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近6个月内住院患者,分两组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多途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内科;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教育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1]。我科通过健康教育评估、实施、检查量化、多途径、个体化对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4~10月我科共收治了400例住院患者,急性胰腺炎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00例,肝硬化腹水60例,其他40例,其中男306例,女94例,年龄18~80岁,病程3~60天,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8例,对照组192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随机性教育,护士事先无周密的教育计划,凭经验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观察组按预先设计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

1.3 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内容

(1)主管护士实行竞争上岗,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要求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技术娴熟,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好。(2)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由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疾病特点,评价患者的健康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制订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向患者详细讲解,做到深入浅出,形象易懂。内容包括临床诊断,饮食原则,药物的主要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活动与休息的时间、强度、方式,疾病的危险、诱发因素,预防保健措施。(3)利用晨晚间护理、输液、发药、加药及空余时间与患者交谈,密切护患关系,发现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4)晚夜班新入院患者由当班护士做好初步的健康教育,白天再由主管护士检查指导。(5)每周一次的工休座谈会、健康教育讲座由主管护士主持,详细讲解某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收集患者建议,改进健康教育计划。(6)科室备有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常规检查的健康教育处方,根据需要及时分发给患者。

1.4 多途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

实行三级质控,主管护士每日自查,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护理部每月督促,并对科室实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与个人和科室奖金挂钩。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问卷得分情况对比

见表1。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测试调查问卷,在两组患者出院前测试,得分85分以上为优,60~85分为良,60分以下为不合格。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测试问卷结果 (略)注: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得分优良率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共有10项内容,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全部选项为满意则为满意问卷,每张有一项以上不满意,为不满意问卷,有基本满意的为基本满意问卷,回收问卷统计答案。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 (略) 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充分体现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健康教育的结果评价应体现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评价重点从护士转为患者是否受益的原则,注重实效[2]。

引进竞争机制,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避免以往随意性强、针对性差、效率低的缺点,摸索新的适合患者的教育方式,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消化内科患者病情易反复,在健康教育前进行评估量化,确切了解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体现健康教育的个性化。

转变护理观念,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在为患者提高服务的同时,也为患者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治愈率。

总之,开展多途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教育效果。我科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改进,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范文第2篇

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病史、治疗、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制订的。我们把双龙社区住院门诊及社区普查所掌握的糖尿病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科学归纳并全部输入计算机。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及健康状况,为患者制订详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整体化服务。

健康教育的形式

宣传手册发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院在门诊及住院部显要位置都设置了宣传栏,放置了大量宣传手册,可供社区居民随时拿取。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起到科普宣传的效果。优点显著,推及面广,节约人力;缺点是对于文化基础差的人而言,作用深度不够。

群体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室实施群体小讲课,参加人员由数人至十余人不等,由全科医师负责授课,讲授内容广泛,均为糖尿病有关知识。时间不定,短则半小时,长则数小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具体安排。这种授课方式易为患者所接受。由授课人将内容制成课件,以电教形式授课。优点是直观、生动,由于许多资料细节配有图片说明,通俗易懂,且普及面广。

个体化家庭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接受程度不同的教育。对个别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或个别指导。我们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成员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没有家属的配合,糖尿病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开展很困难,也就谈不上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健康教育的内容

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一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病原理、分型、诊断、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治疗原则等。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学会自我饮食管理,控制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兼顾患者的生理营养需求。

运动指导: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疗法之一,适当有效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有效增加自体胰岛素分泌,有利于血糖控制,促进全身代谢。应与患者共同讨论喜爱的运动内容并共同设计安全适量的运动形式。

心理指导: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行为。因此,思想负担重,对生活没有信心,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认识糖尿病,使其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并有针对地实施心理治疗,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药物指导:当饮食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在应用药物时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应介绍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方法及注射时间、常见不良反应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包括低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的防治;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病变、肾脏病变、腿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并发症的可能性和风险性,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极大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并改善预后。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初始结核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37-03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cipient tuberculosis; Health education据WHO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新发结核病病例约133万,占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的15%,位居世界第二位。结核病(tuberculosis)已成为了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1]。因而,对于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首发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研究的热点课题。若能将临床护理路径(CNP)成功地应用到初治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则可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具体可参考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且促使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结核病医疗护理和康复的知识信息,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其在结核病患者中的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应用CNP对初始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初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17~81岁,平均(42.5±6.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32例,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24例。观察组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18~82岁,平均(42.8±6.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初中32例,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疾病的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个体教育、群体教育、黑板报宣传发放健康手册等传统宣教方法,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

1.2.2 观察组 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有时间、有步骤、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包括:①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②应用CNP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③护士长定期检查,对患者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评估和护理人员的宣教进行指导;④患者出院前进行总结评价、达标,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⑤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介绍结核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防治措施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1.3.1 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表现及陪护家属的反应进行评估,以患者对治疗护理均以积极正确的态度进行配合为治疗依从性较佳,以患者虽未积极配合,但能以平常态度对待治疗及护理为依从性一般,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依从性较差。

1.3.2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根据健康教育的内容采用自制设计问卷,对出院患者进行教育内容测试,将复述内容得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视为优秀,以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一般,以60分以下为较差,总优良为优秀和良好之和。

1.3.3 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包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项目,并以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为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干预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后的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或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制订住院期间带有鲜明个体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是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入院时诊断、住院中的检查、患者服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为纵轴,制订患者整个住院过程的日程计划表,对该做的检查项目、治疗和护理、病情的程度以及出院的指征等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2]。其中包括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整体护理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3-4]。

