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研究”是研究所涉及的两个基本概念。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相关研究可以做以下归纳:

1.“广义狭义”说。即研究视野的不同。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各种形式教育,又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如刘经纬等人认为,“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的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的专门教育。”[1]相关的观点还有,单纯广义的表述:如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2]狭义的理解:如余志健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教育。它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3]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分别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界定,有利于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要求选择教育内容和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但是,已有的概念表述偏重于对教育对象的区别,缺乏对教育内涵的揭示。2.“素质教育”说。如郑世英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对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帮助人们建立起人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伦理观念,能促进人们的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4]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质,是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准确定位,然而,该表述对师生作为教育主体在表述上显得有些模糊。3.“生态道德说”。如王世民等人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要求教育者从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5]该观点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活动内容,强调从德育的角度对待生态文明教育,但是对二者之间关联的认识有待深化,对相关的教育内容有待丰富。以上对“生态文明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的分析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树立”,为此必须高度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其中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有别于社会教育,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与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必须处理好与学校德育的关系。为此,进一步探讨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学校德育为载体,体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有要求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于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教育与素质教育及高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具有必然性。“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素质教育正式纳入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全面、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6]而新时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它丰富了高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因此,我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指高校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与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

二、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视角的评析

审阅有关文献可以看出,由于学者对问题关注的角度不同,其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同理解。归纳有以下几种: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对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对此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纳入论”。从德育的角度审视生态文明教育,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联系密切,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有机组成,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比如王景明在《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在高校德育中,把树立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展的需要。”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中认为,“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体系看,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2.“创新论”。主要是从生态文明教育的角度审视高校德育,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高校德育改革创新。比如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高校必须借鉴生态文化理念,构建生态德育模式,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新课题。”杨怀祥在《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中认为,“生态文明为学校德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时代,学校德育具有新的价值取向。”3.“要素论”。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2007年以来,从德育视角来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文献大约有17篇,其中核心期刊有6篇。学者们对此相关的研究内容,如内涵、必要性、途径措施等要素,本文作了以下归纳:(1)从内涵、内容等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之中,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引起学校德育内容和模式的重新建构。比如周卫平等在《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吴存兵等在《高校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培养》中认为,“在新的教育观指导下,我们必须加入生态因素,重新构建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内容。”(2)从必要性和应然性来看,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之中,是时展的需要。比如刘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综述》中认为,“纵观目前的文章,论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首先强调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阮碧辉在《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生态德育探究》中认为,“生态文化视野下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应然性是:生态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突围路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必然性是:生态文化对高校生态德育具有规范、渗透、凝聚和认知的功能。”。(3)从途径措施方面来看,学者们认为高校德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观念的培养与行为的养成。比如唐晓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认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强化渗透教育,引导大学生构建生态文明观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强环保体验,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皇甫艳玲在《生态文明:学校德育的新视域》中认为,“要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丰富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创建生态文明基地,以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为依托,构筑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体系来实施生态文明观德育教育。”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有一定的基础和价值,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学者们从德育内容、目标、内涵、体系等方面来全面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然而内容比较散、论述较简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研究也要加强。第二,学者们提倡从“德育”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校德育有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后如何丰富学校德育新体系、如何创新德育模式、丰富德育内容等方面来进行探讨,但其研究内容并未真正地对“两者的密切联系与影响关系”作详细深入地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构筑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需要从理念、目标、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和充实,以实现创新。

(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在2012年召开的中国十上又正式确立了它的指导思想地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从此视角探讨,以求找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涉及高校的文献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等。学者们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提出具体的路径。比如,黄平芳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7]刘甜甜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中论述了“要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并且阐述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加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这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些专家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角度,结合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比如赵秀芳、苏宝梅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论述了“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也是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共识,认为在高校中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陶小模、秦佩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进而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措施,有助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将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四)从科技伦理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科技伦理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高校普及科技伦理知识,为社会培养相应的人才,最终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如薛建明在《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生态文明体现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道德伦理、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科技价值伦理,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助于解决科技的双重性带来的生态危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五)其他视角

1.运用复杂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素华等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复杂科学主张用整体思维、关系思维、非线性思维、动态思维来考察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复杂科学的理论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具备的复杂科学的特征,进而启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2.运用经济学理论指导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苏畅在《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认为,“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找出二者的契合点,可以更深刻认识高校生态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于冰的《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朱佳佳的《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并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现状,并提出途径措施。4.从培养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如王辰等在《基于人文素养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研究》中认为“从提高人文素养着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以上的视角研究,还有从其他角度展开研究的。如王为科等的《中国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黄治东的《论社会转型视阈下高校的生态教育》;郭岩的《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李俊斌的《论环境法治视阈下生态文明实现之路径》;盛雅焜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肖克艳等人的《议程设置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等。

