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瘫痪病人护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并发症;护理预防
1.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1严密观察与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皮肤颜色变为紫绀,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出现胸闷,唇紫绀,呼吸因难,发现以上情况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继发肺栓塞。
1.2术后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同时将患肢抬高20425度。
1.3术后24h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治疗过程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鼻、牙龈、皮肤粘膜及穿刺后出血情况。
1.4术后麻醉清醒6h后可进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1.5机械预防活动措施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主要减少血流淤滞。
1.5.1主动活动早期积极活动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护士术后第l天指导患者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背屈运动。但同时术后注意不盘腿不侧腿,早期不负重行走,原则上早活动,晚负重,功能锻炼每天坚持3、4次,每次肌肉收缩活动控制在5一l0min,关节活动要坚持10~15min。
1.5.2被动活动术后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CPM)使用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从小幅度30度开始日渐增加幅度,但不能超过90度,病人持续使用功能锻炼器(CPM)l~2周,以上方法能有效地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1.6健康教育长期卧床患者,要指导翻身,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避免用过紧的腰带,穿宽松的病人服,跟家属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取得他们的配合。吸烟者要劝导戒烟,以防烟中尼古丁刺激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嘱患者忌作患肢热敷止痛。
2.预防出血
早期脱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处理脱位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术后为取得满意关节功能,应尽早康复训练。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协调性等,但术后骨组织长人假体需要一定时间和稳定的界面环境,早期活动易导致髋关节脱位。因此术后不宜多翻身,翻身时要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功能锻炼因人而宜,循序渐进。
3.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3.1术前呼吸道的准备戒烟:对于有吸烟嗜好者,术前劝其戒烟,并教会有效咳嗽的方法。应用药物:人院后即行超声雾化吸人每日3次,每次20分钟,雾化液为蒸馏水50ml内加a一糜蛋白酶40000庆大霉素8万U对已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索静滴,直至感染完全控制。3.2病房的准备熏蒸消毒:用37%-40%的甲醛4orm+高锰酸钾6g/m3,混台后置房间的中间,迅速将门窗密封I2―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30分钟以上。喷洒+照射消毒:术前一天1:200的84液喷洒病房,擦拭地面、家俱及仪器,并以紫外线照射1小时。手术当日再以紫外线照射l小时,并限制人员流动。
4.褥疮的预防
手术后的患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协助患者在床上适当侧身,做握拳、伸腿等动作,按摩腰背部。术后第一天可鼓励患者床上自行活动,做好局部的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净、平整、无碎屑,使患者舒适。褥疮护理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根据病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褥疮的发生。每一位患者人院后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并说明发生褥疮后所带来的危害,加强基础护理,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做好床头交接班,使褥疮的发生率降至零。
5.泌尿系感染的防治
在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下留置三腔导尿管、保持尿道口和会相对无菌、保持密闭式引流、留置尿管期间不必频繁更换尿管,从而减少对尿道机械损伤,并消毒液间断冲洗,均会有效地防止细菌侵入及杀灭部分侵入细菌。保持集尿袋口相对无菌,切断细菌逆行侵入途径。另外,临床中还要注意尿的色泽、数量和沉淀物,如出现混浊,加大冲洗的数和量,必要时加用氨基甙类抗生素,并据细菌培养情况全身用药,会有效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这一并发症。
6.便秘的防治
6.1术前的特殊护理一般在木前2―3天开始训练病人习惯在床上排便,以提高病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手术前3天开始嘱病人禁食刺激性大、难消化吸收的食物,手术前晚及术前用l肥皂水500m1常规灌肠,以清洁肠道减少术后便秘的发生6.2术后护理6.2.1制定预防为主的护理计划术后6小时常规给予缓泻剂或用开塞露,若上述方法无效,木后5天尚未排便者,用手指挖出粪便。并尽量避免灌肠,以免刺激诱发出血患者拔管后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其活动量,指导病人腹部环行按摩,以刺激肠蠕动,促进其大便通畅。6.2.2饮食护理术后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多纤维素及高蛋白饮食。同时也要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ml.
