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产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加以解决。
文化产业就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大潮中崛起的,它的崛起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investmentdriven)经济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型(innovationdriven)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它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来推动。”经济学家米切尔·J·沃尔夫则在《娱乐经济》中指出:“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愈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现代经济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知识经济,更是一种高度“人文化”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品牌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通过“人文设计”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甚至已经找不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不体验文化意义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现代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楚了,现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主体。
现代文化产业强调“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这首先是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突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其次则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理念”,反对因单方面发展经济而破坏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损害弱势国家与群体的利益,反对掠夺性开发、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份量和本土文化特色,提倡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反对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文化的保存和发展,防范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的短视行为和负面效应。“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其主旨在于破除物质与精神的隔膜、协调现世与未来的关系、平衡人类行为与自然演化的冲突,走出经济或物质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精神不断升华之间的和谐共存。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崛起的,我们应该将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使我们民族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过渡。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使中华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为未来世界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的根本。在目前的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对历史短暂的文化的交流逆差,譬如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导致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交流上出现了暂时的逆差。这种情况在中国入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变得愈发严重。这说明,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经济的强势。这其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深入地研究,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扭转这种状况。
二
文化从非产业化的社会活动向产业化的经济资源转化,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整个经济计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政府应该将自己放在文化全面开放的交往平台上,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原动力与思想智性支撑。
所谓文化的全面开放,首先是强调“地球村”理念下积极的文化交往与对话,学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断实现外来先进文化的本土化;其次是适时适机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在强大的外部文化参照下,不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文化市场的全面开放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文化的开放与融入,要使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是不可能的,况且,封闭与保护对任何国家与民族来说都是暂时现象。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后发国家可能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越来越与先进国家处于同样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应该在这种思路下重新理解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已经走完五年的WTO过渡期以后,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我们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政府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原则,实行市场准入,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对外国公司和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执行非歧视政策;中国政府必将改革一切与世贸组织原则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交往理念,立足于制度创新,在世贸规则这个新的平台上整合与确立自己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文化产业政策,即: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维空间所构筑的文化平台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文化产业化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开放政策。只有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清楚了,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了,所谓的“后发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出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实力的巨大落差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包括生产总值、市场占有量、产业结构、研发投资、科技含量、产品与服务质量等的落差。有差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对待差距的“态度”是什么。因此,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着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非加强政策性保护;我们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实践。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不断进行观念创新:
