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7)02C-0130-02

近十年来,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然而,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各方面的调查和了解,笔者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一种能够遵循主体意识并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动态反馈信息的教学模式,即体验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情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带来促进因素,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更加良好地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一种理论教学、密集知识点灌输的方式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老师,并没有真正的领悟。心理健康课程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知识类课程,其在教学目的方面对实用性的强调程度是非常高的。学生必须将相关学科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没有落实到位。

第二,在教授课程时仍然采用教师主体地位教授知识的形式,缺乏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之后没有办法将所学知识完成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广泛涉猎但是并没有一个专项,没有对某一项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学到了各个设计内容的皮毛,因而难以应用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而体验式教学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在该方面的缺陷可以比较好的弥补起来。

第四,在师资能力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内容看似只是简单陈述心理事件,但其实其在心理学教育运用方面大有文章,教师对于专业内容领悟不到位容易导致其教授内容浮于表面。所以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进修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内容进行讲解。心理健康的专业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当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基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架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反思并总结出相应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并将此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情境参与,学生的主动性能够被激发出来。我们在心理学课程教授时应该按照下列原则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原则。传统教学中一般对于获取知识的一方主体地位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更应该强化这种主体地位意识。学生要在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下发展自主思维的观念,主动的参与到各个设计环节中去,主动的反思和领悟心理学课程的精髓,并能够与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反馈。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程的应用中师生的互动性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宽松的氛围,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进而能尽情体验、领悟教学内容,最终掌握教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统一原则。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体验方式设计必须建立在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准则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相关课程中的重点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同时要注意这些教学重点能够高效的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运用具体情景编写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以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具体的能力为基础,不能超过这些范围。否则不仅教学课程难以进行,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的反应,防止学生出现偏离中心内容无关的探讨。学生的体验活动要紧紧跟随教学内容。

(三)学习过程反馈原则。反馈原则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动态反馈教学是体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一个特点,教师应时刻关注体验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及时掌握学生在接受相关课程后的动态,以便进一步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教师应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对每一个同学的反应要敏于观察。教师的反馈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课程学习中的动态,了解自我的学习过程和状况,有利于学生根据学习程度调整学习方式,对学习过程有清醒的认识。教师的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体验和探索,提升了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五个阶段。

(一)导引。导引过程是作为情景体验活动的铺垫,是教师通过故事或案例的方式导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章的教学目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教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简单介绍,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设置情境体验活动。教师必须将此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情景体验环节的相关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相关,也便于学生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显著的提高。具体的情境体验内容设置需要符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既要将课本中所教授的知识展开,又要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三)实际体验。教师在课堂进入相关的情境体验过程中注意用合理的方式引起学生参与情境体验的兴趣,激起学生自主自愿参与相关体验。在具体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在实际的体验阶段教师应掌握控制整体的体验过程,以免在體验中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产生负面效果。

(四)总结情景体验活动的体会。在每一个体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有助于共同寻找积极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心理技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热烈讨论。体验式教学中对于分享环节非常重视,学生在完成情境体验后能否将所感所悟进一步升华主要依靠这一个环节的处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主题的讨论,避免体验式教学方式只是流于热闹的游戏表面,毫无思想上的提升。

(五)内化体验体会生活迁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完成在生活中的使用。教师要将体验活动进行总结,明确本次课所教授的内容,学习的心理知识和行为技巧,督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将生活迁移作为作业,通过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总结自己通过课堂所掌握的心理技巧如何运用于生活中的。

四、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课程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五个过程的结合统一,分享环节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通过分享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领悟和体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由于时间有限或者参与人数众多等原因没有机会分享,致使分享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甚至达到两百人左右,由于课程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分享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教学慢慢变成了的热闹游戏,总体教学效果欠佳。课程教学流于表面形式。针对课程教学人数众多,分享环节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减少心理健康课程上课人数,将两百人以上的大班分解成小班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40人以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分享体验。

(二)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薄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项对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求较高的一项特殊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则对相关心理学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尽管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但是其功能和作用是非常主要和关键的。相比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反应能力。就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非常缺乏专业的,经验丰富且能够临场应变的高素质教师人才。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构建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研究项目整体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效果的研究也没有及时的建立。大部分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评价方面还是依靠课堂气氛和学生对课堂意见评估调查表来展开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有一些实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传统的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主要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完善关于体验式教学方式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能够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2]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9)

[3]蓝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2-01

近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高校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纷纷开设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于2002年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必修课),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设立,普及了全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是提高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但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施,我们发现目前传统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主要采取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

