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社会治理

新型社会治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社会治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型社会治理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行低碳模式是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出发,设计了新农村建设的低碳机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新农村 低碳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发展命题。因此,促使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水平,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行低碳模式,一方面确保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另一方面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旧发展模式,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出现的新概念,是在《京都议定书》受挫的情形下,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之后,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被政界和学术界广泛地探讨和研究,低碳经济被誉为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后的第五次世界革命浪潮。

“低碳经济”的概念从内涵上说,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四个环节,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低碳化(李胜、陈晓春,2009)。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因此,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郑志勇、王林、王德芳,2010)。

新农村低碳机制的内容

(一)发展机制

1.大力推进低碳农村社区建设。在造房子建新村时,应注重建设低碳绿色的住房,在充分考虑居民健康、人与人和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低碳绿色建筑应尽可能地采用适用技术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构造。农村社区的建立要科学规划,例如沼气池的规模、位置要科学、合理的确定,也应注重商品房建设的结构,预留各层太阳能的搁置空间等等。如山东寿光市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和能源利用技术,大力推进生态低碳社区建设。主要措施包括使用太阳能光热建筑设计一体化技术,既能为住户供热水又能供暖;公寓楼建筑墙体采用外墙保温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室内照明应用新型节能灯具;使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无环境污染,维护费用低,节省空间;使用水源热泵技术,以中水为载体,借助热泵系统,将提取到的热量用于冬季采暖,整个过程不消耗水量,不排放废气、不产生粉尘(王娟,2010)。

此外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还要将先进的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村镇建设法律法规及农村节能墙改技术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为新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村住宅向经济、安全、舒适、适用、节能方向发展,建设节约、低碳新型农村社区,探索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城镇化新途径,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粗放型、掠夺性的农业生产与增长方式,已成为耗竭资源与能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重要源头。而高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能源利用的关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农业发展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传统农业提升、特色农业优化两个重点,强化科技服务,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立体种养、休闲旅游等模式的高效生态农业。

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就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有重点地发展1-2种优势产业(王环、仪坤秀,2010)。

3.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农村能源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型能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农村环境的美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下,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制约中国能源问题的瓶颈,加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大力推进节能工作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在适宜地区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这就需要从财政预算中设立新能源推广开发利用专项资金,提高农村能源建设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例;从科技、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整合起来,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专项资金。

(二)政府保障机制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已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这一承诺, 政府必须有十分明确的保障机制。目前,在我国的上海、深圳、天津、保定等城市已经开始了低碳实验区的建设, 但是目前对于广大农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应通过出台相关政策,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或者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将相关的发展策略完善化、制度化, 以期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对低碳型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支持(唐兰、鲁长亮,2010)。

为了确保战略实现,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的新农村低碳机制战略措施,如人、财、物力及法规保障措施,把农业低碳经济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还应设立检查监督机构,把农业低碳经济推进情况列入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之中。

2.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和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所谓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包括三个意思:一是补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尚缺的法律法规,必须制定补上,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江苏等省已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农作物秸秆立法;二是完善,已经有法律法规,尚须进行修改、补充和提高;三是认真贯彻执行,依法办事,依法追究,把低碳经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李友华,2010)。

此外还要坚持以宣传为指导,提升全民“低碳”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沼气建设等重点工程,积极通过有线电视网、报纸、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低碳农业、低碳城镇、低碳生活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发展低碳农业深入千家万户,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合力。同时,以机制为抓手,强化激励保障,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农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贴息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3.整合资源,加强服务。建议按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多方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包括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从财政预算中设立新能源推广开发利用专项资金,提高农村能源建设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例;从科技、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整合起来,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并建议各单位对口支援的联系村,帮扶农户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新能源项目。建立健全农村新型能源服务网络,加强能源设施管理。建设和完善乡镇级能源技术服务站,对农户进行建管一条龙服务,通过推行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试点,增强服务功能,保障新型能源设备设施发挥长期效益(谢小波,2007)。

