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次贷危机的根源

次贷危机的根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次贷危机的根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次贷危机的根源

次贷危机的根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启示

一、次贷危机的概况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债危机”,是指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问题出现在美国的第三类市场上。所谓次级按揭贷款,主要是指美国贷款机构向信用分数较低(低于620分) 、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这种次级按揭贷款将客户的偿付保障建立在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其中所隐含的巨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2004年至2006年美联储17次加息,一方面将房地产市场由繁荣引向衰退,房价开始下跌,另一方面,借款人尤其是申请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由于不堪重负的高额贷款利息而开始违约,提供这类贷款的金融机构开始受损,此后以这些次级贷款为标的的证券化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即所谓的次级债券的价格开始下跌,受损者开始扩大到各类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以及美国国外的投资者,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流动性危机开始显现。资金链的源头出现断裂,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这场“次贷危机”。

二、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

2.1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

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5.98%降低到2004年中期1%。同时,30年期固定利率房屋抵押贷款(不含次级贷款)的合约利率也从2000年5月的8.52%下降到2004年3月的5.45%。然而次级贷款没有可供参考的平均利率,但市场利率水平较低无疑推动次级贷款规模迅速增加。同时,浮动利率借款人可以以较低成本进行再融资,美国家庭抵押贷款的负债由2000年的4490.6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二季度的10145.9亿美元,超过了以往224年的水平。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则维持了房市及其贷款市场的繁荣,也是2003年至2004年到期未付率明显降低的原因之一。

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至2006年8月提高至5.25%,随后一年内维持不变。与此对应,房屋贷款利率也有所上升,至2007年7月达到6.7%。利率的上升无疑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形成压力,尤其是对2003年至2004年低利率水平下发放的大量浮动利率的次级贷款借款人影响更大,因为这些贷款会在2005年或2006年重新设定利率。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与房价暴涨诱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家庭过度负债。家庭房产占名义GDP之比达到顶峰,私人部门债务占GDP之比在2008年也达到创记录的354%,家庭债务与资产之比从2001年起急剧上升,过去7年家庭债务与收入之比超过之前39年的水平。这也为次级贷款危机进一步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2.2美国房屋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降

利率变动影响到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能力,而房屋价格变动则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两者共同决定了次级贷款的违约率。美国房屋价格从1995年开始逐年提高,上涨速度也逐步加快,自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中期,上涨速度急剧提高,同比增长最高曾超过15%。从2005年四季度起,房价的上涨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2007年3月房价停止上涨,随后明显下跌。房价增速放缓甚至下跌是2005年第四季度到期未付率开始上升的重要原因。但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房价仍然处于最高水平。

房屋抵押贷款利率与房价上涨幅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利率下调,房价上涨,利率停止下调,房价则下滑。因此,利率与房价波动成为理解次级贷款危机的关键因素。

2.3危机通过资产证券化被传递和放大

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它们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即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借款者未来偿还抵押贷款所支付的本息,就成为房地产金融机构向此种证券购买者支付本息的基础。由于这些衍生证券设计复杂,透明度较低,其中的风险隐患较为突出。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卖给了国际投资者,美国欧洲的许多大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都购买了次级债,所以,一旦美国次级抵押款市场发生了异常,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国际投资市场,从而导致危机的影响在球金融市场上不断被传递和放大。

2.4评级机构证券风险状况评估失真

由于次优抵押贷款市场发展仅十余年,且此前该市场运作状况良好,因而此次贷违约率并不高。依赖所谓的历史违约率数据,并参与这些衍生产品的设计,评级机构给予了次贷相关衍生证券较高的评级,并使得次贷产品评级结果明显高于系统的金融工具评级。据统计,大约75%的次贷证券获得了AAA评级,由此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等在内的稳健型机构投资者也参与了该类产品的投机。危机爆发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不断调降次贷相关证券的评级,并表示将调整次相关证券的评级方法,但评级机构的独立性、透明度、公信力仍受到市场质疑。

