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社会治理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部地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湖南省长沙县
党的十强调,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独特的示范作用。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落脚点是在中部县域,重点、难点在中部县域,必须根据中部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进中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中部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本文试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就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一理性的梳理。
一、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
1、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湖南省长沙县自古为三湘“首善之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最具幸福感县城”等荣誉称号。2011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排名中,分别位居第18位和17位,均列中部第一。人均GDP8035元,城镇化率51.99%,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见下表。
中部地区各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与长沙县对比一览表
中部地区
省份 平均县域人口
(万人) 平均县域GDP
(亿元) 平均县域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山西省 25.93 68.93 4.22
河南省 66.74 174.90 6.03
湖北省 57.02 125.33 5.37
安徽省 80.30 119.21 7.28
江西省 43.66 82.48 6.28
湖南省 58.36 128.98 4.91
长沙县 80.38 789.90 96.90
2、湖南省长沙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前,湖南省长沙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对外封闭,经济体制单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停留在温饱阶段。到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2亿余元,工业总产值为6800多万元,财政收入只有1919万元,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为51:32: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7元和143元。1978年,党的的召开,拉开了长沙县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由粗放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变。
一是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42:18,以工业为主的二产业首次超过一产业,并在三次产业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73.2:20.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0%,约有70%的财政收入和农民新增收入来自于工业。
二是实现分散化向集约化、集群化的转变。湖南省长沙县90%的企业都集中在“一区六园”,95%的工业产值来源于“一区六园”,并逐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支柱产业和食品饮料、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印刷包装等主导产业。
三是经济增长逐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1家,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3%。节能降耗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二、湖南省长沙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促进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系统问题,湖南省长沙县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进中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中部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1、建设生态文明的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湖南省长沙县效率优先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业已面临资源瓶颈等诸多深层次因素的挑战,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能源、重要原材料短缺矛盾及国家对土地利用、能源节约、二氧化碳以及污染物排放更高要求使发展压力增大,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县域绿色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工作,包含绿色经济、生态保护、宜居环境、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等内容,需要增强分析经济发展的成绩与代价、产出与投入和节能减排等工作能力,加强技术进步和统筹发展等工作手段。
一是注重规划,制定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等,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主动选择污染少的合适项目,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中集聚集约效应;二是注重功能区建设,将县域划分不同功能区,统筹发展,积极推进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拓展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三是注重城乡统筹,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地区分散型农户及乡村学校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及其清运系统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注重环境生态建设,加强“两河”流域林地、湿地保护力度,建设浏阳河、捞刀河风光带,加快推进绿色市政建设,创造低碳出行条件。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就是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县域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湖南省长沙县二产业比重过高,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仍然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要打好“转换牌”,着力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借鉴工业组织形式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组织创新,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提高产业化水平。二在现有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可持续节能环保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高端产业自主化,关键部位自产化,产业布局集群化”的良性发展格局。三要把发展“生产业”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铁经济、空港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会展业、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等都市型经济业态;进一步提升房地产、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生活业发展水平,推进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房产装修、汽车服务等生活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的状况和严重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严重依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提高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催生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湖南省长沙县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要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理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骨干企业。在重点支持梅花新能源汽车、远大集团、顶立科技、众兴新材、瑞翔新材料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做大优势,突出特色,树立自主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促进技术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开发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为特色产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十二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与重点[J].新华文摘2011.3
[2]姚永康.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
[3]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河北博才网.2013.10.8.
作者简介:
罗勇(1973―),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主要从事县域经济研究。