(三)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

1.加强农村居民的低碳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一直是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但是随着农村地区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家都认为“好”的生活必须通过占有更多物质、通过消费来体现。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该是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的重中之重。

2.完善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体制。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众和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所以,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引导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建设中来,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环境参与制度相关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农民参与的原则,且对参与的程序、内容等作详细规定。拓宽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法律素质,逐渐增强其环境守法与环境维权意识,推进公众依法参与环境管理公共事务(魏群,2010)。

3.企业参与机制。发展规模经营,就是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

4.大力发展农村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产业园区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强调经济、环境与社会功能的共生发展。我国农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与产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矛盾,其综合利用率较低,能源结构单一,资源的使用也有着一定浪费和不足,废气、废渣、废水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较高,农村工业园区内空气质量差。建设农村低碳产业园区,将加强企业采取的资源使用减量化、资源再循环与回收利用、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地理毗邻的企业集群发展,相互利用废弃物,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可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

2.郑志勇,王林,王德芳.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首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16)

3.王娟.寿光市大力推进低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E].山东泰山网,2010-09-16

4.王环,仪坤秀.低碳型新农村建设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0(18)

5.唐兰,鲁长亮.低碳型新农村建设策略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3)

6.李友华.基于政府主导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J].行政论坛,2010(4)

7.谢小波.推广新型能源,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E].shaoshan.省略/zxz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45

8.魏群.低碳经济理念下的新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16)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安全;治理理论;社会参与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8-0067-05

社会发展现代进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个或多个社会转型期。这些转型期各有特点,但社会问题频发是任何转型期社会的共性。同时,国家政府在治理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的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因此对新的问题解决针对性往往较差。而公共安全问题在众多社会问题当中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应对公共安全问题不容马虎。由于转型期政府能力、经验的局限,其他社会力量就要分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在转型期社会参与治理含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上,与其他国家有着“共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个性”,在治理效果上经验与教训并存。

一、现实挑战: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

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中间期,往往是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社会的结构、体制都将出现改变,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出现多种观念并存的现象。多元化的共存就难免引发社会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也包含在其中。而转型社会中的公共安全问题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可以平稳度过转型期。

(一)转型期社会的特点

关于转型期社会的特点不同的学者研究后都有着各自的结论。研究东欧国家社会转型的外国学者Helga A・Welsh认为,转型期社会应该有以下五大特征:第一,转型是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的制约下,处理某些相对重要的问题。第二,转型期过程和结果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第三,转型期迅速扩大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需求,改变了原有的威权主义结构。第四,转型是以精英为中心的,大众动员只是临时的。第五,转型包含商讨和谈判[1]。而研究泰国、菲律宾的学者Fred W・Riggs则认为,转型社会有三个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我国台湾学者金耀基对这三个特征又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异质性”就是心态意识与物理环境上的广泛混合现象,即在经济上,自足的经济制度与市场制度并存;在政治上,威权主义观念与民主观念并存;在文化上,自由主义西化派与保守派并存;在社会上,传统的家庭制度与现代的社会组织并存。“形式主义”就是“应然”与“实然”的脱节,表现为制度制定与制度实践的背离。“重叠性”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各种特征在转型社会中重叠并存[2]。

综合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很容易得出转型社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治理能力不足。社会转型必然会挑战原有的国家结构、法规制度,同时也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原有的治理能力和经验就显得相对有限。就像Welsh所说的威权主义结构出现了改变。也像金耀基所解释的“形式主义”,也就是制度的制定与实践出现了脱节。第二,社会治理要素多元。转型期的社会就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其治理的主体和对象都存在多样性和可变性。这主要是因为,转型社会既有转型前的传统社会的特征又具备其目标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这就使社会治理要素也要多元和不确定。这种与Welsh认为的转型过程结果不确定性相符。而Riggs认为的“重叠性”和“异质性”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于这一特点。第三,治理活动参与加强。由于转型国家治理能力有限,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就必然得到加强。这也是新的治理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Welsh所讲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沟通的需求扩大,以及转型必然包括的商讨和谈判活动。

