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投资效应;宏观经济

2009年,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1-8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增长加快,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1-8月份,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扣除价格因素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38.3%,比上年同期加快20.6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根据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9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率为35%,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6%,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2倍,这表明4万亿投资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投资高增长成为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投资结构有所优化。这主要体现在:首先,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1-8月份,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6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6%,这均高于第二产业29%的增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其次,国民经济中急需发展部门和地区的投资增长比较快。主要表现为:铁路投资增长126.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7.1%;水利投资增长65%;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增长42.1%和38.1%,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第三,民间投资有待加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1192亿元,同比增长40.1%,远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水平。这表明前8个月的投资高速增长是通过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项目来实现的,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明显不足。

2009年1-8月份,在我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宏观经济景气回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高增长、土地市场升温提高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等众多有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预测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27402亿元,名义增长率为32%,比2008年高出6.5个百分点,为近16年的最高增长率;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率为34.4%,是2008年投资实际增长率的2.26倍。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有以下方面:

第一,产能过剩加剧风险。尽管在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家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但客观上,投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产能过剩的风险进一步积聚。2009年第2季度,在高投资的驱动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9.1%,已经高于第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9%的增幅,特别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7%,重新回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工业经济效益指标降幅明显下降,远低于2008年的水平: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3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040.3亿元,下降了22.9%;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45%。工业增加值的快速上升和工业企业利润的迅速下滑反映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比较突出。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指出,2009年一季度我国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从全球经济调整周期上看,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增长红利高峰已过,虽然与去库存化相关的短期周期已接近尾声,但是与去产能化相关的中长周期却刚刚开始,这必将影响我国未来长期潜在产出,使得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相对更加突出。

第二,地方财政风险。在本轮经济启动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在争上项目时过度追求规模,不顾地方政府财力限制,从银行过度融资,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远远大于其财政实力,负债规模呈10-20倍的增长,政府债务率远远超过了风险警戒线。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过度负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银行盲目授信、资金运用不透明、信贷资金财政化等问题不断集聚,这给地方财政、银行风险和未来地方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三,银行结构风险。2009年以来,为配合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1-7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3万亿元,同比增加4.89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72倍,同比增加172%。虽然,快速增加的银行贷款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对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迅速增加。对银行业本身来说,银行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项目资本金不足风险、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风险等新的风险等,威胁着我国银行业的安全。

第四,投资消费结构进一步失衡。2009年1-8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为38.3%,创1997年以来历史最高值;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6%,不到投资增速的一半。根据中国宏观经济模型,预测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由2008年的57.3%骤升到69.5%,上升12.3个百分点;消费占GDP的比例则进一步下降,消费偏低、依赖投资拉动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加剧。

参考文献:

1、柳建光,李子奈.关于投资乘数及边际消费倾向计算方法的讨论[J].统计研究,2006(12).

2、杨飞虎.我国投资乘数、加速数与经济增长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3、岳国强.4万亿新增投资的见效时间和拉动效应[J].中国投资,2009(3).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试图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目标优化矩阵确定指标权重,然后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来构建其风险评估模型。最后,以某矿企为例,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处于中度风险状态。

关键词:矿产资源;投资环境;风险;风险评估

引言

我国矿企近年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但总结我国矿企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活动,国际平均失败率为50%左右。究其失败原因,除了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统一管理外,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所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难以控制的风险才是失败的关键。然而,我国对海外矿产资源开发风险评价体系还不够深入,将现有的评估模型直接应用于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评估还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试图建立一套合理的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价体系与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为我国矿企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促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规避项目风险。

1.半定量风险评估的理论模型的构建

1.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风险评价的过程中,指标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我们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筛选出影响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各风险指标。具体原则如下[1]:系统性原则,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把握风险指标的特性和功能;客观性与科学性原则,要求风险指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能够科学地反映与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之间具有某种关系可操作性原则,充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明、简明扼要以及各风险指标具有可测性;相互独立原则,相同级别的风险指标之间不允许存在包含及交叉关系等。

由于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各因素又可被分为苦干个指标,各指标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各异,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这样就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结构。在以上五项指导原则与多层次结构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来构建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套体系首先由三个一级指标组成:即内部环境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内外环境交集风险。将这三个一级指标继续进行分解,内部环境风险又分为技术风险、勘探风险、融资财务风险三个二级指标,外部环境风险又分为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资源风险、自然风险、开发建设风险、国际社会干预风险及金融风险九个二级指标,内外环境交集风险又分为生产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及环境保护风险三个二级指标。