7.康复指导
瘫痪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极易导致便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对12例便秘导致发热的瘫痪病人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并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8―64岁,其中脑出血9例,重型颅脑损伤7例,一侧肢体瘫痪者13例,完全性瘫痪者3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11例。卧床时间15-42 d,平均28.5 d。3 d未大便发热者1例,4 d未大便发热者5例,5 d以上10例。
1.2 发热特点 ①不规则热:多数瘫痪患者便秘致发热为不规则热,患者体温可突然升高或逐渐升高,一般不超过38.5℃,当予以彻底通便后,体温数小时可恢复正常。②似波浪热:少数瘫痪患者便秘所致发热似波浪热,体温逐渐升高,多在38℃左右,排便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不彻底治疗便秘,以后每隔4―5 d重复发热1次,如此反复形成波浪热。③年龄与便秘的关系:年龄大者易产生便秘和发热,便秘时间越长,体温越高。
2 护理
2.1 观察发热与便秘的关系 瘫痪患者出现发热时,首先观察发热与便秘是否有关,并注意其热型特点。我们观察的16例中,12例为不规则热,4例为波浪热。感染发热,病人常有精神不振,不思饮食。便秘引起发热的病人,常有烦躁,胸部不适感,但食欲无明显改变。
2.2 心理干预 经常巡视病人与其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既往的排便习惯,近日排便情况,生活所需等,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瘫痪患者所致便秘首先选用灌肠通便和用栓剂。优点是见效快,体温恢复正常快。本组1例脑出血致偏瘫失语患者6 d未大便,体温突然升高至38.7度,伴有腹胀、腹部硬块。我们用0.1%肥皂水1000ml灌肠,35min后排出较多干硬粪便,约2h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以后每晚给予果导0.2g,保证每日排便1次,未再发热。其次是用自制方剂,大黄2g,番泻叶4g,加沸水300ml浸泡30min,去渣饮用,隔日1次。优点:作用缓和,排便彻底,服药后最短5h,最长24h排便。用此法治疗10例均能保证每日排便1次,每次排便彻底,但不能做应急用。灌肠是行之有效的治疗便秘的方法,向大肠内灌入液体以协助病人排便、排气的方法。常用的溶液有清水、生理盐水、肥皂水、1.2.3灌肠液等。一般水温约在38~43℃。灌入量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灌肠方法而异,大量不保留灌肠灌入量500~1000ml;小量不保留灌肠灌入量300―500ml,小量保留灌肠灌入量200ML左右。在灌肠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在操作过程中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剧烈腹痛、心慌、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寒战等,要暂停操作,及时通知医生妥善处理。用栓剂是一种圆锥形或椭圆形的制剂以便于插人体腔使之在体腔温度下融化,用以帮助刺激肠蠕动和排便。常用的有甘油栓、开塞露等。为了使栓剂达到良好的效果,放人位置应在括约肌以上,放入栓剂后最好压紧病人部以防病人迅速将栓剂排出而影响效果。
2.4 手法按摩 手法按摩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由护士操作或指导病人家属进行操作。按摩时可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重叠,在腹部以结肠走形方向,由升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形按摩,每天晚上进行,每次30分钟,可促进肠蠕动,促进排便。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根据病情主动或被动活动四肢,绝对卧床时应被动活动患者四肢,不能活动过度和用力,改善胃肠供血,促进胃肠蠕动,有效改善便秘症状。
2.5 针刺疗法 针刺可有效促进胃肠平滑肌兴奋,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常用的穴位有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2.6 饮食护理 病人应少食多餐,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蔬菜和水果,以刺激肠蠕动。禁食辣椒、浓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口服。
褥疮俗称压疮,在瘫痪病人中广泛发生。多年来医务工作者采取各种方法(白糖换药、蜂蜜换药等)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蟑螂粉治疗褥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病情介绍
1.1 病例一、患者孙某,男,35岁,汉族。因患先天性癫痫经常发作个人问题无法解决,失去生活信心高处坠落伤致全身多发性骨折伴内脏挫伤。经上级医院行骨折牵引治疗,患者骶尾部出现大面积的褥疮深可见骨,因家庭经济原因不能长期住院而转入本院。查:患者左上臂可见外伤疤痕,左大腿下段有牵引针穿过的痕迹,骶尾部见15×12厘米的褥疮面,深可见骨,有恶臭有淡黄色液体渗出。不能下床活动,长期卧床。
1.2 病例二 患者赵某,男,28岁,汉族,因车祸伤致下身瘫痪三年,长期卧床,致骶尾部褥疮,需经多方治疗但不见好转。查:见骶尾部6×8厘米疮面,有恶臭,有少许淡黄色分泌溢出,深可见骶骨。
1.3 治疗方法 在中药材市场购得干蟑螂200克,用搅拌机打碎或研成细末,装入透气的溶器中进行高压消毒后备用。打开褥疮表面彻底消毒、全面清理创面,将腐烂的组织清理干净,再消毒,取与疮面大小相当或略大于疮面的干净纱布用生理盐水浸湿拧干,平铺于疮面上,再将蟑螂粉平洒在纱布上。每天换药一次,若疮面分泌物减少后可隔日一次,换药时要轻轻揭取纱布,若粘附较紧用生理盐浸泡后揭取。一般二到三天可见新肉芽组织生长,但换药时切忌粗暴,其他治疗方法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关键词] 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20-0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不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减少DVT发病率,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2007年神经外科700例病人中出现深静脉血栓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0~75岁。其中7例脑外伤,4例脑出血,2例右侧额颞部脑损伤硬膜下血肿,2例重型颅脑损伤。
1.2 临床表现
病人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皮肤温度升高,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胀痛,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溃疡等,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
1.3 临床护理
1.3.1 心理护理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安慰病人,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稳、准、轻、快,以增加病人的信赖,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③教给病人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积极配合治疗。
1.3.2 生活护理用樟脑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做好晨、晚间护理,使病人肌肤清爽、舒适。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影响的下肢静脉血回流。
