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电影行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笔者列出的20部微电影(其中含微电影广告)中,受众观看过的前5名为:第一位是80后励志微电影《老男孩》,有79人看过,占82.29%;第二位是张国立、古天乐等主演的百事微电影广告《把乐带回家》,有44人看过,占45.83%;第三位是肖央的亲情微电影《父亲》,有41人看过,占42.71%;第四位是青春微电影《青春期》,有21人看过,占21.88%;第五位是吴彦祖主演的凯迪拉克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有19人看过,占19.79%。从数据来看,虽然80%的受众看过微电影,但所看的微电影数量很少,基本在5部左右,且看过的微电影题材多数集中在励志、亲情、梦想上,微电影广告并不被受众所熟悉,甚至有些微电影广告,在接受调查的受众几乎无人知晓,如诺亚传说的微电影广告《幸福在路上》,只有1人看过,如此让人质疑微电影广告的效果到底如何,这将在之后的验证假设中说明。假设1,关于媒介载体与受众认知度的关系。由于微电影的传播主要是依托互联网,互联网重度使用者会比较了解微电影或微电影广告。第6题: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多久?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上网时间为“1小时及以内”的受众中,看过和没看过微电影的个1人,即各占50%;上网时间为“1-3小时”的受众中,看过和没看微电影的分别占80%、20%;上网时间为“3-5小时”的受众中,看过和没看过微电影的分别占88%、12%;上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受众中,看过和没看过微电影的分别占77.94%、22.06%;在受调查的120名受众中,看过微电影的占80%。可以看出,受众对微电影的知晓率是比较高的;知晓微电影的主要是互联网中度、重度使用者,与预期假设基本相符。由第9题的数据看出,受众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观看微电影,即人人、QQ、微博等社交网站的转发(57人选择这一渠道,占59.38%),以及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的推荐(34人选择这一渠道,占35.42%)。
可见微电影主要是借助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来被网络使用者知晓,所以当微电影广告的产品或品牌至适用于特定人群时,可以通过消费者使用网络的习惯和偏好,选择在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中进行重点推介,提升客户形象宣传的有效和精准程度,如全国连锁店不过20家的橘子水晶酒店,便针对年轻群体,打造了以十二星座为主题的12部微电影,很快便在年轻白领中积累了“善于营造氛围”的口碑。于微电影而言,发展还刚刚起步。相信随着网络支撑技术和新一代消费人群的成长,微电影将在广告行业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从“为电影市场前景”表中可以看出,受众对微电影市场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微电影“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整体看好,变数犹存”的各占39.2%、50.0%,而认为微电影“一时兴起,没有发展前景”及“下滑趋势”的各占10.0%、0.8%。受众对微电影的追捧可以从各类微电影大赛及微电影节的举办中得到证明,如2011年4月6日,网易启动“2011网易微电影节”:面向全球网友广泛征集作品,并邀请优秀视频工作室参赛,采用专业评委选拔、网友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10部微电影佳作。2011年4月18日,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开幕:联合全国近百所高校,几十家全国电影社团,共同为观众奉献了一次网上数字电影的饕餮盛宴。2012年2月28日,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面向海内外高校学生征集微电影作品。2012年3月底,滨海国际微电影节将启动。Web2.0时代的微电影主要有以下优势:提高观影总人次,为新人创造机会,广告植入更灵活,移动平台。结合时下多领域多行业涉足微电影,来预测微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5个类型:公益微电影,微电影将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微电影营销,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开始尝试微营销;草根微电影,低成本、快时尚为草根创作微电影及微创业带来可能;影视微领地,即传统影视与微电影结合将创新模式,培养新型演员和导演;动漫微电影,即给陷入困惑的动漫产业带来新机遇。从调查数据来看,受众看好的微电影未来发展趋势在除“动漫微电影”之外,基本持平。其中,最高比例的是“草根微电影”和“微电影营销/广告”,各占31.7%、25.0%,说明受众的确看好微电影为草根阶层实现电影梦想所创作的机会,同时受众也认识到未来微电影广告是微电影发展的另一个主要趋势。有业内人士称,微电影开启了视频广告全新的商业模式。
