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国;自然灾害;农村;建筑结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0042-03

房屋,最初的使命就是为人类遮风挡雨。如果将“风雨”的外延扩大至能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的不可抵御的自然力量时,房屋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功能就显而易见了。从自然灾害与人类建筑类型的关系角度深入观察和思考,我们不难找出这一功能的痕迹。

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地带,全境多高山河谷,间有低平的盆地散落其问,境内各民族择地而居,彝、苗、哈尼、拉祜、布朗等族多聚居山区和半山区,傣、白、汉等族则多聚居于平缓的河谷和盆地地区。另外,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流的交替影响,云南全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冬春季节是旱季,多大风天气,夏秋季节是雨季,雨量丰沛。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地震、洪涝、瘟疫、大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区。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云南的农村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屋顶覆瓦抵御风灾

在屋顶覆瓦,是南方多雨地区的普遍建筑形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雨水及时下流,不至于损害屋顶,同时,覆瓦还可以在房顶上形成一个隔层,起到干燥的作用。在相对干旱少雨的北方,泥制平房顶比较普遍,既能冬暖夏凉,又可以节省一部分建筑费用。而西北地区的房子虽然也采用瓦片覆顶的,但与南方瓦房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人”形屋顶,而是从后往前倾斜。在云南农村的房屋建筑上,有一种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全国大多数地区房屋覆瓦多数铺设板瓦,而在云南农村民居屋顶除铺设板瓦,尚在板瓦之上铺设筒瓦。

前代的云南地方志上,记载了明代政府特别允许云南民居使用筒瓦。史书记载:“各省专用板瓦,滇中兼用筒瓦,以滇多大风,明初特敕许用也。”由此可知,明朝时,云南民居屋顶的筒瓦是专门用来抵御大风而用的。那么明朝采取的措施在民国是否还存在价值?《宜良县志》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在县志中有“各县属亦沿旧制”之说。风灾是由大风肆虐造成的自然灾害,一般很难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彻底的改变。查阅史料后笔者发现,民国时期云南风灾依旧十分频仍,给当地百姓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云南天气灾害史料》记载:

1918年,勐海几个寨子大风,共吹倒房子十五间,一问大瓦房被吹走50m。1926年,文山西乡第四段大风,吹倒民居七间。1927年,双柏暴风大起,小米孔山头寺庙、楼阁吹落瓦片,椽木随风飞扬,山场林木尽行倒扑,连根拔起,乡民以为奇异。1928年,晋宁七月夜间大风,吹折县属各地柏树万余株。1930年,建水曲江大风持续半小时,吹断树木,掀掉房瓦。1932年,富源纵横30里,暴风骤作,包谷全被吹到,复屋伤人甚多。1934年,梁河大风倾屋拔树。1947年、1949年建水两次大风,掀掉房瓦。

在笔者统计的灾害记录中,民国期间有关大风成灾的记录有数十次,可见,在民国时期云南乡村确实存在着严重而频繁的风灾威胁。筒瓦相对于板瓦来讲,有明显的弧度,筒瓦在板瓦上使用,不仅可以起到对板瓦的固定作用,避免大风轻易地将板瓦掀落,还可以利用自身弧度将风的来势适当化解,减少风的破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抵御风灾。直到现在,在风灾较为严重的大理,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白族民居,依然清一色地采用板瓦加筒瓦的方式覆盖屋顶。

2.以土为屋顶抵御瘟疫

在云南也并非所有的屋顶都是覆盖瓦片,在云南南部的思普地区(现在的普洱、临沧、西双版纳),多数的屋顶用泥土覆盖,而不用瓦片,其实这也是与当地的天气灾害有密切关系。思普地区地处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气候,终年潮湿闷热,这种情况下,瘟疫是当地居民最大的橙恕J热的环境有利于致病菌的生存,要想抵御瘟疫,除了医学手段之外,还必须使居住环境干燥、凉爽。因此思普地区“人家的居室都是土墙土顶,不用瓦盖,名日‘土掌’,这样才稍能避掉些热气。那里的土真好,捶成的平的屋顶不会漏雨,小孩妇女多半于晚间在上面乘凉”。土掌房用云南特有的粘土做主要的建筑材料,它以石料作墙基,用土坯或粘土筑墙,墙体往往厚实耐久,墙体筑好后再在其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作顶,顶上再抿捶一层粘土,形成了平整而坚硬的平顶,部分土掌房为二屋或三层。民国时期,这样的建筑结构在云南的山区和半山区较为常见,它特殊的结构可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同时还可以形成冬暖夏凉的特殊效果,对于瘟疫的肆虐有着良好的抵御效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建筑留存的越来越少,在红河、玉溪、普洱等地区遗留下来的古村落亟待保护。

