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态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我们分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率有望达到19%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第二产业增速基本与去年持平达到28%左右,第三产业增速为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达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将达18%左右。
一、经济高速增长态势不减
(一)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强力拉动
1.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良好。1-7月全区城乡规模以上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0亿元,同比增长62.4%;受宏观调控影响,增幅比上半年同期回落了6.7 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不大。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行业投资增势强劲,1-7月份农林牧渔业扭转上年同期增速下降的局面,同比增长35.4%,增幅达到4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15.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加明显,同比增长69.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2.8个百分点。但受前几年全国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开始回落,1-7月份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6.4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1-5月全区共争取到国家建设资金近23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80项,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20亿元,同比增长93.5%,其中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55项,到位资金61.6%。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加快。1-5月份新开工项目2189个,累计施工项目3982个,总投资3761.1亿元,同比增长30.2%。全区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36.36亿元,开工建设里程达4617公里。
下半年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是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更趋明显。尤其是重化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加大。如,包铝集团三大对外合作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在下半年正式进行投产;鄂尔多斯投资30亿元开工建设全区首家汽车生产企业;呼伦贝尔市投产年产2万吨乙醇汽油生产线;霍煤鸿骏投产煤电铝联产项目;中电投霍林河坑口电厂;乌兰水泥在奈曼旗实施的生态水泥项目等,将带动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保持增长态势。临河至策克、集宁至张家口等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2.消费需求将稳步攀升
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9.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为466.95亿元,同比增长15.8%;餐饮业为82.24亿元,同比增长19.5亿元。
从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看,一是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增加。1-7月份城镇可支配性收入为5449.75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41.72元;1-6月份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30.9元,同比增长29.6%,比上年同期增幅高0.7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报酬增加。1-7月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报酬为164.2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16亿元。此外,2004年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了18.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4.9%,也为今年消费增长创造了积极条件。
从下半年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看,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支撑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农业政策的继续落实,将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而国家出台的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措施将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的预期;另一方面,城镇社保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加城镇职工的收入预期和低收入群体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二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增长将更加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油价的上涨,对汽车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国家物业税等政策未出台前,对住房需求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总体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平衡增长。
同时,净出口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口岸通关能力不断提高。1-7月份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27亿美元,出口总额达到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34%,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二)产业支撑更加强劲
1.农牧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从去年起,我区第一产业结束了长期以来低速增长状态,增长率首次突破了10%,达到11.7%,显示出较强的活力。今年第一产业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1-6月份达8.6%。从气候和生产条件看,整体情况良好,牲畜出栏和接羔保育情况顺利,饲草料供应充足;从农业耕种条件看,与去年相比,耕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上升。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作用下,农牧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这些都为第一产业进一步快速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
2.工业经济强劲增长
近年来我区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迅猛增长。今年以来工业的产品结构、质量和竞争力均有了显著改善,利润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此外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将进入投产期,增长后劲较为充足。电力、煤炭、钢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达到了很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等情况也较为理想。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1%,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49%,增长0.56个百分点。
3.服务业增长更加活跃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去年自治区出台了2010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及60条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上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热情,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氛围逐步形成。一季度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11.1%,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在旅游业和煤炭物流业。全区共实施第三产业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4个,引进区外资金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倍。今年以来全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消费较快上升。1-7月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67.28元,同比增长14.2%,比去年同期增加504.46元;1-6月份农牧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为1028.1元,同比增长29.7%,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6.1个百分点,这都对第三产业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7月份各盟市经济呈现良好的势头,优势地区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呼、包、鄂三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5.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2.6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7.8%,呼包鄂三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比重为50.8%。东部五盟市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9.07亿元,占全区的比重达到29.5%。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其中通辽市增长42.8%,居全区第一位。随着蒙东地区与东三省的“三个对接”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将得以改善,并推动全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六大问题