总之,无论是从哪个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学者们都是试图借鉴这些学科理论,并且企图从国家提出的一些理论思想,以及基于生态文明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找寻一些理论支撑,从中找到它们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契合点,进而运用这些理论来探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此更好地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目前研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理论研究上并不太成熟,势必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深入、创新研究,尤其是在如何利用这些理论来探寻有效的途径措施方面。

三、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内容的评析

就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其模式、主体性建构、载体等方面。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目前研究普遍的观点,如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8]具体目标,如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主旨。具体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行为两个方面。[9]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概括来讲,普遍认为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和实践教育方面。当然也涉及理念、观念和行为能力的培养等。如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9]曹迎认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8]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应该以“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10]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者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姜赛飞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体系。[9]陈新亮、王英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刍议》中提出通过校园载体、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制定生态教育方案和相应的行为规范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1]曹迎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8]黄平芳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中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7]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提出要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10]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进行分阶段教育”、“网上生态文明教育”、“在‘对话’德育教学方式中创造意境并探索相应的方法”、“教育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与思考”等方法和途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内容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但是目前研究出现一定的雷同现象,研究也比较浅,需要深入、详细、创新性研究。

四、结论与前瞻

(一)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学者们从各种视角研究了生态文明教育,有一定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从德育的视角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德育的相互关系进行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纳入不仅促进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而德育与其他视角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一切教育中处于先导地位。从学科角度来讲,德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处于领先地位、起着统帅作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别是,它们都属于不同的学科范围,侧重点不同。联系则是每门学科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无论从哪个学科理论视角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最终在途径措施方面都要通过德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来开展。比如王素华、马健芳在《复杂科学视野中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论述道,“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要开展开放性的生态道德课程、要求打破封闭式的德育课程。”对于其他理论视角,它们最终也要通过学科的宣传,纳入到学科中来,更多的是通过德育学科来开展,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总之,相比较来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的联系最为密切,而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研究视角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德育始终处于优先和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研究内容上,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需要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角度加强对有关研究的整合与提升,同时,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从已有成果来看,相关的文献仅侧重于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单独分析,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家庭、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合力,强化学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效果,这方面有待研究。第三,目前,与德育视角相比,其他研究视角的相关文献是比较少的,总的来说,这些视角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各个视角研究的都不是很深入。对于德育的视角,虽有研究,但是内容零散、不全面,研究的内容尚浅,并未详细深入、系统性研究。

(二)前瞻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近年来,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我国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生态环保理念的推广、生态消费的倡导、生态课程的开设等都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加强和提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笔者对辽宁地区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目前自然的生态状况和人类的生存状态表示担忧。有85%的大学生了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并知晓世界生态环保俱乐部及其宗旨。有95%的大学生深感地球生态危机的加剧并参加过某种环保活动,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和担任地球环保卫士的工作等。有96%的大学生对“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不必过于担心”的说法予以否定。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物种的灭绝速度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身康复速度,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整体。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对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些盲点,对一些常识性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深化。首先,大学生生态消费的观念尚未形成,互相攀比和奢侈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次,生态责任意识比较淡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不强;再次,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失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通识教育”并未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体系和内容。因此,高校亟需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同时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生态哲学及其相关理论,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绿色人格的积淀和形成。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路径

生态文明主要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生态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倡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与大自然自身的和谐稳定相一致,致力于减少、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威胁与破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自然不仅具有物质性,也具有精神性,同时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大自然的生态健康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自然危机导致了人的精神危机,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掠夺与统治的欲望愈发膨胀,人们对物质、消费、功利的痴迷逐渐加深,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也正向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生活方式是自然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同时,外在的生态危机实为人类精神危机的外化。所以,要真正解决生态危机,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不可忽视。

