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金融投资

大学生金融投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金融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金融投资

大学生金融投资范文第1篇

当前,活跃在金融投资前沿的投资主体有三类,一类是机构投资者,一类是专业投资大户,再一类就是大众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自己的专业团队为其服务,如基金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专业投资大户由于投资大,大部分都熟悉金融投资知识或接受投资服务机构指导。而大众投资者属于金融投资领域的弱势群体,对于金融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同时金融风险意识又很弱。往往在市场繁荣时大量涌入,而在市场萧条时亏损离场。而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大户不仅在市场繁荣时收益颇丰,即使在市场萧条时也有斩获。究其原因,大众投资者由于金融知识缺乏、风险意识淡漠导致的盲目投资行为是宿命之根。经过金融投资失败洗礼,觉悟了的大众投资者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转而寻求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支持。于是各种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呈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以我国股票投资咨询服务最有代表性。纵观近年来出现的为散户服务的咨询服务形式,可总结成三种类型:一种是由股评人士提供的投资分析咨询服务,其特点是多通过大众媒体传播,专业性强,影响面广,但也往往会误导大众投资者;第二种是证券公司经理为客户提供的投资指导咨询服务,其特点是面向开户散户,指导客户选股、买卖股票,目的多为拉近与客户距离,取得客户信任,留住客户,但也会将客户引向频繁操作的窘境;第三种是草根型投资咨询服务,这类投资咨询服务提供者多为区域内投资理财达人,由于在金融市场历练中脱颖而出,为朋友圈所推崇,被推上了投资咨询服务平台,但这类投资咨询服务经验的成分较浓,往往会引导大众投资者犯经验主义错误。正因为如此,大众投资者仍然得不到理想的金融投资咨询服务。这实际上为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打开了一扇市场之门。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紧紧盯着大众投资者这一庞大的•94•服务主体,注意化解前三类咨询服务形式的缺陷,发挥大学生服务目的单纯、服务过程认真、风险评估客观、金融知识扎实、求新创新能力强劲的优势,必能使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获得成功。

二、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必要性

大学生虽然开展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有不少优势,但这些优势在未曾进行训练以前只是处于潜在状态。创业训练是激活和发挥这些潜在优势的催化剂。第一,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目标更加明晰。创业训练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服务大众投资者为中心、以大众投资者利益为导向设计创业训练目标,将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利益作为创业训练的附属目标。创业训练的目标越单纯,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可持续性就越强。单纯就是优势,是充满正能量的优势。第二,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过程更加规范。创业训练更多的工作就是对诸多金融投资规则程序的强化模拟。强化模拟过程不仅是对规则程序的熟悉过程,而且是对规则程序的检验过程。许多规则程序的不足和漏洞会在创业训练中被发现,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的规范化。第三,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服务更加客观。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进一步为投资者提供选择金融产品服务的重要依据。创业训练能通过风险评估强化训练锻炼大学生风险判断能力,更好地为咨询者提供客观评估服务。第四,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金融知识掌握更加扎实。创业训练是对金融知识全方位的发掘和巩固过程,会使受训大学生主动进行一次金融知识大盘点,为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创业训练会使大学生求新创新能力强劲提升。创业训练是一个明晰、规范、客观、扎实和提升的过程。提升是创业训练高级阶段,是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生生不息的保障。求新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业训练必须着意打造这种能力。

三、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

第一,在处理培养精神和培养习惯关系方面,应以培养精神为重心。金融投资之所以如火如荼地发展,关键在于金融具有创新精神,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不断壮大的精神动力。金融投资咨询服务也须贯彻这种精神,善于打破习惯,以创新求发展。也就是说,金融投资咨询服务更多地是需要一种精神。另外,创业与就业相比,创业更偏重培养精神,而就业却重视习惯的培养。因此,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应将培养重心放在精神的养成上来。第二,在处理增长知识和增长见识关系方面,应以增长见识为重心。金融市场变动不拘,金融投资花样翻新,因此,在金融信息体系中,知识的老化速度是非常快的,用日新月异描述一点也不过分。要透视金融信息体系、掌握金融市场变化的脉络,必须有一定的预见力,即见识。知识源于过去,见识来自将来,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应在着眼未来、增长见识上。第三,在处理遵循规律和灵活应用关系方面,应以灵活应用为重心。金融市场的变化有规律可循,但变化中的规律又是很难准确把握的。金融投资往往更多地表现为对规律的灵活应用。因此,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重心应将培养重心放在对金融投资规律的灵活应用上来。

四、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容易流于金融知识死记硬背的形式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具有针对性,训练问题的选取应符合大众投资者的实际,不能凭空想象,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大学生由于结合实际较少,很容易使创业训练陷入与知识竞赛、问题答辩相雷同境地,流于金融知识死记硬背的形式。比如,在创业训练过程中仍然采用背答式的应试模式,问题理论性强而缺乏可操作性。