(二)公共安全与传统安全

传统安全主要是指国家安全,即以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为核心内容的安全问题,如国家的统治、社会秩序的稳定、领土的完整、核心价值的保护等等。这些安全问题往往是国家来主导。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非国家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于是国际社会提出了新的安全概念――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指国家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虽然现阶段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但通常会把公共安全归入非传统安全。而公共安全区别传统安全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公共安全不再是由国家来主导,越来越多的社会参与成分渗透到公共安全当中。那什么是公共安全呢?学界虽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其主要内涵应该包括关系公民生命、公民权利、公共财产和公共秩序等问题的安全范畴。区别于传统安全,公共安全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是以人为本思想做指导去思考安全问题。也可以认为国家安全属于政治安全高度的安全范畴(如国防、等),而公共安全则关注低于政治安全高度的安全范畴(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恐怖犯罪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公共安全问题,原因是在和平时期公共安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远超过传统安全。而转型期社会问题突现,公共安全问题也处于多发态势。并且如果不重视公共安全问题,有些问题将会被发酵上升到政治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层面。

(三)公共安全问题给转型期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

转型期是社会发展的必须经过的过渡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良性发展,达到预定或者说是期望的目标。但由于转型社会的自身特点。使其必须面对包括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诸多挑战。首先,转型期一定会是一个公共安全问题的频发期。由于转型期社会的多元性的特点,势必会使社会产生出各种矛盾。文化间的差异,价值观上的分歧使整个社会都陷入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中。在这样转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众多矛盾的集合,挑战社会整体的包容极限,社会问题隐患加剧,导致公共安全问题频发。国外一些国家在转型期的数据就能证明这一点。匈牙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转型期中犯罪率激增,仅1988年到1989年人均犯罪率增加了22%,1989年到1990年增加了54%。而波兰在1989年到1990年转型期间,侵害社会财产的人均犯罪率增加了一倍[3]。

二、效果有限:政府单方应对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困难

国家通过政府进行治理。政府的治理能力与需要其解决的社会问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解决全部的社会问题,有众多理论支持这个观点。但在转型社会,由于社会在该历史阶段存在的特点,政府能力在应对含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上的能力差距明显加大。政府仅靠自身的努力解决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成效有限。

(一)政府是有限的政府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这也是当今社会对政府内含比较统一的看法。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无限的政府,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当代。关于这一点以往的不同学派的学者都得出相同的诊断。以霍布斯、洛克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者认为,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权,人们便在理性基础上通过契约结成一个共同体,把自己的权利委托给一个更高的公共权威――政府。这就不难看出,政府是个人把权利让渡出来一部分形成的,所以其权利和能力就会有边界。而性恶论支撑下的古希腊的学者认为,“一些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4]”。也就是说任何权力,包括政府的权力,必须要受到限制。而第三个对有限政府影响深远的理论派别当数西方经济学界的自由主义。该理论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利益为目的,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因此政府干预是多余的。“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这与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一致性。这种理论不但希望政治是有限政府,甚至希望政府在治理上是一个“没有任何作为”的政府。

(二)以往治理经验不适应转型期

中国虽然有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治理经验,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被反复验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但经验永远只代表过去,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中国又进入社会转型期。无论是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还是在国内发展的现状下,转型期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多重矛盾并发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对传统安全问题对治理的挑战,在现阶段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同时以往总结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操作性差。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已当前凸显的重大社会问题。

1.以往的治理经验不是在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总结出来的。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前10年,我们取得飞速发展的成绩,也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但那都是在社会相对稳定、世界局势相对简单的历史背景下总结出来的,美国还没有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周边的国家也没有把中国当作“威胁”。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美日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人均收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阶段。以往的经验都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2.转型社会的的特点,及近年的新技术的应用使以往的治理经验失效。转型社会多重矛盾共存,社会要素多元到应对的治理方式要多元,反应迅速。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介入,让治理更加复杂。就以舆情控制为例,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只需管理好传统媒体,就不会出舆情失控的情况,因为离开传统媒体,舆情的传播基本上只能靠口耳相传。但如今在新媒体,“微媒体”的冲击下,任何信息都可能被6亿网民中的一员传到互联网上,也可能被5亿手机网民中的一员用手机即时上传互联网上(数据来源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些信息可以是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以往政治对舆情的治理经验基本上失效。

