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空乘专业 核心竞争力 提升对策

1.我校空乘专业的发展现状

(1)专业设置。2008年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空中乘务与空港管理方向)本科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艺术类专业进行招生,学科管理则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我校08级和09级颁发管理学学士位,2010年教育部政策调整以后改为颁发文学学士位。

(2)师资队伍。我专业现有专职教师五名,负责大部分基础课程的教学。另外还有多名外聘教师,分别承担部分英语、体能及实训课程的教学。

(3)学生规模。根据我校招生计划,每年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类(文、理)空乘专业学生60名。我校08级毕业生58名,09、10、11在校学生均为58名。2012年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到70名,但目前还在审批中。

(4)实训资源。由于我校并不是航空类专业院校,校内没有模拟机舱,目前尚采用外包式模式,与多家企业合作。另外,游泳、体能、形体课程暂借用我校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和服装学院的资源。

2.我校空乘专业的SWOT分析

在我校空乘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诸多限制,如教师资源和实训资源,但仍有很多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十二五”计划明确提出加速民航业的发展,同时在我校专业建设中,我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学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使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1)我校发展空乘专业的资源优势。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于1986年开始招收服装专业学生,是全国最早开办服装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为河南高校中开办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我校服装学院也是我校创建较早、发展较成熟的学院之一,服装学院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艺术设计(形象设计方向)拥有功能齐全的多功能表演厅、时装表演排练厅等设施,可为我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这是我校开设空乘方向本科专业的重要依托。

其次,我校主校区(中原工学院龙湖校区)距离新郑国际机场不到20公里,为我专业学生到机场参观实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

(2)我校空乘专业发展的劣势。首先,在硬件资源方面,我专业目前没有自己的模拟机舱和形体训练室。目前,我专业正在申请专用形体训练室,这一要求有望在短期内得以满足。但是,建立模拟机舱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培训人员,实现这一目标还不太实际。现阶段我校空乘专业的专业培训还采取外包的方式。虽然外包的方式能够满足培训的需求,费用较高,但还存在我专业发展目标配合和协调的问题。

其次,在软件资源方面,我专业的专职教师基本都只有管理学背景,没有空乘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承担专业课程,如:空中援助与救生、紧急撤离等。这些课程目前基本也是采用外包的方式,同样存在与我专业培养模式统一协调的问题。

(3)我专业发展的机遇。根据2011年出台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将达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4.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规划明确,加快通用航空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其作业量和飞机数量翻番。从2011年4月7日召开的中国民航规划暨机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中国运输机场已达175个,到2015年全国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30个以上,将覆盖中国94%的经济总量、83%的人口和81%的县级行单元。如此井喷式的发展势必增加民航业的人才需求,“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既是民航业发展的新时期,也是空乘专业发展的新时期。

(4)我校空乘专业发展的挑战。民航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调空乘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多航空公司不断改变招聘模式,由单一的校招到社招、校招相结合,再到电视选拔。在需求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选拔条件的越来越苛刻。

其次,2008年之前,我国招收本科空乘专业只有3所二本院校,分别是: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空乘方向)、沈阳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空乘服务方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空乘方向),以及2所三本院校,分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航空服务)、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艺术设计(空乘与管理方向)。2009年,招收空乘专业的本科院校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已经有10余所院校招收本科空乘专业,例如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空中乘务)专业、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方向)、郑州大学旅游管理(空乘方向)、北京国际经贸学院民航管理学院民航服务管理(空乘、地勤、安检方向)、北方工商管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的英语(航空乘务),等等。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树立专业特色,提升我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3.提升我校空乘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是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一下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业操守。

(一)高等职业院校民航运输专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

1、理论知识

民航运输专业学生首先应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民航概论、民航市场营销、管路学原理、航空运输地理、航空旅客运输等专业课知识以及经济学、礼仪训练等选修课知识,来了解航空运输专业,清楚的知道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要做的工作,构建起整个航空运输专业的理论框架,从而为以后掌握航空运输基本技能打下基础。

2、基本技能

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特别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民航运输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民航运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该通过校内值机模拟实验室、校内货运模拟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中,做到能够进行民航运输国内、国际客票销售,能够操作计算机离港系统、能办理值机和行李运输,能为普通旅客和特殊旅客服务,能进行货运仓位销售等民航运输的基本技能。

3、英语听说能力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推动了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也对民航运输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特别是对英语的熟练程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民航运输专业的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

(二)高等职业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职业操守

在现代企业中,尤其是现代化的高科技民航运输企业,员工服务的水平,除了靠严格的规章制度外,更多的是靠员工的内心的自觉,即职业道德。所以,加强学生要的职业操守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其主要涉及到其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工作作风等方面。

