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主要基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方法及效果。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与大型教学医院相毕,有较大差异。为了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搞好护生实习带教,是护理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的关键,是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笔者在护生带教实习过程中,做到精心组织、热 情指导,带思想、带品德、带作风、带业务,教技术、教方法,有效地培养了护士良好的思想品质、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护理操作能力
本科室的带教计划:
1加强带教有无计划,是能否完成带教任务的首要问题。制定好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带教项目、时间及重要的技术性操作和基础护理操作。在订计划时,注意体现以护士为中心,以护师为主导,并提前把计划给护士,使护士、带教老师双方都心中有数,避免带教的盲目性,增强带教的计划性、针对性。为了使带教工作顺利进行,新护士 到本科室前,首先带新护士到科室集中开见面会,代表科室对护士表示欢迎,并介绍她们同各位老师认识,然后让她们了解本科室的基本情况,如科室布局、物品放置、人员分工、本科的护理特点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使新护士一到科室上班就马上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抓好各种带教,这一带教采取教师示范、护士观察―护士实践、教师观察―护士再实践的方式。例如,新患者入院时,教师运用交谈、体检、参阅记录护理程序带教等方式收集资料,护士观察教师上述过程整体护理。
3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带教 护士到科室时,带教老师都带护士到病房和患者见面,向患者介绍护士,也让护士向患者介绍自我,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
4健康教育带教 由带教老师示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护士按本科室设计的患者健康教育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带教老师观察护生士进行健康教育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5 强化基础护理带教 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生理需要是整体护理的主要部分,为使护士克服各种杂念,帮助患者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如扶助患者做检查等。护士看到老师的行为,受到感染和启发,更主动积极关心患者,因而受到患者家属的表扬。
6查房带教 查房带教一般是老师先介绍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等,然后提问护生,让护生分析和评价,发表意见,使护士从查房中获得护理患者的知识和经验,并锻炼她们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7 在带教过程中,对本科的常规护理,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所有护士务必掌握护理操作规程、操作方法。而对不同层次的护士则注意施教,加强个别辅导,尊重她的兴趣爱好,发挥她的特长,发展她的个性。比如对大专生、中专生的带教侧重点就略有区别对中专生侧重点在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护士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励她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尽可能拓宽其知识面。对大专生则侧重鼓励她多深入病房,多接触患者,重视基础护理和生活发现问题,加以纠正,从而把带教、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护理,克服重治疗、轻护理的观念和现象,利用他们较扎实的理论收集本学科护理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护理工作服务.
8 充满爱心,热情带教在带教过程中,深入护生,多接触护生,多观察护生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护生,带教护士,尊重护士的个性,尊重护士的意见,发挥护士的特长。注意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对护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指责、不挖苦,而是面带笑容、热情帮助、及时弥补。不把护士当作“劳动力”使用,也不对护生放任自流,搞无原则的宽容,对那些纪律松散、对患者态度恶劣的护士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把热情教育帮助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为了教好护士,老师在注重业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出榜样,逐步培养护士良好的护德护风,培养护生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培养护生扎实护理理论和较强的护理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改革措施
作者简介:刘建文(1971-),男,河北涞源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一般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JX11ZY007)、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公共基础理论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53-02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本身对高职教育规律掌握程度不够、教材本身缺乏高职教育针对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高职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存在偏重学科化知识传授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方法僵化缺乏灵活性等弊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本文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公共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功能的基本定位
从课程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功能定位可以从直接和间接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两个方面界定。
直接性的功能。课程与专业学习关联度不高,甚至没有关联性,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是公共基础理论课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公共基础理论课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语文”等课程与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其直接作用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素质。
间接性的功能。个别公共课程关系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必要准备。就工科专业来说,学生学习专业离不开高等数学甚至是英语等基础知识,因此,“高等数学”、“高职英语”等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就工科院校来说,这些课程比较少。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二、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角度对综合素质进行界定
从“应用型人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逐渐趋向本质和科学的过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首次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概念,强调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对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否定,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升华。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指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的专门人才是指“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二者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同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其高素质的具体涵义存在差异。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素质”,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基本判断和辨别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等。关键能力亦称核心能力或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1]概括来说,关键能力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学生未来从事某项工作除专业技能以外必备的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人文)素养、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内涵。[2]而对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由公共基础理论课来承担。
三、公共基础类课程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路径
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总体来看包括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两个部分;从活动方式来看,包括理论引导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
