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工匠精神;商业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6-02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造就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浩繁与丰厚[1]:有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美誉的神镇钧瓷,还有开封汴绣、南阳玉雕、洛阳宫灯、豫西剪纸、淮阳泥泥狗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传承与推广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与发展两大难题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及高科技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令人堪忧。从传承层面看,首先,传统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传承方式本就制约着生产规模,许多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其次,从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许多作品出现庸俗、粗俗、媚俗的倾向,造成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质感严重缺失。从发展层面看,其一,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业者偷工减序,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作品失去价值;再者,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为保生计不得不转行,如此恶性循环,发展更无从谈起。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和发展两大难题。传承,不仅需要传承工艺技法,更是对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则需要将传统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以保证工艺品质为前提进行商业化推广,让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拥有其合理的地位与价值。

二、传承的精髓是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

(一)传承技艺需要坚持匠心

现代的中国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手工匠人的重视程度低,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数。

江西婺源虹关村在明清时代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有“徽墨名村”的美誉。但由于现代书写工具的变革,加之古法手工制墨工序复杂且出品率低,手工制墨工艺渐渐失传。八零后的詹汪平是徽墨世家的后代,自觉传承古法制墨。他向伯父和附近村庄的老手艺人请教学习,认真钻研祖传的配方,加上对家族里一些制墨老人口述的整理分析,逐步恢复了古时的制墨方法。他自制各种工具,一步步体会摸索,完全不顾烟熏火燎、脏黑苦累,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重新掌握了这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古法制墨,是烟的升华凝聚,是对自然的提炼萃取,封印了时间,见证了执着,更见证了不忘初心的匠人精神。

试想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少是提倡年轻人去扎扎实实做一辈子的“工匠”的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工匠精神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

(二)高职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

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无疑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需要专业的历史文化修养,同时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只有将美学与技艺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有内涵、有底蕴的优秀作品。

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推广方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值得许多高校学习和借鉴。该校践行“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形成历史与文化、设计与实践、材料与技术、市场与管理互动的知识结构;导入社会项目,以项目流程组建教学流程;服务社会,以推进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工艺美术产业转型与培养行业后备人才为己任;形成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现代师徒传承制”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多位专业的民间艺人以特聘专家的形式为学生传授技艺。通过高校教育的形式将陶瓷、刺绣等多项民间工艺美术完好地传承,通过创新研发将这些艺术形式更好地推广发展下去。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校企结合、非遗文化传承的良好途径。

三、发展的关键需要与时俱进

(一)融入现代文化,注重商业化推广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也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融入现代文化之中,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推广之路,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上海一家名为作物ZOWOO的工坊,突破性地把木工这项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以商业化的形式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第一家开在商业闹市区的木工店铺。该木工坊以课程的方式面对普通大众出售商品,顾客可以选择喜欢的木制品样式,在木工老师的辅导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做出成品并带回家。许多年轻人甚至带着孩子走进这间木工坊体验制作的乐趣。这种商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广的实际是一种工匠精神,面向普通大众传播一种文化,无疑是对木工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工种最好的继承和延续。

(二)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创新发展

中国需要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原创品牌,而民间工艺美术恰恰正是体现民族特色的最优选择,怎样利用其优势树立原创品牌,则成为我们深思的问题

缂丝工艺作为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和摹缂名人书画[3]。因其制作工艺难度高、只能手工织造、出品率底,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手工艺人愈来愈少,这门手艺也几近失传。

难道手工艺品只能沦落到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么?只能要靠国家保护而束之高阁么?手工匠人就一定是默默无闻赚不到钱,满手疮痍在黑暗的角落工作么?80后设计师李晶并不这样认为。为了制作缂丝团扇,曾遍访苏州仅存不多的缂丝手工艺人,与他们合作制作缂丝团扇(见图1)。他刻苦学习团扇的裱框技艺,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扇面,然后经缂丝艺人制作扇面,制银艺人、流苏艺人等各类手工艺人进行后期装饰。李晶创立了自己的团扇品牌,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但更注重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的设计。他的作品成功地让四千多年的缂丝工艺走出博物馆进入寻常人的生活。比起一味地保护,让手工艺人们通过自己的技艺,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及生活需要的物品,并把它售卖出去,这种物尽其用的商业推广理念才是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最优途径。

总而言之,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赐予我们的瑰宝,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传承与发展需要重塑匠人精神,需要重视文化的传播,重视匠心的传承,需要创良品、树品牌,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用合理的商业化推广经营模式为匠人带来经济价值和社会尊重,从而让民间工艺美术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4):137-141.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M].中华书局,2010(102).