(二)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容易陷于闭门造车的困境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是一个孵化的过程。从模拟到实战,边训练边实战,甚至以战促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对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不能只限于实训模拟,应走出去,开展网上咨询服务训练、实地咨询服务训练。这样,创业训练才能得到实践检验。否则,只在学校模拟训练容易陷于闭门造车的困境。

(三)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容易陷于外强中干的困境

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其重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长见识和提升灵活运用金融投资规律的能力。但是由于训练团队对此认识不足,容易产生重形式而轻内涵,重表象而轻实质的不良后果。

五、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的对策

(一)明确服务对象,夯实训练基石

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应以大众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因此,应把为大众投资者服务作为出发点,夯实训练基石,并使其贯穿训练的全过程。在训练问题的精选上应采用调查提取的方式,使问题确实来源于大众投资者。精选的问题应是大众投资者亟需了解的问题,也是最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本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调查,发现利用手机炒股的散户在迅速增长,于是如何安装和运用手机炒股软件成了他们经常咨询的问题。本团队就将这一问题作为攻关问题,搜集和研究了多家证券公司的手机证券投资软件,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采用孵化推进模式,提高创业训练效果

孵化模式在风险创投领域得以普遍应用。是较为高效的一种创业扶持模式。具体到大学生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孵化推进模式就是推进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遵循教育培训规律,采用由模拟到实战、由校园到市场、由理论巩固到实践提高、由技能分项训练到综合技能实战技术的路线,不断提高创业训练效果,避免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实施方案。在这方面我们团队的做法是将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巩固阶段”,第二阶段为“技能提升阶段”,第三阶段为“综合训练阶段”,实现了从模拟到实战,从校内到市场的孵化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凸显的创业竞争训练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求胜意识,求胜的捷径就是创新,因此,创新致胜之风蔚然兴起,学风为之一新。第二,拔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层级闯关型训练方式,对于巩固基本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超越提升效果显著。第三,再造了学生的创业能力。训练将学生的创业能力视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无论是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为再造学生的创业能力服务的。金融投资咨询服务创业训练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训练引领了学生追求创业训练的风尚。在学院组织宣传及项目组学生、指导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参与的学生和教师不断增加。证券专业不少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该训练的开展、实施、验证、推广等环节当中。

(三)以训练重心为抓手,提升创业训练层级

大学生金融投资范文第2篇

本文调查研究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业的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通过分组统计和计量分析,本文发现:(1)个人基本特征、预期薪酬和学习情况对大学生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都没有显著影响;(2)在职业价值观上,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从业意愿高的大学生对“美感”和“社会交际”的偏好更高、对“独立性”和“物质报酬”的偏好更低;而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从业意愿高的大学生对“成就感”和“轻松感”的偏好更高,对“美感”的偏好更低;(3)在人格特质上,外向型得分(相对于内向型)更高的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的从业意愿更高;直觉型得分(相对于感觉型)更高的大学生、判断型得分(相对于知觉型)更高的大学生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从业意愿更高。

[关键词]

房地产职业选择;金融保险专业;调查分析

一、引言

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早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房产业的开发与经营、流通与消费都需要金融业的资金支持;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在房地产领域安排资产业务等。房地产业与保险行业的合作包括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房地产销售介绍保险公司的产品,特别是房屋按揭贷款保险、屋主保险,甚至个人寿险等,并通过转介绍扩大保险公司的客户源。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外很多金融、房地产(不动产)和保险等专业都同在商学院,有的还开设在同一个系。鉴于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稳增长、调结构成为关键词,“追求有质量的发展”是两个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具有金融投资理财背景与房地产销售经验的人才必将是两个行业竞相争抢的对象。本文主要研究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以及影响他们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于高校改善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对不同人格特性的大学生“因材施教”都具有借鉴意义。

在国外的研究中,Bleichetal.(2003,2012)对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金融和房地产专业的498名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在15类金融相关职业中,房地产财务分析师、房地产销售和经纪人(住宅类)、房地产销售和经纪人(商用物业类)分别排在第8、9、10位。而据我们对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了解,本文是首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生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下文按如下顺序展开。第二节描述分析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从业意愿。第三节通过分组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个人基本特征、预期薪酬、学习情况、职业价值观(含13个维度)、人格特质(含4个尺度)是否影响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从业意愿。第四节总结全文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