关键词:弯道超车;县域经济;比较优势
作者简介:李曼(1975-),女,湖北宜都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政策、农村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01-04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许多省市提出了“弯道超车”战略,抢抓机遇谋发展,将金融危机看作本地区跨越赶超其他发达地区的机遇[1],将金融危机看作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新机遇不断涌现的关键时期[2],将金融危机看作能够在较短时间、较小区域内积聚起相对优势,一举跃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升级跃迁”机会[3],纷纷提出通过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争取和用足相关政策[4],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环境资源保护机制,以内需为支撑[5],实现“弯道超越”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用国际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正确把握“弯道超越”的科学内涵,辨识各种不恰当的表述,避免将“弯道超车”变成一个筐,以协助相关各方做出科学的决策。
一、“弯道超车”的再认识
“弯道超车”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的通俗表达。它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强调不断积累和运用比较优势,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应用过程中,“弯道超车”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弯道超车”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只是“裁判员”和“清道夫”。弯道超车的主体不是各级政府部门,弯道超车不是让各级政府部门驾驶着以财政为底盘、以投资为燃料、以GDP为目标的 “专车”相互攀比,急功近利拼消耗,头脑发热争排名地展开盲目追逐。弯道超车的主体是县域经济中的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超额收益是这些企业“超车”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的作用在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成为“弯道超车”的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弯道超车”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以释放超车动力,各级政府还应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企业“红灯停,绿灯行”,清理违反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的企业和项目。在鼓励企业“超车”的过程中,政府不能越位,企业不能缺位。
其次,“超车”的对象要有可比性。比如,对湖北省的县域经济而言,是超越河南省的县域经济体,还是超越武汉城市圈,还是超越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体的“车”,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各地区处于国际和国内分工体系的不同位置,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既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各地区企业的必然选择。对特定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言,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才能找到差距,确定追赶的方向和路径,做出是否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如果将沿海地区的企业作为所有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企业的超越对象,由于沿海企业所处产业可能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低的利润,直接竞争会暴露中部企业的劣势,诸如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依赖度高、技术创新能力弱、物耗和能耗高等短板将更突出。不考虑竞争对象和优势资源,一味强调“超车”,可能会让县域企业陷入领先但亏损的尴尬境地。
第三,衡量是否实现“超车”的指标,应由多项综合要素构成。将衡量指标仅限于单位时间内的经济增量,强调物质财富的积累,就可能忽视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忽视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忽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社会和谐等问题,最终造成短期“超车”,长期落后的局面。衡量指标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映,也引导着资源分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超车”是多个层面的整体超越。
最后,“超车”是一种常态,保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能力更为重要。不同于赛场的“超车”,县域经济的竞争没有终点,由于经济的波动性,县域经济在排名上的偶尔提升并不为奇,尤其是在排名的科学性尚待验证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不能以一次超越就沾沾自喜,而应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保等因素,着眼于长远利益,以平常心态对待“超车”。将“弯道超车”作为攻坚战、将精神力量作为主要推动力的做法,就是忽略了“超车”的频繁性和长期性。
二、弯道超车与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国际贸易领域,认为各国应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改善各自的福利。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对县域经济而言,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和资金等要素需求的提高,低成本和低素质劳动力比较优势将受到挑战,这就需要进行“弯道超车”。由于县域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包括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就决定了县域经济“超车”过程的长期性,要求县域经济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同时为“超车”所需的资金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创造条件,通过改变比较优势,实现全面超车。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集中优势资源,避免“小而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对任何县域经济体来说,没有一个绝对优势,但总会存在着比较优势。县域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和关键点,避免照搬先进地区的发展路径,要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和产业布局。同时,由于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各县域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单纯市场竞争条件下,有些产业暂时缺乏竞争优势,但对积累后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能较好地衔接现有优势产业,代表着先进产业的发展方向,就需要各级政府认识并重视到这些产业的潜在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协助企业尽快获得比较优势。
弯道超车与后发优势概念密切相关。比如,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通讯设施时,完全能够越过铜轴电缆,直接发展光纤通讯。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大幅提高通信能力[6]。重要的后发优势往往是内生的,非自然资源式的。如企业家资源,有学者指出,虽然浙江省在天生的要素禀赋上处于相对劣势,但在获得性要素上,浙江却拥有相对丰裕的企业家资源,从而弥补了自然要素资源稀缺的劣势,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让弯道超车成为可能。浙江省在体制创新机制中走在全国前列,较早地允许和鼓励各种类型的企业成长,生长出一批批真正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形成了浙江内源式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浙江参与区际竞争与国际竞争的最突出的比较优势[7]。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导向与体制创新是“弯道超车”的重要支撑。
比较优势陷阱概念也与弯道超车密切相关。它是指由于过度依赖某种资源,可能造成产业经济的单一化和长期发展能力的匮乏,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改变[8]。仅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仅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就会跌入比较优势陷阱[9] 。比较优势陷阱一般可归咎于经济本身的严重缺陷、自然资源的不当利用、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缺乏创新能力、发达国家对技术转移的阻碍等[10],但片面理解和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也是产生比较优势陷阱的重要原因。