[3]无秋.织屏绣迨指春风――苏绣和缂丝屏风赏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12):44-45.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提高素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融合发展起来的。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当前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因而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的教育机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是部分高校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立性,认为传统文化是为思想政治理论服务的,只是单纯地为思想政治理论提供教育资源。二是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机制来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认为传统文化课可有可无,有的只是作为副课或选修课。高校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课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多以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为导向,根本没有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程的位置。三是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肤浅,没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教师作用发挥不够。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是宣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程,愿意承担专业课或特色课。二是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死板,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三是部分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不能把传统文化贴切合理的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大学生无时无刻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然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绩裴然,各具特色,但是还有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警句名言很多,但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内容少,力度不够。二是部分高校突出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但非常肤浅,多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开始时轰轰烈烈,后来冷冷清清,没有把传统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内心,有虎头蛇尾之嫌。三是功利化与商业化明显,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四是高校组织报告、征文等活动,学生从中受益,素质得到升华,但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

二、采取的对策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和充满活力的群体,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定要探析出一条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地位,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课时数,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或专业课。在保证传统文化课开设的同时,增加一些包括传统文学、古典艺术、美学、书法、绘画等知识在内的选修课程。同时,把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也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任务要求。因此,开设传统文化有关课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一定会使传统文化课结出丰硕的成果来。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战场,是师生沟通最主要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要积极主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把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引入课堂,以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要求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自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枯燥的课程生动化,抽象内容形象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目的。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一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自觉抵制商业化的不良倾向,建立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凸显传统文化的学校人文景观。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橱窗、校报、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大力宣讲传统文化,通过学校广播、社团、媒体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时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三是高校可以举办讲座、开展传统文化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益。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课堂学习的升华,使大学生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充实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

4.重视社会实践。学校应拓宽平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学生只有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邢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底蕴深厚,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如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邢台太平道乐、邢台梨花大鼓、历史名村、南和牌坊、历史名人、风俗轶事等。只有搭建起实践平台,就能使大学生进行很好的实践与锻炼,这样的教育模式更能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总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践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

[2]隋喜军,赵明杰.用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5-3-19(8).

[3]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 中国青年研究,2009(7).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泸沽湖;民居庭院;摩梭人;文化保护

引 论

歌德说“世间万物皆是隐喻。”自古以来,民族发展的产物,就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简而言之,诸如民族民居庭院这样的物质产物就是民族文化的直接载体可以探索到他们的审美情趣,民居精髓,继而接触到整个民族最深层的内在文化。在多元的民族文化发展之路上,发展准则的把握,一直都存在着难以衡量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的标准就是文化,只有注重文化保留的发展,才能支撑一个民族真正的内在精神。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美与共”这一主题正是我们一直追求各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方向。以一颗对待文化的虔诚之心,探求摩梭人文化的精髓,以民族元素的基础作为对文化深度探索的基石,目的是使文化传承和理解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当下里格半岛民居中的摩梭文化

里格半岛的民居是商业化与当地民族文化元素的结晶,临海的观景房依旧沿用了木质框架结构,废弃了门楼的牲畜棚和杂草堆放的功能。一楼一般用整块的玻璃替代了原先的木材,用作可以观景的餐厅,很多户人家依旧在一楼设立了火铺,用来招待客人接待游客;二楼三楼则一般是游客的住房,依旧是临海的一面用落地玻璃来观景,二楼三楼的视野可以充分看到泸沽湖的湖上景色。旅游房内部,是由木椤房演变而来,观景的落地玻璃取代了全封闭式的木椤房墙面,整根的原木也保留了原始文明与母语文化的交融。其外,原木上的点对应文化也与民居祖母房中人为的白色圆点相呼应,显得自然而活泼。

