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第1篇

一、主要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1.人格。将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方式与心理品质的结合体称之为人格,人格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处事方法和行为态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发展,所以,人格因素与大学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在不同时间里,主观幸福感呈现相对稳定状态,它和稳定的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人格因素主要由尽责、开放、和谐、神经质和外倾组成,它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2.个人健康状况。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健康状况,一个人如果想要达到自己设定的生活与事业的目标,其前提条件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在精神状态饱满的情况下,才能有精力去处理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享受成功后的愉悦。许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以身体为代价去获取金钱和事业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失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的不仅是他们平时的学习成绩,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幸福感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

3.自我价值观。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主要是大学生群体,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状况与大学生的状况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在我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使研究体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我们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分为外部价值观和内部价值观两种。其中外部价值观包含地位、形象、健康和财富等;内部价值观则包含自我接受、自我成长和自我目标实现。研究表明,自我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内部价值观相关性较强一些,而内部价值中的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自我实现目标,明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对其内部价值要予以重视,引导他们更积极地去追求它,进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外部价值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大,一方面是在长期生活中他们已经学会怎样正确地去面对与自我接受,另一方面是他们只是单纯的消费者,物质财富的多少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所以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外部因素

1.家庭经济。一个人的幸福主要来源于家庭的幸福,而家庭的幸福程度与家庭的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的幸福感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只是单纯的消费者,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费用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富裕的家庭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顺心地享受多彩的大学生活和顺利地完成学业,而对于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努力完成学业之外还要担心生活费用的来源,在这种背负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对其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幸福感水平自然也就比较低。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为人们提供认可、支持,为他们驱逐孤独与恐惧,使他们拥有安全感与归属感,在某种层次上讲,个体的幸福程度取决于其拥有的社会关系的质量与数量。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有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不同的社会关系对他们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一个被朋友关注、家庭关爱、为他人所认同与接纳,拥有着良好社会关系的大学生,不仅有利于他提高自身价值,更会让他产生丰富的主观幸福感。

3.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压力来源之一是就业压力,为人生出路与就业前景担忧,就业压力大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的大学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对就业问题还没解决的学生,会感受到无助、焦虑与失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不平衡,即使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不同,但因为就业岗位都类似,导致就业竞争越演越烈,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此情况下,大学生的幸福感也就不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培养良好的人格特性。培养良好的人格不但能够降低大学生对消极情感的敏感性,提高对积极情感的感受度,还能帮助大学生们在自身努力下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安全感和社会支持,良好的人格特性对大学生实现自身目标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一种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人格特性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阶段好好努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人格特性。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也要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才智,使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2.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人的需求是在不停递进的,在满足了一个需求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方面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精神方面却十分贫瘠,对生活不报什么好的预期甚至堕落。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只有拥有正确的幸福感与崇高的理想,有着为实现自身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决心,才会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感。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其远大理想与内在价值,要让他们明白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时有发生,在面对生活问题、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看清问题的本质,把挫折与困难当成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身幸福感。

3.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改掉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懂得幸福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道理,要学会如何去获取幸福,通过关心他人、自我完善和回报社会等来感受幸福。班集体是大学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舞台,若所在班集体能够起到促进同学之间和睦、团结、健康成长等良好作用时,那么相信这个集体的每个成员的主观幸福感都会得到提升。性格内向的同学也会积极、热情地投身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去,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的特定年龄来说,还处于一种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在面对情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与就业等压力时,心理问题较为突显,易于产生心理障碍,有碍于大学生对幸福感的体验。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幸福感,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技能,使其能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与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各种压力。在大学生的主修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现代的大学教育看重的是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教育,注重的是技能的掌握与知识的积累,而在学生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关注较少。学校应系统地设置心理教育的课程,让学生时刻接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做好课外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5.培养就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社会与学校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是就业难,在高校扩招和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更加困难和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学习生活与就业期望,还会产生不安、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心理障碍和身体疾病。就业压力大会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感的体验,降低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对幸福感的体验。大学生自身要树立良好、正确的就业观,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就业现象,结合自身的能力与实际情况,及早做好事业规划,根据自己制定的职业规划来锻炼相应职业能力,达到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第2篇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不足是不容人们忽视的。

