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流行业新格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汽车物流定义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广义的汽车物流还包括废旧汽车的回收环节。汽车物流在汽车产业链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汽车物流行业特点:
1、技术复杂性
保证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按时按量到达指定工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的高度集中生产带来成品的远距离运输以及大量的售后配件物流,这些都使汽车物流的技术复杂性高居各行业物流之首。
2、服务专业性
汽车生产的技术复杂性决定了为其提供保障的物流服务必须具有高度专业性:供应物流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工位器具,生产物流需要专业的零部件分类方法,销售物流和售后物流也需要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汽车保管、维修专业知识。
3、高度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
汽车物流需要大量专用的运输和装卸设备,需要实现“准时生产”和“零库存”,需要实现整车的“零公里销售”,这些特殊性需求决定了汽车物流是一种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三、汽车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2018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标志着中国在2018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业产销双双夺冠。从刚刚出炉的2018年1-4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销611.8万辆和616.6万辆,同比增长63.8%和60.5%,据此预测,中国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产量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中国汽车物流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1、汽车物流业市场发展空间增长快
我国汽车2018年的保有量为4975万辆,2018年达到6300多万辆,到2018年底,最晚2018年就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据保守估计,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9亿辆左右,届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空间。
2、汽车物流外包已成为趋势
目前汽车生产厂家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输的。据调查,在车辆运输总量中约有五分之四的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公司自身完成的只有五分之一。通过第三方物流,汽车生产企业能够集中主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能节省费用,减少库存,发挥了资本的效率。
第二节汽车物流的市场调研分析
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发展的过程已进入从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两重(以整车物流为主,以零部件入厂/售后物流为重)的现代汽车物流的新格局。
一、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的配送模式
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配送模式,其中市场配送模式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主流配送模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新要求。随着经济增速稳中趋缓,我国经济发展重心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益转变。当前,物流成本过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提高效益,减少对GDP增长的依赖。我们也要看到,降低物流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跳出物流行业看物流。不仅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更要降低制造和流通企业物流环节的成本。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统筹协调、整合优化,推动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融合,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全面提高物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要求。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将迎来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2012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我们要看到,我国物流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日益上升的社会物流需求,发展现代物流业还有很大潜力。
扩大内需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当前,我国物流服务体系对消费市场和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准备还不充分。近年来,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快递快运、城市配送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物流服务与电商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随着区域结构优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级市场消费需求明显加速,对物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挑战。我国物流业亟需向消费型发展模式转变,以适应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
创新驱动的新要求。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依靠力量。当前,国际物流产业正在加快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带来了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发展的战略机遇。可以看到,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直营模式;优缺点;快递企业;应用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快递物流市场现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三大板块,主要有直营制、加盟制和制和合作制等四种运作模式,快递服务呈现多种所有制并存、多样化产品互补、多层次服务共生共赢发展的新格局。不过,尽管快递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发展前景乐观,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诸多体制问题。其中,由于运作模式的不同所产生的发展问题,是快递物流企业必须正视和反思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此,笔者重点探讨直营模式的内涵、优缺点及其在快递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以促进直营模式在快递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一、直营模式的内涵
