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治理重点

社区治理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治理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治理重点

社区治理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解质;危急值制度;社区医院;建立;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080-02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lytes experience critical value system in the community hospital

WENG Xiao-ying

Linqi Center Hospital of Chun'an County in Hangzhou City,Chun'an 3117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ystem of electrolytes experience critical value system in the community hospital and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value.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lectrolyte imbalanc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lected,of whom 60 cases before December 31,2011 were as non-intervention group,60 cases after January 1,2012 were as intervention group,all were used IMS-972 electrolyte analyzer blood sodium,calcium and blood chlorine,and blood potassium after intervention by the inspection department proposed critical values,strictly controled the supply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audit,consultation and hospital leaders approved by sampling time,the sample quality and the time,method of operation,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patients report system were compared with electrolyte and meaningful critical values were compared bw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intervention group,low potassium,low sodium,high potassium,high sodium of effective detection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intervention group (P < 0.05).Conclusion Electrolytes critical value system establishment can effectively save the live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Electrolytes;Critical value system;Community hospital;Establishment;Application

血清电解质危急值发生的年龄段没有限制,而且性别差异现阶段也没有具体的结果,其危急值检验的积极作用对于临床主治医师以及血清电解质危急值检验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社区检验中发现患者电解质结果及其异常,须立即提高重视,并进行必要的筛查之后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本研究主要探讨社区电解质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与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电解质紊乱患者120例,将2011年12月31日前未实施干预者60例作为未干预组,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81岁,平均(38.6±5.1)岁;2012年1月1日实施电解质危急值制度后的6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80岁,平均(38.8±5.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IMS-972电解质分析仪(深圳希莱恒产)进行血钾、血钠、血钙及血氯的分析,其中危急值的确认,首先由检验科提出具体初步方案,该方案需要送至临床科室进行审核并随后与其进行协商以确定最优化方法,然后,将经过协商之后的措施由医院领导批复及审核[2],在血清电解质的危急值检测中,要注意采取样本的时间、样本的质量、样本的放置时间、操作方法等[3]。

1.3 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临床表现依据临床医师送开检验申请单项目进行检查,其中未干预组实施常规检验和报告措施,干预组则实施本研究电解质危急值制度,比较两组有意义危急值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院电解质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

本院电解质检验结果的报告范围见表1。

2.2 两组有意义危急值的检出情况

干预组低钾、低钠、高钾和高钠有效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P < 0.05)(表2)。

3 讨论

“危急值”制度作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实验室检验进行和确认,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于20世纪70年代初便将检验危急值制度进行立法确认,将其作为检验实验室获得资格的重要指标。在社区检验工作中,因客观条件以及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等受限,所获得的检验标本在检测前中后各个环节所受的影响因素不同于综合性医院[4-5],并且社区就诊的患者一般病情较轻,一旦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均建议转诊上级医院治疗,所以社区医院出现电解质“危急值”的概率较小,一旦出现应仔细甄别,以免耽误患者病情。同时一部分患者出现的危急值因为实验误差所致,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差甚远,所以在社区检验中,尤其是对电解质的检查,一定要综合考虑留取标本过程的可靠性,接受标本后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所用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性,排除是否存在人为差错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特别是血标本的质量,若其发生了溶血现象,会严重影响钾离子的浓度,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一旦出现危急值,首先建议通知医师提高警惕,并立即进行标本的复查,如果复查结果与前次结果完全吻合,则再次与医师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处理。

社区检验工作相对简单,且工作量较小,但其检验结果对社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通过建立电解质危急值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对异常电解质的判断能力,及时地进行分析与复查,提高了社区检验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与责任心,更利于提高检验师的理论水平和面对危重患者的应急能力,同时有利于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6]。在出现电解质的危急值后应立即复查,确认达到危急值的标本应该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处理,将工作的被动性变为主动沟通,而且在收到检验标本的时候要进行标本可检性的判断,避免因标本误差而导致的检验结果错误。通过定期与护理部沟通,并手把手地传授采取标本的方法,从源头上解决标本留取的质量问题。本研究通过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发现低钾、低钠、高钾和高钠有效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干预者,低钾高钾、低钠高钠等危及生命的电解质水平的把握对于社区医师而言,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职责,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电解质水平的正常值、参考值进行设定,并对危急值及其医学决定水平等进行有效的区别,把握危急值的临床意义。针对异常的检验结果,首先要进行有效区别,分清主次,所以社区电解质危急值的建立意义重大,对于社区就诊患者一旦出现电解质水平异常达到危急值,首先排除该结果的检验误差,在确定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符后进行积极处理,如果患者检验值与临床症状差异较大[7],此时应该立即将标本重新进行检验[8],必要时再次留取标本重复检查,对于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者,在得到检验结果确认后,应该迅速组织医学干预。本研究认为,社区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制度的确立,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建忠.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701.