1、职业道德

民航运输专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为旅客服务的意识,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其实质就是要求民航专业的学生必须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认可自己从事的职业,尽可能周到的满足旅客的不同需要,让旅客感觉到旅行也如同在家的感觉,从而提到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职业意识

所谓民航运输专业职业意识,是学生对该职业的认识和对民航职业所持的观点。民航运输专业的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民航运输专业对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民航运输专业,随意民航专业的学生应坚定自己的职业意向,肯定民航运输专业的发展前景。

3、职业态度

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为民航运输事业奋斗的职业态度。

4、工作作风

民航运输专业的学生应养成办事认真,服务到位,精通民航业务,勤奋学习,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全心全力为旅客服务。

二、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民航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应快速发展得时代要求,科学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设计相应的专业课程。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校内培训课程;二是企业培训课程。

(一)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校内培训课程

传统上的校内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得时代需要,新的校内课程体系更要系统化和体系化,关系到职业素养培养的多个方面,包括民航运输职业技能知识培训、职业意识教育、团队合作、诚信教育、美学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等。其中专业知识培训主要是通过老师课堂讲解,学生理解记忆来完成。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礼仪教育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

(二)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的企业培训课程

高职院校民航通过创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虽然能够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但如果在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影响作用,能够更加完善校内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因此,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也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企业的一些实际操作课程训练。比如参加中国货运航空公司的货物运输系统操作培训,开拓各类实训基地,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的认知深度,刚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为今后走进民航运输企业做好准备。

三、结论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北航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于2004年开始了首届物流管理专业的招生学生进校后先不分专业大二下学期开始由学生自主选择工业工程专业或物流管理专业。随着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陆续展开,我们发现现行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画①课程设置重复。学科基础类课程与部分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所冲突②教师授课内容不明确。部分专业课程名称不同授课内容却相互交叉、重复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过于深入是否适合本科生、是否为物流专业本科生所必备还有待探讨。③教师缺乏职业培训。为学生开设物流专业课的大多数教师缺乏物流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经验。④物流专业课的设置未能弥补学科基础类课程的不足。由于学时限制,为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没有涉及物流内容,也未通过设置相应的物流专业课加以弥补。

二、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及各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1.物流市场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充分掌握物流人才需求动向,使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习安排以及人才基本素质等更能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我们于2007年下半年进行了首次调研于2008年进行了补充调研调研企业包括DHL、神州数码、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北京顺鑫首联物流、宅急送、北京第一机床厂、国美电器等涉及中外、民营、国营的生产、服务、零售、采掘等行业其中,物流型企业占60%,生产制造型企业占26.67%,批发零售型企业占13.33%。调研对象为物流企业的人事主管、部门经理或一线物流工作人员,以及非物流企业的物流部门主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为43.33%,其中本科专业与物流相关的仅为20.00%。而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主持的一项物流职业类型调查统计的全美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情况显示,大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于制约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看法(表1)认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是物流发展瓶颈”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相关物流人才的需求。

在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图1)有62.5%的人认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37.5%的人认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合理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对企业的调查中,有90%的企业认为目前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度的认识与企业的需要既有相同点也有较大的偏差(图2、3)。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装卸和包装的相关知识不重要选择的人次数是0而这些操作恰好是配送、仓储与存储及采购等的重要环节与基础。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企业中应用频率高、要求较强能力的某些相关知识点,如物流信息处理、国际贸易、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等(图3)在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例如本校经管学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实力,我们借助这样的优势,为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然而,由于课程体系设置的缺失相关课程在知识体系上相互脱节,学生只学到了几个知识点系统性不强,致使本专业学生在数据库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面的知识仍然欠缺无法胜任这方面的工作。此外,虽然我们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但授课内容几乎不涉及相关的物流活动。对专业课任课教师的调查也表明,某些必修课内容重复率高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接轨少,没有提供实际操作培训的机会注重课堂授课忽视实践性教学实践的案例课程少部分专业课的授课内容难度偏大适于在研究生阶段讲授。

以上调查分析显示出学校教育未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也印证了我们对企业的调研结果当被问及企业是否有引进物流人才的计划时,80%的企业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与参考文献2的研究基本相吻合:2005〜2010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至少需要补充48000人平均每年增长约为20%。但是在各种补充物流人才的方式中,通过面向校园招聘的只有43%,排在了第3位而面向社会招聘和企业内部培训则是企业采用的更主要方式(表2)

由此可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但是目前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不难理解在企业的校园招聘中,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会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2.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设置比较。

