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管理系统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戏曲 戏剧 图书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图书馆是知识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管理模式已经取代了旧的图书管理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网络技术为平台的新型图书管理系统。①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作为湖北省重要的艺术文化,加强对于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管理和研究,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1 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及此类图书的发展情况
湖北的地方戏曲、戏剧是中国戏曲、戏剧色较为鲜明,成就较高的。不仅历史久远,种类丰富,为中国的戏曲、戏剧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湖北的地方戏曲、戏剧种类丰富,大概有20多种,其中成就较高的有汉剧、黄梅戏等,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湖北地方戏曲、戏剧的多元化发展引领了国内戏曲、戏剧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戏剧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湖北的地方戏曲、戏剧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②在国家的支持和湖北省政府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湖北的地方戏曲、戏剧不仅有了发展,也有了许多创新,取得了许多艺术成就。
随着湖北省的地方戏曲、戏剧的繁荣发展,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类的书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涌现了许多知名的戏剧作家,在戏曲、戏剧文学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针对于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管理工作对于传承和发扬湖北省的戏曲、戏剧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引入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优化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的图书管理工作。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为湖北省戏曲、戏剧图书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发展。
2 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我国的图书管理系统是上个世纪中期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国内的图书管理技术也相对较弱。但是国内的图书市场十分有潜力,因此促使国内的图书馆开始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开始对国内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革。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成熟起来。③因此,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是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应用于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购销、借阅管理系统。图书馆的书籍是流动的,旧的书籍要被新的书籍取代,新的书籍畅销时需要大量买入,受人喜爱的书籍也会经常被借阅。对于一个图书管理员来说,这些繁复的工作具有庞大的信息量,是图书管理工作的难题。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之后,一切工作变得简单、快捷。无论是图书买入过程的监控,订单的确认和下达,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信息都能够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显示出来,而且能够随时管理,并生成各类的账目和资料信息。同时拥有用户权限的管理员不仅能够在图书馆中进行工作,也能够在家中通过网络连(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03页)接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进行操作,方便、快捷。
其次是应用于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分类、检索、编辑管理系统。图书管理人员需要按照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各个类别、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录入,通过系统生成可以让用户自助检索的目录。网络技术不仅能够支持图书馆内部的书籍查询与筛选,还能够支持外部用户通过互联网查询和筛选图书目录,寻找自己喜欢的地方戏曲、戏剧图书。为读者提供借阅图书的参考和依据。④这就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新书出版、热销书籍等情况,掌握这些图书的新动态。
第三是应用于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电子书籍阅读、订购等。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馆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够墨守陈规。纸质的书籍和电子书籍能够相互补充,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读者。⑤读者还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购买或者阅读图书馆中的书籍,不仅方便了读者阅读,也减少图书馆内部读者的数量,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图书管理的模式,也减轻了图书馆承载客流量的压力。
最后是应用于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传播和推广。宣传和推广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文化乃至中国的戏曲、戏剧艺术不要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传播途径能够更好地实现戏曲、戏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动了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的传播,让国内乃至世界上喜欢中国传统戏曲、戏剧文化的人能够清晰地了解它的内涵、文化和发展,能够让更多的人欣赏湖北省的地方戏曲、戏剧。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图书行业的繁荣,重视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便利,为图书馆创造更多经济收益,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为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获取和传播途径也不断变宽。湖北省的地方戏曲、戏剧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这些信息渠道,图书馆作为传递和存储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是传播戏曲、戏剧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促使湖北省戏曲、戏剧书籍管理的集成化和现代化。不仅便于对湖北省的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的分类、购销、查阅、检索等管理,也通过庞大的网络资源进行了宣传和发展,为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重视网络技术在湖北省地方戏曲、戏剧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的根本原因。
注释
① 刘足之.国内MyLibrary的研究现状[J].图书与情报,2006(2):17-19.
② 蔡翠平,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ASP[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③ 陈伟.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J].图书馆论坛,2006(1):27,29.
