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问题主要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初中单独设课的学校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扬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其中评价指标是研究内容之一。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环境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环境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时,主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主要了解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回答环境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通过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例如:对学生提出环境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农村环境问题及保护"一节内容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当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要措施;
(4)有关当地(农村)环境的图片、报道和漫画。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教材上所提到的外,学生们还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医疗垃圾、恶臭,鸟类、青蛙、蛇减少,室内污染、秸秆焚烧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什么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验,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水平和差异。如"农村中环境污染有垃圾、白色污染、废水、残留农药、化肥"与"农村中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差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着重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等常用环境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致、全面,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环境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观测、调查、访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3.注重评价学生在环境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我们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情况。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一节时,展示漫画《五彩河》,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当前河流和湖泊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表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遭到污染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漫画或创作一幅公益广告,并解释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的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检测外,我们还采用编辑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建议、口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在具体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模式:
1.开、阅卷结合的书面考核。闭卷考试答题时不能查阅任何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比较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参考书、笔记及有关书刊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题时着重理解型、思考型和应用型,在答题中允许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更好答案、新意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2.编辑环境手抄报、环境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其内容作如下要求:(l)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事件介绍和评价;(2)及时展示当前最新环境科技成果的新闻快递;(3)向公众宣传环境知识;(4)生动有趣的环保故事、人物、漫画。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3.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或环境小论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自己选题、自己访问、调查、搜集信息资料,撰写调查的报告和小论文,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这种方法是属于综合性评价。不但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调查、写作等综合能力。
4.口试。采用的方法是由教师准备好20个环境题目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考试时将20个题制成考签,由学生任意抽取,经10分钟的准备后可带提纲根据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回答试题,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补充提问,然后评定成绩。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等级制。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并通过补充提问,让学生即时调节自己的答案,有利于水平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考试的深度和清晰度。但实践中发现,口试的操作工作量很大,只能在实验班进行,对于同时教几个班的教师无法采用。性格内向、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不能发挥真实的水平。
【关键词】环境问题;应对措施;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并且随着经济逐步发展,环境法治也显得尤为迫切。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回避不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环境问题的产生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工业化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需求量大环境问题产生,生产方式落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片面发展经济导致的。
1.2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2.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人们对环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最后,人的短视性及机会主义倾向也会驱使人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等。
1.2.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
(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
(3)全球化:目前 ,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随之带来负面效应的全球化 (通称“全球问题”) ,包括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具有全球性、危机性、挑战性、依存性和协作性的重大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南北经济差距、东西方关系、战争与和平、文化发展与人等问题上。
2.对我国环境保护建设的几点思考
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当我们谈到环境问题的时候,常常把它和人的持续发展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然而环境问题正是在发展问题的背景之下突显出来的,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强化、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2.1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
建立大环境立法体系的原则,坚持大环境的立法原则是要求在地方立法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等规范组成一种标本兼治的大环境体系。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感。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往往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宁愿被罚也不去治理污染的现象。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强化污染者的责任已刻不容缓,也是权利义务原则在环保法中的体现。
2.2执法与司法的改进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
2.3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大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态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法律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
2.4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工程,搭建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以环境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环境管理决策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据。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专家参与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决策程序,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环保重大问题、重要工作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切实做到未经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科学论证不决策。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要安排前瞻性的科研和论证,并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依据。
2.5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加强
如何对待公众的环保参与,公众参与环保不是施舍,而是宪法赋予的权力。我们有义务去回应和保障。环境关涉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和其它领域相比,较易达成社会共识和共赢,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和公平的最好切入点。需要设计一套更加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还要关注环境效益。更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老路。经济增长中既要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要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最终根源是人,那么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还要落实到人身上。具体地讲,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靠政府、公众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环境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汪劲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中国环境公报,1988-12-30.