在本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确定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我们选择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与本校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之所以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本校与这几所高校都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选择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是缘于香港作为一个大的物流港、世界贸易的中转站为当地的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物流教育也开展得很好,而且香港的教育有英美国家的特点。

通过分析内地和香港物流管理专业的资料可知除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物流管理方向外,其他学校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数量几乎都要多于工程技术类。而且,内地3所院校课程数量较多,第一学年以安排基础类课程为主专业基础课基本上都是在第二学年开始授课。

从课程门数的角度分析,内地3所院校基础课程门数比例远高于香港院校的相近专业同类课程比例工程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则低于香港院校(表3)北航物流管理专业与国内其他院校以及香港同类院校专业比较见表4。

表4表明北航物流管理专业没有突出工科院校的特点及北航特色,在物流人才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实力。因此为了使学校培养的物流毕业生在竞争中有更突出的表现我们应该在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发挥本校特点与办学优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考虑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市场方向,从四种需求领域(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规划和咨询物流人才、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科研教学物流人才)和三个需求层次(物流操作、物流实际管理、高层物流管理)进行学科规划和建设。

三、培养具有北航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以上调研分析表明北航物流管理专业现行的培养计划中存在的课程设置重复、专业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等问题仅仅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在:现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专业核心知识不完善;专业定位不明确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不突出;缺乏有特色的办学模式缺乏多元背景的师资队伍等。为此我们在研究中首先明确了本专业的定位问题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知识框架,修改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明确了特色办学模式同时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教师团队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对于本校经管学院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教师团队是实现培养目标并在教学中体现北航特色的关键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课程设置重复、授课内容不明确、核心能力培养不突出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新专业的总体认识不足、物流实践积累不足。为此我们通过多方调矾从教学方法、手段、专业理论学习及物流实践的角度拟定了教师培训计划。同时根据需要聘请部分在企业工作的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教育部等主办的培训班,并去相关企业参观、了解等。此外,在我们的教师团队中,每年都有教师去香港、欧美等高校交流、学习,其间教师有意识地选听相关课程,为自己的教学作积累。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北航的毕业生再入校园为学生开设讲座,等等。

2.突出北航特色

对物流管理人才市场的要求,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分类,并根据所在院校的学科优势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结合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在物流教学中突出北航特色,首先要明确北航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究竟应该面向哪一类人才市场,是宽口径人才还是单为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企业培养人才;其次要解决如何在经济管理学院突出北航特色的问题,解决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即具备了北航特色的问题。

我们认为并不是学习了几门航空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所培养的人才即具备了北航特色而是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待人才培养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突出特色办学的模式。根据自身的优势和行业背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有所创新,突出特色。

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从目前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前述对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对比来看北航所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结合其工科背景来掌握物流管理所急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加强工科背景知识学习的同时,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

不仅在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中同样存在物流同样需要物流管理人才。航空制造企业的特点是大规模的复杂制造系统,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制造。因此在学生的基础专业课设置中,应该加强关于大规模的复杂制造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同时,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的科研与教学是北航经济管理学院的特长既有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实践成果其知识也是物流人才市场所需要的。因此,在修订后的物流管理专业课设置中,我们增加了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课程,调整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授课内容,加强电子商务的教学。

我们的教师团队中有多人在本、硕、博、博士后的学习、研究方向是航空专业具有扎实的航空专业知识背景,在科研中与经济管理相融合,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以上特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部分教师的特长辅之学生在基础课阶段所学的部分航空专业知识应该说北航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既适合于在航空制造企业、航空物流企业中工作,在更广泛的物流人才市场上也具备竞争能力。

在我们首届毕业生中,有学生利用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的知识出色地完成了毕业设计,现已成为所供职的物流企业的骨干;有学生毕业后不久即在某航空制造企业参与企业内部物流的诊断与改造工作。

3.加强实验教学及物流实验室的建设。

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上尽量增加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系统调整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协调、整合、细化教学内容删除不适合的课程增加北航优势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企业调研的成果初步建立了案例库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学生实验指导手册。挑选的实验分为三个层面:企业层面认识实验、物流运作层面实验、物流信息处理包含十个项目:企业概况认识与描述、物流活动与作业认识、基本工具与设备、物流作业绩效评价、认识牛鞭效应、作业流程仿真、库存管理、EXCEL及VBA编程、基本知识和实验环境认识、简单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手册中没有提供预定的结果让学生按照既定步骤去验证,而是在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从实施效果看,实验性教学手段的采纳是弥补学生对物流企业缺乏认识、实际操作能力差的一个有效办法。

