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运输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流市场;建设重点;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一、物流分类的理论规范
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物流进行类型划分。
要对物流进行分类,首先是标准问题,即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划分。从现实来看,物流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因此,单纯按照某一个标准对物流进行分类,除了理论上有一定意义,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所以,这里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按照综合的标准对物流进行分类。
按照不同物流方式出现顺序和物流主体的不同,以及物流服务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一般把物流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近年来,由于物流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越来越多,向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趋向发展,所以,又出现了第五方物流、第六方物流的提法。
由于不同物流方式在产生时间、服务范围、服务方式等方面的成熟程度不一样,在物流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和份额也不一样,从而对理论研究的实践需要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对于不同物流方式的分类研究,在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研究热度也不一样。
对于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和第六方物流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探索性的研究。这是因为,这些物流方式出现的时间不长,服务范围不稳定,服务方式还不成熟,在物流市场中所占比重和份额也不多。特别是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和第六方物流,在数量和市场主体方面的供给和需求都很少。所以,目前对这些物流方式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探索性的研究,争论不多,研究热度也不高。
目前,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最多、研究热度最高、在理论界存在分歧最大的是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
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的定义有很多种,在很多教科书上,把第一方物流定义为生产、供应方自己组织的物流。把第二方物流定义为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自己组织的物流。这也是最常见的说法。还有的把物流服务的供应方定义为第一方物流,把物流服务的接收方定义为第二方物流。其他定义方法还有很多,但基本上都属于上述定义的不同表述方法,都没有脱离上述定义的窠臼。
按照这些说法,无论是第一方物流还是第二方物流,都属于企业自给自足的物流活动环节,都仍然是企业自我经营活动中的一部分。显然,这些定义都忽略或者说违背了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条件,那就是:物流是一个建立在社会化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的服务产业部门。所以,上述定义都是错误的。
从现实来看,第一方物流与第二方物流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不同。所谓第一方物流,是指购销、买卖双方自己组织的物流,也就是自营物流。这种物流活动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时间上来看,这是最早的物流组织方式。
所谓第二方物流,是指由专业运输部门承担生产、销售方或者购买方的货物运输的物流方式。这一定义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专业运输部门只提供生产、销售方或者购买方的货物运输服务,包括从起点到终点整个过程中的装卸、仓储、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与转换,也包括对货物原始状态的保证,等等。简单的讲,专业运输部门只提供货物运输服务。二是双方属于合同契约关系,作为货物所有者的生产、销售方或者购买方,自己不再承担货物的运输,而是把货物的运输委托给专业运输部门。这样,货物的生产、销售方或者购买方自己就不需要在货物的运输方面进行各种投入,也不需要再考虑货物运输方面的组织管理问题,从而把节省下来的各种要素用于主要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费用,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而作为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来讲,可以取得长期稳定的客户和业务经营规模,促进物流服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实现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高效化。成功的第二方物流,可以使双方都获取更大的好处。特别是对于生产经营性企业来讲,会取得比自营物流更大的好处。这是第二方物流产生并且在许多领域取代第一方物流的根本原因。
所谓第三方物流,基本含义仍然是指生产经营性企业把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公司,物流服务内容基本上仍然限于货物运输。与第二方物流不同的,一是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一方,不再是只能提供运输的纯粹运输部门,而是专业物流服务公司。二是专业物流服务公司不但提供运输服务,而且会占在委托方角度,对运输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加快运输速度,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委托方的经营成本,提高效益和效率。可以看出,在第三方物流方式中,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已经介入并且承担了委托方在货物运输环节的管理职能,所提供的是比第二方物流更高质量的运输服务。
而第四方物流,则是比第三方物流服务更全面、更先进的一种物流模式。它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由物流服务公司向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包括优化库存、采购、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等等,甚至包括产品的市场扩展。能够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必须具备技术和知识的密集型特点。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已经把物流服务公司从职能上变成了生产、经营性企业的一部分。不但如此,实质上物流服务公司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生产、经营性企业的物流决策管理任务。这种物流模式把双方从经济利益上结合成了一个整体。
关于第五方物流和第六方物流,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严密、完整的定义。现有的研究主要从物流人才培训、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说明。
二、我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能力。如果把物流经营的资源与条件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那么,在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当中,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性质又有所不同。