我们调查了湖南省某保险专业院校282名一到三年级的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房地产估价和投资”和另外12种金融保险相关职业的从业意愿。问卷中,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自己今后从事这些职业的可能性进行打分,分数为0到10的整数,0表示自己没有可能从事该职业,10表示自己将确定地从事该职业。为了剔除不同大学生自身标尺不同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我们对得分进行了变换。调查显示,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兴趣值的均值分别为4.37、4.71,分别排在14种职业的第7位和第6位;而兴趣值居14类职业首位(x′ij=10)的概率分别为13.12%、10.95%,分别排在14种职业的第11位和第4位。大学生对哪些职业的从业意愿与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有正相关或负相关?我们通过统计发现,与“房地产销售或经纪”从业意愿显著正相关的是“房地产估价和投资”、“商业银行信贷”、“投资银行”、“金融资产交易和管理”、“金融产品理财顾问”、“法律”,显著负相关的是“保险精算”。与“房地产估价和投资”从业意愿显著正相关的是“商业银行信贷”、“投资银行”、“金融资产交易和管理”、“金融产品理财顾问”、“法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显著负相关的是“保险销售”、“核保核赔”。因而,房地产职业与金融(不含保险)职业面临很强的人才竞争,而房地产与保险行业吸引的人才的交集相对少。这也同时反映出,房地产职业与金融(不含保险)职业的相似度很高,而与保险职业的相似度相对低。

三、影响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业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基本特征的影响表2显示,除了男大学生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从业意愿更高外,6项个人基本特征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都没有显著影响。

(二)预期薪酬的影响问卷中询问了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有五年工作经历后,自己的预期薪酬(单位:万/年)”。我们发现,大学生预期薪酬水平与“房地产销售或经纪”、“房地产估价和投资”从业意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06、-0.0197,都不是显著的(在10%的水平下)。因此,“预期薪酬”没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和“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相对于所调查的另外12类职业的从业意愿。

(三)学习情况的影响学习情况是否能解释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对房地产职业的从业意愿?表3中,我们按照大学生回答的自己“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水平”和“学制”两个因素对大学生进行分组①。我们发现,“靠前的1/3”的大学生从事“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的意愿显著高于“靠后的1/3”的大学生,不过,“中间的1/3”的大学生从事“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的意愿又高于“靠前的1/3”的大学生。因而,难以确定“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吸引到的是学习成绩更好的还是更差的大学生。

(四)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伦理学中,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职业价值观一词最早见于上个世纪50年代塞普尔(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塞普尔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一种工作目的的表达,是个人对于其工作赞同和尊重的渴望。宁维卫(1996)强调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性,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各种职业优点、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择业、从业的全过程,它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工作态度、劳动积极性,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待职业择业的一种态度、认知和信念,是其对于职业选择、职业评价、职业价值取向的总的看法,表现为其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程度的内心尺度,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在职业需要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最初由塞普尔(1970)编制的WorkValuesInventory(简称WVI)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该量表将价值观分为13个尺度②。问卷共设计了52句描述,被调查者需要对每句描述给与1分到5分,分数越高表示越同意该句描述,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再加总相关问题的得分,得到大学生在13个价值观尺度上的得分。得分的取值范围为[5,20]的整数。表4显示,在金融保险专业的大学生中,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从业意愿高的大学生有如下特点:(1)对“美感”的偏好更高;(2)对“独立性””的偏好更低;(3)对“社会交际”的偏好更高;(4)对“物质报酬”的偏好更低。而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从业意愿高的大学生有如下特点:(1)对“成就感”的偏好更高;(2)对“美感”的偏好更高;(3)对“轻松感”的偏好更低。

(五)人格特质的影响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一致的反应。人的个性特征只有“差异”,没有“高低”之分。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对了解大学生的职业兴趣与适应能力,而对用人单位而言,了解应聘者的人格特质有利于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形成竞争合力。同时,个性特征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对教育者而言,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适度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也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我们选择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人格测试量表来衡量被调查大学生的人格特质(personalitytypes)③。MBTI人格测试从4个维度定义人格:(1)注意力集中所在和精力的来源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2)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感觉型还是直觉型;(3)作决策的方式是思考型还是感情型;(4)对待外界和处世的方式是判断型还是知觉型。MBIT问卷对被调查询问了28道“二选一”的选择题,每7道题用来测量1个维度的人格特质,每个维度人格的得分都是[0,7]的整数。表5显示如下结果。(1)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从业意愿更高的大学生更大程度地属于“外向型”人格。(2)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从业意愿更高的大学生更大程度地属于“直觉型”人格,也更大程度地属于“判断型”人格。

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除了男大学生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从业意愿高于女大学生外,其个人基本特征、预期薪酬和学习情况对于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从事房地产职业的意愿都没有显著影响。在13项职业价值观尺度中,更愿意从事“房地产销售或经纪”职业的大学生对“美感”和“社会交际”的偏好更高,对“独立性”和“物质报酬”的偏好更低;而更愿意从事“房地产估价和投资”职业的大学生对“成就感”、“美感”的偏好更高,对“轻松感”的偏好更低。在人格特质上,外向型得分(相对于内向型)更高的大学生对“房地产销售或经纪”的从业意愿更高,直觉型得分(相对于感觉型)更高的大学生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的从业意愿更低,判断型得分(相对于知觉型)更高的大学生对“房地产估价和投资”的从业意愿更高。