第一,要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如果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中国却具有五千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仅以旅游业为例,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其潜在价值无法估量。在“文化经济”时代,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
第二,要改变单纯从“物质生产”角度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习惯。因为仅仅从物质产品总量的角度已经无法估价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就一些传统产而言,特别是已经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应该以“下游化”的观点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而对于那些代表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应该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内容作为其价值主体来加以估价。
第三,要改变对文化创作、传播、接受活动的“非生产性”的看法。由于许多产业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其依赖国家支持的“事业”性质将越来越淡化。
第四,要彻底改变以前在文化认识上的单一的“意识形态观念”,真正确立新型的“文化经济”理念。对文化产品的属性,要从承认单一的精神品性转变为承认精神品性和商品品性两种属性;对文化的功能,要从强调单一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强调意识形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两者兼备。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文化完全市场化的误区。发展文化产业毫无疑问地要立足于市场,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许多行业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固有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需求都是合理的;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中那一部分无法、也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的文化事业,如义务教育、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不能简单地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国家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始终把社会效益与社会全面进步放到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第五,发展文化产业要摆正一个观念,即:我们不应该将文化装到产业的平台上去就以为是在搞文化产业了,而是要用产业的手段来经营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说到底,这是一个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平台,而不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文化平台。
关键词:蟋蟀文化;现状;对策;宁阳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04-02
1宁阳蟋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参与蟋蟀产业人数众多,一虫兴多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宁阳县收购蟋蟀者约为1万人,现在约为8~10万人。全县围绕蟋蟀资源,逐渐孕育了韵味浓厚的蟋蟀休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餐饮、娱乐及相关产业。如今,在宁阳县,每年仅蟋蟀交易金额就超过了1亿,而且伴随着蟋蟀产业的发展,各种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如兑换零钱业,专门从事蟋蟀的饲养、调养师职业,从事甄别估价、收购经纪人等。蟋蟀产业融合起旅游、林果、书画、工艺、交通、餐饮、服务等多元产业催生出的产业群,每年带来的特色收入达10亿元以上,实现了“以虫为媒、蟋蟀搭台、经贸唱戏”。蟋蟀已经成为宁阳的一张名片,许多人开始通过蟋蟀了解宁阳、认识宁阳,蟋蟀俨然成为宁阳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
1.2政府积极促进蟋蟀产业发展
1.2.1加大宣传力度,弘扬蟋蟀文化
第一,利用传统宣传与网络宣传相结合方式,营造蟋蟀文化氛围。成立提升旨在提升蟋蟀文化内涵,扩大蟋蟀文化影响力的领导小组,收集整理宁阳蟋蟀历史典故趣闻、名人轶事、精彩赛事等相关资料,做成文字、图片、光盘等资料加以宣传。通过各村远程教育接收点和镇半月课堂,号召大家参与到弘扬蟋蟀文化渠道上来。此外还创办“中华蟋蟀文化网”网站,利用网络媒介打造中华斗蟋地域文化品牌,成为蟋蟀文化传播的新阵地。
第二,召开专题研讨会,举办首届“蟋都泗店中华斗蟋文化研讨会”。采取“一签”(万人签名活动)、“两会”(蟋蟀专题报告会、项目会)、 “三观看”(观看蟋蟀文化展板和招商引资大项目展板、观看《走进蟋都》专题片、观看现场斗蟋表演)的方式。讨论会在弘扬蟋蟀文化的同时展示了宁阳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
1.2.2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鉴于蟋蟀资源的独特性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宁阳县政府也正在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先后筹资拓宽了济兖公路泗店段,完成了镇驻地主要街道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为往来客商提供了方便。现在,泗店镇政府正进一步规范蟋蟀交易市场,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蟋蟀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中华蟋都”品牌。
2宁阳蟋蟀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2.1思想不统一导致对蟋蟀文化产业重视不够
在调研中发现,很少有人可以正确认识到“宁阳蟋蟀”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所带来的巨大的隐形收益。对于不玩蟋蟀的人来说,宁阳蟋蟀往往意味着赌博、丧志,对当地的捕虫者来说蟋蟀只是一种贩卖赚钱的捷径,对于来自各地的蟋蟀购买者宁阳蟋蟀也不过是饭后茶余的玩乐。人们对于蟋蟀文化过于狭隘的认识制约了蟋蟀产业的发展。在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文化品牌只能被无奈的丢到了一边。
2.2蟋蟀“质”和“量”逐年下降
蟋蟀好坏主要是看牙齿,现在牙齿干净的越来越少,蟋蟀品质逐年降低。现阶段宁阳蟋蟀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蟋蟀资源日益枯竭,青黄不接。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问题存在。就“目前蟋蟀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多项选择)”我们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百分比饼状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当地人认为资源枯竭是当前蟋蟀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且排在首位。但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无奈。宁阳蟋蟀的捕捉俨然成为中国版的“公共牧场悲剧”。尽管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但在利益以及资源非公有化的驱动下,每个人都无法收回伸向蟋蟀的双手。
