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效率,除了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父母的监管和辅导等方面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困难

1.1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没有几个家庭能有大人陪小孩写作业,指导小孩怎样写才漂亮,或者吩咐小孩检查有没有错,检查小孩拼音字母读得准不准,这样就很难培养小孩的学习习惯。在学校里,当堂完成作业是很少的,特别是拼音字母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会写了就行了,至于多写、多练,在课堂上是没有时间的,老师只好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了。因为一年级学生不是很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他须要有人来督促,才能顺利完成。由于农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所以拼音教学速度慢,教学效果一般。

1.2 语言坏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大都是讲乡土话,平时玩的,活动的,交流的都是用乡土话来讲,大人讲乡土话,小孩也是讲乡土话,小孩从开始会说话,就是讲乡土话。虽然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受乡土话影响,发音不准。所以,一开始学汉语拼音,学习讲普通话,就觉得很难,有些拼音就是发不准。比如an en in un ün这几个韵母,很多学生就是区别不出来。有个别甚至in和ing也分不清,教他怎么跟读、模仿、纠正,就是死活读不出。所在农村小学进行拼音教学,往往在纠正发音上面就多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慢了,赶不上了。从以上事例说明,在农村,语言环境大大影响了拼音教学。

1.3 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一是教学资源匮乏,在农村教学设备是比较简陋的,除了中心小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外,其余的小学都是原汁原味的教学了,有的只是一些拼音卡片,挂图之类的。所以教学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农村的师资不是很均衡,经过中师、大专毕业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村下小学都待不长。只有老的,代课的,新出来的,没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普通话不很标准的,拼音字母也读得不很准,再加上教学经验少,所以拼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太不好;还有部分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少数民族教师受母语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民族口音。

2.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2.1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钦北区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由代课转正的,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拼音和普通话的培训,对于这一部分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多办培训班,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应用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师发音不规范的缺陷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规范发音。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音环境。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里的范读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拼音、课文范读不间断的让学生跟读、练读,让学生处于标准的发音环境当中,加快语言同化速度,这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2.1 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有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汉语拼音是抽象的、难认又难记的符号,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单调反复地认读、拼读、跟读,学生极易疲劳,还会感到乏味。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

2.2.2 汉语拼音教学要与识字、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

初入学儿童,具有认识的形象性、直感性,因此,有人不主张小学一入学就教拼音,因为拼音太抽象。这倒也未必,拼音是抽象的,但它也是具体的。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与认识事物的相结合,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翻开教材就会发现,每个新学的声母、韵母旁边都配有一幅彩图,彩图有的表音,有的则是音形结合体。彩图上的事物学生都较熟悉,这就是拼音教学与认识事物的一种结合,有形与无形的一种转换。但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注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事物,要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无数构建的相关形。由事物到拼音再扩展到相关事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相关事物的反复列举和认识,达到巩固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目的。

2.2.3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拼音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学生学拼音的过程也是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声母名称、发音要领、拼读方法等陌生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合作的,完全可以由老师来示范、讲解;一些规律性的诸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等声调口诀、标调口诀也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以使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来介绍枯燥的拼音知识。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靠教师教授,可适当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见形知音等能力。可采用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同桌互教互查、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合作完成操作任务等,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

2.2.4 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

实际运用,是拼音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放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拼音的好处,重视它,运用它,逐渐掌握它。布置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件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将作业本上的姓名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放作业本;在题为"温暖的家"的园地里贴上全班学生的照片,并在下面分别写上汉字和拼音的姓名,在观看、认读中巩固拼音、增识汉字、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可将教室内的板报办成拼音专刊,时常更换供学生拼读学习;教师用拼音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书写评语、用拼音在黑板的一角书写当天的课程表、用拼音布置作业、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卡片等,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拼音的良好环境,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推荐、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还可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写话、表情达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学习拼音的作用,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活跃思维。

2.2.5 汉语拼音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阶段性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它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段。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有一个长远的、弹性的考虑,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不能追求课课清、个个清,不能用形形的汉语拼音过关考试,搞得学生紧张兮兮、人人自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弹性的达标时间表,让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对待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能因为对于汉语拼音的暂时"不开窍"而扼杀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入门"很困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顿悟"了,自然会一通百通的。在他们"入门"之前一定要多鼓励、多帮助,在汉语拼音集中学习后长期的识字、学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不断强化。

2.2.6 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在的教科书在汉语拼音的编排上更趋科学合理,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长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就会使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性化起来。

3.加强课外辅导,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无法给孩子辅导,孩子就出现了"课后盲区"。所以作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家访的同时给予学生辅导,有必要的话可以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辅导,每天晚上不能只去一个学生家里而应该尽可能多走几家。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学们今晚要去谁家让他做好准备,有的时候不告诉去谁家,这样可以给学生觉得虽然爸妈不在家里监督学习可是教师随时会到家里检查,慢慢的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要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一些监督的方法,就是虽然自己看不懂拼音但是应该看着书让孩子大声的背出来或读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这样即辅导了学生又做了家访,也会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仲芬 《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拼音教学;教学方法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集中注意力。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怎样使一年级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会拼音呢?

