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经济;典型调查;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一、前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和特点,体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风貌、礼节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重视,因而,从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却在茫然和落后中无法找到有效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条件及调查对象的典型性,选取了中国北镇满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孟村回族聚居区等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典型调查,试图深入实际,从多个不同层面探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并进而探求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典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田野调查法而开展。

二、典型调查分析

(一)关于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简要说明

为获取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在本次典型调查中,我们分别针对当地政府调查对象和民众调查对象设计了政府问卷和大众问卷两种类型。问题的设计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个人或家庭在寻求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中,其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二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产业中文化的渗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此次典型调查在四个典型调查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发放政府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大众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同时,课题组分别在当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对实际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获得了对论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可靠依据。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作用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民族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12.8%的人表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立的经济主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深入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发展却仍十分落后,这与当地人民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良好的利用有一定关系。

1.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及特色欠缺深入了解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大多依托旅游业,主导产业为手工艺品制造业、民族文化业、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然而当地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加以全面合理的利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能有效带动地区发展的行业。

在对于当地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中,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是部分了解,甚至还出现了表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而对于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大量特色文化半数以上仅集中于旅游文化方面,对其他如建筑、自然等则了解不多,具体如下表2所示。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就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当地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方面便受到了限制,反过来也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表1 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2 人们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掏空”式文化资源的利用导致近半民众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些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掏空”式的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民众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多呈现不满意的状态。由下图1人们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的发展只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25.7%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整、缺乏侧重点,由此看来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自身福利的显著增加,因而他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而同时,调查显示也有超过半数的个人表示愿意对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下图2所示),但是由于没有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中看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因此,缺乏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思路,另外还有43.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与开发。

图1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图2 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意愿

3.偏低的文化水平将个人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使得个人无法实现高度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将自己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从我们对民众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受访者通过经营农副产品获得收入,28.2%的受访者经营服务业,而他们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高达53%。由此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多数人从事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而对于如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转变成财富,大多数民众则缺乏思考。

(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影响作用

政府是发展经济的“有形之手”,文化作为无形资源的存在和经济软实力的核心,对政府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作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当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和其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民族文化才能在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产生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典型调查,我们发现的却是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1.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他们缺乏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意识自觉及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只是把重点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下表3来看,政府成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仅占21.47%,持中立态度的占了64.92%,超过13%的人漠不关心或极力反对。

表3 政府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态度

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意味着即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发展文化产业却不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更多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资源索取回报,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也或者在缺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富余的劳动力纷纷奔赴外地打工,而本地经济却持续处于落后状态。

2.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无视使民族文化节成为活动过场和形式

民族文化节是当地传统和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体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无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即使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在内容上也趋于简化,流于形式,使文化节成为政府活动过场。下图3所示为关于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的多项选择,有高达64.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宣传民族文化,仅有41.08%的人认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不仅无法促进当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而且还使民众表现出对文化节的愈加冷淡和不愿参与,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节作用的片面认识。

3.政府扶持政策的无力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混乱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某种资源被认为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价值的时候,这种认识必然会投射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之中。然而,调查发现,有43.57%的当地民众不清楚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还有28.22%的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般或较差,如表4所示。

表4 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政策的模糊和无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混乱状况。下表5所示为对政府成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表5 政府成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不到位,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并未感受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从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被大打折扣。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可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融合创新,使文化元素渗透于其他产业中,从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不断延伸,使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是如此。在典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多数体现为在方式上都较单一,且影响作用发生在浅层次,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未起到实质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盲目发展和散乱的产业链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廉价谋生工具

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40.9%普通调查者认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35.7%的调查者认为文化产业未成体系。同时,在对政府成员的调查中,33.33%的成员也认为当地各产业盲目发展,另有28.57%的成员认为各产业的发展不成体系。在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也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各环节之间呈散乱状态,民族文学作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仅仅被当成是部分民众廉价的谋生工具。

