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腹部手术的护理

腹部手术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腹部手术的护理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护理

腹部手术有很多,常见的由疝气手术、胃穿孔手术、阑尾炎手术、肝脾手术等,而患者大多数在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究其原因多为人体在恢复损伤组织时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若疼痛未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其不仅损害患者身体,还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患者术后疼痛采取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其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笔者为评价腹部手术后出现的疼痛对机体的影响性及其护理措施,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0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3~63岁,平均年龄为(35±3.5)岁。麻醉方法:全麻患者44例,腰硬联合或者硬麻患者17例。手术类型:直肠手术9例、阑尾炎手术18例、胃穿孔修补术4例、妇科手术15例、疝气修补手术11例、肝脾手术3例。患者均在手术后2~5 h出现疼痛感。

1.2 评估 手术后出现疼痛会使患者身体出现一些应激性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心率紊乱等。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还有可能诱导心脏病发生;因为的因素,患者手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而疼痛会使这种症状加重,患者若疼痛剧烈还有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大汗淋淋等现象;手术后患者会因为一些复杂因素情绪会波动比较大,而术后疼痛会对其产生诱导效果,再加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差,他们常会在手术后出现焦虑、烦躁、痛苦、易怒、不安等情绪;肢体移动、深呼吸、咳嗽等都会牵扯伤口使疼痛加重,这就导致患者不敢进行咳嗽、咳痰、深呼吸,为肺部感染造就了机会;术后患者多喜欢卧床休息,而下床活动会加剧疼痛,患者更不愿意活动,减弱了肠蠕动功能,减缓肠功能的恢复,甚至会发生肠粘连等并发症。

1.3 护理措施

1.3.1 健康教育[1] 将疼痛以及止痛药的相关知识信息告知患者,让其了解只有清楚患者的疼痛程度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患者提供人体平面解剖图,让其指出疼痛部位,而护理人员要将其记录清楚。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程度评估:没有疼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中度疼痛为4~6;重度疼痛为7~10,当疼痛在10分以上则为疼痛无法忍受。

1.3.2 基础护理 定时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敷料颜色、有无渗出物,伤口是否红肿、潮湿,每日要更换敷料,确保患者的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将引流管固定好,避免打折、弯曲,而引流管在固定时要按照其走势,从而可以避免患者在翻身时牵拉引流管而引起疼痛;患者翻身时护理人员要进行协助,将软枕置于患者背后及其膝下,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指导患者进行侧身起床,提高肌肉的松弛度,使张力减少,使疼痛程度降低。要保持病房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清新。同时也可以让患者听音乐或者看书以此来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

1.3.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关心、尊重。在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平和,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可充当姐姐与其交流,对于老年患者要将自己转化为女儿的角色,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将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从而可以降低疼痛感,帮助病情恢复。

1.3.4 药物护理 当患者的疼痛程度大、疼痛原因清楚的切口疼痛时可给予患者预防用药。由于阿片类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所以给予患者阿片类药物要由于非阿片类药物。因此要遵医嘱确定该药量。临床常用的阿片类止疼药主要有芬太尼、杜冷丁、吗啡、强痛定等。对于中轻度疼痛的患者可给予安定、阿司匹林等。用药后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情态变化和治疗效果。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在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后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且本次研究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持满意态度,满意率为95.0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随着对临床手术患者疼痛基础理论的研究,人们对其发生机制和应对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已引起临床的重视。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严重的疼痛会降低患者的精神状态,使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影响病情的控制和发展。患者情绪越糟糕,其疼痛程度就会越重,越疼痛患者情绪就越不稳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2]。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和临床体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而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3]。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在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后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且本次研究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对护理持满意态度,满意率为95.0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由此我们认为对腹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梁启坤.开胸手术患者机械通气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海南医学,2010,21(13):147.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切口;科学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

00-02开腹手术目前仍然是妇产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我院妇产科共实施腹部切口手术128例,其中实施剖宫产术97例,子宫全切术15例,,异位妊娠16例,患者年龄21~57岁,平均40.2岁,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天,切口均愈合出院。