1.2 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目标优化矩阵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其工作原理就是把人脑的模糊思维,简化为计算机的1/0式逻辑思维,最后得出量化的结果[3]。此方法不仅使得出的结果精确,同时也十分便捷与易操作。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构造目标优化矩阵表,以横竖交叉的形式分别构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目标优化矩阵表。

其次,专家打分环节。邀请业内知识与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结合矿企自身的情况为目标优化矩阵表打分。具体方法为:将上述表中纵轴上的指标分别与各横轴上的指标进行对比,若纵轴上的指标比横轴上的指标相对重要,则在对应的空格内填“1”;反之则填“0”。

接下来,计算表内各指标的权重。将每一行的得分总数进行合计。某指标的权重=(该指标的重要性合计分数/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合计分数)*100%。需要注意的是:若某项指标的合计分数为0,但是事实上它仍然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因此可在每项指标合计分数的基础上加1,从而得到一组新的重要性合计分数,计算方法同上。

1.3 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法来构建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估模型,半定量风险评估法是一种将风险因素从定性转向定量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制定风险评估表以及相关的等级评判标准。认真分析各指标的风险源,并经过系统地整合,制定出风险评估表,以内部环境风险及其二级指标为例,其风险评估表如下图2所示。为各指标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后果的严重性程度制定科学的评判标准与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同时征求专家的意见,并遵循系统理论与方法和结合矿企自身的经验赋予处于不同级别的风险因素一定的量值;

其次,风险分析阶段。邀请业务知识与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结合矿企自身的情况为其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情况进行打分,打分是通过参照以上所制定的相关等级评判标准来完成的。

第三,利用公式计算风险值的大小。本文为计算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值的大小所采用的公式为:

其中:i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

B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存在的风险值;

P表示该指标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等级划分为:极有可能—5,比较可能—4,可能—3,不太可能—2,极不可能—1;

S表示该指标发生后果的严重性程度,严重性等级划分为:非常严重—5,严重—4,比较严重—3,不太严重—2,不严重—1;

W表示该指标所占权重的大小,可根据上文介绍的目标优化矩阵法而得出;

An表示第n位专家所打出的风险值;

A代表总风险值,其等级标准如下:等级:1—极高;2—高度;3—中等;4—低度;5—可承爱。对应的风险值区间分别为:20-25;15-20;10-15;5-10;0-5。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风险源严重性可能性

1.内部环境风险

1.技术风险技术所需资料的精确程度,开采方法或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开采设备的型号

2.勘探风险矿床特征是否确定,能否找到经济矿床或矿床资源的可开发建设程度

3.融资财务风险矿业项目进程中资金的供给是否及时与充足

2.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以某进行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矿企为例,在前文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确定该矿企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风险值的大小以及找出影响该矿企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风险因素,从而为矿企提出规避风险的有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一步: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此部分前文已完成。

第二步: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构建4个目标优化矩阵表,邀请12名行业内的专家组成打分小组,对目标优化矩阵表内的各指标进行评价,并运用众数反映集中程度的原理,得出最终的的目标优化矩阵表和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大小。

经过计算,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

第三步:计算风险值。组织由12名行业内的专家组成的打分小组对以上构建的风险评估表进行打分,分别得出P与S的值,然后依据前文给出的公式求出各项指标的风险值以及总风险值,由于每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并无优劣之分,因此,最终取12名专家打出的总风险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矿企海外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总风险值。

3.总结

对于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估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进行评价,并以实际矿企为例进行应用。得出的结果表明,通过此种方法得出的风险值更加科学与合理,同时也使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评估工作更具实效性,以及为矿业企业的管理者作出精确的决策提供依据。(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矿产资源研究中心项目“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SCKCZY2011-YB006);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国际石油合作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12XGL013)。

参考文献:

[1]何光辉,朱林.石油化工企业安全投入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软科学,2011.11,25(11).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第3篇

(一)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由于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存在时间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就必定具有风险。一般情况下,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高,风险越小则收益越低。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一般都希望投资收益能够实现最大化而风险最小化,当只有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达到合理程度时,才会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受到管理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限制,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不能真正科学合理地完成风险的评估和收益的预测,从而很难确认固定资产投资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进而影响投资决策。

(二)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平衡。由于中小企业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企业扩大规模、创造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就存在一个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之间需要做出平衡的矛盾。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要求企业必须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扩大投资,争取最大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企业可获取资源的能力又要求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金,在投资中合理分配。这个矛盾虽然对于任何企业都具有普遍的影响,但对于急于发展并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讲显得更加突出。