3.以木为屋抵御地震

云南另外一常见的灾害为地震。在笔者的统计中,民国38年期间,云南共发生了有记录的地震509县次,实际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比作者记录的更多,因为作者统计中无论此县一年内发生多少次地震,均做一县次计算,而大理、腾冲、东川等地,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可记录的地震。因此防范地震,成为云南民居建筑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和功能。特别是在滇西地区,抗震更是人们建房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物理学告诉我们,柔韧性越高,其对抗震动的能力越强。先民们虽然没有物理学原理作指导,但是经过千百年经验的积累,也明白了木头在建筑中有着明显的抗震作用,因此斗拱连接的建筑方式被发明出来。在云南的建筑中,木头也被广泛应用于对抗频发的地震灾害。尤其是木头作为房屋框架的基础构成部分,形成柱梁交互的结构形式,能够将泥土或砖石构成的墙壁在地震来临时推向房屋之外,起到保护房内人畜及财产的作用。

《鹤庆风物志》记载:“群众住房是土木建筑,建房时用‘穿坊’加固,有较高的抗震能力”。更典型的例子在丽江地区,丽江地区是有名的地震高发区,居民的房屋建筑对抗震的要求更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纳西族人民在抗震方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构造措施。丽江纳西民居维护墙采用下重上轻的结构,即墙体的下半部分用土坯垒砌,而上半部分采用木板结构,一方面使得重心靠下,地震时房屋的基础更加牢固;另一方面,木板较轻,墙体真的坍塌下来,伤害力也是有限的,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整个房屋采取木制的框架,即用柱子托住屋顶,在柱外打墙。后墙和两山墙相互勾连咬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半包围结构附着在木构架的,万一墙体震坏,里侧有立柱、梁等木架结构支撑,房顶不至于塌落。当地居民称为“墙倒屋不塌”、“倒墙倒外面”。另外有的民居的靠土墙里面装一层叫作“顺墙板”的木隔板体系,这样加上屋顶、地面,使室内空间成为一个六面板的大箱子,抗震性能相当好。直到目前滇西北的保山、丽江、大理的广大农村仍然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并在实践中减轻了地震对于老百姓生命及财产造成的损失。

4.以“干阑”式建房抵御洪涝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应属洪涝灾害,在作者的统计中,民国时期云南共发生水灾850县次,其中不乏大的水灾。云南的水灾虽然没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绵延数省的规模,但冲田倒屋的记载比比皆是,此处没有必要做过多的史料摘要,仅绥江县民国十三年的大水就让人心有余悸。史“七月自十六日起至二十日止,每当水飞涨之时,一片。上流房屋、牲畜、器物、树木络绎漂来,船舟皆为人运物迁居,莫敢打捞。人民迁避者携老扶幼,荷囊背筐,号声哭声日夜不绝。附城一带高地,露宿风吹者触目皆是,流离之状,惨不忍睹”。几百次洪灾肆虐,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建造房屋时考虑对抗如此高频率的洪水是必要的。为防止洪灾肆掠,滇东南、滇西南地区普遍采用了具有一定防洪功能的干阑式建筑结构。

