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根据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活动方式不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还可进一步分为: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这三种教学模式是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子模式,它们遵循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一般要求与程序,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
一、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演示实验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操作者不同可分为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根据使用的仪器和材料不同可分为真实演示和模拟演示(实物模拟和虚拟模拟)。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
案例一:洋流演示实验
第一步:实验设计
教师和学生合作设计方案。
洋流演示实验的方案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演示洋流。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洋流(风海流)形成原因;了解风带对洋流形成的重要影响;了解洋流运动方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状况。
主要仪器:水盆、纸屑、吹风机(电吹风)。
教师:在脸盆的水面洒上纸屑,利用吹风机模拟风带吹拂。演示风海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学生:观察吹风机模拟风带吹拂时,纸屑的漂移方向。思考影响洋流方向的因素。
第二步:实验准备
准备水盆、纸屑、吹风机、,详细了解该部分知识点,充分备课。
了解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阅读教材中洋流部分内容。
教师:介绍仪器名称,通过演示,讲解洋流形成的具体知识,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模型等。
学生:观察模型,理解实验内容等。
第三步: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实验的成功与不足,完成教学反思。
学生:总结实验的优缺点,完成实验报告。
按照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完成洋流演示实验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优势。该案例说明,笔者设计的演示类实验步骤是可行的,同时,又要根据具体的地理实验项目,灵活使用该教学模式。
二、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绘制地图、制作地理模型等地理实验均可采用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见图3。
■
案例二: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实验
第一步:实验设计
教师和学生合作设计方案。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制作。
实验类型:制作类实验。
实验目的: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掌握其各个部分代表山体的位置和名称。
主要器材:纸板、细线、小刀、铅笔、剪刀和白纸。
制作方法:用铅笔在硬纸板上画出等高线图; 将画好的等高线图剪开成几个大小环环相套的纸环; 把剪下来的纸环用线从大到小穿起来,注意每层之间要留有大小相等的距离; 每个纸环上相同的位置标出高度值,每层之间的高度差为200米。
第二步: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第三步:制作、观察
教师:指导学生具体制作。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完成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制作。
第四步:总结评价
教师: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建设性意见。总结此次实验的成功与不足,完成教学反思。
学生:同学之间互相评比,在制作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制作手工的精细程度上学习各自的优点。完成实验报告,整理实验记录。
等高线地形模型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可帮助学生学习该内容。该案例表明,一些地理实验项目通过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和地理调查而设置。案例三就是针对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开展的一次地理实验教学。
案例三:东莞市石碣镇榴花公园地质地貌考察
第一步:实验设计。
教师和学生合作设计方案
东莞市石碣镇榴花公园地质地貌考察实验设计
路线设计:东莞高中―C3路公共汽车―石碣镇榴花公园―园内报功塔褶皱地点。
时间:2012年12月7日(周五)下午15:20出发,大约18:00返回。
带队教师:两人。
实习学生:高一级参加奥赛辅导班学生。
观察地点:东莞市石碣镇榴花公园。
观察内容:观察褶曲、断层、岩石。
主要活动任务:①采集岩石标本:泥岩、页岩、砂岩、变质岩、火成岩;②绘制褶曲、断层简图;③学习使用罗盘;④测量岩层产状;⑤完成野外观察报告。
携带仪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小刀、铅笔、橡皮、标本袋、野外记录簿、GPS、摄像机等。
总结工作:撰写考察感想;开主题报告会,制作PPT,介绍自己的收获。
第二步:实验准备
教师:物质条件的准备包括车辆,相机,实验仪器,实验资料;非物质条件的准备包括学校、家长签署协议书,实验参考资料,对学生进行实验内容和安全教育等。
学生:配合教师搜集石碣镇榴花公园地质地貌资料并预习,学习使用罗盘及全球定位系统。
第三步:观测、观察、调查
教师:讲解岩层地质构造成因,介绍地貌类型,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辨认岩石名称,维持秩序和安全。
学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观察点的地理位置,使用仪器测量岩层的产状,采集标本,绘制略图,记录实验数据。
第四步:总结评价
一、观察实验――水循环
指充分利用教具、地理器材,采用演示手段,配合导讲导问,使学生间接获得地理事物感性知识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因其能提供形象的感性经验,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较牢固的知识。
二、测算实验――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的测定
1.活动准备
观测用具:长度为1.5m左右的直杆一根,卷尺一把,石英表或电子表一块(精确度越高越好),三角函数一本,天文年历一份,白纸和彩色笔若干。如果没有天文年历,最好是选择“两分两至日”,从教学进度考虑,应以秋分日为宜,此时δ为特殊值0°。
2.活动过程
找一块空旷平地,下面铺好白纸,把直杆通过白纸并垂直插在平地上,并量出直杆在地面以上的高度h,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直杆影子长度,并记录此时影子长度及对应时间,并将影子画在白纸上,测量时间间隔不要太大(5分钟以内),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3.分析和计算
①从纸上或记录中找出直杆影子最短时(即太阳位于该地上中天时)的影子长度L,查函数表得出H的值;②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该地地理纬度:
该实验的完成要考虑一定的误差,重在原理的运用,北半球地理纬度也可以用北极星观测法简易求得,还可以利用“副产品”――白纸上的杆影变化,推知该地该日太阳升落的方位和规律。
通过该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地理方面的数理能力和观察能力,并能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动手实验――大气的热力环流
指学生利用学具、教具或其它地理实验器材,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和动手操作获得实验结果或数据等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如学习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运动”中: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时,结合课本“活动”材料和实验步骤,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提出相关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利用相关教具做玻璃缸内冷热不均产生烟雾漂动的实验,使学生直观认识热力环流的成因。
四、探索实验――地球自转的验证
利用傅科摆,我们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利用沙漏同样也可以验证地球自转:①用三根木头搭一个高约2.5m的支架,选择硬版纸(规格45×40cm),用纸制成一个圆锥体。圆锥体尖留一个小孔,另一端系三根长约2m的细绳,三根细绳须均匀系在纸上,使圆锥体尖端垂直向下,再将绳子系在三角支架上。②将准备好的沙漏尖端小孔用塞子塞住,里面装入彩色沙子,推动沙漏做钟摆运动,并拨掉圆锥体尖端的塞子让细沙流出。③分析沙迹,发现沙漏并不是来回做直线运动,而且近似的扁长的椭圆形运动轨迹,由此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存在。
本“实验”重过程,重参与,尽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尝试实验教学的注意点:
(1)开放性原则: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紧密联系生活;在实验内容上,要以现行教材为标准,又充分发掘课内外的教学资源;在实验形式上,要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开放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步骤并得出结论。
(2)科学性原则: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求教师科学设计实验活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实验教学设计
(一)实验准备
器材:两个玻璃缸,两个小玻璃杯,水,小石子(冰块),沙土,塑料薄膜,橡皮筋。