(三)投资管理成本和效益的矛盾。一般情况下,成本和效益存在正比关系,成本越高收益越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需要有较高的收益,但与之相对应的较高的管理成本却很难被接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外显成本的控制意识和对内含收益的模糊认识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直接原因,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这个问题,将很难确立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而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不能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此类矛盾,经常采取回避或漠视的方式,利用思维的惯性将问题简单化,使得其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误区

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陷入投资误区、盲目投资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投资决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成为企业顺利成长的巨大隐患。比较突出而普遍的投资决策误区表现在:

(一)强调短期利益,缺乏战略眼光。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强调短期收益和降低风险,把是否符合战略目标的实现放在次要位置,以至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目的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例如,一些企业使用短期借款方式进行厂房、设备等投资回收期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些投资者轻信一两年就可收回投资的效益预测,用短期融资款购买厂房、设备,结果到期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导致罚息、诉讼甚至破产等严重后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战略管理不到位,战略意识不强;二是不恰当的或不合理的风险控制意识,使得中小企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的短视现象。

(二)筹资困难,投资资金受限。调查统计显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很少能靠银行获得,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运作。这表明,中小企业存在相当程度的融资困难。企业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或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单位或个人,这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并提高了企业投资的风险,造成中小企业必须投资的巨大困难,经常可以看到很好的项目要么无法顺利实施,要么项目勉强建成后缺少必要的资金去运营,甚至出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拖垮整个企业的严重现象。

(三)资产结构控制不合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缺乏,使得企业的资产结构管理无法正常进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很少能充分考虑到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不能注意到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是否合理,其所占用的资金是否己经影响到资产收益水平和企业的正常营运。在这一点上,那种只顾有利可图的短视思想和固定资产越多越安全的意识也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很多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配置严重过剩,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缺乏科学管理。一方面,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内设机构或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专业化管理。一些牵扯到企业命运的重大投资项目较少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而多由企业主或高层管理人员直接负责。这就使得投资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甚至还会在投资监管上出现严重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也很少有中小企业对项目投资的结果作出有效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由于对专业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知识和人才的缺乏,使得固定资产投资的提出、论证和可行性建议不能依据科学的评估方法来进行,造成经验和个人愿望主导投资的现状,使之盲目追随市场变化随波逐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技术选择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应掌握的原则

1.重视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要注(重)将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常规性工作来看待,对企业的发展愿景、发展步骤等重要的战略管理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划,并以此为指导确定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各项企业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克服掉投资无明确方向的陋习;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被既定战略完全束缚住,及时地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在项目投资中灵活地应对各种巨变。这样,才能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实现有序、合理、有效,让固定资产的投资更加有发展性和全局性。

2.筹资活动先行。中小企业在投资项目提出的时候要首先考虑筹资的途径和数量,对于无法完全筹措或筹资成本过高的项目需要作出慎重的考虑,必要时应该采取放弃投资的方法,避免实际损失的发生。只有能够合理或符合投资者期望的筹措到投资所需资金的项目,才应该纳入到进一步考察和分析的范围。坚决杜绝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草率意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3.着重提高投资管理质量。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知识和人才的缺乏,是造成中小企业在这个方面管理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之一,在目前情况下,要想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资管理质量,可以考虑两种相应的策略:第一,根据实际条件和实际情况,将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所必需的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分析技术进行融合,量身定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易于掌握运用的决策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从而提高决策质量;第二,整合社会资源,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投资项目决策时,面向社会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各种临时性的专门小组,对项目的各环节进行管理,确保项目决策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投资决策指标选择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投资活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所以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所采用的指标应该是长期投资指标。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长期投资指标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静态指标又称为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通常有投资回收期和平均报酬率两种。动态指标又称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常见的动态指标有净现值、利润指数和内部报酬率等。中小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选择哪些决策指标进行分析是应当认真考虑的。以现有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以及管理方法的现状,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建议参考如下指标:

一方面,应把投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市场地位以及管理力量等条件,都决定了其各项工作都必须先生存后发展,在生存中求发展。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也应该将投资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投资回收期法所反映出的投资回收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投资的风险大小,也显示出投资的安全程度。这是由于风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投资回收期法是在进行该类投资决策时不可缺少的指标。一般来说投资回收期越长,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投资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投资能否按期收回,根据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可以衡量投资是否是企业可以接受的,在多方案分析时也可以直接观测到哪些方案的回收速度更快,能够用最短时间创造收益。而且,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情况下,在投资规模方面相对来说不算太大,回收期也不算长,投资的实际收入受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不太大,所以投资回收期法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首选并且一定要选择的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