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

中图分类号 F3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92-04

建国以来,安徽省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超过20亿元,约占全省平均社会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呈加快、加大趋势,截至1997年,累计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 000亿元,年平均超过100亿元。由于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有限,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在没有风险转移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损失将由农户自己承担。对一般农户来讲,家庭收入较低,遭受灾害以后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对其生活和再生产的影响很大。

1 文献回顾

所有贫困现象都是由于区域、群体或个体的经济发展受到一系列内部和外部不良因素制约,造成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的不足而产生的。而引起劳动报酬和财产性收入不足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要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个人等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探讨。目前这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其中主要观点有:相对剥夺说、不平等说、价值判断说、政策界定说、权利丧失说、发展不足说、能力缺乏说等等。也有根据贫困产生原因将贫困划分为不同类型而形成贫困成因类型的学说,最为著名的是康晓光根据贫困形成的决定因素将贫困分成三种类型: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康晓光,1995)。制度性贫困是由于社会制度,如政治权利分配制度、就业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社会服务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决定生活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而造成某些区域、群体和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区域性贫困是在相同的制度背景下,不同的区域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造成的,与区域生活资源的供给程度有关。导致贫困的区域性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发展起点、经济结构、积累能力、科技力量、人口素质、制度创新、市场机制、政治结构等。阶层性贫困是指相同制度环境中,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心素质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弱、生产资料不足、生产能力不高等原因造成竞争有限的生活资源的能力较低,从而处于贫困状态(康涛、陈斐,2002)。从已有研究来看,对造成贫困的原因界定上还存在着分歧,但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一是由于缺乏发展的机会造成的贫困,即机会贫困;二是由于缺乏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所造成的贫困,即能力贫困。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如今形成的贫困与返贫现象更多的是由于机会的缺失导致的,即机会贫困成为农村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

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紧密相联,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中发现,80%以上的穷人并不是“总是穷(always poor)”,而是“有时穷(sometimes poor)”,原因是他们面临各种自然灾害袭击时难以抵挡,从而陷入贫困或返回贫困的境地。王国敏从定性的角度首次对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相伴随,且呈正相关关系。如何更加明确农业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即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以弥补以前定量研究的空白。

2 样本来源及其描述

巩前文等: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基于安徽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年 第4期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天气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国家划定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简称国贫县)中安徽省有17个,占总数的2.9%,处在贫困县比较多的省份行列之中。所以,选择安徽省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1 安徽省自然灾害发生情况

安徽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热风、高温热害、低温冷(冻)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性病虫害等。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破坏性极大。如1998年,先后出现春季低温冻害,夏季持续暴雨成灾,秋后水稻暴发白叶枯病和稻飞虱,大豆暴发甜菜夜蛾,致使全省大部分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1 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16.8亿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自1995年以来,每年成灾面积都在1 000hm2顷以上,而且波动幅度比较大(见图1)。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越来越接近,说明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力越来越大。

受灾面积在农业种植面积中的比例在大部分年份都在20%以上,而同时成灾面积在种植面积中的比重也几乎都在10%以上(见图2)。

2.2 样本数据情况

为了获取足够的样本,我们选取1998-2002年安徽省58个县(市)共283个样本(不包括数据缺失样本)形成面板数据。面板数据既有时间序列数据,又有横截面数据,这种双维的信息可以克服样本数量少的缺陷,而且可以增加估计的无偏性和有效性,在经济分析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面板数据主要来源于1999-2003年安徽统计年鉴。

3 基本计量模型设定与计量结果分析

3.1 基本计量模型设定

在讨论灾害与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关系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面上的情况进行一般性的描述来了解总体概况,也可以通过解剖典型案例了解不同的局部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数量分析更准确地把握两者的数量关系(张晓,1999)。张晓(1999)认为农村贫困只与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水旱灾害受灾或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两个因素有关,所以建立了简单的双对数线性二元回归模型,把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水旱灾害受灾或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两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即:

式中:PKL是农村贫困发生率(%),I是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ZR是水旱灾害受灾或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

但是,笔者认为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I)和水旱灾害受灾或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ZR)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因为水旱灾害受灾或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越大越可能降低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即农村贫困(主要指经济贫困)可以直接表现为农民家庭人均每人纯收入低下,而人均每人纯收入低下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个缺陷,笔者建立以下计量模型来描述中国自然灾害与贫困发生的关系:

式中:Y表示样本县市贫困发生率;X1是指样本县市农业从业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X2是指农村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男/女);X3是指人均拥有排灌机械数量;X4是指人均占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额;X5是指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X6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用来衡量耕地质量;X7是指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此处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和其它农业灾害。

模型试图说明:农村贫困发生率主要是由于农民自身能力不足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造成的,农民自身能力不足主要通过农村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X2和人均拥有排灌机械数量X3表示;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主要用人均占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额X4、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X5、单位面积粮食产量X6、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X7等指标来衡量。

