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地理教学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磁教学;关键点
高中物理教材中对地磁场的描述只有一段话和一个插图,但是却是平时和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题目,笔者认为对地磁场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给学生进行讲述。
一、地球磁场分布和条形磁铁外部磁场非常相近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而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但二者有一个微小的偏角,叫磁偏角。在两极附近地磁场方向竖直方向,磁性最强。在赤道上方是水平方向,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有两个分量:一个是水平分量,一个是竖直分量,磁性较弱。在地面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大约只有5×10-5T,而一般的永久磁体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可达0.4~0.7T。对地磁场形状和分布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
二、地磁场的起源问题
人类很早就提出了地磁场的起源问题,为解释这个问题,历史上曾先后提出过许多观点。目前,较为成熟的是磁流体发电机学说。1945年,物理学家埃尔萨塞根据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地磁场。而最初的微弱磁场可能来自核内化学不均匀性形成的电磁,从而产生的弱电流。还有一种是地心的岩浆出现旋转滚动产生地磁场。由于磁流体学说能够解释较多地磁现象,受到人们重视,但地球内部构造复杂,有待进一步验证。总之,地磁起源问题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的阶段,此问题在2011年新课标高考中出现了选择题。
三、对宇宙射线的作用
地磁场并不强,但对于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来说,却显得非常重要。这个“超巨”的地磁场,对地球形成了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的侵袭,地球上生物才得以生存生长。如果没有了这个保护盾,外来的宇宙射线将把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幼苗全部杀死,根本无法在地球上生存。在地球南北极附近或高纬度地区,有时在晚上会看到一种神奇的灿烂美丽的彩色光带――极光。直到20世纪末,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的应用使人们了解到地磁场分布的特点,才解开了极光之谜。原来当太阳辐射出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磁场后,由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带电粒子沿地磁场的磁感线做螺旋线运动,最终会落到地球两极上空的大气层中,使大气层中的分子电离发光。由于在可见光波段受激的氧原子能发出绿光和红光;电离了的氮分子发射紫色光、蓝色光以及深红色光。因此,通常肉眼看到的极光是绿色、蓝色并带有粉红色或红色的边缘。在考试中能根据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地磁场方向判断粒子在洛伦磁力作用下偏转方向。
四、地磁场对大气的作用
在雷雨季节,雷电会使空气中的离子数大幅度增加,由于潮湿的空气有弱导电能力,流动的空气在地磁场作用下,相当于弱导电体在磁场中运动。如果存在切割磁感线的上、下、东、西方向的运动则会产生电势差,电势差随正负极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空气流动的宽度往往是很大的,因此电势差也很大。大到一定程度则会使两极空气电离,离子数大大增加,从而对人的健康影响也较大
五、地磁场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像海龟、鲸鱼、候鸟、有些鱼和瞎鼠等众多迁徙动物均能凭借地磁场走南闯北,每年可旅行几千千米,中途往往还要经过大海。此外,有的动物还能利用磁倾角帮助自己测定精确的位置。比如,生物学家发现,笨拙的海龟就能使用“磁倾角罗盘”。幼龟在佛罗里达沿岸出壳后,随即游人大海。它们在大西洋生活多年。直到长成才回到出生时的岸边去和巢居。在返回过程中,要是离开正道过于偏南或偏北,便难免冻死途中。多亏了“磁倾角罗盘”,海龟才得以走在正道上,准确地回到故乡。
六、探测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地磁场虽然很弱,除了指南针指向南北的事实外,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地磁场的存在。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学到的知识探测它的强弱。试验的器材有:小磁针、电流计、长约20m铜芯双绞线、如有条件可添置微电流放大器。方法如下:将双绞线两端接在灵敏电流计上,拉开双绞线形成一个回路,东西方向面对面站立两同学像跳绳一样甩动双绞线,随着切割地磁场磁感线,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随着甩动双绞线,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显然,这是由于上下甩动半个回路时。导线切割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不同,从而导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断变化,为进一步准确读出感应电流数值,可将灵敏电流计换为微电流放大器。如果用小磁针确定好地磁方位角,转轴沿南北方向产生电流与转轴沿东西方向做同样运动产生的电流有明显差异,这表明地磁感线是沿南北方向,且水平分量更大一些。用上述方法估测出地磁感应强度后,还可进一步用小磁针测出地磁场方向。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支在重心下方的小磁针与水平方向有一个小的夹角,磁针的指北端向下倾斜,指南端向上翘起,磁针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叫磁倾角。地理位置不同时,磁倾角也不同,它在0~900范围内变化。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
一、前言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全面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案例”栏目的设计更是一大亮点,其内容的编排与呈现,对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规定性,对教师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运用案例开展教学已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不论是从教科书的形式,还是从考查的形式来看看,案例占了很大的比例,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案例的运用和案例的剖析,切忌进入案例教学误区。高中地理引入案例教学,能建立起地理教学体系的自我更新机制,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将上课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去思考与行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从真实的角度考虑问题,它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从地理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从地理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是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或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地理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或者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整理地理案例,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从地理教学目标看,地理案例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意识,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实际运作能力。
三、选取案例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满足客观真实性的要求
地理学是有着丰富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地理学科在学生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探究自然、了解自然特征上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科技的发展又让地理学在服务于人口和城市、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业、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旅游、医学、航天和航空等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因此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应用客观事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的生产和生活。
(二)引入乡土地理,使案例趣味化
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生动而全面的学习。乡土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认识遥远、抽象、生疏的地理事物,通过引入乡土地理,然后巧妙设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把知识迁移和拓展。例如,对于洞庭湖退耕还林的问题,问什么退耕还林变得这么必要,可以让同学们去洞庭湖现场进行考察,这些要点就就将会迎刃而解,而且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
(三)所选案例要符合目的性要求
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启发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启发性要求是案例教学中的灵魂,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掌握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关注时事新闻,使案例新颖化
地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某些地理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地、广泛地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地理信息,尽可能使自己的讲解符合客观实际,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地理科学研究也不断地取得新成果,出现新理论,这些都要求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教学要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与时代进程合拍,同时使用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颖的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形成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同时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有极大好处,可达到开放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地理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尤以《高中地理》(必修下)较为突出。高中地理下册内容主要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旨在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课本中介绍的知识少,图上内容较为丰富,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容量小,其综合分析能力较欠缺,这需要教师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优势,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时应遵循其基本思想,那就是要求教师用精选的地理案例来进行教学,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引进新的地理概念,向学生介绍新的地理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养成独立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地理现象,从而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静华.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地理教育,2008,(1)