一、根据记忆规律,反复巩固

学生学拼音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记忆规律,分散难点,先记住音,后认读形。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反复巩固,在学生还没有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巩固。如:先把拼音和字写给儿童看,读给孩子听;要求儿童在拼读的同时重复描写;要求儿童按照样本写拼音和字,同时边写边读。学生们对每个字母的发音和写法大致有印象了,再分批强化巩固。拼音教学是从听录音开始的,每天两次10分钟播放汉语拼音录音带,同时将汉字拼音字母表挂在黑板前,让孩子们边听边读。每节课花10分钟认读3-4个字母的音和形,教师再适当正音。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遗忘率低。

二、寓教于乐

1.儿歌。儿歌由于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强化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oe的发音,小人砍树eieiei,小人倚树睡一夜。再如:“bbb听广播,ppp把水泼,小马快跑ddd,气球上升qqq,拐棍加横fff,伞把撑开ttt,小鸽子ggg,小草蝌蚪kkk,像把椅子hhh”等。这些儿歌突出了字母形体的特点,形象生动,学生便于记忆。利用歌诀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识字。

2.游戏。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例如:教学“aieiui”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uiui,我是小ai你是谁?”“uiui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

3.图片。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于抽象的字母的学习,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图片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让教材内容为教师的教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些图画是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听、说、想象与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的极好素材。比如:教学“dtnl”一课《小兔追马图》时,我先问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直接看画面就说出有一匹小马和一只小兔。我说:“借助音节再看看,还有什么?”学生就会借助音节说出,还有一片土地,小马身上驮着一袋大米。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复习新学的拼音。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袋漏了但小马没发现,小兔一边追一边喊,累得满头大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三、营造放松的学习环境

在拼音教学中,为了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欲求,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为了给学生创造强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我把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室布置成“拼音的世界”,为每个孩子做一块姓名牌,给汉字注上拼音,挂在墙上,让孩子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把声母、韵母和新学的带彩图的音节贴在墙上,随时可以见到,防止遗忘;给教室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贴上“拼音标签”。如:yǐzihēibǎnzhuōzichuānghujiǎngtifěnbǐ,等等;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临近之际,把祝贺语和相关的诗文如:《静夜思》等用拼音抄贴在墙上,进行学习;一些日常用语如:“lǎoshīhǎo!”、“duìbuqǐ!”、“xièxie!”等,专门挂在“每日一句”的墙角,天天学,天天用。总之,学生一进教室,目及之处便是各种拼音语句,仿佛融进了拼音的海洋,可以自由获取。

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教师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应该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年级教学工作,并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组织一年级教师参加了市、区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班主任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在培训中,注意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调动教师积极思考与实践,以主体身份主动投入到培训中,增强培训效果。

五、开展课外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配合、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我校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激励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我们还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读写》杂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得不好,有许多写错的音节,而且只能写一句话,但通过写日记,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学拼音的重要性,并学以致用,巩固了学习效果。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直呼音节 优越性

自古以来,不识字不能读文章,这是公认的事实。怎样才能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学习语言呢?怎样才能使儿童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学习语言呢?借助什么样的语言文字符号来解决这对矛盾呢?答案是唯一的,只有汉语拼音。只有学生掌握了直呼音节的方法,才能达到发展语言、开发智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运用于音节教学,从形象感觉上讲,使长形音节变短,扫除了儿童学习音节时的一种心理障碍,消除了两拼法、三拼法拼读时的时间隔差,使音节读起来自然、流畅、准确、清晰。

例如“茶”“chá”、“床”“сhuáng”,这两个音节,声韵连读,一呼即出,或声介支架,连续韵母,使音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二、运用于识字教学则主要体现为学生的无意识字。建立了“先读书,再识字,边读书,边识字”的教学新体系。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移,注音课文的出现,这种“无师自通”的无意识字的方法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先读书,再识字,边读书,边识字”,学生的大量阅读,汉字的频频出现,给学生无意识字创造了条件。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而学生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那些反复出现的生字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打个比方,例如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人们常说,一回生,二回熟,接触时间一长,双方脾气、性格等特点就会一清二楚,甚至还可以从对方走路的脚步声里能判断出是谁。相同的道理,学生无意识字也是如此。总之,无意识字要优于有意识字,且识记质量高,避免了机械记忆的不足。目前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举措。