(1)单向性过强,抑制了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的提高。

传统方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即知识流的方向主要是教师――学生,学生的学习感官主要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被动性强。而教师也因缺乏学生临堂的学习反馈而难以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这种单向教学模式之中,容易养成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懒汉”式学习思维。心理学知识需要学生通过深入的自主探讨才能更好的加以掌握,单向的教学却因上述原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缺少课程的交流实践机会。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彼此独立,能够理解和掌握多少知识全靠学生自己的听记与自我剖析,同学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互动。而学习心理学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样本分析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直观体验心理学相关原理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而互为样本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个体心理差异,了解群体心理特征,增强对心理学理论普遍性的理解。

(3)情境构建不足,制约了学生心理学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模式下,教师主要依靠口头讲授、图表分析等形式为学生构造虚拟情境,但往往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距离。

(4)自主学习不足,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应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将难以深度理解和体验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在教师单纯性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容易使学生养成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

二、PBL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广为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等在教学中应用。在教学中应用PBL模式具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等作用。

PBL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构造情境,提出问题

实施方法:PBL模式的核心是问题,因此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实施PBL模式教学的关键步骤。针对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问题;在课堂的不同时段提出问题;或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2)构建小组,分组学习

实施方法:根据班级人数构造学习小组,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实施方法:小组成员根据问题分工分头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让小组成员通过沟通与交流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

4)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实施方法:小组领导代表各自所在小组展示其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与总结,进一步促使小组成员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所获得的知识与思维技能。

三、PBL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校2012级新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PBL教学法实施教学。

2.评估

课程结束后进行自编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及比较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结果

结果表明(表1),大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可以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记忆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促进思维扩展等。

四、总结

为了能使PBL教学法在课程中有效实施,任课教师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深刻领会 PBL模式的本质,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置于教学促进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角色之中;二是做好知识储备,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综合分析与评估能力;三是做好发动工作,让学生了解PBL模式对其学习活动的新要求,使之也能转换角色;四是构造新的、多层次的教学评估系统,以适应 PBL模式对于评价体系的要求;五是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来源 ,指导其做好开展 PBL模式学习的准备,使之能够及时地查阅到与问题有关的资料。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曾经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点重要的理念,并在十七大的时候对其进行了推广,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我国国情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育改革一直在实施中,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因此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理念的举措,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新时期这一举措的实施变得刻不容缓。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有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政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对人进行素质教育,也是为了使人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二者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帮助,从而使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四友”人才,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做出巨大的贡献。高校思政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开展一系列对大学生来说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得他们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理念得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对心理学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术进行运用,并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有针对性地讲授健康的知识,比如心理咨询辅导等,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很有帮助。这样看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在对受教育者的最终培养方向和目标方面是一致的。(二)两者之间互为前提。思政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毫无关系的。心理的基础是思想,心理的影响制约思想的发展,思想也对心理活动方向有支配作用。所以,二者在具体的育人工作中是相互之间共同发挥作用的。首先,在高校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时,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因为只有一个人做到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比较健全,才有良好的控制情绪的能力,才能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客观评价自己,才能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对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正确的体验。其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大学生通过不断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正确认识社会,使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得更加准确,从而与周围人保持协调的关系,并且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之间互为前提、相辅相成。

二、思想政治工作及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的措施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改变。思想政治课不被学生重视,因此,学生对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比较低。但是,从目前国情看,思想政治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教育我们正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对以后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思政课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除了对课堂教学状况、课时量及学术科研情况等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之外,还要对学生对思想教育课程的重视度进行创新改变,例如提高学习兴趣等,教师可以深入学生心理,然后一一进行心理疏导,并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与学生耐心细致地交流沟通,在思政课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因此,重建以教学实效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任何活动开展的首要因素都是“人”,所以我们应对“人”的建设加以重视。在思政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对教师的现有教育水平进行充分了解并不断完善。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思政教师需要紧跟时展的脚步,不仅要熟悉系统的思政理论教育知识点,还要学习平时生活中的思想教育知识,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另外,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摘要:新时期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这样可以使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推动变化。“心情好的时候做事也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还要了解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等知识,并应用到教学中,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更亲切,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比如可以在思政课实施中应用一些比如说“我自己很棒”之类的语句,使学生的心情变得更好。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时的心情快乐,不断激发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成绩。(三)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做思政教育工作时,只有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都了解透彻,才可以保证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整体素质。但是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因而每个人的心理情况都不一样,使得思政课实施困难变大。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培训,对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针对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指导也不一样,我们要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做思政工作的时候要照顾到具体每一个人。以现在形势看,大规模统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不太适应,可以采取小班化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和学习,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以小组方式针对问题一一讨论,总结出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个体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外,课外也可以继续关注学生。比如思政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约谈,在谈话中慢慢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老师在约谈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学生不能只谈学习,更应对一些生活小事加以关注和了解;其次,思政老师可以多去学生寝室转转,因为学生在寝室比较放松,谈话更加放得开,这样可以使老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四)避免心理测试量表滥用。现在使用的量表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如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EPQ人格问卷、SCL-90自评症状量表、大学生UPI健康量表等,虽经我国专家修改,但其适用范围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只能反映被试者近期的情况,受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心理测试表对自己或者朋友进行心理测试,以此看自己是什么样的心理,看自己或者朋友的心理是否健康。应该对学生进行大范围的心理测查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这样才能如实准确地判断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教育一般都有其规律可循,但是这规律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思政课堂也是如此。因此,在新的发展时代,我们应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虽然本文已经简单地阐述了几点措施,但还远远不够。在以后教学中,更需要广大思政老师集思广益,对自己的新尝试及新经验不吝分享,从而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作者:荆奥棋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新生 学习适应不良 教育衔接 应对对策