[2] 王喜,郑华丽.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255-1256.

[3] 胡亚远,王建华.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114.

[4] 马宗东.65例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147-148.

[5] 苏月南,关常青,梁健.检验危急值在内科急症患者的合理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317-1318.

[6] 冯品宁,颜绵生,姚真荣.血清钾离子危急值与临床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870-1873.

[7] 吴力争,于卉.电解质危急值在社区诊治中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145.

社区治理重点范文第2篇

高血压病是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因之一,而高血压患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则是更加危险的危及危害生命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常规经常的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及其心率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干预治疗,缓解或减少因快速心律失常、心率过快引发的高血压心血管危害事件具有实际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首先,对高血压病例进行诊断,即是通过公共卫生体检及医院门诊或普通病房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确定为检查对象。EH诊断符合2004 年JNC 7 诊断标准,并排除心肌梗死、瓣膜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甲亢等疾病及其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影响。

高血压:血压升至140/90mmHg以上。

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心律失常。

1.2 病例来源:采用单道12导联心电图机进检测,选择2009年至2013年4月区域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并符合本文入选病例共723例,年龄49~83岁,其中:男387例、女336例;共检测到快速心律失常67例,占9.26%,其中发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3例占4.56%、心房颤动28例占3.87%、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4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为频死前心电图改变,对本文常规检测无意义。

2 检测后的干预:

2.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在160~240次/分):多见于无器质心脏病者,亦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对高血压心脏病者由于可出现颅内压及眼压升高,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最好不选用,可先用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洋地黄类、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无效可行射频消融术。

2.2 加速性异位自主节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频率在70~140次/分、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频率在70~130次/分、两者无需特别处理,仅需治疗原发病,如心率过快时最好控制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为宜。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在60~120次/分,伴窦性竞争可见室性夺获与室性融合波。该心律无需特殊治疗,仅需治原发病,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进一步加重。

2.3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60%的房颤和房扑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是其中一种病因。其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预防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并发症,降低房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药物选择:选用维持窦节律的药物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常选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氟卡尼。药物无效则行导管消融术。

2.4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亦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方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常选用的药物有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索他洛尔、硫酸镁及β受体阻滞剂和维拉帕米等。但根据CAST研究结果公布后认为,Ⅰ类抗心律失常增加了心律失常的相关死亡和总体死亡率,推荐使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为首先选[1]。

2.5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预激综合征本身无需特殊治疗,但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需作治疗。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在无同步直流电复律设备时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禁忌维拉帕米、毛花甙丙及β受体阻滞剂。当治疗不理想时行射频消融术。

3 心率控制:

在冠心病心率研究中,把患者静息心率与心率增快对比列为引起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了研究,心率越快,引起的心血管事件越增加[2]。而在高血压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事件中,抗心律失常及心率控制是不可忽视的。快速的心率加速了血液对血管壁的损伤,并加速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常累及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并产生临床症状,在给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降压的同时,以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捕捉快速心律常的改变,使得检测阵发性房速、房扑、房颤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较为方便。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正常血压者1.42倍[3],如长期血压升高未得到控制,左心室负荷加重,至高压心脏病形成,左室肥厚肥厚,便成为引发房颤的重要始动因素。及时对高血压伴发快速房性心律失常(RAA)进行早期干预,减少RAA并发症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血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而对高血压快速心律失常及过快的心率进行干预,及早对所发生的快速心律失常进治疗,则是对高血压控的一项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实用内科学》编委会. 《实用内科学》第1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409-1418.