2护理措施及实施计划

2.1术前护理

2.1.1饮食调节:对于实施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充分的饮食调节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需要择期手术的患者,更应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适宜能量、低脂肪、低膳食纤维、少量多餐的原则,加强术前营养。对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增加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以提高血浆蛋白水平,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对于患糖尿病的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来控制血糖,待血糖稳定后再行手术;对于贫血的患者,应给予药物补充铁剂,积极纠正贫血;对消化道吸收功能较差、体质消瘦的患者,应注意通过营养补充改善一般状况后再行手术。

2.1.2健康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叮嘱患者各种手术注意事项,掌握好手术时机,术前及时做好各种检查,皮肤要保持清洁,及早手术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向患者讲述咳嗽的重要作用及咳嗽时如何保护好伤口。

2.1.3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给予细致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努力为患者创造心理安定的住院环境,让患者了解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设施,以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熟练清湛的操作技术,取得了患者的信任,以信赖的良好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防治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2.2术中护理: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具体情况可选用横切口及减张缝合,关腹时应保证满意的麻醉、动作轻柔避免腹壁组织的撕裂,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彻底止血,逐层确切缝合,做好切口的保护,预防感染。

2.3术后护理

2.3.1护理环境:

在病人进入病房之前为病人铺好麻醉床,病人的病房要进行紫外线的空气消毒,保证提供一个卫生安全的护理环境。保证病房的整洁,温度适宜,光线柔和,病房四周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保证病人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医务人员夜间巡视病房,讲话,走路声音要轻,体现工作的人性化。[1]

2.3.2血压,呼吸和脉搏的观察:

接收术后病人时,要及时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测病人的T、P、R一次,观察病人的一般身体情况。12小时之内每隔两小时测试一次血压,如有意外情况及时报告主治医师,遵医嘱继续测量,手术后三天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每四小时测量一次T、P、R,病人如有发热症状时,也应坚持测量。[1]

2.3.3出血和引流管的护理:

一般做腹部手术的病人在回病房时,腹部都插着很多的管子,输液管,尿管,胃管。在其中腹部的叫做引流管,必须妥善的稳固好病人的这个“生命管”。在术后48小时重点观察病人的出血情况并且要保证病人的引流管要通畅。体外的引流管要固定起来,以免病人无意识碰掉。因为病人身体上的管子很多,拔管的时间要标记在管子上,以免拔错管子引起不必要的伤害。观察尿量,尿管保留时间,要根据手术种类而定,如子宫全切术需24小时,附件切除术需12小时,拔出尿管后督促多饮水,8小时督促自解小便。[1]

2.3.4术后疼痛问题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病人存在的普遍问题,如护理不当,可能造成病人的焦虑不安,呼吸急促和恐惧,使病人的术后恢复,早期活动受到极大的影响,也很可能造成手术并发症的产生。一般麻醉作用消失以后病人就会感觉疼痛,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疼痛最为剧烈,这个时候病人的咳嗽、翻身都会加剧伤口疼痛,此时要多巡视病人,及时的止痛处理,指导帮助病人正确的减轻疼痛,把双手横压在腹部伤口上,以免咳嗽、深呼吸的行为引起震动牵制伤口疼痛。固定好病人的各种管子,以免病人翻身时牵动管子引发伤口痛。一般24小时以后疼痛感会减轻,这时候可以指导病人家属正确的帮助病人翻身等轻微活动,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痰液,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亲属可用手按住病人腹部伤口,限制病人咳嗽时腹部的活动,如果病人咳嗽困难,在病人情况稳定的时候,6小时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的姿势,翻身、拍背,使病人自然咳嗽帮助排出痰液。如果病人腹部疼痛不愿咳嗽则协助病人屈膝,双手按住病人伤口两侧,防止震动牵制伤口 。如病人疼痛剧烈且持续不断伴有反跳痛者,及时请医生处理。[2]

2.3.5术后饮食护理:

一般腹部手术在十二小时或者二十四小时之内禁止进食,直到三、四天后,等待排气后方可进食。这是为了防止病人产生胀气的原因。在禁食期间,用静脉输液的方式为病人提高营养。由于长时间不能饮水,为保证口腔湿润,病人可口含湿盐水纱布缓解。如若病人恢复较好没有其他禁忌的病症可进食,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进食流质食物,如蛋花汤,藕粉水,注意少量多次。待病人排气之后可进食粥类食物,循序渐进的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病人更快的恢复,也有助于病人肠道健康。

2.3.6术后早期运动:

腹部手术以后,病人腹部疼痛,也担心腹部伤口的开裂而不愿进行翻身。要早期指导病人进行翻身,有利于加速伤口附近的血液循环,更快的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病人肠道的蠕动,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和褥疮的产生。要协助病人进行正确的翻身,左下肢弯曲,右下肢平放,借助病床床栏进行翻身,侧卧后,上身保持弯曲,下身可放置软枕。[3]

2.3.7康复教育:为防止患者放松对腹部切口的关注,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讲解科学起坐的重要意义,以免引起腹部切口张力增强,有碍切口愈合,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腹带,及时查看腹带松紧度,及时固定腹带。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与体力恢复,防止肠粘连,还可以采用热敷穴位等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排气、排便;观察并记录大小便情况,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术后避免过早剧烈活动,防止腹内压增高引起切口裂开。

2.3.8防止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也是妇产科腹部手术的重要注意事项,除了严格做好上面的护理工作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病人自身的清洁,病人的会要擦洗一日二次,保证外阴的清洁,预防遭受逆行感染。对敏感区域和免疫能力相对低的区域更要保持卫生。对于呼吸道的痰液,如果没有办法咳出,则要进行雾化和吸出。

3结论

通过对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采取科学的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对切口进行的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促进了切口愈合,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5.01。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3篇

通讯作者:侯云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包埋修复手部损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28例手外伤及手部损伤应用腹部带蒂皮瓣包埋修复术的患者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止痛,上肢包扎固定并制动,严密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指导伤肢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 皮瓣成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皮瓣移植成功的有力保证,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带蒂皮瓣; 包埋; 围术期护理

在当今社会中,因机械、交通事故等造成手外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游离皮瓣植皮无法修复者,为了保全患者完整的手指和功能,修复组织,防止骨外露,临床上常用腹部带蒂皮瓣包埋修复和恢复手的功能。此方法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风险小等优点,且有利于手的功能重建。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3月~2010年11月共收治各种手外伤需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2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其中机器绞伤12例,砸伤9例,电锯伤7例,合并手部骨折26例。均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27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手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皮瓣均成活,1例移植皮瓣坏死,进行再次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成活。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手外伤患者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受伤后普遍精神紧张,担心愈合后是否影响手部功能,害怕致残、截肢等,再加上伤口出血、疼痛使患者受到不良心理刺激,躯体上的痛苦与心理上的恐惧交织在一起,给患者造成重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主动关心患者,态度亲切和蔼,治疗操作准确娴熟,仔细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恐惧心理。

2.1.2 健康教育 向主管医生了解患者伤情,治疗方案及护理要求,与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的真实情况及早期清创和皮瓣移植治疗的重要性,取得家属及患者的配合,交代术前禁饮禁食时间,介绍手术的方式及手术时患者应如何配合,交代手术后患肢长时间固定带来的生活不便及手术的预后,让患者对大体的康复过程有初步的了解,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为防止血管痉挛,劝告患者绝对禁烟[1]。

2.2 术后护理

2.2.1 疼痛护理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使血管收缩,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因此有必要减少患者的疼痛刺激,必要时可予术后留置镇痛泵或术后3 d内予每8 h肌内注射盐酸曲马多。要求室温保持在20 ℃~25 ℃为宜,湿度60%为宜,病房禁烟,定时通风,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