1.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2.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往往陷于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得不到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院系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许多学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加强,教学任务反而被严重削减,因此文献检索课备受冷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第一,将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第二,将信息素质教育片面认为是专业技能教育;第三,将信息素质教育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及教育的效果。

(2)信息素质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文献检索课作为唯一的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方式。模式是老三套: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式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为选修课,课时设置多的为一个学期,少的仅仅为几节讲座,而且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虽然增加了计算机检索内容,但大部分仍局限于数据库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

3.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涵盖面窄

教育部“四个文件”的下发,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四个文件,就不会有文献检索课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现在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但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与教育的课程,显然原文件的有关内容,特别是[1992]44号文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滞后。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高校现用教材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44号文件《关于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为依据编的,内容主要是信息技能教育,部分涉及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又不全面,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层次不分。学生年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应不同,对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大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层次不分。因此,实施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分段教学也势在必行。

4.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其中,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

(1)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陈旧。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它们四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知识素质是基础,信息意识素质是核心,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准则与保证。而我们许多院校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仅仅理解为文献检索课教育,只着重于信息技能教育,忽视了理念教育,只重视手段应用,忽略了观念更新。

(2)学生信息意识淡薄。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

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路一般不是很开阔,往往局限在与自己所喜爱的某种信息接收上,主动捕捉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浓厚。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语言较贫乏、缺乏信息创新能力,不善于积累信息。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针对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价值成为价值实体中的独立构成部分,信息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的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把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性的成果。吁请教育界权威机构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要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各部门人员的合作创造条件,并统一部署和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准则和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和切合实际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各高校要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规划制定人应有校长、主管教学的领导、图书馆员、各院系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选择某个年级或院系为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对象和范围不同,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2)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信息素质能力和细则。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其别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检索、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指定达到上述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几次培训讲座来实施完成。应该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制定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

A.对刚入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及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和培训,讲授图书分类法及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等的加工和管理、图书馆馆藏查询的使用方法。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B.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检索专业数据库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专业信息及信息资源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重组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为全面学习中外文的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C.对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专业信息收集、获取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全面讲授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重点在于明确表达检索需求,精确而有效地构建检索策略;介绍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检索与获取;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理论和技能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4)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准则,各高校可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也可通过社会需求的考察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既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又可为信息素质能力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A.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信息需求的能力相协调,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B.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的认识相一致。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

C.在信息检索与应用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相联系,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能够遵守关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D.在信息交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整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其他教育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行需要在全校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院系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与各院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合作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管理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具体方法如下:

(1)图书馆参与学校教学规划的制定,承担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利用方法、信息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介绍某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技巧。并对学生提供像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这样的实践场所,并能给予辅导和咨询。

(3)积极与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建设模式提出要求,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内容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总之,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熏陶。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们高校之间顺利实施,高校之间要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机制,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樊宏利.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5(2).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第3篇

“县中现象”谁承其咎?

教育不公――“县中现象”后遗症

从“县一中”到“超级中学”现象

从“县中现象”走向县域素质教育

(郭晓霞/辑)

编者按:

所谓县中,并不是指所有县一级的中心中学,在这里的“县中”指的是那些远离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上,但在当地又有一定影响的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观念、水平往往比不上省内一流的中学,但也并非完全的后进中学。此类学校往往有以下一些特点:1.为追求高升学率,刻意“抓优放差”。2.不重视因材施教,把所有学生都视为“差生”。3.缺乏监督,不正之风比较严重。4.宣扬“全封闭军事化管理”。5.周末和节假日补课提高考试成绩已成千古不变的真理。非高考科目的边缘化。

上述元素的长久积淀形成县中现象、县中模式。县中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精神,以牺牲学生体能为代价换取高分。为了“榨”出学生的最好成绩,他们长期、大量进行各种习题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与考试成绩,却导致了学生的思维狭隘、单一,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县中现象”谁承其咎?