从硬件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的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严重的短缺“瓶颈”制约现象,不需要进行全面的战略性规划建设。相对来说,我国的物流业在组织管理等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比硬件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多,或者说,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织管理落后,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的社会系统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现状是,专业经营物流或者以经营物流为主的企业,都在试图建立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物流系统,从物流的技术设备购置、维修管理,到物流的信息搜集、组织货源、运输甚至装卸、仓储等,都由本企业自己完成。这种所谓的物流系统,并不是在社会化的专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出于利益独占、垄断等目的,是对竞争的排斥,实质上是在搞“小而全”。它根本不具备科学组织管理意义上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反而影响了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也造成了物流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时间、地域之间的相互脱节,影响了物流的速度和效率。例如,由于物流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或由于数量不足而等待配货满吨(载)运输,由此导致物资和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滞留时间过长,既增加了物流费用和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物流经营的规模化程度低
我国虽然在物流总量上相当庞大,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众多,但是,除了铁路、航空、管道等处于垄断地位的部门以外,在其他专业物流服务部门和单位中,真正能够达到经济规模的很少,特别是中小型物流服务公司和单位更是如此。究其原因,除了铁路、航空、管道等垄断性部门以外,主要是由于物流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没有形成紧密的系统,从事物流经营的企业,经营物流的模式基本上还是“一条龙”式的“小而全”。小规模的独立经营使很多物流经营企业难以达到经济规模,甚至连最低的保本经营都难以维持,不得不开展所谓的多种经营。由于没有规模,在投资、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也就难以到位,在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上难以满足客户需要,进而导致信誉下降,物流业务的开展更加困难。这种状况在许多经营物流的企业,包括一些较大规模的物流经营企业都程度不同的存在。
3、我国物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从我国的物流业现状来看,我国物流的社会专业化程度还很低,真正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物流服务的企业还很少。表面上,我国的物流行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经营单位。如专门从事运输的货运公司和个体工商户,专门提供仓储设施的各种场、站,专门提供货运信息的咨询服务公司,等等。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专业部门并不是社会经济活动分工的结果。从这些专业物流服务单位的业务活动来看,可以清楚的说明这一点。很多专业物流服务单位基本上都长期处于“找米下锅”的状况,很少有主动上门提出服务要求的。
生产经营性企业的物流外部化,即交由专业物流服务公司来承担,需要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物流外部化能够提供比自营物流更方便、更节省、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否则,即使二者处于同等水平,也不可能实现生产经营性企业的物流外部化。而要实现物流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物流服务单位实行专业化经营是主要的方法和手段。
4、物流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在物流的时间构成中,用于运输的时间,相对来说并不长,大量的时间被用于联系、组织货源,寻找需要物流服务的对象,或者是需要物流服务的单位寻找、联系合适的物流服务单位。这个过程可以叫做物流的联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都在围绕物流进行业务活动,各种相关的信息是业务活动的主要内容。物流的联系时间过长,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造成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都没有掌握有用的相关信息,也难以搜集到直接有用的服务信息。
三、现阶段我国物流市场的建设重点是第三方物流
如何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实践上已经出现了各种方式的建设尝试,如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物流经营模式、与国际上先进的物流企业合资合作、建设设备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中心,等等。这些方式和方法,基本上都是按照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所谓先进模式建设的。而理论界提出的许多措施和方法,基本上也是按照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所谓先进模式进行设计、论证的。
实施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方式,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条件:物流服务公司的水平和能力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具备了承担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能力,能够提供比自营物流更快、更节省、效率更高的物流。如果不是这样,生产经营企业不可能、也无法把自己的物流放心的交给第三方、第四方,也不可能产生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这就如同招聘人才不在于招人而在于招才、被招的人首先应该是人才一样。可见,物流业的发展和提高,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转变生产经营企业的自营物流方式,而在于尽快提高物流业自身的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物流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表现为物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物流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一样,能够提供的物流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范围也不一样。这种阶段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超越。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占国内物流市场的比重还相当低,处于从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过渡的阶段,总体上还不具备开展第四方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管理水平不高,加上传统经济体制、陈旧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信任度和需求都不高,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不愿放弃自营物流。这种状况说明,我国的物流业既不具备开展第四方物流甚至第三方物流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第四方物流市场,甚至第三方物流的能力和市场都不足。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不是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而在于如何提高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尽快实现从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过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物流成为“第三利润来源”。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食品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宇,李刚.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物流科技,2004,(9):45-48..