一、高校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

1.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是枯燥、繁多、艰深。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上课有指定的教材,课程门类相对来说比较少,初高中的课程体系衔接紧密,学习方法没有大变化。大学每个专业都有几十门课程要学,有时甚至每学期要学十门课程左右,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这些课程几乎每一门都是新的课程,有新的课程体系框架,学多需要从零开始。课程内容远远多于高中课程,甚至是高中的几十倍,大部分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一节课就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内容,并且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这都使学生感到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事实上大学学习并不要求像高中一样精熟地掌握每个知识点,甚至有些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拓宽学术视野,培养专业思维能力。

2.专业不适应引起困惑、灰心、自卑。

大学教育有别于中学教育的突出表现之一就在于大学教育的专业定向性。在中国当前的高考录取制度下,部分学生由于填报高考志愿时对所报学校、专业了解不够,或由于志愿上专业服从调配,违背个人意愿,屈从父母意见填报志愿,出现了有些同学对所录取的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甚至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导致精神痛苦,造成较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学生对专业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稳定性。专业学习兴趣低,厌学情绪浓,学生成绩不理想、挂科等,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失眠等情绪。学业挫折使他们开始否定自己,陷入自卑。

3.不适应学习压力的变化,产生不良情绪。

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直接压力骤减,特别是经过高中三年高强度的学习后,终于考上大学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管束,可以好好放松,过上轻松自由的生活,但是大学学习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大考之后大玩”,结果是失去了学习目标,没有了学习动机,出现了迷茫、困惑及自我否定情绪。因为是经过层层选拔,能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当这些优秀学生集中在一起时,部分学生丧失了在中学时的优越感,倍感压力剧增,上进心越强的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

4.不适应授课方式、学习方法变化,导致学习无措。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是由教师和家长安排好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灌输为主,环境固定。采用循序渐进、条理性的授课方式,学生习惯了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即使是课后,也是教师和家长怎样要求就怎样做,学生几乎没有自我支配权,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高校学习强调自主性,大学教师的讲课很少会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为了让学生学到最新的东西,在讲课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学科前沿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老师不会时刻监督学生学习。

二、高校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针对高校新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群体这一情况,应该尽早开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新生开始上课的同时就开设公共必修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到尽早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各种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高校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发挥朋辈辅导作用,通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心理委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等方式,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另外,应该加强重视心理咨询工作。

2.加强对大学和专业的认识教育。

新生进入大学后需要了解所在学校院系的基本知识信息和专业信息,包括校院地理环境、校院历史、部门设置和人员组成等方面。利用讲座、媒体、社团等形式,加强专业授课内容、专业授课方式、专业特点、专业课程实习安排和专业就业方向等专业方面的信息介绍,深入了解所学专业。指导大学新生通过阅读相关期刊、杂志培养专业兴趣,鼓励他们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争取毕业时获得副修证书甚至双专业、双学位。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对大学有一种客观正确的认识,而且会为新生提供学习方向感和动力。

3.加强高校新生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时期,教师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讲,按要求完成练习,学生养成了只会记忆和背诵的习惯。大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主动学习,认真钻研。

加强适合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怎么听课、怎么看书、怎么做题、怎么复习、怎么查资料,等等。高校新生入学初,仍会按照中学时的学习、思维和行为方式应对大学生活,教育、引导、鼓励和帮助他们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思想上自立,这是解决学习适应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建议教师高度重视课程教学法的研究,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晓波,黄戴清,曹亦薇.促进大学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实证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74-77.

[2]杨艳玲.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与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155-162.

[3]潘德根.高校必须加强新生适应对策的指导.高等农业教育,2002,9:80-83.