为拓展和指导金融保险专业大学生在房地产业的职业选择,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在金融保险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可以考虑增加房地产评估与销售类的课程,聘请房地产公司人员以讲座或授课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房地产职业,扩大金融保险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面。(2)开展正确的房地产职业价值观教育。房地产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创新的工作,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如诚信、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能吃苦耐劳。在培养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既不盲目追求高薪待遇,也不因自身条件不好而悲观消极。除在“两课”(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课堂及职业规划课上传授让大学生通过接受专门的职业知识和系统的职业教育外,还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组织金融保险专业的大学生到房地产行业进行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参观访问、顶岗实习、科研实践等,让大学生初步体验社会职业状况,作为课堂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

(3)塑造房地产职业所需的健全的大学生人格。虽然上文分析将人格特征归为四个维度,然而这种分法也不是绝对的,人的性格、兴趣是动态发展的,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的多重影响,人的个性特性也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衡量自己的优劣势,寻求个体与职业的最佳结合与匹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可以注重培养大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长远的战略眼光、优秀的协调沟通能力、较强的责任心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顾雪英、胡湜.MBTI人格类型量表:新近发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700-1708.

[2]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4]Bleich,D.,Y.JinandD.T.Russell.Anempiricalinvestigationintoundergraduatestudentcareerinterestinbeinganinsuranceagent[J].CPCUeJournal,2012,65(1):1-11.

[5]Myers,I.B.,M.H.McCaulley,N.L.Quenk,andA.L.Hammer.MBTImanual.Aguidetothedevel-opmentanduseof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3rdEdn),PaloAlto,California:ConsultingPsychol-ogistsPress,1998.

[6]Bleich,D.,N.B.Davidson.Anempiricalanalysisofagentattitudestowardstherealestatebrokeragepro-fession[J].JournalofBusinessandBehavioralSci-ences,2003,10(1):37-49.

大学生金融投资范文第3篇

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CNNIC: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而在其中,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半年度增长率为9.8%。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2.5%,因此互联网金融消费的趋势势不可挡。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超过了20%。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学历,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比较快,并且其自身的素养和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将是潜在的高收入阶层,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心理产生的影响,结合高校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衍生品了解程度、使用情况、自身感受等情况,研究得出高校学生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刺激下产生的消费行为特点及对策,更好地帮助高校学生合理消费,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引导社会青年消费倾向,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状况及特点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以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湘潭大学为主的长株潭地区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了专项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87.4%。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情况可分为使用网络购物和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两种。我们再进一步对其消费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互联网金融在当今高校学生中的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一)消费水平趋于中等,但存在个体差异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购物的金额大多集中于200元以下及200~500元,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是比较理性的,在购买商品时,大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用途,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之间的大学生参与网购的人数最多且相对频繁。而生活费越高的学生相对应的网络消费金额也越高。由此可见,网购的消费频率和消费水平与生活费存在正相关,生活费较高的学生,网购的概率更大。

作为网络购物主要消费主体的大学生由于还没有独立的能力,多数依赖家庭的资助,因此对商品价格的关注度更高,在大多数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平均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网上商品更加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满足大学生对商品物美价廉的需求。而价格的指向性也受家庭条件、购物需求、自我要求的影响,呈现复杂性的趋势。往往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会不那么考虑选择价格最低的商品,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还有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往往大家也会更追求其质量保障。

(二)消费结构基本合理,呈现多样性趋势

随着网上购物平台的快速发展,所售商品也是琳琅满目。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消费中,网购服装、饰品、化妆品等装饰性用品居于首位,占到25.64%,其次是学习用品,占到20.02%,餐饮位于第三位,占到17.03%,然后是交通及通讯占16.59%。

消费的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作为年轻消费群体,大学生在消费时追求时尚性,潮流化,消费行为多元化、个性化。网络购物正迎合了大学生这种追求自我与个性的特征,将全国乃至世界潮流汇聚在一个互动平台上,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提供了极其便捷的购物渠道。当今社会足不出户已能够做很多我们过去想象不到的事情,网络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网络购物,还可以网络订票、网络订餐定外卖,甚至还可以购买网络课程。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极快的信息更新速度使网上的商品具有极好的前瞻性,引领了大家的时尚观念,迎合了大学生们多样化选择商品的需求。