(一)将自然审美纳入绿色教育体系

自然审美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论,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存及生命关联。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著作为现代环境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源头。我国的大学课程在探讨环境哲学时,往往忽略其生命源头,而仅仅着重于从理论层面展开分析。绿色教育不能仅诉诸于人们的理智,而是更多地诉求于人们的情感和艺术审美。大学教育应该开设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生态文学”、“生态审美”等课程,从而激发和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在生态文学课程的教材选用上,以描写自然美著称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优秀作品为首选,如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约翰•缪尔的《我们的国家公园》,教师应在课堂上细细地品读,同时组织学生结合当下的生态危机展开讨论,推动学生倡导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建立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观念。〔2〕同时,普及生态审美教育。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达到塑造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目的。生态审美“消除物质极其充裕和精神极度空虚的巨大反差,实现心态和谐、人格的完善,有利于塑造人心理的和谐、人格的健全和完善”。〔3〕笔者近年来对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给予较多的关注。大学课堂上别开生面地对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等相关理念与实践的研习与探讨是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消费意识深入人心的有效途径。比如,东北财经大学商务外语学院一位讲授英美文学的教师,在其所教授的《英美文学》课堂上,以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啊,拓荒者!》为讨论素材,引导学生以生态伦理批评与生态美学批评为视角,展开了对小说主人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实现自我”之旅的热烈探讨。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了对人物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如何彰显着生命共同体意识、如何展现了大自然的强大生命力与人类和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紧密联系。他们认为,这种人的自我实现体现了作家倡导人与自然相栖共生、相互关爱、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人的自我实现不是以自然为代价、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人类只有把自己的自我实现与自然界生物圈的整体利益联系起来,“把自然界整体利益的‘大我’与人类个体发展的‘小我’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达到精神和心智上的成熟,从而实现自我。”〔4〕这种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到他们自觉地关注自然生态、生态伦理、生态消费等,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模式,使生态文明理念与意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在分析生态文明构建的目标和要求时,中国学者赖章盛教授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制度保障、科技支持和生产方式的转型,但首先需要观念的支撑。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行动,就要求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这就要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5〕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与价值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朝着良性循环、有机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要做好科学技术向生态化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们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型。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导在于树立生态化消费观。人类的消费内容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通常可以将消费分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三个层面。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都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影响的程度应及时给予评价分析,进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稳定。使人类意识到绿色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推动了人类的高物质主义消费理念向绿色消费理念转移,这样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更好地优化了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然生态之美,感受美的存在,这既是人类本质的要求,也体现了人类全面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的消费理念朝着有利于自然环境改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摈弃物欲横流的物质消费理念,提高绿色消费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消费参与意识

生态消费价值观植根于生态伦理之上,只有在大学生中提高生态伦理意识,才能形成和谐一致的生态消费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态消费意识。发展经济学家E•佩鲁指出:“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种经济概念都不可能得到彻底深入的思考”。〔6〕生态危机的缓解与解决不仅需要科学的环保技术改良环境,通过立法政策保护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对现代文明观念的反思与扬弃中,重建生态伦理。大学生伦理意识的增强需要通过多种媒介和方式加以引导和促进。比如,通过各级教育体系的引导、激励,通过媒体、影视、各种宣传片、宣传广告等来提高公共生态意识,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国际绿色纪念日”新闻宣传活动,同时积极支持社会团体、民间机构等开展生态消费教育倡议活动,尽快使生态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1.通过传媒增强生态消费观念的宣传力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传媒的监督、引导作用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图书、报纸、网络等传媒途径,扩大生态消费的宣传力度与辐射度,鼓励媒体的广泛舆论监督,扩展人们对生态消费的关注度,从而使人们主动采取生态消费行为。

2.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影响效应2001年被定为“中国绿色消费年”,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它象征着绿色消费运动在中国的开始。这是由全国消费者协会提出来的,可见社会组织在绿色消费观念宣传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协同各级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高校绿色社团等,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让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全面推进绿色消费观念教育在高校和全社会的发展。

3.激发生态企业的宣传能动性、积极性引导生态企业进入学校宣传生态消费概念和知识。为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可以把大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工作与企业的效益挂钩,例如可以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期内,选拔环保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在校大学生进入生态企业实习、工作,从而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消费能力。为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生态消费观念的教育,要以高校为重要渠道、家庭为主要环境,以企业的绿色市场影响力为辅,同时加强政府的行政引导,多方共同作用。其中的各个主体环环相扣、互为前提、缺一不可。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1.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素质,尤其是生态道德素质。而大学生作为最为特殊的一种群体,大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最为合适的主体,还是联系广大群体中的纽带,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素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能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新生的一种力量,能够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态道德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检验广大群众全面发展的标志。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才能在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还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着博学的知识,还要有着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能够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教育。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能够自觉地养成生态道德,不仅是衡量人才的标准,还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有效地适应当今社会思想的指导,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同时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种目标,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核心,能够符合高校素质目标的要求。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还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制定出体现生态文明的一种学科,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都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能够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就必须对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改变,不能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只是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缺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养成教育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学方法落后。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对道德的观念进行一定的教育,简单地进行一种形式教育,而且还是沿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缺少实践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对生态道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没有发挥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效果。