引力传媒副总裁桑志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此描述微电影,“它除了是一种情感营销模式,更是对传统营销模式的一种补充。”ChinaVentur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李伟栋则表示,广电总局的限广令对传统电视广告的影响很大,促使本就具备创新优势的微电影被更加看好。“植入式广告”(ProductPlacement),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游戏等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或表示,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由于受众对广告有天生的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这些娱乐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销的效果好得多。然而自典型的植入式电影《天下无贼》出现之后,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泛滥已经让受众看得倒胃口,这里考察受众对与植入式广告类似的微电影广告的认知态度。此题通过态度量表,将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喜好程度转化成一句带有主观观点的表述,让受众根据自身情况和态度进行选择是否符合,即对“相比传统的广告形式(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影视剧植入广告等),我更喜欢微电影广告”这句话进行态度判定。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分值越大表示受众的观点与这句话的意思越相符,即相比传统的电视广告、影视剧植入式、广告,受众更喜欢更愿意接受微电影广告。然而从分值分布及所得数据的平均分来看,表示“一般”的占40%,是所有分值中最大的比例,“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共占21.7%,“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共占38.3%,该项平均得分为3.28。因此从数据上来看,与电视广告、影视剧植入广告相比,受众对微电影广告的喜好程度并不明显,也许在非专业非业内的普通受众看来,微电影广告和电视广告、影视剧植入广告可能是没什么区别的。
若非如此,受众固有的对电视广告和影视剧植入式广告的主观厌恶可能会带到微电影广告中去,影响微电影广告的营销发展。虽然微电影广告在某些方面与植入广告相同,都是一种营销手段,模式为企业产品或品牌而定制的,但它没有植入广告那么生硬的宣传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柔和的,融入故事本身叙事风格中,使观众在欣赏大片、温情片、悬疑片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品牌。炒作概念也是微电影广告做大做好的一个手段。如吴宇森导演的宝马汽车系列小电影可谓经典;科鲁兹11度青春系列之《老男孩》,以及荣获“2011首届微电影节”全场大奖的《大众银行“梦骑士”》,都以追梦的精神让人分外感动;橘子酒店《十二星座》系列,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让人读懂了这个酒店品牌的幽默属性。炒作一个与品牌内涵和价值诉求相符的概念,可以让微电影广告更深入人心。
作者:谭金环
行业精英共话微电影未来
此次论坛既有微电影创作者的经验分享,也有行业精英对微电影行业的解读和展望,与会者对微电影的内容创作和生存发展都提供了宝贵见解。
会上,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邢建毅表示,对微电影创作艺术、传播规律和产业发展的深入研讨,会为微电影提供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更好的引领微电影,乃至整个网络视频产业的未来发展,“同时,大量微电影创作者都是年轻人,我们愿意为更多青年导演提供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著名导演吕乐曾导演过“美好2013”优酷出品微电影《一维》,他笑言微电影是自己的“第二春”,“微电影给了创作更大的自由,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几位青年导演通过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在微电影创作方面的心得与体会。青年导演程亮表示,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微电影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直观的反馈和评论,这对创作提高、经验积累都非常有帮助。而导演蔡聪则认为,微电影虽小,但五脏俱全,当下时代微电影受限不大,创作自由度较高,这不仅为影片创作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执行空间,也为青年导演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韩志强调,微电影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曾庆杰则认为,微电影不应该拒斥广告,而要努力在广告商的诉求和作者表达之间寻找平衡。
与会专家们分别对互联网时代下微电影的定位问题、传播形态和特性,以及微电影的未来产业形态做了深度分析讨论。麒麟影业项目总监、制片人认为,微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呈现形式,最为核心的是传播方式问题,微电影的发展必须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自身形成有内容、有卖点、有市场、有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微电影产业不可能独自存在,它必须成为大电影的一环,成为娱乐视觉产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门槛。”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总策划王少东表示,目前微电影数量庞大,但佳作太少,“产业需要升级。假如一部微电影能投资几百上千万,就可以真正把微电影做成一个产品,制作、表演、发行、传播等各个层面都能做到极致。”
视频网站推动微电影全产业链发展