(二)实验过程
A.玻璃缸底放沙土,小玻璃杯放水,模拟陆地内循环。
B.玻璃缸底放水,小玻璃杯放沙土,模拟海上内循环
(三)探索设问
教师设问,学生合作探讨问题:1.这个实验演示了什么现象?2.塑料膜内的水珠是怎样形成的?3.A实验盆中的小沙盆里会有水吗? 水是哪里来的?4.A实验模仿的是地球上的哪种环境?5.通过实验,你能说出陆地内水循环的过程吗?6.B实验又是模仿哪种地球环境?7.A和B两个实验结果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什么?8.通过实验,你认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哪里?9.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能到达陆地上吗?通过什么环节?10.海洋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海洋的水量会不断减少吗?11.该实验如果模拟海陆间循环可以吗?为什么?12.塑料薄膜上的小石子的作用是什么?换成冰块可以吗?13.上述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四)学生动手,展示合作成果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在8k纸上用彩笔绘制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并写出水循环的环节,而后课堂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评。
(五)学习成果检测
1.说一说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参与了哪种水循环?
A.刚果河 B.塔里木河 C.未登陆的台风 D.青海湖湖水蒸发 E.鄱阳湖湖水蒸发 F.太平洋上空的暴雨
2.说明北疆水循环的环节
蒸发(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输送(西风)――降水(天山北侧地形雨)――径流(额尔齐斯河到北冰洋)
3.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请提供考察路线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相关信息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二、地理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演示实验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上课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只是演员,而学生则充当观众的角色。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实现立体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独立实验时,合理分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以往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地操作,缺少创新意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在地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三)多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励学生自主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十分普遍,平时应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想一想它涉及了哪些地理知识,运用了什么地理原理。在班上可以成立地理兴趣小组,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应放手让学生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高中教育 方法研究 回归生活
地理作为一门人文内涵深厚的科目,涵盖着极为广泛的内容,综合性很强,不仅需要大量知识积累,而且知识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别,但是在现有教育环境中,高中学生对于地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书本内容上,很难全面接触地理的广泛内涵,更加无法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地理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使其回归于生活,通过生活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一来地理教学才能够更有现实意义。
一、强化学生生活体验
地理从广义上讲涵盖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人类被包含在地理概念之中,因此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及周边发生的事情都是地理知识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地理知识能够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对应与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将地理教学还原到现实生活,在学生的印象中,地理知识将会变得更加形象与鲜活,不仅如此而且将更加易于理解。所以,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地理教学内容和材料,使得学生所学地理知识能够在生活中有迹可循,与现实生活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并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丰富地理知识,突破书本与材料的限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地理知识的来源,具体来讲,春夏秋冬、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天狗食月,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能改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艰涩难懂的印象,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觉,这样一来对学生地理方面的学习很有帮助[1]。
二、注重利用民谚俗语
地理知识在我国的发展有悠久历史,不仅如此,还以民俗谚语形式流传下来,在很多诗词歌赋及民俗谚语中包含我国先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及丰富的生活智慧,其中不仅有地理知识,而且有地理原理及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极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眼界及知识范畴,不仅通俗易懂、易于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总体兴趣,并形成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刺激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使课堂氛围更加热烈,与此同时能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民族自豪感。这样一来利用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民俗谚语,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储备和学习,从而逐渐对书本上的地理知识更加深入理解,并形成生活化的认识[2]。
三、将地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掌握地理知识能够对整个世界加深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明智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拓展地理教学的空间和场所,使学生从思想上和精神上突破课堂与书本的限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从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而且能够通过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得教学返璞归真,而且弥补课堂教学的种种不足和限制。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明确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使地理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一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对地理知识意义的领会,并在现实生活应用的刺激下发自本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给学生随时随地走出课堂的自由,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对地理的学习从内容到目的实现全面的返璞归真。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基本生活,全部涵盖在地理的范畴之内,这些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也就是说来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地理知识就具备了现实意义与价值,也就强化了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四、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内容和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为一种可选择性的学习资源。从求知角度出发,怎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等都成为一种可以掌控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对课堂内容进行筛选,对教学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对课堂作业进行科学布置,学生就能够获得一种软性资源的整合,从而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性。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是存在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二者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取得显著的互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并进行适当的收集整理,就能够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地理知识来源[3]。
