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性化语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质上,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是语文教师个性风格的一种展示。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一、教学个性能体现文本的特点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模糊性等特点,不像数理学科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知识体系。它是千变万化的语言系统,传达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信息。同是写“愁”,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恨,李白有“自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旷达。李清照则有“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婉,这些怎能拘泥于同一模式?“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无论是用影视手段、用教具。还是进行原型想象。“模式”在这里都难以发挥效用,它由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决定。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预习提示,指导学生预习;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抓住有效信息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逐步引向深入: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与地坛》一课,我们不妨这样人手:“课文篇幅比较长,但每一处都写得很感人,把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多读几遍,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如此设计,既可避免长文费力,面面俱到,又能让学生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搭建了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平台。因此。语文文本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二、教学个性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纵观语文教学的成功范例,大多是从某一方面着眼,经过长期的磨炼而达到教学的触类旁通,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有的善于咬文嚼字,有的善于情感激发,有的以点拨见长,有的长于思路的切入。魏书生老师的学习管理、于漪老师的循循善诱。无不以自己的专长和个性取得了教学效果的成功。如果说歌唱家的魅力在于嗓音,那么语文教师的魅力在于教学个性。认为师承某某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飞速提高,那是天方夜谭。教学个性是教师以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富有个性的教学手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性格。对教材的体会和理解依靠的是每位教师的水准,如何把经过充分理解的东西进行有效的传授,这决定于思维方式、语文功底。传授过’程是灵活还是呆板。是深刻还是肤浅。是开放还是封闭;传授手段是先进还是陈旧;学生智力是否得到开发,能力是否得到培养,这些都表现出一个教师的个性特点,而不是遵从哪一模式。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是言语体验,这是语文课的根本。语文课应尊重学生言语实践和亲历语感的积淀,让学生在独立自由的写作中表达个性化的思考、感悟,在广泛的阅读中体会语言的奥妙。“学生。不能被当成一个容器,用来灌输知识:也不能被当成一块毛坯,用来机械加工成什么器物;更不能被当成考试机器。用来应付考试。”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和对作者及其作品不同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的学习,越有个性化。说明学生语文的“交流”越成功,越有意义。同时,当今世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个性化提供了可能。
三、教学个性能引导课堂创新
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首先,开放性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和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于漪老师强调“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张旧面孔”,提倡“深挖课文的特点,教出课文的个性”。对于语文教师本身来说,也是完全不同于他人的个体,对教材的认识、切入、挖掘都是不同的,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学的规律是统一的、普遍的,那么独树一帜的教学,就应该是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再创造教学,这才是语文教师的立足点和着力点。而且,每个教师的思想内涵、知识体系、教学风格、教学能力是不同的,那么,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都会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是语文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具体体现。同样是教《荷塘月色》,于漪老师与吕志范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不同。于漪老师注重熏陶、渲染,强调形象思维和美感训练,整堂课如同一幅着墨写意画;吕志范老师注重理性分析,整堂课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语言朴实,如同一幅精雕细刻的工笔写生。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个性化创造出的新意。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 个性化教学 教学策略
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倡导学生自由学习,其目标在于养成学生创造性、独特性的思维。那些优秀的创造性人才,我们在他们身上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特点,个性越是独特、鲜明,其表现就越夺目,其成就也就越巨大、辉煌。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倡导表现学生自我、发扬自我,从而达到促使学生个性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一、个性化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意义
个性化语文教学就是在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前提上,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来进行不同的教导,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教师就对学生传授什么,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完全是一种自主性、自发性的学习。个性化语文教学的特点有三,其一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让其限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二是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选择;其三是教学风格的成熟,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展现自身的魅力,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
二、开展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原因及作用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和中心,而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独特个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时,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独特个性、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方法。那些对根据自己想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影响的老师,只会对学生造成一生的影响,是错误的,需及时改正。语文的学习是需要学生自愿、自主参与,要让学生明白,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结合自身的理解与思考而形成的。如果学生不能离开教师来独立学习,教育就是不成功的。如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教师事先规定好的,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和鲜明的个性,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学生在个性化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才会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挥特长,达到形成自身独特个性的目的。
三、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人的发展,其实质意义是个性的发展,而要进行个性化语文教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尊重是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前提。
爱默森曾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绝对不应该有着“我就是权威,我就是真理”的想法,而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一高度。
教师想要教出有个性、有自主独立思维的学生,其前提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先尊重学生,再在学生眼前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学生才会对教师有认可感,教师才能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作为被尊重的一方,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实际需求、个人兴趣对语文知识产生自己独一无二的体会和理解。
总的来说,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在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大前提下,个性化语文教学才会有实质性的发展。
2.因材施教是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反映,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对实际能力不同的学生,布置层次分明的题目,让学生都能学懂、学活。
每一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先天素质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优势。有的学生专长于口头表达,教师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舞台;有的学生擅长自主思考,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点评。这样才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求,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在一旁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开发自身的潜能。
因材施教的方法不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的身体和思想都融入到了对语文知识的追求中,从而让个性化语文教学真正实质性地落实。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个性化语文教学成功的保证。
爱因斯坦说:“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一切功课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在语文课上,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语文作业准确、有深度,语文考试成绩优秀,受到教师的表扬、赞赏时,自然而然就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当成就感出现的次数多了,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对语文教师也会相应地有好感。因此,只要学生有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及时、肯定的表扬,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愉。另外,教师也要多与学生在语文学习等方面进行积极而真诚的交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兴趣。
