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发展与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非盈利;社区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及其特征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是独立的民间组织。它弥补政府、市场(营利部门、企业)这第一和第二部门的职能和力量的欠缺。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寻求第三种部门,解决人们现实生活问题。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政府、市场、社会逐渐分离,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社会问题复杂化、多样化,使政府、市场出现失灵状况。为克服影响,社区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政府的福利政策并不完善,不能覆盖所有方面,而且政府资金有限,无力解决所有问题。而市场更是造成社会差距的扩大,社会问题的增加。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唯有依靠社区的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几个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根据文章介绍,它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它属于民间自治。组织成员来自社区的居民。居民参与式社区发展的主要力量。社区居民更了解自己的现实需求,能通过各种活动影响政策的实施,满足自身需求。而且社区居民有着不同的身份、职业、社会资源,他们自己对于社区的发展进行设计规划,调动不同资源进行社区建设。第二,利润的不分配性。非营利组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它所筹集累积的资金是用于解决社区问题、提高居民福利的,而非自身的获利。第三,志愿者参与性。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并不受政府和市场的委托和利诱。它是一种自发、志愿的,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对居民提供帮助的组织。第四,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大多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制定的依据是公众的需求和利益。它尽力满足居民的需求。
二、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
如今我国也越来越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非营利组织的权益。但仍存在问题:1.2006年非营利组织数量达到35.4万个。至2008年,非营利组织总量近40万个,社会团体22万个、民办非企业17.8万个、基金会1390个。如此看来,非营利组织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较国际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2.非营利组织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至2006年末,非营利组织职工人数为419.9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0.55%;2007年末涨至456.9万人,站全国就业总人数的0.59%。非营利组织的队伍是在不断的壮大。但占就业总人口的比例较发到国家还相差不少,而且组织职工的专业素质、服务水平还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程度。由于组织的成员主要来自于志愿者,缺少专业的培训。组织资金不足,大家仅凭一时热情很难一些实际问题。3.在我国,组织的公信力总受到怀疑。尽管出台了相关法规,但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管理体制并不很完善,一些民间组织无法纳入到非营利组织。同时缺乏监管,随着组织数量的增加,有利用公益之名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久而久之,大家对于组织的信任不断降低,资源的获取途径也随之减少。4.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当无法在慈善事业上获得利益反而损失时,很多企业放弃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捐赠。组织资源的来源也会受限制,自然无法发展壮大。5.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组织本应是独立运行同时争取政府资助的,但有些组织过于依赖政府,并非独立承担社会责任;也有些组织完全脱离了政府,政府难以对其进行监管。
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社区发展的资金来自于政府的资助,这也限制了资金的数目和福利的范畴。再有是社会的赞助,来自一些企业或个人的捐赠。最后还有就是非营利组织,它们平时收取的服务费,积累的资源,体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治性,运用自己的经营管理体制,利用自身积累的资源为居民提供服务。其实目前我国的社区还没有足够完善的自治体系,并且缺乏政府的资助。
非营利组织就是结局社区居民的生活问题,当然包括社区里居民的就业问题。近年,我国社区为无业、贫困居民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减少居民的生活无保障问题。一味的资金救助病不能彻底的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组织给居民提供长久的经济来源渠道,让他们有了获得资源的工具,才更能提高社区居民的福利。维持社区的发展。
社区的志愿服务是一种相互的、自愿的、不及经济回报的服务。有越来越多的人曾参加社区内各种志愿服务。
如今,居民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体化趋势。政府只能考虑整体的需求,而无法一一满足个人不同的要求。政府不能做到的,将有非营利组织来代替。在不同社区,根据不同情况,缩小了服务的范围,一对一的了解帮助,提高了问题的解决率。
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要使非营利组织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就要为其创造好的发展条件、环境。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非营利组织发展现况及各地区的环境制定相关规定。明确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间关系。加大对组织的监管力度,保护其合法的权益,严惩、盗用社区资金等现象。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2、完善管理体制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应进行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对于组织的审核过于严格,造成有许多组织不够成为正式非营利组织而独立存在,不利于对于组织的监管。并且使组织之身进行管理,提高自制能力。
3、拓展资源的获取渠道
提供对于公益事业优惠政策。增加企业或个人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热情与自愿性。扩大组织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关键词: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发展趋势
一、何谓信息化档案管理
