半地下的地形关系作为我们设计挥洒的基底,做到生态设计,保护合理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2)以人为本原则。创造适应所有人的活动需要。充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求的人群需要,公园内的公共设施、体育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等内容、数量、空间分布等,均应考虑方便游人利用,满足游人健身、休闲的需要,让游人在公园内游的高兴,玩的开心,尽兴而归。(3)可持续发展。考虑公园远期的发展,不断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公园的建设与利用应该以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

3.2设计理念

“大自然的健身房”,如何更好的通过设计,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一处休闲游憩健身的场所,是我们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森景公园的设计通过富有现代感的设计语汇,运用具有运动感的切线构图,力求创造一个体育休闲活动与绿色生态环境融合的新环境空间。在绿草荫荫的环境下运动健身,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一边肆意的挥洒着汗水,体育健身的乐趣被发展到极致

3.3总体布局

(1)景观分区。主要为以下分区:①休闲运动区。利用良好的轴线关系,创造吸引人的空间序列。其次通过有趣的竖向变化,拓宽公园的视觉空间,营造出独具空间的艺术感。在此区域内设置各种性质的体育休闲运动场地,包括微型篮球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要,让整个园区充满活力。此区域作为园内的中心区域将其他区域有机的联系起来,既方便游人到达,又互不影响;②林荫广场区。利用富有现代气息的切线造型,结合规则的树木种植与游憩小径相结合,逐步体会和感受人在林间休闲漫步的乐趣与韵味。“L”型的通风采光井,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营造了大气、简洁的大地景观,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③疏林草坡区。结合覆土建筑的特点,利用微地形草坡的造景手法,形成宛如天成的自然景观,随着地形的变化设计了草坪舞台和漫步道,靠近四季华庭小区的一侧种植高大的灌木及乔木,减少运动公园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园区营造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2)竖向设计。通过对现场场地的勘察,结合建筑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土方平衡,利用景观化的处理手法,丰富视觉空间。通过坡地的起伏变化,有组织的排水处理,营造出生态运动公园的环境。(3)交通流线分析。运用富有活力和现代感的切线造型组织道路交通,强调连续性、通达性和多样性,建立集休闲、生态、游憩为一体的园路系统,(4)管理形式分析。公园平时为开放管理,在地下车库出入口处设有门卫室,方便管理。农贸市场内部布置管理用房。

4植物设计

4.1设计理念

在公园的绿化设计上采用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易于维护的乡土树种,少种草、多种灌木和乔木,尽量不使用名贵树种,在满足地下车库顶载荷的情况下,注重场地地面微地形的塑造,丰富空间层次。根据总体方案,与硬景结合来营造植物景观,结合丰富的地形设计和姿态各异的植物搭配,突出空间构成元素在节奏、韵律和质感上的变化,营造疏密有致、循环交替,彼此联通的植物空间序列。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是自然与规则相结合,“师法自然”的植物造景手法,利用乔灌草藤形成树丛、树群时注意虚实相间、疏落有致;行道树和树阵广场序列、阵列式的种植则给人有序、简洁的感觉。用丛植、群植、列植、孤植手法结合冠大阴浓的骨架大乔木、开花植物、香花植物从空间感觉、视觉、嗅觉、听觉上提高地块绿化的整体质量。

4.2植物设计特色

种植形式:草坪和群落种植方式相结合,成片、成丛,讲究植物色彩,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复合式绿化层次,利用纯林、混交林、疏林草地的结构形式结合不同的绿地空间,深浅并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有开朗,以无形之需造有形之美,体现自然环境美。季相变化:布置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景观树种,使之有韵律节奏的变化。在每个植物群落的配置中,注意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搭配,避免某个季节出现植物的色相过于单调。植物本身有着丰富的色相变化,春的生机,夏的繁荣,秋的成熟,冬的萧瑟,合理的搭配,使得色相变化丰富多彩,成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树种选择:基调树种:香樟、银杏、桂花、马褂木、乐昌含笑、广玉兰、刚竹等。

4.3主要苗木标准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城市公园(Urban Parks)和公园系统的演进,是此时城市发展上的重要的规划观念。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是全国最早也是开发最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之一,它不仅将城市中心和新郊区及偏僻的园地连接起来,还以街车(streetcar)路线和排洪系统将公园、公园道(parkways)结合为一体。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和专题性公园和花园。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