1.3.3 预防性护理 对肢体瘫痪及手术后绝对卧床病人,应积极预防其发病率,具体措施如下:①卧床期间定时变换,鼓励病人深呼吸并咳嗽;②定时做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③尽早下床活动;④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保护足背静脉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1.3.4 确诊后的处理 ①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并使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25°,膝关节屈曲15°。这种能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缓解肿胀疼痛[2]。②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③严禁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④预防并发症如肺、心、脑等重要脏器栓塞。
2结果
15例病人中1例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病人治疗8~15 d后肢体肿胀明显减轻。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颅脑损伤病人虽是不常见的并发症,但颅脑损伤病人存在DVT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目前它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其根本原因与目前认识不足,护理针对性及预见性不强有关。笔者总结了神经外科病人发生DVT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且好发于下肢。首先,手术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的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减少,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加上神经外科病人大剂量脱水药及激素的使用,也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浓度增加,使血液更容易在血管内凝聚形成血栓。其次,深静脉血栓最易发生在各种疾病的卧床病人,尤其是瘫痪病人的肢体,这与肢体肌肉泵血功能下降有关。第三,深静脉置管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加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也易造成内膜损伤,从而激活凝血过程,诱发血栓形成[3]。手术病人术中、术后输血及术后脱水治疗可导致血细胞地容一过性增高,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合并心肺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龄等因素,也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主动关心病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严密观察病情[4],提前预防,减少发病,积极治疗,提高再通率,避免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在我科治疗和护理后的病人大部分能够再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关键是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大力配合,及医护人员的精心、耐心、专心,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临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石国燕,赵红梅,李小敏.5例妊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6):106.
[2]胡玉翠.1例开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73.
[关键词] 吹氧疗法;百多邦软膏
[中图分类号] R4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26-01
褥疮又称压疮是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引起,引起神经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近几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多,老年性疾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老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加之老年人的机体控制力差,感觉功能衰退,保护性反射迟钝,老化的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使老年人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1]。因此积极对褥疮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是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吹氧疗法和局部涂抹百多邦软膏治疗4例褥疮患者,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用生理盐水清洗感染局部,尽量清除坏死组织、渗液等;再用75%酒精消毒破溃周围皮肤,可用消毒剪轻轻剥离清除坏死组织。
1.2 破溃面可用百多邦软膏少量均匀涂抹。
1.3 氧气装置一套,氧气湿化瓶盛70%―75%酒精过滤氧气,流量用5-6升/分直接缓缓吹拂全部溃疡面,动作轻柔、均匀,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用后玻璃接头用纱布包好。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2]。
1.4 吹后用无菌药浸纱布轻轻覆盖局部,保持干燥、清洁。
2 护理体会
2.1 长期卧床、危重、昏迷、瘫痪病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导致受压局部各层组织受到损害,此外,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皱折不平、床上有碎屑等。皮肤抵抗力下降,也会加速褥疮的发生和发展。年老体弱、营养不良、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病人,由于全身营养缺乏,使机体抵抗力减弱,也容易发生褥疮。我们应用吹氧疗法,可使局部氧浓度增大,可改善细胞缺氧、缺血状况,促进组织修复,而局部的清洁和抗生素软膏的应用,其局部浓度相对较大,作用也较直接,较有力的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酒精气味对局部组织可具有一定的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高浓度氧对某些特殊细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
2.1.1 护理人员不能留长指甲和带首饰,因易损伤皮肤,护理人员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翻身时要将病人抬起,严禁推拉拖等动作,以防擦破皮肤。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小时一次。
2.1.2 床铺要经常保持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呕吐、出汗等情况的患者,应及时擦洗干净,被服随湿随换,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上,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上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2.1.3 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要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时用50%酒精按摩背部及受压处,应用吹氧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此方法简便易疗,且经济方便,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也可在家庭中实施,是一种经济实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总之,治疗褥疮配合吹氧疗法,皮肤还可形成一层有氧的保护层,增加了局部组织的供氧,有效地减轻了局部的水肿,抑制厌氧菌生长的目的[3], 促进了炎症的吸收及伤口愈合。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红,刘晓松.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