3.2 计量结果与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向后逐步回归(Backward)法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变量中“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重”的回归系数为-0.955,t值为-1.746,在0.05水平上显著。在统计意义上,该变量是比较显著的。但是,这个结果与张晓(1999)得出的结论有显著的差别,即张文中得出的结论认为水旱灾害的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笔者通过利用安徽省的数据所做的计量结果表现为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对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即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越大,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可能性越小。对本文计量结果的解释可能:一是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每个县市的平均数据,没有考虑到每个农户受灾的差别性,而且受灾不一定会成灾,而国家在对受灾地区的补贴和救助主要是按人口来进行的,这样会造成同一地区受到的灾害对各个农户生活的影响不同,一部分农户会因自然灾害而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而一部分农户因自身抗灾能力较弱,而受灾又很严重,显然容易导致极度贫困的发生,即虽然贫困数量没有因自然灾害而上升,但是贫困程度却加剧;二是农业自然灾害主要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而对于受灾农户来说,在受灾后可能会通过从事其他产业或者兼业赚取非农收入以弥补农业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其结果可能是由于农业自然灾害的推动下,一部分农户的收入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三是农业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的增加和农户抗灾能力的增强。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方面逐渐加大了力度,见图3。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全国还是安徽省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救助力度都呈逐年增大趋势,全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由1999年的355 627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529 365.26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1.49倍;安徽省也由1999年的24 012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57 118.72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2.38倍。同时,农户的抗灾能力在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户拥有的排灌机械数量增加,1998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为13.37台/百户,安徽省为30.20台/百户,而到了2003年数量全国增加到21.12台/百户,安徽省增加到47.56台/百户。二是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建立了省级救灾应急预案,70%左右的地、县救灾应急预案也已经出台。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运用安徽省的面板数据对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的关系计量分析来看,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明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农村贫困发生率之间呈反向关系,即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农业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越大,农村贫困发生率越低。这个结论与现有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笔者在上述中也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做出了可能的解释。

笔者认为,虽然农业自然灾害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农村贫困发生率之间呈反向关系,但并不是说农户就不用增强自身的抗灾救灾能力,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无须在灾害发生后对灾区进行救助,帮助恢复生产。情况恰恰相反,农业自然灾害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农村贫困发生率之间呈反向关系产生的原因正是在农户抗灾能力增强和国家与地方政府救助力度增大的情形下发生的一种情况。所以,笔者认为,政府和农户更加要正确认识这种反向关系产生的效用。因此,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政府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生产抵抗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从我们的计量结果可以看出,人均占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额越大,贫困发生率越小。农业本生具有较强的自然条件依赖性,因此,降低自然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继续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力度,但要有针对性。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收入低的农户影响更大,因此,在发放补贴时切忌“一刀切”。要遵循灾害成灾多少,补多少,而且政策要向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倾斜。

(3)气象和灾害预报部门要尽量提高灾害预报的及时性与准确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自然灾害是可知、可防、可抗、可治、可避的。

(4)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要加大生产自救的宣传和引导。一是作物补种,当地政府应协助农户购买优良种子,恢复农业生产;二是鼓励和引导主要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增加受灾农户的非农收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Kang Xiaoguang.China's Poverty and Poverty Theory[M].Guangxi: The People's Publishion in Guangxi,1995.]

[2] 康涛,陈斐.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11.[Kang Tao,Chen Fei.the Study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and Poverty[J].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2,(4):5~11.]

[3] 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2005,(3):55~61.[Wang Guomin.The Study of Rural Poverty and Natural Disaster[J].Economist, 2005,(3):55~61.]

[4] 严立冬.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业自然灾害防治[J].农业经济问题,1998,(7):33~36.[Yan Lidong.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J].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1998,(7):33~36.]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2篇

【考向分析】

主要考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从近几年高考看,该专题常以我国或世界某一重大自然灾害为切入点,着重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等。

【知识网络】

【重难点分析】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分布成因分析

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影响的大小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频率及人口、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以上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自然灾害集中;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从而形成了上述两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

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如下图: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①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②农业灾情区域差异:东部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影响,种植业灾情严重;西部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畜牧业灾情严重。

(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4.中国的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对比分析

(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中国的水文灾害

(1)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略)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6.中国的气象灾害

(1)中国的旱灾

(2)影响我国的台风与寒潮灾害

(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7.中国的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与灾情状况

(2)蝗灾与旱涝的关系及分布

8.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9.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见下页: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预报性。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典例剖析】

例1.(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命题立意: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

解题思路:第(1)题,可从农产品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析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进行原因分析,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地大量堆积,造成严重的冷冻灾害。第(2)题,可从天气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防灾、减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例2.(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及其危害,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太行山区,对比图中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谷中,坡度较陡,同时又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2)题,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该山谷的除河流外,还有铁路线。丙处发生泥石流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参考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跟踪训练】

1.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2.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3.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1.答案一:海啸灾害。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海啸。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答案二:风暴潮(台风)灾害。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区,容易发生风暴潮(台风)。风暴潮(台风)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与防治 高考考点 例析

随着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加强,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呈波动加剧的趋势,如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09-2010年的西南旱灾;2010年的青海地震、南方水灾及近期发生的舟曲泥石流灾害等,其强度和损失之大让人触目惊心。针对我们江西省高考地理选修的是《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因而要求特别关注此模块相关的考试要点,认真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把握其考试方向。