续 梅

“要想不苦一辈子,就苦高中一阵子!”“要想今后有出路,就看今天苦不苦!”在许多县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醒目的大标语。无可辩驳的是,靠着这样的激励,学生们在朝五晚十的苦日子里坚持着、奋斗着。这样的励志名言有错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县中现象的出现?谁来为县中现象中的种种问题承担责任?

“历史地来看县中”

国家督学总顾问陶西平分析说,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重视高中的发展曾有几个关键点:1953年,中央提出要办好重点中学,全国开始有了国家级的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分批分期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很多县响应号召办出了一所或两所好的中学;1994年,《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的目标;1995年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上,原国家教委又推出了关于实验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标准。所以从历史发展来看,曾经在政策导向上,提出了先办好一批学校。这是县中发展的大背景。

陶西平认为,毫无疑问当时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对的,符合当时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需要。事实上,多年来县中培养的大批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也不乏各方面非常优秀的杰出人才。而目前县中出现的一些所谓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再比如,目前一些省仍在评星级中学、示范中学等,这在政策导向上无疑都强化了举全县之力来办县中的行为。

“精英主义教育制度是残酷的”

北京大学附中原校长康健分析说,就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言,本质还是源于当前这种教育制度。“精英主义的特点是把整个教育制度看成筛子。”康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要不断筛人的,最后剩在筛子里的才是教育的成果。各种升学考试就成了一个个筛选的程序。被筛掉的学生的心情和命运如何?我们提供的教育对他们的未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发展机会与权利作为代价去换取少数精英;如果以牺牲精英们的个人兴趣与选择,剥夺其广阔活动空间,去换他们的高分,难道这就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理想吗?康健对此表示了重重忧虑。

康健认为,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在于基础,是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础的劳动技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三维的,包括要培养健康的人,培养会劳动、会工作的人,培养会学习的人。在他看来,县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已经改变了基础教育应有的性质。他分析说,县中现象之所以出现而且越发严重,是因为这些现象和现行教育制度是一致的。他强调说,县中现象的板子不能打在学校身上,这不是校长和教师情愿的。

“高考指挥棒是根本原因”

前几年,重点中学互相攀比的是升学率,如今的重点中学相互之间的较量集中在重点高校的升学率,有的甚至是比哪所学校出来的地区状元多!为了迎合这种攀比,重点中学为了招来好的生源,有的面向全国招生,有的甚至出现了以高额奖学金引进好生源的现象。应该说,教育功能的异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专家们指出,异化的原因就是高考指挥棒还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应该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目前还没有被社会完全认同。

华东师大教授吴刚认为,县中的学生采用苦读的方式,源于师生和家长对学习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通过重复性的劳动,以达到熟练掌握,强调的是量的积累,而不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转换。究其根源,是高考取向决定的。历来的考试都是重视做题的效率,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定量的题,这就必然强化了重复训练。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看来,目前高考的评价体系对农村学生而言还算是公平的。如果像美国那样,除了知识的考试还要考查社区工作能力等,中国的农村孩子就更不具有竞争力了。而目前的考试方式至少可以让他们通过苦读占据优势。但不少专家也指出,现在的统一高考并不具备太多实质上的公平,因为在分数竞争之前,计划分配已经先行确定了各省级区域考生的命运。有限公平只在一个省级区域内得以实现,而且还要防范各种教育腐败的袭击。但是,老百姓还是愿意维持这种虚弱公平,因为毕竟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均匀”

陶西平认为,目前大城市孩子高考的机会多一些,而农村孩子考大学难度要大。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在教育的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要相差不少,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吴刚认为,农村相对是在以自身的朴实的方式来寻求提高教育质量。比如说,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还很少用到,但城市已经广泛使用。根本的原因在资源配置的不均匀,资源的拥有量不足。在肖川看来,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导致县中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这两年好教师都“孔雀东南飞”了,剩下的大多只有和学生一起拼体力、拼时间、拼题海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

教育不公

――“县中现象”后遗症

文献良

人为设置重点 历史使然

教育不公平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城乡不公、东西部发展不公、优生差生的不公、男童和女童的不公等,但教育不公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重点学校的出现,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当初国家急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在每个县设立一所县中进行试点,探索经验,逐渐形成了“县中现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学力量强,生源好,天然成为重点学校。随着城市发展,新办的学校越来越多,但这些学校的生源和师资相对要弱一些,形成了一种不平衡。后来,国家要求迅速提高教育质量,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家长出现择校心态。