为帮助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具体并且可供参考的健康教育计划,促使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结核病医疗护理和康复的知识信息,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初治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研究的结果显示,应用CNP教育以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的达标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CNP应用到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后,可在各个环节中发挥医护人员的特长与优势,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一目了然、简单、明了,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到病房,按路径有序地执行计划,保证了护理的质量,从而避免由于个人水平以及能力的不同在医护过程中造成对患者的处置遗漏和疏忽,也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尽早地发现病情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CNP的监管机制可保证医院管理的有序进行,增进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沟通,保证临床护理工作持续地改善和提高。因而可见本研究中经过CNP教育以后,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临床上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对结核病的治疗非常重要。肺结核患者的用药时程通常较长,且多有一定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用药早期症状消失时,误认为已痊愈,从而不按规定服药或者停止治疗,增加了疾病彻底治愈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耐药性和复发的风险。通过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更多地了解药物和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坚持按治疗原则进行规范用药。此外,实施CNP以后,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宣教方式,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和预见性地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以及主动地参与到护理中,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融洽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6],因而可见本研究中经过CNP教育以后,观察组中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总之,应用CNP对初始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简单重复性,使护理人员有步骤、有计划、按设定好的时间全方位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帮助其获得相关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展望[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 29(8):505-506.

[2] 王平.应用CNP对初治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河北医学,2007,13(12):1322-1324.

[3] 钱月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6):749-750.

[4] 王慧.健康教育在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4):262.

[5] Aspler A,Chong H,Kunimoto D,et al. Sustained intra- and inter-jurisdictional transmission of tuberculosis within a mobile,multi-ethnic social network:lessons for tuberculosis elimination [J].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0,101(3):205-209.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家属参与;更年期功血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身体健康的内分泌失调疾病,是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治疗原则。更年期妇女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记忆力减退等情况,经常发生错服漏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1]。为此,本研究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采用家属共同参与模式对更年期功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更年期功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年龄46~5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11例,初中12例,高中及其以上13例;对照组年龄47~5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11例,初中14例,高中以上11例,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家属参与模式,家属文化程度选自初中及初中以上,特别是低文化层次(小学及其以下)患者不仅要选择比患者文化程度高,而且要能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的家属参与。使患者家属同步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对照组:采用护士单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护士通过评估患者的情况,找出护理问题,与家属共同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共同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护士单独进行健康教育。

1.3 评价方法 分别于实施教育前、教育后(出院当天或出院前一天)发给自行设计问卷进行测试,内容包括对疾病知识(疾病的名称、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并发症),用药知识(主要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的注意事项),出院指导(饮食、休息、活动、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复诊地点)的掌握情况,护理部统一设计的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及出院3个月后进行统一随访。各个知识面所含在括号里的5项知识的掌握知晓情况进行简答、评定,答对4~5项为掌握该总知识面,答对1~3项为未掌握,出院后随访的内容包括患者服药情况,如叙述不清则核对患者剩余的药片数量是否与医嘱相符。核对是否按时就诊。发生不按医嘱服药和不按时就诊的情况为治疗的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掌握情况 见表1。观察组采取患者与家属一起宣教后,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见表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对照组(P

3 讨论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有利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与实施。更年期功血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不需手术,患者易接受,但服药方法繁琐,疗程长,如不遵医嘱服药就会影响疗效,甚至出现患者擅自停药而发生撤药性大出血。因此,加强对功血患者依从性的认识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家属参与健康教育,使家属全面地了解功血的病因、发生发展、预防用药、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帮助患者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做到知、信、行[2],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本研究显示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状态,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更年期患者神经过敏易产生焦虑多疑的心理,家属作为倾诉的对象,可疏导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压力,使其保持心情愉快,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充分地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按时就诊。帮助强化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记忆,使其治疗的依从性增加。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有利护患沟通,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家属的陪伴下参与健康教育,患者会感到轻松自在,有利于与护士的交流沟通。低文化层次的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能力有限,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接受能力差,对家属的信赖强[3]。只有让文化层次比患者高,并且能与护士进行沟通的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帮忙传达信息,才能促进双方沟通的顺畅,使教育的内容得以实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蔡群喜,诸溢扬.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72.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原则范文第5篇

此外,为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及时疏导学生心理,提升学生个身体素质。作为语文老师,应以爱心和耐心疏导学生,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维能力,减轻学生压力,提高学生的抗压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应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为手段,将良性教育因素的净化作用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之中。以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语文课堂活化教育策略方针指导下,优化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潜力的主要方式。课堂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模式改革中永恒的话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施实践教学时,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的需求。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将《生命 生命》中生命力量的伟大讲述给学生,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其中,由内而外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让学生从心理接受这项伟大的课程。

二、构建语文课堂的心理环境

教师营造的课堂范围,不应是剑拔弩张充满火药味的课堂,也不是沉闷枯燥的情绪化教学环境,而应是富有情趣、创作性和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语文教学在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会酝酿出一批颇有见地的学生,单纯以“填鸭式应试教育”为蓝本营造的课堂氛围,不但会摧毁学生的学习意识,也会产生一种单纯的、毫无能力和进步意义的课程奖惩机制。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系列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心理的疏导,是搭建师生关系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实施语文课堂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统计,了解学生心理。

三、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

近年来,很多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多数情况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联互动会受到一些环境条件的制约,改革结果都与原先的心理教育目标相背离。除去外部原因,部分学生也会受自身方面的困扰,使其能动作用下降,学习的心境和能力大幅度下降。

对此,可以尝试心理教育模式训练课。心理教育模拟训练课是在语文课原有教育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新性课程改革方略,它以活动、教材资源、竞争方略、合作竞争、抗压能力、绩效评估几方面为流程展开,以语文教材为基准,让学生自发地授课。在授课途中,以创新方略为指导,综合提升教育资源功效,直面剖析心理健康教育中蕴蓄的内涵。

四、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