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阑尾炎手术病人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较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在0.1%左右,以发生在妊娠前6个月多见。.针对妊娠期的急性阑尾炎,解决的合适方法最好是手术,介于在妊娠这个特殊的时期,医护人员要考虑的问题会多一些,首先要制定周密计划,精心布置安排术前准备,术后调养,同时对于患者本人做好心理辅导,消除胆怯心理,只有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大量的护理工作手术才会顺利完成。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 120例,其中妊娠合急性并阑尾炎者43例,手术治疗38例,保守治疗5例,由于积极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流产、死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3例患者中,发病年龄22~32岁,35例为初产妇,8例为经产妇。38例发生在孕前6个月,5例发生在孕晚期。
2 妊娠合并阑尾炎特点
2.1 妊娠早期急慢性阑尾炎症状、体征与非妊娠时症状相似,妊娠中、晚期急慢性阑尾炎,增大的子宫引起阑尾炎移位,压痛点升高。妊娠16周以后,阑尾炎渐向右上方移动,妊娠20周后,阑尾在髂嵴水平。24周后,阑尾可以升到脐水平或髂嵴水平以上,妊娠足月时阑尾可高达胆囊区,约在产后10天,阑尾恢复其正常位置。
2.2 由于阑尾位于腹膜深处,比增大的子宫掩盖,当阑尾的炎症波及子宫浆膜层时,可刺激子宫,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发生流产或早产,强直性子宫收缩以及细菌毒素,均有可能造成胎儿缺氧或死亡。
2.3 妊娠期,盆腔器官充血,阑尾的炎症发展迅速,易于发生阑尾坏死穿孔。穿孔后,由于大网膜已被增大的子宫推开,不能到达穿孔部位以包绕之,故炎症不能局限化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子宫出现收缩后,进一步使炎症扩散。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妊娠期,由于孕妇除维持自身的需要外,还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并为分娩做好准备,全身各系统都要发生一系列解剖和生理变化,加之对妊娠分娩的顾虑,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同时还要忍受疾病的痛苦、担心胎儿的安危,又担心手术、麻醉、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加之对手术的恐惧,易产生紧张、焦虑、无助的心理(2)。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讲述自己的担忧与恐惧,帮助其消除过度的担忧与恐惧,让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了解并认识所患疾病对自身及胎儿的危害,另外让患者家属积极配合,鼓励她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使之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 。
3.2 严密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急性阑尾炎若发生在妊娠早期,应避免与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相混淆;若发生在妊娠中期,应与急性肾盂肾炎及胆囊炎鉴别;发生在妊娠晚期者,应与胎盘早期剥离相鉴别。
3.3 密切监测胎心和胎动 一般在妊娠8周时用B超或超声多普勒法测得胎心,于妊娠18~20周开始,可在孕妇下腹部听到胎心音,正常胎心音节整齐,每分钟120~160次。在妊娠18~20周时孕妇能感觉到胎动,指导患者进行胎动的自我监测,正常胎儿每小时三至五次,12小时内最低不少于十次,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 术中护理
4.1 帮助患者采取合适,将患者的右侧臀部垫高30°~45°,是患者向左侧倾斜,有利于宽敞手术视野[2]。
4.2 术中应充分供养,密切监测及监护胎心。
5 术后护理
5.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6小时内每半小时测血压,听胎心一次。术后每天吸氧30-60分钟不等;术后给予抑宫缩药及镇静药;注意阴道分泌物的性质,有无出血及腹痛现象。
5.2 严格掌握孕妇及胎儿药物应用,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止痛剂,巴比妥类镇静剂。有些药物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类、甲硝唑等[ 1 ]。
5.3 选择有效的半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防膨大的子宫上移加重心脏负担,有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有利于引流及减轻毒素吸收,减轻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5.4 保持引流管通畅,勿使引流管扭曲受压,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流液的量、性质,每日更换引流袋。
5.5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可预防肠痉挛、肠胀气和肠粘连及肺部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阑尾炎 手术 护理
[临床护理]
1.非手术治疗护理
(1)禁食,以减少对阑尾的刺激。
(2)休息,给予半卧位,以减轻疼痛。
(3)静脉补液,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配伍禁忌。
(4)降温、止吐、镇静等对症处理,尽量免用止痛剂,禁止热敷、灌肠等。
(5)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病人的腹部、全身、血白细胞的变化。尤其是老年、小儿,妊娠期的阑尾炎更应重视。一旦腹痛加剧,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尤其中性粒细胞增高,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6)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2.手术治疗护理
(1)一般护理:按普通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2)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手术治疗,尤其是对于老年、小儿、妊娠期阑尾炎患者,应稳定病人的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女病人应作妇科检查。③注意观察:观察腹部情况及有无发热。必要时补液及使用抗生素。④执行术前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阿托品等,小儿应注意剂量。
(3)术后护理
①卧位: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病人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术后发生头痛。6小时后改半卧位,以减轻切口疼痛。②饮食;术后24小时后给予流质,避免热牛奶、豆浆等胀气食物。③活动;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脉弱、出冷汗、血压下降等可能为术后出血,应立即平卧、吸氧,抽血做血型交叉,补液,并及时报告经治医师。必要时手术止血。
切口感染: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切口红、肿者应拆除切口缝线,加强换药。
腹腔残余脓肿:患者术后持续高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应给予半卧位、补液、使用抗生素,未见好转者应行穿刺或切开引流术。
肠瘘:患者术后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或形成腹膜炎或局限为包块。根据病情行保守治疗或手术引流。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穿孔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所致。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可局部热敷、理疗,形成脓肿者,应剪去缝线,充分引流。
