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余姚黄家埠面塑?美术教学?开发与应用

余姚黄家埠面塑是以米粉作原料的造型艺术,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门类。更重要的是在面塑教学中,在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手眼的配合能力与艺术造型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塑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余姚历史与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尝试将黄家埠面塑作为美术课堂资源来开发与应用,在美术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索:

一、探寻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知识。同学们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走访黄家埠面塑艺人等方法与途径,收集了许多黄家埠面塑的图文资料。在课堂上我用实物展示、电脑投影,先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分别介绍收集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深刻体会到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的厚重积淀,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历史。

同学们了解到黄家埠面塑来源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黄家埠面塑技艺代代传承,有何培生、何云昌、何来根等技艺高超的艺人,期中以何来根艺人最为突出。现年94岁的传承人何来根,16岁就开始做面塑,技艺精湛,手法精妙,他还将原先的单色面塑创新为彩色面塑。他的面塑作品2003年获得余姚市民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后《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曾作过报道,2008年还上了央视七台的《乡村大世界》节目。黄家埠面塑这项传统手艺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们从黄家埠面塑的渊源探究中,不仅了解到黄家埠面塑的悠久历史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加深了对家乡文化、人文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还萌发了强烈的自豪感和对家乡余姚的热爱之情,提高了学习黄家埠面塑的热情。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发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在了解了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后,我结合面塑原作和图片开始让学生欣赏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深入发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黄家埠面塑的表现内容实

黄家埠面塑源于旧时的余姚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黄家埠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表现内容非常朴实,所做的面塑作品富有浓郁的余姚地方特色。

2.黄家埠面塑的表现形式美

黄家埠面塑简洁浑厚,朴实雅洁,色彩妍丽。早期黄家埠面塑不讲究修饰色彩,其蒸馍的白色和质感,形成独具一格的拙朴纯美。后期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造型一般是外形简洁、概括、略有夸张、内蕴饱满丰富,既有抽象几何形式,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动物等形象。黄家埠面塑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形式上极具美感,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3.黄家埠面塑的表现技法精

黄家埠面塑大都用粳米发面,蒸熟后上色彩。制作简单,用揉、捏、掐、刻、粘等万法造型,用剪刀、小竹刀、梳子灵巧地点、切、刻、划,完成细部及装饰,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现在的黄家埠面塑色彩丰富艳丽、除了大面积的品红、黄、绿以外,还用少量的白粉、钴蓝柞点缀,整体感觉活泼跳跃,绚丽多姿,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纯朴气息。

三、实践黄家埠面塑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美术技能

在欣赏了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挖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价值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动手制作面塑作品,来实践黄家埠面塑的制作过程,传承地方文化,激发创造的热情,提高学生美术技能。

首先结合美术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与米罗游戏》、《清晨》等课与面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展开面塑教学。在面塑的制作过程中,从内容的构思、面料的加工、捏制方法的探寻,既要动脑筋思考又要动手操作,从头到尾的各个环节都是艺术的创造和才能的施展,处处体现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习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课外拓展等学习形式,让他们尝试研究练习性学习,面塑这个雕塑形式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另外,我在将黄家埠面塑带进美术课堂,开发黄家埠面塑教学课例的同时,将美术课程资源利用、校本课程有效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如组织全校师生在艺术节期间举行面塑作品展,邀请面塑艺术何来根来校做面塑技法和知识的展示,在校园宣传窗设立“余姚面塑艺人”等栏目,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营造具有浓郁校园文化,全方位搭建学习平台,激发师生学习黄家埠面塑的热情,最终使校园成为学生感受黄家埠面塑文化,得到精神感动思想愉悦的场所。