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1.原因分析

“90后”大学生是从2008年、2009年开始的大学新生主力军,年龄一般在18~23岁[1]。其特点表现为:个体生理发育成熟和心理素质未成熟共存;自我意识增强和认知能力不协调共存;思维活跃细微与不稳定共存[2]。基于这些特点,下面分析当代大学生课堂注意力缺失的原因。

1.1环境因素

1.1.1家庭环境

在中国,很多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各种学习条件,却不能提供学习环境,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视,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且不能够与教师及时沟通;第二,家长过于强调教育,迫使孩子学习各种知识,降低孩子学习兴趣;第三,一些家长不重视过程,过于强调结果;第四,部分家长给学生灌输学习无用的观点,把高校当成大托儿所;第五,家长不能及时与孩子沟通,不能理解新人类的成长特征,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第六,家长无视孩子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自己认为好的专业;第七,中国家长往往采取打击式教育,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肯定和成就感;第八,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精神紧张或孤僻。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或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1.2社会环境

人生活在社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1)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变,各种不良风气影响“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3]。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一些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冲击,使学生变得浮躁、急于求成等,课堂表现为难以集中精力,容易被外界刺激吸引,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信心不足。

(2)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络迅猛发展,一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强烈刺激,使某些大学生沉迷、不思进取、堕落,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4]。

(3)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待遇低下,一度成为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1.1.3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消磨其学习意志[5]。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各大高校都会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大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学习是否应该为这些活动让步”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学校制度不健全,考风较差,作弊成风,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很多高校在积极开展应用转型,如何权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情况,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变得更难打动学生。

1.2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

1.2.1学习行为特征

崔维彬,詹红霞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行为具有专一性、开放性、互促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特征[6]。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如下特征:

(1)碎片式学习: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知识,通过网络查找快速获得,而不了解知识的前后连贯性,所需即所学。

(2)快餐式学习: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倾向于兴趣,对知识营养程度不加考虑,快速接受消化。

(3)遗忘式学习:由于网络的便利,学生不习惯记忆,对知识的获取可通过网络查找,随用随查,随查随忘。

(4)兴趣广泛而短暂:对新鲜事物很快产生兴趣,却不能长时间保持。

(5)见解独到又轻信: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有独到见解,对知识容易产生质疑,但往往容易轻信,对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自信。

(6)意志力薄弱:对网络、游戏、小说、微信等沉迷,控制力差,并把这些行为带入课堂。

(7)注意力随课堂教学的进行呈衰减趋势[7]。

以上这些特征,使当代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产生时而亢奋时而消极的状态,对知识点或者记忆深刻或者充耳不闻,表现为注意力很难集中。

1.2.2心理特征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维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思维已从经验型转向逻辑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思维有一定的创造性;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6]。这些特征有积极的一面,也暴露出大学生的一些缺点,如他们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叛逆的、批判的、标新立异的、好强的、虚荣的、善变的等。这些会体现在学习中,表现为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又怀疑、学习取决于兴趣、持续性较差、容易被外界因素吸引等,所以课堂教学中很难保持注意力。

1.3教师因素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敬业精神、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是决定教学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就会导致教学消极无效,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目标不明确、组织不当、设计不科学、手段单一、教法陈旧等。

2.对策分析

2.1环境对策

2.1.1家庭环境

人在步入学校之前,性格往往已经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环境往往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所以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担当孩子第一任启蒙教师的重任,通过阅读相关教育书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活泼自信的性格;给孩子一个完整快乐的童年,不要束缚孩子的天性,使其过早厌倦学习;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孩子给予无私的爱和肯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关心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了解孩子的所需,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提倡鼓励式教育,家长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在家长的关怀下是乐观、向上、自信、幸福、兴趣广泛的,为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社会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有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共同责任,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抵制社会的不良风气、强化大众传媒监管、监控娱乐场所环境、加强先进事例的宣传、优化社会舆论氛围、提升知识分子的认可度、牢固树立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信念,使学生尊重知识、重视课堂,通过有意注意慢慢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1.3教育环境

学校对学生学习监管的力度体现在制度和风气上,学校应有明确和不动摇的制度保证良好的学风和考风,通过“传帮带”、“结对子”等形式,延续好的风气。学生在严肃的制度下,使学生明确学习必须付出努力,从而加强课堂学习。并适当开展校园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不能占用学习时间和精力。

2.2针对大学生特点的对策

2.2.1学习行为特征

教师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时应该抓住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利用或者改造特点,而不是一味打击和否定。例如,学生喜欢碎片式学习,就可以在知识讲解中穿插一些课外的、趣味性强的小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衰减规律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如在课堂教学前十分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的后十分钟通过知识应用、总结、回顾、巧设伏笔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2心理特征

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大,需要家长、社会、学校共同努力,使其健康发展。首先,应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就业机会,提供正确的文化导向;其次,改变家长的包办式教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尤其关注和关心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后,学校应该肩负起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正确引导的责任,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适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8]。通过以上对策,改善学生焦躁、自卑、盲目、懒散、孤僻和适应能力差的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集中的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2.3针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