腹腔内出血: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口表现为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体自引流管流出口腹腔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肠间隙等处。常发生于术后5~7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伴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直肠膀胱刺激症状。以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术后者为多见。
粪瘘:原因较多,如结扎线脱落,术中误伤盲肠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后瘘可以闭合自愈。经久不愈时,可考虑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因手术损伤、阑尾浆膜炎症影响等因素。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家庭护理]
1.慢性阑尾炎术后更应加强活动,防止肠粘连发生。
2.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防止形成切口疝。
3.拆线一般在术后7日,如未拆线而出院,注意保护切口,防止感染及撞伤。10日后才能沐浴。
4.如有切口溶液、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去医院门诊或急诊。
5.如为阑尾周围脓肿,在用抗生素的同时,可适当行理疗,或用40℃~60℃热毛巾湿热敷右下腹,促进炎症消退。嘱其于3个月后再住院手术治疗。
参 考 文 献
[1]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8).
[2]116例急性阑尾炎两种不同手术治疗的护理探讨 - 医学信息2008,21(6).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病例的护理资料,归纳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经验。
结果: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观察、疼痛的护理、腹腔引流管护理、胃肠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结论:通过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全面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及疼痛不适感,使患者早日康复,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44-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以青壮年最为多见。临床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典型表现,多数患者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我们对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精心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收到了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医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的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6-68岁,3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腹痛,其中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者26例,22例有发热症状,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者18例,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者11例,右下腹腹肌紧张者12例,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者10例。均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急诊入院,应常规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术前饮食,急性阑尾炎病人除美氏点压痛和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外,有些病人还有恶心、呕吐(多为食物)等胃肠道症状,继而食欲减退,在抗炎治疗的同时要详细了解病人的进食情况和饮食习惯.视具体情况鼓励患者合理进食,并嘱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6小肘(急诊手术患者除外)。给于备皮,操作者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损。心理护理:病人术前一般都比较紧张,顾虑较多,常见症状如焦虑、失眠等,我们应多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要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预后情况。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必要时,术前晚给予肌注镇静药。保证休息和睡眠。术前半小时给予肌注镇静、解痉药,如鲁米那、阿托品等,以减少术中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胃肠道反应,防止窒息发生。
1.2.2 术后观察。术后2/3d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再次升高,患者感觉伤口涨痛或跳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1]。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术前未进饮食,术后禁食,患者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从而造成膈下、肠间、盆腔、切口感染率增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随时关注切口情况,一旦发现切口出现红、肿时,减去缝线扩大切口排除浓液清除异物并充分引流。当炎性渗出物不多时,可以使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药物,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1.2.3 疼痛的护理。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心动过速、高血压和缺氧[2]。因此要给于患者有效镇痛。有效镇痛可减少心肌缺血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睡眠不佳,可延缓病情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给予度非合剂2ml(盐酸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因盐酸哌替啶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但可抑制呼吸,而异丙嗪缓解呼吸困难,且具有镇静作用)肌内注射后,疼痛缓解入睡,保证了良好的睡眠。
1.2.4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对出现腹膜炎及阑尾穿孔症状的患者,切除阑尾并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手术后要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顺向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凝块阻塞引起感染。注意引流物的颜色、量、性状等,出现问题时及时通知医生解决[3]。
1.2.5 胃肠道护理。术后要等到排气后,才能流食,以米汤、果汁等富含纤维素食物,之后改为半流食及软食,如鸡蛋糕和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饮食原则,每次间隔1h~2h,或感觉口渴时交叉进食米汤、面汤、萝卜汤、白菜汤等清淡饮食。术后便秘护理患者在术后3~5d出现便秘时,不可使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避免增加肠蠕动,导致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可口服轻泻剂来治疗。