[2]崔介何.物流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
【关键词】 陆港;国际陆港;内陆港;无水港;干港;公路港
目前,我国投入运营和规划建设的国际陆港项目有50余个,发展迅速。实践已经先行,理论尚未跟上,国际陆港名称还处在混沌不清的阶段,还有“内陆港”“无水港”“干港”“公路港”等名称在专业刊物和媒体上各行其道,在名称、定义及内涵、外延上笼统模糊。国际陆港的名称和定义是国际陆港事业发展的准星和中心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本文汇集相关国际陆港的名称和定义进行比较和探讨,为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参考。
1 国际陆港建设处在初级阶段
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国际陆港的新概念和基础理论。2000年,席平[1]率先提出“国际陆港”的新概念和基础理论;2001年1月5日,《三秦都市报》以“打造西部旱码头”为题对该文的论点、论据、意义给予详细的介绍和宣传[2];2007年4月10日,《河北日报》以“陆港理论首创者——席平”为题进行宣传报道。[3]
在国际陆港的概念和基础理论影响下,西安市率先确立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2004年,西安市政府确立了以西安陆港为核心的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2008年,西安市政府又成立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以西安陆港为基础的、以现代国际商贸物流为特色的省级开发区,位于西安市东北方向的新筑和新合街办境内,规划面积44.6 km2,规划控制区面积120 km2。园区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码头三大支撑平台,将有效发挥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心点的区位优势及辐射带动作用,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齐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配套,有效地提升陕西经济的外向度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成为西部地区沟通全国、联通世界的窗口和平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建设中国最大的国际型陆港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现代服务业城市”。
2 国际陆港的名称和定义
2.1 陆港、国际陆港(Land Port)
陆港、国际陆港名称源于《建立中国西部国际港口——西安国际陆港的设想》。陆港成为与海港、空港并列的名词,有机组成了“陆港产业园”等名称。
国际陆港的定义是指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储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另外,国际陆港还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功能。
笔者认为:第一,陆港的名称符合国际港口的起名顺序,在陆港之前已有海港和空港,叫陆港符合陆、海、空的逻辑序列,名称规范统一;第二,国际陆港定义准确。
2.2 内陆港(Inland Port)
刘瀛寰[4]在《内陆港选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对内陆港进行了介绍,阐明内陆港的定义是直接与海港相连的内陆货运站。
首先,内陆港的名称多加一个“内”字,有三点不妥:不妥之一为画蛇添足,陆港肯定是在陆地上的,再加一个“内”字显得累赘;不妥之二是与海港、空港不统一;不妥之三为逻辑混乱,若内陆港名称合理,则海港应该称作“沿海港”或“岸边港”,空港应该称作“陆地空港”或“地上空港”。其次,定义内涵过于狭小,仅认识到陆港连接海港,忽略了诸如西安陆港到莫斯科陆港之间的国际陆地运输。再次,定义没有讲明“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概念。
2.3 无水港、干港(Dry Port)
谭卡[5]、王欢明[6]分别在《广州港的无水港群选址研究》《成都发展内陆“干港”研究》中对干港进行了介绍。徐伟等[7]对无水港的定义是,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美国集装箱协会对无水港的定义是,远离港口的内陆集装箱设施,它为进出无水港的集装箱和货物提供集装箱装卸、短期储存和海关检查等服务。
笔者认为,若按照干港、无水港可理解为“没有水的港口”的逻辑,空港、数码港、信息港、太空港等广义上的港口都可称为无水港,可见其名称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确切,太宽泛。以上定义或用较大概念的“物流中心”来替代“港口”,不合适;或过分局限于“集装箱”,且用“无水港”来诠释“无水港”,内涵和表述不清。
2.4 公路港(Highway Port)
公路港这个称谓来源于浙江传化集团,它将重要的陆上铁路运输排斥在外,显然内涵太小。另外,没有查到公路港确切的定义。
3 结 论
经过以上对陆港名称和定义的比较和探讨,笔者归纳如下:
(1)港口种类繁多,有狭义与广义上的概念之分。狭义上的港口,是在河、海等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舶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比如渔港、油港、军港、商港等;广义上的港口,是物质流动过程中的集散处,比如空港、数码港、信息港、太空港以及本文提到的国际陆港。
(2)国际港口是为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依照有关国际条约或法令对外开放的商港,是国际海上交通与内陆交通的枢纽,是陆地国际运输的节点。
3.1 国际陆港的名称
运输方式决定港口名称。主要为国际海洋运输服务的港口称为海港,如上海港;主要为国际航空运输服务的港口称为空港,如昆明空港;主要为国际陆地运输服务的港口称为陆港,如西安陆港。
笔者建议:第一,以“陆港(Land Port)”作为学术名称;第二,在表述中为了突出其国际性的特点,可使用“国际陆港”;第三,“内陆港”“无水港”“干港”“公路港”等其他名称可以作为非正式名称或别名。
3.2 国际陆港的定义
国际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储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3.3 国际陆港的作用和发展原则
国际陆港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是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快捷便利的国际港口服务的基站;是内陆城市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是承接国际资本、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必要条件;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畅通的保障和前提。