2.少数民族地区几近空白的民族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相关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在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发展中,将扩大产业边界,加强产业关联渗透,同时推进传统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旅游、工业、农牧业、体育等传统相关产业都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载体,在这些产业中创新性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工艺、理念和创意等特色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并使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从而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四个典型地区中,其所拥有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和饮食等文化资源,多数是以简单的“硬植入”方式渗透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将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在旅游观光活动中观看民族歌舞或开展主题文化节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种简单的文化植入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的仅是浅层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更谈不上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3.人才的极度匮乏,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睡眠”资产

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都面临着极度匮乏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人愿意投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中,而在对未来的打算里,62%的群众希望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大都年岁较高,而年轻一辈由于看不到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前景而不愿投身其中,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消亡。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且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不足,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由此,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也无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睡眠”资产。

三、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上述深入实际所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好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生产力,使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这已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深刻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文化是兼具社会、宗教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资源。与文化的社会和宗教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投入,将文化资源要素依托一定载体转化为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回报。可见文化资源的价值来源于文化的经济功能,且文化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改变目前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和不甚了解的状况,通过积极的有意识、有目标和有规划的宣传和学习,无论政府或民众都应在观念上构建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意识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客观存在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作为政府才能制定正确的促进本民族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才能具有更多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谋求自己更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二)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开发和利用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品牌化经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散而乱的无序发展状态,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产品打造、渠道拓展、人才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产业深耕和地区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真正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为此,民族地区应首先明确本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并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有效整合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确定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主题,在打造地区整体品牌形象下开发特色产品和市场,分别形成系列文化主题城镇,并使主题城镇连成线连成片;第三,应重点培育1-2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力争提高其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外销能力,逐步实现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三)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尽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低端,但必须看到产业融合是当今以致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如果努力借力科技与文化创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将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创新性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尝试挖掘、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华,在整合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与外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并着力将科技因素和本民族文化元素充分结合,推进“创意”的横向延伸,使文化元素广泛渗入到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牧业、体育业、现代服务业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以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与不同产业融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文化原创精品,从而真正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的优化发展。

(四)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培养和引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资本,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保护、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中的杰出人才,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民族文化特色人才培训,使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制作人等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依靠他们搭起民族文化产品和市场间的“桥梁”,使文化产品在制造、销售和策划、组织、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都不乏“内行”的统筹和管理,以形成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贤,杨艳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1.3:28-3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3]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

[4]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4.

[5]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7.

[6]董恒宇.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振兴草原文化产业.前言,2005.5:8-12.

[7]李炎,刘薇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浅论.经济问题探索,2001.2:84-87.

基金资助: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连民族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ZJ12REYB009)

课题名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的典型调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300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问题对策

社会保障政策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弥补市场风险的功能。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不仅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目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与挑战,由于原有经济基础的薄弱和文化发展的落后,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部分人群依然陷入生活困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同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果,并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意义重大。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城市化和社会化建设的进程中,市场的多元性和竞争的无序性以及文化交往的开放性都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首先,建设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是关系全体国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等方面。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直接与社会建设的质量相关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异大,对于西北民族地区而言,更是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社会建设事业总体效能呈现较低发展状态。因此,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包括医疗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体系等各项体系和规章制度,才能为我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其次,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维护民族稳定的关键环节。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只有各民族地区共同和谐发展,才有国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才能安居乐业。加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就可以为人们提供这种安全感、幸福感和安居乐业的土壤,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最终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制度的福利。

最后,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核心主旨。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追求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中,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可以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公平和正义。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地区自身发展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尤其是西北民族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但是,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发展现状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社保规模不平衡。统计资料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村民委员会的24%。?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对“保障”来说名存实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原本收入低,养老金制度更是缺乏,90%以上的老人基本处于无社保,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第二,法制建设不完善。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来说,地方对于相关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会做出一系列新的规章,在遭遇年老、伤残、疾病、生育等风险后,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缺乏有效法制手段。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主要体现在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和规章制裁办法,缺乏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运行的行政执法监督和司法保护制度等等。