1.2.6 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常见并发症首先的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腹痛、腹胀、脉急速、全身出冷汗,或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要立即平卧,镇静,吸氧,抗休克、升血压等静脉输液,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次之是腹腔残余脓肿,病人表现术后持续高烧,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随后出现中毒症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加强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如果感染未能控制,建议做引流手术。再者是粪瘘并发症,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手术时误伤肠管等,均可导致粪瘘。粪瘘通常为结肠瘘,形成时感染一般局限在盲肠周围,无弥漫性腹膜炎的威胁,体温不很高,营养缺失亦不严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多能自愈。
1.2.7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和腹部受凉等因素;及时治疗急性胃肠炎等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或防止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时.嘱其3个月后再做阑尾切除术;发生急、慢性腹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早就诊。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经过精心细致护理无1例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
3 讨论
阑尾炎手术在最为常见,由于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因此,不容易引起医护人员对术后护理的重视。但近几年来,通过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我们认识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都要重视,无论是在手术前或手术后,都要重视,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云芬.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3):100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93-02
急性阑尾炎多发生于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腹痛开始于上腹或脐部,呈隐形,逐渐加重,数小时(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部分病人也可在发病初时即表现为右下腹痛[1]。急性阑尾炎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熟练技术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亦是决定患者能否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住院患者共87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6.4±17.8);体温在37.6~39.8℃之间。所有患者均符合2011年卫生部公布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且均行阑尾切除术。
1.2 方法: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做好急症手术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8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保持舒适的环境,注意病房的空气流通,定时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物品清洁、整齐,这对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十分有利。
3.2 临床生命体征监测:术后48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心率,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适当延长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并增加频率
3.3 护理: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防治隔下感染。有利于减轻疼痛以及腹腔积液引流,避免唾液进入气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4 早期活动 术后血压平稳后尽早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3.5 饮食护理:排气后方可行进食流质,以易消化温度适宜的食物为宜,少食多餐,食量逐渐增加,在患者没有出现肠胃不适或是腹部的其他症状时,可逐渐改为普食。
3.6 日常活动护理:患者术后24h内应严格卧床休息,之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开展适当的运动,以轻微运动为主。下床运动以保证患者不会产生疼痛,且运动量以不出现疲惫感为宜,术后1个月内患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3.7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避免受压,,扭曲或滑脱,并接床旁无菌瓶或引流袋,保持引保管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作好记录,,根据病情变化,在术后48-72拔除,切口乳胶片引流可于术后24拔除。
3.8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8.1 术后出血 少见,常发生在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如病人出现腹痛,腹胀,伴有面色苍白,脉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等失血性休克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3.8.2 切口感染 较常见。病人表现为术后3-5天后体温有逐渐升高,切口疼痛,其周围皮肤红肿,有触痛,线孔处有脓性分泌物。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8.3 腹腔脓肿 由于腹腔残余感染和阑尾残端处理不当所致,常发生于手术后5-7天。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腹痛腹胀,腹部可扪及包块。腹腔脓肿可有里急后重感,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护理取半卧位,使脓液流入盆腔,减少中毒反应,
3.9 心理护理:由于阑尾炎发病迅速,腹部疼痛明显,患者常常在短期内经历疼痛和手术过程,手术后部分患者一时间难以接受,容易出现心理负担。因此对于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耐心的解释病因,分析病情,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关怀和体贴,使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慰和鼓励,减轻思想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4 健康指导
4.1术后切口疼痛,咳嗽者,要避免,减少空气、吞入胃肠道引起术后腹胀,避免发生肺部感染。
4.2 指导病人尽早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粘连。
5 结论
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8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因此,做好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开始有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然后逐渐加重,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并伴有恶心、呕吐,体温一般不超过38℃。若正确诊断和处理,绝大多数病人很快治愈;若延误诊断及治疗,将引起严重并发症。我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20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8~74岁,平均42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11h,平均5h;体温37.1~39.5℃。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3.9~13.8)×109/L,中性粒细胞0.72~0.89,临床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