(三)消费认知相对理性,仍存在盲目消费

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9.58%的学生选择互联网消费的原因是支付方式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网购的轻松便利。24.81%的高校学生是对商品有需求,22.2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而为了更好地促进消费,各种购物类网站会通过多种感官冲击、多种宣传方式使消费者产生物美质优的商品大减价、大折扣、礼品多、机会难得、机不可失的购物急迫。因为大学生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购物观的过渡时期,思维相对单纯,情绪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而产生并不理性的购物冲动。

(四)消费投资尚不成熟,理财意识较薄弱

调查显示,67%的人没有投资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从未投资过的学生群体中,大多表示原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还有一些人是由于不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认为其风险未知。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消费及投资理财观念还是趋于理性的。

而其余正在投资或投资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学生中,大多数投资金额为200~500元,而选择投资金额较大的往往也是每月生活费较充裕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女生较男生而言选择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额度相对较小。

在投资过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学生中,27.51%的人是出于好奇、尝试的心理,28.36%的人认为其投资门槛低,收益率高,能够在有多余的钱的时候创造额外的收入。而在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目的中,43.22%的人是为了方便购物,他们大多把钱放在了余额宝,与淘宝账户能够直接连通,当人们需要消费时,钱能够直接转出。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基础影响行为方式

从经济因素来讲,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普遍增多,大学生从家庭取得的经济资助也有所增加,部分学生通过兼职也会取得一部分收入,但相比较有固定收入人群而言,经济支付能力十分有限,即有效需求有限,加之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各种生活必要支出,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支付水平是处于温饱略有结余的状态。

在购物时大学生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因为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不多,由于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用品开销,所以大学生花钱是很谨慎的。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不仅方便快捷,可选种类丰富且新颖,而且网络商品价格定位往往比一般店面更具吸引力,根据合理投资的理念,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在大学生经济支付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降低支出,于是网络购物的优势显现出来,价格指向性的购物特征引导大学生更加倾向于网络购物。

(二)思想易受周边环境影响

大学生适应时代性强,在网络横行的当今,各种门户类网站,购物类终端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购物观念。大学生思想又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每个大学生都会属于某一参照群体,学校、班级、宿舍等不同的参照群体都会激发大学生一定需求,同学与朋友之间生活习惯的相互影响,也让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盛行且呈现的网络消费地点也相对集中。

从另一个方面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购物群体,对其现在消费观念的塑造将影响大学生以后消费的价值观。因此,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发掘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时代环境决定其消费特征。

(三)自我意识与个性化需求旺盛

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时期好奇心十分强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标新立异。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可以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满足自己的需求,由此以更多的表现自我。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更好的挑选及对比各种各样的商品,从而对个性化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挑选与众不用的商品。网上交易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空间,买家与卖家之间仅仅通过屏幕沟通,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行动,消费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要求,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从心理因素来讲,大学生购物观念还不够成熟,购物心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具有消费的不稳定性和消费的情绪性。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对待网上购物的态度往往抱着一种尝试心理,受传统思想影响,他们通常认为网络购物并没有传统购物方式安全,但是又由于年轻人强烈的好奇心与开拓精神,他们会在一定额度内尝试进行购物。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对策

(一)社会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很多行为方式是受周边环境的熏陶所形成的,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会对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念起着很大作用。当前,由于网络消费有着与传统消费不一样的特点,很多传统消费的法规往往不能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同样适用。因此,政府机构应该根据网络消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网络执法的力量,加大对网络非诚信行为监管和制裁,切实保障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随着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不断增长,各类网络交易网站的访问量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还应建立政府、交易网站、网络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舆论监督体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交流,既大力推崇积极的网络营销行为,也让非诚信行为得以曝光并得到应用的惩罚,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

高校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前提基础条件就应该是正确认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危害。这方面需要学校进行正确的引导,更需要互联网金融参与的各个体系在运营过程中,有更多的制度保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例如,甄别互联网金融产品时,首先要考虑所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实际情况与产品的预期情况是否一致。在目前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信誉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投资情况,还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发展。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时,通常选择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在行情变动中,能够掌握经营主动权,保持稳定的收益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此外,经营经验较丰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早已为周围的顾客或消费者所熟悉,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一批忠实的顾客,大多成为学生投资消费的首选。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应根据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征选择收益性稳定、信誉较高、安全性较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科学合理地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另外,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互联网金融技能,并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步更新,使其能在高校学生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时给予帮助和技术支持。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正确的知识体系去作为未来社会活动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在运行方面需要重视高校学生这一主体。

(三)学校应加强设施建设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

我国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快速,但是,在整体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高校学生社会经验少,消费观念超前,容易造成消费过程的风险。高等院校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直接管理和教育单位,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

首先,是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网站和网络系统的建设,实现让网络进社区、进宿舍、进实验室,逐步实现校园网络一体化;大力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教育功能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为引导好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搭建良好的硬件平台。