随着蟋蟀价格年年创下新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捕捉蟋蟀的行列当中,使得蟋蟀资源保护面临更大压力。蟋蟀资源枯竭的问题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宁阳蟋蟀”这一文化品牌将很快成为历史名词。
2.3蟋蟀产业法规空白,保护遇尴尬
在我们走访政府过程中,县政府工作人员不止一次向我们提到他们在蟋蟀保护方面遇到的“无法可依”的尴尬情况。蟋蟀喜食植物根茎,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危害,属于“害虫”的范畴,所以国家以及省一级政府从来没有下发过任何有关蟋蟀保护的文件。
从2000年起,在宁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起草保护蟋蟀的相关法案。最终,《宁阳蟋蟀保护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完成并当红头文件下发。但是这个保护性的法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却“无疾而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是缺乏国家立法的支持,县政府无权出台政策法规并强制执行来保护一种害虫,其二是宁阳蟋蟀素以“英勇善战”著称,往往与“蟋蟀赌博”联系起来。这对蟋蟀立法保护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国家很难对这样一种产业进行立法保护。
现在“宁阳蟋蟀”还只是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仅限于玩蟋蟀的圈子里,无法引起上级足够的重视。这样,宁阳蟋蟀也就难以得不到立法上的保护。没有法律的依据,县政府的政策就会缺乏强制性,蟋蟀保护便遭遇尴尬。
2.4蟋蟀与现代农业的博弈
蟋蟀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除了过度捕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现代农业过量使用杀虫剂以及除草剂对蟋蟀的威胁。
宁阳蟋蟀多生于玉米地,玉米种子在播入地下时掺入了大量防虫农药。在蟋蟀卵孵化时,正好赶上农民打杀虫农药,这种农药只要蟋蟀的幼虫粘上一点点,就足以致死。蟋蟀成长过程中还会碰到农民喷打除草剂情形,大大降低了蟋蟀幼虫成活率。另外农药的使用还大大降低了蟋蟀的质量,产生了不少变异蟋蟀。
随着害虫对农药的抵抗性越来越强,农作物对于农药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杀死蟋蟀的“帮凶”。这便是蟋蟀与现代农业间的博弈,而蟋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牺牲品,只能在这场博弈中败下阵来。
2.5蟋蟀交易市场混乱影响产业发展
宁阳县蟋蟀交易市场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缺乏监管。由于蟋蟀买卖市场是一个民间的、自发性的市场,政府仅仅为市场交易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场所上的便利,缺乏对市场的监管,使得蟋蟀交易有了很大的投机取巧空间。在我们调研时对当地民众就“您是以什么形式参与蟋蟀相关工作的”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汇总结果如图2。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当地民众进行“自行捕捉”,仅仅是利用工作之余或者农闲时间进行个体家庭式捕捉,然后再以不等的价格卖给商贩。虽然有大约八分之一的受访者是个体养殖进行蟋蟀交易,但其中的交易也是建立在少数私人关系基础上,使得市场只是一时的热闹,而缺乏长久约束机制,这也是蟋蟀产业大而不强,且不断呈现资源危机的根源之一。
其次,现今的蟋蟀交易市场处于较为原始的一种状态,缺乏明确的市场制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当买卖市场发生纠纷时,缺乏相关法规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与自愿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蟋蟀交易市场并没有对交易量以及交易品种做出限制。这使得蟋蟀过度捕捉以及雌性蟋蟀的不足变得更加难以控制。雄性蟋蟀只有在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争斗,但当地对雌性蟋蟀的捕捉屡禁不止,而又没有专门的措施来制止雌虫的交易,导致蟋蟀资源日益减少。
2.6参与人群老龄化趋势严重,民间组织力量不足
玩虫斗虫最需经验和眼力,而收购虫子更是一件“苦差事”,眼力、运气、毅力缺一不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年长收虫客,也无法确保所购蟋蟀的质量。现在的年轻人来宁阳收购蟋蟀得不到父母支持,再加上斗蟋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一种不务正业的“典范”,所以很少看到年轻人从事蟋蟀购买,即使偶有年轻人来收购蟋蟀也只是为了倒手再卖。虫客后继无人,虫客少,市场也旺不起来。
1999年成立的宁阳蟋蟀研究院虽属于县全额事业单位,到目前为止机构仍然不健全,人员编制只有一人,经费明显不足,无力开展改革。捕虫者自发成立的蟋蟀研究协会、蟋蟀爱好者协会等民间组织由于分散、缺乏有效管理,同样面临发展困境。
3促进蟋蟀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地方性法规,加大执法及监管力度
为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应加强对立法的重视程度,从资源保护、市场交易等方面制定法规,加大执法及监管力度,对违规者实施严厉处罚,发挥法规的警示作用,不断增强法规权威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3.2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蟋蟀产业经营多元化、规模化
蟋蟀作为一种昆虫,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却可以研发由蟋蟀衍生的文化产品,如蟋蟀T恤、富有特色的“文化蟋蟀罐”;加工制作蟋蟀“琥珀”工艺品,不但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而且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另外还可以尝试研究开发蟋蟀餐饮业,建立蟋蟀产业合作社,多渠道推动蟋蟀产业的多元化、规模化经营。
3.3加强政府引导,为蟋蟀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统一社会各界认识。鉴于人们对蟋蟀产业发展存在认识层次的差异,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弘扬蟋蟀文化,提高公众资源保护意识,达到内聚人心、鼓舞干劲,外树形象、优化环境、提高知名度的良好效果,从而形成内外呼应、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二,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引导蟋蟀产业规范发展。蟋蟀产业市场的不规范是当前蟋蟀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府应该对此高度重视,针对中间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首先,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制定统一政策,严格蟋蟀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制度,规范主体资格的实体条件和取得资格的程序条件。其次,制定市场管理制度。对蟋蟀的捕捉、饲养、买卖等一系列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政策措施,并且政府要建立健全蟋蟀产业发展引导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蟋蟀饲养、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还需致力于交通运输建设、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的投资兴建以及蟋蟀幼种培育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动流动性资金进入蟋蟀产业发展,保障资源供应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兴建。
此外,政府还可投入一定资金扶持有关村民建立蟋蟀养殖示范基地,基地内不施任何农药化肥,保证环境的无公害性,开发蟋蟀新品种,以优质产品带动蟋蟀文化产业发展。