在滇东、滇南的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干阑”式的二层建筑,一层饲养牲畜,二层供人居住。“干阑”式建筑分布范围很广,从印度支那半岛、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都能见到。我国的少数民族傣族、侗族、壮族、布依族、水族、佤族、景颇族、德昂族等也都习惯住这种房屋。这种建筑的特点是一层在地面上打桩,将二层托起,有的一层因饲养牲畜砌简单的围墙,有的直接不砌围墙,使桩直接。对此有人解释为“有栏槛,脚高数丈,云避田鼠也”。这个说法显然值得商榷,因为我们知道老鼠的攀爬能力特别强,光滑的悬崖上也可以行动自如,几根木桩就可以使他们无可奈何了吗?学者们在探讨“干阑”式建筑起源的时候已经把这种建筑的功能说得很清楚了:“洪水泛滥、土地沼化、地面不易清理、防御虫蛇猛兽、土地潮湿、瘴气都是原因之一”。对于山区来讲,此种形制的房屋抵御洪水灾害的功能应该列在诸原因之首。云南多数是山区,农民喜欢依山建房。这样滚滚而来的山洪就成为居民一个很大的威胁。将房屋建筑在木桩上,一旦洪水到来,房屋几乎对洪水不会产生阻力,洪水可以快速的通过居民区,减少对房屋造成损害。以滇南傣族竹楼为代表的“干阑”式建筑其功能则更为复杂,但除了居住功能之外还是要抵御自然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滇南一带,气候闷热,多雨潮湿,有时空气湿度可以达到70%~80%之间,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既有良好的通风散热和避免潮湿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虫兽的侵害。同时傣族居于坝区,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当雨季来临的时候雨量丰沛,常遇洪水泛滥,干阑式建筑楼下架空,有利于洪水通过,可以有效降低洪灾危险,保全生命和财产。另外,因为在湿热地带,对于通风要求很高,为适应环境,傣楼的墙体、地板多用竹篾编织而成,其间留有许多缝隙,可以保持空气流通。不仅如此,用竹篾做地板和墙体还可以有效抵御洪灾的破坏力,“竹楼的竹篾多空隙,多系绑于梁上,洪水泛滥时,另将其取下减小浮力,俟洪水退后再铺上”。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第2篇

[关键字]环境地质灾害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99-2

0 前言

我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现象比较严重。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在地球内外动力或者人为地质动力的作用影响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最终危害了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根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分类,地质灾害有30种之多。由雨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建筑工程、砍伐森林等人为因素诱发的为人为地质灾害。目前,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影响环境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很多,多数情况下是由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协同产生的,在成因上具有自然形成和人为诱发的双重属性。所以说,地质灾害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的天灾人祸,一般意义上它既属于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处于人为灾害的范畴之内。近年来,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增长和获取经济效益的需求,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工程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和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引发了频繁的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频发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地质调查中正确评估其危险性,提出有效措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做到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 环境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1.1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是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暴风和大雪等恶劣天气与地质灾害的形成关系密切。目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经常把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放在一起进行名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1】的报导,形象鲜明的说明了天气情况对地质的重要性。例如短时间的强降雨或者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极易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现象,每年七月至九月这段时间为雨水期,易引发洪涝灾害,到时全国各地都会加强防洪工作,堤坝泄洪工作都要接受严峻的考验。98年大洪水使数十万人民群众流离失,甚至失去生命,至今仍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其次,地质灾害主要是地质的不良作用,受地质地形影响很大。我国地形的总体走势为东低西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台阶,主要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高原地区,平原地区的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降,近年来,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和河南、山西等平原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丘陵和高原地区主要处于台阶交接处,地势陡峭,地壳活动剧烈,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质主要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发育历史等,形成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是岩性和地质构造两个方面。断层和节理破坏了岩层的完整度,使岩层的强度降低,易造成山体滑坡,破碎的岩石层遭遇暴雨时又会形成泥石流。

1.2 人为因素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如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世界第一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以及全程1965公里,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青藏铁路等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空前宏大。这些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方便了交通运输,缩小了东西方经济差距。但是,人类在进行工程活动时忽略了环境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目前,地质灾害的频发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中常见的不平衡现象主要有边坡失稳、坡脚变陡,加重水土流失等【2】。首先,人们在公路、铁路等设施修建的过程中采取挖边坡的方法,形成人为的高陡险坡,容易造成滑坡现象;其次为了发展山区,政府加大力度修建山区水库,但是由于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水库和渠道可能会发生遗漏现象,对山区岩层起到了浸润和软化的作用,导致了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此外,在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中,部分企业没有依照国家条例,操作不规范,预留矿柱过少,容易发生坍塌现象,致使山体开裂,继而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很多企业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采石放炮破坏土质环境,对森林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我们在工程建设时必须兼顾环境因素,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2 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六种灾害。对于地质灾害问题,应该预防为主,重点治理,最大程度上减少财产损失,保证生命安全。在这里,主要针对以下三种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2.1 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主要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是一种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目前,我国50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地陷现象,珠三角地区、华北平原等地成为重灾区。它不仅破坏了城市设施,妨碍了城市建设,而且导致土质恶化,局部农田常年积水,渍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潜在危险较大【3】。在防治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方面的经验,着重于水准测量、基岩标和分层标等传统技术方法的利用,始终把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作为防治地面沉降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并增加地面水的补给。

