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成绩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很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形成自觉学习的状态,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为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的具体分析。

1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分析

一个人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时,只有具有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提高积极性,而兴趣就是指人在实践活动里想要做某种事情的倾向,它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来看,要想从心理学角度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教师要开展一些和语文有关的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看,通过一些课外写作活动和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次,要努力在语文课程教学里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有很强的探索性。在学习过程里,语文教学要通过一些丰富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适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培养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通过一些好看的配图,合适的课堂导入,和课文有关的笑话和幽默的语言等等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从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大引导力度,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里,要科学的利用学生已经具有的兴趣来进行培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故事,进一步将这些学生原本感兴趣的东西转移到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原先的兴趣作用,学生从心理上会更容易接受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这一方法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格外适用。除此之外,在语文学习过程里,要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获得赞许可以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赞扬和责怪都是评价方式的一种,但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要通过赞许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举例来看,在学生认真完成了作业以后或者有了一些进步,能够合理的归纳段落大体意思,这些小的成功都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兴趣。最后,通过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得知,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降低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紧张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成绩。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过程里,通过学生已经熟悉的字来带动学习新的字,通过偏旁和部首的作用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发挥形近字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绩。

2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小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状况,让学生有动力学习,同时,通过高级情感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成绩。具体来看,从心理学角度培养小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积极情感,要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出发采取措施:首先,要增长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缺乏知识和经验,很难辨别是非,所以必须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成绩。举例来看,在字词教学过程里学生不仅要有读字和写字能力,还要有写小文章的能力,可以听说读写普通话,与此同时,要充分体会到汉语的魅力,在一些类似《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文影响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里越学越起劲。另外,教师在实际的学习过程里要培养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自信心,通过幽默的语言可以减缓学生的紧张感,而学生在领悟了教师的鼓励以后也会用微笑回报给老师,同时还可以更加积极的发言,有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的获得知识,同时还可以发展自身的智力,学习环境的融洽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提高舒适度,从而喜爱语文老师,进而喜爱语文这门学科。最后,在实际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里,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来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实践活动,除此之外,类似旅游参观行为和访问行为都是一些和语文有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也拓宽了眼界,有了更加深厚的认识。由此可见,一切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都能十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3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要注重从心理上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状况,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小学语文成绩,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状态的丰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以后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成绩,获得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这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是有利的。文章通过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培养学生兴趣的措施,进一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措施,为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合理性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2]胡敏.我国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任俊,叶浩生.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J].心理科学进展,2015(6).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范文第2篇

随着教育均衡工作的不断推进,“流动”已渐渐成为一个常态词出现在教育领域。回顾20年的从教生涯,四次“流动”五所学校不同岗位长长短短的经历,竟成了全柳芳校长专业成长强有力的催化剂。

1993年8月,她从无锡师范学校三二分段大专班毕业,分配进太仓市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那时候,守着一个班级,教好一门学科,便一厢情愿地认为可以一直到天荒地老。谁知,1999年8月的一纸调令,将她的“实小退休梦”彻底粉碎。她和其他44位来自十多所学校的教师一起走进了全新的朱棣文小学。从此,她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一干就是九年。2008年8月起,她的调动频繁起来:沪太外国语小学、新塘小学、明德小学……朋友们都笑她勇当太仓教育城乡均衡化发展的排头兵,从城区重点小学,到农村薄弱学校,再接手全市最大规模的农村省级实验小学,几年间,她的足迹遍布小半个太仓,与数百位教师成为同事,相识相知。

细细盘点着四次“流动”,她深深感恩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可以说,没有短期内的频繁“流动”,没有基层学校全方位“脱贫”的坎坷,没有带领数千师生筹备百年庆典的成功,没有一次次突如其来的挑战与突破,就没有她个人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流动”虽然给她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干扰和影响,但它更是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完善自我的良好平台。短期内融入全新的团队,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实践解读扎根在广袤的教育土壤,让它生根、发芽、长叶……