2.5银行内部管理缺失

美国次贷危机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2001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进入了蓬勃发展期,2001年,美国次贷约1200亿美元,到了2006年达6000亿美元,五年间增长5倍。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 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付。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风险状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2.6政府监管缺位

2003年底,美国金融监管者开始关注到房贷机构放松了贷款标准,但是,金融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给予干预。相反,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利率放贷,让许多具有高风险的衍生工具不断扩散。而且,政府还把对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对于这些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是否可靠却不予监管等,正是这些自相矛盾的行为造成了席卷全球的危机风暴。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关键在于它的警示意义,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与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3.1从信用风险管理逐步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审视美国次贷危机与银行陷入危机的原因与影响,主要是由于美国银行机构为追求过度利润,放宽了贷款标准和条件,通过资产证券化掩饰和转移风险,违背了审慎经营的原则,从而出现过度投机行为,以致在房地产市场逆转下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恶化,导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组合信贷、金融衍生品创新与应用及国际投资方面要求更高的风险管理。要建立与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模型定价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对潜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等进行识别、评估、分析和定价,防范和减少风险损失;要加强研究和分析,认清和理解风险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定价模型背后的各种参数及其对潜在风险报酬的影响,保持在金融市场中投资的理性态度;构建一个健全有效的交流网络和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对未来开展信贷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形成支撑。

3.2科学设计信贷产品和金融衍生品,谨慎创新与应用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将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由于高杠杆作用,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完全偏离,放大了相关投资和交易风险,为危机埋下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审慎经营,科学设计信贷产品、理财产品和金融衍生品。在产品设计、创新与应用过程中,要重视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研究,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各方研究成果,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与具体产品的关系,科学使用资产证券化手段,推进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合理调整信贷资产规模与比例,减少风险比较集中(如房贷)的贷款发放,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

3.3完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RAROC) ,其核心思想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一道,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准备,进而衡量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RAROC 绩效评价法将银行的收益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相结合考核银行的经营效绩,缩小了管理者与出资人之间的目标差距,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3.4完善评级机构的评级制度

本次危机暴露出评级机构存在的失误。由于直接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评级机构面临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独立性。关键在于,当前的国际评级市场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性,评级结果存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和债券评级的普遍高估以及对其它国家的普遍低估的现象,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削弱。因此应增加现有评级体系的竞争性,避免评级结果的系统性偏倚。

3.5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

此次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剧烈的动荡,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资产证券化产品、衍生品市场监管和协同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该更多地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监管者要能够审慎地评估金融产品,洞悉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针对这些变化,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

小结

次贷危机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净利差收窄的挑战;资产质量有下行风险,信贷成本将会有所上升;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对银行带来外汇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仍将考验中小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相关中间业务的增长速度显著放缓等。所以我国应该从本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入手,吸取美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科学设计信贷产品和金融衍生品,谨慎创新与应用;完善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个人和机构征信系统的建立;完善评级机构的评级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的作用等,这样国内商业银行才能增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次贷危机的根源范文第2篇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再次席卷了全球。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迫切地想知道,金融危机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这正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一书将要告诉我们的。作者依靠其在世界银行总部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向读者再现了东亚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惊心场景,揭示了隐藏在危机表象下的根源本质,得出了令人深思的重要结论。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专著有很多,然而大多数仍然沿用新古典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种主流学派的观点。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在对两大主流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可供替代的危机根源模式:投机攻击模式、全球化模式,政治危机模式和经济不平衡模式。这为我们理解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分析框架。

投机攻击模式是四种模式中唯一的外部因素。作者剖析了固定汇率制度本身内在的脆弱性,提出了纯粹的投机攻击足以给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带来危机,而不受其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的重要结论。

全球化模式认为,全球化引起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造成了许多东亚经济体的危机隐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监管的缺位导致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系统高负债和高不良资产。这是造成金融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危机模式则强调了政治因素。作者论证了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剧金融危机的程度,甚至能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相互交织的总危机。

次贷危机的根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资本金融化 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 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价格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1][澳]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第10页.

[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3页、第555页.