三、运用于阅读教学则主要体现为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与传统教学比较阅读起步早。

七岁左右的儿童正处在学习语言最佳时期,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求知欲望非常高。只要是纯拼音课文,注音课文,他们就爱不释手。特别是一些课外读物、寓言、童话故事等,他们和成人一样同样能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故事中各个人物的语言、动作、情感及故事情节等,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这和他们爱看动画片是一个道理。)这时候,他们再不会嚷大人们讲故事了,因为书里的故事要比家长讲的生动、形象。自然而然地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则受益终身。

四、运用于写作教学则体现为自觉地运用书面语言,想说自己要说的话,想写自己要写的事,写作时间大大提前,写作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显著提高。

儿童在入学前后,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入学前,孩子的口语已经很丰富了,大人能说的话80%~90%孩子都会说。入学后,他们又有很强的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的欲望。汉语拼音直呼音节学习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初入学的小学生就可以用笔在纸上写自己要说的话。那么,汉语拼音暂时做汉字的代用工具,先用纯拼音写,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逐步用拼音夹汉字写,再用汉字夹拼音写,直到全部用汉字写作文。

我校从2002年参与中央教科所“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平台》发表学生作品二十七篇,2004年12月参加中央教科所“亲情怀”·《我和好爸爸》作文大赛,一等奖5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16名,获奖学生共35名,学校荣获“小学组爱心组织奖”,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五、运用于整个语文教学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整体性教学原则,即“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

音节教学一开始,运用整体性教学原则,从整体出发,先出现音节句子或音节词语中分析出所要学的音节,再从音节当中分析出声母、韵母、声调等,最后又归到整体的音节句子或音节词语上来。这与传统教学的先学声母,然后学韵母,最后拼合成音节的顺序刚好相反。

音节教学尚且如此,那么识字、阅读、写作等教学也不例外,整体性教学原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使语文教学有一个高起点、高效率,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运用与学习普通话是普通话学习的正音工具。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规范性

拼音是汉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入门学习的重要内容。汉语拼音既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语文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要课程。它是学生初接触书面语言的好帮手。无论哪一版小学语文教材,都严格重视教材中的注音规范性与应用性,以便夯实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技能。但从教材考察结果来看,教材中存在诸多注音不规范现象。其中一些问题具有隐蔽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这些错误的注音,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 语文教材中注音不规范现象

细数语文教材中注音不规范现象较多,并非编写者精心大意,而是在汉语拼音的实际应用及教学大纲的参照方面存在差异。一种是分词未连写问题,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指出,凡双音节或三音节为同一个整体概念的结构,其注音需要连写;但四音节及以上结构的词,如能按词划分,则分开注音,不能按词划分的仍需连写。但在教材中确实存在分词分开注音的现象。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所出现的词语,都以单字的形式进行注音,没有按分词连写的形式注音。

第二种是人名地名注音不规范问题,人名的姓氏与名字首字母都应当大写,如三音节及以上的名字部分应当连写,如复姓,其姓氏也应当连写,合并为一个分词处理。这种现象在一、二年级教材中也是较为多见的。比如sī mǎ guāng(司马光)这个人名,应标注为Sī Mǎguāng,dōng fāng shuò(东方朔)Dōngfāng Shuò。作为地名来讲,应区分专用名和通用名,专用名应连写,且首字母大写,而通用名可分写。如专用名Běijīng Shì(北京市)。

第三种是应该大写处,没有大写。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要求,凡诗词、诗歌作品,每句开头字母应大写。但一、二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的《静夜思》等名篇名作并未进行规避。

二、 注音不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来看,既有客观条件限制的因素,也有主观编写的因素。从客观角度来看,我国一、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多采取“逐字注音”的方式,主要基于对学生识字辨字能力训练考虑,便于学生区分不同的生字,而对词语的理解有所取舍。这一点并非教材编写者的主观意识或客观精心所致,而是出于对教学大纲与学生大脑发育程度的考虑,且这种现象在二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情况则相对减少了。

从教学大纲要求来看,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的汉字识记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对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而言,词语仅限于生活用语的了解,而对于书面用语,从理解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来看,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水平,因此从教学大纲即引导教材重视识字教学,而并没有将词语理解列为主要教学任务。

从教学实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识字教学、看图说话等识记层次的教学,反而忽略了从接触语文学习开始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技能;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一规则的落实,没有提起校方重视,落实不彻底;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以识字教学为主,往往忽略对注音的细节考虑。

三、 注音不规范问题的优化解决

小学语文教材注音不规范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从主观意识来看,一是提高教师对教材解读的细节关注,以教学大纲为主导,但并非完全依附于大纲要求,在教材的使用上应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做到详略得当;二是要求教材编写者、审核者坚持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作为注音标准,尤其在注音标准与教学大纲发生冲突时,应站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基本技能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考虑取舍。