第三,社工发展太缓慢。社会工作是当前社会建设的主流阵地,通过运用专业的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目的是协助社会中的贫困者、老弱者、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提高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但是在西北民族地区这样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整体社会群体的意识也较薄弱,个人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稀缺、资金渠道单一都是制约整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工缓慢发展的原因。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建设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加强体系建设,既要发展民族经济,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尽快建立民族地^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同时整合相关资源,拓展民族人才教育范围,加大社工人才培养,为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首先,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要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由于西北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方面不仅存在还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在保持中央政策一致前提下,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标准、水平方式等方面进一步调整,加大资金投入比重,要坚持将社会保障政策的理念和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深化,做到循序渐进发展。

其次,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要完善当地法制水平。最主要的是完善社会保障的立法,既要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但是也要扩大社会保障层次。确保广大农牧民都能够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监督机制法制化建设,保证社保基金合理运行。

最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要拓展当地社工领域。社会工作在新时期扮演者“上传下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一批懂政策、有方法、会田野的社工深入各个地区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扩充社会组织数量,吸引社工人才,完善社工队伍,弘扬社工精神。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一、经济基础薄弱是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性约束条件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6.1%;有14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69.6万人,占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的20.9%;[1]根据《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甘肃省“十二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71%。以临夏州为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临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2.6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35%;截至2011年11月,即使按照国家1196元的旧扶贫标准,临夏州贫困人口仍高达53.34万人,贫困面高达30.6%。[2]另外,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历史欠账多“,十二五”时期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关注现实赶超问题,因此发展任务特别繁重。

二、自然条件恶劣和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制约

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局部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很大。首先,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气象地质灾害频发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显著特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沟壑为主,沙滩、戈壁、草原相间,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产出率极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87.76公斤,为同年甘肃粮食平均亩产的82.29%,仅为全国粮食平均亩产的56.63%。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年均降雨量最高只有800毫米,最少则低于100毫米,降雨量明显低于蒸发量,水资源总体短缺;在总量短缺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又极为不均,相当部分水资源在高山上,目前尚难有效开发利用。受此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呈现出易受损害、极不稳定、自我调节恢复机能极弱的特征。目前一些地方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民族地区气象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给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落后状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导致甘肃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其次,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甘肃省地处我国内陆,地理位置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又位于甘肃省边缘地带,地理区位具有边缘性和山区内的分散性。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讯通达性差,远离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与外界交流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这一方面影响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吸引外资能力极弱,人才聚集度很差。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经济增长进一步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市场和区域叠加竞争的双重挑战。另外,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国土面积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但是相应的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的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因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移民安置的支出较高。

三、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大瓶颈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显著。但与全省和全国相比较,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从交通基础设施看,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但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公路覆盖率低,公路等级不高,区际交通困难等问题。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近年来该县努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建成公路117条,总里程1078公里,油路里程达到244.5公里;2010年又完成了柳马路、唐达路、龙考路等重点道路建设项目,实施通畅工程42.7公里,但也仅仅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3]按预期建设目标,2012年底该县才能实现村村通砂砾路,60%的村通水泥路的目标。[4]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拉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交易成本,影响了生产要素流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难以形成为产业优势,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看,近年来,虽然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一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落后,靠天吃饭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抗御持续干旱特别是抗大旱的能力还很低,具体表现为: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农村灌溉沟渠的堵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农田灌溉用水,等等。一些民族地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以东乡族自治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近年来,该县尽管通过争取项目实施了以董岭、达板等为重点的7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全县14.5万人、1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但截至2011年10月,还有近25万多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5]四、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才资源匮乏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社会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既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涵,也是影响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但相对于发展需要仍显滞后。从教育事业方面看,虽然在“十一五”期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21个民族县市全部实现了“两基”目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仍然普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编制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义务教育普及率不稳定、控辍保学难度大,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成人教育标准过低、扫盲工作急于求成等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临夏州扫盲工作为例,《临夏州扫盲工作汇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临夏州15至50周岁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为5.3%,15周岁以上盲率为12.5%。[6]2011年11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实施两基工作情况汇报》数据显示,临夏州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8.2%,即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仅为1.8%。[7]两年时间,临夏州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了3.5%。如果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得到保证,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即便如此,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仍然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一、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具备互动基础

