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在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宏观背景下,当人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把希冀的目光再度投向教育,注视学校的微妙时刻,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成当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有近三十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地理教师,我也在辗转腾挪扬弃吸纳之中探寻着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面对一茬又一茬的新生学子,尤其是经过新课程改革洗礼的高一新生,怎样使他们学业达标,学得精彩,单靠传统方法技艺已经远远不够!他们要的不是偶尔一节两节课的精彩。不想单靠自己刻苦努力获取优异成绩,他要的是每一节课堂上都有的欢乐,受益与美轮美奂般愉悦的心情,你若不给,他们的兴趣会义无反顾地转向他方!

鉴于如些严峻而全新的教学生态环境,撷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精华,用科学系统、新颖时尚的手法来重塑全新的地理课堂,是我目前正在尝试探索的目标。其中“基于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处理的教学设计探究”,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梳理

以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Ⅰ为例,全册五章十六节二十二课时。参考教学大纲要求,筛选出的教学重点三十八个,教学难点三十四个。再根据关联分类,重难点完全一致(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有六个课时。重点包含难点,难点只是重点的核心或一部分有十三课时,剩下的就是难点与重点关联不大的为三课时。

实际上,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完全一致、兼容并包或者关联不大等关系往往忽略。主要是它对单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影响较小,只有对全册教材统备时,它才能显示出模式化处理的优势!而正常备课中关注更多的是重难点的属性分类,我校地理教研室,根据多年实践将其分成认知类重难点、理解类重难点和应用类重难点。由于它来源于教学实践,经过多轮应用反馈升华而成,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效果一般都很好!

仍以前面的标准为例,全册五章二十二课时中,属认知类重点有二十一个,难点五个;属理解类重点七个, 难点是十二个;属应用类重点九个,难点十六个。

很明显,这样的划分是基于教学设计对教材重难点的实用性处理,不妥之处肯定存在。但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探索中,在高效课堂应用创新中,性效则果非常明显!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处理建议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教学方案有效性并做出想应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因此教学设计又可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的教学设计分为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检测评价设计。其中,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对教材重难点问题的处理设计又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怎样围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而设置的情景、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 我们将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分析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重难点,进行不同的材料搜集,问题情境设置,组织不同的学生课堂活动,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探索高效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7~62页,尝试利用查找并思考以下预设问题:

问题一: 假期旅游若从海南到哈尔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二:假期旅游若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假期旅游若去爬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感觉自然景观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2.教学课题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4.课文分析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5.教学方法

(1)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紧密联系本课内容,创设情境,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问题探究式学习,体现其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

6.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问:什么叫自然带?如何形成?世界上主要有哪些自然带?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前教学背景中的3个预设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成果,推荐代表并尝试回答。

教师:对上述回答进行点拨评价,然后用多媒体展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以及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后填表: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纬度地区自然带排列,思考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对比思考后尝试填表并回答

教师:点拨所填表格。

(联系实际)百度视频搜索:西北绿色。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西北地区植被应以什么为主?为什么?

教师:点拨总并结。

学生:观看视频:非洲自然,思考植被有何变化?为什么?

教师:点拨并总结,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有哪些自然带?

(2)分析说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自然带排列规律、典型地区。

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结论并填表、回答

教师:点拨表格所填内容并总结比较三个分异规律,引导学生比较自然带谱的数量多少和基带的差异。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94-02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得更加注重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遵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既完成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目标,又要达到学生发展性目标形成的高度。过去的地理教学中,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讲课方法的研究,甚至无视课堂秩序与学生的听课状况,只要求学生能将考试重点内容记住就可以。长此以往,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错误的估计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认为其属于文科类的课程,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到头来学到的是毫无用处的"死知识",离开课堂以后并不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到头来还要留下一番"地理无用论"。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现象与和人文现象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的研究范围既包括人文地理也包括自然地理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地理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地球等理念不断被人们提出,这些都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地理学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起初中地理的学习内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以及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认为课堂所学内容自己都理解,到了做题的时候正确率却没有保证的原因。高中地理教师要做的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这一项任务,还要教给学生如何用地理学科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新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地理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从课堂之上有所收获,获得启迪,自发地改变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与方法,重新审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重拾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本论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与完善课堂设计两方面,就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环节展开论述。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环节是备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它包括了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理念有了新规定,要求:"培养未来公民的基本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不单单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还要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注意讲课方式以及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带着学到知识的满足感结束课程,才能算是成功的高中地理课堂。