图书资产主要包括纸质图书、纸质期刊报纸和电子资源。本文主要是针对纸质图书的清查进行详细的介绍,期刊目前主要是按年装订成册后贴上条码按纸质图书进行管理,报纸也是按月或年进行分类存放管理。
一、图书资产清查的思路
图书资产清查的目的:一是要弄清楚丢失图书的数量 ,也就是馆藏信息与现存图书实物之间的差;二是要弄清楚图书资产的价值、每年购买图书的经费和总经费使用情况。任何一本书成为馆藏图书之前,采编人员首先都要给其贴上一个唯一的标识条码,因此要对馆藏进行清点,必须提取图书的条码信息[2],然后根据提取的条码信息从馆藏中调出相应的图书信息。因此图书资产清查的主要思路是从图书管理系统调出所有馆藏图书和所有借出图书,然后提取现有馆藏图书(exist book)的条码信息,则丢失图书的数量可由下面的公式得出:丢失图书的数量=所有馆藏图书数量-所有借出图书数量-现有馆藏图书数量。[3]图书资产价值则是现存图书的总价值。
二、图书资产清查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图书清点的时间和参与图书清点人员的分组。本馆根据实际利用寒假学生不在校之际进行图书清点,图书数量根据图书管理系统统计约41万册图书,去掉借出的图书数量约2万册,要实际清点的图书数量约39万册,参与清点的人员共18名,分6组,每组3人。实际清点之前预计每天按6小时计,每组能清点的图书数量约5 000册,约13天能清点完成。
其次,图书条码提取方案的确定。提取图书条码信息要用到条码扫描枪,建议购买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商品盘点设备手持条码扫描枪,它其实就是一个终端设备[4],扫描的条码可以保存在终端设备上,一般都具备功能,如果重复扫描条码,会有提示,条码扫描完后会将数据导出到电脑上。选购时要注意其存储的条码信息数量,也就是内存大小,还有其识别条码的性能如何,质量差的扫描枪不少条码不能识别,需要手动输入,影响盘点速度。如果不购买这种终端条码扫描枪,使用图书借阅的扫描枪进行图书清点也是可以的,但不能脱机使用,另外还需要编写条码存储程序(可用VB+Access数据库),把录入的条码直接存入数据库,否则容易丢失扫描条码数据。
最后,把所有归还图书上架,从图书管理系统导出所有馆藏信息和借出图书信息,统计各大类图书数量,给各清点小组分配清点任务。
三、图书资产的具体清点
各清点小组按计划利用手持条码扫描枪进行条码的提取,各小组根据情况可自由配合以提高清点效率。为了数据的安全,每天都需要对各小组的扫描数据进行备份和汇总,并把汇总数据报给领导,让领导掌握图书清点的进度情况。根据需要,每天清点完后,各小组组长可开会交流,总结清点的经验,以便提高效率。[3]
四、条码扫描数据的处理
条码扫描枪扫描的条码导出数据格式一般都是文本文件,把数据导入到SQL2000数据库,通过一定的数据转换汇总在一个表中,叫“扫描条码表”,表中有两个字段:ID(自动编号)、条码(数字)。然后对“扫描条码表”进行,即在SQL查询分析器通过查询语句“select distinct 条码 from 扫描条码表”即可得到不重复的所有扫描条码数据。
从图书管理系统中导出借出图书的信息,把借出图书的条码与 “扫描条码表”后的数据汇总成一个新表,叫“汇总条码表”,然后把导出的所有馆藏信息汇总到SQL2000的一个新表中,叫“馆藏表”,表中字段:条码、ISBN、索取号、题名、入档日期、单册价格和出版年月。在SQL2000查询分析器书写简单的查询语句就可以知道现有馆藏情况和丢失图书情况。
现有馆藏情况:通过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馆藏表 where馆藏表.条码in (select条码from汇总条码表)”可以查询出目前现有的馆藏实际图书信息。
丢失图书情况:通过查询语句“select * from馆藏表where 馆藏表.条码 not in (select 条码 from 汇总条码表)”可以查询出目前图书丢失的信息,即图书馆丢失图书的情况。
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条码扫描枪读取的数据发现,一些数据是带有一些字母(如00w45230或者空格等)的非法字符,这些数据显然与实际的条码数据不符,属于读取条码错误,这些数据所占整个扫描数据的比例约万分之二,比例较小。在数据处理时当作丢失数据处理。2.5 图书资产价值的清查