[3][美]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第10页.

[4]黄树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11月25日.

[5]闫立良.60万亿CDS会否扩大次贷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5月19日.

[6]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15页.

次贷危机的根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差异性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07一03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风暴。2005~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演变为金融危机,之后蔓延到了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直观地看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危机的爆发,通过研究发现,其深层次的诱因是:美元国际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经济政策以及美国经济过度的虚拟化,这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可以说,在这些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即使次贷危机不爆发,也会有别的金融产品危机来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区别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了解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与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对我们正确对待危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金融市场竞争和深化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开始发展成为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美国金融业面临着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从而取代了以往主要利用银行部门进行间接融资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的热浪打破了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更多形式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银行靠传统的、日趋标准化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这就迫使银行逐渐缩减传统的信贷业务,把新的业务增长点转向了差异很大的消费者客户群体上。这一业务内容的变迁,实际上完全改变了原来银行业长期积累的商业信贷管理的有效模式。来自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使商业银行被迫改变经营战略:从以公司信贷业务为主转变为以个人信贷业务为主;从传统稳健的资本管理模式,转变为激进的风险管理的现代模式。这样经营业务和战略上的转变给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都带来新的挑战。

对传统的商业贷款而言,减少不良贷款的方法是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事前的甄别和事后的审核。但是,由于消费者信贷业务与企业信贷相比贷款数额小,差异性大,收入状态确定困难,所以中介机构无法发挥自己“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是否采取费用昂贵的信息生产技术来降低贷款违约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在一个过度竞争的环境里,个人信贷业务事前甄别的费用,必然会通过利率的调整转移到借款者身上,这就容易发生优良客户的“离场”――“逆向选择”问题严重化。

虽然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本身属于信用风险较高的业务,但如果按照金融机构最初的设想,完全可以把这类业务的风险通过适当的“差异化”风险定价,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它可以对每一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非常有效的科学评估,然后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设定贷款的差异化价格和支付方式。比如,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水平会根据对方的资信水准、首付能力而发生变化(主要是基于对这类特殊客户群的“信用评分”),但总是要高于普通住房抵押贷款利率200点以上,这就是所谓的“风险溢价”。

也就是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出现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原先的风险控制设想。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金融市场过度竞争使金融机构失去了通过适当的“差异化”风险定价和事前甄别贷款对象的能力和动力;相反,过度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金融机构采取“自我膨胀式”的风险“逃避”方法,通过扩张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总量来稀释风险。这直接导致了信用风险发展成为市场风险。

因此,从上面介绍的关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监管能力和运营模式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这种特殊贷款体制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这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而是金融中介机构在开展消费者信贷这一现代金融业务时,过度竞争和标准化的风险定价方法使得它们无法根据消费者差异化的特征制定出正确的风险“价格”(贷款对象的差异化要求贷款合同也必须差异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做到),从而导致它们过度的贷款扩张行为。这样不知不觉地就埋下了金融风波爆发的种子。

(二)次贷风险的放大和扩散――资产证券化过程

将同类性质(比如信用等级、流动性水准等)的抵押贷款集中起来打包成新的债券再卖给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这一资产证券化过程已经在美国信贷市场上被普遍采用。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为了解决市场扩张所需要的流动性更是变本加厉,次级债(金融衍生品)的发行比例占了整个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标的资产)的六成以上。标的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所做出的资信审查报告和贷款机构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但在流动性过剩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资信审查的动力会大大削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会大大增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发行需要多方金融机构的参与,这样一种细分化的工作流程,目的就应该是将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的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衍生证券的定价水平能够公正地反映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1,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寻找次贷需求者,对他们进行审核,对不同类别的借款人提供不同条件的贷款。抵押贷款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信用供给能力,将上述不同条件的贷款重新打包形成各种收益和风险类型的次级债,将自己各类贷款的收益索取权卖给投资银行。

2,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根据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状态设计出新的资产形式(次级债),然后批发给承销商。

3,信用评级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对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会影响到这一证券化的资产在一级市场的销售价格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4,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人销售次级债,赚取佣金。