2.2.2 护理 皮瓣包埋术后的与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患者术后需长时间固定制动,一般卧床1周,平卧是术后最佳卧位,应将患肢肘、腕部垫起,高于心脏水平10°~15°,以促进血液循环。造成皮瓣撕脱的原因有睡眠中不自觉的动作,说话时习惯动作,不注意滑倒等。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选择防滑、轻便、大小合适的鞋,避免因滑倒造成皮瓣撕脱。睡眠前检查固定姿势是否稳妥,夜间多巡视,防止患者在熟睡时不慎拉脱[2]。如抽出应急诊送手术室再次缝合。同时,应做好防痔疮护理。

2.2.3 皮瓣血运的观察与护理 (1)皮瓣转移术后,一般行局部包扎固定,留出观察窗观察血运皮瓣伤口渗血情况,伤口渗血多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感染。(2)严密观察皮瓣血供,防止发生血管危象,确保皮瓣移植成活。血管危象一般发生在术后72 h内,且60%发生在24~48 h[3]。术后1周内要特别注意观察皮瓣色泽、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并详细记录。一般术后24 h内每0.5小时观察1次,24~72 h每1~2小时观察1次,以循环良好、皮瓣红润、局部无肿胀、张力适中、与邻近皮温相差1 ℃~2 ℃、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试验正常为佳。若皮瓣颜色苍白、青紫、肿胀、疼痛、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反应迟钝,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寻找原因,对症处理,血管危象分为动脉血管危象和静脉血管危象。(3)冬天要注意皮瓣保温,因寒冷可引起血管痉挛,可用60 W烤灯距皮瓣30~50 cm持续或间断照射手术部位,保持局部温度达33 ℃~35 ℃,但应注意避免灼伤皮肤。

2.2.4 药物应用 术后药物辅助治疗,以抗感染、抗凝、抗痉挛。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及全身有无出血倾向。禁止在患肢行静脉穿刺输液,以防止血管壁炎性内膜增生和血管栓塞而导致皮瓣坏死。常规应用高效抗生素以防感染,因液体量大,药物影响凝血功能,应需严密观察。

2.2.5 饮食与生活护理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创口隐蔽处的污垢常予生理盐水或酒精棉球擦拭。手部软组织缺损严重,渗出液多,蛋白丢失及分解代谢增加,使机体出现负氮平衡,负氮平衡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严重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4],因此,应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静脉补充氨基酸,避免进食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2.2.6 指导功能锻炼 患者术后即可行健肢及患肢手部制动情况下的功能锻炼,如患肢的肩关节活动,鼓励患者用健手吃饭及从事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一般3~4周进行断蒂,断蒂前应做血运训练:用皮管夹、肠钳或橡皮筋阻断皮管一端血运,从术后10~14 d可开始皮管血运训练,每日3~4次,由3~5 min开始,逐渐延长时间,至阻断血运1~2 h皮管颜色良好、柔软、不肿胀时即可。本组有3例行断蒂并血运训练。断蒂后即可活动患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健指指关节,如患指无骨折及肌腱断裂,术后即可行指关节伸屈活动。

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患指皮瓣禁用热水袋保暖,注意防冻伤、刺伤及其他意外伤,因皮瓣本身无感觉,新的神经系统未建立,出院后嘱患者继续行功能锻炼,可按摩皮瓣,3~6个月后回医院行患指皮瓣整形术。

参考文献

[1] 张凤梅,陈维燕.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皮肤缺损96例护理体会.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4):342-343.

[2] 孙琴映,胡珊莺.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脱套伤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6,11(8):40.