物流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验条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参观或体验式的比如物流实验室提供货架和仓库管理系统,可以让学生实际体验播种式和摘果式等不同拣货方式的差别,不同货物摆放方式对仓库管理的影响不同信息识别技术对效率的影响等很多基本的物流原理另一种是试验式的比如让学生通过啤酒游戏来加深对牛鞭效应的理解并且评价不同改进措施的效果通过仿真软件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改进等试验。

4.重视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

加强实践环节,不是简单的局限于实验课程的设计,应联系专门的物流企业作为实践基地,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接触企业实际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从而调动积极性。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应尽可能地与企业实际相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物流运作的机会增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利用北航毕业生的优势资源,笔者指导的学生在生产实习阶段走访了多家物流企业,完成了出色的调研报告,得到了校级奖励。而另一名学生在毕设阶段以某物流企业为背景进行研究并去企业实地调研,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

四、总结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航空专业英语;教学特点;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55-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我军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培养高素质的军事飞行人才,提高飞行人才的外语素质是不能忽视的。对飞行院校来说,航空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飞行学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员在达到基础英语阶段的要求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专业英语的技能,以满足部队对飞行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并适应我国飞行事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增强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一、航空专业英语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现状

1.教学特点。航空专业英语是公共英语和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在此基础上,课程所承担的任务是从飞行实际出发,引导学员阅读与航空专业有关的科技英语文献,帮助他们完成从学习性阅读向应用性阅读的过渡;同时本课程又是语言同专业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听、说也是专业英语培养学员实际应用的重要方面,这将为有机会参加国际军事演习的飞行学员打下良好的外语基础。因此,航空专业英语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2.教学现状。同公共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相对加大,所涉及到的单词都比较生僻,句型比较冗长、复杂,文章缺乏趣味性,这就大大降低了学员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军事院校专业英语教材大多为地方院校的选编教材,缺乏航空领域的研究,更缺乏航空领域最新动态的追踪,因此教材不统一、航空特点不明显也是航空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之一。另外,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都是由专业系教员承担的,专业系教员虽然专业知识较强,但是在英语教学方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教员的英语教学能力和口语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在军事飞行院校,学员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专业英语又设置为选修课,因此,学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航空专业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都大大降低,这对课堂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航空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措施

1.合理调整教学进度。航空专业英语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作为专业选修课,被安排在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这种设置会造成专业英语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脱离。因此,可以在把握学员专业课程学习进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的弹性和顺序,使专业英语与专业课程同步或者是紧跟专业课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可以将英语和专业联系得更加紧密,减轻了学员在专业英语课程上学习理解的困难。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专业英语授课内容超前所涉及的专业课知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专业英语的教材应从应用性阅读的实际需要出发,侧重于英语在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所以,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应当在词汇、篇章及整体结构上突出专业特色,密切结合专业知识,对学员进行专业英语语言的强化训练。教材内容应体现阶段性、连贯性、延伸性的原则,由浅入深。第一,教材要完成由公共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选择一些介绍有关专业学科基础知识的英文原版教材或改编教材,设计出合理的语言、技巧方面的内容,突出专业基础词汇的学习;第二,应结合专业设备,选择国内外新设备,让学员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和国际发展状况,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第三,应选择综合性较强的英文原著,如空中电子战、综合航电、反潜等方面的文章,所选材料在语言风格、承载内容、表现体裁上应具有多样性,这样更利于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氛围,目的在于让学员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同时,了解相邻专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第四,应增加航空英语口语,从飞行实际出发,使学员学习基本的陆空通话,听说结合,加强实践学习。

3.改进原有教学方式。专业英语作为一门选修课,学员在新接触一门课程的时候必然会显示出较高的积极性。但当开始接触抽象枯燥的概念和具体方法时,就会使一些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为了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员视野,可以适当补充与讲述文献内容联系紧密、与飞行实际应用相关的视频、音频,使学员对所讲述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理解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采用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以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学员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如,可以播放带有英语讲解的视频;可带学员到现场参观学习,在参观时,教员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员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再根据参观的内容,进行思考;对于提出的问题,学员几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组发表观点。

4.提高专业英语教员自身水平。很多学员把专业英语课等同于公共英语课,没有认识到专业英语课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能力,而是应用英语这门语言来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要避免这一现象就要对专业英语教员提出要求。概括地说,专业英语教员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其次必须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胜任双语教学;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外,最好能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环境,了解部队的最新需求,使教学不与工作实际脱节。

飞行院校的航空专业英语是一门需要学校、教员和学员共同努力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门相关课程,选择适合的教材,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提高专业英语教员的自身水平。争取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全面培养学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将来更好地服务部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之卉,杜宝峰.适应飞行院校特点,强化飞行专业英语听说课堂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

[2]李小红,张瑞州.浅谈高校专业英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8):169-170.