其次,是加强学校软件设施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消费道德观,针对本校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通过校园宣传和班级自学等方式普及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在学校里开展关于真假网络消费方面的座谈会、关于网络消费维权方面的知识竞赛;举办专题的培训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的知识、真假商品商标的鉴别技巧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还可以开设与投资、消费、理财有关的课程和专题讲座,辅助开设互联网金融学、消费经济学、低碳消费常识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规避风险,实现大学生网络消费教育和管理规范化。

(四)家长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金融理财观念

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更加简易、快捷,容易操作,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更加能够接受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大学生运用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是高校学生自我观念的进步。要保障这项活动维持在正确的范围内,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根据实际情况教导子女。家长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由于特殊的亲情关系,更利于消费文化的教育。首先,家长要率先垂范,杜绝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其次,要更新观念,“适度供给”,帮助子女培养合理安排预期收入和支出的意识。最后,家长应把自己勤俭持家的行为言传身教给子女,把自己合理的互联网金融理财观念及成功的理财案例传授给子女,让子女深刻体会到科学理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同时使其熟知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相关内容,并掌握一定的理财技巧,引导其合理地进行理财活动,避免年轻人投资时所存在的盲目性。

(五)学生应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方面,大学生要做好生理准备。要让投资理财活动有所收获,相关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大学生自身应从书籍、身边的案例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在进行投资理财活动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易于操作的项目入手,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戒骄戒躁,避免盲目投资与唯利是图。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做好心理准备。大学生基本没有收入来源,是纯粹的消费者,所以大学生要摒弃盲目从众、攀比、享乐、奢侈等非理性的消费心理,养成一种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学会编制预算和记账,在每月消费支出前,根据自己可供消费支出的多少及对不同消费方面的偏好程度,合理规划并记录消费情况,并做适时调整。同时,大学生应尽早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性,并为之做好准备,把重心转移到相关学业上来,有计划的扩大投资消费。

大学生金融投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型; 大学生社团; 建设;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F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82 -03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院系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的规模正逐步扩大,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已成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及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

“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是以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社会实际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它以其鲜明的与专业结合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专业建设始于1952年,依托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背景,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历来重视大学生专业型社团建设,在专业型社团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下文以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为例来具体探讨高校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有关问题。

挂靠在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下的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有证券投资俱乐部、保险学社、金融英语部落、货币研究会、信用管理学社等,其中证券投资俱乐部、保险学社、金融英语部落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三大主要专业社团。

一、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概况

(一)证券投资俱乐部

证券投资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10月,现有新老会员2800余人,以金融学院学生为主,覆盖南京审计学院各个院系,是南京审计学院规模最大的科研学术类社团。

证券投资俱乐部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证券投资实践水平、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为宗旨,以江苏省金融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金融实验室为活动基地,以《证券观察》为学术宣传刊物,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定期举办一系列学术性特色活动。凭借优质的活动,证券投资俱乐部2002~2003年“模拟股市大赛”被评为“江苏省十佳社团活动”, 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大学生社团”, 2008~2009年被评为南京审计学院“最具影响力社团”,2012年4月荣获“全国高校十大明星社团”称号。

(二)保险学社

保险学社成立于2006年6月,现有会员380余人。保险学社以普及保险知识,传播正确的保险理念,搭建消费者、学子与保险业界桥梁为己任,期望为改善大众对保险的认知、培育保险人才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保险学社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学社以南京审计学院保险实验室为活动基地,以金融学院资深教师为指导老师,邀请了包括美国保险会计与系统学会、保险数据管理学会前会长Mr Gary在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及保险业界知名人士举办保险学术论坛活动。学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广大会员提供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给同学们一个平台去知保险,懂保险,爱保险。

(三)金融英语部落

金融英语部落(简称“金英部落”)创建于2006年11月,其目的是努力创造积极学习专业英语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选拔突出的专业英语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在金英部落的推动下,南京审计学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英语学习爱好者,营造了一个对全校师生开发的公共金融英语活动舞台。

(四)货币研究会

货币研究会是在金融学院领导下的研究性团体,致力于为对货币理论与货币实物研究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同学们通过货币研究会的活动开拓视野,促进同学们对货币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货币研究会拥有优质的硬件资源——江苏省唯一的南京审计学院货币陈列馆,从中可以探寻货币与货币制度演变的轨迹,了解货币与经济的历史。

(五)信用管理学社

信用管理学社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新成立不久的专业社团,以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学生为主体,围绕信用管理专业学习与科研开展社团活动,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中。

以证券投资俱乐部、保险学社、金英部落为代表的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专业社团建设所取得成就的集中体现。