[2]谢 冰.对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思考,学科研究,2011年12月18日
[3]陆维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选取的要求,中学教学参考,2011,(2)
[4]朱明祥.试论以案例教学抓准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途径,科学教育,(8)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教学
目前,在高中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创新教学实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所看到的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仍然是备教材和教教材,甚至有些教师很少使用过新课程标准,试问,不使用课程标准,何谈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如何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在新课标下,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地位与关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就教师如何处理好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好地理课程标准,结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区教育部门为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方面所作的全面的、具体的规定,是编制教科书的依据,是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地理教师实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因此,正确的学习和使用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
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的指导,它是指导地理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外活动的主要依据。因而,只有认真的学习课程标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地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只是为教学提供了材料和依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对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加以组织和处理,进行一番再创造,都能使用好教材,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材一改过去教材的单一性、知识性等特点,而呈现出方式的多样性。在教材的编写上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教材,离开教材,教学活动很难进行。
3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位置如何摆放,就要看两者之间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第三条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明确规定:1.教材要建立合理的结构。 2.选择联系学生实际 ,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3.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4.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5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6. 重视教科书系列化建设。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而编成。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课程标准的位置高于教材了。
4 使用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是实施地理教学的依据,我们如何使用课程标准,在教学上至关重要,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
4.1 掌握它的方向性。地理课程的指导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宣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这个方向性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好这个方向。尤其是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详细的叙述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点,通过学习后达到的目标及教学活动的建议,这部分是我们备课之前必须认真研读的内容。
4.2 掌握整体性。高中地理课程为三个必修模块、七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又有若干小专题组成,在每个模块小专题学习完后,都归纳出了本模块所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体目标,即“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整体目标贯穿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对策;丰富性
现今的高中地理教学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也是考试的形式,但是这样却限制了同学们想象力创新力的发挥,并且让不少同学感觉到学习地理的压力。因为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零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学生在长期的考试压力下,对这些知识点采用重复性记忆的方式,这对他们理解和想象力有损害,这也是我们观察地理教学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地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老师的引导功能变成指导,这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有所下降。不论是哪种原因,在地理教学中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改变的。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1.学生课堂表现沉默,积极性低
高中学习的压力大于初中,而从学生自身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还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低,寻找学习兴趣点的能力也较低。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默,完全处在“听”讲的状态,对知识的理解和随时的记忆也很难保证。而且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不少同学表示,自己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多数是在课下和自习课上进行的。老师讲课时,往往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默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老师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教学反馈少,也不能正确调整自己的讲课进度。而且这种学习气氛容易相互感染,老师也会因此没有上课的激情。改变这一局面非常必要,这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
2.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课堂预习少
地理学科看似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果没有在课前做好预习的话,在课堂上也很难有积极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依赖性比较强,首先是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课内容,再者是课堂上思考少,回答问题不积极。最后就是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不去积极思考解决较难问题,而是等待老师的讲解。这样的学习依赖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变得比较吃力。学生学习的依赖性除了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之外,还与老师的教学要求有关系。教师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课前准备,但是却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比较低,甚至不会去检查学生的预习质量,这样长此以往,预习变成了一种形式,对教学有百弊而无一利。
3.地理知识不形象,甚至为纯知识
地理也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就是因为它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在应试教学的背景下,老师为了减少了同学们的思考量,总是想着代替他们思考,节省这段时间来记忆更多知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高中地理和基础地理有所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养成正确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地理教学在此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除了教材知识的讲解之外,就是对应试要点的说明。板书的方式简化了地理教学步骤,但是使得形象程度降低,变成了文字性的知识。即使应用多媒体,也多是将课本文字搬到上面,图片量和动画数量比较少。
4.地理课堂系统性差,教学不成体系
目前地理教学主要依赖教材,讲课的内容和顺序也多限于此。但是地理知识的零散性比较大,即使是按照教材上的顺序教学,也会在教的过程中发生混乱,发生知识点的混淆和遗忘。地理教学不成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不利于同学们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对老师的系统化的教学产生影响,难以掌握课堂节奏和教学安排,目的性不强也会导致教学效率下降。