[3]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4篇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手部外伤皮肤缺损患者共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8~62岁。本组全部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1.2带蒂皮瓣移植的病情程度其中18例患者患指外露;8例清创缝合后皮肤坏死,造成皮肤缺损。入院后确诊为手部外伤皮肤缺损。

2结果

26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并发切口感染。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对突如其来的创伤,患者一时不知所措,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以高度的同情心积极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等个体情况,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和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3.1.2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各种检查准备工作:心电图、血标本、皮试等,术前禁食水,做好胃肠道、皮肤准备,要特别注意保护供皮区的皮肤,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以适应术后卧床。

3.2术后护理

3.2.1病室要求室温保持20℃~25℃,湿度50%~60%。安排单人病房,减少探视,以利病人休息。病房内禁止吸烟,反复强调不可主动或被动吸烟,因香烟中的尼古丁既容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又可促进血小板凝集,易造成吻合血管痉挛与栓塞,所以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及家属配合。

3.2.2心理护理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强迫等原因,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安情绪,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末梢循环血管收缩、血运差,影响皮瓣成活。护士应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及时镇静止痛,以利切口愈合。

3.2.3护理术后保持正确,不良易导致皮瓣蒂部扭转、受压、折叠,而影响皮瓣供血,一般采取平卧屈膝位,以减少腹部张力,肘部垫高与腹部同一水平,以使患肢制动。防止夜间患者熟睡后,会不自主的移动患肢,应以6 cm宽胶布或石膏绷带束缚肢体,术后40 h可适当下床活动,以不影响皮瓣血运为宜。

3.2.4烤灯照射的护理术后给予40~60 W的远红外烤灯照射患处保暖1周,照射距离40~60 cm,利用红外线刺激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患者无意识活动患肢,灯距太近,局部过于干燥或烫伤皮瓣,影响皮瓣成活;灯距太远,保温不够,易引起皮瓣血管痉挛。

3.2.5皮瓣的观察与护理①时间。术后6~8 h观察局部伤口情况、皮瓣血液循环,记录皮瓣色泽、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术后2 d内观察记录,1次/h,术后3 d内观察记录,1次/2 h,术后4 d~1周观察记录,

1次/4 h,术后第2周观察记录,3次/d。②色泽。皮瓣复温后,色泽较健侧稍红,观察色泽变化时应该避免在强光下进行,以免出现偏差而导致误诊。③皮温。正常皮瓣温度31℃~35℃,皮温与健侧相同或相差1℃,说明皮瓣存活良好;如果皮瓣组织与健侧皮温相差大于3℃,表示静脉回流不畅,要及时报告医生。④毛细血管反应。用棉签轻压皮瓣,正常情况下皮瓣受压处苍白,移去棉签后2~3 s 转红润。如超过5 s或反应不明显,表示有血运障碍。⑤肿胀。一般皮瓣组织有轻度肿胀,这是术后创伤所致的正常组织反应,术后48 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退。但是局部水肿伴有其他征象者,是将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的先兆,应立即报告医生。

3.2.6断蒂训练此类皮肤属寄生皮瓣,3~4周后,即断蒂前须做皮瓣蒂部血流阻断试验,以判断该皮瓣蒂部是否能成活,在进行阻断的同时可刺激周围毛细血管迅速增生。断蒂的指征:连续阻断1 h,皮瓣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均无改变。术后3周开始做皮管训练,可用橡皮筋阻断法,观察皮瓣温度、弹性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2次/d,10~15 min/次,2 d后延长为50~60 min,如皮瓣无发黑、发白,用针头刺皮瓣出血活跃,1周后即可断蒂。

3.2.7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预防泌尿系感染,嘱患者多饮水,留置尿管者消毒2次/d。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深呼吸、主动有效咳嗽、排痰。防止便秘,指导患者多食水果、清淡饮食,按时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防止压疮,每2 h翻身,按摩受压皮肤。

4 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对肢体恢复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和理解。锻炼的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原则上以感到疲劳,能忍受为度。在患肢固定良好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做耸肩、健指及腕部的屈伸活动。断蒂后鼓励患者练习肩关节旋转、外伸、上举、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手指屈伸等活动,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 疼痛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51-01

手术是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必要手段之一。手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腹部外科术后最常见症状。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康复。[1]然而,由于疼痛本身具有的主观属性,使得对于术后疼痛的评估并提供相关的护理工作并未成为医疗机构的常规做法,往往只有在患者主动提出相关的护理工作时,医疗机构才采取相关的行动。而这样一种被动护理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多的困扰,而且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为此,笔者认为,医疗机构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为了有效缓解患者在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我中心对于101例术后疼痛患者采取了主动护理的方式,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本文拟以此为案例,对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介绍,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住院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共计101例,其中从性别上看,男性56例,女性45例,年龄在11到79岁之间;从手术类型上看,胆囊手术患者25例,阑尾手术患者57例,疝修补术患者19例。