3.4发挥蟋蟀产业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第一,参与者要自觉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切实配合政府的分区捕捉、绿色养殖、无公害保护等政策,在特定区域内进行蟋蟀资源保护,尤其是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少用化肥农药,保证蟋蟀的质量。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开发蟋蟀产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大力进行科技创新,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形成规模效应,走蟋蟀产业特色路线。
【关键词】民间资本;文化产业;战略价值;产业结构
目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文化产业,并且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交互影响,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步突显其支柱特征。但是各地区域文化产业在区域市场上发展并不平衡,其具备巨大的发展和调整的空间。近几年,我国已出台许多重要文件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政策的指引下文化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要对资源进行整合、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规范文化产业运营管理,都离不开资本的链接与支撑。在资本市场的协助下,文化产业才能逐步走向资本运营和产业化经营的大空间。特别是2010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为文化产业铺平了金融支持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资本化的新时代。由于国有资金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杯水车薪,依靠资本市场融通社会资金势在必行。
一、民间资本的内涵与文化产业的价值诠释
(一)民间资本的内涵。民间资本作为我国特有的概念,是以产权归属为划分标准,站在不同的资金投资主体角度,诠释了非国有资本和非外商资本的属性问题。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国有资本、外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并肩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匹快马,是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资本约束,我国国有资本投资主要目的是引导其他资本投资,而外资仅是平衡投资结构的有益补充,面对资本缺乏的当口,民间资本以其存量大、灵活性高和投资领域宽广等特点,成为弥补国有资本不足的筹资源泉。
(二)文化产业价值诠释。①文化产业内涵。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根据我国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可以把文化产业分为两大类,即文化服务业和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等;而相关文化服务业包括生产和销售文化用品、设备的行业。②文化产业价值。文化产业的价值有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之分。其经济价值是指在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相互合作基础上,产业带动GDP增长的程度。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当道德机构角色,体现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它们引领舆论导向,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获利能力。并且其中很多行业完全是以实体经济的方式运营的。文化服务业的兴盛改变了现存文化的发展轨迹,具有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价值。它是表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由于经济中心必然是文化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能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而且还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所以根据一个国家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成熟程度可以评价其未开发文化资源的战略价值。控制并开发这种未开发的文化资源是国际文化战略竞争的核心。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共同构筑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是其在外界环境约束下合法经营的直接结果,是内涵,而战略价值是其反作用于外界环境,强化文化渗透的影响力,是外延。
二、民间资本投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民间资本投资提高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效率。所谓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文化产业越快越好的发展。虽然我国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业化管理,不但减少了人员编制,减轻了财政压力,同时也加快了文化单位的运作效率,然而,国企以大为先的经营特性造成资源过度集中,产业盈利水平和产品质量不高。并且国企以其天然的社会资源优势降低了行业竞争程度,限制了经营效率的改善。为了说明民间资本投资与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我们选用该产业的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从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比较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与民间资本投资的关系,见下表1。以上数据来源于2008年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及统计年鉴,由于掌握数据的局限性,加*的数据是不完全统计。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民间资本投资也逐步增加。文化产业的兴盛使得民营文化企业遍地开花,带动了人员的就业,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然而从2010年与2011年私营文化单位数量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投资繁荣的同时也出现投资重复,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内部出现企业兼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二)民间资本投资效率与文化产业价值增长。由于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国有资本、外资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杯水车薪相矛盾,因此需要把民间资本引入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由于供给需求的平衡关系,通过民间资本的投资量与投向可以了解文化需求的变动方向,影响文化产业内部的平衡发展。所以,民间资本投资效率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效率有利于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提升我国的软实力。首先,文化需求与民间资本投资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资本是逐利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价格。正是这个价格机制控制着资本的流动、流向和流速。而决定资本价格高低的主要是供给和需求。所以文化需求的变化如果能够形成高额回报,必然引起民间资本的积聚。虽然有效的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能够缓解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是无效的投资过剩也是存在的。这又会导致文化需求萎缩或者转移,进而引导民间资本流出。因此,文化需求与有效的民间投资之间是动态平衡的关系。