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第1篇

; 1)我国广大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1997年左右土地承包或延包时人口的分配土地订立承包合同,明确30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大部分地区农民抓住这点,生搬硬套,把住土地不放,村里的人口变动使土地多寡现象凸显,土地分配有失公平。2)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多数居民选择了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农田便让给其他人种,这样一户种着多户的地,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或者干脆不种,造成农田荒芜,严重威胁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3 土地缺乏有效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农村耕地人均少,大部分地区都分一二三等地,分地时按三轮割地,造成户耕地零散,不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的生产率下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1.4 建设用地缺乏规划,土地利用率低 1)居民点分散建设,布局零乱,浪费了大量土地。甚至出现个别农户住宅任意建设,没有统一规划,个别人只顾自己方便,缺乏整体和全局性,土地纠纷不断。2)基础设施水平低,村内道路不成网,高低不平, “死胡同太多”,房前屋后空间大,也浪费了大量土地。3)在农村意识中,还存在着多处房子多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有的盖了新房,老房子快塌了也不拆,有的已经全家外出多年,老房子快塌了也不拆,造成了“空心村”,闲置了大量土地。4)在前几年的招商引资热潮中,有的人打着招商引资的幌子,圈了一个院,盖了几间房,占据了大量的土地。5)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出现了“马路经济”,公路建设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占用了大量土地。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2.1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充分利用耕地资源 在坚持土地承包政策主旨的基础上,各地要在镇经管站的统一指导下,制定村相关条例,解放土地承包政策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不利因素。1)允许地方行政村及村民小组拥有适当的土地承包调整权。农村基层干部及基层组织对形成抛荒地的原因最有发言权,也最知道哪些村民最需要土地,哪些农户最不想经营土地,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行政村及村民小组要通过村民自愿和行政结合的手段,对抛荒地及时调整承包权。2)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和法律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基层对长期抛荒闲置的农田,应及时统计上报。

2.2 加强土地管理,稳定耕地面积 规范土地审批占用制度,杜绝干部滥批建房行为,减少企业违法占地现象,打消农户改变土地性质的念头。规划中应着重考虑将新老房屋分开,以便操作好下一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减少“空心村”。企业不要以为招商引资就可不管不顾地乱占耕地,要等到所有手续齐全才能动工上马。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第2篇

1.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的引导、协调作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市场为地方政府介入落后地区农村经济提供了依据市场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但其同地方政府一样,有所能,有所不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落后地区最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在落后地区,经济利益对农民的刺激作用更加明显。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这些特征是政府不具有的。但另一方面,市场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在落后地区表现的更加突兀,靠市场是难以克服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及其综合生产能力,是认识和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

2.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发展农村经济:第一主要靠政策,解放生产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主要靠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收定购粮资金问题;第三主要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经济发展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是基础的意识,以防止对农业领导、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的弱化。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轨变型,是农业内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的调整。其实现途径是: (1)市场农业。外部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方向;内部要强化市场核算功能,淘汰在比较成本上的劣势产品和项目。(2)科技农业。科技农业的内涵是农业活动投入和产出逐步向科技倾斜,提高农业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农业科技成果中的科技含量。科技农业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方式的引进和推广。当前,发展科技农业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推广。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农业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经济的外形是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智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等,如同产业革命极大地改造了世界的面貌一样。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4.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科技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以科技或知识资源的生产,占有、分配和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源泉,例如: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等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高科技的网络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很多生产销售的信息,优化了经营观念。农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科技知识和人的智力资源等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为科技知识资源经多次使用自身并不会减少,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知识越用越多,使用成本越来越低,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的使用效益。以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替代,从而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种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便是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源泉,如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交融为基础的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现有农业知识系统蕴藏的生产潜力可以有效地释放出来。通过农业既能培训、农广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科技知识及信息之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创品牌农产品,实现市场交易和网络交易相结合,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第3篇

1.农民绝对收入和比较利益下降。

据调查,我区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1990~1995年,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9.9%;1996~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16.5%;2000年至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仅6.5%。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48.7元,较上年增长12.3%。农民收入虽然在不断增长,但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城乡差别由一度缩小到逐渐扩大,近几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有所缩小。1990年全区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比例为1∶2.33,1993年达到1∶2.53,此后几年,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加上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趋缓,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减弱,农民难以从二、二产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致使城乡收入差别进一步拉大,2009年达到1∶3.33。到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又有所缩小,为1∶3.23,2011年再次下降到1∶3.13,2012年下降到1∶3。

2.农业人口多且素质低。

龙安区马投涧镇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约占龙安区面积1/2,人口5.1万,耕地面积5002.5万平方米。我国有10亿多农民,耕地却只有12006亿平方米,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供世界18%的人耕种,这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劳动这种生产要素过多地投入只能造成生产率的降低,进而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同时农民素质低下,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出外打工,留守农村的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这既不利于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先进科技的推广。