与传统大电影相比,微电影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而视频网站无疑已经成为微电影传播的主要平台。作为微电影领域的领军者,优酷土豆集团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微电影行业的发展。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卢梵溪在主题演讲中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微电影之旅”:2010年优酷出品《老男孩》标志着中国微电影元年的开启;2012年,优酷率先推出“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计划以及“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成绩斐然,如顾长卫导演的《龙头》、蔡明亮导演的《行者》等四位导演的作品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成为微电影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同时,由优酷土豆出品的微电影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都成绩不俗,如蔡明亮执导的《行者》在洛杉矶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剧情短片”奖;顾长卫凭借执导的首部微电影《龙头》斩获“最佳长片导演奖”,青年导演五百执导的《刷车》获“评委会推荐”奖。
通过优酷、土豆平台,不仅让国内微电影摆脱了“草根”的标签,引导行业向优质、精品化升级,更开始影响国际电影圈。2014年,优酷出品宣布牵手釜山电影节共同打造“大师微电影”这个王牌品牌,全面升级推出“优酷大师微电影之MN9领航计划”。
优酷土豆还致力于对青年影人的大力扶持。在此次微电影行业峰会上,卢梵溪强调,微电影是从梦想到理想的过程,互联网让梦想的门槛变低,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理想变现的机会。而优酷土豆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也正是秉承这个理念,6年来,88部微电影,21部网剧,扶持青年导演82名,累计播放量33亿,为无数拥有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卢梵溪透露,“我们的青年导演今年可能会从微电影逐渐往互联网电影,也就是60到90分钟的内容去转化。”他还现场曝光了优酷土豆的新计划《小未来》的海报,这将是一部“近时代”“软科幻”系列微电影,探讨高科技对人性、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当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一诞生,业界就一致认为它为自由表达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此后,微电影风生水起,_发而不可收。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至今,国内微电影年产量已从几千部飙升至上万部,尤其是植入商业广告的微电影数量明显增加。微电影这个几年前还是“草根”产业的“小不点”,如今正在成为投资者争相追捧的黄金项目。
小身材 大体能
所谓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型电影。说白了,就是电影短片。微电影的基本特征就是短,长则半个小时,短则5分钟,一般在15分钟左右。它的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最低的草根微电影制作成本仅有数百元。
微电影起初是为企业宣传品牌量身定制的,目的与广告相同。但是,它不像广告那样直白、生硬,而是通过故事情节来打动观众,让观众在愉悦的心境下接受企业的相关信息,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便捷的通道。这类微电影,其实就是长广告片,其制作利润率基本在20%至30%。因此,各大视频网站、电影大腕、知名企业、营销公司及风投资本都对微电影争相追逐。有人估算,微电影市场可达700亿元。还有网络测评机构预测,与广告相融合的微电影,2014年可能达到10倍的增长空间。目前国内品牌内容市场有3000亿元的庞大规模,微电影将从中获得产业化发展的绝佳条件。还有一些微电影的内容是“快餐文化”,让观众在繁忙之余享受一种快捷的精神产品。因此,微电影的生存空间颇大。
微电影一问世,便在网络空间疯传,这有五个原因:
1、影视点播已经成为各类网络视频运营商的兵家必争之地,渴求内容商提供各种娱料,以吸引网民眼球,提高点击率。内容商一门心思去制作,只要交给优酷、土豆这样的平台就可以播出,不愁发行渠道,微电影的门槛降得很低。
2、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如雨后春笋般上市,在公交上、地铁里,手捧各种移动终端看微电影的人数不胜数,微电影适应了人们短暂时间内的欣赏需求。
3、2012年,电视剧网络版权费猛涨,屡屡突破单集百万元的大关,因此视频行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即电视剧购买热情降温,微电影生产热情高涨。
4、广电总局限制广告政策的实施,稀缺的广告时段遇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有限的天价广告时段,众多企业转而选择了互联网平台的微电影,传播成本远远低于电视平台。
5、企业正在大力推进情感营销、品牌营销,而微电影恰恰可以在这方面一展身手,因此很多厂商纷纷钟情于微电影。
尽管目前微电影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行业仍有许多问题待解。比如,不少微电影的噱头大于创意,一些作品吸引眼球的手段低劣,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现象不容忽视。如果微电影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那么它将失去社会关注的价值。又如,微电影好剧本可遇不可求,产品难上规模,盈利模式单一等等,这也导致了微电影工作室大量兴起,却难以实现规模化运营。决胜之道