二、由里格半岛民居民族文化运用的思考和总结

(一)里格半岛民居改造带来的思考

就里格半岛的民居文化浅谈,当今少数民族地域性的民居追求的本质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拥有民族地域环境和建筑空间的特征和制约的因素中,如何使之能够表现得更接近于摩梭人理想化的生活场景,让泸沽湖民居更能显示民族地域性的迷人和神秘风光,而不是简单的风景区旅游酒店,便成为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回应。根据实地考察结合当地人文因素,由于人们更多地强化物质文明的建设,由此带来了在设计中人与传统文化的分离,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性在民居商业化中正在流失; 过度商业化使民居地域特色走向淡化,丰富多彩摩梭文化正在消失。甚至可以说,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民居建筑的文化,乃至优秀的传统色彩文化都在走向枯萎。在与里格半岛乃至整个开发比较先进的商业化旅游房当中,我们仍看到民居旅游房多余文化保护的许多问题:

1、过快商业化,忽略了摩梭人居民族文化的传承。过快的商业化却也凸显了民居在规划和发展上的不足,首先,因为先后涌进的外商,基本上承包了大部分的民居,摩梭人当地人家只有少部分是在自己的意愿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改造了民居住宅,而这一部分的居民保留了民居当中的大多数民族元素,这部分建筑民居的改造也是根据本身的需要为出发点的,这对保护当地摩梭母系氏族的文化文明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部分外商的出发点却只是商业化,在承包当地建筑和民居的改造与经营之后,取材于当地元素的简单运用,并没有深入从当地文化和居民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这样非常不利于摩梭原始文化和建筑古朴元素的保留。

2、同时,里格半岛由于三面临湖的位置,属于规划造成的道路不便和环境污染也非常值得深思。因此,我们可以说里格半岛的尝试和开发是一块炼金石,这更需要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里格半岛上开发和设计的利与弊。

(二)由里格半岛民居探讨现代民居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平衡

民居旅游房在现代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让新的民居庭院既要凸显地域性尊重民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发展文化,又能够更好的利用旅游资源创造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双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民居文化运用与环境协调。民居的整体规划与局部改造,不可能脱离庭院空间的整体抛弃摩梭人旧的大家族居住系统。只针对民居旅游功能的考虑、变化或只针对民居便于观景的改造进行的再次文化重组都是不完整的,必须要和整个空间的环境协调起来,强调民居摩梭人民族元素的高度提炼性,宗教文化性,在变化中求得整体统一的文化诉求。

2、摩梭人民族文化中的象征作用。元素的提炼体现着民族、地域、宗教、民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保护常常需要加强这种特性,深入探究摩梭人的文化历史,才能提炼出对位的象征性符号。某种元素用来长期的表达某一特定内容就会逐渐形成这种元素的既定功能―象征性。这种象征作用的民族元素已根植于当地人们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特定空间的民居。例如在祖母房中的男柱女柱以本教和喇嘛教的教义图案为主, 体现宗教文化神秘美感。

3、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生理、心理和情感的作用。民族元素的运用讲究同时与生理、心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具有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不同的文化元素对摩梭人来说代表着着不同的情感,游客也能通过高度抽象的文化元素暗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判断。例如在民居文化庭院中,聚会功能的场地铺装可以采用色彩活跃或者统一的石材铺装的原始的载歌载舞的壁画抽象元素。用铺装效果增加环境氛围,使人感受到民族音乐节拍的跳跃和环境抽象元素的统一,与舞曲节律跳动相协调,以获得很好的心灵感官和良好的视听效果。

4、对当地人口和民居的保护。摩梭人在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下,趋向于移居或者外出务工,而把自身旅游资源,民居甚至是服饰租给外商,造成文化流失,政府应当给予宏观的支持,给予泸沽湖原宿居民更多的优待和帮助政策,让摩梭人能够用自己的能力经营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同时,我们应该宣扬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保护发展原则,让大家共同维护宝贵的多元化文化。加强美育教育与建设,让人们意识到自身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结 论

整个里格半岛虽成功商业化但在文化保护上却也存在很多问题,民居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不是一个模式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对成功保护与发展文化的方法方式哪怕对我们有一点启示也就值得了。