[3]马世俊著.中国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载教学与研究,1998,(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关键词:城镇建设;环境;对策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世界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城镇建设也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而城镇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的质量。本文探讨了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针对目前城镇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归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 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统计数字表明从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中国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到接近50%,城镇人口从1.72亿人提高到5.94亿,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迅速,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建设的互动机制,但是随着城镇建设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开始突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城镇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在众多城镇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环境问题。就城镇环境建设而言,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城镇环境的破坏,并逐渐成为城镇建设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建设发展中,工农业粗放增长使土地等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每年都有大量农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而且农村同样存在生产和生活污染。城镇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虽然己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经济和地域等原因,城镇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城镇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问题的工作,才能够使得城镇建设得以顺利和健康的发展。
3. 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城镇建设进程中的环境问题首先是对城镇原有的历史自然景观的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在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认识,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有的地方急功近利,破坏了风景的整体形象,也有城镇不重视发挥原有的历史等优势,而热衷于建新区。
其次是城镇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城镇建设的进程加快,城镇中的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气污染与酸雨问题十分突出,水污染与缺水问题严重。同时城镇垃圾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污染仍有增无减。噪声污染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后最严重的污染,随着城镇建设中的工业进程,城镇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等生态恶化与日俱增。
最后是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城镇的环境保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环境问题却恰恰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会让城镇建设失去真正意义。由于城镇地域范围小,环境容量较小,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同时城镇环境管理工作薄弱,城镇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开展城镇环境治理的有力手段和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4. 城镇建设环境问题对策探讨
解决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大投入,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环境设施建设,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方式,保证环保资金投入。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建设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要大力加强城镇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和建立多重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因地制宜地设立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人员业务培训,逐步提高队伍素质。成立群众性的环保监督组织,,建立完善的环境举报和监督机制。
再次要限制现有城镇的发展规模并引入先进技术,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受到了地形及农田保护制约,要考虑能够容纳人口数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必将导致城镇内的资源不足,从而使现有的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
要注意优化土地资源保护,严格把好土地规划关,优化污水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生活污水采取相对集中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农村现有排水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优化设计实施。对城镇建设的规划要以获取持续、高效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充分运用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合理规划,同时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整改和关闭污染严重、产生大量废气的企业,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一般固废尽可能实施回收利用或综合利用,没有再利用价值的进行卫生填埋或安全焚烧处理,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注意实行防治噪声机制降低居民区的噪声污染,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引发的噪声。
最后是强化政府城镇建设中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地位,建立政府环境问题责任机制,在宏观主导力量上主要是加大对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政府监督机制,建立环境问题的各项制度,完善相关机制。
5. 结语
我国城镇建设发展至今,对提升城市化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也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环境与健康,制约了城镇经济发展,本文对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1.
[2]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09.
农村环境问题也就是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农村的环境恶化不仅威胁到农户的生产、生活质量,更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从宏观上说,农村和城市都属于整个大的生态环境的体系之中,而且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故从某种程度而言,农村的环境问题对于整个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从微观上来说,农村的环境危害也会通过食物链或者大气、水体等影响到城市地区甚至更为广阔的区域,其影响远远超过农村地区本身。所以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一、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的表象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型污染与旧有污染交织以及工业及城市污染转移等对各环境要素造成的污染1,以及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而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结构较为稳定的农村社区,处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面临着更为重大的挑战。
首先,处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更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而现代农业技术不可避免的会增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其次,处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们的收入水平也达到一定的高度,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城市中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深入到乡村社会,而这也会带来更多的生活污染,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环保设施却没有同步建立起来,加剧了污染的恶化。
最后,处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各种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其中不乏一些从城市或者其他发达地区转移而来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规模较小,资金和技术力量都很薄弱,根本无力把环保纳入其生产过程之中,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的法治原因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在2007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农村环保监管能力薄弱”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涉及到农村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是整个国家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治,为此,必须要厘清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法治原因。
(一)农村环境保护法治理念的缺失
理念2是指理性的观念。理念的力量来自于对理念的理性把握与运用。农村环境问题的依法治理,得依赖于农村环境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换而言之,即是在农村环境保护领域,权利义务得以明确和遵守,规则治理得到一致认同,各利益相关主体皆树立起依法而治、有法必依的信念、理想和观念3。
(二)农村环境法体系的不健全
虽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是,现行环境法大多数是针对城市环境问题,即以城市为中心而制定的,未能为农村环境保护创造一个较为完整的有法可依的局面。如2004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仅有几项条款对农村环境保护作了规定,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授权地方性法规规定;又如,2008年2月修订、6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虽已涉及了农村环境保护,设专节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作了规定,但较原则,缺乏对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特别规定4。