在商业领域,直营模式是指公司总部直接经营连锁店,即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总部采取纵深式的管理方式,直接掌管所有的零售点,零售点完全接受总部的直接指挥。采取直营模式的主要任务在于“渠道经营”,即通过经营渠道的拓展从消费者手中获取利润。因此,直营连锁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产业”。它是大型垄断商业资本通过吞并、兼并或独资、控股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的一种形式。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往往喜欢采用直营模式经营自己的品牌,如在大商场设置经营专柜或在黄金地段开设专卖店进行零售等。例如国际顶级品牌阿玛尼、杰尼亚等出于品牌维护的需要,一般都采取直营方式。另外,很多厂家会出于形象推广考虑,在一些重要市场区域开设自营旗舰店,以树立品牌形象规范,给经销商提供可参考的样板店。例如雅戈尔在全国市场的自营旗舰店已经达到两百余家,班尼路在广州、北京等地设有大型旗舰店。旗舰店通常装修气派,货品齐全,服务规范,能够充分体现公司的实力和整体形象。在管理上,厂商一般会采用分公司、办事处模式操作,直接对直营店面进行管理,而且为保证物流配送的顺畅,通常都会在各分公司、办事处设立仓库,直接供应货源。采用这种方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往往比较大,所以通常只有实力强大的企业才有能力这么做。直营作为一种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在欧美、日韩、台湾、港澳、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推行。
二、直营模式的优缺点
直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总部集中掌管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成员企业必须是单一所有者,归一个公司、一个联合组织或单一个人所有,由总部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如人事、采购、计划、广告、会计和经营方针等都由总部统筹规划与实施。实行统一核算制度,各直营店实行标准化经营管理。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运用整体性事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品推广、信息管理等方面,易于发挥整体优势。直营与其它运作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直营保证了总部对每一个成员企业从选址、布局到业态规划、经营管理等每个环节,都拥有直接控制权。这样做就有效避免了连锁体系的失控,保证了总部的整体操作管理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且各地区各市场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获取规模效益。此外,直营还有助于总部获取最有效的市场信息,提升网点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有利于保证每个成员企业都能很好的执行总部的发展计划和经营方针,完美体现总部的整体形象。与此同时,每个成员企业能够利用总部资源以及管理经验,迅速取得成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之,直营模式具有便于管理、形象统一、服务好、利润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于有品牌和资金基础的企业。
直营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员企业自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缺乏效率。二是总部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的自有资本,特别在物流、铺面、库存、人力、市场培育、广告宣传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品牌塑造周期长、规划和服务范围发展速度慢,而且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三是大规模的直营连锁管理系统庞杂,容易产生官僚化经营,使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若产品或服务达不到一定规模,开展直营得不偿失。采用直营模式,企业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产品或服务市场规模足够大;二是企业财力雄厚,经得起前期亏损;三是分级管理体系要完善,能够控制全局。
【关键词】信息技术;模式创新;智慧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把“互联网+高效物流”作为11个重点环节之一,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改变我国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物流落后的现状。这是新常态下我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格局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一、“互联网+高效物流”是物流新业态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物流组织方式在不断地优化创新。如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物流领域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智慧物流的兴起激发了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市场新进入者的参与,催生出一批像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仓储交易、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等的新业态,成为物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源泉。
二、“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分析
1.“互联网+车货匹配”模式
“互联网+物流”最典型的应用便是车货匹配。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国内市场上涌现出200余家车货匹配APP,并且有不少于70家获得投资,各自探索着自己的发展模式,像货运版滴滴、物流携程、CH罗宾逊模式等等。“互联网+车货匹配”模式成功运营得益于以下3个特点:
其一,是以积累货量为根基,成功构建公共运力池,创造独特竞争优势。通过整合全国的货运经纪人,积累大量货源,并且以遍布全国的网点推进,获取种子客户,成功构建起公共运力池,为自己的发展壮大创造了独特优势。
其二,是以增值服务为核心,充分延展行业价值链,开创互利共赢模式。这其中稳定货源是盈利的基础,但利润的关键在于增值服务。因此,在坚持物流QQ货主平台永久免费的前提下,将利润增长点充分延展至包括金融、新车、二手车、轮胎汽配、支付等在内的增值服务项目,形成了清晰的互利共赢的盈利模式。