“流动”,实战中被“全能”。2009年8月,她响应教育局城区骨干支援农村薄弱学校的号召,竞聘新塘小学校长岗位获得成功。紧接着,挑战就一拨一拨地来了:每天来回40公里的路程怎么办?从找不到油门、刹车,一乘车就要晕的“门外汉”,硬是被逼成“持证”驾驶员上岗了。当时,学校全面启动改建工程,要劝退26家门面租户和后门口3家个体厂家,要整体设计新校园,要拆房铺路建广场,要种树造亭挖河池,还要内部装修买设备……而偌大的校长室能与她并肩作战的只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副校长,于是两年里,忘记了双休日,忘记了寒暑假,起早贪黑,风雨兼程,她俨然成为一名“全能选手”:雨水、污水道设计路线,绿化道路铺设方案,设备招标验收工作,都在交流中学习,在操作中实践。为了顺利劝退那十多年“占有”校门两边门面房的20多家个体经商户,她愣是苦学了一番谈判“攻坚”术,因人而异,刚柔相济,一家租户常常要经过多番“轮攻”才能“拿下”。最难忘的是2010年7月中旬的一天,从早上7点多开始谈判,一直到下午3点才签下协议。当他们几个端起那碗迟到的午饭时,才最真切地感受到“忍饥挨饿”的滋味。至于家长撒泼威胁讹诈学校、历史遗留问题使学校成为被告等闻所未闻的事情也在这样“改建”的历程中一一出现,在全面审视、积极应对、妥善处理的过程中,她的角色根据需要不时地作出调整:校长、谈判员、设计师、律师、调查员……也真真切切地被“全能”了一把。

“流动”,博览中纳百川。近五年,她先后“流动”在城区规模学校(朱棣文小学)、直属重点小学(沪太外国语小学)、农村薄弱学校(新塘小学)以及农村规模学校(明德小学)。如果说,在朱棣文小学的九年,她和同伴们携手创造了学校发展的一个个奇迹,当之无愧地成为“元老”级人物的话,那么,后面的三所学校,都是她一个人“流动”进一个集体的“单干”事件。不管是精致型管理模式下的精英教师团队,还是旧式管理下的松散式教师队伍,抑或规范约束下潜力型团体,她作为一个学校管理“领头羊”,都必须快速解读到位,把“小我”有机融合进“大我”,再搭建“大我、小我”和谐共生的平台,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多年的实践也告诉她:在“流动”中,必须蹲下身子,联系群众,找准核心,快速启动各项工作。所以,手中的事情,眼里的困难,心中的问题,她都要学会从“拿起”到“放下”,坦然微笑着去面对。特别是到了明德小学,全校48个班级近2000名学生,150余名教职工,120多位退休教职工,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层出不穷,她尝试着放手不“管”,精心梳“理”,发挥各条线、各层面的职能,让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推进。

“流动”,多视角看教育。频繁的“流动”,也让她有了更多的视角看教育的平台和机会:社会精英人士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渴求,“富二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贫困家庭的爱心援助内容,城乡教育均衡的促进因素,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都不约而同地走进了她的视野。开展专题调研,走进孩子家中访问,与周边社区、村委交流,面向社会各界调查,撰写研究个案分析。在她的带领下,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团队全身心投入对教育现状的解读及改进措施的研究中。于是,有了农村小学“生本”讨论式学习实验,有了所有教师开放实验课活动,有了校本教学研究工作室团队……“多种视角看教育”,是她在各项繁琐事务之余坚持思考的一个板块,也让她在尝试中享受着成长的喜悦。

“流动”,辩证中超自我。“流动”,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总有“发配沧州”之无奈与苍凉。她也不例外。但是,当变化那么急速地来到身边时,和很多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一样,她总是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找寻到一种全新的积极振奋。即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挫折,她也会不自觉地提醒自己:沉潜,再沉潜;忙碌,再忙碌。一个人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在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那一个个瞬间。只要在需要她的地方,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实现了美好的人生价值,即使风雨兼程,也能收获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教育人生。