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成绩考核标准,主要是看高考升学率,这也助推了重点和非重点的差别。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高考成绩好,哪个地方的教育质量就高;哪个学校高考成绩好,教育部门就对他们重点扶持,因此就拉大了差距。为了出成绩,层层抓重点,非重点成为薄弱环节。再加上后来国家也设置了各级重点学校的评选,于是重点之风愈演愈烈,这是“县中现象”的后遗症。

县中现象造成教育不公

县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极端表现。政府倾全力打造一所中学,作为“精品”或者重点,从投入到具体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倾斜,是不公平的一种表现。当时设置重点,是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因素决定的,也符合当时的情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重点和非重点,就像大妈和小妈的儿子,受到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配备、校舍建设等方面,重点学校能得到更多的倾斜。因为这种设置,造成了更多的不平等,比如教师待遇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公平、校长的不公平等。

60年代以前、70年代后期,重点和非重点的差别并不明显,这种差别是后来逐步形成的。家长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重点,不惜花费重金,甚至托关系写条子,演变成今天的择校热。现在,不光有市重点,还有省重点、国家级重点,有的地方还有县重点、区重点。非重点削尖脑袋想成为重点,以获得更多的政策、经费支持,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创重点的风气愈烈。

这样的设置,造成了学校之间的相互埋怨。每年的生源大战就是一个例子。每年招生,都要划分几个批次,重点学校往往得到优先照顾。它们可以先划定很高的分数线,把优秀生源招完之后,非重点学校才开始招生。生源好,教学质量当然就好,生源差,教学质量当然差。非重点埋怨:你把好学生都招走了,高考成绩当然好,我招不到好学生,高考成绩当然不好;荣誉都是你的,我们都是冤大头。

人为设置重点和非重点,最大的后果是造成了社会心态的失衡。可以说,教育的不平等直接给受教育者带来一些消极的体验,会进一步影响到他良好社会观念,诸如自由、民主、平等与公正理念的形成。

马太效应拉大教育差距

因为政策、经费等向重点倾斜,结果造成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这就是教育的马太效应。国家希望重点中学强起来后,带动非重点一同发展,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如何带动非重点学校一同发展,虽然政府有政策,但落不到实处。那些先“富”起来的重点学校,对弱小学校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因为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在政府的引导下,这几年要好了许多,比如名校扶弱校,派一些好老师支教,进行各种交流,对弱校的师资进行教学辅导和培训等,都是很好的探索。

取消重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最近几年社会上取消重点校的呼声越来越多,但是我认为取消重点校,可以在形式上实现校际之间的教育公平,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千方百计考大学,是为了实现就业,但人们对教育优质资源的诉求是第一位的,即便取消了重点,大家还是要往这些学校挤。

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措施要公平,对重点和非重点要一视同仁,让重点和非重点在同一个环境下公平竞争。

重点学校已经做大做强,有了造血功能,因此政府应该减少对它们的扶持,让其自我发展,同时加大对非重点、弱小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包括政策倾斜、经费划拨、师资配备、校园建设、教学设施设置等,让这些学校向重点看齐。当然,不要因为扶持弱小,就把重点学校的办学水平拉下来,已经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要去打破它的平衡,否则就是新的不公平。

此外,我们要认识到家长不仅需要公平的入学机会,更希望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政府要出台政策,让老师流动起来,让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能够到非重点、到乡村去教学。当然也不否认非重点学校同样拥有很优秀的老师,但总体看,非重点师资力量的配置要比重点弱。可以采取措施,比如从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让他们主动到弱小学校去。这需要一个过程。

解决教育公平,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特性,目前生产力还不发达,要一下子实现公平不切实际,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人们对好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普遍的社会心理,但国家也拿不出大量的钱来扶持弱小。因此,可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很多重点学校都实现了网络化,教育资源已经上网,可以通过网络,把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到乡村和其他弱小学校去。但这同样需要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有经济基础才行,如果他们无法上网,那也是一句空话。