其次,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源于文化需求的变化。文化需求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民间资本通过变化流动的方向,成就了报酬高的文化行业。同时政府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提供文化公共物品,来平衡文化产业发展,所以,文化需求的变动文化结构调整的内驱力。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果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会相应调整,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就业。由于资本和劳动从生产效率低的文化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文化部门转移,增加了国民收入,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人们的文化消费偏好,拉动文化消费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最后,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相辅相成共促文化产业价值增长。文化产业价值增加本质上是经济价值的增加和战略价值的提升。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的提升有利于文化战略部署,要提高产业经济价值必须不断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源自于文化需求的变动,文化需求与有效的民间投资保持动态平衡关系,所以民间资本投资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文化产业价值增长,而文化产业价值增长促使民间资本投资效率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困境
(一)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大民间资本望而却步。由于文化产业依赖文化创新,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满足人们多变的文化需求。然而要打造文化产品并使其高度创新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文化产品是否能够获得高回报率却由文化消费者的主观意思主导,所以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必然需要根据自身社会经验揣测文化消费取向,其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且文化产业投资的固定资产少,大部分以无形资产存在,其产权归属不明晰,受政策影响巨大。由于文化产业有其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需宏观调控,这使得一些转制的文化单位依赖原有的社会资本在资源配置中抢占优势,民间资本投资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
(二)民间资本缺少投资文化产业的平台。从几年前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再到日前的全民炒金,可以窥见我国民间资本的巨大与其投资领域不明朗共存。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民间资本,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民间资本持有者缺少对优秀文化项目的了解,也无法通过网络收集文化产业相关信息和数据,没有信息交流的平台。只能依据个别优秀企业家的亲身示范,才能带动高度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运营,这也是民间拆借存在的原因。所以以政府为主导搭建文化产业投资平台,是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缺少管理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由于风险大,不但要控制风险,同时也要确保投资效率。这都需要向投资的文化创意项目注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设置严谨的管理制度。这需要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协助民间资本投资。但由于民间资本的高分散性,及其缺乏文化项目价值管理和评估的能力,相关投资人才不足,使得民间投资在推动文化企业快速规范成长方面大打折扣。
四、规范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建立民间资本治理机制。民间资本投资的渠道狭窄,资本通常采取分散化运作或者高度集中运营,投资的不理性和风险性并存。规范民间资本运营,更快更好的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政府要引导,而且还需要建立适当的治理机制。首先,完善政府金融监督机制。鄂尔多斯案例与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危机已经反映出民间资本也需要金融监管,其投资风险需要专业人士指导。其次,建立政策反馈机制。国家出台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是否能够将实惠落实,帮助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民间资本在运作中受到何种政策牵绊。这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反馈机制,用实践检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
(二)政府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中一些项目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其获利空间小,需要政府投资。而对于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领域和项目,政府部门应改善机构服务水平,为民间资本提供合适的文化产业投资渠道。并且通过提供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把文化产业的蛋糕做大。发达的文化产业自然会反哺财政收入,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三)建立民间投资协会或管理咨询公司。民间投资分散程度大,集中管理很困难,并且资本持有人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和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效率低,某些文化产品投资过剩。政府作为引导民资的主体不可能势必躬亲,这必然需要一个中介机构为民间资本持有者提供文化产业的投资信息,帮助进行项目咨询与评估,或者代为运作闲散资金。所以建立民间投资协会或者民间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是引导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补充。目前温州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已经建立了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并规范运作,可以作为试点向其他地区推广。
【参考文献】
[1]岳正坤,石璋铭.文化产业发展与风险资本投资的互动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11)
[2]郑俊芳,邓修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13(2)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4-0050-06
一、前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一时间,“融合”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国际文化市场上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解决文化产业规模偏小、专业化水平偏低、集约化程度偏弱的问题,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国外的研究主要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展开,如“数字融合”引发的文化产品的整合与文化行业间的渗透,受到融合影响的产业部门利用技术进步提供的机遇合并扩展文化市场,以及新技术对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组等。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展开:(l)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文化产业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进。(2)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具有协同性,融合在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与资源层面充分整合、协调与相互促进,具有目标性、多层次性、动态性、一致性和非线性的特征。(3)在路径和机制上,高新技术具有主动衔接文化产业链的能力,通过技术拉动、文化驱动和文化科技互动,沿着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与文化融合。