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的公共安全问题政府要从头开始认识和应对。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的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转型期有些新问题是没有经验可以遵循的。以外来生物入侵和PM2.5等公共安全问题为例,在社会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前提下,这两类问题都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随着环境承载力的饱和,该类问题出现端倪。PM2.5引发的雾霾等环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亚洲开发银行与清华大学公布的报告称,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计为6232亿元人民币,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达到19734亿元人民币(以2012年中国GDP为基数);而外来物种入侵上仅马铃薯虫等十余种外来有害生物,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574亿元人民币(国家环保总局公布数据)。这些新的公共安全类问题,都需要政府在没有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应对。

(三)政府解决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现实困境

转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已被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同时也积极地制定对策。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相应的效果,但由于转型社会的特点,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存在以下几点现实困境。

1.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对政府负担较大。公共安全问题涉猎范围广,特别是在转型社会,不仅涉猎广而且频发。这就要求政府各部门要进行联动。仅拿辽宁某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来看,仅反恐这一类公共安全问题就要求51个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来联动配合。虽然这种安排会达到高效,但同时也给相应的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工作负担。政府治理成本较高。

2.仅靠政府自身对转型社会的信息收集效果不理想。政府治理制定制度要求前期的信息收集,资料整理。转型社会的资料信息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并且有时要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政府用人制度的限制,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素质都很难与转型社会完全匹配。专业知识欠缺同时困扰政府相关部门。这样就对信息的收集时间上出现时滞,质量上也存在缺陷。

3.政府治理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政策制定脱节。针对转型社会频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我国政策的制定速度明显满足不了。我国现在针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政策基本停留在《办法》层面,很少有相应的法规、法律与之相适应。特别是针对近些年来多发的网络舆情、,大都应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几条处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强。

三、有效补充:社会组织在解决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作用凸显

转型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社会参与意愿强烈。在这个时期里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强大起来,随着其实力的增强,其政治参与愿望也随之强烈。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的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也要求国家治理要有一个新的变革。这个变革不可单靠政府单方的力量,还要把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入其中。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组织将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上的一个有效补充。

(一)治理的内涵

通常意义上,治理是一个国家与公民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实现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互动过程。全球治理委员会把“治理”界定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采取协作行动的持续过程[5]。在国家转型过程中,社会实际上拥有一种“治理能力”?穴governability?雪[6]。这丰富治理的内涵,治理主体不单单是国家政府,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是治理主体。

(二)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意义

社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意义除前一部分提到的,国家的补充者、偶尔的竞争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外。社会组织对治理体系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社会组织为政策制定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第一手的资料收集方面,社会组织的力量不容小视。因为政府只是一个主体,在收集资料上难免出现死角,而社会组织分布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广泛地收集各部门的情况资料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公共政策提供了保障。其次,社会组织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欲望。在转型期的社会中,公民参与欲望强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制度对公民参与国家治理原有渠道相对不足,社会组织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公民参与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最后,社会组织可以缓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以往的治理主体是政府,对象是人民群众,这样难免出现矛盾,特别是在一些有利害冲突的问题上,这个矛盾出现了激化的现象,如动迁问题,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官民对立的问题。这时社会组织的介入可以让政府从矛盾主体中脱身。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政府从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化解矛盾的协调员。政府与群众的矛盾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化解。