图书资产的清查最终要弄清楚现有馆藏图书的馆藏情况和图书资产的总值,目的在于加强对以后图书资产的科学管理,防止图书资产流失。因此在这里,图书资产的清查要说明两点:一是不考虑图书折旧;二是不考虑珍贵图书的价值,有的珍贵图书原价可能几元,但就实际价值而言可能是无价之宝。下面结合本馆此次实际图书资产清查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1.套书价格的问题,即套册价问题。一般从图书管理系统能够调出图书相关信息,即图书条码、ISBN、题名和索取号、出版的信息和图书单册价格等。图书的大部分信息可根据图书的MARC数据字段调出,但图书的单册价格就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当购买图书时,书商提供MARC数据,由采编人员通过贴条码录入馆藏,如果在做数据时不在 215@a字段(以ILAS管理系统为例)注明册数,则录入的馆藏数据对于整套书录入时默认都是套册价格而不是单册价格,也就是整套书种每一本图书价格都是按整套书的价格计算,这就造成了统计出来的价格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编人员在编目时在215字段中注明册数,例如“215@a5册”,这样从馆藏库中调出的单册价格才是准确的。但一般学校在编目时都没有要求这样做。
2.图书的折扣价问题。目前图书采购业内都知道有一个折扣价的问题,即实洋和码洋。实洋就是购买图书折扣后的价格,码洋就是图书书本后面标明的价格,码洋折扣后就是实洋。由于通常每年采购的图书不同批次的折扣价都不相同,这就给统计图书的实际价值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图书管理系统里面有根据批号记录每批书的折扣,并能把图书的实洋也写进数据库,并能准确的统计出来就比较好办。但问题是目前大多数图书管理系统没有这个功能。我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是深圳图书馆的ILAS系统,对这个图书的折扣问题没有较好的处理办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馆采取自建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办法,把所有馆藏数据信息(包括图书单册价)都导入自建的数据库系统,然后通过添加图书的折扣和批号两个字段利用数据库查询操作加以解决。
3.原来的图书资产如何计算和弄清楚。进行图书资产清查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图书资产的科学管理,所以对以前那些图书可以根据财务处每年存档图书购买的账目折扣和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入档日期进行推算,能基本弄清楚每本书的实洋。重点是对以后每年新增的图书加强科学管理,要分清楚图书的来源信息和折扣问题。图书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即图书馆批量购买、教师自购和捐赠图书,图书编目时就要分清楚这三种书。至于折扣问题,图书馆批量购置的图书就是实际折扣;教师自购书通常没有折扣,折扣就为零;一般捐赠书可以把图书码洋设置为零,可以设置不同的批号来记录和区分图书来源信息,然后把信息写进自建数据系统,以后每年的管理账目和数量就一目了然了。
通过本次图书资产的清查,弄清楚了图书的丢失情况和图书资产的总价值。同时,图书馆也发现了管理中的一些漏洞,为今后图书馆加强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加强了图书资产的管理,整理了馆藏,提高了图书的流通效率。
通过这样的清理,使得所有馆藏数据都是有效的,同时弄清楚了丢书的情况及丢书质量的好坏,以便以后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晓静.高校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管理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方案[J].图书馆建设,2009(10):56-59.
[2]朱莉.图书资料资产清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4(15):58-61.