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为了避免比较优势陷阱,任何情况下不能满足于现有优势,一旦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就将陷于泥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运用新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领域,比较优势理论的潜台词是保持现有世界分工体系,要求各国按照自己的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正如李斯特所说的,“一个人当他已攀上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11]”,比较优势理论的目的是使现有的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并能更加隐蔽地掠夺发展中国家[12]。用弯道超车打比方,比较优势理论的目标就是要求在比赛过程中,各国车队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严禁“超车”。从动态角度认识比较优势理论,就是提醒各车队既要有超车的理念,又不应盲目超车。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对贸易剩余的分割作明确的规定。只是说分工和贸易的结果是增加了社会的总福利,但贸易剩余的分割则取决于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显然,缺乏核心技术,只能生产竞争性产品的国家缺乏谈判能力,在贸易剩余的分割中处于不利位置[12]。换句话说,人力车队是无法抗衡F1赛车的,虽然都在赛道上运行,但其效率千差万别。这时,既不能放弃竞争,甘于慢行落后,又不能盲目爆发,以高耗能和损伤车辆为代价,图一时超越。而应有计划地对车辆进行更新换代,不断积累能量,常有超车之心,慎为超车之行。经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积累到充分的资本和技术条件时,才可以循序渐进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13]。
在县域经济中,不恰当的弯道超车可能落入两类比较优势陷阱,分别是畏惧超车陷阱和盲目超车陷阱。当先进的县域经济体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遇到发展困难或瓶颈,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时,后来居上的县域经济体应抓住机遇,在借鉴先进县域经济体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弯路的基础上,低成本地吸收和引进先进经济体的技术和资源,实现跳跃式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县域经济的“超车”。县域经济体如果自满于现有比较优势,不能认识到问题和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不愿意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害怕风险,畏惧超车,就会丧失发展机遇。
相比而言,盲目超车带来的风险更大,也更易被县域经济体所忽视。超车有3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县域经济体已具有超车且保持持续领先的能力;其次是现有领先的县域经济体已遭遇长期且难以克服的困难,经济发展将明显变慢;最后是超车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超车过程能获得批准。县域经济体不能头脑发热,在超车前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和不足,设计和论证超车的方向、路径和手段,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吸引外部资源支持,加快县域企业体制创新等。只有将这些工作做细做实,才能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真正的“超车”。
在县域经济中,弯道超车要与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保持一致。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与农村和农业保持着紧密联系,在特定阶段,国家产业政策影响甚至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定位。与国际贸易中各国可自主选择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不同,县域经济体受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较大,往往产生局部损失、整体受益的情况。在国际贸易领域,李斯特认为,工业化后发国在第一阶段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吸收先发国的生产力;在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后发国向先发国并行过程中,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在第三阶段成为强国后,应再逐步恢复到自由贸易原则,在国内外市场进行无所限制的竞争[11]。显然,县域经济也不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不能以谋取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由于分工和交换而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只有通过国家为相关县域经济体提供其他政策支持甚至直接补贴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些都不同于国际贸易领域的运作。竹溪钼矿采选项目、襄樊小水电项目等被叫停,都是忽视国家相关政策,只强调发挥县域经济自身比较优势带来的苦果。
三、县域经济弯道超车的策略
政府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实现“弯道超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林毅夫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和规则,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职能主要是,采取适当的方式,参与建设和投资于那些具有某种外部性和发展未来的产业[14] 。各级政府在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提高企业长远发展能力为重心,加强政策引导。企业强则县域经济强。工业化发展滞后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各县域经济体应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应坚持以民营和中小企业为主体,努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加大企业的改制力度,明确企业产权,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咨询、会计服务等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
2.提供外力协助发展,鼓励企业先增强实力再超车。县域经济的企业发展,存在着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大量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充分利用从国内外先进地区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外力进行发展,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等开展全面合作,不断构筑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引入外力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和推动,并通过积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改进审批、收费和执法工作,营造有利于企业借助外力成长的环境,这也是企业实现超车的基础。在外力支持下,县域经济中企业的规模大了,数量多了,企业家成长起来了,才可能形成集群优势,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提高,才有实力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企业实现平等竞争。企业再通过自主创新和资源积累,在特定的机遇下,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3.做好战略规划,避免企业少走弯路。要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不能急功近利。应注意吸取发达县域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如强调保护资源环境,注重节能减排,强化综合治理,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如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不盲目扩大落后产能;如加强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投资,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如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梯次;等等。少走弯路,就为超越打下了基础。
总之,县域经济的“弯道超车”的实质是以县域经济的企业为主体,不断培育和应用比较优势,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获得县域经济整体跨越发展的过程。企业既要在条件成熟时敢于超越,又要避免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整体规划的盲目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既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又不能越俎代庖;既要将“弯道超车”看作机遇,更要保持谨慎务实的工作态度,保持平常心态。
参考文献:
[1] 戴志强、李姗姗. “经济弯道”上的超越[J]. 中国中小企业,2009,(08): 55-57.
[2] 顾锦龙. “弯道超车”的智慧与风险[J].人民论坛,2009,(10).
[3] 欧阳煌.金融危机下的“弯道超车”战略[J].求索,2009,(04): 41-42.
[4] 刘惠好.运用“巧实力”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湖北经济“弯道超越”[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 47-49.
[5] 徐浩程、叶青、 刘勇、et al. 中部如何弯道超车[J].决策,2009,(Z1): 25-26.
[6] 侯高岚.论自然资源优势的提升:从比较优势到后发优势[J].生态经济,2009,(01): 93-95.
[7] 黄先海.浙江开放模式:顺比较优势的“倒逼型”开放[J]. 浙江社会科学,2008,(01): 48-54.
[8] 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评论,2002,(02): 28-31.
[9]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06): 20-26.
[10] 蒋德恩.中国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条件与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16-20.
[11]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2] 崔秀红.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三点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8,(04): 26-29.