1.2 方法:13例因腹痛待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和阑尾切除术,其余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所有阑尾炎在确诊1~3 h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日3~16日,平均住院日5日。
2 临床表现
2.1 典型腹痛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时往往是上腹痛,或是脐周围痛,一段时间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由于各人阑尾位置不尽相同,所以疼痛点也会稍有差异。有的患者没有转移痛的过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转移的时间各人不同,快则2-3h,慢则1d或更长时间。
2.2 恶心呕吐:由于阑尾受到炎症刺激而活动增强,常引起胃肠道反应而出现恶心呕吐。
2.3 体温:在炎症明显时体温升高,炎症加重则体温更高。
2.4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时,早期腹部可无任何异常,在炎症明显时可出现肌紧张及压痛,压痛多在右下腹,用手一按即感觉疼痛。阑尾穿孔后全腹腔都有炎症时则全腹都有压痛、反跳痛,但仍以阑尾部最明显。当阑尾炎症发展到表面时,炎症刺激腹壁使肌肉紧张。
3 结果
本组全部治愈后出院,随访0.5~2.0年,未发现异常。
4 护理措施
4.1 非手术护理
4.1.1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促进血液循环并减低腹壁切口张力。当日输液完毕,嘱其由家属搀扶下地活动,以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同时预防肠粘连。
4.1.2 饮食护理:准备手术的病人予以禁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和腹胀。非手术治疗病人,应在严密观察病情下,指导病人清淡饮食,防止腹胀而引起疼痛。
4.1.3 疼痛护理: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非药物或药物方法止痛。采取适当卧位,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缓解疼痛。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病人,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
4.2 手术护理
4.2.1 术前护理
4.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多有疼痛,对环境的陌生、角色的转变而致心情紧张,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及时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病人心理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病人的情绪,减轻其焦虑。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嘱患者禁食水,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等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2.1.2 加强病情的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腹痛的变化等。若病人腹痛加剧、出现发热,及时通知医师。 疾病观察期间,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高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4.2.2 术后护理
4.2.2.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血压1次直至平稳,常规测T、P、R,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腹后易出现恶心、呕吐,误吸呕吐物后易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加强巡视,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4.2.2.2 :病人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鼓励病人术后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4.2.2.3 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有渗血、渗液污染的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切口出血及感染的征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经常从近端至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因血块或脓液而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牲状及量。
4.2.2.4 饮食护理:病人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并经静脉补液。待肠蠕动恢复,排气后,逐步恢复经口饮食。术后1~2日肠功能恢复后,可给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普食,但1周内忌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
4.2.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可通过术中有效保护切口、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得到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为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红肿、压痛等。切口感染时,先试穿刺抽脓液,或在波动处拆除缝线敞开切口,排出脓液,定期换药。(2)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和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完全性肠梗阻者应手术治疗。(3)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而引起系膜血管出血。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手术止血。 (4)腹腔感染或脓肿: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内渗液积聚于盆腔或引流,避免感染扩散,防止腹腔脓肿形成,若形成腹腔脓肿,应及时作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控制感染应遵医嘱使用足量、敏感的抗菌药物。
5 体会
急性阑尾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餐后不作剧烈运动,尤其跳跃、奔跑等。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或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术后应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甚至粘连性肠梗阻。近年来笔者在所在医院对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进行精心的观察及护理,认为护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要做到勤观察、多思考、常动手、多动口,加强术后对患者的巡视,在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和医学常识介绍,阑尾周围脓肿者,出院时应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次住院行阑尾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赵秀丽,金百红.浅谈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 〖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