现代公园与早期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早期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或者是为了满足达官贵族的奢华享乐而建造的,抑或是统治阶级、富有阶层为了家族显赫等等许多的因素。因此,公园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会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建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景园不在少数,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观的。如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广场。对城市广场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时的、随意的;对公园的需求则是有目的的。目标十分清楚: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二是与人交往的需求。因此,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采用适当的手法满足人们的使用目标。针对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公园,还要根据有关的规范,考虑其使用对象和服务范围,并结合场地特点,做出功能较为完善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

二、城市公园的历史发展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lmst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 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 (Park System),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现代公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美国公园的发展。盖伦.克兰兹(Galen Cranz)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公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游憩园(the pleasure ground)、改良公园(the reform park)、休闲设施(the recreation facility)、开放空间系统(the space system)。

游憩园流行于1850-1900年间,其发展至少部分起因于对新兴工业城市肮脏而拥挤的环境的反应。这类公园的典型样式竟是浪漫主义时期英格兰或欧洲贵族的采邑庄园。特点是将原野火田园风光理想化。游憩园通常设置在郊野,使刻意为周末郊游设计的,以大树、开阔的草地、起伏的台地、蜿蜒的步行路及自然主义的风光的水景为特征。人们希望通过工人们在这里通过户外活动保持健康,进而影响到贫民。

改良公园出现在1900年左右,是改良主义和社会工作运动的产物。像早期公园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条件。改良公园位于城市内部,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邻里公园。其最主要的受益者是近邻公园的儿童和家庭。其重要的特征是儿童游戏场。

休闲设施是1930年左右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城市和城镇中,并成为公园和社会改良目标之间的纽带。他强调体育场地、体育器械和有组织的活动。随着城市的郊区化和家庭汽车的使用,新型的和更大规模的公园被建立起来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球场游泳池和活动场地。

1965年以来发展起的开放空间思想,是将分散的地块如小型公园、游戏场和城市广场等联系为一体,构成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

美国公园的发展史和欧洲田园风格的公园代表了西方公园的发展状况。中国的公园起源于皇家园林、私家花园、寺观园林,真正具有市民意义的城市公园是解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开始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建设在各个城镇兴建开来。但是,一定要注意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作为一个综合性公园设计的开始,首先要对设计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注意包括了解公园用地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性质与其他用地的关系;公园用地历史、现状及自然资料;公园的用地内外的景观情况。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设计任务书,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拟定公园内应设置的项目内容与设施,并确定其规模大小。然后进行公园规划,确定全园的总体布局。待方案被批准后,开始进行各项详细设计。这样的一个流程需要多个专业的协同合作,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

公园规划设计内容在设计流程的不同阶段,深度、专业分工配合、有一定的不同。总的来说以下两点是相似的:

1、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朗。如北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可有主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2、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

1)文化娱乐区:公园中的“闹”区。是较热闹的人流集中的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动区,设施主要有俱乐部、游戏场、舞池、(旱)冰场、画廊、游泳池等。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此,因此设置应接近出入口。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2)安静休息区:主要作为游览、观赏、休闲,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宜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具体来说设施一般有山石、水体、名胜古迹、花草树木、盆景、雕塑、建筑小品,可以开展划船、散步、休息、喝茶等活动。

具体可以设置两部分,即山林休闲区,将公园滑草场、烧烤乐园、草坪、山谷和山林整合规划为山林休闲区。其次是田园休闲区,在公园建设服务建筑、景观挑台、亲水长廊等休闲配套设施。结合水生、湿生植被和生态景观驳岸,形成田园休闲区。

3)儿童活动区: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区内设置儿童游戏场、戏水池、游乐器械、儿童体育活动设施。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宜有容易产生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花草树木品种要多样化,不要带刺带毒。此外考虑到儿童需要大人照顾,还要设置一些桌凳、厕所等。

四、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忽视人的行为活动

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公园建设,强调的是形式性、展示性,把公园从城市中分割开来,城市公园绿地真正意义上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憩、活动、交流的场所。经常在公园内看到写着请勿践踏草坪的标志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对人的行为的忽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规划设计方案将大块草坪分割成为若干小块,在某一时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这既养护草坪的生物机能,增加草坪的可接触性,同时也缓解了公园内人流组织的压力。