要想彻底解决教育不平等是不大现实的,通过国家、社会的努力,建构一种比过去更为公平的标准与规则,使民众享受比过去更为公正与合理的待遇,则是可能的。

(摘自“彭世军博客”)

从“县一中”到“超级中学”现象

熊丙奇

在近年来的高考录取中,“超级中学”垄断国内一流高校的生源,正成为一种现象。“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省会或大城市,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加之拥有较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高考成绩连年优异,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

“超级中学”并非新现象。多年前就存在过“县一中”现象――上重点大学的名额,大都被“县一中”占据――不过近年来,出现了“重中之重”的“超级中学”,把“县一中”现象推到了更高层次。

在现行高考制度之下,出现“县一中”和“超级中学”现象是必然的,不出现反而不正常。目前的高考录取中,分数是唯一的录取标准;高考升学率,尤其是名校升学数量,是当地政府的重要办教育政绩。为此,集中优质资源举办一所竞争力强的高中,会成为当地政府“十分理性”的选择。以前的“县一中”和现今的“超级中学”,就是这样出笼的,它们通过中考,把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选进,加之拥有当地最好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很自然地,这些学校的学生会在高考中,成为当地分数最高的群体,也就把名校的录取机会收入囊中。

其实,对应现行高考制度,我国早已形成“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到好大学”的“五好”链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初中、小学不得有重点校、重点班,但各地照样办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教育就更别指望“均衡”发展了。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集中高分学生、享有最好办学资源的“超级中学”,会在更多的省份出现。

在笔者看来,要治理“超级中学”现象,必须打破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实行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这才会引导各地在举办基础教育时,注重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围绕升学率,极力打造一两所强校。当然,目前的自主招生,仍然只有单一的分数标准,而没有考虑其除了学科成绩之外的其他表现,并不算真正的自主招生。

从平等的受教育权出发,当地政府把教育经费重点投向一两所中学,而其他中学的办学被漠视,是侵犯平等的受教育权的。但对此,很多老百姓接受了这种现象,这是长期以来的教育权利意识淡薄,导致的教育评价错位。

事实上,我国教育存在的严重地区不均衡、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包括高考录取指标在各省份的不同,根源就在于没有尊重并维护平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受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进行利益博弈的机制。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迫切需要启动这一机制。

(摘自《广州日报》)

从“县中现象”

走向县域素质教育

刘宪恩

“县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人们达成这一共识,多是源自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教育。

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最清楚。为什么在国家明令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下,学校还要搞“应试教育”?近来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使这个问题昭然若揭――校长选择应试教育是“温柔的错”,选择素质教育是“壮烈的死”。中考、高考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教育领域的上空,一“考”定命运,让每一个涉身其中的人都忧心忡忡,最终催生了素质教育的“怪胎”,遭遇了“换汤不换药”的尴尬。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广大的地区县域内,高中校长的任免,都由县委组织部门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只负责学校业务管理。这说明,出现“县中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关键就在县域内。

县域的培养。校长掌握着最基层教育单位行驶路线的方向盘,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如何能成为一名对素质教育有深刻认识且有实践能力的校长,这必然依靠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有战略性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培养计划。先打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迈出战略性的第一步,然后再说循序渐进。

县域的支持。全社会都可以来关心素质教育,学习素质教育,理解素质教育,批判素质教育,但不要都来指挥素质教育,不要具体地领导和插手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项科学事业,更是一门专业,教育以外部门的过多干涉和指挥,会造成干扰,会使素质教育又失败于“一哄而起”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支持学校搞素质教育的方向和做法,配合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计划,为学校搞好服务,努力解决素质教育需要的资源条件,营造适宜环境,为学校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撑腰、打气、壮筋骨,消除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使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心搞素质教育。对于促进一个事业性的专业部门的发展和繁荣来说,最重要的条件莫过于政府部门的支持。