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主要是指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之下,通过网络、计算机等作用将高科技手段应用在档案管理之中,其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管理、搜集和保存,并将一种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提供给人们。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建设工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其主要是将传统实体的管理模式替换成利用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形式,因而其操作的基础的依据是实体的档案信息。在信息化档案管理手段的应用下,能够在档案信息中将共享化、数字化、信息管理一体化以及网络化等体现出来。
二、存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弊端
(一)数据的异构性
在接收处理档案信息的过程之中,由于各个单位或部门在计算机网络的利用下所转送的资料数据有异构性存在,因而有很多所接收的档案资料会有差异性在不同的数据结构、数据来源、特殊文件以及文件属性中存在,这样就形成了复杂性的档案信息结构,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将工作人员档案信息处理和接收工作的难度增大,最终无法使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获得保证。
(二)较高的分散性
在搜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个信息多次出现在档案馆中,针对于这一现象具体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共同主题的信息是由不同的部门或单位所拥有,如:财务报表包括在政府财务部门日常的工作内容当中,而税务局也有财务报表的内容,其他的一些单位也涉及到了财务报表,那么在电子网络的利用下将信息接收,就难免会有信息重复并且较高分散性的情况出现,针对于这样的现象,档案馆想要将可共享的信息筛选出来共人们使用,那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显然工作难度和任务量都会增大。
(三)管理的滞后性
先进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在于对电子科学技术水平的利用,以数字化的方式对档案资料信息进行管理,在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下通过查找目录能够迅速将相关的资料信息管理和存储起来,便于日后使用。然而,若想将信息化档案管理实现的关键在于健全的管理体制,其重视的管理人员管理责任心的具备。现阶段有一种现象存在于管理工作之中,有很多的档案资料难以及时有效的归档保存并且提供使用,甚至有的资料超过的十年之久依然没有存档,显然使人们对于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归档管理效率的提高
在将各种资料信息接收以后,档案馆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和方式,在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下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相关内容进行转化,其中包含了纸质信息所形成的电子信息,将录音或照片以及录像等信息在计算机的利用下转化成可用的信息,随后强化对各种信息不同的使用价值归档、鉴定以及分类方式,以此将有价值的信息甄别出来,从而使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可使用性以及有效性等得到保证。
(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
在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下进行档案管理建设,首先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然而笔者从实际的工作情况中看出,现阶段还有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少之甚少,甚至有的人基本不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定期对档案馆中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职能培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以此来将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并且在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的适当采取下,能够将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档案信息共享目标的实现
若想将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的应用效率提高,就需要对传统的服务态度额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以现代化的思想来替换原有的陈旧思想,通过主动服务意识和反应能力的加强,有助于将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目标实现。
四、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是指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全面的应用到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中,便于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存储提供相应的服务。简单来讲,就是将动态的管理模式用来替换原有的静态信息管理技术,该种转化的手段并不局限于形式之中,而是会从根本上将转变的效果达到,因而人们在很多的方面已经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了。
档案管理工作在新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能够取得新的飞跃和发展,其有利于将信息管理同其他行业之间的差距缩小,其能够为国家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的目标提供有效性指导。从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整体上分析,总的方向是围绕着信息化发展进行的,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在网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下,有秩序的编辑和管理各类信息,以便其能够将检索、存储的目的达到,从而将共享性的档案资源管理目标实现,最终使整个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五、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下,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换了“新颜”,不但有着规范化、俗蓟的管理制度,还将一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培养了出来,不断使管理秩序得到了规范,不断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目标,为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海川. 云南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D].云南大学,2013.
[2]张成林. 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
[3]张U. 知识管理背景下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4.