2、以人为本原则的迷失

城市公园景观要求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活动特征,使公众参与到公园景观规划和建造过程当中,而这种“以人为本”的原则却在渐渐地迷失。现在许多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忽视了公众的行为活动需求,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强调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如现在一些公园在入口处布置广场,宏伟气派,而游人只能坐在花坛边缘闲聊与交流。

3、公园景观规划不够深入

公园景观规划者往往注重运用一些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法,如轴线、对景、框景等,而忽视了公园的本地文化内涵,导致公园景观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公园配套设施不足也是另外一个方面。游客在公园中常见的问题是公厕布置过少、分布不合理,座椅、果皮箱和电话亭等配套服务设施形式陈旧,数量不够,垃圾箱分布不合理、形象缺乏艺术性。

4、忽视残障群体、老龄群体的行为活动需求

城市公园使用者构成包括老年人、儿童、女性、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但公园中较少有体现满足这些特殊社会群体行为活动需求的特性,缺乏老年人适宜的活动场所和相关的体育设施。轻视无障碍设计,缺乏必要便利残疾人的游览设施,如残疾人坡道、导盲设施等,如一些公园中只有部分地段考虑了无障碍设计,另外的许多地方残障人士轮椅都难以进入。城市公园应当更加细致地考虑不同类型游人的需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园应继续深化对老年人的关怀。公园规划中要考虑老年人集体活动的场所,以及方便老年人与儿童活动的场地设施。公园景观规划中也要考虑残障人士的需要。在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还缺乏这一方面的设施,应当为残障人士设置无障碍系统、专门的残疾人景区和场地。

结语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各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城市化水平在不断加速,今后的十多年里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涌向城市,在我国更是如此。人们将越来越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因此,我国市政建设部门一定要加强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研究力度,不断创造更优美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秦柯. 西方城市公园发展史[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 (10) .

[2] 王绍增. 本期主题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J]. 中国园林, 2007, (02) .

[3] 刘玲,范文芳. 综述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新观念[J]. 文教资料, 2009, (23) .

[4] 姚亦锋. 现代中国城市公园的问题以及景观规划[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字: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进行邯郸市滏阳公园二期规划建设时,重点利用现在的水源优势与植物造景相结合,注重增加游人与园林景致的亲和力,以形成水林生态健全的园林体系为准则,努力将滏阳公园建设成具有浓郁的自然山水园林风格的城市公园。

公园概况

(一)园址概况

滏阳公园原址为苗圃,土壤状况良好,改建公园时对原有树木进行了充分的保留和利用。滏阳河水由南向北穿流园中,为公园湖区提供了良好的水利资源,公园规划总面积约36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95亩。全园依托水源优势创建多个景点,兼以植物景观衬托,具有独特的园林风格。

(二)公园规划建设概况

滏阳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吸取北京颐和园的造园手法。一期工程完成了修改河道、挖湖堆山工程,修建了西门及部分道路和景点。

为进一步完善滏阳公园整体景观,在二期建设中,遵循原总体规划,结合现状条件,对园内的景点做了部分修改调整,增建了跌水瀑布、卵石沙滩及趣味喷泉,进行了湖岸及披坡处理、园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桥体建设及全园绿化建设。

二、公园规划布局

(一)规划指导思想

公园规划以自然山水为主,运用多种造园手法,创造多种园林空间,以充分体现园林中的意境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一处优雅的游憩场所。

(二)公园性质及内容

滏阳公园为市级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全园以水景为主体,突出水景造园、植物造景,以丰富的植物景观创造良好的公园生态环境,使人在欣赏美丽自然景色的同时陶冶情操。

公园前湖区水面开阔,湖中片舟如叶,岸边配以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园林建筑,加上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植物衬托,颇似江南风光,园内主要景点集中在前湖。后湖是利用原有河床加以空间开合处理形成的,对比前湖的开阔浩渺,更显出后湖的曲折幽深,一大一小,一阔一曲,使人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开合、明暗、扬抑变化,湖岸怪石嶙峋、其间点缀葱兰、迎春等丛生植物,野趣横生,曲折幽深处有芦泽荡舟、姜湾垂钓;微微起伏的地形,缓缓探入水中,水路衔接自然,植物高低错落,层次丰富。