(三)社会治理在公共安全问题上的作用

公共安全问题是转型期社会问题的一个方面,社会治理也就同样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公共安全问题中有专业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第三方机构的介入。现在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往往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政府需要有相对应的专业部门应对,但限于编制、经费等问题,部门设立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时就需要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介入。第二,公共安全问题中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通过社会组织进行预警。对所有国家来说,维稳是转型期社会的首要问题。而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安全问题,如,伴着新技术的介入,往往有着爆发快、串联快、发酵快等特点,政府在对其进行治理中常常处于被动。如果将社会组织力量应用到这些方面,提前对群众进行疏导,让其以合理的方式反映诉求及政治参与欲望,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该类公共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同时也可以在问题出现之前,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预警。最后,在一些极端的公共安全问题上,如恐怖事件中,社会组织联动会提高管控效率、效果,达到全社会安全稳定的目标。

四、协同高效:社会参与下的政府对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治理

社会组织在解决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上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组织的参与只是政府治理的补充,两者均不可以被彼此完全取代。真正高效地处理公共安全问题则是需要两者的协同互补,高效运作,这样才能让政府与社会组织发挥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一)政府为治理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提供“刚性”保障

虽然转型社会改变了原有的威权主义的社会结构,但政府的权威性还是不容易被质疑的。比如说,政府依旧是制定政策制度的主体。在社会治理上还会维持原有的“刚性”特点。这对解决转型期社会含公共安全问题十分重要。首先,政府为解决转型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政府可以针对社会频现的公共安全问题制定有效并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使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上有“抓手”可以用。对公共安全问题通过制度来分类定性,再有针对性地解决,让治理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师出有名”。其次,政府为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执法权。有了相应的政策法律,就要求还要具备一个拥有执法权的管理队伍。这个队伍必然要归属于政府管理。虽然放权是现阶段政府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但执法权特别是对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上的执法权一定要归属政府,才能保证社会稳定良性的发展,其原因不言而喻。公共安全问题一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加之转型社会的不稳定性,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一些行政权力一定要掌握政府手中。最后,政府保障关于公共安全问题政策法规的相对稳定。政府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就要保证其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指的是,既要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政策法规是稳定的,又要对政策法规进行一定的调整来适应多变的转型社会。这个相对稳定要在政府的管控下,这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二)社会组织为应对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柔性”支持

在转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增强,为解决现实的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一系列的支持。首先,社会组织为转型期公共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转型社会是一个变化快的社会,加之当今社会的技术革命,应对一些公共安全问题需要的技术手段也在迅速革新。社会组织因为没有政府机关部门相对烦琐的用人程序,所以可以快速地吸纳专业技术人员来应对日益高技术化的公共安全问题。其次,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第三方力量,来解决公共安全问题。转型社会政府原有的威权主义受到挑战,加之种种原因造成的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所以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上,政府治理的可靠性受到质疑。这时就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介入,社会组织往往就可以承担这一任务。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体制之外的,所以不受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并且一些专业的社会组织在其专业领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国外的一些咨询公司和民调机构就是个例子。它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往往是客观而专业的,给出的解决手段也是科学的。最后,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在解决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难免不把政府与群众之间对立起来。比如,城市发展的拆迁改造上,群众与政府意愿和利益预期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如果处理不好轻则影响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重则就会引发更为严重公共安全问题。社会组织的介入就会将政府从这个矛盾对立中解脱出来,由社会组织去做群众的工作,而政府只来协调社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这势必会大大降低公共安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总的来说社会组织为解决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了“柔性”的“软件”支持。

(三)社会参与是在政府监管下进行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安全问题治理要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虽然治理理论给社会组织很大的自由度,但是由于公共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和转型社会的时代特殊性,政府一定在某种程度上监管治理全过程。首先,公共安全问题是涉及到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政府必须有所导向的治理,而不能完全放任给社会组织。这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负责任的态度。并且政府的监管可以保证在政策支持下的高效,也防止自由化的扩大。其次,转型社会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对社会问题有统一的监管。转型社会是多元的,复杂的,也是矛盾交织的。如果政府不加以控制,轻则社会发展出现停滞,如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重则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最后社会组织本身也希望政府对其进行监管。社会组织的运作应该在一定的既定框架之内,这个框架的设计往往是需要政府来考虑的,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组织的参与治理目的性和高效性。就像西方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要与政府“看得见的手”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总的来说,社会参与治理模式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来应对各类问题。但由于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配合还要以政府为主体或是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

从上述各种分析上来看,社会组织参与转型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治理,是一个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社会组织快速健康的发展壮大。政府与社会组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来应对和解决转型社会中出现的含公共安全问题在内的各类社会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度过转型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Welsh H A.Political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J].Comparative Politics 1994-4: 381-382.