县域的管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素质教育并不陌生,有一定的思想和理念,只是对素质教育下的管理缺乏理论认识和实际经验,对走素质教育的路子感到生疏,对走素质教育路子的信心摇摆不定。因此,在“应试教育”和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研究县域素质教育的管理,创新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县域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准确定位,然后利用网络把校长们、教师们有计划地组织起来,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活动、观摩活动、交流活动。从介绍具体的事例开始,从积累素质教育的“妙方”开始,进而到学习理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大家就都有了时间,也都有了机会,也就有了方法和方向,又能保证效果。这些措施和做法都是县域管理长于所为的。

县域的考核。单凭计划、培训,难以使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了不使素质教育停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把素质教育列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中,将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的秩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效果、学校科普、体音美活动的开展情况等,作为对学校考评的主要依据。这样,素质教育就会在县域内开展起来,由过去教育管理部门督促校长、教师搞素质教育,变成了校长、教师迫切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搞培训。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综合素质 改革 借鉴

随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我国教育方针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的教育理念有了较大的改变,认知教育也开始普遍推广,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来说,目前“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还没有多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灵教育和抗挫折教育等还很欠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身体素质还很差,这些都障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与社会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还很任重道远。为此,本文主要尝试剖析日本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从日本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为我国搞好素质教育改革进言献策。

一 日本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及教育改革要点

为了更好地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培养下一代必要的素质和能力,日本文部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着手有关教育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措施和内容如下:

1日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在日本,最有权威、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要》,该纲要内容对全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等的教育方针和课程安排有很强的指导力。

1951年开始,日本正式实施《学习指导纲要》,在该纲要中规定:小学需开设国语、算数、社会、理科、音乐、图画、家庭、体育等八个科目的课;初中需要开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保健体育、职业和家庭等八门必修课和外语等选修课;高中需要开设国语、社会(包括一般社会、日本史、世界史、人文地理、时事问题)、数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学)、保健体育、艺术(音乐、图画、书道、巧工)、外语等八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以社会结构和人文地理为内容的社会课和以烹饪、缝纫、保育、家庭账目等为内容的家庭课,无疑是增加学生社会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实际生活能力的课程,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1961年日本文部省强化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系统化。其中在小学和初中新增了道德课,在初中的选修课增加了农业、商业、水产、药学等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将来职业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在初中和高中增设了教育教学之外教育活动,以增加学生的文体活动或班级小组活动。

1981年日本文部省开始实施宽松教育模式,并着手实施消减上课时间工作。之后,1992年开始提倡新的学力观(学习能力不光指知识的习读,更在于知识的实际应用),教育模式转为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个性,并进一步落实减少授课时间事宜。

2 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开始着手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并于1989年制定宽松式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进而在1997年制定的《教育改革纲要》为落实宽松式教育明确了较具体的内容。其中包括:(1)中明确提出要在宽松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学校的教育方法也从“填鸭式”教学改为“自主学习(自我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实现教育方式的变更。(2)将侧重于学分的高考方式改为以考察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3)强化情操教育,培养正义感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关心他人等品德高尚之人。将情操教育纳入课程之中,确保有效实施。(4)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义工活动,提倡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野外锻炼和旅游,培养互助合作精神。(5)加强学校和家庭、地域社会的联系,通过PTA组织(学校家长联谊会)等全社会合力培养素质高尚的人才。(6)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实地参观和义工劳动强化学生主动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环保的主力军。从上面的改革内容不难看出,此次改革一改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通过社会实践、休学旅行等,将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视野开阔、勤于思辨、情操高尚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为了推进教学课程改革,1998年至1999年日本修订了《学习指导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学力观(学习能力和水平观),明确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同时,为了落实宽松式教育,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消减了30%,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科目,其具体内容由学校安排。 所谓《综合学习时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一般每周安排2-4个课时。课程内容主要选取国际间理解与交流、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和健康等社会性、综合性主题,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组织和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和基本素养。