三 公园主要景点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原则

1、以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种植景观树种,以丰富园内色彩;

2、;乔、灌、花、地被植物相结合,丛植、片植、孤植相结合,近期景观与远期景观相结合;

3、季相突出,特色鲜明,充分发挥树种特性,创造多种空间,体现园林中的意境美。

树种选择与配置要点

滏阳公园系以自然式园林为主的综合公园,植物配植也较多的采用了自然式配植,园内主要以建筑小品、植物景观取胜,在植物配置上力求与景点内容相匹配,重点把握好基调树种。首先,统一全园景色;其次,注重层次配置合理,特色突出,以达到“园以景胜、步移景异”的目的,使景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园共引进植物近百种,以元宝枫、银杏、垂柳、油松、白皮松为基调树种,统一全园风格,同时结合园内的立地条件、文化内涵、与山水、建筑、园路等景观内容相协调,大量配植花、色、叶、姿、形等方面观赏价值较高的适合我市生长环境的优良植物品种,如冷杉、玉兰、红瑞木等,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色,丰富了植物景观,充分体现了滏阳公园的植物多样性。

(三)园内主要景点介绍

1 滏流叠嶂为西入口主要景观,采用西部太行山脉自然风化的山皮石堆砌而成。假山上有流水跌落而下,形成瀑布,与水帘洞、石桥、迎客松、石刻、悬岩等组合,直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风貌。植物配置以松柏等常绿植物为衬托,点缀多种色叶植物,形成充满活力、雄伟壮观的自然山石景观,成为公园入口的一个“对景”和“障景”。

2 翡翠千珠位于西入口北侧,沿河边自然地势群植常绿树,其中散植观花观果植物,如古榴、天目琼花、金银木、海棠、栾树等,使人在夏秋时节充分领略到繁花硕果的景色。

3 玲珑亭处于翡翠千珠景区深处,透过繁花硕果,一片飞檐翼角隐约可见,直到近处乃是一座仿古六角亭立于岸边,玲珑秀丽。

4 杏花春坞沿园路向北弯曲进深,此处大面积种植桃树、杏树,另有紫叶李、榆叶梅、月季等点缀其中,在杏花、桃花盛开的季节,此处景观美不胜收。

5 国色天香位于公园南侧,此处大面积种植有“花中之王”美称的牡丹,加以芍药、丁香、白皮松等衬托,形成美丽的“国色天香”景区。

6 贤韵穿过“国色天香”景区,有一处利用滚水坝做成的跌水瀑布。游人可从凌驾于水流之上的桥上走过,儿童们则喜欢在一组不同大小的景石中跳跃嬉水,一物二用。

7 金鳞戏波走过“贤韵”桥,水边的一组建筑鹤然而立,这是一个水院,内部水系与外面湖水相通。院内养殖有红鲤鱼、金鱼等各色观赏鱼,别有一番意趣。

8 泊香舟处于滏阳湖西北角的游船码头。阳光明媚,游人乘兴操舟,漫游湖中,意趣盎然。

9 沿堤柳色此为邯郸十景之一,在前湖西部长堤上,沿岸栽种大量的垂柳,春风拂来,柳枝摇曳,绿意葱葱。

10 小玉带连接长堤与中央岛的拱桥其形式模仿北京颐和园中的玉带桥而得名。

11 月湾波影湖北岸有两处供游人驻足亲水的跌水瀑布、卵石沙滩。西岸设有迷宫喷泉和感应喷泉,此景意为增强游人与景点的亲和力、参与性,趣味无穷。

12 绿漪清心为园中主要沿湖建筑所在(茶室)。此处景域开阔,游人小憩于二层茶室中,可以边品茶边欣赏窗外的湖光山色。

13香雪海沿北岸东行,河湾转角处,荷香四溢,水面荷花艳丽,亭亭玉立。

14 滏水春帆此亦为邯郸十景之一,系本园主题景色。远望青山叠翠,碧湖飘舟,再现往日滏阳河中船来船往,货走人来的繁荣意境。

15 芳渚栖霞在“滏水春帆”景区南侧,有一片坡地探入水中,形成一座小岛,间有山石踏步与岸边相连,岛上建有全园主要雕塑“大鹏展翅”,在一片色叶植物的映衬下,霞光夕照,层林尺染。