首先,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出适合本班级的课堂教学目标,归根结底还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新课程改革是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新发展与尝试,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对多年教学成果的反思与革新,对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念有许多值得教师学习并勇敢尝试的地方。因此,不管是思想与时俱进的青年教师还是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教师,都应该学习地理新课程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仅在思想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听课感受,重新树立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每年都面对不同的学生,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陌生未知的,但作为老师特别是教龄比较老的教师来说,这些知识已经给很多届学生讲过,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甚至已经不需要看课本,这不免会使很多教师对地理课堂产生倦怠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直接把以前的教案找出来照搬硬套,不愿意认真对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状况各有不同,每个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也会有所差异,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不认真制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是很不可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调整自己的教学热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兴致高,才能感染到听课的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应对课堂,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社会在飞速发展,很多领域的知识也是与时俱进的,地理课本上的知识每年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以适应地理学科领域的新发现新理论。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才能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有新的灵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满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完善课堂设计策略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故而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再强求完整性,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以重组发、图示法和结构法为主,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同时强调综合知识的构建。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结合新课改和教材编排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地理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要应用好情境教学法,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效率受兴趣的直接影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中初步感知知识,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让学生建立其直观认知,从而为知识的构建奠定基础。如在必修2模块主要讲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知识,教材中对每一个有关区域的问题都有案例的形式呈现,教学中教师就可结合这些案例而引导学生以话题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来呈现相应画面,从而引入新的知识学习。如在用“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世界森林资源的危机”、“渡渡鸟的灭绝”来说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当然,情境创设并不局限于课堂导入过程中,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可借助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在讲述“工业地域主要类型之一的传统工业区”时,通过展示德国鲁尔区的相关信息(资料、图表),让学生归纳其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德国鲁尔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衰落的原因,进而提出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2.提出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让问题更加的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为例,课堂中教师展示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游牧业而引出“区位”概念的讨论,然后提出问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怎么影响的呢?”接着呈现两则案例,一为北京引种竹子失败,二为南方某省引种树莓成功案例,从而引出气候、土壤的讨论点,在对自然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出政策、市场讨论点,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从而突出“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区位”的教学难点。

在情境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关键点是要通过情境来引出问题,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构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更多是以问题为引导,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促进学生系统性知识构建。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中,情境是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着力点,而课堂始终要围绕“探究”活动展开。下面就结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的教学进行简单分析。

1.创设情境引入讨论

教师展示“桃花盛开图”,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上温度比山麓低,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冬天我们能吃到西瓜、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讨论后引出太阳辐射又可分为三个能量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展示“太阳辐射波长分布图”,读图讨论太阳辐射波长分布图的纵轴代表什么?横轴代表什么?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的波长有什么特点?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那个区?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出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

2.师生互动,合作构建

在本课时中,近地面大气中含有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吸收长波辐射,但对短波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是一个探究重点,为此,教师展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然后全班讨论以下问题: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大气层后,是怎样把能量传递给大气的?可见光有没有被吸收?到达地面的可见光被地面吸收,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大气吸收热量后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外太空,另一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通过读图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感悟到合作学习能取长补短。将问题整合成讨论题,一改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让学生感觉到不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跑,”而是老师在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境教学法立足于学生本为,注重通过情境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情境中以问题来促进理解知识,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因生制宜,精心选择合适的情境来组织教学,这样才会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永红. 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地理教育,2013年Z2期.

[2] 陈昌明.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教师),2010年10期.

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策略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教育目标展开的,高中地理的教学也同样如此。随着新课改的开始,高中地理的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教学方法向新的方向发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比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以及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但是目前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共同掌握,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相结合的目标。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主要在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行动。下文将主要从地理课程中的活动设计以及教学策略来展开讨论。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活动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是一门以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地理学科,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无不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必不可少。活动设计环节要求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使用技能的技巧性。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生活与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以及讨论来解决现实的问题。由此可见,地理课程中的活动环节对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它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高中地理课程的活动环节,主要包括了实验、调查、参观等环节。实验只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自主动手去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的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对某一个课题展开收集资料、访问以及验证等教学过程,这一活动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与组员之间协同学习的合作精神。参观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之下,对地理课本上的某一地理现象进行实时实地的参观和考察,或者参观博物馆、资料库等。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1.将地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在一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善于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在一起。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都还未踏入社会,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有限,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个梦想,并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有关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知识,以及各个国家不同的地理状况等。再比如,很多男同学对外太空的世界比较好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讲解有关月球或者地球自转的知识等。通过这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好的提升。

2.将地理教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地理与人们现实的生活是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将现实生活与地理教学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学过程变得浅显易懂,学生也能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感和印象。比如说,教师可以从我们每年都会经历的节气问题入手。“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会出现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为什么和外国朋友打电话会有时差问题?”等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在亲身经历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势必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将游戏和课程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杂。学生要长期坚持学习的话,容易产生疲劳感,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融入一些游戏环节,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让学生能够适当地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比如说,对于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复杂的章节,教师可以弄一个知识抢答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设置一些小奖励等;再比如说,学习到天体运动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弄一个模型比赛,让学生分组模拟天体运动做一些模型。诸如此类的很多小游戏,教师都能够充分利用起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环节。

上文主要是从活动设计以及教学策略两个方向论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事实上,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更多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各位教师共同探讨和发现。

参考文献:

[1]马在忠.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