社区治理重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中村;泉州城东片区;状况;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17-0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的外拓,过去处于城郊的农村逐渐被纳入城区的范围,最终为城市所包围,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城中村”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受到城市生活的巨大影响,但在土地权属、管理体制以及思想观念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管理存在漏洞、治安问题突出等,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发展步伐。对“城中村”的有效治理,是一项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理论难题。

本文以泉州市城东片区中的四个社区:华大社区(华侨大学社区)、城东社区、南浦社区、浔美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访谈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城中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城中村”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城中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城东四社区“城中村”治理的基本状况

城东片区是泉州中心市区的重要板块,是泉州市“东进、南下、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中“东进”计划的主战场,自2005年10月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初具现代化宜居新城的雏形。但是,城东片区作为原城乡结合部基础之上建设起来的新区,存在一些典型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城东片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形象。通过对城东片区四社区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这些“城中村”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与困境。

(一)经济问题

1、“城中村”治理所需资金不足

“城中村改造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1]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往往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重点建设区重点项目,对“城中村”问题无暇顾及,当资金充足时,“城中村”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治理难度大。华大社区与城东社区处在政府建设目标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代住宅建设,被征用土地居民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对该社区的治理也是街道办重点扶持对象;而浔美社区和南浦社区则没有在建设计划之列,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土地与生活方式,“城中村”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会形成一种现象或者认识“一区得道,鸡犬升天”。

2、社区居民经济来源种类有限,生活水平较低

城中村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农村中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也有民营经济、外来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所占的比例因村而异,彼此间差距较大。据调查所得,四大“城中村”基本上不存在第一产业,大部分居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比较突出的第三产业,以房屋出租、餐饮小店和零售为主,科技含量低。同时限于文化水平与思想观念,居民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工资较高或者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这就制约了“城中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政策问题

困扰四大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是缺乏统一政策支持。“城中村”的治理是一项新问题,又是一项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制度、财政制度、投资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虽然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治理改造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例”,符合坚持实际、因地制宜,但也相应的增加了改造的难度。目前泉州市政府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理规定,在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制定的政策往往是领导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是朝令夕改式的。同时政府的政策倾向是有特殊照顾对象的,而“城中村”内部治理政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操作文件或者方针,因此缺乏实用性。

(三)社区管理问题

1、城市农村双重管理体制并存

“城中村”虽然被纳入了城市的管理范围,但是在实际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农村的管理体制。城市居民委员会是负责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等常规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却承担着各项政治、社会职能、村民就业、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居委会式的工作,造成城乡两种管理体制责任不明。很多“城中村”管理机构直接由原来的农村居委会直接改制成社区居委会。同时“城中村”管理者往往与本村村民血缘密切,是村中大族姓成员,这使他们在管理时总是会优先照顾本族居民,容易造成“管而不治”“治而不严”的局面。

2、管理人员自身定位出现偏差

原来的农村村民委员会承担农村集体管理所需的一切费用,拥有对集体实物的管理权,包括土地管理、人口管理、宅基地使用等,有很高的自主性。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则只是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政府承担社区居委会管理费用,只负责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以服务为主的辅工作。因此,一些社区人员特别是原村委会人员就会认为社区居委会只是“上级信息传达站”,没有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没有存在的价值。偏差的自身定位难免造成消极怠工、影响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与质量。

(四)社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主要表现在四大“城中村”内部存在没有规划的建筑群和违章建筑物。社区内居民有的只是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翻盖,部分用作住房,部分用作出租,用地方式杂多。同时建筑群密度较大,参差不齐,布局十分混乱,容易给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隐患;在规划管理上,政府乃至街道办把重点放在新开发建设的新型居民住宅区,而没有把社区内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范围;城中村的绿化建设(华大社区内华侨大学除外)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

2、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建设滞后

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便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衡量社区建设。“城中村”内居民所需的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不足,缺少文化娱乐设施,老人活动、儿童游戏场地和公共绿地等更是不见踪迹,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缺乏,供水、供电、排水系统不完善。同时交通建设滞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调查中,泉州城华北路,作为一条城市主干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路面磨损严重、立交桥太少、不利横穿马路、违章摩托车过多等等。严重的交通问题不利于居民的出行,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加大了“城中村”治理的难度。

二、“城中村”治理对策分析

“城中村”治理是一项复杂、艰辛的过程,需要政府、开发商、居委会、村民等各种组织团体共同努力。

社区治理重点范文第4篇

(三)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工作督查。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印发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XX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哈社卫发〔XX〕2号)。按照《通知》要求,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分3个组深入到各区(市),对XX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力争机构建设三年达标

按照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要求,从XX年起连续3年,市政府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此项工作任务已经列入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强力推进。