虽然依照法的普遍适用性的原理,那些环境法律法规当然可以适用于农村,但是我们需认识到,由于我国实行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城市与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如果直接适用那些主要是针对城市而制定的法律法规,不仅不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也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从公平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城市居民的环境权还是农村居民的环境权都应该受到平等的重视和保护。即使是在现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者资源供给者和环境问题负外部性的承担者的角色。所以,农民的环境权理应更加得到保障。
(三)农村环境管理的漏洞
我国现在实行各级政府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主要由以下几个缺陷,首先它过于强调政府的职能而忽视了普通群众的参与;其次它过于强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管职能而忽视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的环境监管;最后他过于强调各部门的分工负责却忽视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而农村环境问题表现为点多面广、污染源分散的特点,再加上我国目前专门从事环境监管的环境监督执法人员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监管的现实需求,现有的环境监管体制根本无力广泛覆盖到农村地区。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与合作国际委员会在中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报告中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共有污染乡镇企业121332家,与此相对应的乡镇环保机构共7028个,平均每个乡镇环保机构管理的企业大概为173个,环保机构对乡镇企业管理的覆盖程度大概为39.3%。由此可见,农民仍然无法便利地获得环境测度的相关数据,这是对农民的权利主张和权利救济最为明显的限制,也是诉讼过程中证据提供的不利因素5。
(四)法律缺位导致农村环保资金的缺乏
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的技术和人力都需要资金支持;而农村地区的生态恢复由于其一般而言规模较大,设计的区域较广,时间周期长,更需要资金的持续支持。由于没有法律的硬性规定,我国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多数流向了城市或者工业,农村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之法治出路
(一)加强农村环境法制宣传,增强环境法治理念
针对目前农村环境法制理念薄弱的现状,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专门立法,为依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和环境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工作。不仅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意识;也要向当地的政府机关宣传,增强他们对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把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杜绝为眼前经济利益牺牲环境的长远利益的短视做法。
(二)完善当前的农村环境法体系
从立法体系的内容上看,现行体系中有关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不多,民事法律规范性质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更少,以民商法性质为主体的环保法律法规也很少,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首先认识到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加快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专门立法,其次是要注意农村与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式的不同,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立法,杜绝以城市为中心的立法固有思维。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明确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要在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制度设计方面充分体现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应该着眼于农村的实际,从总体上指导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对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统一的规定。
其次,是要制定与农村实际相适应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准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应当依据当前的环境标准制定与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相适应的环境标准。
再次,要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一定的修改,增加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内容。例如,应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对其所作的乡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责任;修改《清洁生产法》,对乡镇企业的清洁生产行为增大扶助力度等等。
最后,是要制定针对本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农村在自然环境和面临的具体环境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指导之下,各地区应针对自身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三)加强农村环境管理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执法机构不健全所导致的农村环境问题“无人管、无人问”的窘境,目前专门从事环境监管的环境监督执法人员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监管的现实需求,现有的环境监管体制根本无力广泛覆盖到农村地区。为此,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了解农村现实情况的环境监督管理的专业队伍,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制,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环境法治体系。同时,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经常需要一些检测、度量结果作为依据,为此,应当根据需要设立必要的环境监测点、监测站。
公众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对政府、企业的环境行为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当下的环境管理制度并没有将环境问题当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即环境权的享有者公民(包括农民)纳入到考虑的范围当中,这就导致在环境(包括农村环境)问题出现之时,主要的处置手段是行政机关对相关责任企业的惩罚,而缺乏公民对自身权利的救济机制,为此,在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应当赋予农民充分的话语权,调动起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四)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村环保资金投入
资金对于环境破坏的防治意义重大,而且资金也不能完全来源于在相关区域生活的农民。因此,应该通过;立法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来源,因为乡镇级行政机关通常不具备进行整体性环境防治的充足资金,应通过立法确立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低碳经营等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改进应该获得与城市企业同样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在农村环境立法过程中应该明确环境的损害赔偿和补偿机制,完善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承担,使环境保护不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项成本而要成为其目的的一部分6。
四、结语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以区域图(材料)为背景材料,结合图(材料)中地理环境的特点,综合考查区域内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是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首先要根据题干材料,明确题目所要考查的区域是什么地方。只有搞清楚是“什么地方”,才有可能搞明白是“怎么回事”。②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即通过分析明确该区域有可能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③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在明白“怎么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一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即“会怎样”。④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了解了环境问题的危害之后,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一般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尤其是人为因素这是考查的重点,在分析时要结合题目所给的区域的实际情况,联系人类生产活动。⑤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根据前面分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即应该“怎么办”。
当然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考查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目前常考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是分布相对比较广泛、对人类生存影响比较大、且学生也比较熟悉的问题,主要有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破坏三大类问题。
一、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但近些年来我国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了石质荒漠化(江南丘陵地区)和次生盐碱化(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对这一类问题的考查有两种常见形式:①某一区域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尤其是对人为因素的分析,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密切结合所考查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②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措施。回答某一特定区域的治理措施时,不能一概而论,硬套课本上的知识点,要结合题目所给区域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另外西南地区、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
对这一类问题的考查有三种常见形式:①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的危害有三方面: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变贫,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变的更加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会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会淤塞江河湖泊,使河床、湖床抬高,泄洪、蓄洪能力降低,诱发洪灾。②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尤其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分析,回答时要密切结合当地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③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三者相互结合,其中恢复植被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措施。
三、森林和湿地的破坏
森林破坏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热带雨林,我国森林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