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市政工程,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城市文明也在飞速前进,我国城市进程也迎时而上,向前迈进。目前,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也相对提高,环境保护的理念已经形成,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以灰尘、噪声、废弃物和水源空气等为代表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和环保者的注意,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1]。

2 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问题

2.1 市政工程施工的灰尘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灰尘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灰尘污染主要是指由于空气中流动的风力或者施工作业的车辆带动,将施工现场的粉尘扬起,导致空气中弥漫着各类灰尘。这些灰尘主要包括道路路基开挖是扬起的尘土、建筑材料在运输时遗落的砂浆、水泥等混凝土、建筑用的砂石等,这些小颗粒的粉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体非常有害。

2.2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水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地面经常会由于冲洗等产生许多废水,每当雨天来临时,降水也会造成各种水泥、石灰等砂石料流入地表水中,水源中的悬浮物质、油性物质等污染物大大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施工现场周围的水源水质受到污染。

2.3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噪声污染问题

市场工程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大大的影响了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生活,该污染的特征是噪声源相对稳定,时间波动性大。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的施工阶段使用的设备不同,导致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具有极大的无规律性和随意性,另外,不同的设备产生的噪声类型不同,使得噪声污染具有突发性和脉冲性,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使人产生烦躁感,干扰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4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城市建设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啊包括水泥、石灰、砂石料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建筑施工人员产生的垃圾[3]。这些垃圾堆积在一起,有时候经雨水冲刷导致水源污染,经过化学反应导致空气污染,一经人们接触,会产生各类健康问题,将会对城市环境和施工人员的造成极大的危害。

3 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

3.1 灰尘污染防治措施保护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挖开的土方,可以实施集中堆放的管理措施,该措施能够降低灰尘扬起时的波及范围,同时要对土方进行回填,这样就可以从时间上降低灰尘的影响;运输水泥、石灰、混凝土和砂石料时,可以采用密封的罐车,如果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该在物料上方覆盖一层篷布;存放施工材料的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点,也要设置粉尘围护栏等遮挡措施,这样就可以降低灰尘的扩散;要在固定的机械设备运行是方向波及的范围内增加除尘装置。

3.2 施工水污染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其产生的污水量并非很多,但是,如果没有采取防止措施,通常会为城市生活用水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对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其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处理冲洗砂石料产生的废水时,由于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因此必须建立沉降池井下沉降处理;冲洗施工设备或者车辆机械时,尽量的选择靠右污水排放管道的地点进行,以便防止冲洗废水流入生活用水中。

3.3 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在施工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的主要源头。因此,为了降低噪声污染,施工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选择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以便尽可能的降低噪声污染。比如低噪型的施工机械或者车辆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噪声指数。另外,施工单位也应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以便降低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噪声污染。

3.4 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料,应该进行分类回收,然后交给废弃物收购站进行处理;表层土可以作为绿化用土,对于施工时产生的废土,统一规划进行回填处理,建立弃土场地进行弃土的集中处理;对施工现场清场废弃物的处理中,清场的树木农作物以及杂草等要及时的进行清运处理。

4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处理好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掌握市政建设的发展规律,调节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寻找解决产生毛肚的根据和解决方法,以便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晓宇,侯丽丽.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好环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29)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范文第2篇

摘要:以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常见的环保主题为例,以英语技能大赛口试部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为切入点,设计任务,通过分解目标、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上的欠缺,设计多种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顺利完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竞赛环节,最终使原本只有“尖子生”才能参与的技能大赛成为普通职校英语课堂的教学素材。

关键词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环保主题

作者简介:张小雨,女,南京卫生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30-04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1]自2008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与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一年一度的比赛集训,选手不论在知识储备还是技能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是大家争抢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英语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语言学习最高规格的比赛,代表着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和语言运用的最新要求。因为比赛要求较高,每个学校只能有个别“尖子生”参赛,而大部分学生因为能力不足被挡在了技能大赛的门槛之外,没有享受到训练中新思路新方法对英语学习技能提高的乐趣而从中获益。[1]所以如何将难度颇高的比赛试题分解成一个个易于在课堂环境下操作,并且在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多角度多方面弥补学生能力的不足,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最终让学生完成总任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环保主题为例,以技能大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为切入点,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思辨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上的欠缺,设计了多种活动作为学生最终完成总任务的铺垫,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各种活动设计顺利完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竞赛环节,最终将技能大赛试题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以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带动课堂教学改革。