1.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从农民到农村,从物质水平提高到精神面貌改善,都是新农村建设要涉及的基本内涵。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意味着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促进民众团结,也可以强健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然牵涉到体育文化的建设。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当地的体育文化基础,考虑到体育文化是否能为民众所接受。综合以上两种因素,地方体育自然成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必然要考虑的资源。

2.地方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在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体育活动方式,如朝鲜族的珍珠球、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打铜鼓等。这些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在民族社会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了民族民众的身体健康,如贵州部分山区民族的全民习武习俗很好地推动了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这些民族体育活动来自民间,符合民族习俗和审美,大多为集体活动,对民族成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保持民俗风情,稳定社会结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大多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往往以体育活动作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侗族三月三的抢花炮,便是以当地抢花炮运动为内容形成的节日,体育与民族习俗的紧密结合,使得民族体育成为民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稳定了当地民族社会结构。[1]最后,促成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分为娱乐类、竞技类、养生类等活动,不同体育活动对民众有不同的作用,娱乐活动活跃了民众生活,竞技类体育活动培养了民众的竞技精神,而养生类活动则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益,不同民族的体育活动因此也培养了少数民族民众不同的精神面貌。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在民族传统社会中的功用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相同或类似的趋向,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民族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资源基础。无论是在构筑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结构,还是在促进社会交流,加强村寨团结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相同体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民族地区的体育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两者发生互动的基础。[2]

3.地方体育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传承保护

在以上分析中已经指出,民族体育对于民族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从民族体育本身来看,少数民族体育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育活动,大多数体育活动的产生初期并不是作为体育活动而存在,而是民族民众为了实现当时的某些生产、防身、祭祀等实用目的而形成的体育活动,如朝鲜族的珍珠球活动本身是从当地民众采集珍珠的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体育活动,而部分民族的武术运动则是因为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形成。在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各个时代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体育项目糅合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要素,具有历史价值。最后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因此,少数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表明了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在现代社会场景下,由于民族社会的转型,民族体育赖以存在的民族习俗基础逐渐消失,少数民族民众也接触了更多的外部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正逐渐从民族舞台中退出,民族体育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实际是对民族农村的面貌和本质重塑的过程,是民族社会的新转折点,包括民族体育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需要依据民族社会的发展需求转型或调整,因此新农村建设也是民族地区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特别是在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投入、导向、群众基础、还是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来讲,民族体育都具备融入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的互动