[3]崔会芬.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信息,2010,15(599).

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近年来的持续扩招,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专业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减少。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了解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

前言

随着高等院校近年来的持续扩招,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教育专业因其专业性较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南昌航空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9届本科生是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他们目前的就业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课题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式对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就业的走势,结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从学校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改善就业现状。从而为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届本科毕业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书籍、周刊等方法查阅了大量体育就业方面文章及其他的相关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制订并发放《南昌航空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状况调查表》,采取了集中填写的方法,回收问卷30份。回收有效通过对本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毕业生制定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问卷,回收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宰和有效率为100%。

1.2.3访谈法

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题,采用随机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学校行政等人员等进行访谈.

1.2.4数据统计法

运用常规的数据统计法整理所有资料上的数据,然后对问卷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5理论分析法

通过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毕业生收回的有效问卷统计的数据,以及通过访谈所得来的信息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

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共30人。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就业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南昌航空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就业去向

人数

比例

教育

1

3.33%

企业

19

64%

考研

2

6.66%

自主创业

2

6.66%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0.65%。从事教育专业的仅有一人,毕业生过多的集中于企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就业渠道过于单一,势必会造成就业竞争的加剧,增大了就业压力。因此,必须逐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渠道。

3.影响南昌航空大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因素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局限性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性, 体育成绩相对其它专业的学生较优秀, 而文化知识的掌握却是薄弱。而现如今由于社会各类学校需要体育教师等数量日益减少, 各地教育局也设置了严格的入行门槛, 例如毕业生在上岗前必须要进行有关的入门考试, 考试通过才有机会就业, 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除学校之外, 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也要考试,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试时普遍竞争力不强, 除了公务员考试中需同时进行体能测试的岗位外, 基本无任何长处可言, 甚至是完全处于弱势地位。此外, 由于现如今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造成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和社会经验的不足, 多方面原因从而导致体育专业毕业生进一步减少了就业机会。

3.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化,没有形成特色和优势。很多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上出现严重的重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我国体育市场的需求,而具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课程却因为场地条件的限制和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无法开设出相关的专业。在课程结构设置的层次配置上专业基础面相对较窄,对于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管理等在未来我国体育领域里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3.3 应届毕业生自身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访谈了解到,许多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缺乏理性的缜密判断与清楚恰当自我认知, 过高自负地估计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却缺乏清晰正确的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 常常出现高估甚至错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到大城市或高中以上的层次就业,愿意到乡镇中学的毕业生较少,存在着就业期望期高的倾向,对月收入的期望值也明显偏高,随着发达地区的就业岗位已经逐渐趋于饱和,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的基础教育将成为主要需求,每年的特岗教师招聘就是国家扶植基础教育的有力措施之一,而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错位,不愿去真正需要体育人才的偏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这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要求

在与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发现,用人单位认为首先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包括了英语和计算机能力水平。其次是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还比较看重具有某些特长和爱好的毕业生,这些都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些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

4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应只看重本专业的工作,可以把专业技能看成一种特长,为自己找工作增加筹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强调就业的自主意识,还应建立合理的职业指导机制。于此同时学院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教育实习,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各地市相关单位的联系,主动征求用人单位以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4.2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加强实践性课程,可以减少纯理论的课程,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应突出本专业的突出特色, 过去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漏洞,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不仅在培养目标上相差不大,在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上更是相似。无论是体育教育专业还是社会体育专业都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模式进行,在就业上这二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大多是从事体育教学的工作,这与专业设置的初衷相背。以加强此专业的高校学生专项能力的培养, 并注重抓学生的师范学习技能培养和体育教育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真实就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强化实践教学, 可以选择加大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力度, 多为学生提供实践。为此,我们必须理清体育各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结构,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创新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3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强化一专多能:在新时代的人才竞争过程中.用人单位对聘用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毕业生结合学校的校情和特色努力扎实地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注意培养自己的特长,加强专业训练。从而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通道创造坚实的基础。

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要坚持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并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心理状态进行指导。让大学生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做适合自己的事情并不盲目跟风。让高校的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好坏, 最重要的是在于能否借此来积累社会实战经验, 为今后职业成功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玉福,尹桂丽. 大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2009,74-76.

[2]戴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版),2005,26(7):56-57.

[3] 王晓东.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阴山学刊.2010.

[4]钭娅,郑建岳.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 浙江体育科学,2011,101-104.

[5] 戴健,俞继英. 21 世纪体育人才的素质要素及培养要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1):89-90.

相关期刊更多

水道港口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国民用航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安徽冶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冶金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