国际陆港的规划建设原则是“以港设区、以区养港、建港兴市、开发内陆”,即以国际陆港为基础,依托陆港大进大出的国际物流资源优势设置临港产业区,而临港工业企业集群的大产出和大运量为陆港提供充足的货物资源,临港服务区的优质现代服务业集群为陆港聚集经济腹地的货物资源,形成国际陆港、临港产业区、内陆城市、陆港直接经济腹地、陆港间接经济腹地层次递进的有机关系,带动城市、辐射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平,严国荣,曹鸿.建立中国西部国际港口――“西安陆港”的设想[J].唐都学刊,2001,17(4):12-14.
[2] 张井.打造西部旱码头[N].三秦都市报,2001-01-05.
[3] 荣肖磊.陆港理论首创者——席平[N].河北日报,2007-04- 10.
[4] 刘瀛寰.内陆港选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0.
[5] 谭卡.广州港的无水港群选址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关键词]公路货运;物流业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公路网络的日渐完善和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给全国各地的运输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完善的交通网络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各地区的物资和信息交流,由此兴起的交通运输业也得以日渐发展。可以说,公路货运和相关的现代物流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物流业和公路货运业的定义
什么是物流业?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现代物流业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兴起的新兴行业。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领域,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业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传统的运输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
公路货运与物流业是息息相关的,是商品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依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路运输工具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的服务活动。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路政建设作为主要的工作来进行,安全、快捷、经济、舒适的交通,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和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素。
畅通的公路网也带来公路货运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运输服务条件,物流业以其方便、快捷、经济等优势深入到全国各地。
二、公路货运与物流业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伏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而日渐发达的公路货运使得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988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为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6%。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虽因国家不同而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1%—14%。现在尚无确切数字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物流总成本究竟有多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我们在运输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效率,需要进行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在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物流供应链中还有大量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和积压。
随着我国路网的建设改造,村村通路路通的通畅工程逐一实现,很多偏远地区也与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发展机会,物流业成为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各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简单说来,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物流涵盖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关商品空间转移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空间转移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很多行业,如运输、仓储、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
物流活动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需要利用和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来进行。由此来说,公路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活动最为基础最为繁多的服务活动,因为大量的物流都必须依托公路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公路运输和良好、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是物流活动开展以及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14-01
