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商业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的商业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商业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商业;影响

1.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

1.1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共同点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都是在生活过程中用来实现商务交易和管理的过程,都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市场营销、广告宣传、获得信息、做出购买决策、付款、售后服务等。都需要做好交易前的准备。对于商品的需求者和消费者来说,都要尽可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信息,来充实自己的进货渠道,都要进行支付。

1.2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电子商务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传递方式利用网络整合,企业将重要的信息以全球信息网、企业内部网,直接与分布各地的客户、员工、经销商及供应商连接,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经营优势。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虚拟化——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网进行的买卖交易,交易双方从交易协商,谈判、签订合同到支付等都不需要当面进行,通过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完全虚拟化。

(2)交易成本低——电子商务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比如,距离远的,网络上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相对于信件、电话、传真而言就很低;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不需要中介商参与,减少了交易的相关环节;卖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介绍、宣传,避免了在传统方式下做广告、发印刷产品等大量费用;互联网使买卖双方即时沟通信息,使零库存生产和零库存销售成为可能;企业利用内部网可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节省时间,并降低管理成本。

(3)交易效率高——传统贸易方式中,用信件、电话和传真传递信息、必须要求有人的参与,且每个环节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候由于人员合作和工作时间的问题,会延误传输时间,失去最佳商机。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贸易方式费用高、易出错、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使得整个交易非常快捷与方便。

(4)交易透明化——买卖双方从交易的谈判、签约以及货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络上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可以保证各种信息之间互相核对,可以防止伪造信息的流通。

2.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

2.1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方式的影响

传统商业模式是指一个生产出的产品、为产品提供服务和销售,及每一个参与者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为企业创造的最终利润。在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传统商业模式下各种交易都是透明化的都是具体的实在交易因此也称之为有形市场。现在的沿街商铺,步行商业街等都是一种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模式中,交易前的准备、交易双方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的,双方信息的沟通具有快速和高效的特点,交易的协商是将书面单据变成了电子单据并且实现在网络上的传递,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协议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功能保证了交易双方所有的交易协商文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并且在第三方授权的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应,可以作为在执行过程产生纠纷的仲裁依据,资金的支付,电子商务中交易的资金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电子商务由销售商配合负责销售环节,制造商就不再起主导作用。可以实现零库存,大大降低成本。

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比2011年底提升了3.8%,普及率的增长幅度相比上年继续缩小。手机网民4.2亿,年增长率为18.1%,网民中使用手机的比例继续提升,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但是手机网民规模与整体PC网民(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图1所示)。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到42.9%。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4807万人,增长率为24.8%。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速的增长势头,2012全年用户绝对增长量超出2011年,增长率高出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增长了6.6个百分点,用户量是上年年底的2.36倍。

总体来说,我国电子商务整体延续了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当前,居民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而网络零售更是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同时,市场结构也进入加速优化期,电商企业间展开平台化、开放化战略,企业间呈现竞合态势。

2.2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生产和销售分离式流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设计者、制造商、服务商、批发商、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为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交易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另外,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对众多商品进行比较,从而有更多的选择和购买机会。再者,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网络全球化,一旦企业产品在网上公布便可被全世界的消费者知道且具有统一示范效应。同时,在网络中快速传播的还有消费理念和消费时尚。因此,如果传统商业不改变其营销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就会逐步蚕食传统商业的领地。

2.3 电子商务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传统商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流程一般是到消费场所挑选、试用、购买。其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商品本身的价值,还包括在购买过程中耗费的体力、精力、交易时间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成本,另外,还有实体店铺的房租费,水电费等。

传统商务就是用户可以利用电话、传真、信函和传统媒体来实现商务交易和管理过程。用户能够通过传统手段进行、市场营销、广告宣传、获得营销信息、接收订货信息、做出购买决策、支付款项、客户服务支持等。这种手段具有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双方心里距离远的特点。

电子商务的成本体系:

(1)接入成本。这种成本是企业为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所发生的成本,是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具有基础意义的成本。这种成本一旦发生,就是一种沉没成本,它不管后来方案如何变化,都是固定不变的。

(2)购置、维护硬件和软件所发生的成本。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如电子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和网络等作为载体;也必须具备相关的电子商务软件,才能完成其功能。电子商务系统运行以后,必须对硬件和软件加以日常维护,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

(3)系统人力资本的投入。实施电子商务系统以后,还必须配备相关的人员、建立相关的机构,具体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这些人员在招聘的时候需要花费选择成本,进入到企业后还要对其加以教育培训,需要支付其工资。

(4)交易成本。企业在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与其他企业发生商务活动要发生成本。

(5)电子商务系统的保护成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企业间信息的共享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都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和信息。相应地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

在电子商务时代,商家通过互联网以极低的成本、筛选、和获取更多的信息,使更多的消费者知晓并了解产品。在营销过程中,产品从研发生产直至运送到消费者手中,期间复杂的步骤将一一简化,商家可以在此营销环节中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下来的资源可以更多的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上,集中精力改善内部管理等。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仅仅包括产品的价值、上网的费用以及挑选时所耗费的精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2.4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对市场变化的影响

在传统商业模式中,产品从研发、制造到宣传、销售都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且一般传统商业模式的人员编制级别较多,对于市场产生的变化反应慢。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时,身处第一现场的首先要往上报,在上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信息漏报、误报等,但相关决策员却并不知晓,还会就此信息进行商量,待做决定后,再层层传达。因此信息传递速度慢且不全面,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慢并有误导,这也成为制约传统商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2.5 电子商务对市场变化的影响

电子商务模式中,员工编制精简趋于扁平化,中间的管理员、辅助人员、边缘工作员较少。由于信息传递层级减少,信息遗漏较少,这样既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全面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又能使其对市场产生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3.结语

本文讨论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将对自身固有的传统商业模式产生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许多传统商业也在创造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网上购物,为企业开辟新的营销模式。尽管如此,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还有许多没有发现的地方,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冬琴.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经济文荟,2000,6.

[2]王雪.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2.

[3]宋安成.电子商务时代下商业地产的危机[J].上海房地,2012,7.

[4]孙萍.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实践价值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传统的商业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用户模式;盈利模式

1 传统电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应用,我国传统电信业务的资费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但电信行业的增长速度却出现了不小的反弹,尤其是移动数据业务收入以及宽带接入成为了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数产品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APP化的趋势,这一新型的APP业务创新模式对传统电信业的基本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资源发展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该模式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云和端的直接对接,而且对智能终端和即时通信类客户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即时通信类软件在2011年一经推出,软件的客户规模一再出现井喷,预计在2016年能够达到12亿人次。一个客户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多个即时通信软件,采用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微信、米聊、飞聊等短信聊天软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短信功能。此类应用使得传统的点对点短信和彩信的业务量和收入不断下降,而即时通信类业务量和VoIP类业务量将不断增大。根据摩根士丹利统计的移动数据流量发展总体趋势可以看出,移动视频将会对2014年移动流量的总量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估计占总量的66%。此外,其它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移动游戏、音乐、图片、QQ农场等)也将带来数量流量的大爆发。根据Ericsson最新的报告[1]可以预测,在2016年之前,全球的移动数据流量将会以每年60%的速率快速增长,移动数量流量将会达到传统语音业务流量的30倍。因此,实现从传统电信业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是市场所需,势在必行。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PDA等)为接入手段,以无线接入方式,通过各种网络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技术到业务的融合。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条件、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运营策略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不尽相同。一些电信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成效显著,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在国内,三大运营巨头均已将移动互联网业务作为今后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应用和IPV6的实施,国内的移动互联网正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但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在给大家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在其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难题,如手机上网资费高、速率低,计费方式相对单一等。在诸多难题中,运营商数据业务普遍存在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2008到2013年的五年时间里,全球移动数据业务的数据流量增长达17倍,但同期的数据业务收入增长仅有1.8倍。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便携式移动宽带上网的快速普及,数量流量也出现了空前的增长速度,在整个网络中的比例升至83.5%,而盈利价值则降到0.01美元/兆[3]。这意味着,数据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流量的增长速度,全球的电信业面临着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增量不增收问题的关键在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选择。如果采用的商业模式不符合实际,那么所有的运营商和企业将不会盈利,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即使再美好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怎样建立可盈利、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商业模式,找到自己的位置与营收方式已成为大家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3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成功的商业模式。目前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尚无统一的标准定义。但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选择是否正确。其中,用户模式主要为了创造客户价值,盈利模式则是使得企业获利[4]。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改进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内容,将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3.1 协调好用户规模、用户活跃度和用户时间之间的关系,改进用户模式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往往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传统的电信业务多数是从盈利模式开始考虑的,一定是有利可图、想清楚了盈利模式才会去做这个生意。但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首先要将重点放在集中精力考虑用户模式。首先考虑如何扩大用户规模,然后再考虑占领用户的时间份额,即注意力经济。全球的互联网业务都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谁能够把握足够多的用户,谁就占领了时间份额,谁就会是通信市场未来的巨无霸。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上网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业务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用户时间。在未来的用户模式中,我们可以在扩大用户规模、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占领用户时间三者之间进行有效协调,使其达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用户模式的优化改革。具体如下:

⑴调查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开发相关产品,迅速扩大用户规模。这个过程所获得的用户对企业来说往往是匿名的,企业并不知道用户是谁,具有什么特征,而只是通过相关业务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量规模。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一般只卖流量。

⑵通过内容丰富、功能优化来提升用户活跃度。企业可以建立用户的真实档案信息,真正了解和掌握用户的特征并切实的拥有用户。一般来说,抓住客户的,都会带来信息流量。

⑶通过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来占领用户在线时间份额,最终创造客户价值。

3.2 采用衍生收费的盈利模式,占领客户的钱包份额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中最为关键的子模式。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往往只局限于 前向模式和后向模式。前向模式是向使用了相关服务和内容的客户收钱(开通-保障-计费),如各大运营商向用户收取的移动网络流量费用等;与前向模式恰好相反的是后向模式,是向内容和服务的提供商收费,即向企业收钱(吸引客户,客户使用,有人付费),如通过各种衍生的广告模式来进行广告分账,包括CPC、CPR、包月收费等各种流量分账方式。企业如果采用单一的盈利模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盈利。为了更好地占领客户的钱包份额,企业可以将前向模式和后向模式黏合起来,形成“衍生收费”的双模模型。即服务提供者通过用户模式所形成的用户黏度,吸引用户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向新产品服务提供商收费的模式[5]。

4 结束语

传统电信业的商业模式要求电信业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该业务获取盈利。而新兴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业务实体和时间上不再高度耦合,可以实现分离,即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为企业获得收入的业务可以不是同一业务。企业可以先提供业务,创造客户价值,再利用客户规模创造盈利,最终实现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卓,贺石昊.移动互联网迈入2.0时代 加速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J].通信世界,2014,1(2):41-42.

[2]庚志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移动通信,2008,32(9):20-21.

[3]刘伟.四网协同发展研究及移动互联网转型思考[J].广东通信技术,2012,25(4):53-54.