其三,是以实名认证为依托,引入担保交易赔付机制,夯实诚信沟通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体系是确保“互联网+物流”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础,严格执行货主和司机双向实名认证,并引入担保交易信息费赔付制度,从而建立“陌生人”之间信任沟通的机制保障,真正让司机和货主都放心。
2.“互联网+运力优化”模式
从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匹配效率上来看,车货匹配是有价值的,可以有效缩减寻找车辆信息的时间。十多年前的物流信息平台也曾经发挥过类似的作用,但由于车货匹配未能融合进物流过程,终究不可能持久。其实,货主的真正需求并非车辆信息,而是需要将货物安全按时运送到目的地。提供可靠的运力服务才是根本,“互联网+运力优化”是满足货主需求的核心。
运力优化需要在深度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建立货物流量、流向的预警机制,推进货物智能分仓与库存前置,提高物流链条中不同企业间的协同运作水平,优化货物运输路径,实施对配送场站、运输车辆和人员的精准调度。从而实现运力质量提升、过程优化、运输增效、成本降低等,推进全维度的运力服务优化升级,促进物流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效率优化、效益增加。
3.“互联网+仓储交易”模式
传统仓储业主要以自我配套业务为主,网络化的推动能够改变仓储业转型升级。目前,仓储业发展转型面临三大新趋向,一是要更好融入供应链发展;二是要更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是要实现仓储业本身的互联网化,建立仓储公共线上交易平台是顺应仓储业发展的新趋势有效路径。
“互联网+仓储交易”推动企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建立面向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仓储资源网上交易平台,推动仓储资源在线开放和实时交易,整合现有仓储设施资源,提高仓储利用效率,降低企业使用成本。仓储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作为仓储业信息共享、交互和交易的公共服务平台,需要结合专业认证、诚信评级和服务保证金体系,为客户提供仓储资源撮合交易、仓运配一体化解决方案、金融仓储等多种服务,
仓储资源网上交易平台要建成一个可追溯、可查询、可监控的交易网络平台,需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首先要推行仓储的标准化,包括仓储建设、服务质量、仓位价格、电子系统和人员培训等;其次是建立信用保障体系,企业评级认证、保险机制,以及平台公司的线下考察和确认;再次是后期监控和服务,包括处理仓储业务纠纷等。这样,才能打通供需渠道,不断推动供应链生态圈的共生融合。
4.“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供应链上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对各成员的物流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联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物流企业对资源的使用界限扩大了,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减少了沉没成本。物流联盟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契约威胁和合作终止,都会减少合作投资收益,战略联盟中的交易双方享有对Y产的虚拟占有性,因此也将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称为“虚拟一体化”。
“互联网+物流企业联盟”模式以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物流企业联盟为核心,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社会分散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资源,推动实现合同签订、车辆调度、运费结算等统筹管理,规范运营流程,提高货运组织化水平,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带动广大中小企业集约发展。
三、结束语
“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本质是基于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多赢的思维,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来整合社会上分散的物流资源,应对物流企业“小、散、弱”的现实基础实现了行业协同的智慧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智慧物流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何黎明,2016年10月,第一物流网;
【关键词】军地物流 一体化 构想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按照接收单位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流分为地方物流和军事物流。军事物流是指军事物资从供应地向部队使用单位的实体流动过程。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是指以现代物流理论为依据,打破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长期分割的格局,形成军地物流在物流理论、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资源和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一体化发展,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发展军地物流一体化,就是要创造顺畅的物流环境,拆除物流壁垒,实现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的无缝连接;发展军地物流一体化,就是要消除军地之间的重复研究、重复建设等无效劳动,合理配置物流资源;发展军地物流一体化,就是要建立军地物流相互促进的机制,激励先进的成果在军地物流同时应用,推动现代物流向高层次发展。
一、军地物流理论一体化
构建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是加强现代物流理论研究的首要目标,而加强军地物流理论一体化研究,形成军地共
用的军地物流一体化理论,则是完善和创新现代物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研究开发军地物流一体化理论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开展对现代物流理论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化现代物流理论。这是因为地方物流是军事物流的载体,很多物流新思维、新理念都来自于地方。比如,将制与配送制理论运用于军队,就有军队物资筹供理论、军用物资配送理论的产生与实践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理论刚问世,就有战场后勤承包的尝试;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刚出现,就有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形成与实践探索,等等。
2、开展对军事物流创新理论的研究,以形成军事物流的特有理论。这是因为军事物流有其特殊的目的性,以追求军事效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时效性要求,在理论上具有浓厚的军事特色。所以在军事物流实践中能够创新出许多具有军事特色的军事物流理论。