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间,走出课堂和校园,与社会和自然充分接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与外界生活深入接触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并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对生活中存在的细微差别进行辨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丰富和深化对地理内涵的理解和认知,并使得对地理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善,这样就使得地理学习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回归生活。
地理知识本身就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针对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使其回归生活,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这样一来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2(11):03-06.
关键词: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环境变迁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的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2006年、2007年高考试卷中地图只出现在选择题中,但到2010年高考时历史地图不仅出现在问答题中而且分值占到了15分。特别是当今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政史地综合,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历史知识经常会牵扯到地图。下面是我对历史地图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定的事件不只是由一定的历史人物进行的,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发生的。梁启超曾是:“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拨其基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就有不少历史地图。它们提供了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包含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课的试题。有的题目跨越了三门学科的界限。历史地图知识的学习和考查综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深化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综合学科能力,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体现。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直观的复杂的形象,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介绍运动兴起的过程“洪秀全指挥太平军东奔西突”,在,“太平军连战连捷,夺取了武汉三镇”,到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可以说这个过程反映了太平军在兴起的主要线索。但是要进一步问永安具体在哪里,太平军沿途经过哪些省,进攻过哪些省会,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要用文字来更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所以课文给我们补充了一幅《运动形势示意图》,这样就清清楚楚,十分明确了。把它跟课文配合使用,就显示出了地图的优越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地图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形势,能给予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初步的的基础。课文叙述历史事件,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课文仅提到西域的大概位置和张骞出使必须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但是《张骞出使西域》这幅地图,却绘制了具体路线,并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内容都超越了教材的叙述,填补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40题,向考生提出古代葱岭相当于现在我国哪个城市附近的什么高原和什么山?其实就考查了这幅地图。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空间概念,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离开地图死记硬背都城、地域、江河山岳的名称,最后容易出现“乱搬家”的现象。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此的考查也有体现。例如前几年一道高考题中给出了一幅标有四个城市位置的东南沿海地图,然后让你指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处于图中哪个位置。可能学生对元朝最大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已烂熟于胸,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地图,那么解这道题却只能瞎猫逮老鼠。
可见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地图再现一些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战国七雄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七雄”在地图上的位置编制出这样一句口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样在战国七雄的分布形势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脑海。
其次,利用地图来掌握环境变迁的历史。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以及历史的名称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着变法和演变。在中学历史课本别是古代史中有许多城市的名称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如北京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称呼,战国时称蓟,秦朝时称渔阳,唐时称范阳,北宋时称幽州,金时称中都,元时称大都。又如黄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道,《隋朝大运河》图上黄河还是北流入渤海,可是《元朝运河》图上的黄河就改为抢淮河道入黄海了。以上内容教材的文字表述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历史地图却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观察这种差异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才是巩固的和全面的。
三、利用历史地图把握历史发展。
课本里穿插的历史地图直观的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的现象,那么结合几幅不同时期的地图往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清晰轨迹。因为地理与历史发展地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不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那只能给学生们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无助于提高他们所学历史知识的质量,也无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一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有个问答题就是给出了三幅德国不同时期的地图,让考生结合德国及国际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时空观念,突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考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训练学生观察地图,并把地图变化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地图这类表象中把它归纳和总结出来。
2013年北京历史高考卷选择题第13题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用数字标出了几个古代城市,然后让考生把这几个城市与中国古代西汉、北魏、两宋和明朝五个朝代的都城对应起来。此题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北魏曾经从平城迁迁都洛阳。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都城也有从开封到杭州的变化。所以也涉及到历史的发展变迁。
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知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教师来说,历史地图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乏的环节。学好它,用好它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会阁. 浅谈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