微电影顶着“电影”的名分,就同样需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而不能肆意生产烂片。微电影要想在艺术殿堂里活得长久,就应当走以下的决胜之道:
1、内容为本,创意祈胜。首先是故事性,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共鸣,看完后愿意转发和评论,愿意分享,甚至刻意去寻找故事中人和产品。这是核心,而不应是企业自说自话的表白。倘若说电影强调教育意义,那么微电影则应侧重于趣味性,一开始就要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并让观众一直看完,其实这个要求比电影还要“苛刻”。
2、特色经营,差异取胜。各大网站可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可以走高端精良制作的“大片”路线,也可以选择亲民的“草根”路线;可以拍单集、一次性消费,也可以拍系列网络剧、绵延持续,如此等等。
益达口香糖的《酸甜苦辣》系列以及百事可乐打造众星闪耀的《把乐带回家》已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微电影营销的巨大影响力,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其蓬勃的发展态势对于企业的发展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1.微电影渗透企业文化,需注重品牌精神传播
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树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理念,为消费者打造正面且深刻的品牌心理认知,从而实现对消费者心灵的触动。将品牌倡导的价值和信念泛化为某一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乃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微电影通过展现故事的方式吸引受众,致力于将品牌理念融入情节,也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有效地影响受众的情绪情感,帮助品牌建立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在调查过程中,有52.67%的消费者认为微电影广告相比于传统广告的优势应该体现在品牌精神的传播方面。因此企业利用微电影进行营销推广的前提条件,便是企业自身品牌具有可深度挖掘的企业精神,树立明确的企业品牌形象,以便企业文化借由微电影巧妙渗透入消费者的观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微电影营销应致力于使受众动情,而不局限于产品曝光或产品本身炫目的体验,让观众萌生品牌梦想,衍生对品牌灵魂的认同。事实上,将品牌体验从产品体验升华到情绪体验,甚至上升到精神高度正是微电影营销模式的精髓所在。
2.微电影传播渠道多为网络,需注重营销模式革新
此前进行的“微电影营销问卷调查”中,67%的受众选择了“通过社交网站转发”,61%的受众选择了“视频网站推荐”这两个渠道观看微电影。可见受众关注的微电影投放平台多为网络,而网络投放对企业而言更具经济性,相较于电视广告投放的成本而言,网络投放成本更低,也更容易通过网络的互联性以及SNS(社交网站)的社会化媒体性质进行二次传播,形成几何式覆盖增长。由此可见,企业要更好地发展自身品牌,就需要时刻对于科技发展保持高度敏锐性。及时发掘新兴事物,以便利用其扩大自身影响力。微电影广告的投放与传播主要依赖网络平台,是利用网络传播媒介进行的创意式营销模式,其突破了传统广告投放的时间、空间的限制。迎合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与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创新出了一条新的属于网络时代的营销模式。微电影营销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企业传统营销墨守成规的局面,推动企业改革自身营销模式。从广告制作到广告投放,从产品定位到产品包装,从销售定价到销售渠道等环节,企业都需要重新考量,以为自身打造适用于网络时代的新型营销模式。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营销环节不落人后,始终处于消费者的视野之中,保持与时代并进的步伐。3.微电影深度整合广告娱乐需注意品牌广告植入或软硬兼施根据“微电影营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50%以上的网友在进行网络活动时主要进行的是娱乐休闲类活动,以期在网络中获得放松的效果。因而,广告传播的新型载体需将这一需求考虑进去,制作出满足消费者期望的广告,使消费者在接收品牌信息的同时形成眼前一亮的惊喜感,这种意料之外的感知会使消费者大脑皮层产生更加深刻的刺激,形成对品牌更深的印象。对企业而言,微电影和广告联姻,需从创作之初便结合广告元素、品牌理念进行构思,使品牌植入微电影的方式更加隐秘、也更加柔和。在问卷调查时,有78%的网友不希望看到微电影出现广告硬性植入的现象,有55.67%的网友认为微电影广告相比于传统广告而言的优势体现在其广告的软性植入,可以降低受众抗拒心理。微电影广告之所以比传统广告更受消费者欢迎,主要就是因为其改变了以往影视作品创作后期广告硬性植入的惯常做法,降低了受众在观看广告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抵触情绪,使得微电影广告即使是在网络平台播出,同样可以收获巨大的点击量和广告收益。但是微电影营销将娱乐与广告进行深度整合,这对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创新,又有着一定的劣势。由于微电影本身是利用电影讲故事,因此如果掌控不好故事与品牌的融合度,就极易导致主题不鲜明,故事被留下,而品牌被忽视,这对于企业而言就将会是得不偿失的一次失败尝试。因此,企业在利用微电影营销这种创新营销模式进行自身推广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线上投放及反响,还应将部分注意力投入到品牌的线下推广活动中,以显性方式结合微电影广告进行品牌推广,深化消费者对微电影广告的品牌认知,从而达到营销的理想效果。在微电影营销时代下,以线上的隐性植入带动线下的显性推广,以线下的硬性品牌互动线上的软性娱乐,“显隐”并绪、“软硬”兼施的微电影营销模式将为企业推广开拓出新的局面。