3、实行军队与地方联合研究,开发创新军地物流一体化理论。通过军地物流部门联合研究、军企联合科研、军地协办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创新军地共用的军地物流一体化理论。比如,战时物流资源动员理论、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军地物流分析的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条形码等高新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联合开发等等。
二、军地物流组织管理体系一体化
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在物流组织管理上要打破传统物流管理分割的格局,实现军地物流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1、在国家经贸委成立全国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把分散在不同部门间的权力集中起来,专门负责制订全国物流的规划和法规,协调和指导物流相关部门的工作。
2、在总后勤部设立军事物流综合管理部门。总体规划军事物流的全面建设,同时接受国家物流管理部门的在物流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宏观指导。
3、在全国性物流行业组织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吸收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系统的专家,设立军地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负责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在规划、法规、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工作。
三、军地物流技术标准一体化
推进军地物流技术标准一体化建设,既是现代物流管理标准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国家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应进一步完善国家物流技术标准体系。要通过编制物流技术标准体系表,进一步明确物流技术标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有计划地组织物流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修改,逐步完善物流技术标准体系。
2、 应加快军事物流技术标准化建设。目前,军事物流技术标准体系虽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够完善。以我军后勤物资包装和托盘为例,目前已正式颁布实施了GJB1918-94《托盘单元载货》、GJB183A-99《军用平托盘基本尺寸和额定载货量》、GJB184A-99《军用立柱式托盘和箱式托盘基本尺寸和额定载货量》、GJB182A-2000《军用物资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等系列标准,但仍有不少标准还没有制订出来。军事物流部门不仅要加快制定军事物流方面统一性的通用标准,而且还应加快制定各行业的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形成军事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以满足军事物流发展的需要。
3、 军地联合、共同制定统一的军地物流技术标准。建议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设立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吸收军事物流部门和地方物流部门的专家,专门负责军地物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转贴于
四、军地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
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客观要求应加快推进军地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笔者认为,要加快推进军地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国家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在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中,应把军事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军事物流必须依靠广泛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大物流”建设保持同步。否则,将会造成重复建设,人为分割。
2、军事物流部门应加快军事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军已经建立了军事物流信息网络,总部物流主管部门已经既同国家物流信息网络联网,也同军队各大单位物流信息网络联网,且大多数物资站库已建成了局域网,初步实现了物资收发、统计报表等计算机管理,还逐步实现了与上级单位的联网。但从全军角度看,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部门分割的状况,还没有在全军物流系统实现全部联网,尤其是随着军队采购改革的全面展开,军队采购网的建设也还处在起步之中。
3、军地物流部门应协调配合,解决好军事物流信息网络与地方物流信息网络对接的问题。一方面,军事物流需要了解和掌握大量国家和地方物流信息,因此,必须与国家和地方物流系统进行大量信息交换;另一方面,由于军事保密性的特殊要求,军队内部的信息网络又不能向社会开放,而只能在规定的许可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换。因此,在技术上既要实行物理层隔离,又要设置好与地方物流信息网络对接的接口,还要在管理上制订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在军事保密的前提下,与地方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五、军地物流人才培养一体化
发展现代物流,需要加快物流技术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而推进军地物流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则是推进物流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举措。
1、学科专业设置一体化。现代物流是一个由众多相关学科集成的学科体系,有着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军队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系统论证的基础上,设立与军地物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议可在管理科学类下面设立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宽口径的物流管理专业。
2、教育培训一体化。为适应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军队院校可与地方院校联合办学,军队院校也可直接从地方院校毕业生中选入进行职业培训,还可在师资、教材、考评等方面加强合作,共享成果,减少重复建设;军地物流部门之间还可以联合科研,联办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共育物流人才的新格局。
3、资质认证一体化。资质认证是物流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资质认证以后,方能上岗工作。目前,我国多个物流协会和教育培训中心以及军队的相关机构,正在研究论证建立物流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正在联合实施物流人员资质认证的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1年8月1日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