2.2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是山区频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暴雨雪天气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引发山体滑坡并携带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属于山区汛期时的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泥石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对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预防和缓解措施主要有:首先,在泥石流地区可以修建一定的建筑物如丁坝、护坡、挡墙等抵御或者消除泥石流对主建筑物的冲击,侧蚀和埋淤;其次,加强天气、水文预报的精准度和及时性,在泥石流地区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做好泥石流的预防预测工作;此外,泥石流的产生和危害程度与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密切。我们可以提高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建立起天然的保护屏障,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的产生,而且可以降低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2.3 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主要指岩体或者是斜坡上的土体受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或者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或者分散的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滑坡的发生主要受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河流、江海地区以及地震带、断裂带常常发生滑坡现象。预防和治理滑坡这一地质灾害:首先,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可以选择在滑坡边界修建水沟,滑坡区内在坡面修筑排水沟或者进行人工植被覆盖,减少地下水下渗;其次,滑坡发生时,政府要组织群众迅速撤离危险地带,通知附近地区做好撤离准备,随时关注灾情的变化。此外,还可以修筑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坡体的外形,注重预防滑坡的工程措施的修建。

3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因素中,人为因素的比例逐渐增大。我们必须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平衡,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解伟,山永祥.浅谈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12,(05):187-189.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主动学习;同堂异构

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大不相同。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以及我们教师对不同教学方式的采用率如下:

上表显示的众多教学方式中,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是以学生为主体。本文就地理课堂实例中一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产生的效果做一些对比,以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学生阅读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视听并用是以静物图像、电影、录像片、录音、博物馆的展览品、多媒体电脑软件(软件强调声像)的材料用于辅助课本的教学。通过视听结合的接受方式,一个人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师演示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是一种辅教学方法,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教学案例: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这一框内容为例。首先对上一节内容进行复习,检查学生对上节内容掌握情况,然后开始新课。

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山区面积广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7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国各类地形齐全,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

生:东部。

师: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

生:西部。

师:据图2.8我们可以知道,丘陵的海拔高度比山地――?

生:低。

师:根据我们去年“地形图”一节内容的学习,高原和盆地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回答。

师:我们就生活在平原上,请根据你的感受,说一下平原的特征。

生回答。

师展示五种地形类型的模型,形象生动,让学生记忆深刻。

师:请根据图2.8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完成活动中计算不同地形类型对应的圆心角。

生计算,并回答展示。

师:根据计算,可以总结出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找出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并归纳我们所在的平原面积有什么特点。

生: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我们所在的平原面积较小。

师:根据书中正文部分,找出山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生找出并回答。

师解释山区的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以及为何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的水热条件比较好。图片或课件展示何为基础设施。

师: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山地灾害有哪些呢?请读图2.10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找出山区灾害的类型,以及这些灾害是如何发生的,如何防治。

生看书并划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学生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实践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或者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学生教别人是让学生对课文中内容提出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其他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对该问题提出讨论评价。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案例: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这一框内容为例。先请同学开始自主学习,找出本框内容的重点,并对文中你认为难以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号,如果有不懂的,提出问题,请班上其他同学帮忙。

生甲:重点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重点二: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重点三: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生乙:我补充,我国的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活动题中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如何开发利用山区;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建议。

师点评:生乙帮忙补充了课文中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你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周围同学求助。

生丙:什么是农业的多种经营?

生丁:就是多样化地经营农业,比如种水稻,种黄豆,种青菜……

生甲:但是这些都是种啊,是属于……种植方面的,还是一类啊?

生某:还可以养牲畜,就属于畜牧业了,河里还可以养鱼,就是渔业……

……

从上面两节课的结果显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应用在课堂中,可以让学习氛围更好,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胡青.有效教学的基本功二: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讲授技能指导[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07.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东省鲁中地区包括淄博市、莱芜市及泰安、潍坊等部分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交通枢纽,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有较大的影响。鲁中地区包括山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均为绵延起伏的山区,地表覆盖土层较薄,每年都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于地质灾害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毁损坏桥梁30座,道路157.83Km,塘坝及涵洞225处,并有近14000间房屋倒塌或损坏,造成36.39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530余万元。地质灾害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的特点

山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在山区分布范围广,破坏性强,具有隐蔽性、突发性、链发性等特点。如淄博市东、西部山区出露岩石为石灰岩,由于人为地开采石灰石,以及山区工程开发活动的增多,这三种灾害有逐渐加强之势。人工开采的石渣,以及崩塌、滑坡都会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同时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又会冲刷、侵蚀沟岸坡,造成滑坡、崩塌的发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而一旦发生灾害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地质灾害的原因分析