从第一次被“流动”到后几次的主动请缨,她扎根在“流动”一线岗位已经10多年了。变化的是周围的环境和共事的人们,不变的是脚踩教育大地、仰望理想天空的那份坚韧与果敢。她深信:最美的教育人生是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现实发展完美的融合。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当校长还是做教师,她依然执着于语文教学第一线,执着于体验教学实践研究。虽然,频繁的“流动”,让她曾经持续九年滚动研究的体验课题受到颠覆性的重创,但她依然心怀赤诚,一路“流动”,一路播撒体验教学实践研究的种子,也带动着一个又一个语文教师团队亲历课堂,扎根实践,深入总结,在团队互助中体验语文教学的成长快乐,享受专业快速发展之浓浓幸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该如何落实这样的理念和要求呢?诚然,10多年来的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正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实际教学中,语文“本体”缺失,学生“主体”错位,“以师为本”的教学状态、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是极其严峻的现实。我以为,当下的语文教学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让学生在“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主动学习之快乐,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这里,我想就语文教学中的“体验”作一番思考和探索,旨在抛砖引玉。

何为“体验”?

“体验”自古就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非常注重直觉体悟或体验,“天人合一(感应)”的有机论思想中自然孕育“体验观”。“体验”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内涵。近年来,人们对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极为关注,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观点:1.体验是一种情感,如裴娣娜教授认为,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2.体验是活动,如朱小蔓教授把体验当作一种特殊的活动;3.体验是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4.体验是多方面交织的复杂过程,如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

笔者认为,教育最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教育学研究的根本所在。因此,教育活动中的“体验”是指个体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时,在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活动中,获得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亲历性。体验必须个体亲为,不能由别人替代。只有亲历情境或事件,才能产生真切的体验;2.形象性。形象是引发联想、触发体验的物质基础。个体只有直接与形象“对话”,走进形象的“内心”,才能感同身受。没有形象,体验就成了无源之水;3.情感性。体验的对象就有情感性。它是体验的核心。主体在积极的体验中会形成对事物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甚至内心与体验之物融合在一起。相反,消极的体验会使主体产生对被体验之物的厌弃、排斥、远离等态度,并与体验之物保持明确的界限;4.模糊性。个体在体验的过程中,往往凭借已有经验,能直接进行感受和领会。同时,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有的可以言说,有的则只能意会;5.独特性。在体验中,由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千差万别,所以其体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6.意义性。体验是一种指向意义的活动,是追问生命意义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个体生命形式的一种审美表述,是世界、意义与个体生命的一种结合形式,是人向自由的完美生成。

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它不仅关注学生为什么体验、体验到什么、怎么体验的问题,更关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体验,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引导、组织、调控以及教师、学生各种体验的有机融合,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是教师针对各年段学生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体验目标,积极创设体验情境,通过听、说、读、写、思、查、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在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发现、整合和建构等过程中,促进知识、经验的转化和积极情感的生成,使学生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实践、创新,主动地积极地发现、建构、创造意义,使语文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享受语文教学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为何“体验”?

这是对“体验”教学目的和意义的追问和探寻。我认为,当下语文教学只有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从“教师教”到“学生学”、从“教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的美丽转身,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体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体验教学倡导学生主动亲历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价值观。首先,在体验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适应自己的特点去体察、感悟,获得与别人不同的感受与见解,确保了其学习主体地位;其次,在体验教学中,学生作为认识主体迅速融入到认识对象中,加快了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转换,获得新的结果和感受;再者,在体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事物,受到多感官的刺激,从而生成积极的情感;另外,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创造习惯。没有体验,学生容易失去自我,就不会有自我建构,就得不到主动长足的发展。

二、体验,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

加强体验教学,可以让教学回归本真,走向“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理想境界。学生在感知文本过程中,与编者、作者及人物进行多维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此外,体验强调“主体”“亲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倾听、模仿、实践,学会了说话,通过对文本的触摸、体悟、感受、运用,学会了写作。因此,开展体验学习是遵循学习规律的学习途径;汉语常常给人无穷的想象,传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受,将这些感受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具象。因此,体验、感悟在语文学习中是恰到好处的。

三、体验,学生发展的必须保障

德国著名思想家胡塞尔的研究表明:所谓“知识”“理解”“真理”,是一种“活生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其认知和情感也不断发展。而情感本身具有调节活动的功能。当体验产生并与某种需要相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活动的动力。如探究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如果活动有了结果或得到鼓励,他就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就能推动他继续探究,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习动机。如果儿童的探究受到遏制或者批评,他就会有一种失败或者痛苦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只要与某种需要结合,也能成为学习动力。因此,体验积极促进了学习动机的形成。

对于处于人生基础阶段的孩子来说,体验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体验要动思维、动感情,有时还要有行动,因为经过“动心”“身受”的过程,所以印象必然深刻。再加上多次、长期的反复,就有了积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效果就越大。”在体验的积淀过程中,学生的意识性逐步淡化,无意识性逐步增加,行为趋于自动化。这是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点滴的、浸润的、感染的过程,作用是深远而有力的。

如何“体验”?