传统的商业模式范文第3篇

为了区别于众多的新闻客户端产品,《南方都市报》在并读新闻客户端打出了“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的旗号,除了新闻资讯推送功能,更把卖点放在了读者参与广告分成上,即用户根据阅读新闻、评论、转发等行为获得积分,以积分取得一定的阅读广告分成,分成日结。

并读新闻从2015年3月6日上线,到4月15日产品会期间,下载量已超百万,日均下载量超2万。阅读新闻还能赚钱,这是对当下所有媒体运作模式的一次大胆颠覆,对于传统传媒行业的转型和商业模式革新,是一次大胆尝试。创新值得肯定,但产品硬伤也清晰可见。

首先,积分规则的吸引力有待观察。目前一个用户每日最高积分为585分,1积分=0.01元,这意味着单天看新闻最多能分到5.85元,但每个任务需要多次行为才能获得单项满分。获得积分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并读新闻客户端推荐给好友注册,成功一个得100积分,相当于1元,即并读新闻的推广成本是1元,这远远低于客户端一般的推广成本。这种做法可谓精明,和此前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推荐获得小额激励的模式如出一辙,但也看到了“病毒式”营销的身影。

其次,新闻内容可读性一般,社交互动不足。与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相比,并读新闻的原创内容不足、主打社会新闻、八卦等,内容硬伤突出。除了为获得积分的点赞和评论,没有其他社交感知。

第三,并读新闻近期每日用于广告分成的金额为10万元,而用户参与推荐使用、点击广告、提现分享、兑换商品的平均总积分为55分,约合0.55元,据此计算出的活跃用户约为20万。如果把平均积分放低一些计算,日活跃用户约50万,这相比行业而言又远远不够。通过有偿阅读新闻模式,每天花10万元维系这批很大比例是以刷积分为主的非优质用户的活跃度,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

传统的商业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技术脱媒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与发展现状

由于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降速”、刺激计划后产生的坏账风险、存贷款利率的逐步改革以及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业赖以实现高速增长的关键条件都发生了改变。从2011年开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出现大幅降低,仅为20.74%,而该指标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高达33.75%(见图1)。因此,2012年之后,银行业整体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在当前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开始面临较大的盈利增长压力。另外,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优秀企业开始转向股票或者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开始下降,直接融资比例提升,间接融资比例下降。金融资产由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推动了金融脱媒愈演愈烈。因此,面对资本趋紧以及利差大幅收缩的新形势,商业银行传统的主要依赖存贷息差的经营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在逐步下降。毫无疑问,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将会面临种种挑战。

图1 2006年-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与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官方网站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融资结构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加速

金融脱媒会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在社会总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下降,这无疑将会导致社会融资方式发生转变――由间接融资方式转向直接、间接融资兼重。由于直接融资的兴起,会增加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比重,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就会相对减少,银行的融资中介角色就会逐渐褪色。另外,金融脱媒将会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中国银行业现有的资产结构中,信货资产一般占85%左右,利差收入在总收入结构中占90%以上,所以信贷资产规模一旦受到威胁,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盈利空间就会缩小。此外,随着一些新兴债务融资工具的出现,部分优质企业会通过这些债务融资工具来进行融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多样化,从长远来看,新兴债务融资工具将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金融脱媒现象也会进一步加强,这将给我国银行业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带来巨大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全面提速,冲击传统经营模式

利率市场化是银行在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市场供求自行决定交易利率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全面提速。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会导致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并且会使利率风险、贷款定价能力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变大。

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不仅给商业银行利率自由调整带来巨大的弹性空间,而且也为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新挑战。

(三)技术脱媒逐步兴起,着手抢占中间业务

技术脱媒,目前在国内没有确切的定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进步,电子商务的高速成长,促使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机构的兴起,直接侵蚀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甚至冲击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仅在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的规模从2009年至2012年以年均62.4%的速度增长,而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规模增速仅为27.2%。2009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规模占银行业行内支付规模的比例分别为 0.95%,1.11%,1.58%,2.07%,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脱媒在支付领域正在逐步兴起,,这给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诸多问题与挑战。

表1 2009年至2012年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规模比较

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统计了非金融支付机构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支付业务、银行卡收单、移动支付、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业务的交易规模的总和。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网站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策略