在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相关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使孩子们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既让学生认识了地方特色美术文化,提高美术学习的热情,萌发强烈的自豪感,还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上对黄家埠面塑的传统特色、艺术价值、艺术含量和时代精神等的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美术学习中过意注重知识接受和技能传授的倾向,让学生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和美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为美术学习服务;在面塑制作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乐趣,在获得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审美价值观;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在美术课程中开发与应用,还使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者,促进了美术教师的自身发展,培养和提升了他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语文教学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书本文字型的教学形式,使数字资源已成为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手段。让数字资源走进课堂,使常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并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更适应了知识传播简捷的要求,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师操作方便,学生便于接受。

【关键词】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语文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更使传统的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就语文教学来说,这机遇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语文教学。

数字化语文教学的构成:一是数字化语文课本;二是数字化语文授课系统;三是数字化语文备课系统;四是数字化语文学习系统。“学习系统”,必须是双向互动的,又是在课堂上借助数字化资源形成对话平等权利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数字化语文教学的巨大价值:从学生方面说,能得到逸而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教师以电脑技术和信息数字化为依托,使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语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得到充分优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有:

1. 以课本为文本的阅读对话变为电子板的教案与课件 这就要求教师去备课时,与文本对话,与教材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学生对话,搜集相关资料,加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取得对话的权利。但数字化课本不能只有文本,还应当具有“超文本性”。就是配上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还要深入阅读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回答有意义的提问。从而使思考更深入化。如《三峡》一课,图片有:三峡地图、郦道元像、三峡四季风光、三峡工程资料及作者简介、经历、思想,研习课文内容的字词句意思及课文翻译,赏析写景特色,详略安排,说明三峡的地位及影响,中外人士对三峡的认识等,使得图文并茂,更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若再配有三峡的视频,课文朗读的录音,古朴的音乐,更把我们引向那三峡秀丽的自然风光,或制作成Flas,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积累,也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2. 在数字化的语文授课系统中构建自己的个性设计 这个系统就是课件。课件应达到这样的目标要求: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完整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而教学设计必须注重文本的阅读和感情,注重对字、词、句、段、章的能力的训练,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都应有这样的几个重点环节:目标展示,导入新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作者介绍,预习指导,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和整体的理解;精彩文段的阅读,语言的品味赏析,知识的归纳和复习练习,知识的扩展和能力迁移,不管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不管是课上合作还是课下探究,都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功课,也应当是精彩有趣和扎实有效的。是能经得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种考验的。但网上课件不一定都能适合自己和学生,需要教师去构建自己的课件,既不能扩大图片等现代手段对文本的冲击,取代对文本的阅读和感悟,又不能撇开这一技术而不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上应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思路、内容和方法。这样就要求教师去精心搜集微课件库,把一批成品的微课件,去备自己的特色课,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互相讨论的内容,有练习反馈的习题。

3. 整合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借助资源,查找资料,利用课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给他们提供阅读文本及阅读要求的书籍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自主或分组合作、探究,提取文本信息,然后再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综合整合的各种信息,共同甄别比较,最后确立认识和形成观点。了解作者及作品产生的根源,掌握字词,理清思路,弄清主旨,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技巧等。注意根据不同文体做出不同的要求,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搭好舞台。

4. 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积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大语文”观念的普及,语文课程的学习,即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提供培养能力的技巧与方法,注重实践,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说话、写作有中心,有条理,具有真实时效性,善于合作,从而培养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的能力。

5. 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字资源提供清晰、直观、生动的教学场景,学生能简便、快捷地身临其境,这样就为学生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注重练习,强化指导,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的区域。

总之,运用数字化资源辅助语文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教于乐,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问题为形象的记忆,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知识面,增加了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只要合理利用数字资源教学,就会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宋凤梅

[2] 《灵活运用数字资源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百度词条:豆丁网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整合方法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特别是互联网,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疑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教育的核心。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语文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学习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1.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理念下,探索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和语文教学整合,成了我们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难题。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构建的知识工具、情感激励的工具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当前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1.1促进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要吸取精华。教师的一个和蔼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句幽默风趣的赞扬和入木三分的分析态度,都能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

1.2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并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习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