一、技能大赛的任务要求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口试竞赛由两部分组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需一组两位学生共同完成。通常情况下,在情境交流竞赛中,一组学生在准备室中观察一组4幅图片并充分准备,20分钟后,A学生要在1分30秒之内将这4幅图片所表现的故事内容用清晰、流畅的英语表达出来,B学生则需要回答评委们就图片提出的问题。在职场应用竞赛中,两位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共同完成一个任务。A、B学生各自拥有一部分信息,他们必须在20分钟内用英语交流,了解对方获得的信息,并共同理解判断,达到任务要求。然后由A学生形成一份3分钟的英文报告向评委呈现,B学生要回答评委提出的与任务有关的问题。

这两部分任务难度相当大,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境交流环节,学生需要理解图片的内容,然后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图片内容补充深化成为一个严密的、符合逻辑的故事。(2)语言表达能力。在两个环节中,不管是讲述故事还是形成汇报,学生都必须用英文流利地表达思想并阐述做出某个判断的原因。这两部分内容都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语言的精准度和逻辑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阅读能力。在职场应用中,A、B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读懂材料,掌握关键信息。(4)语言交流、团队合作能力。作为团队任务,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合作交流消除分歧、形成共识,达到任务要求。在职场应用环节,学生们更是全程必须使用英语交流,用英语顺畅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共同形成某一个观点。(5)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A学生完成故事讲述或者报告之后,B学生必须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问题中既有与任务有关的问题,考察两人的合作与交流;也有发散性问题,需要B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并给出全面、有逻辑性的回答。从以上要求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由此可见,英语技能大赛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也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所追寻的目标和方向。

二、课堂教学设计助推能力提升

英语技能大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各种能力要求设计任务,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初步达成技能大赛任务目标,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图1的图片描述中,学生需要浏览每幅图,在对重点信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去串联这些重点信息,用精准的语言描述每一幅图片。然而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只描述图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故事生动、合理,有新颖的开头和结尾,同时心理活动的描写、每幅图之间流畅的转换和衔接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与流程图,帮助学生搭出整个故事的框架,提醒他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考虑图片之外的内容,提高故事的品质,在有限时间内更好地讲述故事。

以环保主题为例,学生需要描述下列图片,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图片1:一个公司职员(Jack)偶然发现,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里,灯、空调、电脑都开着。

图片2:在厕所里,没人用的水龙头没有关紧,一直在滴水。

图片3:4月17日(公交地铁上的电视显示今天为4月17日),公司职员上班途中,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看到“世界地球日(4月22日)”的宣传公益广告。

图片4:和同事一起设计海报,并在公司里张贴,倡议改变行为、节约资源。

环节设计如下: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of four.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Fill your answers into the blanks.

Questions:

1.Can you suggest a beginning and an ending of this story?

2.What happened in each picture?

3.What did Jack think in each picture?

4.How to connect each picture into a whole story?

(二)语言表达能力

不管是在情境交流还是在职场应用环节,它们的最终任务都是依靠流利且正确的口语来呈现。所以在故事框架已经设计好或者信息充分交流的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调动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完成“说”的任务。但是大部分学生无论在词汇量上还是句型表达上,很难达到几分钟的演讲要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活动设计给予帮助并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表达。

以情境描述为例,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设计活动要求4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位学生负责一幅图片,所有拿到同一幅图片的学生重新分组坐在一起,形成专家组,根据提示,讨论这一幅图片的描述方法。然后各专家组的成员回到原始组,将已经经过反复修改、能够较为完整呈现的单一图片向原始组另外3位成员讲述,并由他们提出意见再次修改。同时,每一位学生也应该从其他学生对于图片的描述中激发灵感,为完整呈现故事做好准备。另外,每一组4位学生要集体讨论故事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为升华故事主题,达成情感目标做好准备。