2.1 地形地貌条件

地区东部及西部均为岩溶微弱发育的侵蚀构造中低山,山域广阔,为陡峭之尖顶山,山势陡峻,峡谷幽险,切割深度可达数百米。山坡凸形,坡角20°-40°,基岩大部地表,覆盖土层较薄,植被发育一般。谷底为坡积、洪积物,主要由砂卵石及砂土组成,山谷出口发育有小型洪积扇,在山坡上,常见崩塌堆积物。山顶与谷底间的高差较大,一般都在200m以上。这种地形地貌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2.2植被条件

淄博及莱芜大部分地表出露岩石主要为中奥陶石灰岩及寒武系石灰岩、页岩层。在中奥陶出露岩地区,由于土层较薄,植被发育较差,而在寒武系出露地区,相对地表土层较厚,因而植被较为发育。植被发育的地区地质灾害明显差,而植被不发育的地区则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育,多年生木本植物发育有利于抵抗地质灾害,而人为堆积形成的梯田,由于松散层较厚,且一般发育季节性植被,根系不发达,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2.3人工梯田诱发地质灾害

在改革开放以前,山区大面积修建梯田,在修建时,多数为人工毁林改造而成,梯田堰主要由乱石堆积垒成,整体性差,而且土质多为松散砂性土,又年年翻耕,表土松动,遇暴雨易充分饱和,抗震强度降低,极容易形成崩塌,而且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2.4人为破坏及住房选址不当造成地质灾害

开山采石在部分山区非常普遍,这一方面会破坏堵塞原有的排水通道,导致雨水乱流;另一方面采石严重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同时采石后大量的石渣、石粉又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前几年,胶王路寨里东段,在暴雨期间,经常发生泥石流冲毁路面、路边排水沟的情况,这与公路两侧开采石灰石有直接关系。

住房选址时位置不当,忽视防洪要求,从而造成重大损失。2011年的灾害,有一农家乐山庄因房屋建在山洪途径地段,导致山庄房屋被冲毁,4人受伤,损失惨重;商城办事处某新村300多户村民家中进水,水深半米以上,原因就是该村现有河道最大泄洪量远小于5年一遇最大洪峰流量,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5强降水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外因

降水渗入进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震强度降低,容易形成崩滑;而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具有冲刷、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的作用,使土体达到软塑状态,减少了其内部的摩擦力和粘聚力,导致崩塌、滑坡的产生。另外,降水使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造成抗震强度降低,形成崩塌或滑坡,并导致形成泥石流。在持续强降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3防治措施

3.1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山区应多种植以根系发达的常年生植物为宜,保持水土。实际证明,植被良好的山区,遭受地质灾害的程度明显要差。

3.2修复、建设一些蓄洪工程

水库、塘坝等能起到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分,减缓暴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增强坡体稳定性,抑制冲沟发展的效果。水库、塘坝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受当时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又经几十年的运行,再加上维修资金不足,有一些水库、塘坝本身就存在险情隐患,特别是山区村镇建设管理的各种塘坝。因此对山区水库、塘坝进行除险加固,一方面可排除险情,另一方面可防止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加宽河道、清淤清障,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河段,抓紧进行加固和疏通,清除行洪障碍物,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防止山间洪流在遇障碍物阻挡时,翻越障碍而过,从而对农作物及房屋造成危害。

3.4退耕还林,减少人工梯田

泻洪沟坡上的梯田应逐渐拆除,梯田堰坝应加强维护、整固,尽量种植一些多年生木本植物,同时一定要保留排水沟渠。

3.5山区住房选址要科学

住房要避开行洪方向,以及沟道凹岸或面积较小而低平的凸岸及陡峻的山坡下等危险地段,同时要加固地基及基础,要注意加强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连接,增加其抗冲刷、抗冲击能力。

地质灾害的防治,还要杜绝乱采乱挖等现象,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灾害,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大自然生态原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参考文献

[ l]万艳华.城市防灾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胡广韬.工程地质学[M].北京:地质工业出版社, 2011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139-01

公路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然而公路的修建由于遇到复杂的地质环境而进行的工程开挖、土石回填却引发了一些地质灾害,给生态坏境与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与防治,切实保护生态坏境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1 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