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体育的参与,而地方体育也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实现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因此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和地方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两者的互动主要是以新农村建设导向来调整地方体育,促进地方体育在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因此首先需要界定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而根据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的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3]因此地方体育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展体育经济,推进经济增长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较为贫困,全国绝大多数贫困县区分布在民族地区。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无从谈文化建设,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推进农村经济增长。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建设一方面要在政府指引下依靠当地民众的自觉能动性,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社会资源,通过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下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同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往往会影响民族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来开发,如当前在西南部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都进行了抢花球、抛绣球、上刀山下火海及板鞋舞等体育活动的表演,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通过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另外也有部分民族地区有斗鸡、斗狗、斗鸟、斗牛等习俗,这些地区通过相关活动的展演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和其他产业结合,增加其他产业的吸引力,来实现经济效益,同时,部分民族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产业链构建和延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斗鸟斗牛已经走出民族地区娱乐范畴,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与少数民族的其他生活场景或文化有密切关联,存在着很好的经济开发价值。通过对地方体育的深入发掘和开发,可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2.加强体育交际,调整民族关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民众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和民族认同一方面强调了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也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更加明显,民族文化成为除经济利益之外决定民族之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很容易形成民族之间的间隙。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维系民族内部关系的信仰及文化的坍塌也使得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而复杂。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重构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重构实质是和谐文化建设,不仅少数民族内部要搞好团结,同时族际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建立团结、友善、双赢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平衡,同时也在于日常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在交流中所达成的精神共鸣。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意识基础,特别是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内部及族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本质有促进交流、增强团结的功能,在体育活动中,团体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才能在竞技活动中胜出,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参与者的个性和行为特点都得到了尽情体现,由于出身、文化教养等差异而带来的社会身份差异被淡化,因此体育活动更有助于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大都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展开很好地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在多个民族共同参与同一种民族体育活动时,民族体育可以成为很好的社会媒介,促进民族之间克服彼此的文化隔阂,消除因宗教、生活方面等方面的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和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民族体育活动为平台或媒介,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精神生态,发展新型社会关系。土家族的竹铃球、划龙舟以及侗族的抢花炮等活动都是一些团体性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地方政府或机构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组织类似的体育活动比赛,来培养当地民众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推广体育生活,改善精神面貌

民众的精神面貌是民众精神状态的直接反映,也是影响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是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民众精神面貌的状态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准。因此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众的精神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原有的精神娱乐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的民众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对民众外在的物质条件进行提高,同时也要丰富少数民族民众的业余生活,促进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体育活动是民众业余生活的主要参与项目,对于民族地区民众的精神面貌改善可以从加强民族体育活动推广来促进。但是从民族体育活动本身来说,多数少数民族体育产生于少数民族较为原始、落后的社会场景中,是当时民众较为单调生活的调剂,而随着民族经济水平提高和民众外部文化接触增加,原有的多数体育活动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形式或者规则等方面已经和现实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不一致,因此多数民族体育开始淡出民族社会,而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并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便使得部分地区的民族民众在节假日或者日常生活的业余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事情来填充,造成民众精神的匮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对当地的体育活动进行适当地改编,迎合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对相关体育活动大力推广,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生活,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必然能有效改善民众现有的精神面貌,如酉阳地区的土家族拍手舞改编而成的健身操已经吸引了当地大多数人的参与,而乌江石柱、黔江等地区的农村和城镇也逐渐在当地普及。另外彭水苗族的踩花山本身也是当地花山节的一个主要项目,经过当地文化部门的改编,逐渐作为广场舞、农村院坝舞向各地推广。[5]多姿多彩的体育生活推广必将促成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地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重新建构,当地文化资源是新农村建设蓝图实现必不可少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助于健康民族民众体格,同时对民族精神塑造也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中,民族体育还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从民族体育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也将直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通过合理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民族当地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两者的积极互动也将最终促成两者的共赢态势。

作者:高丽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容浩,郑文芳.民族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互动共进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2]刘卫国,付健.民族体育文化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研究,2010,(4).

[3]唐寿东.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新”解[J].农业经济,2013,(10).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 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四川藏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初探 四川发展文化产业大有作为 手机动漫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四川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于突变级数的四川省革命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静态评价 B2C电子商务模式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论四川藏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困境 四川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强化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升级的途径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四川古建筑现状初探 四川省甘孜藏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决策 四川甘孜藏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四川藏区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透析 四川藏区扶贫项目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四川藏区稻城县水利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四川新闻网,2012-8-1

{3}实施“15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EB/OL],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4-06-17.

{4}{8}戴维・思罗斯比(David Throsby)著.王志标 张峥嵘译.王志标校.经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6}大卫・赫斯蒙德本(David Hesmondhalgh)著.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米尔恰・伊利亚德.晏可佳,姚蓓琴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郑长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