由于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电子商务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但要发展好电子商务,解决电子商务的三流至关重要,那就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到目前为止,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流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以及安全技术的提高,资金流的问题也不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各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怎样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快速便捷地转移到用户手中,即怎样解决商流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要讨论研究的物流问题,物流成了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要想使得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先解决物流的问题甚为重要。
一、物流的定义
随着物流科学的迅速发展,世界许多国家的专业机构、管理机构及物流研究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概念做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如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定义如下: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虽然定义多多,但从各种不同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观点:即物流不仅包括原材料、产品等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实物流动过程,还包括伴随这一过程的信息流动,是商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二、我国当前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和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装备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下,我国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缺乏系统功能。
(二)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信息化普及程度、集成化管理、物流作业系统的程度较低
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的企业数量还很少。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各类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还不高,信息资源的利用尚未实现跨部门、跨行业整合,企业之间的物流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另外,我国物流系统功能不强,仓储功能和运输功能缺乏协调,长途运输和短途配送也缺乏有效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配合不力,不同物流服务很少结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
(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本还很高
随着网站数量的增加及在线交易额的上升,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需求也相应越来越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企业如何在保持高质量服务与灵活性的同时,控制和降低物流的成本。因此,众多分散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要结成联盟,形成服务网络,才是降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成本的最佳途径。
三、我国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一)物流关系管理信息化
组建企业“链型”物流新模式。“链型”物流又称“供应链”物流,是近年中新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流经营方式,它是由多企业、 多行业根据自身的发展与需要,相互间结成的供应链体系 ,是现代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与合作需要,形成的战略联盟体,更能充分发挥物流市场效益。然而,“链型”物流体系更加离不开信息化。一旦出现物流信息化的中断与缺失,就可能使物流链中断。
(二)物流配送信息化,建立企业物流支撑体系
物流配送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信息系统与电子化手段,加强对企业物流链管理,形成企业物流的支撑体系,进而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与高效益。实行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化,可以将生产制造、原料供应、商品销售与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 流向与流速等情况,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化、快速化收集和处理,更加有效地进行物流配送过程组织及物流配送部门协调。
(三)物流过程的绿色化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主要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管理。绿色运输管理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开展共同配送,几个中小型物流公司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二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绿色包装管理就是在物流的过程中实行包装规格化、大型化和集装化,尽可能让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对于一次使用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他用,另外,就是开发高功能化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从而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
四、结语
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发展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共同努力,那么就一定能建设一个和谐的、适应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物流环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关键词]货物运输;轻泡货物;运费计算;运输决策