总体上看,国内外的研究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内涵、特征、作用、机制,以及融合带来的产业变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侧重于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探讨文化和科技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为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是,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两者如何融为一体,以及两者融合之后怎样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力求对上述问题作一探析。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本质和内涵
广义地讲,文化是物质和精神一体化的表现形式,科学技术作为理性的主要载体具有文化特性,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狭义地讲,文化和科技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本质上是科技对文化施加影响,文化对科技进行选择,两者相互作用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科技依次对文化的物质层次、制度层次、观念层次、器物层次发生作用,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社会文化、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文化以其价值取向对科技的社会生产功能进行选择,引导科技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与发展的方向前进。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与分配,由于要素结构的改变,引致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问建立新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芮佳莉娜・罗马提出文化产业的金字塔模型(如图1)。经济、技术和艺术是金字塔底部的三个支点,三者共同作用于顶部的文化产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模型建构了文化产业发展驱动力的均衡状态,表明技术凶素的作用下,会导致金字塔变形。罗马对文化产业支撑要素的考察,揭示了科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科学技术作为专业化分工的产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认为,文化科技融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文化和科技融合就是指科技与文化的本体形态相融合,两者交叉、渗透、重组并最终融为一体,从而更新了文化的技术形态,并改变了文化的经济形态、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形态。融合本质上是追求产业效率的提高,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在新经济中,驱动产业发展与更替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技术创新研发出通用性技术,建立了文化产品供给的共性技术基础。现代技术条件与文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开始基于技术创新的文化产品生命运动周期,文化科技融合通过技术扩散、价值链提升、利益协同三种机理作用于文化产业。
(一)技术扩散
在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迅速的时代,新知识的创造可以很快地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与文化融合形成更精细的文化生产分工,改变文化产品的技术形态,形成新的业态,最终使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进入技术共同成长过程。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业技术扩散,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电子技术扩散,产生了电子化生产工具,形成了专门从事电子文化产品生产的职业,催生了广播电视、电影、音乐等新业态,文化产品实现了以工业化的方式批量生产:第二次是计算机技术扩散,数字化生产工具,形成了专门从事数字文化产品生产的职业,催生了动漫游戏、数字特效、3D打印、创意设计等新业态,数字文化产品可实现大批量的存储和传输,文化产业效率大为提高:第三次是互联网技术扩散,出现网络化生产工具,形成了专门从事网络文化产品生产的职业,催生了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络视频、无线音乐等新业态,改变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扩展了文化经营活动的范围。文化与科技融合产生的新业态,是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随着科技创新周期的缩短,文化产业技术扩散更替的速度还将加快,在产品生命周期上出现夭折型一快速型一漫长型演化的特征。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与文化融合,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文化产业技术扩散的主导趋势。
(二)价值链提升
文化和科技融合将高端环节转移至更先进的技术平台,从低附加值的简单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复杂产品延伸,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技术效率。在创新回报动态递增的基础上,文化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查尔斯・兰蒂将文化产品价值链划分为创意、产生、流通、传送与最终接受五个阶段,关键赢利点是创意和传送。如果将文化产业效率视为价值增值活动效率的均值,则内容创意、传播推广、交易消费是效率提升的决定环节。
其一,内容创意能力提升。内容创意的价值识别,可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在创意生成环节,信息的数字化和编码化为文化内容的创意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提升创造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产品创新:在创意制作环节,文化和科技融合促使文化产品制作工艺流程的全面“数字化”,制作流程的周期大大缩短,工艺更加简单、质量更加精美、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其二,传播广度和深度拓展。传播推广的价值识别,可从文化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进行分析。数字技术具有海量存储特性,建构了文化信息产品批量处理的传播渠道。运用多媒体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在同一网络中传递图像、声音、文字等不同特点的文化信息产品,商业推广变得具有“伸缩性”、即时性、便捷性和交互性。其三,交易消费的价值实现。交易消费的价值识别,可从将文化产品让渡给消费者的过程进行分析。在市场交易环节,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使原创性的文化产权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在体验消费环节,呈现文化产品的终端设备,以及3D、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将数字文化信息与硬件系统融为一体,使消费者的体验感受更加细腻丰富。
(三)利益协同