3.事实制度的不良影响。

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但却一直减不下来,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实制度造成的后果。地方性收费,很大一部分是在政府规定的5%(占农民纯收入)之外收取的。目前农民负担重,主要是因为收费已成制度化。首先,认为山高皇帝远,中央政府要管的大事还很多,无暇顾及他们的不良行为;其次,征收的费用,可以在一些政府官员之间分;再次,农民素质低,不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二、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促进农民素质提高。

切实普及义务教育,杜绝农村中小学校中腐败现象的存在,使穷人孩子有学上,解决部分地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农民接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认识问题能力增强了,对一些非法的、影响社会风气的不良行为,就可以用知识、法律进行斗争,从而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利于不良的事实制度的取缔。教育还可以使农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使其摈弃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少生、优生的目标就会在农村得到实现,从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人地矛盾”。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选准投资方向和项目,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在这方面的投资可以说是一石数鸟。其一,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重要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的资金量大,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其二,这些基础设施和大的基础设施相比,规模小,启动快,雇佣的劳动和国内的投入要素多,对国内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率较大。其三,短缺经济在我国已经结束,市场普遍进入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状态,扩大总需求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人把高档消费品推向农村市场,但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效果却十分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太落后,缺乏形成有效市场需求的基本条件。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通讯、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但供应不足,而且质次价高,限制了农民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较高的价格也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其四,农村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

3.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以降低成本、增产增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超生的问题。利用科技使农民产生自愿少生优生的想法,其积极作用是用行政方法无法取代的。

4.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专、规、产”战略。

发展和完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内容上要进一步丰富,如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产、供、销一体化合作等,而且在要素上要进一步拓宽,如劳动力与劳动力的合作,劳动力与资金的合作、劳动力与技术的合作、不仅在合作的对象上要不拘一格,如农户与农户的合作、集体与集体的合作、农户与集体的合作、农户与国有企业的合作以及农户集体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合作的范围上要突破框框,如本社本村范围内的合作、跨村跨乡以至于跨县跨省的合作。按照这个发展思路,一是可以实现专业经营,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二是可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克服传统小生产方式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克服细小的经营规模在容纳新的先进技术要素投入方面的局限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质量及收益;三是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合作经济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通过合作经济的发展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整合。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与路径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农业政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村经济的短期影响显著,对于农业活动的要素投入也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其次,农业政策对提高土地使用率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及相关事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化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发展农业经济及事业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因素。我们都知道,农村政策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也会切实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特性。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的研究,也促使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切实的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积极的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相关研究,并切实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能够为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应在鼓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指导群众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时刻注意各项政策发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农业减税制度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村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在不用负担税费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耕种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如果国家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就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对有效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发展下去,极易导致农民的经济负担过重,生产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农业税取消征收以后,财政转移会逐渐成为农民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笔资金很难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开支,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足成为最为现实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农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环节,降低了一定的服务质量。

(三)涉农补贴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工作中,涉农补贴政策对土地利用率和扩大种植面积等方面都产生的影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促使农民可以直接享受到经济补贴,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涉农补贴正常也使农民更加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农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以及调节农民收入,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目标。我们都知道,提高农民收益,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5):96-108.

[2]段玉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7.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范文第5篇

本书的特别不仅因为这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更因为作者以省直机关的干部挂职乡镇党委书记的独特视角,作者对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解读,作者的故事发生在乡村正在变革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在书中,作者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手法,在一系列一波三折的事件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乡镇政府的运行过程和执政场景,以及整个乡村的一个真实剖面。

作者的故事是从处理一件农民上访事件开始的。事件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双方的“斗智斗勇”,颇似小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精彩故事的叙述,而是立足于如何解决问题和深层次的思考。“像这起涉法案件,政府不可谓不重视。然而,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骤然增长,懂得了遇到事要讨个说法的道理,但是最终没有选择法律,还是迷信权力,到更高的权力机关上访。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从上访事件开始,作者用平和的口吻讲述了突发事件处理、乡镇领导班子改革、集体企业改制、村委会选举、发展农村经济等等,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一个位于一线的乡镇领导的执政记录。事件总是因一波三折而引人注目,但现实总是因充满矛盾而引人深思。

荒山火灾,机关干部在救火,一些村民袖手旁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机关人员忙着安置子女,“近亲繁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乡镇政府为何出现资产负债,一个乡镇政府正常运转需要多少经费?发展不了集体经济,将会对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基层民主究竟能不能顺利推进,如何才能顺利推进?在发展经济实践中,除资金、技术等经济之外的制约因素太多,在农村特殊的政治与文化下,政府如何发展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