二、企业应用微电影营销模式所需注意的问题
微电影的出现固然掀起了一股营销新手段的兴起热潮,其自身的诸多优势配以时机的助力使其成为营销领域令企业青睐有加的新方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自身的特点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限制其自身发展的阻力。企业在应用微电影营销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是否适合微电影营销模式
微电影营销模式虽然成为营销界新宠,但由于其所附着媒介与吸引的受众具备局限性,因而企业自身是否适合微电影营销模式还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微电影营销问卷调查”中,有71.33%的受众在网络中主要关注的行业信息为旅游餐饮等休闲娱乐类行业,而电子设备行业与快消品行业分居二、三位,至于房地产、汽车等高端产品行业则仅以12.33%的比重居于选项的最后一位。可见,网络世界中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休闲娱乐行业类企业更利于利用微电影营销模式,来打造企业品牌类微电影广告。而电子设备与快消品行业类企业若可以将创意与好的内容设置结合起来,也是可以在网络营销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而相对高端的行业则很难利用这类营销模式形成期望的营销效果。企业在选择营销模式前,先进行自身品牌与市场定位将更有助于品牌营销推广的展开。
2.剧本创作设计能否可与企业文化巧妙融合
微电影广告又被看做是微小版的商业化电影,或者被理解为注入情节的电视广告。但这些理解都较为片面,不足以真正将微电影广告的本质意义表达出来。一部制作精良的微电影广告是微电影营销模式的整体基础,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故事情节插入广告之中或者直白地将广告植入微电影之中,都很难使受众产生愉悦的观感,那么微电影营销模式的创新就变得毫无意义。微电影广告不同于传统的广告与商业电影,它更应该恰当把控电影与广告之间的比重与尺度,以降低受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抗拒心理,使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正面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其进行购买决策时应用消费者“锚定心理”的参照系依赖习惯促成其购买行为。并且微电影广告传播的主题与内容更具公众性,其本质上更适于品牌精神与企业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消费者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引导。另外,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要利用非常短的时间精准表现企业品牌诉求并且打动消费者,这对影片的剧本、导演、剪接、整体设计等各方面都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并且由于微电影仍属新兴行业,大部分的参与人员只是出于兴趣,还没有专业的微电影营销团队作为固定人才满足企业营销需求。因此企业在决定投资之前,需要慎重考虑制作水平。
作为微电影的主要播放平台,视频网站在微电影营销生态的打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6月27日举办的2013年56首映礼盛典暨首届56网微电影营销高峰论坛上,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56网()宣布成立中国首个由视频网站发起的视频内容营销联盟(Video Marketing Association,以下简称“VMA”),打通影视制作方、强势媒体、第三方数据机构、广告公司等营销资源,致力为广告客户提供一站式微电影整合营销解决方案,长期探索创新、高效、多元化的视频营销模式。
随着微电影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涉足微电影内容制作,56网、优酷土豆、搜狐等视频网站也相继推出了自制电影。梅花网的一项关于微电影营销的调查显示,100%的广告主表示对微电影营销有认知度,但是广告主对投入微电影营销的行动度只有8%。制约广告主采取微电影营销的原因是微电影营销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大量的广告主表示对于微电影营销的具体操作方法不熟悉,也无法评估广告效果。因此,打造一个成熟的微电影营销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人人公司(NYSE:RENN)副总裁、56网总经理周娟表示,“今天,互联网视频化、社交化、移动化的三大趋势让5亿多中国网民的行为习惯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微电影商业化时机已经成熟。基于56网对互联网原创影像的深刻理解,我们希望携手商业伙伴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探索微电影、自制节目的商业价值和营销创新,进一步丰富视频营销模式的多元化。”
依托中国第一优质微电影首映平台——56首映礼(),首届56网微电影营销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使“56首映礼年度盛典”成为目前国内惟一集合微电影营销高峰论坛、微电影评选、颁奖、巡展为一体的年度盛事。VMA的成立,意味着56网构建了一个涵盖营销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商业化生态,有望提供商业微电影的创意策划、拍摄制作、传播推广、效果评估、案例评奖等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产业链上各方均将从中获益,这也成为保障VMA未来持续运营的基石。