(一)调整传统经营模式,应对金融脱媒的新挑战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无疑难以为继,面对“金融脱媒”的新挑战,商业银行业首先要加强开展中间业务,同时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有更好的创新,争取尽快的完成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业务转型。其次,商业银行应该适时地调整负债及信贷结构,从被动负债转型为主动负债,确保多种融资渠道畅通,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重点挖掘中小企业客户,重新调整定价机制,降低经营风险,产品设计要满足中小企业需求。最后,发展多种资产证券化,将贷款等转变为可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且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加强合作,着力创新,使经营业务交叉,达到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目的。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着力应对利率市场化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会迅速发展,其传统业务模式也应当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并进一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最大程度降低逆向选择的风险。同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采取以中央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为核心,掌控整个基准利率体系的定价权,以中小银行为辅助,采取一定的利率浮动权限的策略。

(三)加强创新与合作,从容面对技术脱媒

技术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日趋严重,但是要想走出困境,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加强合作仍是必要的,此外,由于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覆盖全国的实体经营网络,其可以通过网点快速有效解决客户纠纷。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实现共赢。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直接开展在线支付业务,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达到既能提升竞争力又能实现盈利的经营创新。此同时,商业银行要明智地将服务形态转型为网络银行,服务内容转型为网络金融,服务对象转型为零售以及中小企业,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把握技术脱媒带来的转型机遇。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金融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金融脱媒现象凸显,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出台,技术脱媒日趋严重,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面临无法回避的挑战。商业银行要在新形势下发挥技术、资金、抗风险等多重优势,在经营模式上转型,金融产品服务上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采取有效策略,面对挑战冲出困境,以迎接全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传统的商业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商业模式 税收优惠 调节 激励 创新精神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税收不仅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等经济职能履行的物质基础。并且在中国当今社会,企业所缴纳的税款在经营利润中占有很大的部分,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商业的创新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因此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可以为商业节约运作成本,预留更多的资金从而能够很好的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本文根据当前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税后优惠政策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有关研究分析。

一、创新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创新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创新成果的所有者获得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相区别的市场吸引力,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京东商城等创新商业模式出现,不仅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经营形式,方面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而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商业交易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货物的流通与配置更加方便快捷,相同条件下的贸易额要远远超过传统商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商业创新的价值,推动了现代商业的发展,在收获创新成果的回报之后,会激发全社会的一种创新欲望,形成创新热潮,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二、税收优惠可以提高企业减少税负,增强商业创新的信心

每年各个企业都需要从自身经营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缴纳企业所得税,过高的税率不仅会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甚至可能因缺乏充足的资金而放弃商业模式的创新计划。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用于商业运作和商业创新,例如巴巴等一类电子商务平台享受着国家的有关税收优惠待遇,从而能够不断创新商务运作模式,不断推出安全高效的电子交易服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由此可见,企业在获得税收部门的优惠待遇之后,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创新理念会不断增强。商业模式更加科学化高效化,推动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变革,促进商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商业模式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和加强。

三、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调整完善模式,推动国民济创新化科学化发展

当今世界创新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同样也是加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这就是我国制定走建设创新型国家计划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商业模式效率不高,经济效果不明显,严重阻碍我们商业的发展,所以通过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的鼓励,很多企业开始拥有额外的资金来不断创新自身的商业经营模式,争取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税收优惠对于国家鼓励的商业创新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过淘宝等实践经验证明,在合理范围内的税收优惠是有利于社会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鼓励与支持,使得我们国家的商业发展更加高效有序,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与便利。

四、税收优惠政策还需要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做什么

尽管税务部门在对有关商业模式创新工作上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支持。但是有一部分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仍需不断改进税收工作,提高税收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关于商业的税收制度,做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工作的护航人,为社会成员从事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事业提供应有的便利。在对商业模式的创新,税收方面可以在税法认可的范围内对交易过程中的消费税、所得税等实行合理的税收优惠,减少商家的经营过程中的税负成本,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设计对有关创新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激励创新人员努力开发研究新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商业模式的创新事业,推动我国商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