[DOI]10.13939/ki.zgsc.2017.06.057
轻泡货物在货物运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而货物运输则是这个“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因此,深入探讨物流运输中的轻泡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轻泡货物的定义
由于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运输特点,同时不同的运输方式又归口于不同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而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因此,对于常见的轻泡货物其定义往往不统一,既失科学又失规范。
众所周知,轻泡货物,也称轻浮货物、体积货物、容积货物、轻泡物、轻货、泡货、抛货。轻泡货物,轻,分量小;泡,虚而松软,不坚硬;轻泡,分量小而轻浮,密度低而体积大,从而占用较大的空间。常见的轻泡货物有棉、麻、草、毛、纸等类的货物,比如棉花、海棉、黄麻、剑麻、中草药材、绒毛、禽鸟羽毛、卫生纸、包装纸箱等,都属于轻泡货物。
为此,可以将轻泡货物定义为:
轻泡货物,物流运输中密度小于规定值的货物。密度,单位体积某种货物的重量。换句话来说,轻泡货物就是物流运输中单位体积内重量小于密度规定值的货物。
相对于轻泡货物的其他货物,一般称为重货物。
在参照国际相关权威组织有关规定以及国际通行惯例的基础上,我国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先后了不同物流运输方式轻泡货物的相关规定。根据轻泡货物的定义,从这些相关规定中就可以解读出相应的密度规定值。
交通部的《汽车货物运输规则》规定:“轻泡货物每立方米折算重量333千克”,即:公路运输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为333千克/立方米。
铁道部的《铁路货物运价规则》规定:“每立方米重量不足500千克的轻浮货物,按每1立方米体积折合重量500千克计算”,即:铁路运输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为500千克/立方米。
交通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收费规则》规定:“货物的计费吨分重量吨(W)和体积吨(M)。重量吨为货物的毛重,以1000千克为1计费吨;体积吨为货物‘满尺丈量’的体积,以1立方米为1计费吨。”即:水路运输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为1000千克/立方米。
国家民用航空总局的《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规定:“每公斤货物体积超过6000立方厘米的,为轻泡货物。轻泡货物以每6000立方厘米折合1公斤计重。”即:航空运输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为167千克/立方米(6000立方厘米折合1千克,也就是1立方米折合167千克)。
综上所述,可得物流运输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一览表,见表1。
根据轻泡货物的定义,一批货物是否属于轻泡货物,可以通过计算其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重量,与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答案。
例1 某批货物,重量1500千克,体积2.35立方米。问该批货物属于轻泡货物吗?
解:
由于该批货物
1500千克/2.35立方米=368.30千克/立方米
因此
在公路运输中,368.30千克/立方米>333千克/立方米,该批货物不属于轻泡货物;
在铁路运输中,368.30千克/立方米
在水路运输中,368.30千克/立方米
在航空运输中,368.30千克/立方米>167千克/立方米,该批货物不属于轻泡货物。
结论:由于不同物流运输方式中的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不同,一批货物在某一运输方式中属于轻泡货物,但在其他运输方式中则不一定也属于轻泡货物。许多货物是无法用肉眼判断出是否属于轻泡货物,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纵观国际国内物流运输的发展历史,出于种种原因,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总体上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比如,在公路货物运输上,我国将过去的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300千克/立方米修改为现在的500千克/立方米;在航空货物运输上,国外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为143千克/立方米(轻泡货物以每7000立方厘米折合1千克计),我国为167千克/立方米;在水路货物运输上,西W国家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为883千克/立方米(轻泡货物以每40立方英尺折合1000千克计,而1立方英尺折合0.0283168立方米),我国为1000千克/立方米,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则为250千克/立方米(轻泡货物以每1000千克折合4立方米计)。
2 轻泡货物的计费重量
货物的计费重量,顾名思义就是计算货物运输费用所使用的重量。
一般来说,货物运输费用的计算,是以货物的计费重量作为其中一个因子的,即:
货物的运输费用=货物的计费重量×单位重量的运价
作为货物运输的设备,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船舶,乃至飞机,其承载货物的重量与空间(体积)都是有限的。假如运价不变,仅以货物称重过磅得出的重量即实际重量作为计费重量,那么就会出现物流企业抢着运输重量大、体积小的重货物,而没人愿意运输重量轻、体积大的轻泡货物。只运“钢铁”,不运“棉花”,小则影响到货物运输设备承载重量与空间(体积)的效益发挥,大则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平衡发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轻泡货物的定义,轻泡货物以单位体积折合密度规定值的额定重量计重,即轻泡货物的计费重量为货物体积与密度规定值之积。轻泡货物的计费重量因与体积有关,故称之为体积重量:
体积重量=体积×密度规定值
显然,重货物的计费重量为货物的实际重量,轻泡货物的计费重量为货物的体积重量。
轻泡货物之所以“泡”,是因为体积重量大于实际重量,这两者之差就是“泡出来”的重量。实践中,某些物流企业为了给予客户提供优惠服务,或者打折促销,针对轻泡货物推出半泡计费方式(分半泡),即在计收实际重量费用的基础上,对体积重量相对于实际重量“泡出来”的重量(全泡)只计收一半的费用。为此,半泡的计费重量为:
实际重量+(体积重量-实际重量)/2
=(实际重量+体积重量)/2
综上所述,可得《货物的计费重量表》,见表2。
例2 某批货物,重量1500千克,体积10立方米。问该批货物采用水路运输时,计费重量为多少?如果采用航空运输时,计费重量又为多少?