生产活动纵向分离,企业以网络的形式参与竞争,企业网络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环境,网络效应对于企业的成长具有提升作用。西部欠发达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又具体体现为企业竞争力不足,企业网络能够通过推动企业成长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重点在于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 企业网络;企业成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10-05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数年有余,西部欠发达地区虽然总体上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其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较多,形势依然严峻。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县域经济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总量上都占有很大比重,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城市的带动外,还需要县域经济的贡献。企业是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动直接关系到经济体的运行,任何经济体的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乡镇,都离不开企业的作用。因此,着眼于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进步,需要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企业网络理论
1.1 企业活动的纵向分离与网络化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的产业组织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纵向结合的工业企业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中最强有力的机构,美国经济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这种大批量、福特制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方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其内部所拥有的资源,内部资源状况所决定的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竞争则完全成为企业间关系的主题。
然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需求又日益表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福特制、大批量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挑战,企业的生产活动出现了纵向分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继续专注于自己核心业务的同时,不断地将其它的业务进行剥离和外包,生产活动在价值链上进行了垂直分离,后福特制、柔性化的生产特征增强。在这种变化趋势之下,企业间传统的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企业以个体参与竞争的方式逐渐被结盟企业以群体参与竞争的模式所取代,竞争中出现了合作,合作中又存在着竞争,竞合演变成为企业关系的主题,在这种关系联结下的企业表现出了网络化的运行特征。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内部的资源及其管理,同时还依赖于联盟伙伴企业的资源状况、行为以及相互之间的竞合关系。此时,单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的正式和(或)非正式合作关系,借助网络结构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迅速获取和共享网络资源以寻求网络化成长,已成为全球复杂商业环境下企业成长重要的方式和策略(邬爱其,2005)。
1.2 企业网络的概念
网络(Network)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社会学,用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相对于企业的作用效应越来越强,网络的概念就被渐渐引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建立在交易费用分析基础之上的制度经济学认为,科层制和市场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两种方式,交易费用决定着两者的边界。在纵向一体化分解趋势出现之后,介于科层制和市场之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中间协调机制。价值链的纵向解体、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关系的建立,使企业的关系表现出了网络化的特征,因此,“网络”就同“市场”、“企业”一起被作为了资源配置的方式。
企业网络(Interfirm Network)在形式上体现为两个方面:纵向上,原来内化于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垂直分离,价值链原有生产体系解体成一个个独立的生产环节,单个企业只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的生产,不同环节之间的企业表现为一种上下游的纵向联系,通过合作共同来完成某项生产活动;横向上,每个或几个生产环节上又集聚着众多的专业化企业,这些专业化企业从事着相类似的生产活动,彼此之间表现出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所以,从平面角度看,企业网络就表现为如下的形式(图1):每一个矩形方框代表一个价值环节,其内部包含着众多从事相同或相类似活动的专业化企业,所以企业网络的水平方向就表现为专业化企业的柔性协作关系;价值环节之间是上下游的纵向联系,其内部的企业与相邻环节企业之间是分工关系,所以企业网络的垂直方向就表现为专业化企业的分工联系。
国外有关研究认为,企业网络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行动者、行动和资源(Wilkinson,2002)。行动者是企业网络的主体,主要就是指企业,包括供应商、发包商、分包商、接包商和相关配套产业厂商,还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政府等;行动是企业网络内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活动;资源则主要指从事价值增值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在新经济社会学的观点被引入之后,社会资本也成为了企业网络中重要的资源。当强调企业网络的空间属性时,即当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在某一地理空间上生成时,企业网络就具有了集群的性质。有研究认为,集群实际上就是众多在同一地理空间上“扎堆”的企业之间结成网络关系,核心是集聚企业之间网络关系的生成。在本文中,我们也强调企业网络的空间属性,即将企业网络置于一有限地理空间范围,但并不把企业网络与集群相等同。
1.3 企业网络的效应分析
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地理空间上“扎堆”并集结成网,企业网络便在此地理空间范围内生成,这样,该地域范围内的企业网络就成为了网内企业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在有限地理空间上生成,网络效应随即在地理空间内出现并作用于处于其内部的所有行动者,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内的行动者,主要是企业,其行动完全被置于了网络效应之下。企业网络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使网络中的行动者更专注于具体的价值增值活动,通过专业化获得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内部组织协调成本达到最优;(2)网络中的行动者既具有行动上的关联性,又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网络内部就产生了集聚经济效应,这里主要指针对与专业化企业而言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3)网络关系的空间生成,使企业网络形成了对当地社会结构的“嵌入”,“嵌入”状态下的网络行动就在信任、惯例等社会资本基础上展开,这可以使整个网络运行表现出较低的交易费用状态;(4)行动的关联性和地理的接近性便于网络行动者的共同学习,“干中学”、“学中用”的经验积累使行动者的学习曲线呈下降趋势;(5)网络中,行动者交流的便利性、频繁性和顺畅性便于创新所需知识在行动各方间的传递,尤其是受空间因素影响很大而又对创新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为未编码知识),这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活动的成本,提高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创新的溢出与扩散提高了企业网络整体的技术水平,促使行动者的创新活动在更高层次上发生,创新成本也能得到节约,这实际上是创新活动处于网络中而表现出来的正外部性。所以,处于网络之中的行动者更具创新优势;(6)企业网络在有限地理空间上的存在有助于改进企业的营商环境,包括整体品牌效应的建立、当地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改善等。
企业的运行处于企业网络之中,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又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因而,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就处于了企业网络效应之下,网络效应或者直接贡献于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或者间接作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共同形成了对于企业成长的提升与促进作用。
2.企业网络与县域经济