这一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在获得词汇提示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完善对每一幅图片的描述。另外,与老师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建议,降低第二语言习得的焦虑感,有利于学生发挥,更好地描述图片。

环节设计如下:

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Choose one picture(Each student in groups of four should choose the different one.)and sit together with other students who choose the same picture.Try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as detailed as possible and help with each other in languages and details.Then sit back to your original group and describe your picture fluently and vividly.Make an adjustment if others give you suggestions.After that,tal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what you can learn from this story.

The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you may use:

(三)阅读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在职场应用环节,A、B学生必须分别阅读各自材料,并填写表格。因为部分学生阅读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判断重要信息,也缺乏定位重点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设计表格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辅助工具。他们只需要根据表格要求在各自材料中寻找对应内容,就能轻松掌握材料的重点信息,为双方接下来的顺畅交流打下基础。本文以环保主题职场应用练习为例,设计表格帮助学生找出材料中重点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在表1中(Table 1),A学生必须阅读材料,填写人名、行为和结果等;在表2中(Table 2),B学生必须阅读材料,填写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内容。

学生之间交流信息是否顺畅、正确,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在明确自己手中材料的重点信息之后,学生们必须交换已经获得的信息,并且从搭档手中获取他人的重点信息。经过上一环节的准备,学生对各自手里的信息已经非常了解,但是他们也许并不清楚为了完成整个任务需要从对方手中得到哪些信息。所以教师设计表格提醒学生应该去交流哪些内容,确保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对于信息的交换可以非常明确并且高效,哪怕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也确保了交流的顺利进行。在表1(Table 1)、表2(Table2)中,学生必须从搭档手中获取信息,才能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的填写。

以解决以下任务的设计方案为例。

任务呈现:

中国目前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你决定设计一款海报在社区(幸福社区)宣传缓解空气污染的小知识。你手中有一份针对幸福社区居民的调查报告,总结了他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典型案例(例如:Jack习惯开大油耗汽车)。你的搭档手中的材料展示了很多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请与你的搭档沟通,总结出符合幸福社区居民实际情况的能够有效缓解空气污染的方法,并设计海报加以宣传。最后请在3分钟之内陈述、解释你的选择。

环节设计:

Work in pairs. First, you read your own passage individually, conclude the main idea and fill in Table 1(The first three columns)and Table 2(The first two columns).

(四)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环节中,在一位学生陈述故事和报告后,另一位学生需要回答评委现场提出的几个问题。在技能大赛中,选手几乎没有思考时间,必须立刻给出答案,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课堂环境中,大部分学生达不到竞赛选手的水平,所以教师将现场提问改为小组讨论,降低难度。学生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对几个发散性问题进行思考,并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吸收所有组员的想法和经验后,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可行性建议,在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

以职场应用为例,环节设计如下:

Please discuss in groups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ased on the task.

1.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when you are making the final decision?How can you overcome them?

2.Do the residents in your community have some environment unfriendly behaviors?What are they?What can you do to help them adjust their behaviors?

3.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to government for better air quality?

三、结论

本文以英语技能大赛中常见的环保主题为例,以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为切入点,设计活动与任务,将难度较大的技能大赛试题分解成适合在职业学校普通班级里操作的小任务,弥补学生在各方面能力上的不足,帮助他们完成竞赛试题。经过一系列小任务的铺垫引导,大多数职校生能够完成技能大赛试题,感受到英语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通过教师的设计,原本高高在上的技能大赛试题可以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所有学生受益。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提高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这才是技能大赛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范文第3篇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高中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高中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有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的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呢?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

1.结合教材将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起到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等,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之多,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近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对照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林,日本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可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会严重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促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老师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远远不够,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高中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样学生会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进而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