解:该批货物的密度为
1500千克/10立方米=150千克/立方米
既小于水路运输的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1000千克/立方米,又小于航空运输的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167千克/立方米,显然在这两种运输方式中都属于轻泡货物,计费重量均取其体积重量。
采用水路运输时,该批货物的计费重量为
10立方米×1000千克/立方米=10000千克
采用航空运输时,该批货物的计费重量为
10立方米×167千克/立方米=1670千克
结论:同属轻泡货物的一批货物,水路运输的计费重量远远高于航空运输的计费重量,近约6倍之多。
3 轻泡货物的运费计算
轻泡货物就是物流运输中单位体积内重量小于密度规定值的货物。用式子表示则为:
重量/体积
重量
重量
所以,轻泡货物也就是货物的实际重量小于体积重量的货物。反之,重货物就是货物的实际重量大于体积重量的货物。
因此,一批货物只要将其实际重量与体积重量进行比较,就可以判定出这批货物是否属于轻泡货物,实际重量大的就是重货物,体积重量大的就是轻泡货物。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工作中计算一批货物的运输费用时,首先就是直接确定其计费重量,通俗的方法是:在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中“两者择大”。
例3 一批货物样本由北京空运至日本东京,毛重为25.20千克,长92厘米,宽58厘米,高42厘米,声明价值为100美元/千克。请计算运费。已知运价:M――230美元;N――37.51美元/千克;45――28.13美元/千克。
解:该批货物
实际重量为25.20千克
体积重量为
(92厘米×宽58厘米×高42厘米)×167千克/立方米
=37.43千克
而25.20千克
故取体积重量37.43千克为计费重量
37.43千克计费重量对应的运价为N――37.51美元/千克
基本运费=37.43千克×37.51美元/千克=1404.00美元
明价值费=(货物价值-货物实际重量×20美元/千克)×0.5%
=(25.20千克×100美元/千克-25.20千克×20美元/千克)×0.5%=10.08美元
由于起码运费为M――230美元,小于计算出的基本运费1404.00美元
故货物总运费=1404.00美元+10.08美元=1414.08美元
结论:在实际工作实践中,计算货物的运输费用有时并不直接提到“轻泡货物”一词,但事实上正是计算轻泡货物的运输费用。
例4 某公司进口一批原料,从国外A港口运抵我国沿海B港口,重56000千克,散装运输需占用80立方米的容积,而经过包装后装船只需占用40立方米的容积,基本运费率为40美元/1000千克,特殊燃油附加费为5%,港口拥挤附加费为5%。请分别计算这批原料散装运输和包装运输的运费。
解:这批原料的实际重量为56000千克
(1)散装运输时
体积重量为
80立方米×1000千克/立方米=80000千克
实际重量56000千克
故取体积重量80000千克作为计费重量
运费为
基本运费率×(1+附加费率)×计费重量
=40美元/1000千克×(1+5%+5%)×80000千克
=3520美元
(2)包装运输时
体积重量为
40立方米×1000千克/立方米=40000千克
实际重量56000千克>体积重量40000千克
故取实际重量56000千克作为计费重量
运费为
基本运费率×(1+附加费率)×计费重量
=40美元/1000千克×(1+5%+5%)×56000千克
=2464美元
包装运输的运费比散装运输的运费节省
3520美元-2464美元=1056美元
结论:一批货物散装时属于轻泡货物,而包装后则有可能属于重货物。
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中,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并非强制性规定,故一些物流企业则从有利于效益的角度制定出本企业的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在刚刚兴起不久、风靡世界的快递业中,相当部分的快递企业,也参照传统航空货物运输的计费方法,对快件的收费在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中“两者择大”,作为计费重量,其中6000立方厘米折合1千克,即1立方米折合167千克,这也正是轻泡货物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