从产业链和价值网络的复杂程度来看,基于文化科技融合的产业演化,远远超过单一产业的传统范畴。新的文化业态绝不是原有业态的简单扩张,而是通过融合吸纳新的要素和参与者,构建全新的产业链条。对于传统文化业态,融合并不改变原来的产业链条,而是增加文化产品生产的迂回度,扩大传统文化产品的价值包。数字文化产品具有无损耗性、无失真复制性、可编码性、快速传播、产品互补性等物理特性,在交易方式上区别于传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已很难获得融合所需全部资源,需要建立基于互利共生的协同与合作分工关系。
融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不同市场主体的利益协调,考虑资源投入、利益分配、风险分担等因素,需要形成基于某种比较稳定的交易结构的共生机制。比较典型的有三种:第一,虚拟现实协同,即将网络空间作为共生基质,使虚拟物品的交易现实化,创造网络文化产品的第二交易市场。虚拟物品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所生成的虚拟的电子物品符号,存储于数据库,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流动传输。如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虚拟装备等。第二,功能互补协同,即在内容、硬件、服务之间建立利益共生模式,提高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如美国苹果公司以硬件设备整合娱乐内容,创造“iPhone+AppStore”手机应用商业模式。2011年,苹果App Store占到全球移动应用市场总份额的90%,其中付费下载应用程序收入达49亿美元。第三,中间平台协同,即建立连接数字内容和交易渠道的平台性共生环境,构建双边市场(two-sided)实现利益协同。版权提供者、服务提供商等构成“卖方”,消费者构成“买方”,通过聚合、搜索、推荐、匹配等服务,平台方向交易双方收费。
四、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过程就是先进技术纳入文化生产框架之后产生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带来文化生产能力的极大提升。文化和科技融合动因来源于技术创新、新业务新市场、更大的复合经济效益以及激励性规制等多种因素,因此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市场融合为动力,通过要素融合、产品融合、制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高速发展。
(一)以要素融合为前提,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
要素融合是指文化资源与技术要素相结合,以及技术嵌入文化产业链,以新的技术形态替代原有的技术形态,实现文化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文化资源开发不当、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不足,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缺乏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文化资源再生和产业转化能力较弱,造成文化资源的贬值和浪费。要素融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另一个是技术要素的结构性融入加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替代、整合与补充,以渗透性高、关联性强的通用性技术为重点,通过建立通用界面的标准化技术模块,以及整合性的技术集成分发平台,实现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全过程中的运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或文化市场的技术结构模式,实现用相同的技术对不同文化产品的开发。
(二)以产品融合为核心,扩展文化经营活动的范围
产品融合即使用不同技术提供的产品,在消费功能上与文化产品之间建立替代性或互补性联系,为不同文化行业、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延伸和重组提供支撑。一方面,促进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叉渗透。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更新,实现文化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上的互联和互换,建立不同文化产品供给的共同技术基础。加强内容原创和制作包装技术、传播交易集成分发技术、体验消费终端展现技术的研发运用,加快多媒体传输技术的普及,实现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各种信息都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将分散的媒体产品及形式向统一的多功能平台汇集,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另一方面,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和新的工艺。研发文化产品生产的替代性或关联性技术,并通过渗透、扩散改变其他产业产品生产的技术路线,建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技术交互关系,丰富文化产业的经营内容和形式,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新的市场和需求。重点推动信息技术在文化企业的应用,加快电脑、电视、手机、PAD等智能终端设施,以及视频软件、网络流媒体软件等软件产品的技术创新,实现内容、渠道和终端(硬件和软件)产品的技术整合,使文化信息产品和电子消费品之间形成功能互补或替代,进而产生更大的复合经济效益。
(三)以市场融合为动力,创造新的文化消费需求
市场融合即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建立技术联结,产生文化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的汇合与合并。较长时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转换和市场适应性滞后,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参与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不足。融合使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演变与整个经济的互动性增强,原本清晰的产业界限逐渐模糊,改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技术进步消除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的壁垒,产生新业务、新市场,扩展现存市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改变成本结构,形成产品差别,有效融合更庞大的消费群体。开发新平台引入新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鼓励文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新业务的参与者,开发由新技术平台(特别是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新服务,在地理和产品上超越其传统的核心市场。改变文化内容到终端消费者的价值链条,促使扩展后的经营活动进入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如电视传播机构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开发IPTV、网络电视,从单一的电视服务扩展到增值数据业务市场。此外,应高度重视产业交叉破界产生的增量市场。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交叉处形成连续性、可伸缩性的数字环境,创造出全新的内容和经营活动空间。加快互联网消费与文化消费者的技术弥合,以电子消费品市场的扩展为重点,开发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等消费群体中文化消费的潜在群体,研究不同的消费需求与消费特性,在产品形式、服务模式、市场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扩大文化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规模。
(四)以制度融合为保障,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民生 发展策略