[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3-77

[3]otspeich R.Crim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J].Europe.Asia Studies,1995-4:558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犯罪;有组织犯罪;心理特点

目前,我国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存在,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正日益成为我国一类严重刑事犯罪。它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危及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式,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心理动力

黑社会性质犯罪活动源于一定的心理动力因素,这种动力因素促使组织成员依附于犯罪组织,积极参与活动。

(一)强烈的反社会心理。这种反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流观念背遭而驰,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遭受否定和排斥,对社会的教育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由反感、抵触逐渐发展成为与社会对抗的矛盾心理;第二,由于教育的缺乏和误差,加上个人认识的偏差和阅历的浅薄.对社会局部和个别问题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第三,参与犯罪组织活动后.受群体内部反社会意识的影响.受他人的传习和感染,加之从众心理的作用逐步与社会走向对立;第四,多数犯罪组织成员受到过法律制裁.由于对社会的教育和挽救存在错误认识,对社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据有关资料统计,在40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实例中,为首和骨干成员属于两劳释放人员的共24个,占68%。

(二)归属心理。由于观念与行为同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犯罪人在心理上受到社会压力与谴责,表现为各方面的否定、排斥和鄙视等。由此造成的角色紧张使他们与社会主流处于心理上的对立,所以他们之间非常容易相互理解.心理相容性很大,成员之间容易互相认同,尤其是错误认识、不良需要和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其他组织成员的承认和支持.因而犯罪人对犯罪组织有着强烈的归属心理。

(三)责任扩散心理。在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中.由于犯罪人存在“法不责众”的责任扩散心理.认为“天塌下来大家扛.降低了个人在犯罪前后承受的心理压力,罪责感会减少.实施犯罪时愈加无所顾忌,自我意识受到影响和抑制,甚至出现“去个性化现象,手段残忍,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犯罪现场中的气氛渲染还会产生感染作用,激发犯罪人的表现欲望和虚荣心.为了提高自己在组织和葡伙心目中的地位,相互影响.逞强显能。

(四)团俸压力和首要分子的权威。犯罪组织内部一般都具有成文或不成文的,但是十分明确的行为规范,并带有强制性、残忍性。如长春市的椠旭东集团就曾将“违规”同伙的手指砍下,在聚会场所长期示窳.以敬效尤。犯罪组织内部存在的团俸压力强化了个俸的从众心理,使犯罪人对组织规范和命令不敢违犯;而首要分子往往以其丰富的犯罪经验和阅历、心狠手辣的性格取得同伙的敬佩和畏惧,让其同伙惟命是从。

(五)以情感为纽带的内聚力。由于黑社会性质犯罪能为组织成员带来利益并为其提供保护,首要分子又千方百计对成员进行情感上的笼络.由此而来的安全感促使他们对犯罪组织产生精神寄托,出现强烈的依赖感.这种依椟痔是维系犯罪组织的重要感情纽带。犯罪组织成员以相同或相近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为基础,取得感情上的共鸣;社会的否定和排斥,彼此之间的心理支持成为他们的摩情纽带,他们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一荣俱荣,一损惧损。

二、黑社会性质犯罪中不同角色的心理特点

黑社会性质犯罪中不同角色由于其所处地位、所起作用和经验阅历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