根据我国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质地貌特色以及多年来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公路修建工程在复杂崎岖的地形地段下,会经常遭遇到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灾害。

1.1 岩石滑坡

滑坡是由于处在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整体在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地带向下滑动的一种现象。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其地质所造成的,及其容易在公路修建工程中发生。我国的公路大多数都修建在丘陵地带,这种地带由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常在修建工程诱发滑坡,尤其是在雨季时发生概率之高。

1.2 岩体崩塌

岩体崩塌也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岩土体崩塌、滚落、堆积在坡脚的一种地质现象。它与滑坡的形成原因在性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周给力的作用下,表现为岩土体脱离母体,从而崩塌、滚落、堆积在工程施工处。一旦这种现象产生,就会很难进行处理,并且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3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于公路工程修建的地段地面。它在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又或是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向下陷落,在地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地质现象。地面塌陷是由外在原因形成的,在地震时,极易诱发地面坍塌灾害。在发生之后,其对公路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长时间内使路段不能通行。

1.4 泥石流

作为山区所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泥石流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在公路修建工程施工的两边较为疏松的斜坡土质下,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向坡下流动的一种自然灾害。诱发原因是不规范的矿产资源采掘,造成预留矿柱的减少,形成采空坍塌、山体裂缝,继而造成滑坡。这种地质灾害多数发生在山沟身的不对称地段,中游沟身参差不齐、极不对称,沟槽中形成跌水,演变为多级阶地段。作为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公路施工的进程。

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的检测

公路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不仅公路自身的建设带来了影响,而且也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要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检测。在公路工程中经常借助简单的测量工具和仪器装置,运用量测方法对房屋、灾害体、构筑物裂缝进行位移情况变化的监测。一般公路工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四种--埋桩法、埋钉法、上漆法、贴片法。埋桩法是最为直接、简单的一种检测方法。在所预测可能存在危险的地带下埋下规格一致数量不定的木桩,进而对木桩之间的距离随时进行观察,观测其距离间的变化,由此来判断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埋钉法主要对临灾前兆进行判断,通过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所钉的钉子间的距离变化的观测来判断滑坡的发生。上漆法与埋钉法有一曲成功之处,也是在在建筑物裂缝进行标记,只不过不同于埋钉法,它是用油漆在两侧画上标记,来测量两侧标记间的距离。贴片法对建筑物裂间所缝粘的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进行检测,若是被拉断,说明会发生滑坡。

3 公路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 对地质灾害本身的防治

针对公路工程中常发生的岩体崩塌、泥石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现象,要切实做好工程的加固工作。运用固化、支档等方法,减少地质灾害危险部位的发生概率。在公路灾害多发生的地段实施安全保障工程,用钢筋水泥巩固危险部位,从而彻底地预防各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并且在施工时进行配套的排水工程,及时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进行疏导,防止水流的集聚。用粘土沾粘滑坡体上的裂缝和地表排水渠,对已存在的塌陷坑的及时进行土层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雨水的注入。

3.2 对公路自身所存问题的整治

地质灾害的发生离不开人为因素,因此对其的防治工作离不开对公路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政治。目前公路工程的修建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无秩序、混乱现象,安全意识薄弱,监督机构监管不力等问题,要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3.2.1 建立健全完善公路工程监管机制

建立全方位完善的监管机制,设立监管机构,对公路工程的修建的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健全其对工程的监管模式,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能,并将责任具体化,以确保公路工程的健康、高效、有序的进行。

3.2.2 加强安全培训

许多地质灾害来源于对安全缺乏相应的意识。在公路修建过程中,员工的安全生产缺乏,其相关工程安全的教育较少,方式也较单一,并且没有形成工程安全系统。因此,要强化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授、知识竞赛、安全演习等活动,以此形式来提高员工在公路建设中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减少安全隐患。

3.2.3 加强施工企业的管理

针对当前施工企业的不合理管理,要进行严格管理与规划。对于公路建设所需的材料要注重质量,加强其规范性,严格按照建设公路所需材料的标准来进行材料的选购,严防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从而保证路基的稳定路面的平整,使公路达到其应有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徐伟,张兵,李翠玲.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分析[J].学术交流.

[2]张育森.刍议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8(3).

[3]王勇.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J].学术论坛,2013(2).

[4]魏强,刘飞.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J].价值工程.

[5]刘振京.公路工程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J].路基工程,2008(4).

[6]李广,冀超华.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