武陵山片区是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一、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2011年武陵山片区的人均GDP只有14731元,只相当于全国的42%、北京的18%,比全国最贫困的贵州省还少10%。2004年――2014年,武陵山片区人口城镇化率由20.47%上升到36.62%,年均增长1.46个百分点,比该期间内全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略高,城镇化率差距约缩小3个百分点,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阶段。不过,到2014年,武陵山片区的人口城镇化率仍仅相当于全国2000年的水平,城镇化进程比全国滞后14年。与周边4省市的城镇化进程相比,年均增速也是最高,分别比重庆、湖南、湖北、贵州高出0.01、0.18、0.31和0.21个百分点,不过,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武陵山片区2014年城镇化率比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差距分别是23、13、19和4个百分点。
所幸的是,国家近年开始重视武陵山的扶贫,2011年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
二、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
武陵山片区情况特殊,难以吸引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的聚集,但一些地方政府错误理解,盲目照搬,大搞开发区、圈地造楼,粗放的城镇化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二元”格局日益加剧
与欧美国家越是小城镇越是宜居的特点相比,由于资源投入的不足,造成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不善,山川河流被污染、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透支着有限的“环境红利”。武陵山片区城镇基本上缺少了某种宜居性,小城镇及其附近农村,与大城市的差距拉大。
(二)城镇规划无序滞后
目前武陵山片区在城镇规划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规划意识不强、层次不高、人才不多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城镇化建设资金欲求无门
东部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土地财政”模式在武陵山片区难以复制,城市建设资金压力难题亟需破解。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政策、人才、技术、交通等瓶颈制约,武陵山片区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历史欠账较多,发展明显滞后,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财政投入不足、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
(四)政策“洼地”严重失衡
武陵山片区交通闭塞、产业落后、资金匮乏,造血功能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差,国家和省级的政策帮扶、项目支持对于该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政策支持帮扶力度不够,国务院于2011年底颁布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后,局面有望改善。
(五)产业发展先天不足
当前,武陵山片区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产值低等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效益低,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基地规模在逐年增加,但是农民的自发组织能力不强,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品牌效应不强,产业整体效益不高。工业多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且受国际价格影响大,产业发展不稳定,没有找到替代矿产的新型产业,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第三产业层次不高,大多以旅游业的观光旅游、门票经济为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精品景区整合不够,旅游产业层次整体偏低。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但是武陵山片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能照搬东部地区或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模式,必须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武陵山区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加之交通闭塞,基础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根据武陵山片区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口分布、产业优势、现有基础等因素,发展旅游业,正是未来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质量和水平,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中,最重要的选择。
三、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推动片区城镇化建设
(一)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符合国家有关职业教育与扶贫工作的战略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对于武陵山片区来说,大力发展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尤其重要。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武陵山片区普遍存在的情况。就业问题在武陵山片区尤其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发展旅游管理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对于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与片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本吻合
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与武陵山片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本吻合。目前,武陵山片区的产业结构呈“一、三、二”的状况,片区的二大支柱产业生态农业、旅游业的提升,新的支柱产业的调整均需要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来适应发展的需要等。其中旅游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就需要我们加快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对旅游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确立,才能适于经济的发展需求。
(三)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为片区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确定自己的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形成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武陵山片区,尤为重要的就是以旅游业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就应当面向就业需要,针对岗位需求,在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积极探索“双证制”、“订单式”、“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培养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所培养输送的人才,必将推动武陵山片区的旅游业发展,从而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扶贫攻坚目标。
(四)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为片区城镇化建设提业支持