(一)首要成员的心理特点。首要成员作为领导、组织者,在犯罪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多数长期从事犯罪活动,受到过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阅历丰富,拥有犯罪经验.攻于心计;通过智力或体力上的优势和胆太妄为的亡命心理,在犯罪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具备拉拢、管理和协调下属的能力,善于通过恩威并施,笼络控制成员为其效劳;他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消极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顽固的反社会态度,主观恶性难于改变;表现出狡猾阴险、胆大妄为的人格特征;在认识能力和永平上表现出不一致性,即高能力与低水平的矛盾。多数具有合法身份,利用正当的经济活动掩护其犯罪行为。也有一些人组织犯罪集团为其政治利益服务。在暴力性犯罪集团中,首要分子常常直接参与策划、组织。

(二)骨干成员的心理特点。骨干成员是犯罪集团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犯罪集团中人数不多,但是所起的作用较大,在犯罪组织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助纣为虐是骨干成员的突出心理特点。这些人具有强烈的反社会心理,多数具有犯罪和逃避打击的经验。骨干分子与首要分子相比,错误的世界观等方面设有明显差别,但认识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正确生括信念,精神空虚,所以他们依附于首要分子,以首要分子为中心进行活动,比较为首要分子所信任,或者为其出谋划策,或者充当急先锋,冲锋陷阵。骨干分子与首要分子关系密切,心理上的相通性较强,对犯罪组织依赖感较强。骨干成员之间经常会因利益关系出现矛盾。由于主观恶习性较深,多数冷醋无情,表现出情感的两极性和易变性,一方面他们对首要分子言听计从,另一方面,他们对下属和受害者又十分凶残。

(三)一般成员的心理特点。一般成员在犯罪组织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团伙中,他们数量较多但作用较小。主观恶性较轻.其世界观、价值观常常表现出浅薄、片面的特点。他们常常是受荣骗加入到犯罪组织中的,他们参与犯罪集团活动不完全是为了犯罪目的,有时只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虚荣心和归属需要。由于认识能力与永平的低下,在黑社会性质犯罪中,他们常处于盲从和被动的地位。情感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好感情用事,易冲动,逞能好胜,愿意显示自己,自拉能力差,容易受人指使参与或实施暴力犯罪或其他恶性犯罪 

三、打击黑社畲性质犯罪的心理对策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知识型员工;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6-0114-02

信息化社会给经济管理理论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课题。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这个群体的管理,管理的好坏决定企业成败。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才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

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独立性。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他们重视的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3.骄傲性。知识型员工由于往往可以对周围人群产生影响和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使自身并不崇尚任何权威。

4.流动性。信息化社会对知识型员工的竞争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经济全球化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

5.成就性。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更热衷于挑战性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

6.复杂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此外,对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第三,劳动成果有时很难度量。

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其创造力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源泉,所以对其的管理必须要相应调整。

1.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2.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给予知识型员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主管人员与部属们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

3.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良好的软环境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财富》杂志评出的最受欢迎的100家最佳公司中的几十家慷慨地为员工提供“软福利”――即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诸如在公司内部提供理发和修鞋等多项生活服务,以及免费早餐等看起来不起眼的福利,这为员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类福利使公司表现出富有人情味,接受调查的员工都说他们非常珍视这一点。目前,许多企业都定期举办各种宴会、联欢会、生日庆祝会、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管理者还可以倾听职工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总之,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下属,平等对话,并经常活动,加强人际沟通。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溢亲情的大家庭,使得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组织的边缘人。

4.正确的激励。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激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自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激励必须制度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更多的是考虑其发展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所以,企业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针对性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当然,还应该注意对工作进行设计,因为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

5.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同时,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要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新型社会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4-01

一、研究的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的样本是西南民族大学预科部2009级一位女学生(后面简称S)。S同学来自新疆,是维吾尔族,需要完成二年制预科阶段学习,外型特征和才能居中。S同学具有典型个案抽样的特点,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非常真实、丰富和具体的信息。

(二)进入现场及其研究的实施过程

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由S的老乡来与S同学接触并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研究者运用了结构性访谈、非正式交谈、观察等方法。为了信息的全面,研究者分别从S同学、S同学的室友和班主任老师处收集资料。