县域作为经济系统中一个比较小的区域而存在,实际上也就表现为地理空间上的有限性,当具有网络关系的企业在该有限空间进行集聚时,企业网络便与县域经济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互动关系。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以甘肃省为例,县域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比较薄弱,活力不足,实力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同时,省内部县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比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这已成为了制约甘肃乃至整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拉大区域之间差距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事关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大局,具有战略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也体现出了企业成长的不足,如处于甘肃省县域中的中小企业,就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网络与此类县域经济的结合,将有助于通过网络效应推动企业的发展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1 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成长将改变县域经济内部结构
企业网络在县域有限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成长便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内企业的成长必然导致其内部资源积累增加,而内部资源积累增加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企业规模扩大,即空间上的扩张,这可以看作是企业成长能力增强的外延表现。在许多研究企业发展的文献中,都把企业规模扩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结果。在县域经济中,企业成长能力的增强并不是在所有企业身上都能够显现的,我们研究网络中的企业,是认为网络效应为县域经济中的企业成长提供了外部可能性。同时,由于网络中企业具有专业化的特点,各自从事着不同而又相关的价值增值活动,形成了分工关系,因此成长的实现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必然导致县域经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专业化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的建立,使得有的企业专事研发,有的企业专事生产,还有的企业只负责接单、发包,然后再组织销售等,从而能够组合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形成价值增值体系。各个环节活动的差异必然导致收益率的差异,如研发、设计企业的利润率大多数情况都会高于生产、组装企业。因此,网络效应下,县域企业内部资源积累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快,在内部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谋求规模优势,实行空间扩张,进一步向大企业方向发展,成为“明星”企业(魏江,2003);利润水平一般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多将保持原有的生产规模,继续从事原来的活动,以专业化来寻求成长。
如此一来,县域经济内部结构就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在原来集聚的专业化中小企业中,一部分企业走上了规模扩张的道路,成为大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则继续专业化生产,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存的局面,这种共存是结构合理、分工协作关系深化的共存。所以,网络中企业成长的外延结果是使县域经济内部的结构发生合理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发生意味着县域中网络企业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深化,由此导致了县域经济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当然,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即在县域中生成的企业网络,从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存的局面,或者是网络的形成就源于大企业的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分拆等。在这种类型的网络中,企业的成长不会导致县域经济内部分工结构出现明显的改变;同时,许多县域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结构并不一定会改变。因此,网络中企业的成长并不一定导致县域经济内部发生以大企业出现为特征的明显变化,但却会使其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更加成熟。
2.2 企业网络将推动县域经济规模扩张
企业网络效应带来了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网络中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对资源的使用量。因此,在县域内生成的企业网络在整体上会表现为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只不过这种增加是使用效率提高下的增加。资源首先是从县域内获取,当县域资源不足以满足企业需要时,就需要从外部获取资源,所以县域会因为企业网络效应而不断吸引外部资源进入,这些资源包括资金、人才、信息、原材料等。网络效应下,县域经济中企业的成长还将产生一种示范作用,使得寻求成长的企业会力图进入县域,同时资源趋向效益的性质也会使资源向已有的县域企业网络集中。
资源不断被吸引,县域内企业网络所集聚资源的总量大大增加,资源总量的增加就将导致县域经济规模扩张。这种规模扩张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县域内已有企业规模由于更多资源的获得而扩张,这种扩张是企业网络的效应,其中也会有部分企业由此趋向大企业的扩张方向。当部分或全部企业都扩张之后,县域经济的规模就在整体上表现为扩张;二是企业数量的增加。资源进入县域后并不全都被网络中企业所吸收,将会有相当部分以新企业创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企业或者根本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扩张成大企业的重要原因。企业数量的增加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网络内部人员新创。由于长期在生活、工作在企业网络内,对于行业情况、生产状况、营商环境都比较熟悉,因此当发现市场机会时,企业内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就会“跳槽”而创办新企业,同时县域中的技术中介机构,如“孵化器”等也在衍生企业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外部企业的迁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区位选择,当发现某县域由于集聚着企业网络而适合企业成长时,就会在该县域内落户。所以,伴随着网络效应而来的资源总量的增加,将使县域经济规模整体上呈扩张趋势。资源集聚,县域经济规模总体扩张的同时,企业网络效应对于企业成长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又将会吸引资源更多的进入,这就是县域由于企业网络而在资源吸引上所产生的路径依赖(郑胜利,2004),即县域内的网络效应一经形成,就会对资源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形成“企业网络资源吸引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循环累积过程。
2.3 企业网络将促成县域经济的空间极化效应
企业网络在县域中生成,网络效应促进了资源在县域范围内的大量集聚,由此带来县域经济整体规模的扩张。这一方面表现为单体企业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企业数量的增加。数量的增加在县域经济的企业网络平面上又表现为纵向和横向上的增加,即在价值链上既有从事同类活动企业数量的增加,又有从事不同活动企业数量的增加。与此同时,还会伴随着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的数量增加,以及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的出现等。大量行动者在一个有限空间上的集聚会产生空间极化效应(王德忠,2002),使县域发展成为小地域范围内经济的中心,由此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企业网络在县域中的存在,使县域内存在着一个主要的产业,网络作用下,大量专业化企业分工和协作,围绕着这个产业展开活动,组合成价值链。县域经济纵向规模的扩张就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主要产业内部环节的纵向延伸,即同一产业内部分工关系的延伸。例如在县域内,主要产业企业的活动是生产、加工环节,后向上的延伸就表现为向研发、设计环节扩展,研发、设计企业在县域的企业网络中集聚;前向上就表现为向市场环节扩展,专业营销企业和营销部门在县域的企业网络中集聚。纵向规模扩张的第二个表现是由于产业关联效应,主要产业引发前后关联产业活动在县域内出现,后向关联上可以表现为由于需求的增加导致原材料行业企业来网络中集聚,前向关联上表现为作为供给因素刺激另一个产业的活动在此发生。这两种纵向延伸情况的发生,都会使原来在县域内作为终端的活动变成中间环节,由此而导致整个市场范围的扩大。
县域经济市场范围扩展,其内部所拥有的企业网络的分工协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所以县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横向上就表现为价值增值环节的进一步分化和同一环节上专业化企业数量的增加。生产活动分化是专业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原来企业内部的职能外部化,由新的企业来承担,同时这种变化又会导致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同一环节上集聚企业的数量增加。由于都是在县域的企业网络内,因此就体现了专业化企业间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深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部分企业走上规模化扩张的道路,从而将许多活动进行内化,但从总体上和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并没有改变企业网络专业化分工和柔性协作的特征。
县域经济规模扩大,其吸纳就业的劳动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就业劳动力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导致县域内的消费需求增加;同时大量专业化企业的活动又会产生对相关配套服务的需求,例如资金流量增大需要专业金融服务,法律事务增多需要律师咨询服务。这样,在县域经济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相关配套服务业企业就会选择进入该企业网络,包括为生活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为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企业。