一、体验真实:为有生活“活水”来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积极架构语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与自身生活的有机融合,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生命乐园。

1.联系经历解意。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熟悉的陌生点”和“陌生的熟悉处”,这种“熟悉”源于自身已有的经历,又是未曾深入学习掌握的“陌生”点。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走进文字,领会意义。可以通过再现生活情境,联系生活经历来促进理解。例如:教学一年级《咏华山》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华山的“高”时,可以抓住课文中“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等句子中几个“熟悉点”——“脚下”“山腰”,让学生联系经历找到它们的具置,再回归课文句子发现一些“陌生点”:脚下是“远远近近的山”,腰间是“朵朵白云”,触手可及的是“太阳”……这一切,均是因为身处高耸入云的华山之上啊!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动作演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就真切可感了。

2.替换角色悟情。在角色体验中,我们常常采用替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想角色所想、言角色所言、做角色所做,真切地走进人物内心,领悟其情感。有以下几种做法:(1)角色朗读:学生具有鲜明个性,对角色的理解不同,读出的味儿也不同。教学中,教者应多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体验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展示出来;(2)角色表演:教者应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其走进文本,亲历说、做、演的过程,再现文本情境,体悟角色,感受内涵。针对文本的不同角色,教者应引导学生在走近事物的过程中,真切感知世界,享受生命的美好;(3)角色对话:在读、演的基础上,角色体验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心与角色进行对话。学生在此过程中,来回审度自己与角色的差异,知识、情感、经验在比对中映照,或认同,或排斥,或整合,从而获得螺旋式的发展和提升。例如:教学四年级《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在引入与文本相契合的画面,配上优美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闻闻桂花的香味,动手体验摇桂花的快乐以及尝一尝桂花做成食品的美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母亲进行对话,想象远离家乡时,每逢佳节来临,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生活过得舒适,母亲又会怎么说?通过走进母亲内心,学生真切感受到在人物内心深处,家乡是独一无二的,是最美的地方。因此,也唤醒了孩子们对家乡和童年的热爱。由此,我们关注了学生在与文本角色的对话中读出的“哈姆雷特”,更引导他们在文本阅读中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二、体验深刻:将主动“追问”进行到底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是否让受教育者去“主动地发现现实”,是今天“日益突出的当代教育学的主要问题。”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在主动“追问”中触摸文本的内容、情感、思想,将体验不断推向纵深处,提升其整体素养。下面以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为例来具体阐述。

1.触摸文字,追问“写什么”。教学伊始,教者可紧扣题目,引导学生主动追问“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同志舍不得搬家?”在充分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联系课文,感知这是两棵“蓬蓬勃勃、有拒虫香气且持久保持”的樟树,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写了什么”,为学生学习、感知、体验文本打下扎实的基础。

2.触摸章法,追问“怎么写”。在体会主要内容后,教者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两段文字是怎么写樟树的?学生与文字又一次亲密接触,不难发现作者写作的“秘密”:写樟树时,作者先正面描写树的外形,突出其生命力旺盛,再通过与石榴树的对比,突出其香气拒虫且永久保持的特点。这样的触摸,使学生对文章由外而内、正反结合的描写方法跃然于心。其次,在“追问”中,学生主动进行品读、比较,体会到文章语言简洁、用词精准以及造句独具匠心的表达特点。

3.触摸思想,追问“为什么写”。在品悟文章内容与表达特点后,教者可引导学生联系树与人,进一步追问:人与树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树?带着问题,学生联系宋庆龄的个人资料,将树与人进行比对,交流思辨中,发现了两者的共同特质,发现文章精妙的构思。于是,在豁然中,孩子们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在此基础上,搭建“采访”平台,以参观者角色转换,鼓励学生传达对文本独特的体验。这样,既深化理解又训练表达,使课堂简洁丰盈。

主动的追问,深入的触摸,深刻的发现是深度体验执着追寻的步伐。在这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与文本触摸的几个来回中,与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写法以及思想亲密接触间,走向了思想丰厚、素养提升、生命成长的美好境界!