二 日本素质教育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1 日本素质教育的主要经验

纵观日本素质教育方针和教学课程设置内容,其主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将教育重点从单纯灌输知识调整到培养具有全面生活能力的人这一目标。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就大力强化教育,使学校教育走上了正轨。在此后的20多年间,日本社会中广泛蔓延追求高学历高工资之风,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最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能到大企业就职并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为了满足家长的这一渴望,教育部门主要抓的就是英才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准,而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基本是围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组织的“应试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把为了参加高考而进行的学习称为“受验战争”(高考战争),致使一部分学生开始厌学逃学,教育本身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注意到灌输教育的弊端,并着手探讨把教育的重点转变到如何培养活生生的有生活能力的人这一教育原点上来,其中主要方向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并从中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具体措施而言,其一就是增加到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和郊游、自然考察等机会,通过实践开阔眼界,磨练意志,更生动形象地学习;其二适当减少授课时间,增加《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科目,通过外聘教师来上课,或者到社会上去实际考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判断、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难看出日本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第二,素质教育突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品德情操培养。人的成长许多情况是由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来决定其方向和命运的。就审美而言,它往往无形中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是决定一个人修养水准的关键因素。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日本除在小学和初中开设图画课之外,还在高中开设以音乐和美术欣赏、书法、巧工为内容的艺术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日本的初高中生还经常组织观赏音乐会和休学旅游,在实践中观摩欣赏音乐美术,达到了“娱乐休闲”和“游山玩水”也是学习的境界。

第三,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形成了全社会搞素质教育的局面。首先,许多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如日本国会、NHK电视台、本田公司、东芝公司、麒麟啤酒公司等)作为学生的参观基地积极吸纳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其次,PTA组织参与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资源回收等活动,并选出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负责《综合学习时间》的部分课程指导,协助组织自然考察和郊游活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借鉴日本素质教育的意义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已经20多年了,也许是由于上热下冷,也许是服务于高考这一指挥棒而使“应试教育”如磐石依然稳固如初,而提高国民素质也几乎成了口号。那么,是什么原因而形成这一尴尬局面,不妨结合日本的经验进行一下冷思考。

首先,关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需要界定。就素质教育而言,它比较抽象,但笔者认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育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懂知识会应用的人,人的培养是竞争的最基本要素,其重要性要优于知识本身;其二,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向。人在社会上生存,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其能力是以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社会交往等能力为前提。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其三,决定素质的关键因素是文学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素质教育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很好地具体化。对于这三个方面,日本的学术界和教育部门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探讨和争论,极大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第一方面,日本在政府有关教育的答辩中就明确了培养人优于传授知识的观点,并“宽松式教育”政策实施中得到了贯彻。关于第二方面,日本通过课堂外教学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关于第三方面,日本增加古典文学和诗歌的学习,通过组织看录像和观看演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运动”、参加义工活动、义卖活动等自觉提高道德水准。使之在反观我们的素质教育没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就赶时机似地推出,最后陷入空洞化的局面也是必然的。同时,现在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也达到了空前规模,但就其素质而言较明显的就是实践能力差,距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明显是我们素质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其次,素质教育的社会性需要加强。在日本教育事业是全社会最关心、最瞩目的事情,上自国会和政府机关,下到学者、企事业单位、社区、PTA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都主动关心教育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为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我国要很好发展素质教育,就要去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气,本着素质教育人人有责的精神,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日本,家庭内部非常关心学生的礼貌培养和爱心教育,教师和PTA组织非常关心学生的责任感问题、尊重人格问题和欺凌同学问题,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这样有利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和心灵教育的实施,收到了较好效果。就国内而言,我们的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要么以树形象学典型为主,要么流于说教,其效果不很明显。具体来说,我国的一些企业人事部门非常苦恼招聘来的大学生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踏实等问题,这与我们素质教育不够有很大的关系。从出现的问题来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决定民族素质高低的关键问题,我们对此决不能忽视。

三 结论

当然,日本的素质教育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出现了日本学生因授课时间的较少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但日本教育部门很快采取了必要的弥补措施,保障了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日本的素质教育改革比我们早10多年,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和失败教训课借鉴,这是我们走捷径的好方法,有必要认真地学习和吸收,以保障我国的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关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方向,总理曾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只要我们本着务实精神,积极借鉴包括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力进取,我们的素质教育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参考文献

乔锦忠.正确减负科学考核推进素质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7,(3)