1.3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网络等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信息传播快、更新快的优越条件,结合教材内容,采取链接的方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些语文专业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学生不仅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拓展了知识领域,及时充电,适合时代的发展。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运用

结合所在的学校和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经验,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深入思考,笔者进一步深入研究语文课如何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2.1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发课件。

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统一认识,以教研为出发点,拟定制作课件的教材内容,例如:哪些章节宜用课件,应做多长的课件,哪节的重点、难点该做课件,做多长的课件等,再由执教者研究开发课件,拟好实施方案,收集素材、设计版面,反复修正,最后由专业人士把关,方可进入课堂,使用后,再进行修改,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入库存。

2.2遵循适用性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赶时髦、图新鲜,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谓适用性,就是指课件要明确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要强,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并能优化教学过程,强化课堂效果。

2.3改革教学观念,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课堂文化。

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传统的评价技术必然发生数字化的迁移。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学生有很多获取知识的资源,我们可以完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评价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南针,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和航程。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好的评价时,就更加专注投入到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游五祥,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范文第4篇

一、巧用数字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目标

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农村小学生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具有人机交互的优越性,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极佳的路径。同时,这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推动农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大多数农村教师仅靠“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堂课”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导致部分幼儿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较慢。利用数字资源,不仅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而且,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此外,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去观察、思维、表达、畅想。将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资助项目(即指配发的电脑和电视)引入教学,可使枯燥乏味的课堂一下活起来。这是因为多媒体资源数字具有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运用图、文、音、视、动、色等多种表现形式,可激起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识字1》一课的教学中,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上课之前,我利用电视大屏幕出示《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视频,让学生在动画的引导下,一下子进入春天的景色里,着实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大屏幕出示生字的笔画顺序,使得枯燥无味的生字活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2.变静为动,让抽象形象化。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资源信息量大、声情并茂的特点以及快速、方便的优点,在课前将课文中的教学重点和一些学生难理解抽象的内容制成课件、视频等,适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理解,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如在儿童诗《春姑娘》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童真的心,让他们领悟春姑娘美丽.勤劳的品格以及劳动创造美这一深刻内涵,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资源在“导语”设计中选用生机盎然的画面为背景,并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我们还可以将《春天在哪里》这首儿童歌曲作为主旋律,从而可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富有动感的童话世界中,为进一步了解这首儿童诗的意蕴美打下基础。所以,借助于数字化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直观化的感性材料。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比拟的,这里既有和谐的图案美,又有高雅的音乐美,动静结合,加强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美感的熏陶。

二、活用数字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利用数字资源将会空前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资源,可以直接访问各种资源库,获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素材和资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图文、音像并茂以及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但数字资源库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的知识和素材,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片段,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我课前布置学生先感受美丽的秋天,并在教学中播放了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录音,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想象。用音乐与声响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唤起了学生美好的想象,激发了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恰当适时播放: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这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美丽的秋天。

在音乐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品悟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之后,教师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一说、写一写,使语文学习走进了生活,走进了大自然。又如,教学《再见了,北京》一课时,课文一开始,我就跟学生说带他们去看一场焰火表演,同时动画显示放焰火的场面。学生一看到五彩缤纷的焰火,都兴致盎然。我及时问他们焰火好看吗?那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都争着说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说看到的焰火是五颜六色的;有的学生说看到的焰火就像一朵朵花;有的学生说看到的焰火就像一条飞龙……此时此刻,我揭示课文内容水到渠成,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我又通过投影显示其他焰火的样子让学生说说这些焰火像什么?通过有效利用数字资源,不但课文描绘的内容在媒体里得到了直观呈现,而且利用媒体我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的想象也在媒体中得到直观显现。学生透过媒体,感悟到了语言的形象美。整堂课中,学生兴致勃勃,各抒己见,课堂氛围活跃。