三、体验美感:在重建中习得

语文教育心理学指出,阅读即体验。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建立在这种审美和体验基础上的阅读教学,就是尊重个体体验的对话过程。而审美体验是人认识自己、改造和完善自己、领悟生命及世界的意义的重要途径,是以生为本,强调亲历学习过程中习得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思想与策略。在此过程中,引进生活、思维、情理及灵动体验,必将全面重构语文课堂的习得,促进师生生命拔节。

1.在经验链接中丰富图式之美

(1)触摸文字,对话经验。阅读,是学生带着已有知识、能力、情感等在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的过程。其中,学生头脑中的“图式”不断地与文字对接、碰撞、融合。这里,有学生阅读的“愤悱”之处——也是教学内容的落脚处,需要不断触摸,与经验对话,方能达到领悟的效果。

(2)多维互动,习得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投入教学之美、学生主动学习之美与教学过程互动之美,构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美感效应场”。这里,实现教学内容从“教什么”到“学什么”、教学方法从“怎么教”到“怎么学”的巨大转变,凸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尤为重要。

(3)填补空白,联通信息。语文之美,还美在文字的留白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感知,与信息广泛联通,亦能增强对文字的感悟,丰富其审美体验。与信息联通的途径很多,填补声音、图像、色彩以及背景资料等都是丰富感知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文本语言,有效打通文字与声音、图像等内在链接,让学生走进文字,领略其丰富美好的内涵。

2.在想象交融中创生意义之美

语文审美体验,不仅关注文本语言之美、教师教学之美,更关注教学系统内部的有序性、规律性,及因此显示出的语文教学简洁、雅致、有恰当自由度的内在美学特质。引导学生主动追问,想象交融,不但能体验语言的逻辑之美,更能引领学生在重构中创生文本意义,提升语文教学的深度、厚度和高度。

审美体验,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追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它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在追问中,学生不断走进文本的内容、写法和丰富的内涵。教师尤其要关注问题的思维含量,引导追问向纵深处伸展。例如教学四年级《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这样的前置学习: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自置思考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围绕这则独幕剧开展初读,引发以下几点思考: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②文章是如何写的?③作者(编者)为什么要写(编)这个故事?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对文本故事进行“照相式”直白概括的话,那么,第二、三个问题就直指学习的“瓶颈”问题了。学生在主动追问中发现了矛盾处:公仪休明明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坚决不收别人送来的大鲤鱼?在小组合作中,联系文章重点段落中的语言,梳理表达的逻辑,真切感受到文本思维之美。再通过积累运用,习得了语言,教学的“瓶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在审视、映照中升华情感之美

(1)积累理性经验。首先,要习得语言基本规则。关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将教学的重心落到学习语言表达本身。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已有“图式”,不断容纳、扩充其语言的习得。从字、词、句、段、篇着手,学习构字造句、布局谋篇的常识,并不断丰富“图式”,为学习新知提供支撑;其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切实加强语言的运用,积极开展听、说、读、写、思的实践活动,将知识、技能、情感融合于运用中,让语言在“用”中灵活转化为习得;再者,反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体会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需形式呈现的辩证性。这样,将感性的阅读与理性的审视有机融合,促进阅读向纵深行进,重建语文的习得。

(2)促进自我映照。在体验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促进其于自我映照中不断触摸文本。有了全身心地投入,有了与情感的紧密相融,学生才能从《雨点》中读出同一事物在不同情态下会有不同的状态,从而比照出要用哲学眼光看待事物这一点,其辩证思维会获得发展。这样,他们走进体验的和谐境界,生发出文本和自我“坦诚相见”的真切感受。这时,阅读文本,成了自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美好的情感得到升华,生命也获得长足的生长。