(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根据叙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指导,研究者综合运用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在类属分析时,分析的层次分析是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内容、途径和结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与此同时,结合情境分析——每个层次下面,穿插一些访谈片断、观察事件、记录资料等,让这些故事性、情境性的描述对该方面加以展示和说明。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途径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S同学的资料:“我们的课程中有一些两往的内容,但没有专门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听说有爱情心理学选修课,但是要本科生才能学……性和两往类话题多是从网上资料和朋友交谈中来涉及,就是这样也是很少涉及,家人没有和自己谈过……希望家长主动和自己谈这类事怎么办……不清楚为什么家长不在这方面主动教育和引导孩子……可能是这话题不好开口吧……性和两往方面出了问题,如恋人吵架、被迫分手、对方分心、怀孕等问题,除非家长主动找我们谈起,我们是不会和家长商量这事怎么办的。”

来自的班主任的资料:“一般本科生两往情况还可以通过同学得知。但新疆预科学生对老师很保密,如果出了事,同学聚在一起谈,我们很难清楚发生了什么。”

这表明,新疆预科生在性心理素质社会化的途径方面,自主选择的主要是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工具,如果家庭和学校两个途径对其有主动的教育和引导的话,学生是很乐意接受的。由此可见,对于新疆预科生而言,预科教育、亲子沟通、师生沟通和朋辈沟通等社会化途径都需要加强性健康教育内容的教育和引导。另外,因为大众传播工具,尤其是网络,对于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预科教育中也需要加强如何使用来自网络和其它大众传播工具的信息的教育。

(二)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S同学的资料:“有时有心仪的对象也不知如何和对方开口……有时对方向自己开口了,自己不知道如何办……怕对方脚踏几只船,也就是同时有几个恋人,如果遇上这样的情况,自己只好选择分手了……知道婚前有可能会让个体生病、怀孕等危害,不知道婚前的其它危害……”

来自S的室友的资料:“有的男生和女生经常在相同的内容上闹矛盾,又不想分手,又不知道怎么改善,只好那样了……有的同学经过情感打击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会自暴自弃。我们希望他们走出打击,可是不知道如何劝他们。”

这表明,由于缺乏性健康教育的教育和引导,所以新疆预科生就性心理素质社会化所涉及的内容和如何进行充满困惑,如如何在初次约会中约会对方、如何开始一个约会、约会的内容如何设计、怎样达到对对方的充分了解、如何认识性在约会中的作用、如何面对对方提出的性要求、如何化解两性冲突、如何建设两性的亲密关系、婚前的危害、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危机等等内容。虽然既缺乏知识,也缺乏技能,充满困惑,但又要将这个社会化进程进行下去,新疆预科生采用的应对策略就是依靠从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工具中所获得的信息来指导和帮助自己。由此可见,新疆预科生很需要专业而细致的性健康教育来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性心理素质社会化。

(三)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结果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S同学的资料:“不是很清楚两往对自己会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只是觉得这是自己在这一阶段可以去做的事……两个人相处,总得慢慢来认识对方,了解对方的性格……一般来说,如果幸福的话,会认为找到了一个好人,不知道恋爱幸福与否和个体自我观念的关系,也没有朝这方面想过。”

来自S的室友的资料:“有的同学经过情感打击后,人消极了很多,有的甚至还走上轻生的道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

这表明,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结果,有时体现的是促进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有时表现的是降低个体自我价值感。结果还表明,新疆预科生对于性心理素质社会化结果与个体自我观念的关系所知甚少。有学者研究表明,性健康教育能帮助个体降低性生理带来的负面心理感受、帮助个体对自我的认识走向科学、帮助个体异往心理走向理智。由此,为了促进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出现积极的结果、避免出现消极结果,需要在预科教育中加强性健康教育。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新疆预科生的性心理素质社会化进行叙事研究,研究结果与别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还发现:(一)新疆预科生性心理素质社会化主要是个体自发进行的,其社会化结果则差强人意;(二)学生需要有专业且细致的性健康教育来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良好的性心理素质社会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