综观整个泸沽湖地区的少数民族民居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民居是阐释地域性文化思想、承载梦想的绝佳媒介。在民居设计中无论什么样的民族元素相应表现什么样的民族思想内涵,都只是为了书写胸臆,表达民族核心文化。当代文化保护和发展中,我们更要地域性的中西部小城市或者是农村的新人居环境,传承民族文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应该下意识有责任的影响和引导当地的文化保护,只有这样,才会在文化充分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让我们的种族,民族特征得以福泽万年。

【参考文献】

[1]吴正光.西南民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白云翔.民居建筑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宋丽英.云南特有民族文化知识[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云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交融带。至今保存着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是诸多文化传统中的突出代表,形态各异的传承模式也一直是国际国内关注的热门话题。20世纪末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创办及在此基础上延续、发展起来的“云南民族源生乐坊”历时20余年,是一个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及发展方面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民间组织。至今仍然在21世纪全球背景下,本土化运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态势中寻求生存的空间和传播的多种可能。

由于濒危文化遗产抢救的客观时效性与紧迫性,我国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 “行动的实践”往往多于“理性的思考”。“源生坊” 经过多年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努力,依靠云南本土的民间艺人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起到了来自于社会民间的积极作用,同时为边缘和弱势的群体搭建一个通往国际、大都市的平台。无论从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都对云南本土文化的理解、认同上做了进一步的尝试。

本文将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传播为研究论域,通过对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回顾,延伸至“源生坊”的创立及发展轨迹现状进行论述,以此深入探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的途径及意义。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的形成动因及发展轨迹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简称源生坊)成立于2004年,由原云南电视台编导及纪录片独立制作人刘晓津创办。乐坊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创库艺术主题社区,其创立可以说是以田丰传习馆为“源头”的延续,本文将从一位已经逝世的中国当代音乐家田丰先生为切入点进行具体阐述。

1.田丰与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著名作曲家田丰先生不断来到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的许多具有浓厚云南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在持续不断的村寨采风体验中发现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人的急剧锐减,令他心痛不已。最终做出决定,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只身来到云南,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于1994年1月18日创建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一所以保存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民办教育科研实体。

传习馆的运作模式非常独特,田丰亲自到云南边村落挑选一部分有威望的艺人、民间智者,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各民族宗教祭祀、民风民俗、歌舞等传统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并以“求真禁变”来规范教学,反对旅游化、商业化表演。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护领域下,传习馆独特的传承传播观念、方法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各类学者、艺术家及中外文化保护基金会的社会人士来到传习馆参观考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观点:本土文化的传承应同自然与社会环境融合,而传习馆“博物馆式”的保护传统文化就像“鱼儿离开水难于存活”;部分当地政府和群众认为:“田丰身为一个外地人不应该来煽动民众搞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冲击下, “传习馆”坚持数年后,于2000年6月陷入了经济纠纷中,被迫解散。田丰先生离开云南后,于2001年夏天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1岁。

2003年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在国内舞台上演,浓厚民族艺术表达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多处经典段落源于传习馆整理保存下来的云南民族艺术品种。当年在传习馆红河地区的民间老师施万恒和学员李怀秀参加中央电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以田丰先生整理的滇南彝族海菜腔获大赛金奖;2006年7月,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组合获第12屑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唱法金奖。2003年传习馆创办10周年纪念之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栏目连续播出传习馆的相关内容,引起全国广泛的重视。2013年,在传习馆创办20年之际,上海、北京艺术界均举办各种演出、论坛等活动,以此纪念田丰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贡献。

2.刘晓津与云南民族源生乐坊

1994年夏天,刘晓津因工作走进了田丰传习馆,用镜头记录了传习馆7年发生的一切,也让她与云南民族文化及传习馆结下了生命之缘。在记录、研究、拍摄田丰传习馆的过程中,她与原传习馆的教员和学员们结下深厚友谊。2000—2004年,由于各种原因回家的原传习馆艺人们纷纷致电刘晓津,其中施万恒说:“田丰逝世后,学员们四处散落,为了生计有的去了歌舞团、有的外出打工,大部分回家务农了,他们现在好想再回到传习馆,回到田丰老师身边”。为此她思考着自己能做点什么。