[关键词]管理;图书资料;分析;多种方式
一、图书资料系统特点分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的人类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图书资料的信息所占的位置正在不断的增加。在知识不断的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中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图书管理资料的模式进行革命性的创新。现在图书管理系统在网络时代的推动下,已经逐渐的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查阅者在进行资料信息查询时,从查询到选用需要复杂繁琐的过程,而实现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管理系统与查阅者自身的服务器实现一体化技术,将信息的查询和搜索以计算机下载文件的方式存入管理系统,提高了图书资料管理中的整体效率。
(二)另一方面,多种管理方式在实现图书资料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显著的成果,也可以更好的带动图书资料管理者工作的热情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要求图书资料的管理者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跟进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多元化管理。
二、多元化管理方式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存在意义
在现今飞速的发展的科技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随之日新月异,图书信息产业在在信息技术产业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各类的图书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那么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单一、陈旧的管理的概念已经无法跟上现代图书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而延伸出多种管理模式。使图书信息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满足读者对图书信息的要求。
(一)图书资源更新不及时,使得读者的需求无法满足,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观念下,只对藏书的数量以及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加以重视,使得图书馆具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不具备质量,很多不符合时代要求,落后的图书与文献,使用价值的图书资料较少。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对图书没有进行及时地更新,使得新的信息资源无法快速到达,使得图书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在信息高速发展中,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有了改变,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已经在社会型图书管理中应用,可是多数管理人员并非专业,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理解不足,使得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图书的发展。另外,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深入,专业能力差的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图书的更新,信息的采集,工作人员积极性低,没有工作热情,使得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制约。
(三)加强了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安全性。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现状,社会型图书资料的更新也在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上发展。图书系统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设备将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只有完整、准确的数据库信息才能够保证图书资料的正常运行与管理,防止黑客、病毒等侵入到数据库中,使得信息资源缺失,为图书资料管理带来安全隐患。
(四)开展新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模式时,管理理念受到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严重,使得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制约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的前进脚步。管理思想的落后,使得图书管理人员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如,缺乏对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自动检索系统不够完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使得图书馆中藏有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五)提高图书管理资料的系统性。图书资料缺乏系统性管理,没有对管理模式进行统一规划,使管理模式无法服务于图书资料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对图书资料的各个板块的关联性要求更高,但是图书馆缺乏对各板块之间的统一管理。
三、多种管理方式在图书管理资料中的体现
(一)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现代的图书管理模式多为网络化模式,通过高新科技建立起一个网络平台,建立庞大的信息系统,可以完成资源共享、信息咨询等多项服务。这样信息化的管理使得图书系统改头换面,摆脱了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以一种新型的,依靠网络的信息化模式立足于人们的视野中,从而能够为各类人员提供最优最快的服务。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众的阅读质量。
(二)流通性的信息资源
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信息资源管理。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采取的是模拟形态,把各类文献模拟列出,这样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感觉,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对空间的要求比较高,共享性能也比较差。现代化的信息资源管理采用的是数字形态,把各类数据导入网络信息系统中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此类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存储空间要求不高,并且资源的流通性也比较优异,可以在远程传递的基础上实现快速的检索和引用。
(三)数字化的图书系统
传统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比较繁琐,虽然有运用计算机来管理,但是只是作为辅助管理,或者只负责推介新书而已,关于借阅等方面的服务还是需要工作人员来进行。而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中借阅等服务都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快捷的实现,并且不受借阅时间的限制。网络化管理的另一个优势是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声音视频等动态的文档,提高借阅效率。传统的图书管理格局已经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格局,这样的平台更加有利于资源的开放互联,合理的配置各种数据。例如,我国中部某市,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市立图书馆打造成图文信息中心,建立成套的数字化系统,包括音频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外文数据库等,大大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四、结语