5,各国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收益的偏好,进行资产组合的配置。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外国的中央银行。

在上述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为了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次级债的发行人还会向投资者承诺某些“赎回条款”,以确保资产证券化――次级债的申购过程顺利完成。这一承诺保证,实际上就起到了一个“信用强化”的作用,为此,它为“次级债”争取到了较高的信用评级。但这样的承诺需要有充足的拨备准备,在市场竞争激烈、监管缺位的情况下,次级债的发行

机构很难做到这一点。拨备不足容易引起资金链的断裂,造成像现在这样市场大范围地沽空次级债的局面(在流动性过剩时代,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也不可避免)。

次级债市场的积极作用是,增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改善次级抵押贷款的整体流动性,保证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繁荣。更为积极的意义在于,通过次级债的设计和发行,向市场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收益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次级债市场的竞争激烈,再加上资产证券化过程环节的细分化所带来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十分明显,很难做到信息的准确和风险定价的无误。资产证券化是“双刃剑”,它能分散风险,却不能消灭风险,在分散单一机构风险的同时也把局部风险裂变成全局性风险,把个别市场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所以,虽然资产证券化可使单一机构的风险得以分散,但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部风险还依旧存在。如次级债,它在分散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把抵押信用风险向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扩散。当银行成功将现有次级贷款信用风险分散后,它会主动寻求更多次级贷款风险(非理性信贷膨胀,稀释风险),有意识地扩大风险分担的范围其结果只能是金融系统总体风险不断增加(风险的“传染效应”),形成十分严重的市场风险――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双重危机!

二、美国金融危机根源

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双赤字”政策效果的积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从1982年的55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6年已经超过8115亿美元,24年间增长了大约148倍。经常项目下1美元国际货币的流出,往往带给世界的流动性扩张是两倍以上的基础货币增加。美元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使得美元持续大规模经常账户赤字成为现实,而美元全球流动的机制又导致了美国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以及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美国12万亿美元GDP的30倍左右。而其他国家类似计算出来的这个比率最多只有十几倍,充分说明美国虚拟经济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次贷危机根源于美国证券化债务资产的过度膨胀,即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次贷危机根本不是流动性短缺的危机,而是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在动摇,对美国金融机构资不抵债心怀恐惧。

次贷危机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可以被资本化。由于美元的全球环流机制,使得在美国所有的收入流,只要稳定就可以被资本化,被证券化。每一次收入流重新资本化,创造出新的虚拟资本,这种新虚拟资本代表原本的货币资本,距离最初借款人贷款就更远一步,虚拟性越发增强,常年累月积累下来,造成了美国虚拟资产的过度膨胀和泛滥。在此过程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流一再被杠杆化,形成了杠杆链,这一方面延长了风险源头到最终持有者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类金融杠杆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使得经济中的风险不断增大。

经济虚拟化最大坏处就是将金融杠杆的风险分布到了整个经济,也就将金融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经济,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杠杆活动泛化的同时,导致货币收入和风险的放大机制也泛化了。其次,金融杠杆的推广导致风险传染链条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方面。这才是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必然会不断深入扩大的深层次原因,而且即使美国没有次贷危机,也必然会有其他从杠杆化尖端金融产品开始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根源范文第5篇

一、美国次级贷危机产生的缘由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次级债务的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美国次级贷原本只是普通的银行和住房人之间的借贷现象,为刺激不景气的消费,尤其是房地产业,美国银行业放松信贷管制,把钱借给了那些没有还贷能力的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也只是银行借贷中的问题,不过这种金融行为被包装为产品出售,穿上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外衣,性质就完全两样了。当一项金融产品进入资本市场自由交易之后,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之能够完全公开透明地受到市场的监督,人们只能“盲人摸象”谁也看不到产品流程了。由美国次级贷风波造成的资金流动性短缺扩散到全球后,欧洲央行紧急给流动性短缺的银行注资,也只是一些银行流动性短缺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如今吞食的只是“次级贷”变为金融衍生品进入市场后的最终“成果”。从2001年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逐年上升(图1),这样在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图2),就加大了风险。