考查要点: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生物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其风、寒潮、干旱、洪涝等属于气象灾害与洪水灾害,需要运用天气系统和气候因子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与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大气气流与各种气候的特点了解这些灾害产生的影响、发生的时间、分布的主要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如结合冷空气、锋面等气候因素分析干旱、洪涝及寒潮等灾害,结合大气运动原理分析台风、伏旱、北方春旱等灾害形成的原因。而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塌方等灾害则要结合地壳运动规律、内外力作用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尤其是要结合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原理支分析与诠释全球一些主要火山与重大地震的分布规律;全球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分布区域;同一种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气象气候条件与地理背景(自然背景:气候背景、地形地质背景、生物背景;人文背景: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等。

考查方向: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进行分析,这部分内容一般是结合本学年度各区域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一些自然灾害进行考查。如20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的汶川地震、山东文综第31题的台风、海南卷第1-3题的冰岛火山喷发和第25题的城市暴雨灾害、福建卷的洪涝灾害、新课标全国卷第42题的滑坡和泥石流、江K卷的第1-2题的冰岛火山喷发,第5-6题的海地地震,第21-22题的西南大旱等。

【例1】(2010年山东高考卷)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请读图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什么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什么不同?并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应采取哪些有效的工程措施?

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台风过境前后天气(气压、风速、云量、降雨量和气温等)的变化过程,此知识点的考查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一般是根据相关的曲线图来判断。(2)重点在于比较两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面临同一自然灾害产生不同的次生灾害分析及就某一地为例防御此种次生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其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但此处要求说明的是工程措施。

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坍、泥石流。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例2】(2010年江苏高考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并请回答1-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分析:第1题是以冰岛为背景考查影响某地的气压带和风带,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由于冰岛的纬度在66°34′N附近,因而影响火山灰蔓延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另外根据冰岛和亚欧大陆的相对位置,以及火山灰的蔓延方向,可知其风带为西风带。

第2题主要考查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迁移顺序(注意题中问的是火山灰物质,而不是岩浆)。地球外部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其实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外部各圈层中的迁移顺序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常识得到明确的答案。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灾害教育;责任;地理教师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多样,加上独特的季风气候,使得中国有多样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更油然而生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警钟长鸣,教育学生树立灾害危机意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个多月后(6月14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7.2级地震。两次地震,前者顷刻间地动山摇,建筑纷纷倒塌,几万人被压在废墟下,有6.9万多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还有近1.8万人失踪;后者只有十多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两次地震震级相差不大,但日本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国民良好的防灾意识和地震教育。据报道,日本全国普遍设有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面对汶川地震的惨状,面对不同的地震结果,我们不得不深思: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多么脆弱,虽然我们不能制止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更理性地去应对,寻求更富于智慧的生存途径。普及灾难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地理课堂教学应是进行灾难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起提高国民抗灾防灾意识的重任。

二、付诸行动,引导学生懂得防灾救灾知识

1.把握课堂教学主战场

高中地理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有四部分内容。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注重讲解基础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运用实例进行灾害阐述,“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于理性的认识,而“防灾与减灾”主要的目的是要学会预防。关于内容的编写,江苏不同版本教材各有千秋。人教版必修教材关于自然灾害内容没有单独章节,湘教版中有一节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选修教材,人教版选修五分为三个章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灾与减灾;湘教版选修五分为四个章节:自然灾害概述,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和防灾与减灾。

针对人教版没有单独成体系的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中将灾情教育进行渗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教科书中,自然灾害知识往往穿插在一些基础地理知识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本地理知识的讲解,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本外的实际案例,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涉及气象灾害――寒潮与台风,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观看地图、电视、电影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调动学生兴趣,对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境特点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产生探索愿望的原动力,做到既能完成书面的教学任务,又能顺利做好灾情教育的渗透。

2.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近几年,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常有发生,各种媒体平台常有报道。借助各种渠道,如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各个学校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灾害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绘制黑板报等。学校的教育力度是受限的。因此,校外防灾教育的渗透也非常重要。例如参观地震台、天文台,直观去感受对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前兆。例如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形变,小地震活动等。民间关于地震的谚语: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3.组织开展模拟演练

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痛,为了增强防震抗震意识,了解基本的防震知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我们学校创设了灾情情境,拉起警报,身临其境,根据每班学生数量,设计楼道逃生疏导线路,训练学生在听到疏散信号后,能迅速地按照预定线路有序撤离,表现出良好的防震应急意识。同时模拟灾难现场,也培养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协调和自我调节能力。

经过训练后,全校学生能从教室的左右楼道有序撤离,在安全区内排列好一个个方队。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应对,以便做到沉着冷静地处置、机智灵活地应对、及时正确地自救。在自然灾难面前,生命高于一切!

近些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为此尽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灾害危机意识,警钟长鸣,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防灾救灾的基本常识,将可能发生的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 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 级以上地震650 次,其中震级达7 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 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 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转贴于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 Risk 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5]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