在信息产业大幅度提升的社会,图书资料管理的发展多种化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它能满足读者在传统模式下无法更好的获得资源信息的弊端,快速更新信息资源,减少图书资料的缩减和浪费;充分提高图书管理资料人员的素质,使管理人员与图书资料管理同步,使图书资料更加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同时开展了多样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图书管理资料的整体管理性能。
参考文件:
【关键词】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开发应用
在现阶段,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正迅速改变着信息的产生和应用环境,使数据信息的获得和管理应用不得不向前迅速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渗透,IT行业的大力发展,为图书数据的管理和存储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数据信息进行的管理服务,只有进一步深化并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改革,才能不断适应医疗活动和研究对数据信息的使用诉求,真正谋求医院图书管理上的更大发展空间。
一、当前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资源利用率低。在医院的建设中,图书馆藏必不可少,但当前我国许多医院的图书馆中,大多存在缺藏率高、复藏率高、使用率低的情况,使目前的医院图书管理无法满足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医院对图书信息的使用需求。医院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取决于对图书数据信息进行的整理、优化、重组和开发。现阶段我国多数医院不仅没有对图书资料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分类,更没有建立对应的参照系统,文献资料上主题加工的不完整、网络数据整合度低,使医院即使拥有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也无法对临床和医学研究提供真正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造成图书资料信息使用率偏低的现象。
(二)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低。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医院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平均学历、专业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相关工作人员以医院的护理专业工作人员居多,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和专业化管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对相关工作缺乏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出现图书管理专业相关知识水平欠缺、计算机运用水平欠缺、外语程度严重不足和临床医学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医院中,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部门,相对待遇可能不高、地位也相对较低,因而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从事工作。特别是在临床医学、图书管理和外语人才上,高水平人才的缺乏使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难以将信息技术与医学管理充分结合起来,无法满足医院对研究和医疗上的需求。
(三)设备陈旧落后。医院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系统若缺乏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则很可能在医院的图书管理系统上仍然沿用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无法向自动化管理方向进行转变和创新,缺乏对图书管理上的统筹规划,使整体服务设备上出现相互不能兼容、信息存储和使用在多个平台上进行的混乱现象。这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存储、共享、使用及查阅推广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管理系统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是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医院管理工作对图书管理工作的更高诉求,也是当前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物质优化改革的部分。
二、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系统的改革措施
(一)对医院的图书数据资源进行分层开发。在医院的馆藏资料中,分层开发是根据不同读者需求而进行的具有方向性和便捷性的开发,具体分为两种:一是基础类开发,此类开发是对文献外部特征的运用,将图书信息资料进行合理分类编号、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并形成馆藏目录、索引等,便于进行文献检索,以满足各类读者对图书的查阅便捷化需求。二是深层次的开发,此类开发是利用一、二次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而总结编写出其核心内容,并以学科需求为依据生成专题性参考文献资料,对资料和文献的这种开发针对性较强、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性较强。
(二)提升医院馆藏图书利用率。馆藏内容的利用率优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对利用进行规范,也就是说对图书文献进行细化分类并生成主题索引、排列,便于读者查阅。二是报道性利用,也就是以推介、分类、专题等形式对读者进行新信息的宣传。三是服务性应用,即普遍的借阅与咨询工作,从馆藏的展示上进行优化,更加方便读者进行选择。四是整合性运用,也就是将零散的文章、文献或知识单元进行整合,形成特定参考价值的知识系统,便于满足读者的使用需求。五是互动式开发,即借助于专家学者的专业性知识,对图书资料进行再度开发和编写,形成新的信息资源,提升资料的使用便捷度和价值。
(三)升级优化服务设施。现代化科技对人们生活的不断渗透,也带来了医院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力飞跃,院域网的普及让三级医院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这也是对医院图书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条件和环节。图书资料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应先对集成系统进行选择,将其标准、规范和可扩充性作为重要选择条件。这种系统承载着获取更多资讯、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使命,必须具备文字处理能力、联网服务和对医院进行特定集成管理的功能。在这样的系统下,对馆域网进行细化建设,针对读者的服务需求和馆内业务进行自动化改革,再连接域网与互联网,实现读者在办公室对相关图书资料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三、结束语
图书管理工作中,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效率、使其真正适应实际工作诉求,在新时代下探索和发展数据信息真正服务于一线的医疗活动与研究之中,促进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梅秋萍.搞好图书信息管理 促进医院发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01(01):63-64.