总之,个性的学生需要个性的教学方式,而个性化语文教学正是教出有个性、有思想学生的保证。个性化语文教学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去体会个性化语文教学,并完善个性化语文教学,从而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语文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之平,武红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31-02
个性化阅读指的是学生从书面言语中取得信息并且与非认知因素产生相互影响的一种活动,而其中又存在着个体性的差异。个性化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心理交流的过程,呈现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同时,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发生创造性感受及学会欣赏评价的过程。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一、简述当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语文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流失。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都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做重点,而不重视学生情感、兴趣及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个体思想情感的体验。教师将阅读文本分割,完整的语言整体被分解成一部用零件组装成的机器,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怎么能被拨动,学生的思想火苗也不会雀跃,原本该生动形象的课堂如一潭死水般了无生趣。特别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更加不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逐步丧失。
2.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个性的泯灭。关于语文的各种类型的考试,阅读评价单一化的问题仍然是当今没有解决的存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及个体个性都没有得到重视。比如在阅读主观试题的解答中,学生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就遭到排斥。在近几年的阅读试题中,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主管阅读题的答案,可以容许学生有几种理解,但是,所有的学生的答案只局限在这几种答案之中吗?除了这几种理解其他的理解都不正确吗?学生在这种阅读教学评价体系中进行学习,长期之后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原本的鲜活的思想慢慢变得生趣全无。原本各具特色的思维成为思维生产中的单一化产品,学习中的从众模式成为主流,学生的思维不断萎缩,个性及创造力也不断的流逝。
二、个性化阅读内容概述
1.个性化阅读要从自主性阅读开始。个性化阅读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实践的一个活动,在自由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从阅读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交流,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大胆地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想和见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积极地思考,从自己的角度去对课文进行分析和把握。学生的自主活动是真正的阅读活动开展的前提和重要因素。
2.个性阅读体现阅读的创造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文化素养、生活经验阅历及审美观对阅读文本进行自我解读,重新构建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学生阅读文本,根据自己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对作品进行重新构建。与此同时,阅读作品中还包含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作品之间还有许多的“空白”之处,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悟融入作品中,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创造性的填补。比如在《荷塘月色》中的“袅娜”在词典中解释为细长柔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脑海中会浮现出少女起舞的形象,也有读者在读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想到杨柳依依的形象。这就是个人的生活经验及文化素养融入阅读之后所产生的创造性的理解。
三、实现高中语文学生阅读个性化的相关途径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利用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历来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注重“师道尊严”,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尊卑长幼的关系,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就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彼此尊重,老师和学生之间应消除尊卑长幼之分。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学者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阅读,比如探索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式阅读等等,然后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辩论赛、课堂演讲等。让阅读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气,阅读的个性由此展现出来。
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就“祥林嫂究竟是谁杀害的?”这一论点展开辩论。A组同学坚定祥林嫂是自杀的,不存在凶手一说,而B组同学针对A组同学的观点予以反驳。其他的同学可以自由发表见解,从课文中找到论据对A组的同学的观点进行反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堂充满个性的阅读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也展现了学生阅读的个性。
2.教学步骤化繁为简,尊重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阅读个性化。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课文背景的讲述、作者的生平介绍及繁复的课文分析上,学生可以自主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其实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正确的阅读。在进行课文精读的时候,更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用心去感受文中的味道和蕴涵的情趣。基于每个学生的阅读爱好都不甚相同,因此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去展开健康的阅读,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营造对学生阅读有利的氛围,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融入阅读,引发生活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并且尊重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发扬他们个性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快乐天堂。
参考文献:
[1]沈红旗.以深度阅读提高语文教学的品质[J].现代教学,2009,(11).
[2]李统仓.新课标让学生思维放飞――谈语文教学的几点启示[J].网络科技时代,2007,(16).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
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做法是以“师讲生听”的方式进行的,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也就是教学参考书的理解)成了唯一的答案,并使之概念化,学生的任务就是做笔记和死记硬背。举一个例子,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教师会通过讲解分析出行道树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然后让学生记下来,学生记住了行道树象征了无私奉献者。假如有一个学生说行道树象征了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受害者形象,我想很多教师会说错了,这毋庸置疑是无私奉献者。这样的语文课堂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一种思想,长此以往,语文学习实在令人堪忧。我认为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不同的声音,充满个性化的见解。我们不能打压和抹杀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个性一旦被教师否定,这将严重影响孩子思维的发展,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所以,我们教师千万不能做语文教学的“刽子手”。
学生的个性发展中独立思考无疑是最突出的,可以说思考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天然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学生不但是在听讲,感知新教材,而且是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对他们进行思考。”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去思考了,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才会有机整合在一起,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新课改中“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落实,否则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是纸上谈兵。
既然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如此之大,教师就应该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具有独立思维和具有无限想象力的个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语文学习上的积极作用。因此,语文老师要精心思考和设计教学计划,这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强化。
一、课前预习要带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确立积极的预习机制,那就是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入解读文本。例如,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这一环节肯定渗透着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任务适时地汇总、讲解、评价学生的问题或见解,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课堂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首先,在新课导入设计上要切合学生的兴趣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状态,紧紧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预设具有建设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然后充分发挥学习小组讨论的作用,可以设置小组竞赛、小组演讲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离不开学生的思考能力,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与思考辨析的能力。最后,在课文拓展延伸环节,更是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考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