1.第一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对教学内容按照“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质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学与学生实际需要相对应,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灵活应用,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如“思政课”实现对“概论课”和“品德课”的内容整合,把教学内容整合为48个专题,实行专题式教学;“大学语文”内容模块包括“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用语”三个部分等,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和课时分配,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的针对性得到很大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突出实践教学内容。传统的高职教学理论认为,只有专业课程才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在公共基础理论课中逐渐引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引入,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按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丰富教学方法。传统的公共课教学方法注重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代表了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过程是单向而被动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更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在实践中,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既适合学生特点又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一是根据课程特点,推进案例式教学。“思政课”建立了案例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案例,把艰深的理论通过案例予以讲解,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案例分析中掌握深刻的道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求职、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从而明确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二是讨论式教学。公共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目前,“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人文教育”等课程均有固定的讨论小组,有些课程讨论小组还规定了个性鲜明的名称。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在课上分享讨论成果。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以考促学,探索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注重结果性、知识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能力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得到全面的反映,考试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方面,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不同模块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设置了“团队作业+个人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模拟招聘”等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优点就是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不同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具针对性,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考查。
2)实践表演类考核。把学生学习知识和需要培养的素质能力一起融合到实践性的表演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情况。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心理剧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等,学生角色表演过程就是学生知识的流露和能力表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和培养素质的过程。
3)创新创造类考核。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教师通过对作品进行评判,综合判断学生的知识应用、创意、可行性、合理性,从而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做出科学的评定。学生在准备考核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体现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如数学课程在考查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参照数学建模增加了开放性试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模型构建,给出合理的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过程。
2.第二课堂――延伸课程功能,拓展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
在推进课堂教学全面深入改革的同时,公共基础理论课发挥自身优势,把教育功能延伸到第二课堂,形成教育辐射面。
(1)辅导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学院社团包括思想政治类、学习类、文体爱好类等,其社团宗旨与公共基础课教育方向基本相对应。公共基础课教师通过社团辅导的方式,开展了经常性、有计划的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英语教研室通过开展定期的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等方式对“英语社”进行辅导,人文教研室教师把对“大学生心理协会”、“大学生就业协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的辅导工作常态化;体育教研室负责对“足球俱乐部”、“舞蹈社”、“武术社”等体育类社团开展指导和教练工作。有些教研室还与团委等部门共同管理社团,如思政教研室与团委一起共同管理“大学生政治法律研究会”,使该社团成为在学生中传播先进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法制精神的“红色阵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具有流动性大、社团成员兴趣爱好一致、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高等特点,教师通过这一载体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更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探索自主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使教育培养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公共基础课教师积极探索自主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渠道和方式,自主组织参加院级以上各类比赛。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再提高。近年来,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英语教师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电力行业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演讲比赛,数学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连续六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集体强化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知识能力的集中展示。探索校内各项活动的组织,体育教研室总体负责全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独立组织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还负责对各级各类体育活动进行监督指导,从规则制定、活动形式选择,到运动员训练、学生裁判员培训,体育教师无不向学生传递着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教研室教师独立组织校内数学建模,通过拟订竞赛章程、拟订竞赛题目、阅卷评选等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的范围,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来看,专业课程对应“高技能”,公共基础课程对应“高素质”。高素质与技能型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必须兼备。高素质和技能型应该是双峰并立的关系,高素质不只是技能型的定语,而是和其有同等地位。[3]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公共基础理论课须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切实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一、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起步较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这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发尝试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市的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就自觉地开展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起反作用。而当教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心理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激发了部分教师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学,请专家做讲座和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方式丰富心理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心理辅导的规律。该阶段的特点是没有上级领导部门的行政干预,教师凭热情学习和工作,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不强。
(二)经验累积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市(县、区)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到20世纪90年代末,杭州市普及了中学心理辅导站,开通了“西泠青春热线”;宁波江东区普及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阳市启动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计划”。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浙江省初步形成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开始的由兼职教师负责转向由专家、专门工作者负责,现又形成了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不少教师和单位积极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三)全面推广阶段
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浙江省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学术团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2000年8月,浙江省教科院组织本省专家编写出版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纲要(试用本)》,并举办了由200多名教师参加的首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