56网市场营销副总裁李浩表示,“微电影和传统电影实为互补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微电影成为网民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上经常观看、并和朋友分享的视频内容。2011年至今,56网旗下‘56首映礼’和‘56高校影像力’两大原创影像平台的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700万次,积累了超过1200名导演、40家知名影视公司、以及全国2000所高校资源,尤其是借助人人网1.72亿激活用户的社交关系链,以微电影为载体的视频营销模式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想象空间。此外,‘56出品’自制节目《微播江湖》创造了日均播放量300万、累计播放量超过7亿次的数字,赢得了联想、OPPO手机等品牌客户的青睐。”
李浩认为,由于目前政策相对宽松,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微电影具有贴合主流互联网用户喜好,可以为广告主量身定制等特点,上述广告收入将成为贴片广告之外的重要补充,并将逐渐缩小和影视剧、卫视综艺节目等采购版权内容带来的差距。预计2013年自制节目和微电影将给56网带来千万级别的广告收入,56网会继续加大对“56出品”自制节目的投入,下半年推出两档由台湾综艺团队打造的全新自制节目。
微电影产业链各端论剑
人人公司副总裁、56网总经理周娟:
微电影营销是娱乐互动营销的一种,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微电影更娱乐化,更具备和受众的可交互性,从而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接受到品牌情感的传递。从最近微电影和自制节目快速增长的营收中可以看到,微电影已经成为视频行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收入的重要来源点。很多广告主也非常认可微电影和自制节目的营销能力。相信未来几年,随着无线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微电影营销和自制节目营销必然进入黄金发展期。未来网络视频的收入除了贴片广告以外,很大一部分将来源于微电影和自制节目的内容营销。
56网市场营销副总裁李浩:
内容是微电影最强的生命力,但随着微电影产量爆发式的增长,如何做好微电影营销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56网通过56首映礼汇聚行业众多优秀微电影作品首发,通过高校影像力为高校微电影提供播出平台,并对微电影的各个播出平台进行整合。在社交媒体方面,除了兄弟网站人人网之外,还会和与腾讯QQ、新浪微博等达成合作;与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合作,建立专属视频平台;与电视台、户外媒体、万达院线等达成合作,通过全媒体全产业链对微电影进行传播。为了为行业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56网还定期在线下举办沙龙,展示56网和商业平台播出优秀微电影作品,与广告主、媒体等产业链各端共同探讨微电影营销之道。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
微电影在中国是一个分业的词汇,在影视圈它的原生态是电影,在营销圈很多人把它归类为广告。对广告主而言,微电影相对而言投资少,效果也比较容易评估;对受众而言,多平台观看习惯和时间的碎片化增加了对短视频的需求,由此导致了微电影的快速发展。未来微电影会呈现3个趋势:第一是微电影营销会主流化;第二是微电影会从内容上开始产业化;第三是微电影传播整合化。
华扬联众副总经理王海龙:
广告创意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诉求,一种是功能性的诉求,一种是情感性的诉求。在电视和电影成熟之前,大部分的广告都是走功能性诉求的。在微电影营销中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和标准化的行业标准,这个行业标准的建立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但是,微电影无论形成何种行业标准,永远不可能摆脱掉它和品牌营销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结合会一直持续下去。
著名导演张元:
今天很年轻的导演,不要忌讳和商业合作。但是在拍的时候,想的应该是怎么样把一个产品非常智慧,非常巧妙地放到你的电影中,这点是特别重要的。
芭乐传媒CEO姚建疆:
建议做微电影的导演,最好做系列剧,第一季出来,一旦市场反响好了,马上第二、第三出来。现在付费观看市场,比去年增长了将近20倍。
青元素微电影创始人蔡星:
用影像的方式传播公益,跟企业和基金会合作的方式,也是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用公益的方式进行传播不仅迎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输出,也能让制作公司活下来。
灵思影业副总刘惠:
作为营销背景的公司,我们的作业流程第一步并非直接去开发故事脚本,而是花差不多长的时间去做策略,把品牌理念和创作的情怀做一个很好的融合。
导演及营销专家张全欣:
以前广告客户只是作为单方面的推动,今天我们做微电影却可以拉动观众主动去传播,这样会带来传播上的新景象。
南都周刊、南都娱乐周刊总经理何啸天:
目前市场基本上都是广告片和专题片式的微电影,从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大片微电影的潜力和前景是非常大的。
56首映礼·盛典2013 获奖影片名单
最佳影片奖《A Day》
最佳导演奖《健康树》金赫
最佳男主角奖《拾荒少年》鲍振江
最佳女主角奖《初见》姜冰洁
最佳鲜人奖《床上关系》李昕芸
最佳动画短片奖《十万个冷笑话》
最佳美术设计影片奖《路灯下的小女孩》
最佳原创音乐影片奖《我的中学时代》
最具时代精神影片奖《干爹》
最具分享精神影片奖《异闻录·窥》
最具营销价值影片奖《时间门》罗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