16枕月 桥身漫拱形,夜间月亮倒映水中,宛如桥枕月。

17宜两亭长堤与湖岸相嵌接的是一座长13米宽3米闸桥,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公园湖面的水位,桥上部的造型为廊形,桥下可使水流通过,桥上又可使游人来往,故称为“宜两亭”。

18 芦泽荡舟是后湖主要景点。后湖水域曲折幽深,种植成片芦苇,划上一叶小舟从中穿过,犹如置身于芦苇荡中,野趣横生。

19 姜湾垂钓位于后湖区南侧,因驳岸舒缓,适于垂钓,又取姜太公钓鱼之典故而得名。

20掩秀为后湖区东岸土山上绿树掩映的小亭,游人可在这里小坐休息。

21山林秋色东山区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以秋季彩色植物为主要素材,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手法,创造出一幅亲切、红艳、欢乐的大自然秋景图。

22艺苑位于东山区内的园中之园,作为文化与艺术展览交流的场所,院内有古松、岩石、泉水、清潭,气氛优雅,更有“松、竹、梅”岁寒三友环抱艺苑广场,加以秋景图衬托,宛如神仙胜境。

23 绿茵细浪在湖南部地形微微起伏的大草坪上,成片的景观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景色恬静宜人,绿茵细浪,令人流连忘返。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

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整个园林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国内外园林发展简史、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构造要素、公园规划设计、广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及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各不同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场地存在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学时偏少,教学深度难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园林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的专业,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而以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为72,按照这个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讲到,势必会造成每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浅尝辄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容易把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往往是对某一章节内容刚刚入了门,又开始了其他部分的练习。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因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所以很难将课程内容细化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设计深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深度难与市场需求接轨。

(二)缺少设计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动力源于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会增加学习动力,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园林设计专业更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设计氛围。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美术基础,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难以形成良好的设计氛围,这对于学生设计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提高均产生不利影响。

(三)互动较难,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虽然在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环节,但由于师生比较低,所以在课堂上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学生学习还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总是感觉上课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学生也必须要融入课堂,只有融入课堂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课程考核以试卷为主,考核形式单一这门课程一直是采用试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因试卷考试都是以理论内容为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是对书本内容进行短暂的记忆,考试过后内容很快就忘记了。通过课程考核很难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原理与方法,更难以真正考查到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这也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考核多样化是不相符的。

三、具体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一)调整教学大纲,满足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时偏少的问题,在2011年5月份我们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与特点,重新编排了园林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新的培养计划,我们又于2011年的6月-9月重新调整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验大纲。修改后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共108学时,共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课占48学时,实验课占60学时,分别在大二下学期(理论:30学时,实验:24学时)和大三上学期(理论:18学时,实验:36学时)完成。调整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得到补充,课程内容也更趋于合理,与其他课程衔接更加紧密。通过到设计院所进行调研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参照课程内容选择了实际工作中接触类型最多的几种城市绿地类型,在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原有园林史及城市规划部分删除,保留园林规划设计核心部分,并将其整合为八个课程设计模块,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便于教师授课及学生课程设计的进行。这八个设计模块分别是:组合花坛设计、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大纲更加强调实践锻炼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作业的实际训练使学生最终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对园林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从最近几年园林设计毕业生都有到大型设计院和外企工作的情况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基础

1.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参考书,让学生提前收集参考书及设计资料。在平时的课程中向学生强调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为其提供景观设计类网站及大型论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浏览与专业相关的网站与论坛,多积累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强化专业定位,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2.利用课程教学实习,增强学生知识面及专业自豪感该门课程有为期两周共40学时的教学实习,因苏州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故安排一周时间参观苏州古典园林,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古典园林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园林常用的设计方法。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完成钢笔速写10幅,并安排测绘任务让其体会园林空间布局与划分的技巧。另外一周则安排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际项目的方案与祥图设计,学生最后上交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最后实习的总成绩由方案图纸(40%)、钢笔速写(30%)、实习报告(20%)、平时表现(10%)构成。实习结束后,将实习作品进行汇报展览。通过连续几届展览的举办,扩大了园林专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组织设计团队,鼓励学生参加实际建设项目及创新课题从2009年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个设计团队,每个团队设组长一名,团队成员3-5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规划项目及创新课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学生设计团队已参加并完成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这一模式是参照规划设计院的团队管理工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均很有帮助。