2001年2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于2001年8月底成立了以厅领导直接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地、市、县也相应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此,心理辅导中心建设便有步骤地从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广,计划在2005年底所有初级中学都建立“心理辅导室”,各市(县、区)建立区域性心理辅导中心,工作覆盖面达100%。2002年4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又颁发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试行)》,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研究。哲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缺少哲学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获得深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概念需要更确切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五育(尤其与德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
2.应用研究存在不足。
从已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会议交流文章看,应用研究中“方法中心”现象比较突出,即运用心理测量法的调查研究比较多。具体问题有:重复性调查多,有新意的研究不多;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干预研究多,对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少;采用心理因素取向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立体取向研究少;运用国外量表多,自编量表少;横向研究多,跟踪研究少;实证研究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少;取样范围小,跨地区协作研究缺乏;对弱势群体如民工子女、残障学生、贫困地区学生等的研究少;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很少。
(二)实践方面的问题
1.市(县、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建立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但有的市(县、区)进展缓缦,不少学校处于应付层面,一些学校尚未开展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有的工作基础、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热情等。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要有满腔热情的教师。
2.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针对人格和生活心理问题展开的,相对忽视学习和生涯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所以,忽视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片面的。
3.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
虽然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诸如上课、讲座、学科渗透、热线电话、咨询信箱、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地方游离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之外,表现为心理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被其他教育活动随意取代,“心理辅导室”有牌无人等现象。有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大面积建心理档案、搞心理测量;有的活动过于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市场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莠不齐,有些是匆匆组织“”编写而成的。这些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4.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调查表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测率为10.60%,中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6%,小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7%。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开展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杭州市已开展这项工作,如开通教师心理热线等,但其他地方尚未启动。
5.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在职培训是目前提高心理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的地方(如杭州、富阳等)培训比较系统,教师的素质比较好。但大多数地方只进行讲座式或观摩式的培训,个别学校甚至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编余”教师用来应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行政立法欠缺,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虽然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明确规定了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在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于2001年8月前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有领导地稳步发展。(注:方展画.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J].浙江教育科学,2001,(3).)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比较具体的行政立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不少地方的组织管理工作或不到位,或处于虚设状态。
2.人事制度不到位,教师职称无法解决。
从2001年起,浙江省教育管理部门开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着手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问题,但具体的人事制度还没有出台。目前中小学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编制,意味着这类教师还没有合法的地位。
3.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中小学的其他教育活动都有比较完备的评估机制,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还不成熟。因此,这项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大家认可的评估方法。这一问题不解决,即使人事制度到位,也无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一是方向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指导下,走科学道路,以学校心理学为理论和方法的依据,从本省各级各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客观情况出发,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德育化、学科化、医学化、形式化等不良倾向。
二是发展问题。尽管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作为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在没有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搞假大空。掌握好发展规模和速度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稳健发展的必要措施。
三是行政立法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有相应的法规作保障。有了行政立法,就有了设岗、考核、奖惩的依据,工作就有了合法的地位,一切相应的措施就能名正言顺地得以落实。
四是机制问题。要建立培训和监督机制,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分地区、分层次接受系统的培训,明确省市县区各级培训的任务,并通过监督、评估,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提高教育水平;引进竞争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设对科研与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具体目标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总体目标,我们认为,到2010年为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八个具体目标。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问题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科学基础、对象、任务、目的、方法、内容、原则、途径、师资培训、效果评价等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需要同行的协同努力,浙江省应积极参与,力争在该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2.加强应用研究,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
由于大量的研究流于方法中心,为矫枉过正,必须强调“问题中心”,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开展科研工作。至于应用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引导,如对创新性研究、长时期的研究加大投资等。
3.发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从心里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模式、家长—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合作模式、班级心育模式、学科渗透模式以及心理辅导活动课为载体的心育模式都有其行之有效的一面。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应该考虑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教育内容、学校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如游戏模式适合小学生,但不一定适合高中生;活动课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注:蒋建民,等.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站工作现状调查报告[J].浙江教育科学,2001,(5).);小组练习适合提高交往技巧,但班级讲座可能是性教育的最佳方式;有的乡镇妇联与村委会合作组织家长学校,与家长的一些经济利益挂钩,效果很好,但城市学校这样做比较困难。这些差异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多元化道路。
4.建立“以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天然”资源,建立以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5.培养一批“研究—实践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从浙江省近年的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实践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两者合作时,实践者对研究者的依赖性比较强,而研究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过多的指导,以致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以编书或写调查论文的形式结题,课题结束了,研究工作甚至心理健康教育也就终止了。所以,发展一批“研究—实践型”教师对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由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持建设,各市(县、区)网站由相应的指导机构建设,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网站,各级网站相互联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网站内容可以根据年级、性别、问题等分类,并使用个人密码,保证不同年龄的人进入合适的网站。