[2]张越茶.试论加强医院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0(02):75-77.
【关键词】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问题及对策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必将代替落后、效率低下的生产、管理方式,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图书馆管理模式,随着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不同程度的参与,经历了传统人工操作管理、现代计算机管理两大阶段。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以手工操作为主,图书的采编、造册、借阅管理都是手工操作,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繁琐、效率低,还容易出错。随着学校规模扩大,读者数量增加,这种管理方式严重阻碍读者服务质量和效果,实现计算机管理势在必行。
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易于管理。馆藏文献统计、文献检索、读者统计、图书借阅情况查询、工作量统计,这些以前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移动鼠标半分钟都不到,就可得到结果。以图书借阅管理为例,以前借还书都要对读者分类,即按所在系、专业、级分类,将借阅卡和图书卡放在一起,按分类找卡。这项工作尤其繁琐,对工作人员眼力要求特别高,有时光是找卡都要浪费大量时间。实行计算机管理后,省去这一步骤,改为扫描条形码,借书时扫描读者条形码和图书条形码,还书时只需扫描图书条形码,比以前方便、快捷。
由于计算机管理的高效,现在许多图书馆都实行计算机管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现在基本上都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提高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然而实行计算机管理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一劳永逸,实践操作中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图书馆遭受的损失和面临的困境将会很大。通过工作实践观察,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后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流通部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通部负责图书的借阅管理,接待读者量大,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部门。图书借阅计算机管理有两大步骤:(1)图书在采编部门分类、打号、贴条形码、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典藏文献数据库;(2)读者像片输入计算机、录入读者信息、分配读者条形码,建立读者数据库。这两大数据库的建立,为图书借阅计算机管理提供基础。读者借阅图书,只需扫描借阅证读者条形码和图书条形码,在两者之间形成对应关系,就可实现图书借阅管理。然而问题也是经常出现在这一管理流程。
1.1更换图书条形码。条形码是一本书的标记,一张条形码对应一本书,由于计算机只认条形码,一些素质较低的读者为达到占有书的目的,采取更换图书条形码的办法,即把一本书的条形码撕下,换到其他便宜、无多大价值的书上,偷粱换柱。图书归还时,由于接待读者数量多,工作人员一般只注意扫描图书条形码,没注意到书已更换,造成图书丢失,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1.2保留封面,中间调换。有的读者对自己需要、价钱昂贵的图书,由于书的前几页有该书的信息内容,登有索书号、登录号、贴有条形码,就采取把书的前几页、封面、封底保留,中间整个部分和其他书更换,由于书的前几页信息还在,归还时更不易引起图书管理人员查觉,常常蒙混过关。这种情况常由下一个读者借阅时发现指出。
对上述两问题的解决对策,首先加强读者教育,让读者认识到这是变相偷书,感觉到偷书可耻。其次加大处罚力度。读者还书时一旦发现上述情况,除予以经济制裁外,另外建立档案,第一次批评教育,第二次上报学校给予处分。第三,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图书归还时要经过管理人员这一关,一定要比较数据库中图书条形码与所归还图书书名是否一致,内容是否大概吻合,这样最大限度减少错误发生。
1.3时间长忘记所借书。实行计算机管理后,读者只有借阅证,不像手工操作阶段有若干张借阅卡,借了几本书一目了然。计算机管理下的借阅证上面只有读者条形码和读者本人像片这些固定信息,该借阅证上借有几本书、什么时候归还这些信息无法在借阅证上体现,只有通过计算机查询才能得知。因此有些读者借出图书后,时间一长,忘记先前借的书,不承认借有该书。