只有做强做大城镇产业,城镇化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诸多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旅游业,正是未来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一是旅游业自身的创收,即游客消费,形成了餐饮、住宿、游乐、购物、会议、养生、运动等综合性、多样化的终端消费经济链,为城镇化提供财政支持。二是在旅游消费拉动下,本地特色产品及产业(比如土特产品、农副产品、历史民俗民族文化产品等)延伸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旅游带动的产品产业链,为城镇化提业支持。三是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差距缩小、城市环境美化、保护区域环境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幸福感增强、生活方式转变、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品牌提升、建设精神文明等这些旅游带来的既得利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中最强调的新内涵。四是旅游形成了消费聚集和产业聚集,带动土地升值、延伸商业房地产及休闲度假房地产等高利润项目,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就业、环境、服务和居住五大支持,成为城镇化的直接动力。五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投资、销售、金融、保险、邮电等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城镇综合实力迅速攀升。
(五)加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为片区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资源优势
某县采取“八查八看八结合”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__县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全体干警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八查八看八结合”方法,认真搞好社会主义理念教育活动。“八查八看”即:一是查法律监督,看是否存在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力、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二是查执法宗旨,看是否存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冷硬横推、盛气凌人,耍特权、逞威风,不认真处理或者不公正处理群众的司法诉求的现象;三是查法制观念,看是否存在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廉洁,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犯罪、轻保障人权,随意扣押、冻结款物,受利益驱动办案、违法违规办案;四是查服务大局,看是否存在执法不注意方式、方法,随意采取强制措施,不注重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五是查党性观念,看是否存在对中央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对上级的要求和工作部署落实不力,敷衍应付,自行其是等情况;六是查工作责任心,看是否存在拈轻怕重,得过且过,不认真学习理论,不努力钻研业务,不深入思考问题,思想上固步自封,工作上庸碌无为;七是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抓工作不深入、不扎实,满足于一般号召,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八是查理想信念,看是否存在道德意识缺失,,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贪赃枉法等。“八结合”即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动检察工作结合起来;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进检察改革结合起来;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机关的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五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机关“五化”建设结合起来;六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__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结合起来;七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我院正在开展的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结合起来;八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结合起来。
采取“八查八看八结合”方法以来,__县检察院干警的工作作风更加过硬;执法理念进一步深化;执法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协商合作 城市社区 治理结构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各种力量在社区空间中相互博弈、相互作用构成网络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走向社区善治的过程。城市社区的日益发展及社区主体的日趋成长,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多元主体。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社区资源的整合,还是社区功能的日益完善,都要求社区的治理结构走向协商合作。
协商合作逻辑下的社区治理
合作主义也被称为统合主义、法团主义或社团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由施密特(Pilippe C Schmitter)系统概括的。合作主义是“一个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在合作主义的视野中,国家与社会是一种协商、合作的逻辑关系。由于中国的公民社会还不成熟,因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必须有一个规范的模式和框架,以及时地将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纳入政府的体系,另一方面国家要承担起培育公民社会的责任,由居民到公民的成长是一个自主性、参与性、权利性增强的过程,因此培育公民社会是一个培养公民自主性、参与性、权利性的过程。从政治层面上看,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是城市基层民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也构成了现代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公众参与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过程是国家与社会的一种相互博弈过程。从现代民主的发展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实践来看,协商合作是现代社区发展的逻辑视野。
从我国社区治理的实践来看,社区治理正经历着深刻的变迁,主体由单一化(政府)转变为多元化,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治理过程由行政控制转变为民主协商与合作,治理关系由依附与庇护关系转变为博弈与互惠的理性取向关系。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区治理实质上成为一种利益主体间的集体博弈与选择过程,即与社区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互动过程。在协商合作逻辑下的社区治理,应是在相关利益主体(即社区治理主体)间合作网络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基础上,以社区参与为社区治理的结构性驱动力,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则的形成,塑造一种新的多中心社区治理秩序。
同时,社区治理的核心对象是社区公共事务,这也是社区治理的逻辑起点。协商合作逻辑下的社区治理结构源于社区公共事务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区公共事务是公共产品的组合,是涉及多个家庭和多个组织的共同需求,是个体需求的集合。社会公共事务涉及到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复杂权利关系,实质上这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博弈,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集体选择机制来解决个体需求的表达与整合问题。同时,治理社区公共事务需要各相关利益主体贡献资源、分摊成本、共享利益,这也需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协商合作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效用尽可能最大化。
现行社区治理结构分析
构建或确立一种新的城市治理与社区建设模式,首先必须在理论上确立政府、市场和(社会)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模式亦是如此。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按其强弱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四种模式:“弱政府,弱社会”、“强政府,弱社会”、“弱政府,强社会”、“强政府,强社会”。所谓“强政府”,就是强调“国家至上论”,认为政府行政权力应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万能政府”。所谓“强社会”,是强调“社会至上论”,认为“管得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其典型特征是社会充分自治。