7.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浙江省已有专家在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和评价问题,(注: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2,(4).)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形式如个别和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价也需要研究。只有确立了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质量管理制度才能建立起来。
8.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有三类:民工子女、贫困地区学生和残障学生,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必然会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浙江省有49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会使学生心理发展有别于汉族学生。因此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建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浙江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
(一)行政立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法可依
根据浙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政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合法化,同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事编制问题,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在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起引导作用的力量有: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教委教研室、学术团体。目前这些力量之间的合作不多,没有形成合力,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感到“山头太多”,无所适从。对此,有关部门可组织分级培训,如省级培训(高级培训)、地区级培训(中级培训)和县(区)级培训(初级培训)。要确定培训教师的资格,制订培训大纲和考核方法。同时,结合培训工作可以组织科研活动,共同研究具有浙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模式。
(三)加强宣传和普及活动,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误解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其次是帮助少数人治疗心理疾病。但有人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治疗心理疾病,结果使人敬而远之。此外,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特殊途径,其功能是“感化”或“教化”那些常规教育无能为力的“差生”。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老师给学生提供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的标准答案,这使学生对老师期望过高。要消除这些误解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四)以点带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富阳在农村开展的区域性推广经验值得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借鉴。落后地区要主动邀请发达地区的教师去传授知识经验,或到发达地区观摩学习;管理部门可以有组织地安排学习交流和观摩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系统有步骤地向落后地区推进。
(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和方向,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浙江省只有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等有心理健康教育类专业或方向,浙江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科和和本科专业,但培养的人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学的需求。从长远看,高等院校设置这类专业或方向是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和正规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各地区的师范院校能在今后3至5年内开始招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或方向的学生,则到2010年就会有一批良好专业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
[关键词] 实习生;沟通;带教;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139-0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化对人才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即使是发达国家也要和发展中国家一起[1],以人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最终目的,来对教学进行改革。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入了实习岗位[2]。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以探讨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加强沟通对提高本科护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护理实习生100名,其中,男2名,女98名,年龄21~25岁,平均(22.3±1.4)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观察组本科护生带教中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所有进入医院的护生,采取轮岗及科室的方法,进入每个科室进行实习。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上一期理论成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50名本科护生带教中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50名护生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观察组:①要求护生开展健康教育。由于护生大多是离开学校,刚刚步入社会,因而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性较差,随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同时学校对其要求不尽相同,因而使得学生在面对临床工作环境、独立生活以及面对病患时都有较多的不适应,因而需要我们在临床教学中,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院内教育的关系,抓好教育,重视卫生保健知识与成果的结合,提高护生素质,增强其自我保健的能力,提升其责任感,为完成临床任务打好基础[3]。在进行临床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计划,考核教学成果,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安排专人负责不同的科室,在科内要有小讲课,并且带领实习生进行床边教学,对于出科考试,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带教老师带领护生针对患者的病情,生动、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地讲述保健、防治等知识,使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安排专人定期到病房进行讲课,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在生活中的饮食注意事项、运动要求、用药指导、简单的自我病情监督手段、自我保健的情绪管理方式等。该教育课程还有家属的培训课程,以使患者家属能够更好地监督其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护生在做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的培养。②卫生服务管理实施程序。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是全方位,严要求。而对实习护生的教育,往往重视以学校实纲为内容的临床教育,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要求较松。护生为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更容易把科普知识有效地传播给患者。除此之外,正确处理好院内医务人员教育与护生教育的关系,应在抓好医院医务工作人员教育的同时,重视抓好实习学员的教育[5]。把实习学员作为医院的一员,融为医院医务人员教育中去,认真组织学员参加院内举行的各种政治学习、学术活动,边缘学科讲座,疑难病例、术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达到适应医院的健康工作环境,提高独立自我生活、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使实习学员,在一年的实习生活中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未来的医学事业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才[6]。
1.3 评价方法
在第1周和第5周对护生的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情况。评价方法采用双盲评价,理论考试为笔试,综合能力、操作等根据计划实习内容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习生在综合能力、基础理论等方面在加强沟通的带教前后有显著差异,实习生考核后的成绩优于实习前,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1 实习1周后考核成绩比较
实习1周后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在综合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生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操作技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实习5周后考核成绩比较
实习5周后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基础知识考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3.1 转变管理观念