在许多人无法还贷的情况下,危机就爆发了。银行的资金缺乏,严重影响其流动性。同时由于是市场上大多数人无法还贷,即使银行把房屋拿来拍卖,也没有购买者了,这样越积越多的情况下,房贷金融机构不得不倒闭。从而又影响了银行的贷款,居民对银行的信用降低,出现挤兑现象。世界许多金融机构对美国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了投资,在危机爆发时,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流动性,于是通过银行把这样的危机带入了欧洲和亚洲以及世界其他的市场,于是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危机。

二、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影响

(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对于美国“次级贷”的影响几何,其能量传递会在何时消散,都有待进一步观察。最近卷入风潮的国家越来越多,受牵连的证券市场也越来越多,已经有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提示:要注意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首先,对于爆发源头美国来说,受次级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已经陷入整体下滑状态,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美国一些大型的金融集团,如花旗等也大量裁员,来缓解次级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大大下降,特别是对房地产的影响。世界经济已经陷入次级贷危机影响之中,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中以美元计价的占大多数,这样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欧洲地区的经济也放慢了增长的步伐。世界主要的股票市场出现了下跌趋势。一些银行因为挤兑风波而被政府托管,巴黎银行经过政府的几次大量注资依然没有从次级贷危机中走出来。亚洲等其他地区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点,主要是这些地区市场和美国的联系没有欧洲市场那么紧密。其次这些地区的投资理念相对比较保守,对于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持谨慎的态度投资。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也对美国次级贷危机中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了投资,主要影响是投资收益的影响(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在美国进行投资的六大商业银行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有一定的规模,虽然投资次级贷所占的比重不大,但是损失还是不小的,尤其是中国银行,高达35.83亿元。中信的投资相对小点,是因为其对于次级债投资少。从图中的数据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美国次级贷的危机影响不小,并且这次危机的深远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

三、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外部金融风险措施

(一)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监测警源,发现警兆(识别子系统):大多数海外投资风险是可以监测的,风险监测子系统就是对境外投资风险因子和风险表现进行连续、系统的监测和追踪,对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鉴别、分类和初步分析,以便及时灵敏反映出风险变化。境外企业在警情爆发之前,总会有一定的警兆(前兆),风险监测系统就是要通过监测警源,并借助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确定是否出现警兆;第二,预测警度,判断警损(评估子系统):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联系警情的警界区间,参照警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境外企业实际情况,从而预测警度,判断实际警情的损失程度;第三,适时报警,寻找警源(预报子系统):依据预测警度和实际警情的损失程度,适时发出警报,并根据预警对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积极查找产生风险警报的警源,寻找警源也是实施对策的前提;第四,选择对策,排除警患(排警子系统):海外投资风险排警子系统,即风险快速反映子系统是指在境外投资风险科学分析基础上,根据警源情况和风险分析结果,确定与风险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时采取预先已制定好的计划和方案,防止潜在风险的发生。通过建立海外投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报——风险排除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对海外投资风险的跟踪、监控、报警并及时采取排警措施,从而大大降低海外投资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在投资进行前和投资过程中进行预警分析。

(二)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懒惰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三)加快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的灵魂可谓之风险,其本身就是以风险的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初衷,绝不是为了扩大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更不是为了让某些人投机获利。恰恰相反,该类产品的出现原本是为了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降低、分散市场风险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转移风险的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冒险式的投资。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风险定价问题,而不是创新本身,如果没有创新,受损失的只能是银行。从美国经验看,对房地产贷款进行证券化简便易行且容易获得市场认可。目前我国银行机构最主要的资产是信贷资产,也是存在风险最多的领域,而房地产贷款又属于信贷资产中的优质资产。通过对房地产信贷证券化,可以有效分散、转移我国银行业承担的大量风险,改善资产结构。因此,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不失为我国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阶段我们应扩大房地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为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提供思路和经验。

(四)加强银行业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