(3)引入审美鉴赏。阅读鉴赏是在发现美、感知美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尝试欣赏美、领悟美、理解美,获得美的享受。体验教学中的审美鉴赏有以下几种:①赏言:在初步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词句,体会其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②玩味:语言常常给人“言有尽而意未尽”之美妙感觉。教师可通过“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喜欢?”“作者是怎么描写的?”等问题引导学生聚焦文本耐人寻味之处,通过品读、揣摩、感受文字内涵之美,再辅之以朗读、表演等,将自己独特的体会表现出来;③入境:教师要充分运用图片、音乐等艺术手段,辅之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通过提问、叙述、写作等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领悟其独特的意境,将文本内含情感与自己心中的情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成为文本、作者、读者、编者等多维对话、融合发展的生命场。

四、体验广阔:在举象、拓展中聚合

体验教学努力扩宽各类教学通道,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认识知识又感知其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生命的成长。

1.举象,填补图式空白。举象,是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教者要善于捕捉和确定文本中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情感的“图式空白”,通过想象画面,再现情景,在语言描绘、情景吟读、角色对话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抽象、沉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画面,让他们在丰富的形象和灵动的思维中,体悟文本语言的内涵和外延。

2.造境,还原生态课堂。造境,是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人课合一”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抵达此境,已无课堂、文本、师生之界说,已无教与学之痕迹,只觉浑然一体,物我两忘。语文体验课堂,要充分运用图片、音乐等艺术手段,辅之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通过提问、叙述、写作等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领悟其独特的意境,将文本内含与自己心中的情融合一体,凝成一种悠远旷渺的心境,使课堂在多维对话中融合发展的生命场。

3.拓展,聚合课程资源。体验教学,倡导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开放、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而合理、适时进行拓展教学是其重要保障。可以从结合文本材料,适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等相关文字材料,引领学生在浏览中搜集处理相关信息,捕捉关键点,为理解、感悟文本提供帮助;也可以适度补充视频影像材料,为理解抽象文字提供有力支撑,取得“四两拨千金”的奇妙效果;还可以围绕文本,适时适度拓展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累、运用中实践语文,习得语文,爱上语文。

五、体验灵性:在思辩、顿悟中生成

体验教学中强调“生活体验”“生活关系”“情境建构”,也重视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表面看,体验似乎是瞬间完成的。实际上,其中蕴含着多次思维的冲突、修正和重建。因此,可积极尝试批判性、探究性阅读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研究,关注价值取向,形成自我辨别的能力,促进积极体验的生成。

比如,三年级《剪枝的学问》一课的难点是体会文本背后蕴藏着的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多”。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植物生长,也适用于人生。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应做到深入浅出。在教学中,可紧扣文本,开展深入的思辨体验活动:(1)将孩子的已有经验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引导质疑:王大伯说的话到底对不对?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的热情。(2)将桃子丰收后的情景和王大伯的话联系起来,对比中引发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3)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提问:“减少”真的是为了“增多”吗?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过这样的事例吗?这样,通过师生、生生间多维对话,引领思辨从混沌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经验、认识出发,依靠学生的思考、辨别与探究,又回归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体验探究学习的无穷快乐。

【后记】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开设;阅读课;必要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缺少阅读的语文教学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从语文课时中专门抽了一节课作为阅读课,以弥补学生语文素质整体低下和写作文无米下锅的先天不足。阅读课学生兴趣很高,读得专心、深入,对语文课教学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这使我更加相信课外阅读之重要。

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往往由两部分构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绝大部分都是间接经验。即使一个人阅历再丰富,他的直接经验也是比较有限的。就中学生来说,接触社会的时间和能力都非常有限,他的直接经验相对来说就更少,更需要间接经验来补充、丰富他的人生体验。那么,阅读给予我们的便是间接经验,身处斗室中,便知世间事。这种经验能丰富一个人的心灵,拓宽一个人的人生视野,使他更容易理解他人,更富于同情心,更具有判断力。同时,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理成长发育史。“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会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而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可塑性大,更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来满足其成长的必需。

课外阅读作为中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和有效补充,是实践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和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就必须走出课本,超出课堂。没有阅读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不会阅读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堂时间有限,老师所能传授的知识也非常有限,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方法,这就好比交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通向未知世界的一把金钥匙。中小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语文课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其中读是根本,是前提。而且,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光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被古人视为人生修养的必修课。