从客观环境的完善来看,从学校角度认真贯彻《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教材中出现的大纲与注音标准冲突问题,就不同问题进行不同讨论,以为拼音教学的规范化提供正确的引导。从教材审核者角度来看,坚持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作为教材中注音内容的审核依据,对教材内容的审批严格化,以促进教材与注音标准的统一。

本文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注音不规范现象,并就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对教材编写产生的影响,对教学实施产生的影响,对夯实学生语文学习技能的影响。注音规范性问题是细节问题,但细节对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要解决教材中存在的注音不规范现象,还需要从教学大纲的准确把握和教学实践经验等方面不断优化注音编写及审核环节,以提高注音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音教学 教师素质 音标 口语流利性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23-01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英语语音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语音提出二级、五级的要求。

语音知识二级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语音知识五级

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

3.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4.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5.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中小学生的英语语音却达不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二、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分析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先得从其语音入手,语音是教学的第一关。然而,我国中小学语音教学至今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总的来说,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英语语音教学尚未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英语语音知识占卷面的分数比例小。语音的训练,仅是要求学生对英语语音符号的辨认。

2.中小学生的语音发音问题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的重视[2]。语音语调的不同会导致听者对语义的理解不同;有些学生在讲英语的时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还有些学生在爆破音、重音、连读、吞音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的语音已经固化,少数发音纠正起来十分的困难。

3.语音教学缺少系统、完整、统一的语音教材。一套合适的教材对初级语言学习者及英语语音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4.不注重口语流利性的培养。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语言的流利运用,强调语速适中、表达流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要能够回答上问题即可。

三、产生以上现状的原因

1.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学生的语音学习[2]。从语音符号上看,学生易把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混淆。小学生学习音标,用汉语拼音标注在英语单词或音标上,甚至用拼音来代替音标。从发音上看,中小学生的英语语音存在发音不到位和错误发音的问题。很多学生模仿英语发音是找到相近的汉语发音来代替[3]。

2.英语语音教学在中小学阶段没有从传统的英语课中独立出来[1]。学校仍然把语法、阅读当作教学的重点,没有单独开设语音课。

3.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语音知识的要求不熟悉。有些教师没有充分理解《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各项技能的要求,甚至有教师不知道《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4.教师自身素质偏低。我国英语教师的素质整体上看不均衡,发达地区的教师素质偏高,而偏远地区的教师自身语音状况就比较差,这直接影响了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四、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难点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起点,音标又是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基础。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有:

1.音标学习的意识不够。学生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不能够理解音标的作用。而音标作为英语语言的基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音标教学的意识不够。教师在教授音标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语音教学的系统性,仅仅教授语音符号,而没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音标在英语中的作用。

3.相似发音易混淆或发音不到位[4]。没有学习过音标的小学生,英语发音只能单纯靠模仿,而不能过多讲授气流、舌位以及口型的变化[5]。所以当学生听到相似的发音时,学生仅凭模仿很难准确辨别,所以会导致一些不标准的发音甚至是错误发音。

4.音标教学的检测有些难度[5]。中小学教师对音标的检测方法,一般是采用笔试,而没有口试。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对音标学习产生错误的理解,更无法检测出学生发音的真实水平。

五、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建议及其措施

1.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整体建议

第一,培养优秀的语音教学师资队伍[1]。提高语音教学综合教学素质,并对英语语音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的语音教材和视听材料,并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适当对内容加以调整。

第二,对在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英语语音培训。一些教师自身发音不过关,甚至教授给学生错误发音。

第三,改变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语音教学应该注重语流、语调以及发音的训练,平时的课堂中要加入一些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口语训练[5]。

第四,适当增加英语语音课时。有条件的学校适当的增加英语语音课,运用多媒体以及语音室。语音课堂尽可能的对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加以限制,教师能够每个学生纠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增加语音知识占中考高考成绩的比例。在高考和中考的考试之余,加考英语语音测试,对于没有条件讲授语音课地区的学生另设考试难度。

2.英语教师在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语音的作用,不仅仅是注重符号的考查。

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的语音水平。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发音是否标准,语音语调是否得当。

另外,建立一套完备的英语语音的检测制度,对英语口语的流利性也要建立一定的标准。

最后,教师应把英语语音教学与其它技能相结合[5]。语音是语言的基础,在其它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将语音融入进来,使学生意识到语音和其它方面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参考文献:

[1]315010. 翁燕文. 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语音学思考.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五卷第2期

[2]315211.赵佳. 从母语迁移及中介语理论看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和表现. 考试周刊. 2009年31期下卷

[3]112002. 杨冰,刘佳. 英汉语音系统对比与语音偏误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