三、勤用数字资源,有效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有相应的语文知识基础和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但是由于受地域、教育经费、体制、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特别是教学点的教师工作环境差,经费紧张,人员十分紧缺,很少有机会参与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教育思想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随着国家对西部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的大量投入,教师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这就需要每位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利用休息和闲暇时间通过勤奋学习,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数字资源设备的操作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能力和研究课标、解读教材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合理设计、开发、管理以及有效利用多媒体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库不仅向农村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让广大边远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直接从数字资源库中上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参照优秀课时教案、课例等备课、上课,同时还可以通过资源库学习全国一线教育专家的培训讲座及优秀骨干教师的课堂实录,从中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对自己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从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数字资源在语文教学的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有效教学

今天,信息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语文作为生活的一面镜子,语文教学的模式在不断被信息技术的渗入影响着。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是需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枯燥的文章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最早录音机出现的时候,有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在上一些散文课的时候播放一些优美的背景音乐,还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展示挂图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记忆。这些都是最早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但受设备还有教学条件限制,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字的同时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调动各个感官的活动是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就能很好的实现这样的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为文字配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甚至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古今中外的一些历史典故再现课堂,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变革,因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整合和共享。正是这个原因,信息技术很早就在语文教学中有应用了。

1、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语文教学的广泛应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史上教学工具的一次巨大变革。多媒体教学实现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模式,也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教师只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制作好电子档教学课件,不仅成本低而且语文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如在诗词的教学上,有教师大胆发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古诗词分类对比教学。在诗歌学习的同时还可以配上合适画面,声音,甚至影视视频,使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2、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的发展让世界变小了,互联网可以融合世界各国的文化、科学还有知识。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互联网信息目标选择的可行性。借助互联网信息检索技术,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自学。在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成语,历史典故的学习就可以很好的借助互联网的工具。例如:在学习“白驹过隙”成语,学生只要在互联网百度里搜索一下,就可以调出关于这个成语的相关丰富知识。学生的学习也从过去的填鸭式学习改变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只需要监管好学生的学习方向就可以了。除此以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成了一个资源巨大的图书宝库,网上电子图书,电子杂志,CNC数据库等等。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文化呈现快餐式消费发展态势,使得互联网文化质量有待商榷,互联网在带给语文教学种种方便的同时,也在渗透和影响学生的阅读层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好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欣赏并热爱高价值的文学作品,抵抗互联网垃圾文化的腐蚀。

二、 借力信息技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

语文有效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要求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有效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的最大提升。提出有效教学的概念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实现语文有效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有效工具,虽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有了一些应用,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借助网页技术,创新设计课程课件,使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新颖和丰富。网页设计灵活方便,方法易学,网页是可以融合图像,声音,视频,文本为一体的载体。把课件设计成网页的形式,可以将教学内容间的关联有效融合,方便学生的理解。

2、借助博客工具,提高学生文章写作水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网络产物,像博客,微博等等。博客的兴起为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拿起笔总是思路不通,文思堵塞,交上来的作文要么鹦鹉学舌,要么不知所云。教师们常感叹知识可以传授,创作能力该如何教?针对这个问题,就有教师借助博客指导学生习作。首先,博客写作作为新起的工具,学生对其充满了好奇心,写作的兴致自然高。其次,博客是可以让很多人阅读的,学生的习作出现在博客上就感觉像上了报刊一样,学生创作之后获得的认同感会有很大的提升。最后,博客是通过文字表达情感的最好场所,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所想所做所感动的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写在博客上,写博客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有效提升。

3、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关注身边社会资讯。语文课程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生活中语文无时不在,要培养学生健全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时事。信息技术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电视,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到天下事。大到国际政治,小到社会人间冷暖,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实现。在有些地区,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不是读死书,组织学生观看每天的新闻联播,在读圣贤书的同时也不断了解窗外事。优秀影视作品的赏析,精品电视访谈、学术节目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网页式课件,博客等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更多应用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一起不断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徐福荫,黄慕雄,任光杰.数字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