不少教师和家长总抱怨孩子的作文不能看、语文成绩提不上去,却不知根本原因就是读得太少。从对学生的民意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阅读充满着渴望。然而,中学生的阅读很不理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课程设置方面,历来是有读物课本,课时计划中却没有阅读课时安排,阅读无形中给戴上了“课外”的帽子。尽管许多教师也都明白中学生阅读的重要意义,但由于高悬头顶的中高考指挥棒,语文教学只重视阅读题的教学,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却不去理会阅读量太少对学生解答阅读题的制约作用。“上医防未病”“下医治已病”这两句话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分析,课外阅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并不主动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而喜欢读一些网络小说、流行小说甚至鬼怪小说。如何选择好的读物以利于学生成长,急需教师给予指导。

2.大多数家长并不支持孩子阅读课外书,他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学习课本是本职,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3.喜欢读书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指导有限,时间也少得可怜,还缺乏阅读的技巧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素质教育 双语教学实验 教育管理

二一年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注定要成为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离开了为之奋斗十年的塔东小学,来到了我市最大的一所公立小学――东胜小学。上任伊始,备感压力,东胜小学是我市久负盛名的一所大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似乎已经进入到一个向上的瓶颈期,如何让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大的突破?如何发挥东胜小学的品牌效应?成为了一度困扰我的最大难题。

毫无疑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而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是主旋律下的三大课题,是新历史起点上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三大课题”的根基在哪里?完成“三大课题”的主渠道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我认为,解决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主渠道在课堂,切入点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因此,如何通过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最终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已成竹在胸。

1.韬光养晦 探索“双语”教学的真谛

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双语校长”。的确,早在2001我便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沟通,进行了英语教学动态真实原则推广性教学的实验研究。2002年接触到“双语教学”,并使学校成为了辽宁省第二批双语实验校,使双语的理念和办学思想深入人心。双语教学实验也从最初讨论“为什么开展双语教学实验”转向关注“如何开展和完善双语教学实验”。即从双语教育的理念思想逐步向大外语理念过渡。

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实验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为“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仍然听不懂,讲不出”。把这种结果完全归咎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是不公平的。应该说,英语教师教得非常辛苦,学生也学得非常努力。其实,外语教学质量低是一个全球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外语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学校开设一门外语课程,每周安排两三节课,学生只能掌握有限的外语,很难精通外语。

双语教学几十年来被国际外语教学界公认为是一项成功的外语教学策略,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实验,作为强化英语的有力措施和必要途径,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中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学习语言的时空。拓展英语教学的外延,深化英语教学的内涵,优化习得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基本能力。

双语实验解决学科英语和英语学科的问题,其目的就是拓展英语语言的使用空间,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会英语,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使用英语,我校从英语教学拓展到双语教学,从双语教学过渡到双语教育,从双语教育过渡到大外语实验,进行第二外语的教学实验与研究,双语为确立大外语内涵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双语教学的开展为学校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大外语教学的实验,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习意识增强了,团队精神形成了,从而使学校的品位明显得到提升。通过开展双语实验,我们老师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处彰显着双语团队的精神力量。也使得我们更加坚定了要把“强化英语、实验双语、探索多语,努力打造本溪市第一所外国语实验小学”这项伟大的工程继续下去。外国语小学将成为本溪市未来的最有品位品牌学校。

2.追本溯源 传承“母语”教学的精典

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同时,必须坚定地捍卫汉语的纯洁、健康和规范,必须继续加强汉语教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和国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是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如今,国人语文水平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写不好文章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些人甚至连简单的“语句通顺”都难以做到。

国人语文水平下降有很多原因。比如说,重外语轻汉语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忽视了母语的学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的写字机会变少,写的字也会越来越差。我们反对在语文学科开展双语教学实验,更反对用英语唱我国的国歌,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所学学科开展双语教学实验。有人认为,现在学生的汉语水平正在下降。其实,这与开展双语教学实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学生汉语水平下降这一现象早在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之前就存在了。况且,全国有几十万所中小学,而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中小学只有2000多所。