在众多民间艺人的期望之下,经各种努力于促成了“源生坊”的成立,为完成田丰先生未完成的事业。此后,2005年9月“源生坊”11位民间艺人受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邀请参加了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表演活动,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赴美国巡回演出,淳朴而未加雕琢的音乐歌舞为美国音乐文化打开了另一扇天窗,令他们难以想象中国民族如此美妙的民间音乐文化。回国后“源生坊”这11位民间艺人先后受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成都“西南深处”的邀请举办了非盈利性演出。2012年10月11日晚,这些民间艺人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为第4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八面来风奏弦歌一少数民族专场音乐会”。近100分钟的演出让其院校师生真正感受到地道的云南传统原生民间歌舞,也让“源生坊”获得由中国音乐学院和太极传统音乐基金会共同发起“太极传统音乐奖”的提名。该奖授予在全球传统音乐表演、传承、理论和传播各领域有杰出贡献和创意性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传统音乐有抢救、保护、再发现和重建功绩的个人和团队。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现状

通过不断努力,作为具有传承及传播传统文化功能和影响的社会资源,学者们的学术关注与“源生坊”的实践产生关联。2004~2006年间, “源生坊”曾归属于云南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4月经主管单位云南省文化厅正式批准更名为“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中心”,现在云南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为独立的非企业民间组织。

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类文明极为重要的智慧财产,它正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呵护。在传统多元文化的整个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化的传播、传承在具体的实践中如此的窘迫。但经多次考察,“源生坊”确立了新的可实施的有效传承方案,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等。在刘晓津的带领下,开始在云南石屏、红河县以普查、传承为基本目标,实施开展一些传承教学工作;2012年1月在石屏巴窝、桃园两个项目点实行彝族“滇南四大腔”;2月5日在红河垤施的彝族提高班第一期正式开始,乐器为垤施歌舞的重点为期两个月。此后,还会在建水或元阳哈尼、绿春彝族的传承工作有新的进展。但想要长期传承、传播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源生坊”是否还需要克服以下的困难呢?

1.资金问题

“源生坊”主要经济来源于社会资助、演出和茶坊的收益来维持。社会资助除了香港的张颂任先生外,基本没有其他稳定来源;而2008年在创库建立的小剧场,也由于观赏的人太少,最终难以维持倒闭。可以看出“源生坊”的资金周转已经远远不够,从而可能限制r它在传承、传播方面的发展。若后续资金跟不上,难以想象它是否还能继续运营下去。

2.后继无人

现在的老艺人们(岩兵、后宝云、施万恒等)年迈体衰,却很难找到接替他们的年轻传承人。后宝云的学生有上百个,几乎每个学员都会唱几句海菜腔,懂一点烟盒舞,但真正能懂其中精髓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要学起来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见寻找传承人是“源生坊”能否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发展探究

曾有学者们认为“田丰传习馆”是20世纪民族文化传承最悲壮的个案。的确,传统不是生而有之的先天之物,而是后天无数创新的积淀,它对云南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实践是值得肯定的,为铸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提供材料的支持。

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之所以能轰动全国,持续至今。首先不得不承认有名人效应;其次杨丽萍总结了传习馆的失败,由“求真禁变”的宗旨发展为“求真求变”的引导理念,最后形成《云南映象》的艺术加工、舞台商业化产品,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与商业效益的双丰收,与田丰模式全然不同。

“源生坊”处于传习馆主张“求真禁变”民间文化和《云南映象》 “绝对商业化”民间文化之间,一方面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怀有虔诚的尊敬,另一方面又将传统的和时兴的连在一块,寻找自身发展的方式或规律,为发展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尝试。虽则困难重重,但它依然坚守并顽强的前行着。“源生坊”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需要理清思绪,在此,笔者认为有3个层面应予考虑:

1.积极取得政府、民间机构的支持与合作

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传承应当是一种国家的政策行为,应促进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提早培育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面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这需要中国政府、社会各界关注文化消失的危险,为文化的传承制造机遇,提供环境,创立机制。