与经济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企业网络中,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密化程度加深,对于网络治理的难度增加,仅依靠主体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已经很难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因而需要引入第三方规制力量。现有研究认为,地方政府直接作为企业网络的规制力量并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更应该通过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来进行治理。所以,面对企业网络发展所产生的治理需要,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将会在县域内应运而生。另外,当企业网络内诸如共识、惯例等非正式制度演变为正式制度时,县域的制度供给将有效增加,而企业网络在发展过程中还将有助于县域内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县域中,主要产业活动、相关配套服务企业、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在企业网络内的集聚;共同构建了一个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内部,上下游企业间是专业化分工的关系,同类企业之间是竞争协作的关系。这个价值体系在县域内的极化,就导致了经济中心开始形成。因此,企业网络在县域内的存在通过一系列的传导产生了极化效应,极化最终导致县域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就我国县域经济的实际状况而言,其作用主要在于对周边小范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 依靠企业网络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如此。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与中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县域经济总体上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而这种落后又主要具体到企业整体实力的差距。因此,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进步,需要从加强企业实力做起,根据上面的分析,企业网络对于增强企业成长能力、改进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所以,依靠企业网络来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
然而,企业网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却受到产业属性的限制。我们前面提到,企业网络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价值增值活动的纵向分离,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的价值活动都适合纵向分离,换句话说就是并非所有产业的活动都适宜采取网络化的方式,这种可分性决定于产业的生产可分性程度、竞争激烈程度、知识密集程度、工资水平、规模经济以及所处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等因素(李晓华,2005)。以甘肃省为例,甘肃支柱产业中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能源工业,是依据其较为丰富的资源禀赋而发展。就这些产业而言,其生产环节是难以进行分割的,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水平,进入壁垒较高,以网络化的方式来促进其内部企业的发展是不太现实的。相反,另一特色产业――食品产业的情形则大不相同。
食品产业是甘肃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其价值链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而这些农副产品的原料来源地又以县居多,因此,推动这类产业企业的发展则可以采用网络化的方式,并且企业网络将能够很好地与县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这里,我们以临洮的洋芋种植加工业为例。
在临洮,洋芋的种植规模愈50万亩,产量接近百万吨。到目前为止,临洮的洋芋生产已经形成了从原料培养、供应到加工、销售的庞大价值增值体系,具体来说分为种薯培育、种植、销售和加工四个专业化环节,而每个环节内部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如加工环节就可分为洋芋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淀粉加工又形成了从普通淀粉到全粉的健全加工体系。庞大生产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不同的企业或市场主体完成,每个生产环节上又都存在着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易行为,在日常的运营中逐渐集结成网,形成了具有县域特色的洋芋种植加工网络。
在洋芋种薯繁殖方面,具有原原种培植和种薯快繁两个专业化的环节。原原种培养基地主要是为了向市场提供优质的洋芋原原种,例如专门向百事可乐公司供应的基地,种薯快繁组培基地则是为洋芋种植提供服务,例如专门培育适合加工的专用薯品种,直接为以后的加工环节提供原料,兴达公司2003年在全县17个乡镇率先建立了2132万亩订单洋芋生产基地,腾胜公司已发展订单基地594万亩等。种植环节已形成了专门栽种普通菜用品种的基地和专门培养加工专用品种的基地。普通菜用洋芋和部分加工专用洋芋直接进入销售环节,销售环节分工更细,大量专业化的经销商负责从农户手中收购洋芋,通过运输企业进入专业洋芋批发市场进行交易,在这些市场中大多建有专用仓库,为洋芋的保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西北地区最大的专业化交易市场――康家崖洋芋市场,年吞吐能力上万吨,市场内还建有总容积2600多立方米的恒温气调保鲜库。类似的专业化市场全县共有13个,每年大批的本地企业和外地客商云集此地,将临洮洋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日本和俄罗斯。同时,大部分的加工专用洋芋被加工企业所收购,以进行淀粉加工和食品加工。目前在临洮淀粉加工已形成了普通淀粉、精淀粉、变性淀粉和全粉四个层次,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着不同层次的专业加工。加工后的最终产品进入淀粉销售市场,完成价值增值的全过程。目前在临洮,像三江、新兴、兴达、腾胜等企业已经具备了上万吨淀粉生产能力,并在进一步进行扩建;而在食品加工方面,加工程度也不尽相同,大多数企业主要从事粗加工,生产各式粉条、粉皮,少数几家企业则进行薯片、薯条的生产,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加工企业对原料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加工设备的需求,由此又出现了专门提供专业化机械设备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设备的销售、维修方面都具有大量的经验。
整个生产体系专业化的分工过程中又显现出一定的协作关系。例如,加工企业为了提高洋芋品种的质量,与育种部门合作培育新品种;销售企业为了解决货源问题、加工企业为了解决原料问题,都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基地,或者直接把种苗交与农户栽种,发展订单农户,甚至是赊销给农户。不同技术层次的加工企业之间也进行合作,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可以将粗加工的淀粉销售给技术雄厚的企业进行深加工。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也存在协作,专业化的销售商具有更多的市场信息,专业化的加工企业具有更多的产品信息,二者的合作有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彼此间信息的不确定性,因而使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具有更高的效率。
另外,技术因素也被引入到分工协作过程之中,例如技术人员利用临洮本地的自然条件就培育出了高产、高淀粉含量的新品种,扩大了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的可能性。
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在临洮县范围内进行的,纵横交错关系存在于临洮县内,因而就在这个县域内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洋芋种植加工企业网络,也正是这个企业网络的存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以企业网络方式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对于产业的选择,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虽然对于政府在企业网络运作中的作用问题还存在争论,但多数的观点认为政府应该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Gnyawali D.R., Ravindranath M., 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 (3) : 431-446
[2] Meagher K., Rogers M., Network density and R&D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4, 53 (2) : 237-260.
[3] Wilkinson L. & Young L., On Cooperating: Firms, Relations, Net-work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5, 2002.
[4] [美]Anna Grandori主编.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M].刘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李二玲.李小建.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J].人文地理,2006,(1).
[6] 黄守坤.李文彬.产业网络及其演变模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7] 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0).
[8] 许小虎.企业网络的多重效应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4).
[9] 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7).
[10]许小虎,项保华.企业网络理论发展脉络与研究内容综述,科研管理,2006,(1).
[11] 刘娟.依托集群网络提升县域产业创新能力[J].理论探索,2006,(3).