二、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运作模式与机制

(一)运作模式

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由校团委和金融学院联合管理,目前正逐步过渡到以金融学院统一管理为主,已初步形成了挂靠学校平台领导、学院管理、系部支持、专业教师指导、广大学生主导和辅导员协助的基本运作模式。

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充分利用金融学院雄厚的师资,聘请了学院领导和多位专业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和顾问。导师团的工作以帮助学生进行金融、保险、投资专业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为主,努力帮助学员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从而掌握金融学科研究的科学方法。学生是学生社团建设的主导力量。专业社团均设有学生管理部门,侧重于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会员制度的建设等事务。其构成由主席团和各具体事务部门组成。辅导员老师则从旁协助,在学生研究团体的组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场地资金的筹措、社会实践项目的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运作机制

1、导师制。导师制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良好运作的重要保证。金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博士20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金融学科梯队是江苏省金融学科唯一的“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专业社团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聘请了多位专业老师任社团导师及顾问。他们在活动策划、活动建议、活动评估等多方面给予指导。

2、主题活动。专业社团围绕专业学习实践和业界动态,每年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和积淀。其中有些活动已形成了品牌和特色,如证券投资俱乐部的“模拟股市大赛”、保险学社的“保险营销大赛”等。

3、社会实践。金融理论来源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专业社团在活动组织上非常注重将各项活动同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紧密联系。专业型的社会实践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的良好契机。历年来,社团组织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证券投资俱乐部为学生提供到证券公司实习的机会,保险学社组织学生到各大保险公司参观交流并开展暑期实习。社会实践对学生深层次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经验很有帮助。

4、成果展示与评价。专业社团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学术知识,扩大社团影响。如频繁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成功的业界精英来校做报告,弘扬校园学术氛围。目前,证券投资俱乐部拥有刊物《证券观察》,保险学社办有《金陵保险》,刊登学生自己的科研成果及论文,将重大的金融热点新闻带进校园,搭建了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

三、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的团学活动形式,虽然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如果不加重视将会阻碍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应当加以关注。

(一)社团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作为学生因兴趣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在组织上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参与学生在思想素质、专业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以往来看,大多数社团发展疲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处理好社团自身建设和组织管理的关系,重活动而轻管理,因此,科学管理制度的有效、长期实施成为社团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学生在社团发展全局上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强调社团管理组织体系的合理构成,增强社团管理层的责任感和凝聚力,不断完善社团管理办法,用机制规范社团的正常运作。

(二)专业指导的切入不够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参与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它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专业指导不仅要在活动策划、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更要贯穿于对学生专业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专业指导教师和社会资深人士对于专业社团的关注程度和指导力度还不能满足社团发展的需要。

(三)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很多学生活动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在市场化环境下,专业型社团开展活动所需成本很大,如参观实践费用、专业人士讲座费用、杂志编印费用、影音资料存储费用等等,单靠学生社团会员筹资和学院的拨款已不能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的需要。

(四)会员结构不合理

会员是社团的主体,当前金融学院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大三学生极少,大四学生基本上没有。而大一、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理应成为社团主导的大三、大四学生因种种原因缺乏参与专业社团活动的热情与动力,这种会员结构对专业社团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一)尽快建立社团管理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因此在组织上存在一定的自发性。但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金融学院正在探索对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成立、活动方式等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促进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要理顺专业社团与学生会及专业社团之间的关系,目前金融学院正计划成立社团联合会,以促进学生会与专业社团及各社团之间的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全院一盘棋”。

(二)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指导

强调“专业”、重视“指导”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金融学院将指导专业社团活动纳入实践教学环节,金融系、保险系、投资系、信用管理系等相关系部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指导。学生专业社团的活动与专业老师的指导紧密相关,金融学院仍会一如既往的大力鼓励提倡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建设,加大对积极参与专业社团建设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的力度,让教师都能充分地认识到指导学生专业社团活动是教学与科研内容的一部分,也同样是对教育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同时也要加强与业界专业人士的联络,多方联系,主动出击,从而构筑起校内外两元指导的格局。

(三)广泛寻求社会支持

大学生社团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会员会费和学校的有限拨款,在活动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经费紧张往往限制了活动的顺利进展。因此,社团建设要走出校园,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校友资源、社会赞助、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措活动资金。这样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又可以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增加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历。

(四)大力优化社团会员结构

一方面,对已加入社团的低年级学生,要使他们增强对社团的归属感,用心营造和谐温暖的社团氛围,尽量减少低年级学生到大三时纷纷退出社团的情况发生。引导学生一年级加入社团,二年级成为骨干,三年级成为领导,四年级成为指导。另一方面,精心设计策划适应高年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社团活动,使活动与学习结合,与实践实习结合,与就业结合,扩大专业社团在高年级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努力吸收高年级学生加入社团中来。

参考文献:

[1]沈新华.强化专业社团建设,培养学生创业能力[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2]张林,马旭东,党鹏.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与建设[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04).