护生实习带教中带教观念应做相应的转变:①管理方式转变要面向全体护生,力图通过不同的考评方式方法,使每个护生都能得到合理的考核,不同类型的护生都能在实习中得到客观评价,部分能力欠缺的护生在进行思想教育、沟通交流后,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7];②要通过言传身教,加强与护生间的心里交流,通过了解其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护生不再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能够在工作外的休闲时间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将教育的着眼点提高到对护生终身的影响上;③通过沟通接触,尊重每个护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客观考核,要以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不仅要使护生学到真知识,更要使其心理的发展更加完善[8]。
3.2 提高带教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护生思想教育计划的实施,为实习管理改革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良机。带教人员必须在扎实自身技能的基础上,更新管理观念,进行更多针对于护生心理健康及新兴管理方法的学习,以身作则,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意识,传授更加立体、生动的护生心理压力解压方法,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时代的考验,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9]。
3.3 优化实习带教方法
一方面,带教人员需要在选用管理方法时,重视护生的合理要求,培养护生夯实业务技能、自主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并创造条件使护生体验主人公的工作乐趣,使其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进而引导护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使护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工作主体。另一方面,还应根据护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当地增加一些出游活动,使护生间能够加强交流[10]。
3.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整个实习改革中,应特别注重加强对护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教育,使护生通过正确的减压方式来放松身心,及时缓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而使他们能够以更加乐观、自信的心态,解决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树立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因而,针对不同的护生,要根据地域、个体的差异,形成一套全面、人性的考核系统,避免“一刀切”的简单模式,力图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挖掘出不同护生的潜力。对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生进行嘉奖,使其能够将更多实际需要的东西带入岗位。
[参考文献]
[1] 蒋丽雅,王卫红.临床护理实习开展健康教育与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间关系[J].中国医疗前沿,2010,(11):75-79.
[2] 陈维云.研究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308-309.
[3] 刘莹.研究临床护理实习开展健康教育对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1,(9):64-66.
[4] 段德海.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402,404.
[5] 赵莉,胡定伟,吴玉琼.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质量[J].重庆医学,2009,38(8):1005.
[6] 王贵桃,丁颖.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质量的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1,1(20):393-394.
[7] 丁淑平,邢凤梅,王凤兰.5年制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现状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4):565-566.
[8] 程继霞,武文翠,韩文萍.护理本科生采用双导师制临床带教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3):208.
[9] 陶舜梅.临床护理带教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46-147.
当今医疗环境比较复杂,医患矛盾增多,信息比较发达,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护理专业学生以女性居多,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随着人群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不仅具有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今天的护理专业在校大学生就是将来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因此,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护士职业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使命,社会给予了比较高的职业期望和道德期望,却往往忽略了护士这个群体自身的健康问题。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护士承担着繁重的工作;特殊的工作时间(三班倒工作制),作息生活很不规律;同时在医院要面对医护、医患、护技、护护等复杂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大多是女性,传统女性所承担的角色和工作角色之间的冲突,医患关系的紧张等等都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因此,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特别的关注和干预。同时,护士作为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现代护理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也要全面关注人的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护理观念和技术的革新,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大量医学研究及临床病例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护士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技术,也是临床工作的必备素质和专业技能。护士心理健康与临床护理质量息息相关,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工作性质直接关乎着人群的生命和健康,责任重大,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拥有应对复杂紧张工作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相反,如果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等低心理健康水平状态,如抑郁、焦虑、情绪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等,将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影响护理的质量。
2.课程设置内容
2.1教材编写原则
我校准备开设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目前所出版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没有专门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我们拟自编教材。教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根据“护理学专业开设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我们知道,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从护理事业的发展需求、护理事业发展对护士生素质要求、临床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目前临床护士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来进行编写。所以,我们组建了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写团队,该团队由有着丰富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护理领域专家、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专家组成。团队成员在川近十家大中型医院开展了调研活动,了解了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她们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现状,结合护理专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了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该遵循针对性、客观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教材内容要结合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护理学科发展,融合时代性和创新性。教材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的实践当中去。
2.2教材编写内容
根据教材的编写原则,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队通过反复研讨确定了“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结合护理职业心理特征及护士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指导护士生如何针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第二部分结合临床患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特点,指导护士生如何识别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高与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教材具体章节内容:护士生心理健康导论;护士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护士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护士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护士生的人际交往;护士生的职业心理发展;护士生的情绪管理;护士生的压力管理;护士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护士生临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每一章节均在每章的内容之前列出相应的学习目标,章节内容更突出了对护士生的实际指导,包括一些案例、测试题等,章节后附有推荐与阅读、学习与思考,有助于突出重点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课后总结与思考,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并指导学生延伸阅读,拓展知识体系。
2.3课程开设形式
本课程是作为护理专业拓展类课程,开设一学期,4学分,72学时。授课对象为所有护理专业学生。授课紧扣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期末考试以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形式有纸质考试、小论文、临床实践、实践报告等,突出护理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特色。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