2.与高校联合.进行校园形态的传承

有意识地在学校传播本土音乐文化,这是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发挥高校在民族音乐教研领域的综合优势,努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实践阵营中的重要平台,助民间艺人回忆、挖掘、记录、整理正在消逝的少数民族古老歌曲、音乐、舞蹈。在国内外组织以宣传和弘扬为目的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演出活动,推动社会对原生态民族歌舞艺术的认识,提升民间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3.着力探索良性社会运作系统的建立

“源生坊”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各方面所取得的各成果,已引起多方关注。社会各界、国家文化部门等对其所进行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来促使民间文化获得必要认可,激活机制,达到与社会需求共生,形成循环系统,从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源生坊”当下须积极思考的。

结语在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事象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汇集了民俗、诗歌、礼仪、宗教等多种传统物种并保留至今,代代相传已成为云南文化大省创建与发展的主流,关联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之源,其根基十分深厚。虽屡经扼杀、挤压,但仍然生生不息,实现了云南民族传统文化永不止竭的生命力量。

确实,云南“源生坊”自2004年建立以来,许多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较之他们的前辈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改变并非完全因为演艺者技艺的提高,更主要是他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社会价值观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笔者通过对“源生坊”的实地考察的发展轨迹、传承传播的现状探究,似乎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既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直接源头,又是其简化与模仿,它为当今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民间素材和民俗素材,也使自身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之, “源生坊”应积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层层深入,使云南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更加明晰化、条理化地呈现出来。在坚持本土传承探索的同时,积极拓展空间,以不回避现实的积极态度,切入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另辟一径,通过“源生坊”的实例实现传统民间文化“又一村”的美景。

参考文献:

[1]程肇琳传习馆后续故事[J]滇池,2006. (11)

[2]杜庆云田丰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J]人民音东,1997. (4)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95-02

一、丽江古城旅游文化的开发现状

1.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起源于唐代的三赕城,历史上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

2.丽江旅游开发中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儿童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力的一种障碍。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估。

(2)忽视传统文化内涵挖掘,造成旅游形象“符号化”

当前旅游商业化的另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是旅游的“符号化”,只满足于文化的浅层表象,忽视甚至毁坏其深层内涵。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的滥用是较为典型的现象。为了满足符号的需要。许多工艺品上有刻写了表示吉祥祝福的东巴文字,制作成各类挂饰出售。然而,这些文字的真正价值在规划设计中并没有看到,看到的是简单化了的纳西文字符号。这样的规划设计理念,导致销售给游客的只是一种符号消费的产品,满足旅游者对东巴文字的好奇心理,忽略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显现,使之沦成为庸俗化、浅薄化的旅游商品。

(3)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根据古城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1996年前,古城内居住着3万多纳西人,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且多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

二、保护与传承丽江古城旅游旅游文化

1.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2.设置文化核心区,控制游客的进入量

应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对于还未完全开发的地区应该限制游客的进入量,虽然在旅游收入上会有所减少,但可以通过其也发达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财政收入来补偿这些地区因丧失部分发展机遇而付出的经济代价。丽江古城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组成。当前游客最集中的是大研古镇,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出现“空心化”危机。当务之急,是将还保留着纳西人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民族文化束河和白沙两地重点保护,设置为纳西东巴民族文化核心区,限制游客的进入量。同时以丽江大研古镇每年的直接旅游收入,用适当的方式补偿束河、白沙为保护文化遗产所做出的旅游效益方面的牺牲。

3.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因此通过教育和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与旅游文化相关的知识、技能包括传统的工艺等,一方面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使社区居民参与新行业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让遗产造福于当地居民。

4.旅游规划应与市场调研相结合

无论是从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从提升旅游产业档次的角度着眼,都应该十分重视旅游规划的作用。很多旅游区在旅游规划上重视不够,没有着力于真实的市场调研,导致失败的案例很多。比如旅游开发中的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地搞的很多民族文化村,推出后迅速走向衰落,就是因为规划前的市场研究没到位。

[1]许涛.丽江古城传统民居环境的古今思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20-24.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罗明义.21世纪云南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云南省人民政府,世界旅游组织(WTO).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Z].2001.

[5]刘瑾.纳西文化空心化旅游商业化如何保护传统[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