(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慢的迹象。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2%,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1.2和11.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区经济可能处于一个调整和整合期,对全区经济增长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回落了5.7个百分点。投资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现阶段只有使投资保持在高位,才能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实现投资平稳快速增长。同时,要积极扩大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二)防止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9.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26亿元,同比增长35.6%,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前几年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导致行业利润开始下降,其结果开始显现。如TCL公司手机生产线几乎没有生产。二是年初制定的重点项目未按计划及时开工建设,导致生产经营期推后,影响正常实现利润。三是受基础原材料供给变化形势影响,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开始下滑。如受煤炭涨价的影响,北方电力公司今年一季度已经出现亏损。四是受销售价格下降和成本上涨因素影响,部分高载能行业处于保本经营状态。下半年应积极推进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已开工项目要抢抓进度,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工。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提高项目的技术门槛,积极吸引大企业的研发部门随投资项目一同迁入我区,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第三产业增长呈加快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扩大开放和对内搞活仍是第三产业的“软肋”。因此,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重点,加快产业开放,促进国内外市场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联合、参股等形式参与第三产业经营,使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区外投资的主要领域。改变第三产业中大部分行业由政府包办的现状,逐步在服务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要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关于第三产业发展的60条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
虽然1-5月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较快,但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1-5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其中化肥类平均价格上涨16.3%,成品油上涨10.8%,种子价格上涨8%。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势必增加农牧业生产成本,影响农牧民增收;二是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许多盟市相继发生苗期害虫;三是部分盟市旱情严重。全区受旱农田面积2700万亩,受旱草场34万平方公里;四是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已经基本到位,政策效应对今年农牧民收入增长影响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牧民非生产性收入,狠抓各类补贴资金的落实工作,并保证农牧民进城务工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
(五)努力做好就业工作
今年3月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38.71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万人。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全区下半年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是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大。2005年我区毕业学生将达3.09万人,同比增长24.1%。今年适逢事业单位改革,对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将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随着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扩大,以及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到农村牧区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二是建立农牧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其就业能力。
(六)着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区地区之间存着在差距。1-3月份,呼、包、鄂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65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5.7%,比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表明呼包鄂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1-7月份,锡林郭勒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达到126.2%,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而兴安盟和乌海市投资仅达到12.8%和14.6%。在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兼顾落后地区的发展,如何做好与东三省的“三个对接”、如何更好接受京津冀的辐射和带动,实现区域快速协调发展进而缩小发展差距,仍是今后我区工作的着力点。因此,必须加快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区东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
课题组顾问:杨臣华
组 长:朱晓俊
1、新订单指数回落,显示社会需求增势趋向平稳。2月新订单指数为53.7%,比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保持在50%以上,其中有七个行业达到60%以上。从调查来看,当前生产用制成品需求较为强劲,其新订单指数达到70%以上;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新订单指数回落到50%以内。本月新订单指数回落,可能同春节之前需求提前释放有关。预计今后几个月社会需求不会出现较大滑落,稳定较快增长将是基本趋势。从投资来看,今后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将转向“调结构、促转变”,受此影响预计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因为目前拟建和在建项目较多,随着项目建设推进,投资仍需适度追加。今年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过程中,仍需要加大对战略发展地区、产业重点项目的投资,需要加快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项目建设,因此新增投资项目还会有所增加。从居民消费来看,预计今年稳定增长态势将继续保持。首先,促进居民消费仍是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基点。其次,随着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不断好转,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另外,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过程中,但也存在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隐忧。同时,政府去年出台的促进消费政策也存在效力递减问题,居民消费增长再攀新高存在困难。
2、生产指数回落,预示工业生产可能由持续回升转向平稳较快增长。2月生产指数54.3%,比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高于50%,比上月减少了8个行业;有一个行业位于50%分界点。调查显示,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继续保持高位,逼近70%,说明当前重工业生产增势依然强劲;生活消费品类企业回落到50%以内,这主要是受春节长假因素影响。受对比基数改变以及政策利好因素衰减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工业生产增速可能较去年有所回落,但总体发展势头继续看好。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今年尽管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世界经济摆脱衰退步入复苏周期的趋势基本确立,特别是我国经济已率先进入企稳回升阶段,这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信心。二是今年是结构调整年,我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以及新兴能源等产业面临更大发展机会。但由于存在全球经济仍面临回升基础不稳固,以及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不利因素,国内经济也存在通胀预期上升、产能过剩及结构调整等较大压力,预计工业生产增速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3、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预示出口回升仍处在恢复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高于50%,比上月减少4个;有2个行业超过60%,比上月减少3个。从产品类型来看,调查显示,原材料、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高于50%,说明这两种类型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这可能同国际市场原材料与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生产用制成品供过去求有关。从统计数据来看,1月份出口数据差强人意。1月进出口总额尽管同比增幅较为明显,但环比分别下降15.1%和16.3%。结合欧美就业反弹乏力、欧洲部分经济体陷入债务危机的现状来看,我国出口复苏的形势并不稳定。再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走强因而相对其他货币升值,以及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等等不利因素,今年出口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一、地区间差距较大且不断扩大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首先,就其多样性而言,一方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看,四大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地区内部的发展看,各地区内部省际间经济发展也不同步,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各个省、自治区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指标上。正因如此,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2009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2009/10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并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首先介绍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首先分析了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在高基数上有望实现连续六年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农民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城乡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善。全年发展态势表现为:一季度跌入谷底,二季度止跌回稳,三季度企稳向好,全年“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能够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受需求下降和国内外差价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同比降幅较大,展望后市,在国家政策有力调控下,水稻、小麦价格可能小幅走高,大豆、棉花等产品价格将保持平稳,生猪、肉鸡等产品价格还可能小幅回升。三是根据对全国12个省的117个县问卷调查,今年中央出台实施的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强化农业支持、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农村主要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报告》接着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仍不明朗、统筹城乡发展正处在重要时期、统筹区域发展任务艰巨、国际贸易环境仍然严峻等,使得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难度加大。展望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最后建议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可以明确为“两稳定两促进”,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抓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实施农村区域发展战略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副所长、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王萍萍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王德文主任应邀出席分析展望会,并围绕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京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农研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今后农研中心将每年定期举办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发表年度中国农业政策执行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关键词:生态管理;企业;经济发展;经营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把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社会当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21世纪,世界经济将走出一条信息化和生态化紧密结合的新兴工业化道路。由此可见,走生态型企业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各国经济乃至各大跨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当然也不能例外。我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 ,要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一、企业的生态管理