2.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工作不能适应现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忽视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中,就不能发挥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作用。大学生没有处在特定的德育环境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不能进行自我教育,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师资力量短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由于师资力量短缺,不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一些高校教师只是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生态道德方面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限于对专业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

4.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并没有注重实践的教育,有一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把生态道德教育等同于自然知识的教育,理解为关于环境保护的教育。有的教师还把实践作为课外实践的一部分。在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中,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把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生态道德理论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就是高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专业教育中,构建生态教育体系,还要充分加强理论教育,进一步普及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对大学生全方面地进行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在专业课中加入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通过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生态道德的知识融入到教材中,二者有机地结合能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实践活动。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实践活动的教育,从实践中充分发挥出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积极组织保护环境小组或者社团,在社团或者小组中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课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通过在实践中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学科学的素质。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是生态道德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同时也是生态道德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既是学校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青少年生态教育与实践的平台,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

3.注重家庭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同时也是教育的起点。家长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首先要注重家庭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生态道德是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大学生在家庭中通过教育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实现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目的。

4.发挥出高校教师的力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对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不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能发挥出高校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效果。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还要发挥出教师的力量;高校教师对传统的观念必须做出转变,对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合理的生态教育是显性和隐形教育的结合,要有整体的教育意识。高校教师只有在内心中接受生态教育的理念,才能发挥出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还要通过各类学科教师的积极配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道德的教育。

5.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想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还需要发挥出高校校园的作用,校园生态文化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使得大学生受到特有文化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可以使大学生对学校环境产生一定的爱心,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生态道德素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氛围。在校园中通过对生态道德素质的宣传,利用标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营造良好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高校中的全体师生不仅要减少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还要建立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在校园中充分利用生态型原理,根据学校特有的地理环境,运用当地有限的资源,提高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出符合校园建设的措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大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内容;策略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十报告中继续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将实现生态文明纳入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规划之中。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战略。高校身担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推进社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生态文明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对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是推进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的生态文明借鉴了环境发展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生态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素质,使他们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发展和落实“五位一体”发展计划的现实需要

环境是多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人类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改变自然环境的方式和方法,虽然取得了发展,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从宏观的层面看,这些破坏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物种的不断减少、气候的不断升温等,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从中观的层面看,在追求工业化的过程中所带来各类污染需要我们付出严重的经济代价来偿还。在微观层面上,人类追求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迫害,最终会通过另一种形式作用到人类自身,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五位一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通过对该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纳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该规划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改善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打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进步。因此,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国家“五位一体”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

校园是社会的构成元素之一。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所谓“和谐校园环境”,顾名思义,即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校园环境。换言之,即构成校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哪一个社会,高等院校始终处于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是新思想、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等的诞生地,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要推进高校的生态化,首先必须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对校园中的不同群体,包括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甚至后勤人员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较少阻力,在校园中实现不同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综合发展,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具有的所有本质。[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的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指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素质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成才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等的培养,致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标本兼治,其内容主要如下。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实施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3][5]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使其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环境责任意识,才会主动地去关心生态环境,从而主动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项针对全球环境的调查报告表明,当前,如果人类不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那么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出现严重的衰退。由此可见,要使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不出现衰退,各国政府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化。如若不然,到2030年,人类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长期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长此以往,人类必然遭受自然的报复。例如,近年来北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水资源的不断减少、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等。除此以外,一些社会层面的惩罚也日益凸显,例如,人口膨胀、住房短缺、失业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人类道德素质败坏等。在全球范围所出现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可见,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使其对环境发展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其生态环境的危机感,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高校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对学生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有助于其科学、有效地分析生态危机出现缘由,并提出解决对策。高校内的大学生群体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也必然不同,且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态科学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科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截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计和组织过程中,都没有将生命科学导论以及生态学导论等生态科学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科学的一些基础课程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在设计和组织其课程时,可以通过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对这类课程和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大学生对生态科学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站在生态学的高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教学的效率,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也可被称为生态文明意识,它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态文明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指人类在遵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进化规律等的前提下,所取得的一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成果的总和。[4]生态文明观的内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人类自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等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多种思想观点的总和。结合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本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等。其中,生态道德意识集中体现了人类与外界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人类道德进步的程度以及人类自我发展的程度。生态道德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才能增强其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性,从而引导其积极投身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生态道德规范就是要尊重社会、人类以及自然的发展规律的过程,具体而言,即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谐发展、保护资源、低碳生活等。生态道德素质作为人类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开展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要注重对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策略