文化民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文化修养以及生活的幸福感,此项工作做不好,不能够有效提升文化民生的发展水平,整个民生问题将得不到均衡的解决,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音乐文化产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最为容易接触到的文化形式。为了有效地促进文化民生的发展,就应该看到音乐文化产业在促进文化民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地推动文化民生的发展。
一、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民生是当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需要得到提升,精神世界需要得到丰富。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民生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音乐文化产业在整个的文化产业链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有利地推动了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是文化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产业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精神世界的文化需求急剧增长,给整个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丰富,文化素质的提升。音乐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与文化民生问题的发展之间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共赢。同时音乐文化产业也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从而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链条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文化民生问题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简单的音乐文化形式,因此,为了促进文化民生的发展,应该不断地进行音乐文化产业的改革,给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式。就文化产业而言,传统的文化形式主要是以听为主,大众购买歌星的专辑,或者其他的音响作品,当然这样的文化形式还是较为单一的,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紧接着就出现了演唱会,也是当前最为时髦的一种文化形式,发展较为红火,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民生的发展。随着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选秀节目也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音乐文化形式。
三、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推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结合,同时也推动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文化产业在当今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属朝阳产业。这就意味这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和市场。同时,音乐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同时音乐文化产业也是一种较为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式。以当前的选秀节目为例,在以音乐比赛为形式的选秀节目实质上也是一场经济风暴,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选秀节目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音乐产业文化形式,能够缓解人们紧张的生活,舒缓人们的心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音乐文化产业能够有效地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时期,应该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重要责任和任务来完成。当下,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出现紧密的结合。因此,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产业,才是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赢家。音乐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这样就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民生问题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与民生相协调,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这应该是音乐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民生问题建设的共同出发点与落脚点。另一方面而言,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涵,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升级换代,增强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之间的结合,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五、发展音乐文化产业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主体
在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音乐文化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民生的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首先,应该认清音乐文化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相互配合,共同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加快音乐文化发展的体制改革,发展形式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产业。此外,要在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推动文化民生的发展。
六、结语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然而,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发展状况下,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精神世界较为匮乏,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建设工作。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民生的推动作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民生建设中,应该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形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同时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推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能够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发展音乐文化产业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主体。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科联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303349)。
参考文献:
[1]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甘肃:兰州商学院,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