[12] 王德忠.企业扩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塑造。
青海河湟地区县域旅游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 年这一地区的循化县被评为县域旅游百强县,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和宽度不够以及品牌定位不准确等原因使这一地区很多的旅游品牌不为人知。因此,从循化县存在的问题来看,青海河湟地区的县域旅游必须要充分挖掘这一地区县域旅游资源的潜力,通过旅游品牌的塑造或重塑,推动当地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一、县域旅游与县域旅游品牌。
县域旅游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由各种旅游相关元素组成的区域旅游,即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具有地域范围较小的特点。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从一般意义来说,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是设计,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旅游品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他们的相互组合,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统一体,体现着旅游产品的个性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同。旅游品牌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能够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整体形象,大大增加客源,有力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
县域旅游品牌是在县一级地域行政级别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能够展现本地旅游整体形象进而促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向往,并能体现出当地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结合体,是县域旅游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核心。
二、循化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一)循化县域旅游资源。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的黄河上游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8.4 度,有“青海小江南”之称。其境内有被誉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的孟达自然保护区;黄河峡谷丹霞风貌为主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和以黄河漂流为主的旅游景点。
人文旅游资源。循化县有以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故居,文都寺、旦麻古塔,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宗教景观和独特的撒拉族民俗风情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循化县域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目前循化县域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循化县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在青海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下,循化县通过举办撒拉族文化旅游节、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各种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展示循化县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撒拉人家、孟达天池等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前来进行假日旅游、民俗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循化县旅游收入也相应增加(表1)。二是循化县域旅游资源不断开发。近年来,循化县的撒拉人家、孟达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被评为4A 级景区,2010 年循化县荣获“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称号,成为循化县旅游的亮点;十世班禅故居、文都寺等资源也在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中。三是循化县域旅游行业管理不断规范。近几年,循化县把旅游市场管理和整顿作为改善旅游环境的一项突出工作来抓,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对旅游市场、景区景点环境秩序、安全执法和旅游饭店、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行业管理,初步营造了健康、有序、规范的旅游秩序。
表1 循化县近年来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
三、循化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开发粗放。
1.循化县文物资源丰富,但规模景区有限。
循化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 处,文物遍及整个循化县境内。但文物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布比较分散,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循化县自然景观多样,但开发档次较低。
作为循化县旅游业龙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景区的开发仍较粗放,景区的自然景观成因及生物树种等深度内涵尚未深入挖掘,知识性、趣味性不够,使景区吸引力减弱,五山池、清水湾等自然景观未得到开发利用。
循化县民族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深厚,但是挖掘整理开发不够。
由于受资金、经营理念、旅游开发管理人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循化县诸如独一无二的撒拉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藏族宗教文化等都未充分挖掘和利用。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除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景点自身几乎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创新和活力。
总之,循化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以来,旅游产品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主吸引物,旅游各要素配置不合理,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二)品牌营销意识薄弱。
首先,循化县虽然提出了树立高原生态旅游品牌、民族品牌、黄河品牌等口号,但是未真正树立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在宣传推广上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产业来进行培育,而是停留在旅游产品的推销观念阶段;其次,和经济发达县市相比较,循化县旅游宣传经费不足,致使宣传的目标群体只能以省内周边县市为主,客源也是以周边县市的短途游客为主,过夜游客比例很低,游客对当地旅游经济的拉动存在局限性,影响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三)旅游品牌缺乏运作。
循化县旅游资源难以整合。撒拉人家、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两大主要景区联动性不强,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未形成整体。虽然循化县在2010 年被授予“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称号,但“撒拉族绿色家园”的旅游形象至今未得到真正推广。循化县旅游客源市场比较单一,集中在西宁和周边州市及海东地区本身,对省内其他州市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更少;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人数十分有限,因此很难掌握游客对于旅游品牌的期望。当地群众对于旅游品牌认识模糊,难以形成人人塑造循化县旅游形象的局面。
四、循化县旅游品牌塑造的优势条件。
循化县旅游品牌的重塑拥有诸如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后发优势等许多的优势条件。
(一)生态优势。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黄河流经90 多公里,县域面积2100km2,草场面积21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海拔在1760 米到4635 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 米,年均气温10.0 摄氏度,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拥有一流的生态、空气和水质,积聚了旅游、林产、水力能源、特色农业等资源。水力资源蕴藏量达300 万千瓦时;盛产冬果梨、杏、葡萄、苹果、枣、核桃及线辣椒、花椒等水果和农作物。
(二)人文优势。
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县内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丰厚。有神奇瑰丽的佛教、伊斯兰教圣地,有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喜饶嘉措大师和已故十世班禅大师 的故居,有独特迥异的民族风情和干鲜果、调料、香料和中藏药材等。
(三)后发优势。
循化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或只是初步开发,因此极具潜力;循化县交通便捷,距省会西宁140km,境内涉及平大公路、清孟公路、循同公路、贵循公路等四条干线公路,为循化县旅游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五、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关键因素和措施。
(一)旅游产品建设。
旅游产品是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基本依据。从旅游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旅游品牌就是当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旅游者的特色旅游产品的组合,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支撑着旅游品牌的丰富内涵,是旅游品牌的价值基础。循化县有与其他地方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地方文化,这就为创建旅游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在具体的旅游品牌开发和重塑过程中,循化县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及现代农业文化等资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把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品牌的价值构成中,突显地方的文化特色,从而增加旅游品牌的地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含量,提高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个性,增强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因此,首先要进行市场需求调查,挖掘、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循化县地处黄河谷地的优越性生态环境、撒拉族民族文化、藏族民族文化与特色,通过增加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建设的过程中,注意统筹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旅游是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旅行社业、酒店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等都与旅游息息相关,因此,创建旅游企业的品牌,对于提升县域旅游地形象、促进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化县旅游企业应该增强品牌意识,明确旅游品牌发展的思路,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开发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优质旅游产品,并不断地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关键词:立足县域;精耕细作;打造社区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农村合作银行打造社区银行具备的优势