所谓企业生态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优化的原理,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采用集约、高效无害、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对废弃物循环再生以及能量的多重利用,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有机统一的一种经营理念和所实施的一系列新型的管理活动。
二、 生态管理融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实施生态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保证。企业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同时企业又是资源消耗的大户。传统的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意味着企业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资源就越多,生产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这必然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必须加快经营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而企业的生态管理正是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着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即以资源节约、产品对人和生态环境无损害或损害轻、废弃物多层利用等为特征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变成生态企业,使企业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生态管理是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必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接轨,如果不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就会在世界经济中将无立足之地。在这种态势下,我国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地将自己转变成生态企业,致力于发展生态经济,也将在与生态型跨国企业的竞争中无立足之地;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的作用日趋削弱,而非关税壁垒(如 绿色壁垒 )日益凸显,国际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的生产。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提高其产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制定实施了标准化的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参与制定和修订国际标准,力争使本国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以确保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地位。这些对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产品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要想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加强企业的生态管理,开发生态产品,绿色产品,才能有助于我国企业打破一些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生态管理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维度相互联系成的系统整体的发展,其核心是:当代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21世纪是人类社会向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5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也一直是国内外极为关注的大事。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长期以来地大物博、资源大国的观念掩盖了矿产资源总量不足的现实,也淡化了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势必会带来资源和能源更高水平的消耗,产生难以修复和逆转的复合性环境污染。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加快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建设生态企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实施生态管理是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一方面,企业是各种资源的消耗大户,而可供企业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少,这必然制约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又是产生污染的源头,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和一次性的,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必然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的后果,而这种灾难性的后果也必然制约企业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中的任何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并形成一个相互利用,相互制约,同时又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市场、技术和政策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改变。如果企业只顾自身的发展并以破坏环境、生态平衡为代价,那么受到破坏的外部系统同样会反过来制约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有效途径
1.树立生态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思想。树立生态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理念就是指企业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自己的经营指导思想,即在企业的发展中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有利于后代人的生存,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费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依靠生态型资源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经济增长模式来发展经济。这是企业发展思路的创新,也是中国企业稳健成长的关键。
2.加强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质是要通过对经济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和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来实现生态经济的目标,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保护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目标的统一。政府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等。例如加强产业政策的建设,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等。
3.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必要前提。因为这既可为企业进入市场设定环境准入条件,又可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环境竞争机制。在鼓励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贯彻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又要制定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专项法规。同时,要强化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4.实行清洁生产。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改善管理,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等措施,从生产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管理水平、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减少企业生产费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加强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事实表明,环境污染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紧密相联。有关测算指出:如果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废弃物排放1000万吨;如果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50万吨,等等,这将大大提高环境质量。因此,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势态上看,积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既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提高环境质量的愿望。
5.强化环境管理和加强环境建设。在强化环境管理方面,做到努力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严格按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要求实施环境管理;要通过清洁生产的审核验收,并始终坚持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的相应标准要求,不仅要做到达标排放,而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区域环境容量要求,决不超过总量控制排放指标,不对外部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单位:黄芳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黄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涛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永东,路杨.生态管理发展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7,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