1.4代借、冒用他人借阅证借书。出于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有的读者代用别人的借阅证借书,又未告知对方,当向该读者催还书时,其矢口否认。另外有的读者保管不善,造成借阅证丢失,又不及时挂失,被其他人拾到后用来冒借图书。
1.5故意谎称未借书。有的读者由于书丢失,或达到自己占有该书的目的,对自己借的书,矢口否认。
上述情况在图书借阅管理中经常遇到,常有读者称未借该书与管理人员发生争执。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1)加强读者教育,告知读者保管好借阅证,不要借与他人,丢失后立即挂失。(2)对代借、冒用借阅证借书的读者,当场扣留借阅证,同时加以教育和经济处罚,这是一种扰乱图书借阅管理秩序的行为,经济处罚能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3)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由于借阅证上有该读者像片,在借阅时,认真对照像片与读者,确信一致时才给予借书。(4)以库藏有该书为准。常有读者称没有借某书,而其借阅证上有该书,由于情况复杂,一般属冒用他人借阅证的情况较少,因为大部分读者都会立即挂失。对于这种情况,应以库藏有该书为原则,即在书库里有与该借阅证上某书的书名、登录号、图书条形码完全一致的书,否则以图书丢失处理。当然在处理时可区分不同情况,予以适当的经济处罚。
1.6图书无数据。在图书借阅管理中,常会遇到扫描图书条形码后,显示无数据,要求输入登录号、索书号,这种情况是由于采编人员在输入数据时漏输造成的。
1.7条形码损坏。读者借阅证保管不善,或经常使用,以及图书流通次数增加,都会出现条形码损坏,扫描仪不能读取数据。
以上问题的处理比较简单,图书无数据情况,只要把书交到采编部门输入数据即可。条形码损坏,是读者条形码损坏,重新办证;图书条形码损坏,交给采编部门改条形码。这里有个权限问题,由于部门不同,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各个功能有权限限制。实际上,像“典藏维护”这一功能,改条形码这个权限应授予流通部,因为这方面问题经常遇到。
2阅览室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览室计算机管理,主要是读者签到、读者人数统计。在阅览室查阅资料一般都有代书板,以便于读者查阅完资料后找到位置上架。阅览室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工作人员扫描完读者条形码后,有的工作人员把借阅证归还读者,有的把借阅证无序摆放在桌子上,由读者自取借阅证。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遇有读者偷书情况,不便于管理,因为其无借阅证押在工作人员处。由读者自取借阅证,也会使部分居心不良的读者冒领他人的借阅证,然后到流通部借书。针对这一情况,应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责任心,扫描完读者条形码后,严格按代书板上面的标号放置借阅证,读者取证时,凭代书板取证。
3文献检索中的问题及对策
实现计算机管理后,读者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到目录厅查目录卡,而是可以方便地通过计算机登录图书目录查询管理系统,查到相关资料,方便快捷,而实现这一功能的硬件是有检索计算机。另外数据录入计算机后,很多图书馆不再提供手工检索的目录,只能通过微机检索。根据读者规模,配置一定数量的专用检索计算机,是图书馆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的有力保证,也是真正服务读者的体现。另外还可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文献检索和读者借阅情况查询,为读者提供更多便利。
4计算机技术问题及对策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4.1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水平偏低,出故障率高。除了技术部几个工作人员外,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掌握计算机水平不高,在操作中难免出现错误操作,导致图书管理系统不能运行,或死机。对微机出现的一些小故障,自身不能予以排除,就消极怠工。这些都影响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管理的根本保障。
4.2服务器、工作机配置低,容易死机。图书管理系统,每天处理数据量很大,这对服务器、工作机提出很高要求。尤其是服务器,所有的数据都要在这里处理、交换,是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核心,服务器死机,整个系统就会瘫痪。另外交换机、网卡、网线质量差、档次低,传输不了大量数据,造成数据沉冗,网络阻塞,也影响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解决对策就是加大投入,提高服务器、工作机档次,选用功能强、质量好的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