[3]孟昭萍,李文静.财经类院校专业型社团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8,(12).

[4]湛红艳.专业型社团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大学生金融投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金融理财课堂

1.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等文件精神,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高等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金融专业是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培养从事金融管理和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培养的学生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揉作技巧和实践技能。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备必要的自学能力和发展潜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熟悉我国有关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还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基于此,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在校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理财意识和一定的理财技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现代金融环境,实现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

2.目前大学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堂教学滞后于金融实际

创新,要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中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实际,能够反映和指导社会实践。而金融专业是一门时效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变化,金融领域的内外部环境亦发生了巨变,甚至出现了由过去的经济影响金融演变为金融改变经济的趋势。比如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放缓态势,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贸易增长也出现了下行趋势;由于宏观经济表现欠佳,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与银行间融资困境交互影响,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物价上涨和结构调整压力并存,经济金融领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等等。但目前金融专业在教学中很难及时涉及到上述问题,导致教学内容滞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最新金融形势与现实政策法规的认识与判断,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尽管金融专业课程的理论教材有许多名家、专家所著的高质量作品,也有国家规划教材,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金融专业教学的需要,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金融理论家,同样更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2.2教学方法单一,与金融实践相脱离

目前国内金融专业的教学体系,虽然注重了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教学方法呆板,主要以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方式,虽然也进行模拟实习,但一般都是安排在全部课程学完之后进行,这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不能及时获得感性认识。另外由于条件的限制,实习的条件难以仿真,使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2.3主动学习不够,学习兴趣不大,创新意识不强

金融专业教学多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久而久之磨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惰性逐渐滋长,自觉学习不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人才培养过程是教学相长、互动的过程,只有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2.4动手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从书本到书本,虽然有实习课,但仿真性不强,基本上是计算做题,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既然联系实际较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就更谈不上创新了。这种情况与平时的专业教学只注重理论,不重视实践环节有很大的关系。

3.创建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的教学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现

创建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弥补了传统专业教学的空缺,使学生增加了动手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实践价值。

3.1教学实践意义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技能。据我们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支出没有计划,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理财意识与能力薄弱,或渴望理财而缺乏技能指导等。创建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是以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理财愿望为切入点,根据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资金状况设计出具体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增加大量的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拓展与应用,“金融理财课堂”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病垢,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如教师通过金融实验室教学,巩固消化课堂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技能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不影响学生正常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通过一些小额理财投资过程的实战演练,锻炼学生的坚强、果敢品格和风险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培养创新能力。“金融理财课堂”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之外另辟蹊径,通过学生自己的资金运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3.2社会价值体现

(1)实现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战操作,尝试不同种类的储蓄:如活期、定期、教育储蓄等;尝试低风险的小额投资:如基金定投、债券投资、购买保险、投资纸黄金等。

(2)提高大学生独立谋生与创业的能力。据我们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79. 8%同学的生活费、学费来源于父母,大学生的独立谋生能力差。“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财实践,进行资金的科学管理与投资,实现资产的合理规划与增值。

(3)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投资理财活动,如理财知识竞赛、实际理财操作和外汇证券的模拟交易等提前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为缓解就业压力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4.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创新与实践的具体实施方案

4.1目标设定

总体目标:通过“金融理财课堂”的创建和实施,巩固课堂专业知识,补充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金融理财常识,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培养健康的理财意识及基本的理财技能,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

具体目标:(1)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2)学会“开源节流”,合理掌控自有资金;(3)尝试小额投资;(4)知道充分享受教育储蓄的优惠政策;(5)了解针对出国留学的跨国理财技巧;(6)培养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4.2前期准备

表1 “金融理财课堂”实践的前期准备

4.3组织实施与总体进度

表2 “金融理财课堂”的组织实施与总体进度

4.4实践环节设计(如图1)

4.5过程管理与教师指导

如下表3 “金融理财课堂”实践的过程管理

图1 “金融理财课堂”的实践环节设计

4.6预期成果

表4 “金融理财课堂”实践的预期成果

5.结论

大学生“金融理财课堂”的创新与实践,将弥补长期以来金融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缺陷,以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理财愿望为切入点,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升理财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提供一个可行性较强的训练平台;同时,亦将实现实践性教学与实战演练(安全的小额理财)、模拟交易(风险较大的外汇、证券交易)相结合,初步锻炼学生的风险意识与承受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耿明英.以能力为导向的英国高等教育模式探析――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2011(2).

[2] 朱孔军、李延保.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9).

[3] 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4] 张亦春、蒋峰.21世纪对我国金融学教学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2(6).

[5] 邵宇.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