4 轻泡货物的运输策略
在物流运输中,从轻泡货物的定义、轻泡货物的密度规定值,还有货物的计费重量,以及货物运输的实践和案例,可以总结归纳出以下轻泡货物的若干运输策略。
4.1 千方百计努力减少轻泡货物的体积
轻泡货物的计费重量为该货物的体积重量,显然,减少货物的体积就是减少货物的体积重量,从而减少货物的计费重量,最终达到减少货物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减少轻泡货物体积的最终标准是:货物的重量与货物的体积之比不小于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因为此时,货物已经从轻泡货物变成了重货物,继续减少货物的体积不仅失去了节省运费的意义,同时也会增加减少货物体积的难度。由于不同物流运输方式的轻泡货物密度规定值不同,甚至差距很大,比如水路运输轻泡货物的密度规定值为1000千克/立方米,而航空运输仅为167千克/立方米,差距近6倍。因此,事先确定物流运输方式后,再进行有目标的减少轻泡货物体积,显得尤为重要。
减少轻泡货物体积的方法,主要是重新包装该货物。值得注意的是,必须事先预算重新包装货物所需要的费用,如果这项费用大于最终因减少计费重量而节约的运输费用,则重新包装也同样就失去了意义。
4.1.1 原料类轻泡货物在紧压包装上下功夫
一般的原料类轻泡货物在运输中的保护要求并不太高,对于这一类货物可以通过紧捆、压缩和抽真空的形式来减少体积,前提是不能影响到货物的使用价值。例如:禽鸟羽绒原料,装入专用密封袋后,进行抽气形成真空处理,体积可以大大减少,并且十分方便搬运、堆码和装卸;剑麻纤维原料,通过打包机的紧捆压缩后,体积可以减少一半左右而变为重货物;类似的还有植物干草秸秆原料等。
4.1.2 成品类轻泡货物在拆零包装上下功夫
成品类轻泡货物大都呈不规则状,如设备、工艺品等,对于这一类货物可以通过拆卸整机、化整为零的形式来减少体积,变整体包装内部空隙多的轻泡货物,为各零部件规则包装的重货物,待运输到目的地后再重新组装成形。
4.2 将轻泡货物与重货物进行组合包装
组合包装,就是通过轻泡货物与重货物一起组织或重新分组进行混合、合并包装,使低密度轻泡货物在高密度重货物的“稀释”作用下,整体成为重货物,从而达到以重货物的形式进行运输。
这种组合包装关键是能够选取到密度较高的货物,同时要考虑组合在一起的轻泡货物和重货物性质接近,防止出F互相影响而降低货物的质量。如羽绒防寒服与牛仔裤、枕芯与床单等,都可以考虑组合在一起进行运输。
4.3 充分利用集装箱科学装载轻泡货物
利用集装箱进行货物运输的优势无须多言,相当部分的轻泡货物也都采用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装载轻泡货物可以忽略载重而多考虑容积因素。据统计调查资料表明,在常用的集装箱20英尺(1C集装箱容积33立方米、载重17000千克)和40英尺(1AA集装箱容积67立方米、载重26000千克)中,容积利用率平均仅在75%~82%。33立方米的20英尺集装箱,装载的货物不到25立方米,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由于集装箱运输费用的计算是以箱为单位的,提高集装箱货物容积利用率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充分利用集装箱科学装载轻泡货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是使用规范的包装箱,包装箱的规格尺寸必须与集装箱规格尺寸相匹配,否则很容易造成集装箱的空间剩余而白白浪费;二是设计合理的集装箱装箱堆码方案,不同的装箱堆码方案往往导致不同的装箱后果,同一批货物采用某一个装箱堆码方案也许装不完,而采用另一个装箱堆码方案也许不仅能装完货物,而且可能还剩出多余的空间来。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郭丽娜.物流运输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李福纯.轻泡货物包装规格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9(9).
[4]吴润元.《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问答[J].交通与运输,2000(5).
[5]何德谈,戴亚雄.铁路货运核算问答[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