注重母语就是进行大母语实验即:大阅读、大写作的国学基础培养,及母语文化、汉字书法的培养。而其中又以书法教学的开展最受欢迎。学校始终将规范汉字的书写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奠基,作为创新教学的先锋。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之一,为此我们要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引导学生“端正写字,豁达做人”,培育“墨香飘逸,立字立人”的书法文化,争创书法教育特色。为了能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训练,我们请教了多位市级书法教学名师,并最终与我市知名硬笔书法家周京泰老师共同研发了校本教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入手,从培养孩子们自信心抓起,逐步让他们从“读帖”、“描红”、“临帖”发展到创作,在此基础上扩展书体、书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我校学生的书法作品百花齐放,百鸟争鸣。2011年10月中旬,我校承办了“根文化”小学写字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暨人省书法现场会。学生现场挥毫泼墨,拓、裱、纂刻,盛况空前。无不彰显着我校浓郁的书写氛围和扎实的教学态度。

在阅读方面,我们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实验研究’子课题” 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申报并立项。成立了“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组,确定了实验学校的实验班级,并使全体教师初步明确了大单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以及“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主题阅读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注重学生语言积淀、情感体验及良好语感的形成,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对阅读主题的把握能力,帮助学生有思考地读书,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因此,我们说,“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以读为主的研究。相信在这样一个前提的指引下,东胜小学的阅读教学必定会大放异彩!

为了使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国学素养,我校不惜重金为幼儿园购置了由北京育灵童儿童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联合编订的《儿童经典诵读――中西文化经典套装》和《育灵童国学课堂》的完整教材。这套教材涉猎了国学课堂、 论语、 三字经 、弟子规、 百家姓、 千字文等优秀文章,为儿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国学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轻轻松松地学习经典,快快乐乐地夯实根基;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国学的价值、提升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深厚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也是我校在母语教学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母语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一大基石,过去如此,将来也是一样。我们强化外语,却不会降低母语的社会地位,也无意削减母语在小学六年级中所占的比重。不过,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母语的教学法,课程内容和考试制度,以配合社会和环境的变迁。我们更新母语教学和课程,为的是加强母语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母语,为我们双语政策奠下更稳固的、长期的基础。我们长远的目标是继承和发扬母语和传统文化,以保留我们的民族特性,并且使母语继续成为我们的竞争优势,以把握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机会,也保留我们在亚洲作为一个现代的、国际化的、多元的,文明社会的一个典范。

3.破茧成蝶 “国际化”框架已具雏形

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在国家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得到了强调。教育国际化作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对各国教育的发展都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家长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教育方法,他们大多希望获得中西方贯通融合的教育方式。为此,我校特别制定了以下政策:

第一,积极推进中外合作交流。实施外籍教师“请进来”,专业教师“走出去”的战略。

第二,大力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立足本土,特色发展;突出英语优势,开展“双语”教育;推动课程体系国际化。

第三,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低年级汉语教学初探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笔者略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抓住重点词句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在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其中,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

二、依据文章体裁特点,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抓住“文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的艰辛,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等情感。笔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读、引读、组织学生有感情个别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推向文本,并且适时地设计了一个补充句子的练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在这36个小时里,他顾不上( ),顾不上( ),顾不上( ),甚至连( )都顾不上。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他心里反复念叨着的一句话是( )。这样设计引导学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又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和深加工;既使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学生心灵深处的话语,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发展,达到了“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的境界。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对话互动中生成情感,生成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要在互动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语言。这种对话是基于充分朗读、体验、感悟的对话。

现实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学效果方式的缘故,我们常常低估现在学生的水平,到小学中年级仍然将课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笔者认为,到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应该选择一些足以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对学生更放手些。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中《春日偶成》这首诗时,请学生把古诗读准读通以后,笔者就提出一个直奔作者写诗动机的大问题: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找到“乐”字。“乐”是这首诗的灵魂,于是在“乐”的笼罩下,学生开始“乐在诗中”地寻找能让诗人“乐”的美景,开始“乐此不疲”地在诗中寻找能让诗人偷着乐的理由,最终体会到原来作者是在美丽的春景中自得其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

五、切合儿童特性,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内的训练量太少,课堂内动笔时间太少。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每篇课文学完后,要腾出8-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练习。教师要从检测三维目标综合达成情况和学生思想、情感、语言生成情况的视角,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情境性的语言书面练习题,让学生写一组句群或一个语段。这种练习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产生情境性和个性化的语言。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