从加强和推进社区建设的目标来看,应该是“强社会”;但从实际社区建设的推进过程和经验来看,特别是在初期阶段,应该是“强政府”。从我国社区建设的推进过程来看,我国现行的社区治理结构呈现出“强政府,弱社会”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现实社会与强大的政府相比,还相当弱小,人们所追求的强社会所依赖的市民社会,没有真正形成;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虽经历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但政府权力的回缩力度过小,没有为社区组织的发展释放更多的权力空间。从理论上说,在“强社会”的表象特征中,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从我国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来看,“强社会”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从社区的自主权来看,当前,社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难以与政府形成有效的协商合作。社区的自主权主要包括社区的财权、用人权和事权。一个充分自治的社区,必然是对自己的事务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能动用社区财力进行社区各方面的建设。现实中,社区的财权依靠于政府,包括各种建设经费、办公经费、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等都来源于政府。政府对每个社区经费的划拨具有自由裁量权,因而社区建设的状况与前景取决于政府的投入。在用人权上,社区所拥有的自主权限也十分有限。政府一般掌握着用人权,以保证其各项方针政策得以在社区顺利实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由政府直接任命社区工作人员的情况。在社区的事权上,社区承担了大量来自政府的职能,而对于自身的事务反倒无暇顾及。这种情况导致了社区居民与居委会是法定的,而政府与居委会却形成了实际的,这种双重极易导致政出多门、令出多门等现象,从而形成委托—困境,最终出现居委会缺位。
构建协商合作的社区治理结构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后,虽然各地区进行了治理模式的多方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政府仍然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居委会的力量仍旧较为薄弱,社区成员参与主动性差。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也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就是社区多元主体的发展和社区自治性的成长,这为社区治理协商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一)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我国社区建设是从改革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入手的,体制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社区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从目前的改革模式来看,主要是弱化模式,即弱化街道办事处的职能,通过扩大社区居委会规模,健全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以此做大、做强社区。这种模式虽然在实践中表现形式多样,但从理论上看,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特征,即基于协商合作的逻辑。
基于目前各地的社区建设实践和各地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本文建议的改革思路是:
第一,弱化直至取消街道办事处的存在,在社区内设立社区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履行本社区内的行政管理与服务职能,承接现行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同时将现在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行政性职能转接过来。第二,实施“一社区一党工委”的政策,将现行的街道党工委改为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工委是社区内多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同时取代社区内原有的其他党的组织,如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第三,保留社区内现有的社区居委会组织和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这两个组织应该成为社区居民权益的保护性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法律程序框架内,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由全体有选举权的社区居民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是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由其产生,对其负责。经过这样的组织和制度设计后,社区里有社区党工委、社区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以及其它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民间组织。
(二)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能
首先,要对社区事务进行明确划分,主要分为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私人事务,凡是可以通过市场来提供的私人产品,应该通过市场来调节,由市场主体来提供。社区居委会自己创办的便民服务点,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由个体或者私营企业来经营,同时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监督。其次,将社区公共事务进一步细分为社区行政事务、社区邻里事务、社区组织事务。凡是属于由行政执法主体提供的公共产品,必须由相应的行政部门来独立承担;凡是可以通过社区居民民间组织来解决的邻里事务,可以让各种社区民间组织通过自我服务的方式加以解决;凡是涉及到居民权利的社区组织事务,均由社区自治组织来承担。明晰各组织的职能,有利于推进社区各类组织的功能分化,这为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同时也为构建协商合作逻辑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是实现社区建设由外源型行政推动向内生型自治发展的关键,也是协商合作逻辑下社区治理模式发展的本义所在。为此,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实践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推进社区自治。
首先,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培育,树立社区意识;培育各类社区组织的社区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其次,强化社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居民利益社区化。将社区居民的利益与社区事务紧密相联,能使居民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居民回归社会的目标。再次,开辟多种民主渠道,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要大力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要在社区内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提高社区工作的透明度和居民的信任感。
结论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行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后,虽然各地区进行了治理模式的多方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并不理想,表现为政府仍然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居委会的力量仍旧较为薄弱,社区成员参与主动性差。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也随之不断进行着调整,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就是社区多元主体的发展和社区自治性的成长,这为社区治理协商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从我国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将从国家主导型向国家与社会合作型转变。在政府与社会的协商合作中,政府的权力逐渐向社会过渡,社会权力逐渐扩大,社会的自治能力得到增强。在协商合作的逻辑视角下,在城市社区建构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法团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张洪武.多中心秩序与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河北学刊,2005(4)
3.王梅.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2)
4.何晓玲.社区建设模式与个案[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冯华.协商合作: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之路—以成都市S辖区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