(三)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对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异常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工作单位后,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是施工现场指导阶段等,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招聘单位特别看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正常的课堂提问及课程作业讲解,我们还做了一些师生互动方面的尝试。

1.汇报课程设计作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而言,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图纸的表达,即通过图纸将设计理念展示出来。二是指语言的表达,即通过优美的讲述对设计图纸进行阐述。在园林规划设计实验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做一个景观设计方案都要自己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整个方案的内容,把自已的设计想法与设计理念表达出来,由任课教师根据其设计方案、图纸表现以及语言表达等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模式能够突破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的情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掌握学生的设计习惯,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形式要求学生每一次课程设计作业都要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经过2-3遍的修改,最后才能绘成正式的图纸交上来,这样做一是能够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二是在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设计方案的探讨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设计习惯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思想及表现形式。在图纸的每一次修改与讨论中都伴随着师生的相互探讨、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等互动形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比在大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要好,且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很快。

3.适当激励,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现在的学生个性与自尊心都很强,如果对其设计作品一味地否定或挑毛病的话会使其对专业课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设计作品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有教师个人的喜好。对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予以肯定,这样做也便于学生培养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时应对其设计作品中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具体方式除了口头激励,还可以将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展览定期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优秀的带动不足的,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浓厚的设计氛围。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内容,这是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所必须达到的能力。

1.采用快速设计+图纸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的特点,我们改变了课程考核方式,不再通过试卷对其进行考核,而是通过快速设计与课程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快速设计成绩占50%,课程图纸作业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具体内容及所占分值见表1。快速设计成绩主要是由授课教师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快速绘制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并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提交的设计图纸给出成绩;课程图纸作业是指每个学期所规定完成的4个大的实验项目设计图纸,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交图纸给出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其中课后作业是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布置的,这个作业是一个综合公园景观设计作业,且是属于课外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课程教师组织协调,于每周三下午将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拿到一起讨论,授课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指导。经过8周的时间,将每个小组的设计成果组织到一起,做成一个PPT文件进行汇报。具体办法就是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将他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每个组的汇报时间约十分钟,课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个小组所做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调整课程设计的考核数量与质量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设计一直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了解、分析、设计、绘图,锻炼其分析场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调整了课程设计的质量要求,同时增加图纸的数量,由原来的一个课程设计一张A2图纸,增加到2张以上A2图纸,设计内容也由原来只要求一个平面规划图、两个透视图,到要求增加场地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视线分析图、竖向设计图、断面图以及局部景点祥图,通过质与量两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及图纸表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加拿大;滨水;公园设计;

1 项目概况

多伦多座落在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西北面,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多伦多的城区分布在安大略湖的沿岸,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范围逐步从安大略湖的西北面扩大到湖的西面。在90年代,多伦多在居住和工作环境两个方面都被列为世界十佳城市之一。

图1.HTO公园全景图

HtO滨水公园,座落在多伦多市湖滨区。一方面,它是一个受人喜爱,适应任意季节的公众场所,能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湖边风景;另一方面,它有利于推动未来城市湖滨区的发展,为未来湖滨地区的发展设定了高标准。此地原来是一个废弃的工业遗址,现在建设成为受人喜爱的滨水公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让这个湖滨区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2 设计介绍

2.1项目背景

HTO,一个位于多伦多的城市海滨海滩,不仅是一个公众赞誉的,适应季节性的人们可以亲近水来放松远自己和远离市中心喧嚣的公共空间,但它更是一个催化剂,为城市的未来海滨的发展制定了较高的设计标准。从一个废弃的工业用地转化而来,该公园是一个受当地社区和游客欢迎的标志性游览目的地,海滨通过丰富色彩以及多样的户外活动有效地吸引客人。