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XX年“惠民行动项目”提出的年内完成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新建、改扩建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维修任务,完成7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设备装备任务,局长慕莹和副局长李若奇多次深入到各区(市)卫生局进行调研论证和实地考察。在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前提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采取能转型的转型、能整合的整合与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社区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各区已经拟定了XX年及XX-XX年建设计划,并通过了初审。为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处配合计财处制定了《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方案》(哈卫基发[XX]79号)、《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治理指导意见》(哈卫计发[XX]91号)和《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项目投资补助及工程投标有关事宜的通知》(哈卫联发[XX]29号)等配套文件,使建设项目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三、强力推进内涵建设,实行“十统一”规范化治理

为加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加强内涵建设,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以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十统一”治理(试行)的通知》(哈社卫发[XX]3号),要求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布点规划、建设标准、标识标牌、基础装备、制度规范、信息治理、公示内容、医学文书、慢病防治模式和考核评估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十统一”治理。二是研究设计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匾、灯箱、科室标牌、形象板和各种展板的样式,并印发了《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统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标牌的通知》(哈卫基发[XX]116号),要求各地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标识标牌更换工作。三是印发了《关于转发道里区社区卫生工作治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的通知》(哈卫基发[XX]99号),要求各区(市)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学习借鉴,并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情况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工作治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使全市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启动大医院支援社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为充分发挥全市大中型医疗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援与指导作用,迅速提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按照哈尔滨市卫生局《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90号)、《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卫发[XX]389号)和《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哈卫医发[XX]33号)要求,我局适时启动了“大医院支援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子”活动。

一是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推进会上重点部署了大医院支援社区工作。4月11日,道里区等8个城区卫生局局长、主管局长和市第一医院等部分市直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了推进会。李若奇副局长要求大医院要确定支援社区的专家人选、出诊时间,并进行公示,方便社区居民选择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大医院选派的专家开展服务提供条件。慕莹局长传达了张显友副市长的指示。张市长要求市直大医院在支援社区方面要带个好头,根据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要,选派优秀专家到社区工作,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家级的服务。

社区治理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社区治理;应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18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我国在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区治理。这是社区治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划中,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结合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应用手段,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飞速提升,就成为社区工作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

1 “互联网”+背景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研究领域中,各个行业和各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互联网+”社会发展背景的研究,并没有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概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有关“互联网+”背景的基本概念论述,主要可以根据研究观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两方面不同的内容。

其一是将“互联网+”背景的研究重点放在社会经济金融行业的研究领域,具体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其二则主要强调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基础治理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优势和具有的发展潜力。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经济、政治及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 社区治理实践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我国产生和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其在社区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当今社会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仍存在大量需要管理人员及时解决和应对的矛盾问题。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社区治理仍处于并将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由原始工作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型的中间时期。

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影响下,受传统社区治理思想的约束和限制,“互联网+”社会发展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不但没能结合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反而限制了社会公众及社会企业单位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的参与程度,严重缩小和降低了社区治理的管理力度。

3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社区治理力度的思考

3.1 革新发展思想,摆正认知理念

在广大社会成员的认知中,有关“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仍旧属于一个较为陌生的字眼。但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为依托的信息化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成员日常工作及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这一社会背景要求社区工作管理人员在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真正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结合信息化处理技术改变治理工作的开展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确实能帮助社区治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自身的工作治理水平,但“互联网+”的信息化处理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工作人员在开展社区治理时,可以将互联网技术作为辅管理工具,但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技术。当管理出现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时,仍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3.2 强化教育宣传力度,提升社区治理的群众参与度

管理人员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网络信息传播功能,不断强化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宣传力度,使社区更多群众参与到治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赢得更多群众基础。社区治理工作开展效率的高低,有时能直接体现出一个社区发育成长状态是否完善。

社区治理应引导更多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如在治理方案方面,集思广益,从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要培养社区成员养成强烈的集体发展意识,在社区团体中形成家文化的认知发展理念。在保持个性发展认知观念的基础上,为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负责人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使管理人员能在了解和结合社区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的治理方案,实现社区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4 结 语

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社区治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有时能决定整个城镇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与社会成员个人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刻了解社区治理与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才能秉承正确的发展认知观念,实现治理力度与质量的全面优化和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欧伟强.“互联网+”背景下上海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以普陀区平江社区“自治家园”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