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第5篇

一、万源市调查对象情况

水田中心小学原名水田附中,原含中心小学、初中和六所村校,在国家对人口较少的乡镇推行撤点并校政策的情况下,现仅存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往川坝村校。学校生源不足,目前,水田中心小学只有小学1~6年级六个班,外加一个幼儿班,共156名学生,较偏远的往川坝村校仅有小学1~3年级共37名学生。撤点并校后,该校成为万源山区一所典型的超编学校,中心小学有教师23名,村校有教师4名。学校教师中高级教师l1名、一级教师l6名;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4名,专科学历23名。中心小学的前身是水田附中,其设施相较于偏远落后的村校来说较完善,有简易实验室、简易计算机室和图书室、远程教育教室。就该校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教师极少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上,教师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方面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显得薄弱。以四年级的《桂林山水》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主要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并巩固字词的学习、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总结中心思想,整堂课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讲,同学听、记,没有借助多媒体或者其他教学手段。

二、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观念陈旧,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

贫困山区现有语文教师大部分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教育观念相对陈旧,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教师中因循守旧、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很普遍,重点关心的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等。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单一的课本知识讲授,忽略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务院2008年12月审议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2008年12月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r3]由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基本以学生的分数为标准,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提高班级整体分数,更是通过拖堂或者占课给学生补习。

2.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进修学习机会少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做好教学教育工作、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由于贫困山区经济落后,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少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更新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众多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沿用山区教学的惯用方法——即将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字词句段篇,沿用从解释生字词到划分段落再到总结课文内容和中心意思的步骤。师生互动环节少,学生的任务仅限于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引导、情感培育、文明熏陶、审美教育很难成真。

4.教学资源使用率低,浪费严重贫困山区教师使用远程教育技术的能力普遍较低,加上远程技术中的资源更新速度慢、没有专业设备的维护方法,导致远程教育技术的使用率低,浪费严重。尽管远程教室可用作多媒体教室,但语文教师课堂上仍然注重传统的讲授模式,很少使用ppt,或者其他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手段,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课犹如逢年过节。

5.教研活动没落到实处,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在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搞教研活动的有效机制。据了解,学校很少组织系统、正式的教研活动,只有遇到大型的公开课或者赛课等情况,才会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教材、交流教学方式等。大家都在自己的从教经历中故步自封,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整体提高。

三、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语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为提高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应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1.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师应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认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培养自身创新精神,提高自身教学教育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通过自身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教学特色。[4]既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尤其是要善于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媒介吸取其他教师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精华。

(3)加强语文教研能力。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熟知教材内容、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精神的载体,只有充分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去落实语文课程新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只有把握了这样的特点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形象、灵活机动、游刃有余,才能真正体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才能真正提高贫困山区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为贫困山区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4)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遵循复习——讲授知识——巩固练习的模式,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依据心理学家沃勒斯提出的“准备一孕育一明朗一证实”思维四阶段理论,在教学中应有秩序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应把“预习指导”“迁移训练”作为重要环节列入教学内容,逐步形成“预习指导一精读引路一自读揣摩一迁移训练”这样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整个课堂活动从始至终围绕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_6]。南江县元潭乡中心小学结合自身情况,总结了不同课型(含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的教学结构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教师应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主学习。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通过查字典、默读朗诵、写提纲等方式不断地引导他们自主搜集、提炼信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的平台。第三,教师应重视实践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讲授课本知识外,教师还应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可在班级里召开故事会,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还可利用农村地区接近大自然的优势,合理地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欣赏大自然、学自然,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成立读书角、编排表演语文课本剧等等。第四,教师还应改进评价方式,丰富评价内容。传统的只以考分评价学生的方式,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考评方法应跳出试卷,走向多元化,既要考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考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将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相结合,将平时测试的范围扩大到包括课堂提问、课堂参与、作业情况、预习情况、听课效果等;口试和笔试的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

2.学校应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管理、组织、协调作用

为搞好素质教育,尤其是语文素质教育,学校应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教研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协调作用。(1)积极鼓励教师合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将参与教研活动纳入教师的考核中,改进考评教师的方法。(3)多开展校园文化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如举行诗歌朗诵,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举行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举行主题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