多伦多的中环海滨带由于城市高速路而与其他的海滨区断开。HTO是为让人们亲近水而设立的,用独特的流线型设计来吸引人们动态的参与,所以,就要消除那些市中心和安大略湖的障碍。开放以来,园区在每个季节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并被证明是一个大家都迫切需要的公共空间。HTO把其他滨水景观也很紧密的联系起来。

2.2项目位置,范围及大小

HTO在位于多伦多市中心士巴丹拿街的中环海滨社区支路以东大约只有6英亩的地方,2007年6月建成。公园被一个条分为两部分:一边是东部毗邻当地消防局,而西侧是一个公寓施工现场。HTO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国际设计比赛获奖作品。公园由沿河滨的木栈道,一个遍布高大黄的伞沙滩,和一个防洪堤组成。

2.3场地和周边调查

多伦多整个湖滨区域西到伊桃碧谷溪东到红河,整个跨度约46公里。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区运作多年,现在还是为很多航线提供通行。随着高架高速公路(即加德纳)在多伦多市中心的通车,更加方便人们访问周边地区,以及随着市中心发展的扩张,工业企业逐渐迁出中心区,在郊区寻求更便宜的地点。于是,在中心湖滨区域留下了一些被严重污染的废弃地点。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在公寓 公园 和康乐设施以及其他很多方面发展下多伦多的CENTRAL WATERFRONT 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振兴的过程。目前,中环海滨,面对的是的公寓大楼的阻隔和与市中心的脱节的挑战。HTO公园与多伦多其他湖滨公共空间一样,试图重振被忽视和被遗弃的工业用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并吸引人们亲近水滨从而使人与多伦多的湖联系起来。

2.4设计过程

由于HTO位于多伦多市中心,与海滨中心,皇后码头大楼,各类酒店和住宅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它提供了一个可规划活动的理想舞台。最近,著名的多伦多电影节在HTO主办了一个户外酒会,今年6月,这也成为一种流行艺术的目的地。此外,邻近的海滨中心拥有众多的室内和室外活动全年不断,吸引不少人前往该地区。HTO有助于容纳由此产生的大量行人流入。

2.5设计意图

HTO在视觉上和功能上都创建市中心和海滨视觉上更顺畅通行。公园的地形让游客走绿色护堤上坡,在他们进入公园,然后降下来,他们面对海滩和湖泊,从而把这个城市的高架高速公抛在脑后。功能上,园区通过提供纳凉放松或休闲活动来吸引人们。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步行就可玩完的,HTO向游人提供独特的了花一天时间来游玩的活动:晒太阳,野餐,或骑自行车。

HTO也有助于建立一个海滨休憩的新方式。它是在该地区花了数年完成的,并为公众认为目前在多伦多的滨水开放空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的一个公园。城市海滩无论从街道平面上还是俯瞰上都是具有市区标志性的,成为当地新的地标。这个名字HTO本身就被设计为一个品牌策略,帮助公园在安大略湖滨一系列景观定位为新增景观建筑。

图2.HTO公园滨平面图

3.对国内滨水地区开发的启示

近年来,滨水地区开发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一个滨水地区的成功开发需要借鉴别人成功的原理和思路,即应从本地区挖掘内在性质特点,这样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滨水空间。相反,如果一味抄袭人家的形式和风格,则势必会产生雷同化的趋势,最终反而会有碍于滨水地区的成功开发。因此,从加拿大中央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如何营造个性化滨水空间的六点启示:

1.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理念应从本地区的独特性中产生,并体现它的本质精神,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抄袭别人的形式和风格。

2.滨水地区首先要解读该地区的自然特征、社区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别包括当今滨水地区在开发前的工业及航运文化)。在本地区真实的历史基础上,形成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滨水空间。

3.滨水地区的路网形态应该是城市临近地区路网形态的有效延伸,另外,要特别注重滨水步行系统的合理组织。

4.滨水地区的开放空间要和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密切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河道和公园等。

5.滨水地区的规划要创造符合本地区开发目标的街道模式和空间尺度。

6.滨水地区应鼓励多种不同用途的有机混合,有意识地把居住、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组织在一起,有利于聚集人气,展示当地特有的社会生活场景。

参考文献:

1 杨春侠;滨水世博园建设与后续开发――解析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南岸公园[J];时代建筑;2003年04期

2 于晓亮.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