“社区银行”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等西方金融发达国家,是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其中的“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结合我们农村合作银行实际,未来所要打造的“社区银行”应界定为“县域商业银行”,是指坚持立足县域、精耕细作,积极向城乡社区延伸服务触角,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为辖内客户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金融服务,拉近与广大客户的物理和心理距离,努力把自身打造成为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首选的银行。
与大中型银行机构相比,农村合作银行打造社区银行具有以下优势:
(一)在服务对象上与社区银行更加趋同
“社区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也是经营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社区居民、村镇农户等,服务宗旨基本上也是“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而且,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努力,在对区域内居民、中小企业的支持和服务“三农”方面,农村合作银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资金难题。同时,在资金的使用上,大型商业银行通常将其在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使用,而农村合作银行“取之于斯,用之于斯”,更加贴合当地经济发展,更能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
(二)在业务范围上更符合社区业务需求
在省农信联社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目前所开展的业务范围已涵盖所有传统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品种也日趋丰富,网银等电子银行业务也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且近年来推出的“丰收小额贷款卡”、“丰收电话宝”等丰收系列产品,以及各地推出的一系列“支农支小”产品,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减轻贷款客户负担,而且也更贴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农村合作银行开办了各种补贴、电费、电话费等代收代付业务,开通了全国“农信银”支付结算系统和大小额支付系统等结算渠道,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在管理模式上更符合社区银行要求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省农村合作银行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优势。区域小法人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机制灵活,实时决策实时实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总部对支行的管理较为直接,拥有决策链短、信息传递速度快、业务办理迅速等优势。同时,近两年全省农村合作银行也都在总部建设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提升总部的直接管理能力,减少了中间环节,更接近“社区银行”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要求。
(四)在网点布局上更符合社区服务需求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高度重视空白乡镇金融覆盖工作,去年开展并完成了84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覆盖工作,至此我省已基本实现了乡镇金融网点全覆盖。以诸暨为例,诸暨农商银行拥有营业网点73个,实现全市27个镇乡(街道)全覆盖。近年来,诸暨农商银行实行网点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网点布局更趋合理。而且今年开展了“便农支付工程”、“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创建活动和“村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至2012年末,已布放ATM机63台,POS机756台,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56个,覆盖层面进一步深入。因此,诸暨农商银行是我市所有金融机构中最贴近“社区银行”网点布局需求的一家银行。
二、打造社区银行需关注的问题
就整体而言,社区银行概念在我国仍然比较陌生,处在发展的初期,目前尚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银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从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合作银行,再到农村商业银行,在体制上都是一次质的提升,但其具有政策性的行政化金融机构这一体制障碍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对一些亏损累累、无效益可言的分支机构,只要有支农需求,仍然不允许撤销;必须把支持“三农”放在首位等。也就是说在思想认识还没有得到有效转变,缺乏走出行门融入社区的理念,在经营观念上仍然固守僵化、坐等上门,这些都还需要通过引导、澄清等加以克服。
(二)农村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一直是政府和金融机构所比较支持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农村信用环境还是不太理想,经济活动主体信用缺失,逃废债、拖欠银行债权等问题仍时有发生,这使得农村合作银行在开展社区金融业务“心有余悸”,而且对银行自身而言,由于以前没有注重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没有客户关系管理,银行对社区的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社区金融服务的内容和效率受到很大限制。
(三)产品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区金融需要兼具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等特点,因此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应该是一个大超市,客户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购称心如意的产品,从存取款、理财咨询、保管箱、消费贷款、各种转账,到收费以及购买保险、债券、投资基金等金融需求都应该在这里得到满足。而目前,农村合作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够,所推出的金融产品结构显得单一,尤其是理财产品,全省只有极少的几家行社开办,由于功能缺乏,使其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金融服务的程度与效率大打折扣。
(四)专业人才配套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省农村合作银行的客户经理制度刚起步,各项配套制度还不太健全,大多都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无论从数量与质量来看都远远不够。而且从前期试行情况来看也很不理想,很多所谓的客户经理仅仅是在名称上进行了改变,实质上在工作性质、考核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尚处于逐步转型阶段。而社区金融需要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导致目前出现严重的人才短缺现象。
三、打造社区银行的措施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银行已然成为当前实现中小银行战略转型的有效模式之一。现阶段,我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必须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发展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银行。
(一)完善法人治理,健全制衡机制
我们所说的“社区银行”是县域商业银行,既然是商业银行则必须要有完善的法人治理、健全的制衡机制为支撑。农村合作银行在完善法人治理实践中,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形成制度,融入文化,通过经济附加值的创造力以及股东回报检验成效。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一三四五”工作思路。即:一个核心:以人为核心,领导班子要抱定对股东、客户、员工负责的信念,诚实做人、认真做事。要建立法人治理文化,将理念融入员工思想,形成工作合力。三个标准: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有效监督。四大目标: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六大关系:要处理好核心与制度、架构与机制、制衡与配合、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股东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二)明确市场定位,加快金融创新
“社区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定位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是向当地中小企业、城乡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因此,只有坚定这一市场定位,从创新的角度,积极作为、创新招数、找寻非常之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占得先机。一是要创新金融产品。要针对目前贷款品种单一,贷款手续烦琐,中间业务产品缺乏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着力解决好思路不宽、手段不活、措施不多等问题。要认真把握经济金融政策和产业导向,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青年、妇女创业和农民外出务工。要针对小企业“短、频、快”的资金流动特点来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和实施特色服务。要充分考虑区域特征,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区域产品、项目的整合、优化和提升,有计划、分步骤地将区域产品提升为特色产品。要加快开发推广统一、独具特色“一招鲜”的强势产品、主打产品、并形成通用产品、专有产品、关键产品等为一体的产品体系。二是要创新贷款方式。要围绕中小企业积极推广中小企业联盟、信用共同体、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民住房贷款为重点,完善抵押、期限和利率管理,加大消费贷款拓展力度,进一步打响农信社的服务品牌,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衔接工作,开通更多渠道,尤其是要加快开通以“市民卡”、“公务卡”为载体的医保、社保、消费购物等新型支付结算渠道,同时积极争取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拿到部门资金的入场券,以便更好地为辖内居民服务。
(三)实施关系营销,紧密联系客户
关系营销是一种新兴的用于培养持久的、长期的(因而也是赢利更多的)客户关系的可行框架,尤其适用于服务性质的银行业。关系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可以从核心服务、关系专门化、服务提升、关系定价和内部营销等多种战略角度考虑。通过关系营销可以使银行有机会加强客户关系的针对性,通过了解每位客户的特点和需要,掌握必要的资料和数据,银行可以更加精确地提供专门针对特定情况的细致周到的服务,这就是关系专门化。
(四)突出便捷理念,赢得百姓认同
便民快捷是“社区银行”的主要特色,它包括管理决策独立、网点布局合理、业务办理迅速、交易渠道便捷等方面。因此,要加快电子交易渠道建设,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以及其他离柜业务,重点突出发展网银业务。要积极推进网点转型工作,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选人、高水平服务、高层次规划“四高”标准,选择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做到功能划区、业务分流、服务分层、争创特色办行,按现代功能区域划分,科学引导大堂分流,提高临柜业务办理效率,减少客户等候时间占用。要建立完善高效的审批机制,合理改进审查、审批、咨询等工作环节,提高办贷效率。要统一品牌形象,规范形象标准,加强媒体宣传,强化当地百姓对农村合作银行的认同感。