二、如何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渗透综合知识,提高地理学习趣味性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科学,地理学科中也蕴含着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或者与之相关。和这些学科的相互渗透,既能够唤醒同学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又有助于地理学习。例如人教版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这一章节,可以结合高中化学知识,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展现水循环的过程,用蒸发、升华等过程展现水分子的运动。这样形象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更加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学习观念,融合各科知识,综合提高学习效果。
2.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高中和初中很大的不同,就是应该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高中生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面对新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进行初步的剖析和理解,这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老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制订一个合理的预习方案。将大体框架,或者是需要初步理解的内容予以标注,并且要求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完成预习。这样老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整理,找出学生不懂的难点,作为教学重点。这样既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互动,会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3.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应用在教育领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最初解放了老师的双手,到现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教育界的宠儿。但是其真正的教学意义还是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起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可以有更大的施展之地。地理不应该是抽象的学习,应该将祖国山河,世界风景等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另外,多媒体还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在人教版中,很多同学反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节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山地的形成做成动画,使其理解更加容易简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重组教学结构,形成体系化教学
在上课前,先准备一个大体的框架。然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其补充完善,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较好的知识体系。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又便于在日后的复习中节约时间。这些都将反映到学生的整体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针对问题细致的解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提升的垫脚石。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引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行业中得到了普及与应用。目前,高中地理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后,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学习问题。这说明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有着重要的价值。
1.应用思维导图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1.1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就出现了思维导图这概念。思维导图属于人类放射性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其要求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中央图形上;图形的主干是分支由中央图形朝周围的放射;分支是由一个核心的图形或是能够发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点构成;对人脑神经元的具体分布结构进行模拟,使得人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了全新的看法,进而促进思维的沟通交流。
1.2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将思维导图视为一种笔记来进行研究分析,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来进行分析。人们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地加深,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思维意识;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改善自身不良的表现与学习方式等[1]。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地图能够直接表达出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地理课堂上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地理教师需要以地图为基础,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地理符号、地理图片以及地理知识等,并将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构成思维导图。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了所学知识点,也很好地掌握了地理知识要点。
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充分结合颜色与图案等,使得所学地理知识可以准确地体现在思维导图上,并能够改善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节省较多的时间,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也巩固了先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培养了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与学生的学习负担[2]。
2.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
2.1课堂应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由于思维导图所产生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生利用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现阶段,我国高中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上。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学材料中的《人口与地理环境》,该章节的复习课堂上,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结合本章节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按照自身对该章节知识点的理解,总结该章节所学的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人口的变化,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等影响,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对所学地理知识点进行梳理。而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在发言后将会不断激发对地理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教师针对学生所表述的观点进行总结。
鲁教版地理教材关于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内容通过总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人口的变化问题;地理环境;人口变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人口变化主要包括了人口的增长变化、迁移问题等。在教授该章节内容的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针对世界人口变化问题进行讲述,以人口为基础,以地理环境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以此加强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学习。
2.2在课后的应用
在结束新课程内容后,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加强课后复习,将整个章节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归纳在同一张图上。这也是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清楚地在图中找到本本章重点内容,也方便了学生今后对本章知识点的复习。在实际的课堂上,首先,地理教师需要确定基本教学目标,在围绕教学目标建立思维导图[3]。
又如:《从宇宙看地球》这个章节主要包括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三个部分。其中地球的宇宙环境还包括了宇宙这一概念的形成,太阳系的相关内容,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木星、海王星行星的基本内容等。这对这些知识点,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归纳出本章的重点知识,并总结本章的难点,画出相应的图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彻底把握新课标的同时,不断提升地理教学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将教学研究活动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此间加强地理教师的负担;高中生需要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课堂笔记,不断培养自身的思维品质,全面提高知识点复习的效率。此外,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断培养高中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法,陈彩香,邓一飞.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21):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