高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借鉴国外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学校内部应从上到下统一认识,并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尤其是需要高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部门,并委派专人,专门负责此项教育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部门几乎没有,此项教育工作在绝大部分高校内要么由学校团委、要么由教务处负责,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但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等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的编写。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育实施的依据,对教学内容具有规范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目前尚未出现此类教育的专门的教材,致使各个高校在此类教育方面缺乏规范的内容。鉴于此,应成立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专门的教材,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对于高等院校自身来说,应将生态文明类教育课程列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调查显示,目前,将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的院校少之又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此类教育通过课程开设的形式进行,并将其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满足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需求。再则,高校内部的人事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践行者,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直接关乎教育的最终效果。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身担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等任务,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协调以及研究四个方面。高校人事主管部门应重视生态文明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职责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教育的作用,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之一。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目前高校内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的现实状况,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耗时最短,最有效的捷径。

(三)在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有的时候,环境还会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小的校园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都会受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即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来引导高校的校园建设和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将校园建设成和谐、美丽的校园。首先,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其次,在文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凸显生态文明的要求;再则,在安全校园的建设中要彰显生态文明。

(四)在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中提倡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贵在落实。因此,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悟并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一些企业的相互合作,建立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为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造条件。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校参观一些生态农业、自然保护区等,让其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高校身担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落实国家“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规划。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高校在推进自身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担负起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任,发挥其独特示范效应,为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新华.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3-27.

[2]陈寿朋.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欧汉生.节约型高校建设的策略思考[J].江苏高教,2011(1):46-48.

[4]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62-66.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0-03

一、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更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我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该宪法认为,“生命是天赋权利,必然加以保护,不能受到非法侵害。”近现代以来,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分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主张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建立公正、和谐、效率的生态社会;80年代以后,则兴起了绿色主义,主张开展环保,最终世界上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自古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很好的证明。现代以来,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化解我国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因此,在当代中国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哲学、政治学、道德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经有较完善的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能力不足,而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确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观念,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不仅能为发展生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同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观点来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平台通过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是实现其他几个文明的重要前提,是建设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必然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需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的文明便进入到高校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质,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将自然、人与社会进行结合,树立科学生态观。

(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说明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打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大学生学习时代潮流,传播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的历史性特性与大学生的使命感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而生态文明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培养体系存在生态文明课程独立性差,生态实践不足以及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剥离的问题。至2000年,我国生态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而很多学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知识方面很缺乏。多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并不是学校,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而通过这些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是基础知识不足,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了解很欠缺;另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不足,大学生没有条件也缺乏能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这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为不符。

(二)校园生态资源的缺乏

大学是人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对学校的认识来理解社会,然而现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生态文明建设做得还不足,一方面是很多学校缺少草地、花园、树林等绿化区;另一方面是广大学校没有专业的生态教育者,任课老师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都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和侧重点有关,与老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有关,很多老师都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存在着过度开展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念。

(三)生态实践缺乏

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在我国很大学校并没有组织生态环保活动,而很多学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单纯纪念节日或者响应政府的号召。比如“植树节”、“国际环保日”等,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专业理论课,不关心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时事热点,对社会和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冷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的现象。

(四)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学生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教室、寝室的过度用电,学校的过度用水,花园破坏花朵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明文条例,因此,学生对于违反生态文明的行为主要还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并未受到明确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总结原来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理论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将教育与人类社会、自然进行有机联系,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加强大学生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观。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专业教育,高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案,开设生态文明的专业课程,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业的院系,通过系统、全面地教育,培养专业的生态研究、建设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开设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二)丰富校园生态资源

高校要不断丰富生态文明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学校投入,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同时要完善环保设施,比如在校园要设立科学分类的垃圾回收点,绿化区要有明确的提示牌等;另一方面要增加学校师资力量的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邀请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研究、建设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实践

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建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多与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合作,为大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比如可以开展“全城无烟日”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生态中国”等专题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解。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全校师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学校领导评选出活动中的植树达人作为精神模范,使学生主动参与植树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起到良好的生态教育作用。

(四)加强学校生态管理的力度

学校要制定统一、完善的生态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形成明文规定,并通过校刊、学校文化墙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比如学校要对水、电等资源的运用进行合理规定,帮助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惩处。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深化生态意识,在其他的课堂中要潜移默化,让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让学生在文明的环境中加强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真正做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