1.2 对疼痛的估计。在处理患者的疼痛时,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于疼痛进行评估,这包括两个方面,即护理人员自己的评估和患者的疼痛体验的评估。对于疼痛感受,一般可以分为疼痛期待期、痛觉感知期和痛后感受期等三个时期。通常,在第一期即疼痛期待期,通过对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程度。而痛后感受期则主要与人的情感,如恐惧、害怕等有关系。[2]

1.3 护理措施。

1.3.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减压,打消患者对于手术本身以及术后疼痛的种种恐惧和焦虑不安之感,增强患者对于手术的信心。在术前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过程等情况,告知手术的和手术中可能产生的不适。此外,为了让患者有效配合,同时也让患者学会如何去缓解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在了解患者过去遇到疼痛时的所采取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让患者了解有关疼痛的知识及相应的缓解办法,让患者深入认识疼痛的性质,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比如在患者咳嗽或者深呼吸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用手或者枕头按住伤口,以防止牵扯到缝线而引发伤口的疼痛;在肠胃道术后,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早期翻身活动,取右侧的卧位,以便使气体能上升至降结肠,缓解并改善患者的胀气痛等。

1.3.2 预防性用药。对于那些在术后在硬脊膜外腔上未给止痛药的患者,采取预防用药的方式,通常在术后48小时内,根据患者对于药物的吸收状况和代谢的速度,给予患者适量的吗啡、强痛定、杜冷丁等止痛剂。在第一次用药完成后,认真观察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以确定合理的用药剂量。不过,在给药前,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对于患者的血压和呼吸等状况进行细致的检查。

1.3.3 放松训练及分散注意力。为了让患者减轻疼痛,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从心理上调节。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有一种信任和依赖感。护理人员要学会耐心的倾听患者,尊重患者的感情,并努力的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其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分散或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能起到很好的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比如,让患者听音乐、给患者讲故事和新闻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音乐具有刺激和分散注意力的功能,可以关闭人们的疼痛通路,改变疼痛体验,进一步改变大脑对于疼痛的认识。此外,对于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患者,可以让其读小说和报纸,利用视觉分散法减轻痛苦。

最后,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让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即由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双足,循序放松,并闭目养神,排除杂念,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宁静和轻松的空间,深慢呼吸,频率以自然舒适为宜,3次/d,15~20min/次。

1.3.4 硬膜外镇痛泵给药止痛。硬膜外镇痛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镇痛效果满意。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呼吸功能较佳、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在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及尿潴留,注意监测血压、脉搏、面色,观察呼吸频率及深度,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等状况发生。

2 结果

通过对于本中心的101例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并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了患者在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对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追踪调查和分析,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2.1 对于101例患者进行问卷和检测的评估,结果发现,全部患者都对于术后的镇痛效果满意,而且患者的肌肉紧张度得到改善。

2.2 术后感到轻松和舒适的患者为98例,占全部患者的比例达到97%。

2.3 术后睡眠质量较好的患者共计98例,占全部患者的比例达到97%。

2.4 术后各种疼痛征象得以减轻或者消失的患者达到100例,占全部患者的比例为99%。

3 讨论

与过去的医学模式不同,现代的医学模式视人的生物、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各个方面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并实行全方位的治疗。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护理服务的观念也需要不断转变,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对于病人的全方位的护理为中心,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文的案例,可以看出,对于病人的护理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等多个方面,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止痛、分散注意力、硬膜外腔给药止痛等多种护理措施,使得术后的无痛成为了现实,有效的促进了患者在术后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丛志强,丛志斌,胡胜德.潘耀东校.对术后镇痛护士应注意的问题.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J],1995,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